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8071C -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08071C CN100408071C CNB2006100429493A CN200610042949A CN100408071C CN 100408071 C CN100408071 C CN 100408071C CN B2006100429493 A CNB2006100429493 A CN B2006100429493A CN 200610042949 A CN200610042949 A CN 200610042949A CN 100408071 C CN100408071 C CN 10040807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rba
- blood
- weight portions
- chinese medicine
- alo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其剔除了原配方中实际应用效果有限、性味与归经不符的组分,增加了符合中药配伍原则的组分,同时较大幅度调整了原保留组分的配比,组方科学合理,效果明显,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川楝子35~55重量份、芦荟35~55重量份、香附4~10重量份、乌药2~6重量份、泽兰2~6重量份、细辛4~10重量份、薄荷1~2重量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混合、分装,其中粉碎颗粒的细度为70目~90目。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二、背景技术:
现有用鼻闻方法治疗脱发中药的配方为基本含有何首乌、川芎、苦楝、芦荟、香附粉末的混合物。在本配方中,所有组分作用的发挥,完全依赖组方的有效气味的吸入。因此,构成组方的各组分性能就决定了本技术的优劣。
何首乌的作用,虽能补气血、黑髭发,然其滋肝补肾、美容悦发的功效,仍以传统之方法,即内服后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循后方可充分发挥。由于其干燥块根含挥发油成分很少,因而在以吸入方法为给药途径的实际应用中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与其它挥发性组分形成有效气味而发挥作用。其含有的脂肪油成分,属于非挥发性油,在粉碎后的成品粉末中较易对其它组分微粒表面形成一定的油性薄膜,从而间接地阻碍了其它组分挥发油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因此,在本配方中,与川芎同处君药位置的何首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川芎性辛、温,香附性甘、平,均具行气活血之功。中医理论认为,中药配方的选用,应掌握药证宜忌的原则,即所选定中药要与证相适应。表实证忌用补敛、攻下,而宜用发散,根据表寒表热,选用辛温辛凉之药;表虚证忌用破气、升发、辛热,而宜用补敛、益气、实表、甘酸之药。斑秃和症状性脱发是本配方主治之症,虽然脱发的病因比较复杂,且医学界至今对其发病的机理尚未完全搞清,但中医认为多因阴血不足、肝肾亏虚、心肾不交、血虚不能营养肌肤;肺气不宣、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发为血之余,情志失调、郁火内生、火盛血燥、发失所养则脱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无论何种复杂原因引起的脱发,皆因毛囊周围局部血液正常供应紊乱而减少或中断所致。除遗传或外伤性瘢痕等因素外,其它多种因素如感染、腺体堵塞、神经精神因素以及高热、内分泌异常等均如此。因此,斑秃和症状性脱发的主要病症在中医理论中均属表虚之症。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配方中川芎和香附的选用,香附的作用显然远大于川芎。
香附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能,归肝、脾、三焦经。脱发的主因为血虚,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血虚以心、肝、脾三脏证候为多见,正与香附的归经相吻合。
川楝子舒肝行气,芦荟凉血解毒,二者相使,功效加强,为本配方中之合理选定组分。然二者在本配方各项实施例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小,均不大于20%,不利于其有效成分的充分发挥。
纵观本配方,虽有其合理的部分,如香附和川楝子、芦荟的搭配选定,但何首乌和川芎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何首乌尽管有补气血、黑髭发的功效,但因含挥发油成分很少,故以吸入方法为给药途径的选择影响了其实际应用效果。从配比上看,这两者所占重量份也属比例偏大,故而在实际应用中已显示出其不足之处。例如,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因呼出含有水分的气体往往在粉状药物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而降低药物气味的挥发,使用者要不断进行振摇,才能达到理想的气味浓度,正与何首乌所占配比偏大有关。此外,现有技术中仅以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组分进行配比,即各组分粉碎颗粒大小为一般常规,并未要求达到更加细微的标准以增加其表面积,从而强化气味在单位时间内的释放速度,也是其在实际使用中凸显的不足之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其剔除了原配方中实际应用效果有限、性味与归经不符的组分,增加了符合中药配伍原则的组分,同时较大幅度调整了原保留组分的配比,组方科学合理,效果明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川楝子35~55重量份、芦荟35~55重量份、香附4~10重量份、乌药2~6重量份、泽兰2~6重量份、细辛4~10重量份、薄荷1~2重量份。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芦荟、香附、乌药、泽兰、细辛、薄荷,分别粉碎、混合、分装、密闭保存,其中粉碎颗粒的细度为70目~9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组方中君、臣、佐、使药物明确,剂量准确。从中医升降沉浮的角度来看,升降沉浮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气味厚薄和质地轻重。厚即气味浓厚雄烈,薄即气味清轻淡薄。升浮药大多为辛、甘、温热,沉降药大多为苦、酸、咸、寒凉。质轻者升,质重者降。气为阳而上升,因其厚薄之不同,又有发散和温里的区别;味为阴而下行,也因厚薄的不同而有通、泻之差别,即“气薄则发散,气厚则温里,味厚则泻,味薄则通”。川楝子和芦荟均为苦、寒之性,当属沉降之药。