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2733C -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2733C
CN100402733C CNB001287613A CN00128761A CN100402733C CN 100402733 C CN100402733 C CN 100402733C CN B001287613 A CNB001287613 A CN B001287613A CN 00128761 A CN00128761 A CN 00128761A CN 100402733 C CN100402733 C CN 1004027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olid
wash bucket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287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6030A (zh
Inventor
久保田亨
绞缬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6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27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27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8Liquid supply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18Liquid substances or solutions comprising solids or dissolved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specific parameters
    • D06F34/22Condi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e.g. turb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28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4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chlorine genera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0Filter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6Textiles, e.g. towels, beds, 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0Washing liquid condition, e.g. turb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58Indications or alarms to the control system or to the user
    • D06F2105/60Audible signals

Abstract

一种洗衣机,在通往洗衣桶的给水通路上,设有设置部,用于设置由分子内含有氮-卤素原子结合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固体,并将经过与水接触后含有从所述固体释放的次卤酸的水向所述洗衣桶内供给,由此可抑制洗衣桶和洗涤物中的微生物即细菌的繁殖,抑制发霉、发臭、发黄等,具有卫生的洗净功能。

Description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可抑制微生物繁殖的卫生洗涤的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家用洗衣机是在向洗衣桶投入洗涤物的同时,供给所需量的洗涤剂和洗涤水(通常为自来水),通过搅拌和洗涤,以确保对洗涤物的污垢充分的清洗。
然而,在洗涤过程中,自来水中的钙成分与洗涤剂中的界面活性剂反应后生成非溶性的金属皂,它的一部分会附着在洗衣桶上。这一问题在使用洗涤剂特别是由高级脂肪酸钠构成的粉末洗涤剂等时尤为明显。
在发生这种金属皂的附着物上,还很容易附着从洗涤物分离的纤维屑和污垢等,这些污垢和附着物吸收水分后成为微生物(细菌)繁殖的主要原因,并会引起腐蚀,产生凝聚体,甚至发霉。这种霉变由于这些代谢物而成为产生臭气的主要原因,若进一步发展,则在以后的洗涤运转中,它会在水中剥离浮游,附着在洗涤物上,与一般性的洗涤物的污垢不一样,不可能获得十分卫生的洗涤功能。
一般来讲,脱水兼用洗衣机的基本结构为双重桶式,外侧配设承水桶,在其内部设置兼作脱水桶的洗衣桶,同时在该洗衣桶内底部设置搅拌体。众所周知,投入洗衣桶内的洗涤物通过回转驱动搅拌体进行洗涤和漂洗,再通过高速驱动洗衣桶进行离心脱水。因此,在使用这种洗衣机时,在洗衣桶与承水桶之间因不与洗涤物磨擦接触,故在洗衣桶里侧的部分(洗衣桶的外周壁和承水桶的内周壁)上,容易附着金属皂和纤维屑等。再加上,普通使用者很难对这种洗衣桶的里侧进行分解清扫,又由于为了增大强度,在洗衣桶和承水桶上设置的补强肋主要形成凹凸形状,因此,容易使金属皂和污垢附着和积聚,更容易产生霉变。
另外,洗涤物(衣类)在穿用后极易附着来自人体和大气层等的大量细菌,即使洗涤后仍有附着的细菌残留在洗涤物上,在洗涤物干燥不充分的状态下,这些残留的细菌再次繁殖,产生臭气和发黄。这种现象特别是在为了节约水而利用澡盆剩水时更为明显,因此,以往在洗涤程序中,至少在最后的漂洗行程中往往避免使用澡盆剩水,而设计为使用自来水,尤其是在有病人和对病原菌抵抗力弱的婴儿的家庭,更注重对洗涤物进行卫生而又充分的洗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微生物(细菌)繁殖,抑制发霉、发臭、发黄等、能从卫生角度充分洗净的洗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第1技术方案特征在于,在通往洗衣桶的给水通路中设有:转换阀、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部、虹吸管路,所述转换阀设于所述设置部的上游,具有与所述设置部的入水口连通的第1给水装置、以及与所述洗衣桶的注水口连通的第2给水装置,在所述设置部设置由分子内具有氮-卤素原子结合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固体,且使所述固体暴露于水中,所述虹吸管路设于所述设置部的下游且连接在所述设置部的出水口与所述洗衣桶的注水口之间。
