CN100421887C -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1887C
CN100421887C CNB2005101301539A CN200510130153A CN100421887C CN 100421887 C CN100421887 C CN 100421887C CN B2005101301539 A CNB2005101301539 A CN B2005101301539A CN 200510130153 A CN200510130153 A CN 200510130153A CN 100421887 C CN100421887 C CN 1004218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hank
people
robot
extern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301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8947A (zh
Inventor
杉山谦一郎
横山太郎
真木浩司
小川直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8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18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18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25J13/08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by means of sensing devices, e.g. viewing or touch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3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supporting base and leg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feet or sk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25J13/08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by means of sensing devices, e.g. viewing or touching devices
    • B25J13/085Force or torqu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提供一种能够与人握手、并且提高交流功能的稳定地保持握手时的姿势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臂部的驱动器的动作,生成握手姿势(S16)。并且,由六轴力传感器检测作用于臂部的外力(通过握手作用于臂部的外力),并根据所检测到的外力,进行控制驱动腿部的驱动器的动作的姿势稳定控制(S20)。

Description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具体地讲涉及具有与上身连接的腿部和臂部,驱动腿部使其移动,并利用臂部与人握手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与人的交流功能,提出可以与人握手的机器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器人中,在手部埋入压力传感器片,检测握手时的人的握持力,根据所检测到的握持力变更发声内容(具体地讲,在握持力合适时发出声音“请多关照”,在握持力较强时发出声音“疼痛”),并且使臂部动作(具体地讲,在握持力较强时,使其动作以缩回臂部),以此提高交流功能。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器人是驱动车轮移动的机器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83975号公报(第0062~0066段,图8和图9)
机器人与人握手时,有不小的外力作用于臂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器人是通过车轮移动的结构,所以在握手时,作用于臂部的外力只要稳定地保持姿势就不会成为问题,但驱动腿部移动的腿式机器人、特别是两腿的腿式机器人,有可能成为足以扰乱其姿势的干扰。即,以往的腿式机器人通过与人握手,有可能导致姿势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人握手、并且提高交流功能的稳定地保持握手时的姿势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该腿式机器人具有:与上身连接的腿部和臂部;驱动所述腿部的腿部驱动器;以及驱动所述臂部的臂部驱动器,该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具有:检测作用于所述臂部的外力的外力检测单元;控制所述臂部驱动器的动作,针对所述臂部生成握手姿势的臂部动作控制单元;以及根据所述检测到的外力,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的动作的腿部动作控制单元。
并且,本发明第二方面构成为还具有识别待握手人的位置的人位置识别单元,并且所述臂部动作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已识别的人的位置,变更所述握手姿势。
并且,本发明第三方面构成为还具有存储用于识别待握手人的固有特征的固有特征识别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机器人的识别信息发送单元,所述臂部动作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的识别信息,变更所述握手姿势。
