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8463C - 乘客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8463C
CN100408463C CNB2005100737818A CN200510073781A CN100408463C CN 100408463 C CN100408463 C CN 100408463C CN B2005100737818 A CNB2005100737818 A CN B2005100737818A CN 200510073781 A CN200510073781 A CN 200510073781A CN 100408463 C CN100408463 C CN 1004084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shifting time
detecting device
light beam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37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2033A (zh
Inventor
斋藤忠一
千叶久生
松本通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2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2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84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846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18A,18B),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18A,18B)检测朝步入方向在出入口地板(8A,8B)上行走的乘客的脚踏下时起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并且设置有控制装置(19),该控制装置(19)将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所测出的移动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进行比较以改变踏板的移动速度,同时,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被设置成使检测光束在到达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之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延伸,并且以独立的电路构成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这种乘客传送装置能够精确地测出乘客的移动时间,能够将踏板的移动速度设定成最适应行走不便者的速度。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该乘客传送装置可以是踏板以阶梯形式移动的自动扶梯,可以是相邻踏板之间不存在高低差的电动道路,并且也可以是相邻踏板之间不存在高低差的区域和踏板以阶梯形式移动的区域并存的自动扶梯,尤其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该乘客传送装置能够根据乘客的步行速度(移动时间)来改变踏板的移动速度。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经公开有根据乘客的移动时间来改变踏板移动速度的乘客传送装置。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乘客传送装置中,为了检测乘客的移动时间,在乘客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检测器,以检测乘客通过其间所花费的时间,根据该时间以及两个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求出乘客的移动时间,并根据该乘客移动时间改变踏板的移动速度。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04761号公报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乘客传送装置中,为了检测一个乘客,必须在乘客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检测器。
可是,即使设置两个检测器,也容易受到乘客手摆动的幅度大小和手提行李大小等的影响,而难以正确地检测乘客的移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该乘客传送装置能够精确地测出乘客的移动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该乘客传送装置尤其能够精确地测出行走不便者的移动时间,以及能够设定最佳的踏板移动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装置中,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检测朝步入方向在出入口地板上行走的乘客的脚踏下时起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并且设置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所测出的移动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进行比较,以改变踏板的移动速度,同时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被设置成使检测光束在到达移动扶手的方向转换部之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延伸,并且以独立的电路构成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
与健康人相比,老年人和残疾人从脚踏下去开始至离开地面为止的移动时间通常比一般健康人要长一点,而年轻人则要短一点。因此,检测乘客的脚踏下时开始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并将该移动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进行比较,如果该移动时间比标准移动时间长,则放慢踏板的移动速度,而如果该移动时间比标准移动时间短,则维持当前的踏板移动速度或者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快踏板的移动速度。而且,从上述乘客的脚踏下时开始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能够通过独立电路构成的各个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的导通/断开信号进行检测,并且能够根据其中较长的一个移动时间来设定踏板的移动速度,所以不需要像传统技术那样检测时乘客必须穿过按一定间隔设置的两个检测器,而且能够在设定踏板的移动速度时优先考虑行走不便者。
并且,由于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是乘客的脚部动作,所以检测不会受到乘客手摆动幅度的影响,并且由于检测的是从乘客的脚踏下时开始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所以,只要手提行李在乘客的步幅以内,就不会受到手提行李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地测出乘客的移动速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该乘客传送装置能够精确地测出乘客的移动时间,尤其是能够精确地测出行走不便者的移动时间,以便设定最佳的踏板移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乘客传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为沿图1A-A线的剖面图。