采用如此结构,由于将含有次卤酸的水向洗衣桶内供给,在其杀菌作用下可抑制洗衣桶和洗涤物中的微生物、即细菌的繁殖,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由其产生的发霉、发臭和发黄,特别是对脱水兼用洗衣机那种清扫困难的脱水兼用洗衣桶的里侧,可抑制细菌繁殖的效果极大,并且可得到适合于有病人和对病原菌抵抗弱的婴儿的家庭的卫生的洗净效果。还可均匀地将含有次卤酸的水、即所谓杀菌水渗透到全体洗涤物中,从而可将附着在洗涤物上的细菌几乎全部除去。因此,可有效地避免因细菌残存而使处于湿润状态的洗涤物上再繁殖细菌并引起臭味。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在第1技术方案中,固体采用溴化、氯化、或碘化海因化合物中的1种、或多种的混合体。
采用如此结构,便于控制有效氯浓度,可将洗衣桶内的洗涤水控制到几乎不会感觉氯臭味的浓度,并且,固化的固体在不使用时不会破损,可稳定保存,需要时与水接触,就可以供给具有杀菌效果的次卤酸。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特征是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给水通路的固体设置部的下游,设有过滤所述固体的过滤器。
采用如此结构,即使固体的端部有少量破损,也不会以原有的固体形态流向洗衣桶。如果该固形物直接附在洗涤物上会引起脱色等的变色,而本发明可确实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中,设有对与固体接触后的水向洗衣桶供给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机构,至少在到达所定以上的计数后进行相应的显示。
采用如此结构,因可预先知道固体的更换期,故不会产生在固体已消耗完的情况下选择执行杀菌行程等,提高实用上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中,具有将澡盆剩水向洗衣桶供给的给水装置,该给水装置设有吸水用的泵,且与固体设置部上游的给水通路连接。
采用如此结构,可有效利用剩余的澡盆热水,具有杀菌作用和节水效果。在此场合,若在最后的漂洗行程中使用自来水,则可获得更加卫生的洗净功能。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中,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在水温为:在水温25°时,刚与固体接触后的给水中的有效氯浓度应大于接触前的氯浓度0.1ppm以上、10ppm以下。
采用如此结构,可将洗衣桶内的水控制在杀菌所需的有效氯浓度内,使用时不会放出氯气和臭味。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特征是一种洗衣方法,使用技术方案1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1给水装置而与设于设置部中的有机化合物接触,然后由所述设置部的出口经所述虹吸管路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含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行程,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2给水装置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不含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行程,用含次卤酸的水进行的洗涤行程的时间长于用不含次卤酸的水进行的洗涤行程。
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特征是一种洗衣方法,使用技术方案1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首先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2给水装置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不含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行程,然后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1给水装置而与设于设置部中的有机化合物接触,再由所述设置部的出口经所述虹吸管路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含有从固体释放的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
采用如此结构,可在洗衣桶内将生成的含有较高浓度次卤酸的水(杀菌水)稀释为有效的浓度。在此场合,利用上次已用过的水,往往会在固体表面附着高浓度的次卤酸,因此一旦在给水开始的同时即将高浓度杀菌水一下子直接浇向洗涤物,会引起脱色等现象,但本发明是预先定量给水并将洗涤物浸湿,故不会产生高浓度杀菌水直接附看引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给水通路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2为洗衣机整体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3为开盖状态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4为给水路部分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5为表示由固体加水分解引起变化的化学反应式图。
图6表示相对于漂洗时间的洗涤水中细菌数变化。
图7表示洗涤水中残留氯浓度的时效变化。
