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9829C -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9829C
CN100409829C CNB038146312A CN03814631A CN100409829C CN 100409829 C CN100409829 C CN 100409829C CN B038146312 A CNB038146312 A CN B038146312A CN 03814631 A CN03814631 A CN 03814631A CN 100409829 C CN100409829 C CN 1004098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section
compression
absorbent commodity
resilient por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146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2201A (zh
Inventor
水谷聪
小松慎平
末兼真
田村龙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2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2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98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98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2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 A61F13/47218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with a raised crotch region, e.g. hum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61F13/53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absorbent layers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he outer lay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位于皮肤侧表面上的透液的表面层(3);位于衣服侧表面上的底层(2);以及位于其间的吸收层(4)。在该处吸收层至少与表面层一起受压缩的一对第一压力接触部分(11)和一对第二压力接触部分(12)沿着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该第一压力接触部分相对于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设置,并且在其间限定具有吸收层的中央吸收部分(5)。该第二压力接触部分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与第一压力接触部分向外隔开。在相邻的每对第一和第二压力接触部分之间分别限定弹性恢复部分(6),当中央吸收部分由外力横向压缩时,所述弹性恢复部分(6)能够施加抵抗压缩的恢复力,在每个回弹部分中,吸收层被压缩为具有比中央吸收部分中的密度更高的密度。

Description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在2002年9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263453以及在2002年9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76393的优先权。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吸收从女性生殖器排出的经血等的吸收性物品,尤其涉及这样一种吸收性物品,它具有用于使该物品即使在穿用过程中因为压缩或者扭转而变形的时候也能恢复其初始状态的回弹部分,本发明还涉及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吸收从女性生殖器排出的经血的吸收性物品常被构造成包括吸收层、覆盖吸收层的皮肤表面的透液的顶层以及覆盖吸收层的衣服表面的不透液的底层。通常,该物品在通过压敏胶粘层把底层粘附在内衣的腹股沟段的内侧上时进行穿用。
为了由该吸收性物品确定地收集从穿用者的排泄部分排出的液体,优选地使皮肤表面与穿用者的排泄部分紧密接触。如果在该吸收性物品被穿戴在胯部上时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皮肤表面和排泄部分之间存在间隙,则施加在顶层上的排出液体可能会沿着顶层流动,容易导致该吸收性物品的侧漏或者朝着穿用者的臀部漏出,这会导致弄脏内衣或者其它的衣物。
因此,如以下专利公开文献1-3所披露的,已经开发出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使在皮肤表面上形成的沟槽之间的部分升高以与穿用者的排泄部分紧密接触。
专利公开文献1披露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居中地设置一个其中增加了吸收体厚度的升高部分,同时在该升高部分的左侧和右侧上形成一对弯曲的顶侧沟槽。该顶侧沟槽可以用作柔性铰链,以便于折叠吸收体,这旨在使升高部分变形以具有朝着穿用者突出的弧形横截面。
专利公开文献2披露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皮肤接触表面具有由凹槽所环绕的纵向伸长的凸起。这旨在升高该凸起以与穿用者的排泄部分紧密接触,并由环绕该凸起的凹槽来阻挡液体,用于防止扩散至周围。
专利公开文献3披露了一种基本上为纵向长条形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存在吸收体的区域上设置由纵向侧边缘向内弯曲的弧形折叠部分,从而在折叠部分中所限定的部分内形成防漏壁形成区。该防漏壁形成区用于在穿用的时候朝着穿用者的胯部升高,其目的在于防止排出的液体侧漏。
[专利公开文献1]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文献NO.10-328232
[专利公开文献2]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文献NO.11-33054
[专利公开文献3]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文献NO.8-322875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如专利公开文献1-3所披露的这种吸收性物品被穿用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参考图15,穿用者的胯部和大腿由50和51表示,将要贴在胯部50上的内衣的腹股沟段由25表示,且传统的吸收性物品由60表示。将该吸收性物品60粘着并固定在腹股沟段25的内侧上。在前述专利公开文献中,在吸收性物品60的皮肤表面上形成一对沟槽61,61,从而在沟槽61,61之间的中央部分62可以与在胯部50的排泄部分紧密接触。
如图15所示,当吸收性物品60在被连接至腹股沟段25上而被穿用时,在行走过程中经常从大腿51,51向腹股沟段25和吸收性物品60施加横向的压力F。该压力使右侧和左侧沟槽61,61彼此接近,从而使横向压力作用在沟槽61,61之间的中央部分62上。
但是,在传统的吸收性物品60中,抵抗横向压力的回弹性主要取决于设置在中央部分62中的吸收层的回弹性。因为在中央部分62中的吸收层对于胯部50来说需要感觉是柔软的,并且需要提高其液体吸收能力,所以其基重高,而其密度低。因此,当被压缩和变形的时候,如图15所示,其横向回弹性很差,以致不能容易地由被压缩和变形的状态恢复其宽度。另一方面,当吸收性物品根据胯部的运动而整体扭曲的时候,它不容易从扭曲状态恢复。
特别是当吸收层如前所述地具有高基重和低密度时,它的回弹性在吸收了排出的液体例如经血之后会降低,从而一旦中央部分62被来自胯部50的压力压扁,就不会恢复它的膨松性,而且它针对由于压力F的压缩的横向回弹性急剧降低。因此,即使在大腿51,51分开很宽时,该吸收性物品保持横向受压缩或者扭曲,减少了吸收性物品60的皮肤表面的面积,而且容易在该物品和胯部50之间形成间隔,这会容易引起侧漏。
另外,由于在前述专利公开文献中所披露的传统的吸收性物品都被构造成在每一侧上各设置一沟槽61,因此,在如图15所示变形时,位于沟槽61外侧的侧部63,63容易接触中央部分62。结果,施加在中央部分62上的排出液体容易流动至侧部63,63,并沿着吸收性物品60的横向扩散。也就是,不能够达到通过沟槽61,61扩散排出液体的效果,这容易导致引起排出液体侧漏。
为了防止施加在吸收性物品上的排出液体侧漏,已经开发出在吸收性物品的皮肤表面上纵向延伸并且横向相对的防漏壁。该防漏壁由设置在不透液的层上的弹性构件构成,用于产生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从而该层因为弹性收缩力而从皮肤表面升起。
但是,传统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用的过程中容易变形或者扭曲,因为在吸收性物品受到压力F或者吸收了排出液体时会降低它的保形性。在这种情况下,防漏壁的前和后升高点容易由于该物品的变形而朝纵向中心线移动或者由于吸收性物品的扭曲而纵向移动。因此,由于防漏壁的直立位置不稳定,所以该防漏壁可能会扭曲或者朝着纵向中心线下落,从而减少皮肤表面的液体吸收面积。
在如专利公开文献1和2中所披露的在这种长的吸收性物品中设置防漏壁的情况下,防漏壁变得更加不稳定,因为需要增加防漏壁的长度。当穿用这种类型的长吸收性物品的时候,防漏壁会随着穿用者身体的运动而出乎意料地移动,这会导致使防漏壁更加容易扭曲或者下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作出的,并且其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抵抗横向压缩的回弹性以防止排出液体漏出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可以确保设置在其皮肤表面上的防漏壁处于直立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
在皮肤表面上的透液的顶层;
在衣服表面上的底层;以及
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吸收层,其中