并且,本发明第四方面构成为,所述腿部动作控制单元在所述检测到的外力超过规定值时,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的动作,使所述机器人在与所述外力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中,控制驱动臂部的臂部驱动器的动作,生成握手姿势,并且检测作用于臂部的外力(即,与人握手时作用于臂部的外力),根据所检测到的外力,控制驱动腿部的腿部驱动器的动作,所以能够与人握手,并提高交流功能,并且根据握手时作用于臂部的外力,可以取得平衡并稳定地保持姿势。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中,识别待握手人的位置,根据所识别的人的位置变更握手姿势,所以能够向人容易握手的位置伸出臂部,进一步提高交流功能。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中,根据人的识别信息变更握手姿势,更具体地讲根据识别信息获取待握手人的固有信息(身高等),根据所获取的固有信息变更握手姿势,所以能够根据待握手人而向最佳位置(最容易握手的位置)伸出臂部,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流功能。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中,在所检测到的外力超过规定值时,控制腿部驱动器的动作,使机器人在与外力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在缓和作用于臂部的外力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握手时的姿势。并且,在人有意识地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机器人呼应该情况而移动,所以能够实现交流功能的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的机器人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3是用骨架表示图1所示机器人的说明图。
图4是以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输入输出关系为中心表示图1所示机器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由图4所示ECU执行的握手控制处理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由图4所示ECU执行的握手控制处理的流程图(主流程)。
图7是说明图6流程图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6流程图中所示的姿势稳定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子程序)。
图9是用于说明图8流程图的处理的、与图7同样的说明图。
其中,
10:腿式机器人;12L、12R:腿部;14:上身;20L、20R:臂部;26:ECU(臂部动作控制单元、腿部动作控制单元、人位置识别单元);80L、80R:六轴力传感器(外力检测单元);84L、84R:CCD摄像机(人位置识别单元);94:RFID标签(识别信息发送单元);100:腿部驱动器;104:臂部驱动器;130: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安装了第1实施例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的机器人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机器人的侧视图。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作为腿式机器人,以具有两条腿部和两条臂部的双脚步行移动的类人式机器人为例。
如图1所示,腿式机器人(以下仅称为“机器人”)10具有左右腿部12L、12R(把左侧定为L,把右侧定为R。下同)。腿部12L、12R连接上身14的下部。上身14在其上部连接着头部16,并且在侧部连接着左右臂部20L、20R。在左右臂部20L、20R的前端分别连接着手(末端执行器)22L、22R。
并且,如图2所示,在上身14的背部设有保存部24,在其内部收纳着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称为“ECU”)26和电池(未图示)等。
图3是用骨架表示图1所示机器人10的说明图。以下,参照图3,以关节为中心说明机器人10的内部结构。
左右腿部12L、12R分别具有大腿连杆30L、30R、小腿连杆32L、32R及脚部34L、34R。大腿连杆30L、30R通过股关节连接上身14。另外,在图3中,把上身14简略表示为上身连杆36。并且,大腿连杆30L、30R和小腿连杆32L、32R通过膝关节相连接,并且小腿连杆32L、32R和脚部34L、34R通过足关节相连接。
股关节由围绕Z轴(摆动(yaw)轴,具体地讲指机器人10的高度方向)的旋转轴40L、40R、围绕Y轴(纵倾(pitch)轴,具体地讲指机器人10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轴42L、42R、和围绕X轴(滚动(roll)轴,具体地讲指机器人10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44L、44R构成。即,股关节具有三个自由度。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把垂直轴上方定为Z轴的+方向,把下方定为-方向。并且,把机器人10的前方定为X轴的+方向,把后方定为-方向。另外,把机器人10的左方(朝向前方的左方)定为Y轴的+方向,把右方定为-方向。
膝关节由围绕Y轴的旋转轴46L、46R构成,具有一个自由度。并且,足关节由围绕Y轴的旋转轴48L、48R和围绕X轴的旋转轴50L、50R构成,具有两个自由度。这样,对左右腿部12L、12R分别赋予构成3个关节的6个旋转轴(自由度),作为整个腿部,合计具有12个旋转轴。
腿部12L、12R由驱动器(未图示)驱动。以下,把驱动腿部12L、12R的驱动器称为“腿部驱动器”。腿部驱动器具体地讲由配置在上身14和腿部12L、12R的适当位置上的12个电动电机构成,独立驱动上述12个旋转轴。因此,通过控制腿部驱动器的动作,以合适的角度驱动各个旋转轴,可以对腿部12L、12R赋予所期望的动作。