虽气味淡薄,却在本配方中其余辅药协同之下,以其苦、寒之性,行清火凉血、舒肝行气之实。香附性辛甘温热,气厚而散寒温里,属升浮之药。故川楝子和芦荟的药性在香附的引入之下随之上升,而乌药又以其“无处不达”的行气之功强化了香附的作用,且乌药“辛温香窜,能散诸气”,“治七情郁结,…,降中兼升,滞中带补也”,符合中药配方中药性升、降、浮、沉可相互转化的原则,使气味淡薄的组分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泽兰味辛芳香,可散可行,能悦脾气、助运化、利水湿。故李时珍称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能使“肝郁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细辛气香而味烈,辛温发散,芳香透达,散寒力胜,达表入里,故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即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除在里之痼冷,以治肾阳不足、寒邪入里的阳虚外感之症。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其挥发油主要成分即薄荷醇或薄荷脑,有散邪辟秽之功。中医认为脱发乃肺气不宣、肝肾亏虚所致,正与薄荷归经相符。
2、在制作方法上,本发明将各组分粉碎颗粒的细度增加到80目左右(原有技术约为60目左右),其表面积增加了近一半,因而气味在单位时间内的释放速度也相应提高了一半,从而大大增强了使用效果。
3、本发明组方科学、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价格适中、使用方便;
4、本发明可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生产,使产品质量具有可靠的保证。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55、芦荟25、香附4、乌药3、泽兰3、细辛8、薄荷2(以上比例均为重量份),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分装即得。
实施例2: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50、芦荟30、香附6、乌药6、泽兰3、细辛4、薄荷1(以上比例均为重量份),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分装即得。
实施例3: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45、芦荟35、香附8、乌药3、泽兰3、细辛4、薄荷2(以上比例均为重量份),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分装即得。
实施例4: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40、芦荟40、香附10、乌药2、泽兰4、细辛3、薄荷1(以上比例均为重量份),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分装即得。
实施例5: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35、芦荟45、香附4、乌药2、泽兰6、细辛6、薄荷2(以上比例均为重量份),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分装即得。
实施例6: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30、芦荟50、香附10、乌药4、泽兰2、细辛3、薄荷1(以上比例均为重量份),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分装、密闭保存。
使用时,将粉碎后的粉剂采用鼻闻方法治疗脱发,一日4-5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本发明组方的功效: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e.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能为舒肝行气止痛驱虫,主治肝郁化火所致诸痛症、虫积腹痛。川楝子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川楝“主温疾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化热之义。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本经逢原》)。川楝子炮制品有川楝子、炒川楝子、盐川楝子。川楝子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炒川楝子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经醋炒制,川楝子素和生物碱等难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可形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增强了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本发明选择炒川楝子。
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或斑纹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叶中的液汁经浓缩的干燥品。原产南美洲。其味苦,性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解毒,燥湿杀虫之功能,主治热结便秘、肝火导致的惊痫抽搐及小儿疳积、鼻炎、瘰疬等症。芦荟苦寒入肝经,清肝热、泄肝火、镇肝风,又有除烦定惊之功,可用于肝经火盛而便秘溲赤、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惊风癫痫等症。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气香,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可舒肝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香附辛能通行、苦能疏泻、微甘缓急,为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香附,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本草正义》)。又“香附,专属开郁散气,与木香行气,貌同实异,木香气味苦劣,故通气甚捷,此则苦而不甚,故解郁居多,且性和于木香,故可加减出入,以为行气通剂,否则宜此而不宜彼耳”(《本草求真》)。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乃气病之总司”(《本草纲目》)。香附品种的选择,传统以浙江金华、兰溪产品质最好,习称金香附。山东产质亦佳,习称东香附,两者均以粒大、饱满、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附含挥发油0.65%-1.4%,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所含挥发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并有抗菌作用(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672)。也有以解痉、镇痛为指标(叶定江,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3)。