沿着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的一对第一压缩部分和一对第二压缩部分,在该压缩部分中,吸收层至少与顶层一起受压缩,该第一压缩部分相对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以在它们之间限定具有吸收层的中央吸收部分,该第二压缩部分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并且与第一压缩部分向外地分开,其中
在相邻的每对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之间分别限定回弹部分,当中央吸收部分由外力横向压缩时,所述回弹部分在中央吸收部分上产生抵抗压缩的弹力,
在每个回弹部分中,吸收层可以被压缩以具有高于中央吸收部分中的密度的密度。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在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之间设置回弹部分,该吸收性物品由于回弹部分的弹力而易于从横向受压缩或扭曲的状态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特别是当由位于第一压缩部分之间的中央吸收部分吸收排出液体的时候,排出的液体可以被第一压缩部分阻挡,以防止回弹部分被浸湿。因此,即使在中央吸收部分的回弹性由于吸收了排出液体而变差之后,在其两侧上的回弹部分也可以始终产生足够的弹力以使吸收性物品从横向受压缩或者扭曲的状态恢复。
回弹部分的宽度优选地小于中央吸收部分的宽度的一半,最好小于三分之一。
当使回弹部分的宽度减小时,位于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之间的回弹部分可以具有窄的高密度层,从而可以容易地产生大的弹力。而且,当回弹部分变窄时,回弹部分几乎不会使穿用者的皮肤有不舒服的感觉。
在每个回弹部分中,吸收层可以由于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的形成而被压缩。
或者,在每个回弹部分中,由于形成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亲水性纤维的吸收层可以与合成纤维的非织织物一起受压缩。
在后者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吸收层还在每个第一压缩部分中与非织织物一起受压缩。例如,非织织物可以是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
当如前所述的在回弹部分中不仅设置主要由例如浆料的亲水性纤维构成的吸收层,并且还设置合成纤维的非织织物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回弹性。特别是因为回弹部分中含有合成纤维,即使在排出的液体被施加在回弹部分上之后,也难以破坏回弹力。另外,当第一压缩部分含有合成纤维时,使合成纤维在其中熔融和固化,从而即使在由排出液体浸湿后仍可保持第一压缩部分的压缩状态。
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各回弹部分具有弹性增强构件。
该增强构件可以是发泡聚氨酯树脂、经处理而具亲水性的发泡聚氨酯树脂,或者合成橡胶。
优选地,回弹部分在吸收性物品的横向参考线处彼此最接近,并且在它们朝着吸收性物品的纵向相对端部延伸离开横向参考线时逐渐延伸离开该中心线。例如,各回弹部分可以具有朝着中心线弯曲的线的形状。
优选地,各回弹部分具有宽度恒定的部分,在该部分上,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彼此间隔开恒定的距离。
利用这种结构,来自穿用者大腿的力可以几乎是均匀地作用在回弹部分的每个部分上。另外,回弹部分几乎不会使大腿感觉不舒服。
吸收性物品可以被如此构成,即,在每个第二压缩部分和吸收性物品的对应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之间分别限定一个侧部,并且将弹性收缩力沿纵向作用在该侧部上。
在这种情况中,侧部可以由于施加在穿用者的胯部上的弹性收缩力而朝着穿用者的皮肤升高,由此用作用于防止侧漏的防漏壁。此处,由于第一压缩部分、第二压缩部分和回弹部分被设置在中央吸收部分和侧部之间,所以中央吸收部分几乎不与侧部接触,从而可以防止排出液体从中央吸收部分流动至侧部,以提高侧部的防漏效果。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皮肤表面上设置纵向延伸的层,并且使中央吸收部分在其间外露,所述各层在其前部和后部处固定在皮肤表面上,同时在其中间部分处从皮肤表面升起,以形成防漏壁,其中防漏壁的前和后升高点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压缩部分接近。
该升高点可以接近第二压缩部分的端部。
在将防漏壁的升高点如此地设置成接近于第二压缩部分或者第二压缩部分的端部,也就是回弹部分的情况下,可以抑制防漏壁的升高点的不规则移动,由此,即使在吸收了排出液体而处于浸湿的状态下从大腿施加压力时,也能防止防漏壁的扭曲或者下落。
在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后压缩部分被设置成在它们从第一压缩部分朝向吸收性物品的后边缘连续地延伸时逐渐地彼此靠近,而且将第二后压缩部分分别设置在每个第一后压缩部分和对应的一个侧边缘之间并与第一后压缩部分间隔开,其中
在皮肤表面上设置纵向延伸的层,并且中央吸收部分在其间外露,各层在其前部和后部处被固定在皮肤表面上,同时在其中间部分处从皮肤表面升起,以形成防漏壁,其中防漏壁的前升高点接近第一压缩部分,而防漏壁的后升高点接近第二后压缩部分。
防漏壁的后升高点可以接近第二后压缩部分的前端。
还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防漏壁的后升高点因为在第一后压缩部分和第二后压缩部分之间限定的后回弹部分而受到弹力,可以阻止不规则移动,由此防止防漏壁的扭曲或者下落。
此处,接近优选的是指45mm或者更小的距离,更优选的是指25mm或更小的距离。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适于用作卫生巾。
由于即使在白天活动期间也将卫生巾穿戴在胯部上,它们容易被来自穿用者大腿的压力收缩或者扭曲。但是,由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回弹部分,所以它可以容易地从这种收缩或扭曲状态恢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的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在皮肤表面上的透液的顶层;在衣服表面上的底层;以及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吸收层;沿着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在该压缩部分中,吸收层至少与顶层一起受压缩,该第一压缩部分相对于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地设置,该第二压缩部分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并与第一压缩部分向外地间隔开,该方法包括:
利用具有用于形成第一压缩部分的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凸起和设置在第一凸起外侧的用于形成第二压缩部分的第二凸起的加压构件从皮肤表面至少压迫吸收层的步骤,其中
该加压构件具有:分别在相邻的每对第一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的具有从第一凸起的顶部起的第一深度的凹槽;在第一凸起之间形成、具有第二深度的第一基部;以及在第一凸起外侧形成、具有第三深度的第二基部,其中第一深度小于第二深度并小于第三深度,从而吸收层在位于具有凹槽的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之间的位置处在由第一和第二基部所面对的位置处受到更大的压缩。
在该方法中,优选的是吸收性物品基本上不被第一和第二基部压迫。
但是,可以利用第一和第二基部略微压迫吸收层,只要吸收层在由第一和第二基部所面对的位置处比在由凹槽所压迫的位置处的密度更低即可。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以及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附图中将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本发明,但是它们不应被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是仅用于解释和理解。图中:
图1是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2A是卫生巾沿着图1的线IIa-IIa截取的半个截面图,图2B是卫生巾沿着图1的线IIb-IIb截取的半个截面图;
图3为表示出图1所示卫生巾固定在内衣的腹股沟段上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腹股沟段和卫生巾由于横向压力而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腹股沟段和卫生巾由于横向压力而变形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半个截面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半个截面图;
图8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俯视图,图8B和8C是表示压缩点的形状的放大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4A和14B显示出用于形成压缩部分的加压构件,其中图14A是局部平面视图,而图14B是沿着线B-B截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15是说明穿用在穿用者胯部上的传统卫生巾的问题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针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来详细讨论本发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提出了多个具体细节以便为本发明提供全面的理解。但是很明显,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不采用这些具体的细节来实施。在其它例子中,没有详细显示出公知的结构,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在本发明中,吸收性物品指的是这样的装置,其用于被穿戴在穿用者的胯部上以吸收从穿用者的身体排出的各种流出物,例如经血、尿液和阴道排出物,但是在以下的实施方案中,该吸收性物品是以其主要目的在于吸收从妇女的阴道开口排出的经血的卫生巾来具体体现的。应当指出,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两个主要表面:其中一个将要朝着穿用者的胯部被穿用的表面被称为“皮肤表面”,而另一个表面不管是否在吸收性物品的外侧穿上衣服都被称之为“衣服表面”。