图3表示作为图1乘客传送装置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图1光反射型传感器所检测的检测信号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图1光反射型传感器所检测的检测信号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与图1相当、表示本发明乘客传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7为从右侧观察图5时所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中:1-自动扶梯,2-上层楼板,3-下层楼板,4-框体,5-梯级,6-栏杆,7-移动扶手,8A,8B-出入口地板,12-驱动装置,13-栏杆围板,14-防护裙板,15-内侧平台盖板,16-外侧平台盖板,17-端部盖板,18A,18B-光反射型传感器,19-控制装置,20A,20B-引导栅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4所示的自动扶梯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般来说,自动扶梯1具有跨越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3被支承的框体4、上表面具有踏板的梯级5、垂直设置在梯级5移动方向两侧的栏杆6、由该栏杆6的周缘引导而移动的移动扶手7、以及用于步入或步出所述梯级5的出入口地板8A,8B。
所述梯级5由多个梯级链条9连接成环状,并在所述框体4上设置的导轨(未图示)的引导下进行循环移动。并且,所述梯级链条9卷绕在通过轴支承在所述框架主体4长度方向一侧的驱动链轮10以及通过轴支承在所述框架主体4长度方向另一侧的从动链轮11之间。驱动链轮10由设置在其附近的驱动装置12驱动,并且所述移动扶手7也通过驱动装置12的动力与梯级5同步被驱动。
所述栏杆6由栏杆构成部件构成,该栏杆构成部件具有:垂直设置在梯级5移动方向两侧的栏杆围板13、用于间隔该栏杆围板13和所述梯级5的防护裙板14、覆盖防护裙板14上方的内侧平台盖板15、覆盖所述栏杆围板13基础部分外侧的外侧平台盖板16、以及用于覆盖防护裙板14、内侧平台盖板15以及外侧平台盖板16的终端部并且形成有所述移动扶手7出入用的出入口的端部盖板17。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扶梯1的栏杆构成部件、也就是左右两侧的端部盖板17上,安装有作为乘客移动时间检测机构的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其发出检测光束,并捕捉该检测光束的反射光以发出检测信号。并且,该等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被设置成与出入口地板8A(8B)的地板表面基本平行地发射检测光束,并且,为了能够检测到所有通过的乘客M1,该等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还被设置成在与乘客的行进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发射检测光束。更详细地说,就是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成使检测光束在到达所述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之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并且从该交叉点向前延伸大约30cm,而且,以独立电路的方式构成所述两侧的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
因此,来自所述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信号被分别输入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12附近的控制装置19中,并在该控制装置19内进行运算。在控制装置19运算的结果中,优先考虑乘客移动时间较长(检测时间较长)的检测信号,根据该检测信号指示所述驱动装置12改变梯级5的移动速度。
如上所述,由于在端部盖板17上安装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当从宽度方向的中央步入自动扶梯1的乘客M1的脚遮住由独立电路构成的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发出的检测光束时,其反射光返回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以输出检测信号。图4表示来自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点b1表示乘客M1的右脚横向跨过位于光反射型传感器18B发出的检测光束的光束交叉点前方约30cm处的检测光束的位置,点b2表示乘客M1的左脚横向跨过到达光反射型传感器18B发出的检测光束的光束交叉点前的检测光束时的位置,点a1表示乘客M1的左脚横向跨过位于光反射型传感器18A发出的检测光束的光束交叉点前方约30cm处的检测光束的位置,点a2表示乘客M1的右脚横向跨过到达光反射型传感器18A发出的检测光束的光束交叉点前的检测光束时的位置,而在图4中,上侧表示由光反射型传感器18B发出的检测信号,下侧表示由光反射型传感器18A发出的检测信号。
在图4中,作为标准移动时间,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测出的移动时间Tb1与光反射型传感器18B测出的移动时间Tb2设定成相同的值,如果与该移动时间Tb1,Tb2大致相同,就判断其为标准的健康人,由控制装置19指令驱动装置12将梯级5的移动速度设定成标准速度进行运转,与移动时间Tb1,Tb2比较,如果是比移动时间Tb1,Tb2更长的长移动时间To1,To2,则判断其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等行走不便者,由控制装置19指令驱动装置12以低速运转梯级5,相反,与移动时间Tb1,Tb2进行比较,如果是比移动时间Tb1,Tb2更短的短移动时间Ty1,Ty2,则判断其为年青人,由控制装置19指令驱动装置12以标准速度运转梯级5,或者在允许的范围内,以比标准速度更快的速度运转梯级55。
并且,当由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测出的检测时间中出现了例如To1>To2那样的误差时,控制装置19被设置成根据其中较长的检测时间的检测信号,对驱动装置12发出指令,所以对行走不便者有利。
如上所述,即使采用自动运转模式,即采用在乘客稀少时使梯级5停止移动,检测到乘客后以标准速度驱动梯级5的自动运转模式,也能够对步入乘客的类别进行判断,从而以适当的运转速度开始运转。并且,即使采用在乘客稀少时也使梯级5以标准速度进行通常运转模式,也能够对步入乘客的类别进行判断,从而将运转速度改变成适当的运转速度进行运转。
此外,由于在端部盖板17上设置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所以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能够检测乘客脚部的动作,其结果,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不会受到乘客手摆动幅度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地检测出乘客的移动速度。