乌药为樟科乌药的干燥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主治寒凝气滞所致诸痛症、遗尿、尿频。“乌药,辛温香窜,能散诸气,故<惠民和剂局方>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用四磨汤者,降中兼升,滞中带补也(《本草纲目》)。”“乌药,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忧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本草求真》)。”乌药品种的选择,以浙江产质嫩、断面白色、香气浓者之“台乌药”为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药所含挥发油有兴奋大脑的作用,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等作用(叶定江,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5)。
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经。功能活血化瘀,调经,利水消肿。主治妇科血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泽兰气味清香,苦泄,辛散,通温,善入肝脾,舒肝气,和营血,散瘀血,破宿血,能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且行血而不峻,作用温和,散瘀结而不伤正气,故上述诸证兼见气血不足者常用之。现代研究其药理作用,在微循环方面,“可扩张微血管管径,改善微型化障碍”(刘新民,等:泽兰对模拟失重引起家兔血瘀症的改善作用,中草药,1991.22〔11〕:501),这正与本发明所阐述的关于脱发症“皆因毛囊周围局部血液正常供应紊乱而减少或中断所致”的发病机理相吻合。
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因其香窜性烈,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故为通窍止痛之要药,又因其辛散温通,既可外散表寒,又能下气破痰,温肺化饮,故可治风寒客表之症。《神农本草经》云细辛主治“百节拘孪”,而脱发症“毛囊周围局部血液正常供应紊乱而减少或中断”的原因,就是因为毛囊周围末梢神经持续性的“拘孪”状态,使得穿行于其中的微血管被挤压,“血液正常供应紊乱而减少或中断”所导致。在现代研究的药理作用方面,其中枢抑制(曲淑岩,等:细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中医杂志,1982.〔6〕:72)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机理(胡月娟,等:细辛挥发油的解痉抗炎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1986.2〔1〕:41),均与本发明所阐述的关于脱发症的机理相符。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药用全草。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解郁。主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头痛目赤、风疹瘙痒等。薄荷轻扬宣透,清凉散热,其性上行,功善清利头目、通窍止痛,用治风热上行、闭壅清窍的头痛目赤等症。其辛能行散,兼入肝经,能助肝之疏泻条达,有疏肝解郁功,可用于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引起的病症。此外,薄荷气味芳香,有散邪辟秽的作用。薄荷全草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薄荷醇或薄荷脑,含量约为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有乙酸薄荷酯、柠檬烯、异薄荷酮等(高学敏,中国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9)。
①陈济民,男,43岁,甘肃兰州人,酒店经理,05年7月10日就诊。查头部左颞侧前上约2公分椭圆形脱发病变,患部皮肤苍白发亮,有散在黑点即残留毛囊断端。患者主诉三周前突然发现病变,原因不明。诊断为斑秃,本人已戒烟酒等嗜好,并曾使用韩勇9+9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经用本发明10克/瓶,一周后患部皮肤已生出毳毛。40天后随访,毳毛已呈灰黑色,即告痊愈。
②刘佳,女,26岁,兰州市人,在校研究生,05年5月26日就诊。患者主诉脱发半年余。每于早晨起床后可见枕上多有散落。查病史无其它疾病之诱因,排除物理及化学等因素,考虑病因多由睡眠不足、学习压力过大所致。诊断为症状性脱发。就诊前曾使用过多种中药内服制剂和洗剂,效果均不明显。经用本发明10克/瓶,20天后患者复诊时脱发症状已消失,两月后电话随访无复发。
③张仲珊,男,30岁,西安市人,产品销售员,06年1月11日就诊。患者主诉脱发,尤以清晨梳头和洗发时为甚。查多有工作劳累、睡眠不足、烟酒过量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病史。诊断为症状性脱发,曾使用章光101生发剂,效果不明显。经用本发明10克/瓶,两周后患者复诊索药时诉脱发症状已明显减轻。
④任桥,男,25岁,北京市人,在校研究生,06年3月2日就诊。患者主诉脱发。查无其它疾病之既往史,亦无理化诱因,因学习压力过大,致夜间睡眠较少,白日精力不足。诊断为症状性脱发。就诊前曾使用韩勇9+9,效果不佳。经用本发明10克/瓶,20天后电话随访时脱发症状已消失。
⑤邹本志,男,75岁,北京市人,离休干部,05年9月2日就诊。查头顶部左侧有一约1.5公分椭圆形脱发病变,患部皮肤略显苍白,表面发亮,有散在毛囊断端。主诉一月前洗浴时突见病变,原因不明。诊断为急性斑秃。本人身体健康,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就诊前曾使用部分外用中药洗剂,效果不佳。经用本发明10克/瓶,20天后患部皮肤生出毳毛。两月后电话随访,诉毳毛已呈灰黑,即告痊愈。