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压缩部分”是指这样的部分,其中吸收层至少和顶层一起被高度压缩,并且它们保持处于这种高度压缩的状态。
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回弹部分”是指这样的部分,即,该部分在吸收性物品横向受压缩时可以产生比位于其间的中央吸收部分更大的弹力(排斥力)。
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纵向中心线”是指纵向延伸以将吸收性物品横向分为两半的线条。另一方面,术语“横向参考线”不一定指横向延伸以将吸收性物品纵向分为两半的线条。在其中右侧和左侧第一压缩部分彼此不平行的以下实施方案中,将在右侧和左侧第一压缩部分彼此最靠近的位置处横向延伸的线条作为横向参考线。如果不能指出右侧和左侧第一压缩部分彼此最靠近的位置,例如当它们彼此平行时,则将横向延伸跨过用于在穿用期间与阴道开口相接触的部分的纵向中心的线条作为横向参考线。
图1是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1的俯视图,其中皮肤表面面朝上;图2A是该卫生巾沿着图1的线IIa-IIa截取的半个截面图;图2B是该卫生巾沿着图1的线IIb-IIb截取的半个截面图;图3是表示将卫生巾固定在内衣的腹股沟段上的状态的截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腹股沟段和卫生巾由于横向压力而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该变形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1的俯视图中所示,卫生巾1呈长条形,其中纵向延伸的右侧和左侧边缘1a和1b沿横向与纵向中心线Oy-Oy间隔一个恒定的距离,而具有向外弯曲的曲线形状的前端边缘1c和后端边缘1d沿纵向与横向参考线Ox-Ox间隔开。应当指出,如图1所示,在卫生巾设有翼部18和18的情况下,右侧和左侧边缘1a和1b将被描述为包括沿着翼部18和18的基部延伸的假想切断线A和A。
如图2和3的截面图所示,卫生巾1具有在内衣表面上的不透液的底层2以及在皮肤表面上的透液的顶层3。在底层2和顶层3之间设置吸收层4。吸收层4被构造成包括:第一吸收层4a,其周边由图1中的虚线所示;第二吸收层4b,其面积比第一吸收层4a小,并设置于第一吸收层4a上,其周边也由图1中的虚线示出;以及第三吸收层4c,其面积比第二吸收层4b小,并在呈沙漏型的中央吸收部分5中置于第二吸收层4b上。
此处,至少顶层3和吸收层4被压缩以形成压缩部分10。压缩部分10利用将在后面描述的加压构件通过压花来形成,其中第一吸收层4a、第二吸收层4b、第三吸收层4c和顶层3彼此叠置,然后在从顶层3侧施加的压力下被加热。结果,压缩部分10具有高密度的压缩部分10a和在相邻的高密度压缩部分10a之间的中等密度的压缩部分10b,在压缩部分10a中,对吸收层和顶层3加压直至它们几乎成为薄膜状,在压缩部分10b中,尽管不用成为薄膜状,但是吸收层的密度比除压缩部分10之外的部分的密度高。利用高密度压缩部分10a和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彼此交替,每个压缩部分10形成压缩沟槽,在该压缩沟槽处,卫生巾1的皮肤表面朝着底层2凹陷。
压缩部分10包括第一压缩部分11和11,它们相对于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设置,还包括第二压缩部分12和12,它们相对于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设置,并且与第一压缩部分11和11向外间隔开。第一压缩部分11,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12是沿着朝向纵向中心线Oy-Oy弯曲的弧线延伸的压缩沟槽,其中第二压缩部分12,12沿整个第二压缩部分12,12与第一压缩部分11,11间隔开恒定的距离。
压缩部分10还包括在第一压缩部分11,11之间且在它们的前端和后端处连接的横向压缩部分13,13。横向压缩部分13,13是沿着背离横向参考线Ox-Ox弯曲的弧线延伸的压缩沟槽.在该实施方案中,由第一压缩部分11,11和横向压缩部分13,13所环绕的区域是中央吸收部分5,并且第二压缩部分12,12位于该中央吸收部分外侧。
压缩部分10还进一步包括: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14,它们从第一压缩部分11,11连续地延伸以向前伸出横向压缩部分13之外;以及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15,它们也从第一压缩部分11,11连续地延伸以向后伸出横向压缩部分之外。
在第一压缩部分11,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12之间的区域是回弹部分6,6。该回弹部分6,6是沿整个第二压缩部分12,12都具有恒定宽度的弧形区域。另一方面,在右侧边缘1a和右侧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区域以及在左侧边缘1b和左侧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区域是侧部7,7。
吸收层4被设置成在整个中央吸收部分5和回弹部分6,6上延伸,并进一步向外延伸越过第二压缩部分12,12,穿过侧部7,7的一半。
在中央吸收部分5中,第一吸收层4a、第二吸收层4b和第三吸收层4c彼此叠置,以提供高基重的膨松的中央吸收层4A,如图2A所示。另一方面,在回弹部分6中设置的回弹层4B是具有相对较高的基重的吸收层,其中使第一吸收层4a和第二吸收层4b叠置。另外,在回弹层4B中,吸收层被压缩以具有更高的密度。而在侧部7中设置由第一吸收层4a构成的侧吸收层4C。
回弹层4B的基重可以等于或者略小于中央吸收层4A的基重。但是优选的是,回弹层4B的基重高于侧吸收层4C的基重,从而回弹部分6,6可以产生足够的弹力。
在形成各回弹部分6时,顶层3和吸收层由压花突起压迫。此时,在顶层3和吸收层在压力之下受热以形成压缩沟槽的同时,使受到来自该突起的压力的顶层3在彼此沿横向仅间隔开一个短距离的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之间横向拉伸。因此,在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之间,使吸收层因为由受拉伸的顶层3所产生的弹力而保持向下。采用如此形成的压缩部分11和12,可以使回弹部分6中的回弹层4B比中央吸收层4A和侧吸收层4C更加致密。
在替换实施方案中,高密度回弹层4B可以如此形成,即,在形成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之前,将已经被提前压缩以具有更高的密度的吸收层进给到与回弹部分6相对应的位置处,然后通过形成压缩部分11和12而进一步压缩吸收层。
如图2A和3所示,由于第一压缩部分11,11以及第二压缩部分12,12是朝着底层2凹陷的压缩沟槽,所以中央吸收部分5和回弹部分6,6朝着穿用者的皮肤升高。如后面所述,在回弹部分6,6朝着穿用者的皮肤升高的情况下,中央吸收部分5在图4所示的变形状态下可以容易地与侧部7,7分开。
在压缩部分10之中,至少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在高密度压缩部分10a和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中)具有比中央吸收层4A、侧吸收层4C和回弹层4B更高的密度。因此,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可以用作使卫生巾可以沿其容易地弯曲的柔性铰链。横向压缩部分13,13,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14以及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15也可以用作柔性铰链。
如图1和2A所示,在皮肤表面上且在其两侧设置不透液的层20,20,并且右侧和左侧不透液层20,20分别形成右侧和左侧防漏壁21,21。因为右侧和左侧不透液层20,20具有对称的结构,且右侧和左侧防漏壁21,21具有相对于纵向中心线Oy-Oy的对称结构,以下将仅描述右侧不透液层20和右侧防漏壁21,并将省略对左侧部分的描述,在图中也省略了用于描述左侧防漏壁的结构的附图标记。
如图2A和2B所示,将不透液的层20对折并且把沿着纵向延伸的弹性构件22例如橡胶件以拉伸的状态保持在其间,其中折叠层的相对表面与弹性构件22粘接在一起。如此对折的不透液层20具有沿纵向延伸的折叠线21b进一步折叠而得到的第一翼片21a和第二翼片21c。
第一翼片21a在图1中的用虚线阴影显示的区域中粘接到卫生巾1的皮肤表面上。在图1中,位于第一翼片21a上的粘接区域和未粘接区域之间的边界线包括中间边界线22a、前边界线22b和后边界线22c。在由边界线22a、22b和22c所包围的区域(也就是没有由虚线阴影显示的区域)中,第一翼片21a没有被粘接至皮肤表面上。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第二翼片21c在一个位于前边界线22b的前端24a和前端边缘1c之间的区域中铺设并粘接在第一翼片21a上。第二翼片21c在一个位于后边界线22c的后端24b和后端边缘1d之间的区域中铺设并粘接在第一翼片21a上。应当指出,第二翼片21c在位于前端24a和后端24b之间的保留区域中没有被粘接在第一翼片21a上。
将弹性构件22设置成至少在位于前端24a和后端24b之间的区域上延伸,从而在没有向卫生巾1施加外力的自由状态下,弹性收缩力按照使前端24a和后端24b彼此靠近的方式作用在不透液层20的第二翼片21c上。由此,在前端24a和后端24b之间,第一翼片21a和第二翼片21c从中间边界线22a升高,由此形成长度为L1的防漏壁21。
此处,前边界线22b的前端24a被称为防漏壁21的前升高点,而后边界线22c的后端24b被称为防漏壁21的后升高点。
在卫生巾1中,防漏壁21的前升高点24a接近第二压缩部分12的前端12a,也就是接近回弹部分6的前端。在前升高点24a和第二压缩部分12的前端12a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是45mm或更小,优选地为40mm或更小。