并且,左右臂部20L、20R分别具有上臂连杆52L、52R和下臂连杆54L、54R及手22L、22R。上臂连杆52L、52R通过肩关节连接上身14。并且,上臂连杆52L、52R和下臂连杆54L、54R通过肘关节相连接,并且下臂连杆54L、54R和手22L、22R通过手关节相连接。
肩关节由围绕Y轴的旋转轴56L、56R、围绕X轴的旋转轴58L、58R和围绕Z轴的旋转轴60L、60R构成,具有三个自由度。另一方面,肘关节由围绕Y轴的旋转轴62L、62R构成,具有一个自由度。并且,手关节由围绕Z轴的旋转轴64L、64R、围绕Y轴的旋转轴66L、66R和围绕X轴的旋转轴68L、68R构成,具有三个自由度。这样,对左右臂部20L、20R分别赋予构成3个关节的7个旋转轴(自由度),作为整个臂部,合计具有14个旋转轴。
臂部20L、20R与腿部12L、12R相同,由未图示的驱动器驱动。以下,把驱动臂部20L、20R的驱动器称为“臂部驱动器”。臂部驱动器具体地讲由配置在上身14和臂部20L、20R的适当位置上的14个电动电机构成,独立驱动上述的14个旋转轴。因此,通过控制臂部驱动器的动作,以合适的角度驱动各个旋转轴,可以对臂部20L、20R赋予所期望的动作。
并且,手22L、22R设有5个手指70L、70R。手指70L、70R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可自由动作,可以执行与臂部20L、20R的动作连动并握持物品等的动作。
并且,头部16通过颈关节连接上身14。颈关节由围绕Z轴的旋转轴72和围绕Y轴的旋转轴74构成,具有两个自由度。旋转轴72、74也由未图示的驱动器(以下称为“头部驱动器”)独立驱动。因此,通过控制头部驱动器的动作,以合适的角度驱动旋转轴72、74,可以使头部16朝向所期望的方向。
并且,在左右腿部12L、12R(具体地讲是脚部34L、34R与足关节之间)分别安装有六轴力传感器76L、76R。以下,把安装在左腿部12L的六轴力传感器76L称为“左腿六轴力传感器”,把安装在右腿部12R的六轴力传感器76R称为“右腿六轴力传感器”。左腿六轴力传感器76L输出表示从地面作用于左腿部12L的地面反作用力(更具体地讲是通过左腿部12L作用于机器人10的地面反作用力)的三个方向分量FxLF、FyLF、FzLF和力矩的三个方向分量MxLF、MyLF、MzLF的信号。并且,右腿六轴力传感器76R输出表示从地面作用于右腿部12R的地面反作用力(更具体地讲是通过右腿部12R作用于机器人10的地面反作用力)的三个方向分量FxRF、FyRF、FzRF和力矩的三个方向分量MxRF、MyRF、MzRF的信号。
在左右臂部20L、20R(具体地讲是手22L、22R与手关节之间)也安装有同类的六轴力传感器80L、80R。以下,把安装在左臂部20L的六轴力传感器80L称为“左臂六轴力传感器”,把安装在右臂部20R的六轴力传感器80R称为“右臂六轴力传感器”。左臂六轴力传感器80L输出表示作用于左臂部20L的外力(更具体地讲是通过左臂部20L作用于机器人10的外力)的三个方向分量FxLH、FyLH、FzLH、和力矩的三个方向分量MxLH、MyLH、MzLH的信号。并且,右臂六轴力传感器80R输出表示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更具体地讲是通过右臂部20R作用于机器人10的外力)的三个方向分量FxRH、FyRH、FzRH和力矩的三个方向分量MxRH、MyRH、MzRH的信号。
另外,上述的六轴力传感器76L、76R、80L、80R,把X、Y、Z各个轴的+方向的力分量作为正值输出,把-方向的力分量作为负值输出。
在上身14设置有倾斜传感器82,输出表示上身14相对于垂直轴的倾斜(倾角)及其角速度的至少任一方、即上身14的倾斜(姿势)等的状态量的信号。并且,在头部16设置有左右CCD摄像机84L、84R。CCD摄像机84L、84R在同一时刻拍摄机器人10的周围环境,并输出由此得到的图像。
上述传感器和摄像机的输出被输入到图2中示出的ECU26中。另外,ECU26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具有未图示的CPU和输入输出电路、R0M、RAM等。
图4是以ECU26的输入输出关系为中心表示机器人10的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所示,机器人10除上述传感器和摄像机外,还具有旋转角传感器86、陀螺仪传感器88、GPS接收器90和读出器92。旋转角传感器86具体地讲由多个旋转编码器构成,输出与上述各个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对应的信号。并且,陀螺仪传感器88输出与机器人10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对应的信号。旋转角传感器86和陀螺仪传感器88的输出被输入到ECU26中。
GPS接收器90接收从卫星发送的电波,获取机器人10的位置信息(纬度和经度)并输出给ECU26。并且,读出器92以无线方式读入存储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无线电频率ID)标签94中的识别信息(具体地讲是用于识别标签携带者(人)的识别信息),输出给ECU26。
ECU26根据腿六轴力传感器76L、76R、倾斜传感器82和旋转角传感器86的输出,进行步行控制。具体地讲,通过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用符号100表示)的动作并驱动腿部12L、12R,使机器人10移动(步行)。ECU26随着步行控制等,控制所述头部驱动器(用符号102表示)的动作,调整头部16的方向。另外,作为机器人10的步行控制,例如可以使用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日本专利特开平10-277969号公报等记载的技术,但由于与本申请的宗旨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此处省略说明。
ECU26还根据臂六轴力传感器80L、80R、CCD摄像机84L、84R、陀螺仪传感器88、GPS接收器90和读出器92的输出,进行握手控制。具体地讲,控制所述臂部驱动器(用符号104表示)的动作,生成握手姿势,并且为了稳定地保持握手时的姿势,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使机器人10移动。