并且,如果手提行李的行进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乘客腹背间的尺寸,此时,由于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检测到该手提行李而使检测时间变长,所以,即使此时的乘客是年青人,也会被判断为老年人或者残疾人而将梯级5的移动速度从标准时间切换为低速运转。而这种低速运转对健康人和年青人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为了防止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在本实施例中,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设置位置,尤其是将设置高度设定在能够照射到乘客脚根的位置上。更为详细地说,如果采用同样的方式检测携带手提行李的乘客和不带手提行李的乘客,则必须正确判断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还是除此以外的人,所以较佳的是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比出入口地板8A(8B)的地板表面高出5cm~20cm的范围内。即,健康人在步行时,脚跨出时的脚后跟的高度大约高出地面3cm左右,如果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5cm以下的高度时,则有可能检测不到乘客跨出侧的脚。所以,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设置高度设定为5cm以上。并且,如果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比地板表面高出20cm的高度时,由于手提行李的行进方向的长度尺寸变得大于乘客腹背间的尺寸,所以有可能无法正确地检测乘客的移动速度。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比出入口地板8A(8B)的地板表面高出5cm~20cm的范围内比较理想,加上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自动扶梯1的栏杆构成部件、也就是端部盖板17上这一因素,所以设置在比出入口地板8A(8B)的地板表面高出15cm处最为合理。
如此,通过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比出入口地板8A(8B)的地板表面高出15cm的位置上,即使检测出行进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乘客腹背间尺寸的手提行李,由于比地板表面高出15cm处的手提行李的行进方向的长度尺寸基本上在乘客的步幅以内,所以这与检测到乘客的步幅的情况基本相同。
因此,即使出现乘客所携带的手提行李大于乘客腹背间尺寸的情况,也能够精确地测出移动速度。而且,该检测信号如图5的实线所示,其检测信号图形与图4基本相同。
即,通过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检测携带手提行李的乘客,如果检测信号的导通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Tb1基本相同,则判定其为标准的健康人,由控制装置19指令驱动装置12将梯级5的移动速度设定成标准速度进行运转。与标准移动时间Tb1比较,如果是比标准移动时间Tb1更长的长移动时间To1,则判断其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等行走不便者,由控制装置19指令驱动装置12将梯级5的移动速度设定成低速进行运转。相反,与标准移动时间Tb1进行比较,如果是比标准移动时间Tb1更短的短移动时间Ty1,则判断其为年青人,由控制装置19指令驱动装置12以标准速度运转梯级5或者在允许的范围内以比标准速度更快的速度运转梯级5。并且,类似这样的检测信号图形是没有携带手提行李但穿着长裙子的人也有可能测出的检测信号图形。
另一方面,在通过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检测没有携带手提行李的乘客或者其携带的手提行李在行进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小于乘客腹背间尺寸的乘客或者没有穿着长裙子的乘客时,每一个乘客可以获得两种检测信号图形。第一种检测信号图形是乘客踏下的脚位于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上时的图形。此时的检测信号图形,由于输出的是到踏下的脚抬起为止的信号,所以如图5实线所示,呈与图4基本相同的检测信号图形。而第二种检测信号图形是例如乘客的右脚(左脚)横向跨过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时的图形。此时的检测信号图形如图5相反方向的箭头所示,呈具有两个峰值的检测型号图形,第一个是右脚(左脚)横向跨过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时的检测信号,后一个是左脚(右脚)横向跨过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时的检测信号。然后,将该两个峰值之间的时间Tb1(To1,Ty1)与标准移动时间Tb1相比较,便能够判定该乘客是健康人、老年人还是年青人,从而能够决定是改变还是维持梯级5的移动速度。
可是,从检测出乘客到完成梯级5的移动速度的切换大约需要一秒钟左右的时间。为此,假定标准乘客每1秒钟前进1m,则将该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成从通过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检测到该乘客时起算,该乘客大约在1秒钟后到达梯级5,这样就能够做到在乘客步入梯级5之前完成梯级5的速度切换。为了做到这一点,比较理想的是将作为乘客检测部的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出入口地板8A(8B)的从梯级侧前端朝向梯级相反侧相隔大约1m左右的位置上。而为了做到这一点,由于从出入口地板8A(8B)的梯级侧前端到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为止的尺寸平均大约为0.8m,所以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比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更远离梯级侧的出入口地板8A(8B)上并使其照射的检测光束能够检测到乘客M1。但是,由于所述梯级5的速度切换比较缓慢,所以,如果是健康人,则即使步入正在进行速度切换的梯级5也不会出现下身重心不稳的情况,所以在1m以内进行检测不会出现问题。而且,如果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其步行速度慢,例如在离开出入口地板8A(8B)的梯级侧前端大约0.8m左右的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处进行检测,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改变梯级5的移动速度。
此外,通过在左右的栏杆构成部件上设置两个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则乘客M1、M2以及M3无论从哪一个位置步入,均能够对其进行检测,而且能够使检测区域完全位于比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更远离梯级侧的出入口地板8A(8B)上。其结果,能够确保从乘客检测位置到梯级5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避免出现乘客M1~M3在梯级5完成移动速度变更之前步入梯级5的情况。
并且,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一个步入自动扶梯1的乘客M1(M2或M3)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由于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被设置成在两个乘客M2,M3并排步入时,由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单独检测各自的乘客M2,M3,所以在两个乘客M2,M3并排步入时,能够分别由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单独检测各自的乘客M2,M3的移动速度。并且,在两个乘客M2,M3并排步入时,也有可能出现步行不便者与健康人或年青人并排步入的情况。在发生这种情况时,由于优先以移动时间较长的检测信号指令梯级5的移动速度,所以能够按照步行不便者来变更梯级5的移动速度。
可是,在本实施例中,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被设置成其检测光束在到达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并且从该交叉点起向前延伸大约30cm。其理由是保证各个检测光束能够检测到乘客的左右脚。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光反射型传感器18A通过检测光束检测乘客M2的左右脚,光反射型传感器18B通过检测光束检测乘客M3的左右脚。而且,针对从中央步入的乘客M1,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各自分别以检测光束检测M1的左右脚。可是,如果将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各自的检测光束的照射距离设定为到光束交叉点为止,那么,针对从中央步入的乘客M1,则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只能分别检测到一只脚,而这样就无法检测出乘客的移动速度。因此,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有必要形成交叉,并使其从该交叉点向前延伸大约30cm。