类似的,防漏壁21的后升高点24b接近第二压缩部分12的后端12b,也就是接近回弹部分6的后端。在后升高点24b和第二压缩部分12的后端12b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是45mm或更小,优选地为30mm或更小。
此处,在后升高点24b和后端12b之间的直线距离优选地为小于在前升高点24a和前端12a之间的直线距离。这是因为,当穿用卫生巾1时,靠近穿用者臀部的后升高点24b倾向于更自由地移动。通过使后升高点24b如此地设置成靠近回弹部分6,可以容易地阻止后升高点24b的运动。
如图1所示,卫生巾1具有从右侧边缘1a和左侧边缘1b向外伸出的翼部18,18。翼部18,18由粘接在一起的底层2和不透液层20构成。
在底层2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将卫生巾1的中央部分粘接至内衣的腹股沟段上的压敏胶粘层(未显示),以及用于将翼部18,18粘接至内衣腹股沟段外侧的压敏胶粘层(未显示)。
图3示出了将卫生巾1连接至内衣的腹股沟段25上的状态。
卫生巾1通过设置在底层2的外表面上的压敏胶粘层居中地粘接在腹股沟段25的内侧上。另一方面,使翼部18,18相对腹股沟段25的外侧回折,以便包绕腹股沟段25的两个侧边缘,由此使翼部18,18通过压敏胶粘层粘接至腹股沟段25的外侧上。
当穿着内裤衣以使卫生巾1与穿用者的胯部接触时,卫生巾1倾向于沿着穿用者胯部的表面变形。此时,由于第一压缩部分11,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12可以用作柔性铰链,卫生巾1可以容易地变形以使其皮肤表面凹陷,如图4的截面图所示。另外,由于卫生巾还沿着纵向凹陷以使前端边缘1c和后端边缘1d彼此靠近,所以受到弹性构件22的纵向收缩力的防漏壁21,21从皮肤表面升高以与穿用者的胯部相接触,如图4所示。
此处,由于弹性构件22的纵向收缩力也作用在侧部7,7上,侧部7,7倾向于在将第二压缩部分12,12用作柔性铰链的情况下在图3中向内和向上弯曲.因此,侧部7,7略微倾斜地升高,且右侧边缘1a和左侧边缘1b面朝穿用者的身体,如图4所示,从而可以通过倾斜的侧部7,7和从侧部7,7升高的防漏壁21,21容易地防止经血侧漏。
另外,如图4所示,由于侧部7,7从第二压缩部分12,12朝着穿用者的胯部50升高,所以通过含有侧吸收层4C,4C的侧部7,7从下方支撑防漏壁21,21,从而可以确保防漏壁21,21与穿用者的胯部紧密接触。此时,由于侧部7,7位于防漏壁21,21之下且在变形的卫生巾1的厚度的一半处,而且突出的回弹部分6,6位于侧部7,7内侧,所以防漏壁21,21可以与侧部7,7相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回弹部分6,6相接触。因此,即使沿着穿用者的胯部流动的经血附着在防漏壁21,21上,也可以防止该经血与回弹部分6,6相接触。结果,由于回弹部分6,6几乎不会被浸湿,所以可以防止损害它们的回弹性。
另外,卫生巾1的前部和后部可以在横向压缩部分13,13用作为柔性铰链的情况下弯曲,从而从横向压缩部分13向前的前部与阴阜相接触,而从横向压缩部分13向后的后部与臀部相接触。此外,前部可以在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14用作柔性铰链的情况下变形以与阴阜一致,而后部可以在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15用作柔性铰链的情况下变形以与臀部相一致。另外,在从横向压缩部分13向前的前部和从横向压缩部分13向后的后部中,由于存在纵向成对设置的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14和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15,所以可以使前部和后部足够硬以承受扭曲或者变形,从而可以容易地使卫生巾1在前部和后部中保持平整。
当在穿用卫生巾1的过程中使大腿51,51之间的距离变窄时,横向压力F从大腿51,51作用在腹股沟段25和卫生巾1上。该压力F用于使卫生巾1的宽度变窄,并且还作为朝着纵向中心线Oy-Oy的作用力作用在回弹部分6,6上。
此处,由于卫生巾1具有恒定的宽度,所以压力F沿着横向参考线Ox-Ox的作用特别强,从而缩短了宽度。但是,在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之间的回弹部分6,6具有曲线的形状,并且如图5所示,将回弹部分6,6沿着大腿51,51内侧的弯曲表面设置,以沿着整个回弹部分6,6与大腿51,51内侧间隔开大致恒定的距离。因此,压力F均匀地作用在回弹部分6,6的整个长度上,而不会在作用力上产生大的差异。
因此,由于压力F均匀地作用在硬的回弹部分6,6的每个部分上,所以压力不会集中在横向参考线Ox-Ox上,而是纵向地分布以作用在回弹部分6,6之间的中央吸收部分5上。因此,中央吸收部分5的宽度可以均匀地缩短,而不会导致局部变得特别窄。
另外,当高密度的硬的回弹部分6,6彼此靠近时,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央吸收部分5被朝着穿用者的身体向上推,并被压在胯部50上。因此,中央吸收部分5与阴道开口紧密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回弹部分6,6用于从下方支撑中央吸收部分5,由此使中央吸收部分5与阴道开口保持紧密接触。
在其中吸收层受压缩以具有更高的密度的回弹部分6,6的回弹层4B,4B具有高的横向弹性。因此,当使大腿51,51分开很宽时,中央吸收部分5可以由于回弹部分6,6的回弹性而容易地沿横向恢复。而且,即使卫生巾1在穿用过程中被扭曲,扭曲的卫生巾也可以由于回弹部分6,6的回弹性而容易地恢复。特别是因为回弹部分6,6具有恒定的宽度并且沿着大腿51,51弯曲,所以当使大腿51,51分开很宽时,作用在回弹部分6,6上的压力F可以对于回弹部分6,6的每个部分基本上同时且均匀地被释放,从而可以使中央吸收部分5的每个部分均匀地恢复宽度。
应当指出,第一压缩部分11、第二压缩部分12和回弹部分6优选地如图中所示的弯曲,以便使各回弹部分6,6的各个部分和大腿51,51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最小化,从而使压力F可以尽可能均匀地施加在回弹部分6,6上,并且当解除该压力F时,可以尽可能均匀地释放该压缩。但是,只要第一压缩部分11、第二压缩部分12和回弹部分6在横向中心线Ox-Ox处彼此最为靠近并在它们纵向延伸离开横向中心线Ox-Ox时延伸离开纵向中心线Oy-Oy,就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压缩部分11,12和回弹部分6,6可以例如以圆或者椭圆的一段弧、梯形或者“V”形的形状延伸。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可以以之字形线或者波浪线的形状延伸,只要它们在横向中心照线Ox-Ox处彼此最接近并在它们纵向延伸离开横向中心线Ox-Ox时延伸离开纵向中心线Oy-Oy即可。
从阴道开口排出的经血主要施加在与阴道开口紧密接触的中央吸收部分5上,并穿过顶层3,然后由中央吸收层4A吸收。由于中央吸收部分5由第一压缩部分11,11和横向压缩部分13,13所围绕,所以可以由这些压缩部分容易地防止经血向外扩散,从而使经血可以在中央吸收部分5中扩散并由该部分吸收,由此充分利用中央吸收层4A的液体吸收能力。
当高基重并且低密度的中央吸收层4A吸收经血时,它抵抗压缩的回弹性会变差.另一方面,由于在回弹部分6,6中的回弹层4B,4B被高度压缩,所以即使它们被经血浸透,它们的回弹性也会被保持。因此,即使在向其施加了经血的浸湿状态下,每当使大腿51,51分开很宽时,中央吸收部分5就可以恢复其宽度。另外,因为中央吸收部分5由于回弹部分6,6而被压在阴道开口上,所以即使向中央吸收层4A施加的经血破坏了压缩恢复性能,它也几乎不会与阴道开口间隔开。
另外,如图4所示,当卫生巾1被横向压缩时,回弹部分6,6位于中央吸收部分5的两侧,并且侧部7,7位于它们的外侧。因此,侧部7,7的表面难以与中央吸收部分5的表面直接接触。因此,在中央吸收部分5中被吸收的经血难以流动至侧部7,7,由此防止经血的不理想的扩散。另外,即使当经血沿着中央吸收部分5的表面横向流动时,它也可以由回弹部分6,6接收和阻挡,由此防止朝侧部7,7流动。
利用在右侧和左侧处如此设置的回弹部分6,6,可以使变形的卫生巾1立刻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特别是在邻近回弹部分6,6的部分处。即使在吸收了经血之后,变形的卫生巾1也可以照样恢复。如前所述,防漏壁21的前升高点24a和后升高点24b都与回弹部分6接近,并且直线距离被设定在45mm或更小。因此,即使当卫生巾1在穿用过程中变形而使升高点24a、24b接近纵向中心线Oy-Oy时,它们在释放了外力之后也可以容易地恢复至其初始位置。因此,可以防止防漏壁21发生不希望的扭曲,另外,由于使升高点24a、24b的位置稳定,所以可以防止防漏壁21,21下落而覆盖中央吸收部分5的表面。结果,可以通过防漏壁21,21改善防止经血侧漏的效果。
此处,由于第一压缩部分11、第二压缩部分12和回弹部分6朝着纵向中心线Oy-Oy弯曲,第二压缩部分12的前端12a和后端12b容易靠近升高点24a和24b,从而可以利用回弹部分6来容易地稳定升高点24a和24b的位置。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前升高点24a位于第二压缩部分12的前端12a的前面,但是应当指出,该升高点24a可以位于第二压缩部分12和右侧边缘1a之间,或者后升高点24b可以位于第二压缩部分12和右侧边缘1a之间。此处,位于升高点24a或者24b与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优选地为45mm或更小,更优选地为25mm或更小。
以下将描述各部分的优选值。并且,在随后将描述的其它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具有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的构造的部分具有相类似的值。以下,尽管吸收层是通过在亲水性纸等中包裹例如浆料的纤维而构成的,但是吸收层的密度和基重的测量不包括亲水性纸等。
优选地,中央吸收层4A具有大的液体吸收能力,以便能够在中央吸收部分5中充分地吸收经血。而且还优选的是,它的触感柔软并且如此富有回弹,从而能够当使从穿用者的身体对施加在其上的压力释放时恢复其厚度。
中央吸收层4A优选的密度在0.05-0.15g/cm3的范围内。中央吸收层4A优选的基重在500-1200g/m2,最好在500-1000g/m2。如果它们被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获得足够的液体吸收能力以及抵抗竖直压缩的足够的弹性。