图5是表示由ECU26执行的握手控制处理的方框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假定利用右臂部20R握手。
如图5所示,ECU26具有图像处理部110、自己位置推测部112、人特定部114、人信息数据库116、地图数据库118、行动确定部120和动作控制部122。
图像处理部110具有人位置识别部110a。人位置识别部110a输入由CCD摄像机84L、84R在同一时刻拍摄的图像,根据它们的视差生成距离图像。并且,从一个CCD摄像机输入摄影时刻不同的图像,根据它们的差分生成抽取了具有动作的区域的差分图像。并且,根据所生成的距离图像和差分图像,识别人的位置和到该位置的距离。另外,根据图像识别人的方法例如在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日本专利特开2004-302905号公报等中有详细记载,所以省略其说明。
自己位置推测部112根据从GPS接收器90输入的位置信息,推测机器人10的当前位置。另外,在GPS接收器90不能接收从卫星发送的电波时,根据通过陀螺仪传感器88检测到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推测当前位置。
人特定部114根据通过读出器92输入的RFID标签94的识别信息,来识别人,具体地讲是识别通过人位置识别部110a所识别的人。RFID标签94由存储识别信息的IC94a和以无线方式向读出器92发送识别信息的天线94b构成,并由多个人携带。另外,当然也可以在各人所携带的RFID标签94中分别存储不同的识别信息。
在人信息数据库116中存储携带RFID标签94的人的固有信息。固有信息至少包含身高和性别等。并且,地图数据库118中存储有机器人10移动的周围环境的地图信息。
行动确定部120具有移动路径确定部120a、握手姿势确定部120b和移动方向确定部120c。
移动路径确定部120a根据由人位置识别部110a识别的人的位置和存储在地图数据库118中的地图信息,确定机器人10的移动路径,具体地讲确定接近人的移动路径。
握手姿势确定部120b根据由人位置识别部110a识别的人的位置和按照识别信息从人信息数据库116获取的人的固有信息(具体地讲是身高),确定(变更)握手的姿势(具体地讲是右臂部20R的姿势)。并且,移动方向确定部120c根据握手时的右臂六轴力传感器80R的输出,确定机器人10的移动方向。
由行动确定部120确定的行动被发送给动作控制部122。动作控制部122根据所确定的行动,控制腿部驱动器100和臂部驱动器104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6的流程图,以由行动确定部120执行的处理为中心详细说明由ECU26进行的握手控制。
以下进行说明,在S10中,确定移动路径以便接近由人位置识别部110a所识别出的人,并且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以使机器人10按照所确定的移动路径移动。
然后,进入S12,判断机器人10相对于人是否已接近到规定距离以内。在S12中为否定时返回到S10,继续移动。另一方面,在S12中为肯定时进入S14停止移动,进入S16,控制臂部驱动器104的动作以生成握手姿势(向人130伸出右臂部20R)。图7表示相对于人(用符号130表示)接近到规定距离(用符号D表示)以内并生成握手姿势的机器人10。
在S16中,根据由人位置识别部110a所识别出的人的位置和从人信息数据库116获取的人的固有信息(身高),确定(变更)右臂部20R的姿势。具体地讲,在机器人10与人离开的距离在规定距离以内并相对较远的情况下,确定右臂部20R的姿势以使与较近的情况相比手22R位于较前方(X轴的+方向)。并且,在待握手人的身高较高时,确定右臂部20R的姿势以使与较低的情况相比手22R位于较高的部位(Z轴的+方向)。
然后,进入S18,判断通过右臂六轴力传感器80R检测到的外力的三个方向分量FxRH、FyRH、FzRH的至少某一方的绝对值是否超过规定值#F。机器人10与人(用符号130表示)握手时,有不小的外力作用于右臂部20R。因此,S18的判断相当于判断是否在进行握手。另外,规定值#F被设定为可以检测出人手触及手22R那种程度的较小的值(正值)。
在S18中为否定时返回到S16,根据人的位置(距离)校正握手姿势,并等待开始握手。另一方面,在S18中为肯定时进入S20,执行姿势稳定控制。姿势稳定控制是为了防止机器人10的姿势因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而不稳定所进行的控制,其特征是根据所检测到的外力来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更具体地讲,在外力超过规定值时,使机器人10向与外力方向相同的方向(即,缓和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的方向)移动以取得平衡。
图8是表示姿势稳定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参照图8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姿势稳定控制,首先在S100中,判断通过右臂六轴力传感器80R检测到的外力的X方向分量FxRH是否大于等于规定值#Fx。换言之,如图9所示,判断机器人10的右臂部20R是否被大于等于规定值#Fx的力向前方(X轴的+方向)拉伸。另外,规定值#Fx被设定为大于上述规定值#F的值(正值)。
在S100中为肯定时进入S102,判断通过右臂六轴力传感器80R检测到的外力的Y方向分量FyRH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等于规定值#Fy,换言之,判断右臂部20R是否被大于等于规定值#Fy的力向左方(Y轴的+方向)或右方(Y轴的-方向)按压。另外,规定值#Fx也被设定为大于规定值#F的值(正值)。
在S102中为否定时进入S104,使机器人10在+X方向,即与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具体地讲,如图9中的虚拟线所示,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使左腿部12L或右腿部12R向前方迈步。另外,迈出的步幅(在图9中用符号w表示)根据FxRH的大小而变更(具体地讲,随着FxRH变大,步幅w也变大)。