图6以及图7表示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并且,与图1至图3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部件,在此不做重复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设置在自动扶梯1的端部盖板17上,但如图6以及图7所示,如果出入口地板8A,8B的两侧设置有引导栅栏20A,20B,则也可以利用该等引导栅栏20A,20B来设置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此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法设置乘客的检测区域是理所当然的。
并且,如果自动扶梯1的两侧没有引导栅栏20A,20B,但设置有墙壁,则也可以利用该墙壁来设置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
并且,作为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可以在左右两侧的端部盖板17附近的出入口地板8A(8B)上分别设置光反射型传感器以检测乘客。但是,此时如果光反射型传感器的检测光束是与地板表面平行照射的,则有可能检测不到乘客的脚底部,所以,理想的方法是使检测光束往上方倾斜照射,以便检测光束照射在比出入口地板8A(8B)的地板表面高出5cm~20cm的范围内。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将左右两侧的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设置成在到达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并使其延伸。可是,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和建筑物中,使用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该乘客传送装置被分开使用,即梯级5宽度方向的一半被作为步行用通道使用,而梯级5宽度方向的另一半则被作为乘客站立部分使用。在采用如此使用方法的乘客传送装置中,可以将左右两侧的光反射型传感器18A,18B的检测光束设置成在到达移动扶手7的方向转换部7E前的所述乘客站立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如此,通过将检测光束的交叉部向宽度方向的位置侧移位,可以精确地检测出将梯级5的宽度方向的一半作为步行用通道使用的乘客的移动速度。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作为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对光反射型传感器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例如遮光型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作为乘客传送装置对自动扶梯进行了说明,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相邻踏板之间没有高低差的电动通道。

Claims (8)

1.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具备环状连接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踏板、用于步入或步出该等踏板的出入口地板、沿所述踏板移动方向设置的栏杆构成部件、以及由该栏杆构成部件引导而与所述踏板同步移动的环状移动扶手,其特征在于:
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通过其射出的检测光束检测朝步入方向在出入口地板上行走的乘客的脚踏下时起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并且设置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该等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所测出的移动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进行比较,以改变所述踏板的移动速度,同时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被设置成使检测光束在到达所述移动扶手的方向转换部之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延伸,并且以独立的电路构成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时间是指当所述乘客的脚的步入位置位于挡住从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射出的检测光束的位置时从该脚遮住检测光束时起至脚抬起并离开检测光束为止的时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时间是指当所述乘客的脚的步入位置达到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射出的检测光束的射出位置之前时,从一只脚遮住检测光束时起至另一只脚离开检测光束为止的时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栏杆构成部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设置在比所述出入口地板的地板表面高出15cm的位置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乘客的期间,连续不断地输出检测信号。测信号。
7.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具备环状连接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踏板、用于步入或步出该等踏板的出入口地板、沿所述踏板移动方向设置的栏杆构成部件、以及由该栏杆构成部件引导而与所述踏板同步移动的环状移动扶手,其特征在于:
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通过其射出的检测光束检测朝步入方向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上行走的乘客的脚踏下时起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并且设置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该等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所测出的移动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进行比较,以改变所述踏板的移动速度,同时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被设置成使检测光束在到达所述移动扶手的方向转换部之前的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延伸,并且以独立的电路构成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而且,设置所述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使得在比所述出入口地板的地板表面高出5cm~20cm的高度范围内水平射出所述检测光束。