中央吸收部分5在横向参考线Ox-Ox处的宽度为W1,该宽度优选地在15-50mm的范围内,最好在20-40mm的范围内。第一个原因是,普通妇女的胯部宽度大约为30mm。第二个原因是,只要将宽度W1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即使侧部7,7和防漏壁21,21朝着纵向中心线Oy-Oy下落,也可以保持露出中央吸收部分5的表面的一定面积,用于接受经血。
设置在回弹部分6中的回弹层4B具有高于中央吸收层4A和侧吸收层4C的密度,但是回弹部分6的厚度不是非常小。更具体地说,将回弹部分6如此形成,即,使其基重在300-800g/m2,优选地在350-600g/m2的吸收层在位于宽度W4为1.5-3.5mm的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12之间的位置处受压缩和挤压,以由此使吸收层的密度提高至0.1-0.25g/cm3。另外,将回弹部分6的形状制成以3-10mm的宽度W2和2-6mm的厚度从底层2的外表面突出至顶层3的外表面。
利用这种构造,可以使设置在中央吸收部分5和侧部7,7之间的回弹部分6,6坚硬并且非常有弹性。另外,即使在被浸湿时,也可以防止它们的膨松性和弹性降低。
在中央吸收部分5和回弹部分6,6中,可以在顶层3和底层2之间与亲水性纤维的吸收层一起设置一个例如合成纤维的非织织物的附加层,如后所述。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密度范围是指不包括该非织织物的吸收层的密度,而优选的基重是指包括该非织织物的吸收层的基重。
回弹部分6,6的长度(与纵向中心线Oy-Oy平行地测量的尺寸)取决于第二压缩部分12,12的长度。如果回弹部分6,6的长度过短,则中央吸收部分5的宽度不能被充分地恢复;如果长度过长,则使整个卫生巾的硬度过度增大,从而会使穿用者的胯部感觉不舒服。回弹部分6,6的长度优选地为40mm-100mm。但是,在例如如图10所示的用于夜晚使用的或者经血量大时的加长型卫生巾的情况下,回弹部分6,6的长度可以超过100mm。例如,当卫生巾是其长度大约为380mm的加长型时,回弹部分6,6的长度的上限是大约120mm。如果该长度超过100mm(在加长型的情况中超过120mm),则卫生巾1可能会令穿用者的身体感觉坚硬。
侧吸收层4C的密度在0.05-0.15g/cm3的范围内,该密度小于回弹层4B的密度,但是优选地为与中央吸收层4A的密度几乎相同。另一方面,侧吸收层4C的基重低于回弹层4B的基重,例如优选地为在大约300-450g/m2。侧吸收层4C的宽度W3优选地在10-35mm的范围内,最好在10-20mm的范围内。基重的上限不应当被限于上述范围,但是在卫生巾的情况下可以是600g/m2
在压缩部分10的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12中,优选的是,使最致密部分、也就是高密度压缩部分10a的密度大大高于中央吸收层4A、回弹层4B和侧吸收层4C的密度。为了使回弹部分6,6可以单独地产生足够的回弹,需要使高密度压缩部分10a的密度至少为0.3g/cm3,并优选地在0.5-1.5g/cm3的范围内。此处,不必将压缩部分10中的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的密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以便为回弹部分6,6提供足够的弹性。但是,也优选地将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的密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以便使回弹部分6,6保持高的密度,并便于关于第一压缩部分11,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12折叠。
以下将描述用于各部分的优选材料。
对于顶层3,可以使用形成有大量的液体通过孔的合成树脂薄膜、被制成网状的合成树脂薄膜或者化学纤维的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在替换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复合材料,其中具有液体通过孔的合成树脂薄膜处于皮肤表面上,并且将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置于其下方。在这种情况中,合成树脂薄膜由含有作为增白剂的氧化钛的聚乙烯树脂形成,而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由壳/芯型双组分合成纤维形成,其中芯组分是含有氧化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且壳组分是聚乙烯(PE),该壳/芯型双组分合成纤维通过热空气而热熔融粘接在一起。
顶层3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非织织物,例如由射流喷网成布法形成的非织织物、纺粘的非织织物等等。
底层2是不透液的透气的层,例如形成有微孔的聚乙烯(PE)或者聚丙烯(PP)薄膜。例如通过在塑料薄膜中添加诸如CaCO3和BaSO4的无机填料并然后进行拉伸,可以使该微孔在整个薄膜上适当地分布以提高透气性。该薄膜可以具有大约在15-50μm的厚度。在替换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其中把热塑性树脂层压在非织织物上的材料。
第一吸收层4a、第二吸收层4b和第三吸收层4c是通过积聚绒毛浆料例如机械木浆、丝光浆料或者交联浆料而形成的。在彼此叠置之后,将吸收层4a、4b和4c完全包裹在亲水性纸中。该浆料可以与合成的吸收性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和马来酸酐或与天然的吸收性聚合物例如淀粉和纤维素混合。在替换实施方案中,其中可以含有呈层的形式的吸收性聚合物。
特别是在回弹部分6,6中含有可以是呈层的形式的吸收性聚合物的情况下,当浆料通过吸收经血而被浸湿时可以提高浆料之间的粘接强度,由此提高回弹部分6,6的硬度。
对于用于形成防漏壁21的不透液的层20,可以使用纺粘非织织物、熔喷非织织物或者其层压制品。优选地,使层20经过疏水处理。
在除了压缩部分10之外的适当部分中,底层2、顶层3、吸收层4和不透液的层20可以通过粘合剂彼此粘接。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在下文中,将通过以共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而省略对于与第一实施方案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A的半个截面图。
在该实施方案中,将合成纤维的非织织物8铺设在吸收层4A和4B上,以从中央吸收部分5延伸过第一压缩部分11,11至回弹部分。该非织织物可以是例如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
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可以如此形成,即,使其中芯组分是聚丙稀(PP)且壳组分是聚乙烯(PE)的偏心的壳/芯型双组分合成纤维(例如其细度为4.4dtex,且长度为50mm)用135摄氏度的热空气加热处理一分钟,其中将纤维涂布亲水性润滑剂.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的密度低于中央吸收层4A和顶层3的密度,并且在0.005-0.3g/cm3的范围内。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的厚度为0.5-2mm,并且被折叠两次或三次来使用。
在中央吸收部分5中,由于将热风法的非织织物设置在中央吸收层4A和顶层3之间,所以在中央吸收部分5中施加在顶层3上的经血可以穿过顶层3,并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借助纤维之间的孔隙穿过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然后由中央吸收层4A吸收,其中中央吸收层4A由例如浆料的亲水性纤维或者亲水性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形成,并被包裹在亲水性纸中。因此,可以提高对反复施加的经血的吸收率,并且可以使顶层3容易保持干燥。另外,由于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具有高的弹性,所以当中央吸收部分5被横向压缩以如图4和5所示减小其宽度时,中央吸收部分5自身可以产生一些横向回弹。
在回弹部分6,6中,将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保持在底层2和顶层3之间,同时与回弹层4B一同受压缩,该回弹层是通过将浆料层或者浆料和吸收性聚合物的层包裹在亲水性纸中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回弹部分6,6的弹性。
在第一压缩部分11中,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在压力之下与吸收层一起被加热,从而使构成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的合成纤维热熔融。因此,第一压缩部分11可以被保持为受压缩的状态,而不会引起第一压缩部分11在与经血接触时从被压缩和固定的状态恢复的问题.因此,在回弹部分6内部的密度可以始终保持很高.
更优选的是,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也在第二压缩部分12中存在.
此处,合成纤维的非织织物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可以在回弹部分6、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中设置不同的非织织物,例如纺粘非织织物,熔喷非织织物等.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B的半个截面图.
卫生巾1B的结构与图1所示类似,除了将增强构件23与回弹层4B,4B一起设置在回弹部分6,6中.增强构件23具有比中央吸收层4A和侧吸收层4C更高的密度和更高的劲度,并且比如可以是例如发泡聚氨酯树脂的发泡树脂材料,其中利用粘合剂将浆料和合成纤维热熔融粘合在一起或者固定在一起的由气流成网法形成的非织织物,或者呈棒或板形的天然或合成橡胶.利用这样设置的增强构件23,可以进一步提高回弹部分6的弹性.
此处,用于增强构件23的发泡聚氨酯树脂可以得到亲水处理,并被设置成在中央吸收部分5、第一压缩部分11、第二压缩部分12以及回弹部分6中连续地延伸.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从回弹部分6,6中去掉例如浆料的吸收层,以在底层2和顶层3之间仅留下增强构件23.