另一方面,在S102中为肯定时进入S106,判断Y方向分量FyRH是否为正值,即判断右臂部20R被按压的方向是左方还是右方。在S106中为肯定时进入S108,使机器人10在+X和+Y方向移动。具体地讲,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使左腿部12L向左前方迈步。与此相对照,在S106中为否定时进入S110,使机器人10在+X和-Y方向移动。具体地讲,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使右腿部12R向右前方迈步。
并且,在S100中为否定时进入S112,判断X方向分量FxRH是否大于等于规定值-#Fx。换言之,判断机器人10的右臂部20R是否被大于等于规定值#Fx的力向后方(X轴的-方向)按压。
在S112中为肯定时进入S114,与上述的S102相同,判断Y方向分量FyRH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等于规定值#Fy。在S114中为否定时进入S116,使机器人10在-X方向移动(使左腿部12L或右腿部12R向后方迈步)。
另一方面,在S114中为肯定时进入S118,判断Y方向分量FyRH是否为正值。在S118中为肯定时,在S120中使机器人10在-X和+Y方向移动(使左腿部12L向左后方迈步)。另一方面,在S118中为否定时,在S122中使机器人10在-X和-Y方向移动(使右腿部12R向右后方迈步)。
并且,在S112中为否定时进入S124,判断Y方向分量FyRH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等于规定值#Fy,在此处判断为否定时跳过以后的处理(即,机器人10不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在S124中为肯定时进入S126,判断Y方向分量FyRH是否为正值,在此处判断为肯定时,在S128中使机器人10在+Y方向移动(使左腿部12L向左方迈步),并且在判断为否定时,在S130中使机器人10在-Y方向移动(使右腿部12R向右方迈步)。
返回到图6的流程图的说明,然后进入S22,判断外力的三个方向分量FxRH、FyRH、FzRH的所有绝对值是否小于规定值#F,换言之,判断握手是否已结束。在S22中为否定时返回到S20,继续姿势稳定动作,而在S22中为肯定时进入S24,结束握手姿势。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控制驱动右臂部20R的驱动器104的动作以生成握手姿势,并且检测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与人握手时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根据所检测到的外力,控制驱动腿部12L、12R的驱动器100的动作,所以能够提高可以与人握手的交流功能,并且能够根据握手时作用于臂部的外力来取得平衡并稳定地保持姿势。
特别是在所检测到的外力的X方向分量FxRH和Y方向分量FyRH的至少某一方超过规定值(#Fx、#Fy)时,控制腿部驱动器100的动作,以使机器人10在与外力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握手时的姿势。并且,在人有意识地施加外力时,机器人10与该外力呼应而移动,所以能够实现交流功能的进一步提高。
并且,根据由CCD摄像机84L、84R拍摄到的图像,识别应握手的人的位置,根据所识别的人的位置变更握手姿势,所以能够向人容易握手的位置伸出臂部(具体地讲是手),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流功能。
另外,根据存储在RFID标签94中的人的识别信息变更握手姿势,更具体地讲根据识别信息从人信息数据库116获取待握手人的身高(固有信息),根据所获取的身高变更握手姿势,所以能够根据待握手人而向最佳位置(最容易握手的位置)伸出臂部,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流功能。
该实施例如上所述,一种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该腿式机器人具有:与上身(14)连接的腿部(12L、12R)和臂部(20L、20R);驱动所述腿部的腿部驱动器(100);以及驱动所述臂部的臂部驱动器(104),其构成为使该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作用于所述臂部的外力的外力检测单元(六轴力传感器80L、80R);控制所述臂部驱动器的动作,针对所述臂部生成握手姿势的臂部动作控制单元(ECU26,图6流程图中的S16);以及根据所述检测到的外力,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的动作的腿部动作控制单元(ECU26,图6流程图中的S20)。
并且,该实施例构成为还具有识别待握手人(130)的位置的人位置识别单元(CCD摄像机84L、84R、ECU26),并且所述臂部动作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已识别的人的位置,变更所述握手姿势(图6流程图中的S16)。
并且,该实施例构成为还具有存储用于识别所述人的识别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机器人的识别信息发送单元(RFID标签94),并且所述臂部动作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出的识别信息,变更所述握手姿势(图6流程图中的S16)。