8.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具备环状连接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踏板、用于步入或步出该等踏板的出入口地板、沿所述踏板移动方向设置的栏杆构成部件、以及由该栏杆构成部件引导而与所述踏板同步移动的环状移动扶手,所述踏板的宽度方向的一半被作为步行用通道使用,而另一半被作为乘客站立部分使用,其特征在于:
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该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通过其射出的检测光束检测朝步入方向在出入口地板上行走的乘客的脚踏下时起至脚抬起为止的移动时间,并且设置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该等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所测出的移动时间与标准移动时间进行比较,以改变所述踏板的移动速度,同时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被设置成使检测光束在到达所述移动扶手的方向转换部之前的所述乘客站立部分宽度方向中央交叉延伸,并且以独立的电路构成所述两侧的乘客移动时间检测装置。
CNB2005100737818A 2004-05-25 2005-05-24 乘客传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4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4472A JP4388416B2 (ja) 2004-05-25 2004-05-25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04154472 2004-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033A CN1702033A (zh) 2005-11-30
CN100408463C true CN100408463C (zh) 2008-08-06

Family

ID=3548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378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463C (zh) 2004-05-25 2005-05-24 乘客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88416B2 (zh)
CN (1) CN100408463C (zh)
HK (1) HK10791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7121A (zh) * 2018-06-08 2019-12-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9527A (ja) * 2011-08-31 2013-03-1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用安全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エスカレータ、および、エスカレータの運転方法
JP6262287B2 (ja) * 2016-05-31 2018-01-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6657303B2 (ja) * 2018-06-06 2020-03-0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7191264B1 (ja) 2022-06-06 2022-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4761A (ja) * 2000-09-25 2002-04-10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429760A (zh) * 2001-12-18 2003-07-1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装置
JP2004051293A (ja) * 2002-07-18 2004-02-19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装置
JP2004099266A (ja) * 2002-09-11 2004-04-02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4761A (ja) * 2000-09-25 2002-04-10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429760A (zh) * 2001-12-18 2003-07-1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装置
JP2004051293A (ja) * 2002-07-18 2004-02-19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装置
JP2004099266A (ja) * 2002-09-11 2004-04-02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7121A (zh) * 2018-06-08 2019-12-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033A (zh) 2005-11-30
JP2005335842A (ja) 2005-12-08
HK1079182A1 (en) 2006-03-31
JP4388416B2 (ja) 200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8463C (zh) 乘客传送装置
CN103663084B (zh) 用于自动扶梯或电动人行道的具有前方空间监测的启动传感器
US20190346588A1 (en) Building occupant sensing using floor contact sensors
JP4353763B2 (ja) 自動運転方式マンコンベア
CN101456518B (zh)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CN209259461U (zh) 乘客输送机
JP486523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2234058A (zh) 乘客传送设备
CN107445042A (zh) 乘客输送机
CN110562834B (zh) 乘客输送机
JP2005132544A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乗客検出装置
CN100383031C (zh) 乘客传送装置
JP2004099266A (ja) 乗客コンベア
KR101483957B1 (ko) 빛 감지센서에 따른 무정차 승강기
JP6985467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3306288A (ja) マンコンベア
JP4388425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H02115475A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用安全確認装置
JP2005335842A5 (zh)
JP406010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10334616B (zh) 一种智能行李箱跟踪用户上下自动扶梯的方法与装置
KR101954279B1 (ko) 속도 가변형 핸드레일을 갖는 에스컬레이터 또는 무빙 워크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CN117561209A (zh) 在进入区域中具有引导装置的人员运送设备
CN112744682A (zh) 乘客输送机
CN112744684A (zh) 乘客传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91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91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