图8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C的俯视图.
在卫生巾1C中,按照与图1中的压缩部分10类似的图案形成压缩部分10B.该压缩部分10B包括第一压缩部分11B,11B、第二压缩部分12B,12B、横向压缩部分13B,13B、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B,14B以及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B,15B.但是,压缩部分10B没有被制成连续延伸的压缩沟槽,而是被制成沿着该图案按照分开的间隔布置的压缩点.
如此形成压缩部分10B,即,使顶层3和吸收层4仅在点处在受压的情况下被加热以具有高密度。应当指出,当利用具有点图案的压花凸起形成这些压缩点时,对在相邻的压缩点之间的位置既不加热也不加压。
在卫生巾1C中,在被做成成排的压缩点的第一压缩部分11B,11B和第二压缩部分12B,12B之间形成高密度的回弹部分6B,6B。在回弹部分6B,6B中,因为由压缩点形成的压缩部分11B和12B而引起的约束力弱,所以仅通过形成压缩部分而将例如浆料的吸收层压缩以具有高密度是有局限的。因此,在该实施方案中,希望将预先压缩模制的浆料等来用于回弹部分6B,6B中的回弹层4B。也希望使用如图7所示的增强构件23。
压缩点可以是圆形的,如图8A和8B所示,或者压缩点可以是纵向延长的短线形状,如图8C所示。优选地,构成第一压缩部分11B的压缩点和构成第二压缩部分12B的压缩点是交错的,从而在第一压缩部分11B的相邻压缩点之间留有的未被压缩和未加热的中间部分不会与第二压缩部分12B的相邻压缩点之间留有的未被压缩和未加热的中间部分沿着横向(X方向)一致,如图8B和8C所示。
由于使压缩点如此交错,当施加在中央吸收部分5上的经血沿着顶层3和吸收层横向扩散时,压缩点可以起防止经血横向流动的曲折阻漏作用,有效地防止经血流动至侧部7,7。
此处,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中的一个可以被制成类似图1所示压缩部分10的压缩沟槽,而另一个可以被制成为几排压缩点,如在图8A、8B和8C中所示。例如,可以将第一压缩部分、横向压缩部分、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以及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都制成压缩沟槽,而仅将第二压缩部分制成几排压缩点。也可以将第二压缩部分制成压缩沟槽,而将第一压缩部分整体上或者仅在面对第二压缩部分的区域处制成为几排压缩点。在这些情况中,横向压缩部分、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和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可以被形成为压缩沟槽或者几排压缩点。
但是优选的是,将更靠近纵向中心线Oy-Oy的第一压缩部分制成压缩沟槽,而将第二压缩部分制成为几排压缩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实地防止施加在中央吸收部分5上的经血流动至回弹部分6,6。
如前所述,在压缩部分被形成为几排压缩点的情况下,由于在相邻压缩点之间的未压缩部分容易沿着纵向弯曲,所以卫生巾的前部和后部可以容易地弯曲和变形以分别符合腹部和臀部。特别是当如图8B和8C所示使压缩点交错时,可以增强弯曲效果而不会提高压缩部分的弯曲劲度。
在形成短线形压缩点的情况下,如图8C所示,优选地使该短线形压缩点的长度大约是10-20mm,而且使在沿着纵向彼此相邻的短线形压缩点之间的中间部分(未压缩部分)的长度大约是5-10mm。此处,可以通过使高密度压缩部分10a和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交替而形成各个短线形压缩点。图1所示的压缩部分可以在任意位置处中断。
参考图9-图13,下面将说明另一些实施方案。第一至第四实施方案中的压缩部分按照同样或者类似的图案来形成,但是在图9-图1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的压缩部分按照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案不同的图案来形成。
但是,关于压缩部分的构造而不是图案,当然可以选择采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案中所示的构造用于图9-1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因此以下将仅对压缩部分的图案上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而通过用与各实施方案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来省略对其它部分的详细说明。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E的俯视图。
在图9所示卫生巾1E中设置的压缩部分10E不包括图1所示横向压缩部分13,13,从而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E,14E和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E,15E从第一压缩部分11E,11E以弧线的形状向前和向后地连续延伸。在第一压缩部分11E,11E之间的区域是中央吸收部分5。第二压缩部分12E,12E设置在中央吸收部分5的外侧。
第二压缩部分12E,12E也被形成为弧线形状,并与第一压缩部分11E,11E间隔一个恒定的距离。
而且,在该实施方案中,回弹部分6,6在图4和5所示的变形状态下可以显示充分的弹性。另外,由于施加在吸收层上的经血可以从位于第一压缩部分11E,11E之间的中央吸收部分5扩散至在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E,14E之间的部分以及在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E,15E之间的部分,所以当施加大量的经血时,卫生巾1E的长度可以被充分利用。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F的俯视图。
卫生巾1F是长条形的,其在右侧边缘1a和左侧边缘1b之间的宽度在其后部处增加,以提供所谓的臀部防护。
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从第一压缩部分11F,11F按照朝着后端边缘1d彼此逐渐接近的方式向后延伸,并通过呈曲线形状的连接压缩部分17F在后端边缘1d内侧彼此连接。
并且,在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外侧设置第二后压缩部分18F,18F,它们通过呈曲线形状的连接压缩部分19F在后端边缘1d内侧彼此连接.第二后压缩部分18F,18F还设有朝着后端边缘1d逐渐彼此接近的部分。
在该实施方案中,由第一压缩部分11F,11F和横向压缩部分13F所围绕的区域是中央吸收部分5F,而由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和连接压缩部分17F所围绕的区域是后中央吸收部分5G。厚实的中央吸收层4A在顶层3和底层2之间、在整个中央吸收部分5F和后中央吸收部分5G上连续延伸。在中央吸收部分5F和后中央吸收部分5G中,中央吸收层4A的密度和基重基本相同。
此外,在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和第二后压缩部分18F,18F之间设置后回弹部分6F,6F,在该后回弹部分中,在顶层3和底层2之间的吸收层(回弹层)的密度高于在后中央吸收部分5G中的中央吸收层4A的密度。在后回弹部分6,6中的吸收层的密度等于或者略小于在回弹部分6,6中的密度,并高于中央吸收层4A的密度。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以及第一压缩部分11F,11F之间的边界部分离开纵向中心线Oy-Oy地弯曲,从而使中央吸收层4A在这些边界部分处加宽。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在它们从边界部分朝着后端边缘1d延伸时逐渐彼此接近,同时,第一压缩部分11F,11F在它们从边界部分向横向参考线Ox-Ox延伸时也逐渐彼此接近。
在卫生巾1F的皮肤表面的右侧和左侧上设置不透液的层20,20和由该不透液的层20,20形成的防漏壁21,21。该防漏壁21,21除了尺寸之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防漏壁相同的构造。在第一翼片21a中的粘接区域和未粘接区域之间的边界线包括中间边界线22a、前边界线22b和后边界线22c,其中24a表示防漏壁21的前升高点,而24b表示防漏壁21的后升高点。
而且,在该实施方案中,前升高点24a与回弹部分6的前端接近,并且在升高点24a和第二压缩部分12F的前端12a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为45mm或更小,优选地为40mm或更小,最好为25mm或更小。
类似的,后升高点24b与后回弹部分6F的前端接近,并且在升高点24b和第二后压缩部分18F的前端18G之间的距离是45mm或更小。在图10所示卫生巾1F的情况中,该卫生巾较长,并且由于具有第一后压缩部分15F、第二后压缩部分18F和臀部防护而适合于夜晚使用,但是旨在与臀部接触的臀部防护容易被扭曲或者变形.因此,在防漏壁21的后升高点24b和第二后压缩部分18F的前端18G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优选地为20mm或更小。
当将长的卫生巾1F固定至内衣的腹股沟段25的内侧上而进行穿戴时,横向参考线Ox-Ox可以配合阴道开口的大致纵向中心。因此,当从大腿向横向参考线Ox-Ox附近施加压力F时,处于该部分的卫生巾1F可以如图4和5所示地发生变形,然后,当解除压力F的时候,卫生巾1F可以由于回弹部分6,6的弹性而从图4和5所示的变形状态恢复至其初始状态。
此处,卫生巾1F的后部与臀部接触,从而后中央吸收部分5G可以配合在臀沟中。由于在后中央吸收部分5G的两侧上设置后回弹部分6F,6F,所以即使卫生巾1F受到来自穿用者身体或者内衣的因为穿用者位置(姿态)的改变而导致的过大压力,后部也难以变形,或者可以在变形之后容易恢复,从而可以确保后中央吸收部分5G与穿用者的身体紧密接触。
另外,由于防漏壁21的前升高点24a在回弹部分6的附近,并且后升高点24b在后回弹部分6F附近,所以在穿用过程中,可心稳定升高点24a和24b的位置,由此防止防漏壁21发生扭曲或者下落到中央吸收部分5F和后中央吸收部分5G上。
在将卫生巾1F连同卫生裤一起穿用并且在该卫生裤中从腹股沟段向背部设置弹性构件以沿着穿用者的臀沟延伸的情况中,后中央吸收部分5G因为该弹性构件的力而被推入到臀沟中。此时,由于第一后压缩部分15F,15F和第二后压缩部分18F,18F被设置在后中央吸收部分5G的两侧上,并可以分别用作柔性铰链,所以可以容易地使受到来自内衣的推力的后中央吸收部分5G与臀部紧密接触。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G的俯视图。
尽管在其后部设置了臀部防护,但是图11的卫生巾1G的纵向尺寸比图10所示的卫生巾1F的纵向尺寸略短。
卫生巾1G具有压缩部分10G,该压缩部分10G按照与图10所示的压缩部分10基本相同的图案来形成,但是使第二压缩部分12F,12F连续至第二后压缩部分18F,18F。而且在该卫生巾1G中,由于将回弹部分6,6设置在中央吸收部分5F的两侧,因此可以产生抵抗外部变形力的足够的弹力。
此处,在防漏壁21的前升高点24a和第二压缩部分12F的前端12a之间的直线距离是45mm或更小,优选地是40mm或更小,更好是25mm或更小。在后升高点24b和第二后压缩部分18F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也是45mm或更小,优选地是25mm或更小。但是,在图11的实施方案中,即,升高点24b位于第二后压缩部分18F和右侧边缘1a之间时,该直线距离可以被显著减小至例如15mm或更小。
因此,可以确实地由后回弹部分6F增强各升高点24a和24b,特别是后升高点24b,由此防止防漏壁21扭曲或者下落。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H的俯视图。
卫生巾1H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卫生巾1的结构类似,但是去掉了翼部18。
图12的卫生巾1H具有压缩部分10H,其包括以弧线形状延伸的第一压缩部分11H,11H和也以弧线形状在前者外侧延伸的第二压缩部分12H,12H,其中第一压缩部分11H,11H与第二压缩部分12H,12H隔开恒定的距离。在第一压缩部分11H,11H之间的区域是中央吸收部分5H,而在第一压缩部分11H,11H和第二压缩部分12H,12H之间的区域是回弹部分6H,6H。