并且,该实施例构成为所述腿部动作控制单元在所述检测到的外力超过规定值时,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的动作,使所述机器人在与所述外力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图7流程图中的S100~S130)。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把待握手的臂部定为右臂部20R,但也可以控制臂部驱动器104的动作以使针对左臂部20L生成握手姿势,由左臂部20L握手。在该情况下,不用说只要向行动确定部120输入左臂六轴力传感器80L的输出即可。并且,也可以控制臂部驱动器104的动作以针对右臂部20R和左臂部20L双方生成握手姿势,由两臂握手。在该情况下,向行动确定部120输入右臂六轴力传感器80R的输出和左臂六轴力传感器80L的输出,根据它们的合力进行姿势稳定控制即可。
并且,在作用于右臂部20R的外力的X方向分量FxRH和Y方向分量FyRH大于等于规定值时,使机器人10移动,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在Z方向分量FzRH大于等于规定值时,进行规定的动作(例如膝盖的弯曲伸展)。
并且,作为腿式机器人示例了两腿步行机器人,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三腿或三腿以上的机器人。

Claims (4)

1. 一种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该腿式机器人具有:与上身连接的腿部和臂部;驱动所述腿部的腿部驱动器;以及驱动所述臂部的臂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具有:
检测作用于所述臂部的外力的外力检测单元;
控制所述臂部驱动器的动作,针对所述臂部生成握手姿势的臂部动作控制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到的外力,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的动作的腿部动作控制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识别待握手人的位置的人位置识别单元,并且所述臂部动作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已识别的人的位置,变更所述握手姿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用于识别待握手人的固有特征的固有特征识别信息并发送该信息给所述机器人的识别信息发送单元,所述臂部动作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出的识别信息,变更所述握手姿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腿部动作控制单元在所述检测到的外力超过规定值时,控制所述腿部驱动器的动作,使所述机器人在与所述外力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CNB2005101301539A 2004-12-14 2005-12-12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8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61711 2004-12-14
JP2004-361711 2004-12-14
JP2004361711A JP4384021B2 (ja) 2004-12-14 2004-12-14 脚式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8947A CN1788947A (zh) 2006-06-21
CN100421887C true CN100421887C (zh) 2008-10-01

Family

ID=3589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01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887C (zh) 2004-12-14 2005-12-12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77165B2 (zh)
EP (1) EP1671874B1 (zh)
JP (1) JP4384021B2 (zh)
KR (2) KR100776849B1 (zh)
CN (1) CN100421887C (zh)
HK (1) HK10899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4732C (zh) * 2005-12-12 2009-09-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脚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JP4456560B2 (ja) * 2005-12-12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および脚式移動ロボット、並びに、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制御方法
US8260463B2 (en) * 2006-02-02 2012-09-04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Robot system
KR100862190B1 (ko) 2006-11-30 2008-10-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로봇의 자세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TWI338588B (en) * 2007-07-31 2011-03-1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bot behavior series control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JP5104355B2 (ja) * 2008-02-01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ロボッ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ロボット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998506B2 (ja) * 2009-04-22 2012-08-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ロボット制御方法、及び脚式ロボット