⑥马明,男,33岁,青岛市人,公司经理,06年1月24日就诊。患者主诉脱发,以洗发时为明显。查病因多由工作劳累、睡眠不足、烟酒过量和精神压力过大所致。诊断为症状性脱发。就诊前曾使用章光101生发剂、韩勇9+9等产品,均疗效欠佳。经用本发明10克/瓶,20天后患者复诊索药时诉脱发症状已停止,两月后电话随访无复发。
Claims (2)
1.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粉碎混合而成的:川楝子35~55重量份、芦荟35~55重量份、香附4~10重量份、乌药2~6重量份、泽兰2~6重量份、细辛4~10重量份、薄荷1~2重量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取经传统方法采集加工炮制的川楝子、芦荟、香附、乌药、泽兰、细辛、薄荷,分别粉碎、混合、分装、密闭保存,其中粉碎颗粒的细度为70目~90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429493A CN100408071C (zh) | 2006-06-09 | 2006-06-09 |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429493A CN100408071C (zh) | 2006-06-09 | 2006-06-09 |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95512A CN1895512A (zh) | 2007-01-17 |
CN100408071C true CN100408071C (zh) | 2008-08-06 |
Family
ID=3760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4294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071C (zh) | 2006-06-09 | 2006-06-09 |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0807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30344A (zh) * | 2021-06-21 | 2021-08-10 | 刘佳 | 一种防治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395C (zh) * | 1994-07-27 | 2000-11-15 | 王毓兰 | 一种防治脱发症的气味吸入剂 |
-
2006
- 2006-06-09 CN CNB2006100429493A patent/CN1004080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395C (zh) * | 1994-07-27 | 2000-11-15 | 王毓兰 | 一种防治脱发症的气味吸入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本草纲目>外用制剂应用的初步探讨. 颜传珍等.时珍国医国药,第5卷第3期. 1994 |
<本草纲目>外用制剂应用的初步探讨. 颜传珍等.时珍国医国药,第5卷第3期. 1994 * |
鼻闻生发散:妙在"顶上"功夫. 李济.中国美容医学,第8卷第3期. 1999 |
鼻闻生发散:妙在"顶上"功夫. 李济.中国美容医学,第8卷第3期. 199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95512A (zh) | 2007-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299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2166278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16146B (zh) | 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 | |
CN103055116B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463297A (zh)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432559B (zh) |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825914A (zh) | 一种辅助治疗乳腺癌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4306540B (zh) |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13868A (zh) |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3670B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药丸 | |
CN103007077B (zh) |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239134B (zh) | 祛斑药物组合物 | |
CN105561002A (zh) | 一种艾叶保健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6561A (zh) | 一种治疗自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0408071C (zh) | 一种用鼻闻方法防治脱发症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705659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698214A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19907A (zh) | 中药眼霜制作方法及其眼霜 | |
CN105920379A (zh) | 一种缓解眼袋的中药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5596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524479A (zh) | 一种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32244A (zh) | 一种改善敏感皮肤状态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902903A (zh) | 治疗脊柱骨质增生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5056073A (zh) | 医治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958236A (zh) | 一种缓解眼袋眼部浮肿的中药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