第二压缩部分12H,12H通过设置在前部和后部处的横向压缩部分13H,13H彼此连接。因此,第一压缩部分11H,11H和回弹部分6H,6H位于由第二压缩部分12H,12H和横向压缩部分13H,13H所围绕的区域内。
另外,以从第二压缩部分12H,12H连续延伸的方式形成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H,14H和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H,15H。
而且,在卫生巾1H中,回弹部分6H,6H可以产生足够的横向弹性。
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于由第二压缩部分12H,12H和横向压缩部分13H,13H所围绕的区域具有比中央吸收部分5H更大的面积,因此使所围绕区域的液体吸收能力更大。另外,由于施加在位于第一压缩部分11H,11H与第二压缩部分12H,12H之间的回弹部分6H,6H上的经血的扩散可以被限制在围绕的区域内,所以可以容易地防止经血从卫生巾1H漏出。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案的卫生巾1J的俯视图。
卫生巾1J具有其图案与图9所示卫生巾1E的压缩部分相比略有变化的压缩部分10J。在该实施方案中,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J,14J和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J,15J从第二压缩部分12J,12J向前和向后地连续延伸。另一方面,第一压缩部分11J,11J设置在位于第二压缩部分12J,12J之间的区域上。在第一压缩部分11J,11J之间的区域是中央吸收部分5J。
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由回弹部分6J,6J的作用可以产生抵抗压缩的足够的横向弹力。另外,由于在中央吸收部分5J外侧的区域在沿着纵向的长的范围上位于第二压缩部分12J,12J、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J,14J和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J,15J之间,所以附着在回弹部分6J,6J上的经血可以沿着卫生巾1J的纵向扩散,由此改善了防止侧漏的效果。
下面将说明用于制造卫生巾的方法。
以下将说明制造图1和图2A以及2B所示的卫生巾1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压缩部分的图案或者改变将被设置在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材料来按照类似的方式制造根据其它实施方案的卫生巾。
在卫生巾1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将吸收层4和顶层3彼此叠置并任选地彼此粘接。然后,用具有压花图案的加压构件从顶层3一侧压迫该叠置件,由此形成压缩部分10。随后,将底层2铺设并粘接在叠置件上。此处可以仅对吸收层4进行压花,并然后将其保持在底层2和顶层3之间。可以从吸收层4的外表面(内衣表面)一侧或者从两侧进行压花。但是,在下面将说明从顶层3的一侧对吸收层4和顶层3的叠置件进行压花的情况。
图14A是从其加压表面一侧表示的加压构件100的部分的平面图,而图14B是沿着图14A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加压构件100具有压花凸起110,其图案可以被转移至作为图1所示压缩部分10的叠置件上。在图14A中,所示出的仅是在图1的横向参考线Ox-Ox附近形成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11和12的压花凸起110的一部分。
在图14A和14B中,在压花凸起110的左侧上设置用于面对卫生巾1的中央吸收部分5的第一基部115,而在右侧上设置用于面对侧部7的第二基部117。此处,从压花凸起110的顶部至第一基部115的深度由D2表示,而由该顶部至第二基部117的深度用D3表示。深度D2和D3可以相等,或者可以使第一基部115更深,因为它将用于面对相对较厚的中央吸收部分5。
图14A和14B示出了用于形成第一压缩部分11的第一凸起111和用于形成第二压缩部分12的第二凸起112,如图14B所示。在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之间形成有用于在位于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位置处压缩吸收层的凹槽116。在该实施方案中,回弹部分6由凹槽116形成。从凹槽116的顶部至底部的深度D1比深度D2和D3小很多。
第一凸起111在其末端具有加压部分111a,并且在其两侧形成倾斜离开顶部的倾斜表面111b,111b。类似的,第二凸起112在其末端具有加压部分112a,以及按照同样方式形成的倾斜表面112b,112b。此处,倾斜表面111b和112b可以是与凹槽116的底部连续的陡的斜坡。
沿着加压部分111a和112a,用于形成高密度压缩部分10a的加压表面110a与用于形成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的浅沟槽110b交替。加压表面110a和浅沟槽110b按照与高密度压缩部分10a和中等密度压缩部分10b相同的图案来形成。
另一方面,将用于形成第一压缩部分11的没有由图1所示第二压缩部分12所面对的部分的凸起、用于形成横向压缩部分13的凸起、用于形成向前延伸的压缩部分14的凸起和用于形成向后延伸的压缩部分15的凸起如此形成,即,仅第一凸起111从第一基部115和第二基部117升高,而不使第二凸起112如图14A和14B所示的与第一凸起111并排。
在使吸收层4和顶层3彼此叠置并且任选地彼此粘接之后,将图14A和14B的加压构件100施加在顶层3的表面上,同时将具有平滑表面的另一个加压构件施加在吸收层4的外表面上,从而由两个加压构件来压迫吸收层4和顶层3。此处,如果需要的话,加压构件可以被加热来用于加压。结果,在叠置件中形成如图1所示的压缩部分10。
此时,由于吸收层4由深度为D1的凹槽116施压,因此吸收层在位于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位置处被高度压缩。此处,高度压缩的吸收层由顶层3限制在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
另一方面,中央吸收部分5基本上不会由第一基部115压迫或者几乎不被其压迫。类似的,侧部7基本上不会由第二基部117压迫或者几乎不被其压迫。因此,吸收层可以在位于第一压缩部分11和第二压缩部分12之间的位置处被高度压缩,以具有比在中央吸收部分5和侧部7中的密度明显更高的密度。
在前面的实施方案中,高度压缩的吸收层是回弹层4B。在压缩部分11和12之间形成的高度压缩的吸收层可不仅作为回弹层4B,而且还可作为在卫生巾1处于图4的变形状态下时用于从下方支撑中央吸收部分5并使其与阴道开口紧密接触的支撑构件。
应当指出,加压构件100和具有平滑表面的加压构件可以被构造成为辊的彼此面对的表面结构或者平坦的加压构件。利用如此设置的凹槽116,如图8所示,吸收层可以在位于由压缩点形成的第一压缩部分11B和第二压缩部分12B之间的位置处被高度压缩。
尽管已经根据其示例性实施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在其中或对其进行前述的和各种其它的改变、省略和添加。因此,本发明应当被理解为不限于上面提出的具体的实施方案,而是包括在相对于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提出的特征所包括的范围和其等同方案内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如前所述,当解除施加在中央吸收部分上的横向压力时,可以改善中央吸收部分的横向恢复能力。另外,该吸收性物品可以容易地从其它变形例如扭曲中恢复。因此,可以始终保持与穿用者身体的排泄部分紧密接触,由此防止排出液体发生侧漏。

Claims (16)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
在皮肤表面上的透液的顶层(3);
在衣服表面上的底层(2);以及
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吸收层(4),其中
一对第一压缩部分(11)和一对第二压缩部分(12)沿着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在所述压缩部分中,吸收层至少与顶层一起受压缩,该第一压缩部分相对于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设置,以在它们之间限定具有吸收层的中央吸收部分(5),该第二压缩部分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并与第一压缩部分向外隔开,其中
在相邻的每对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之间分别限定回弹部分(6),当中央吸收部分被外力横向压缩时,所述回弹部分(6)在中央吸收部分上产生抵抗压缩的弹力,
其中,在每个回弹部分中,吸收层被压缩为具有比中央吸收部分中的密度更高的密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由于形成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而使吸收层在每个回弹部分中受到压缩。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由于形成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使亲水性纤维的吸收层与合成纤维的非织织物(8)在每个回弹部分中一起受压缩。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一压缩部分中,也使吸收层与非织织物一起受压缩。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非织织物是通过热风法粘接的非织织物。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顶层和底层之间,每个回弹部分具有弹性增强构件(23)。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回弹部分在吸收性物品的横向参考线(Ox-Ox)处彼此最为靠近,并在它们朝着吸收性物品的纵向相对端部延伸离开横向参考线时逐渐延伸离开中心线。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每个回弹部分具有朝着中心线弯曲的线的形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每个回弹部分具有宽度(W2)恒定的部分,第一和第二压缩部分通过该部分彼此隔开恒定的距离。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吸收性物品的每个第二压缩部分和对应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之间分别限定侧部(7),并且将弹性收缩力沿纵向作用在该侧部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皮肤表面上设置纵向延伸的层(20),并且使中央吸收部分在其间外露,使每个层在其前部和后部处固定在皮肤表面上且同时在其中间部分处从皮肤表面升高,以形成防漏壁(21),防漏壁的前和后升高点(24a,24b)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压缩部分接近。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升高点接近第二压缩部分的端部(12a,12b)。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后压缩部分(15F)设置成在它们从第一压缩部分(11F)朝着吸收性物品的后边缘连续延伸时逐渐彼此靠近,并且将第二后压缩部分(18F)分别设置在每个第一后压缩部分和对应的一个侧边缘之间,并与第一后压缩部分隔开,其中
在皮肤表面上设置纵向延伸的层(20),并且使中央吸收部分在其间外露,每个层在其前部和后部处固定在皮肤表面上且同时在其中间部分处从皮肤表面升高,以形成防漏壁(21),防漏壁的前升高点(24a)与第一压缩部分接近,同时防漏壁的后升高点(24b)与第二后压缩部分接近。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防漏壁的后升高点与第二后压缩部分的前端(18G)接近。
15. 如权利要求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接近是指距离为45mm或更小。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它是卫生巾。