US8918212B2 (en) 2009-06-24 2014-12-23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Arm with a combined shape and force sensor
KR100989441B1 (ko) * 2010-02-23 2010-10-26 김영일 적응형 퍼지모델을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최대전력 추정방법
JP5633166B2 (ja) * 2010-03-23 2014-1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031697B2 (en) * 2011-04-15 2015-05-12 Irobot Corporation Auto-reach method for a remote vehicle
CN102582714B (zh) * 2012-01-31 2013-08-07 山东大学 具有负重能力的液压驱动双足机器人下肢机构
US9044863B2 (en) 2013-02-06 2015-06-02 Steelcase Inc. Polarized enhanced confidentiality in mobile camera applications
JP6140114B2 (ja) * 2014-07-31 2017-05-3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移動式人協調型ロボット
JP2016052697A (ja) * 2014-09-03 2016-04-14 インターマン株式会社 人型ロボット
CN104369192A (zh) * 2014-11-05 2015-02-25 深圳市普乐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娱乐仿真机器人
CN104890756B (zh) * 2015-06-09 2017-04-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仿人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及行走方法
US9669543B1 (en) 2015-12-11 2017-06-0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Validation of robotic item grasping
JP6514156B2 (ja) * 2016-08-17 2019-05-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
US11221497B2 (en) 2017-06-05 2022-01-11 Steelcase Inc. Multiple-polarization cloaking
JP6936081B2 (ja) * 2017-08-30 2021-09-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JP7109207B2 (ja) * 2018-02-23 2022-07-29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相互作用装置、相互作用方法、相互作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ロボット
US11106124B2 (en) 2018-02-27 2021-08-31 Steelcase Inc. Multiple-polarization cloaking for projected and writing surface view screens
US11931898B2 (en) * 2020-12-22 2024-03-19 Boston Dynamics, Inc. Arm and body coordin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9853Y (zh) * 1994-06-18 1995-06-07 四川乾坤高新技术研究院 礼仪机器人
US5459659A (en) * 1992-05-29 1995-10-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ttitude stabiliz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legged mobile robot
US6505096B2 (en) * 1996-12-19 2003-01-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sture control system of legged mobile robot
CN1474736A (zh) * 2000-11-17 2004-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腿式步行机器人
JP2004167663A (ja) * 2002-11-22 2004-06-17 Sony Corp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及び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足部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5051B2 (ja) * 1991-12-20 2000-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歩行制御装置
JP3672426B2 (ja) 1996-12-19 2005-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姿勢制御装置
JP3629133B2 (ja) 1997-01-31 2005-03-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
US6421453B1 (en) * 1998-05-15 2002-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r recognition employing behavioral passwords
JP2003117858A (ja) * 1999-09-20 2003-04-23 Sony Corp ロボットの歩行制御装置及び歩行制御方法
JP2002154076A (ja) * 2000-11-17 2002-05-28 Honda Motor Co Ltd ロボットの腕
JP2003191188A (ja) 2001-12-21 2003-07-08 Yamaha Motor Co Ltd ロボットにおける腕による表現方法および肘関節機構
JP4149213B2 (ja) * 2002-07-12 2008-09-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指示位置検出装置及び自律ロボット
JP3985623B2 (ja) * 2002-07-26 2007-10-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JP3706113B2 (ja) * 2003-03-24 2005-10-12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ロボット
JP4231320B2 (ja) 2003-03-31 2009-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の検出装置
CN100534732C (zh) * 2005-12-12 2009-09-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脚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9659A (en) * 1992-05-29 1995-10-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ttitude stabiliz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legged mobile robot
CN2199853Y (zh) * 1994-06-18 1995-06-07 四川乾坤高新技术研究院 礼仪机器人
US6505096B2 (en) * 1996-12-19 2003-01-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sture control system of legged mobile robot
CN1474736A (zh) * 2000-11-17 2004-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腿式步行机器人
JP2004167663A (ja) * 2002-11-22 2004-06-17 Sony Corp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及び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足部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84021B2 (ja) 2009-12-16
EP1671874A3 (en) 2011-01-26
US7877165B2 (en) 2011-01-25
KR20060067831A (ko) 2006-06-20
HK1089998A1 (en) 2006-12-15
EP1671874B1 (en) 2012-02-15
US20060129278A1 (en) 2006-06-15
EP1671874A2 (en) 2006-06-21
KR100807449B1 (ko) 2008-02-25
KR100776849B1 (ko) 2007-11-16
KR20070078102A (ko) 2007-07-30
JP2006167841A (ja) 2006-06-29
CN1788947A (zh) 200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1887C (zh) 腿式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CN101628415B (zh) 腿式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JP4456561B2 (ja) 自律移動ロボット
KR100912688B1 (ko) 이동 로봇의 제어장치
EP1908561B1 (en) Controller of mobile robot
JP4459735B2 (ja) 商品説明ロボット
US20100198443A1 (en) Path planning device, path planning method, and moving body
CN100534732C (zh) 脚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JP4317518B2 (ja) 物品運搬システム
JP4914703B2 (ja)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
JP2003200377A (ja) ロボット,ロボットによる測距方法
US20230211842A1 (en) Autonomous walking vehicle
KR100567184B1 (ko) 이족보행로봇의 실시간 자세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99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99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