CNB038146312A 2002-09-09 2003-09-08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098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3453 2002-09-09
JP263453/2002 2002-09-09
JP2002276393A JP4180866B2 (ja) 2002-09-09 2002-09-20 弾性復元部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76393/2002 2002-09-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94911A Division CN1961851B (zh) 2002-09-09 2003-09-08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2201A CN1662201A (zh) 2005-08-31
CN100409829C true CN100409829C (zh) 2008-08-13

Family

ID=3198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4631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09829C (zh) 2002-09-09 2003-09-08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
CN2006101494911A Expired - Lifetime CN1961851B (zh) 2002-09-09 2003-09-08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94911A Expired - Lifetime CN1961851B (zh) 2002-09-09 2003-09-08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4180866B2 (zh)
KR (1) KR101013477B1 (zh)
CN (2) CN100409829C (zh)
AU (1) AU2003261984A1 (zh)
MY (1) MY156055A (zh)
TW (1) TWI230056B (zh)
WO (1) WO2004021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611494A2 (pt) 2005-06-02 2010-09-08 Procter & Gamble artigo absorvente dotado de elemento de reforço transversal
JP4771756B2 (ja) 2005-06-17 2011-09-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4913381B2 (ja) 2005-09-26 2012-04-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BRPI0520750B8 (pt) * 2005-12-15 2021-06-22 Essity Hygiene & Health Ab artigo absorvente
JP4974524B2 (ja) * 2005-12-27 2012-07-1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1541276A (zh) * 2006-11-22 2009-09-2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EP2092918A4 (en) 2006-12-13 2012-06-27 Uni Charm Corp ABSORBENT ARTICLE
CN101474112B (zh) * 2008-01-02 2013-09-18 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沟道的吸湿性物品
JP5305812B2 (ja) * 2008-09-30 2013-10-0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631124B2 (ja) * 2010-08-31 2014-11-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失禁用ライナー
JP5749907B2 (ja) * 2010-08-31 2015-07-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生理用ナプキン
WO2015072502A1 (ja) * 2013-11-14 2015-05-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766253B2 (ja) * 2013-11-14 2015-08-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766254B2 (ja) * 2013-11-14 2015-08-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458102B1 (ja) * 2017-08-30 2019-01-2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922566B2 (ja) * 2017-09-06 2021-08-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039274B2 (ja) * 2017-12-14 2022-03-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263189B2 (ja) 2019-09-19 2023-04-2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23105801A1 (ja) * 2021-12-10 2023-06-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9114A (en) * 1976-05-12 1977-11-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Garment shield
JPH10272156A (ja) * 1997-03-31 1998-10-13 Kureshia:Kk 使い捨て用体液吸収体
JPH11358A (ja) * 1997-06-13 1999-01-06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用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00051269A (ja) * 1998-08-06 2000-02-2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1008971A (ja) * 1999-06-30 2001-01-16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2095697A (ja) * 2000-09-22 2002-04-0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2119540A (ja) * 2000-10-16 2002-04-23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0817B1 (ko) * 1998-11-30 2004-03-02 더 프록터 앤드 갬블 캄파니 채널이 있는 흡수제품
BR9900001A (pt) * 1999-01-04 2000-08-29 Johnson & Johnson Ind Com Artigo absorvente descartável
JP3676219B2 (ja) * 2000-10-19 2005-07-27 株式会社瑞光 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9114A (en) * 1976-05-12 1977-11-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Garment shield
JPH10272156A (ja) * 1997-03-31 1998-10-13 Kureshia:Kk 使い捨て用体液吸収体
JPH11358A (ja) * 1997-06-13 1999-01-06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用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00051269A (ja) * 1998-08-06 2000-02-2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1008971A (ja) * 1999-06-30 2001-01-16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2095697A (ja) * 2000-09-22 2002-04-0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2119540A (ja) * 2000-10-16 2002-04-23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54154A (ja) 2004-06-03
CN1961851B (zh) 2011-07-13
KR101013477B1 (ko) 2011-02-14
MY156055A (en) 2015-12-31
JP4180866B2 (ja) 2008-11-12
TWI230056B (en) 2005-04-01
CN1662201A (zh) 2005-08-31
KR20050035867A (ko) 2005-04-19
AU2003261984A8 (en) 2004-03-29
TW200414893A (en) 2004-08-16
AU2003261984A1 (en) 2004-03-29
CN1961851A (zh) 2007-05-16
WO2004021947A1 (ja) 2004-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9829C (zh)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
US7550646B2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resilient por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887694B1 (ko) 흡수성 물품
KR101088257B1 (ko) 가요축을 구비한 흡수성 물품
CN100571668C (zh) 生理用卫生巾
CN1329011C (zh) 具有压缩凹槽和柔性部分的吸收制品
JP3748743B2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7171C (zh) 吸收物品
CN100482193C (zh) 卫生巾
CN1181795C (zh) 吸收性物品
CN102355878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0431509C (zh) 吸收性物品
CN1689540B (zh) 吸收性物品
WO2007061035A1 (ja) 吸収性物品
CN101184459A (zh) 具有横向加强元件的吸收制品
CN103037824A (zh) 男性失禁防护品
KR102592392B1 (ko) 흡수성 물품
KR20120069719A (ko) 흡수성 물품
CN1116856C (zh) 具有整体阻挡件的吸收制品
US6791005B2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improved leakage safety
JP4197828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05120410A1 (ja) 陰唇間パッド
KR20200134207A (ko) 흡수성 물품
CN1235818A (zh) 带有能收拢内裤护翼的卫生吸收物品
CN109069326A (zh) 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