图8表示次卤酸的浓度与杀菌效果的关系。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8说明采用本发明脱水兼用洗衣机的第1实施例。
首先,图2和图3分别为洗衣机整体结构的纵剖面侧视图和外观立体图。如图所示,矩形箱状的筐体1由外壳2和盖在其上面的顶盖3构成,在该筐体1的内部,承水桶4由弹性悬吊机构5弹性支承,同时在其内部配设可回转的脱水桶兼用的洗衣桶6,即所谓的双重桶结构。
具体来讲,洗衣桶6几乎整个周壁上形成许多为脱水桶所必需的透孔6a,在上端部设有例如封入有液体的平衡器7,在内底部配设可回转的搅拌体8,在该搅拌体8的背面具有放射状的叶片9。装有水路盖板10,该水路盖板10的一端与叶片9的外周一部分连通,另一端沿着洗衣桶6的内壁延伸到上部的平衡器7,与内壁之间形成了通水路11,在该通水路11上端的开口部设有捕获线头等的过滤器12。利用叶片9回转时的泵作用,将洗涤水压送到通水路11内,以行抽水,并通过上部的过滤器12返回到洗衣桶6内进行循环,从该循环水中捕获线头等。
在所述承水桶4的外底面设有驱动机构部17,由驱动源即电机13以及皮带传动机构14、离合机构15、制动机构16等构成,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等有选择地回转驱动所述搅拌体8和洗衣桶6,即,按照运转程序来执行洗涤行程和脱水行程等。另外,还设有与承水桶4底部形成的排水口18连通的排水用的排水阀19以及空气阱20,空气阱20经过空气管21与配设在所述顶盖3内的水位传感器22连接。众所周知,该水位传感器22通过所述空气阱20和空气管21来检测承水桶4(洗衣桶6)内的水位,即具有水位检测装置的功能。在承水桶4的外侧设有溢水路23,在承水桶4的上端开口部装有环状桶盖24。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所述顶盖3的上面设有开闭盖25。该开闭盖25是对形成于顶盖3上的向所述洗衣桶6内放入或取出未图示的洗涤物用的投入口26进行开闭,在打开时,前盖板25a与后盖板25b可以对折。
在顶盖3的最前部设有操作面板27,在该操作面板27上,具有有关洗衣机运转程序的各种设定操作用的多个操作部28和显示部29。其中的操作部28a、8b是用于将在后面详述的选择杀菌功能的“有”、“无”来进行设定操作的部位,操作部28a用于“有”,操作部28b用于“无”,通过分别按动来选择设定杀菌功能的“有”、“无”。
另外,在顶盖3的后方内部,如图2的概略结构所示,设有通向所述洗衣桶6的给水装置即给水通路30。该给水通路30可选择自来水和澡盆剩水作为给水源,从向图3所示的投入口26开口的注水口31向洗衣桶6内给水,特别是在途中装有后述的杀菌装置32,能根据上述杀菌功能的“有”、“无”的设定操作来发挥作用。
图1是该给水通路30的详细的纵剖视图。首先说明作为主要给水装置的水源为自来水时的情况。在顶盖3的内部设有第1转换阀33,其上凸设有与未图示的自来水龙头连接的软管连接口33a,从该转换阀33分支出管路34、38,一方的管路34通过给水壳体35到达下部的管路36,该管路36与所述注水口31(参照图3)接通。
其中,在所述给水壳体35的上游配设将在后面详述的杀菌装置32,在其下游设有与该给水壳体35一体结构的虹吸管路37。
另外,从所述第1转换阀33分支出的另一方管路38与所述给水壳体35的最下游区域连接,并与所述管路36连通,因此不通过所述杀菌装置32和虹吸管路37,而是从注水口31直接向洗衣桶6内给水。
其次,对水源为澡盆剩水时的给水装置作一说明。该装置设有吸水用的泵39,该泵39具有与澡盆剩水吸水软管(未图示)连接的软管连接口39a,与经过管路40设置的第2转换阀41连接,并从该转换阀41分支,其中一方的管路42与所述的管路34一起连接到给水壳体35,另一方的分支管路43与所述的管路38一起连接到给水壳体35的最下游区域。
因此,这种来自澡盆剩水的给水路结构从第2转换阀41开始,也是具有通过所述杀菌装置32和虹吸管路37向洗衣桶6内给水的通路以及不通过上述装置和管路而直接向洗衣桶6给水的通路。另外,根据所述操作面板27的操作部28的设定操作,上述转换阀33、41和泵39按照被选择的洗涤程序进行通断电驱动。
下面,再参照图4的纵剖侧视图,具体说明设在上述给水壳体35内的杀菌装置32。首先,所述给水壳体35的结构是在虹吸管路37的上游位置形成上方开放的收容室35a,在上部具有与所述管路34、42连通的入水口35b,在向下部一个方向倾斜的底部35c的最低部形成出水口35d,该出水35d与相邻形成且具有所述虹吸管路37的虹吸室35g连通。并且,在该收容室35a内,设有设置部46,用于设置将在后面详述的由卤化海因化合物构成的药片状固体45。
该设置部46是一种尤其对所述固体45具有良好通水性的支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由围住固体45放置的粗格状盒状容44以及在将该盒状容器44放在收容室35a内时,从周围局部地接触支承该设置状态的多个纵肋条35e和横肋条35f所构成。其中,横肋条35f从所述的倾斜底部35c起例如凸设2条并向倾斜方向延伸,同时由该2条形成的上侧面呈水平状态。因此,容纳有固体45的盒状容器44被收容室35a内构成设置部46的各肋35e、35f组局部地且呈水平状态地支承,由此,将固体45设置支承在外表面尽可能暴露于空间的状态。
固体45被收容设置在所述入水35b的下方,同时为了使来自入水口35b供给的水不直接集中注入在固体45上,在位于固体45上面的收容室35a内,装有富有通水性的海棉状缓冲材料48。另外,在该收容室35a的上部开放部,设置可开闭的由透明材料构成的盖体49,透过盖体49可看到内部,并且打开后可将盒状容器44插脱。
另外,在盒状容器44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例如1mm方格以下的细网状过滤器47。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固体45,它是将与水接触后释放次卤酸的卤化海因化合物经冲压成形后固化为药片状,它的角部做成倒角A(也可是圆弧状),使结合较弱的角部不容易破损。这种卤化海因化合物可采用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溴-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3-二氯5,5-甲基乙烯海因等。这些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氮-氯、氮-溴、或氮-碘等的结合,这些所谓氮-卤素原子结合经过与水接触后加水分解,分别生成为次氯酸、次溴酸、次碘酸,并且这些所谓次卤酸具有氧化作用和杀菌作用。
如上所述,在经过给水通路30中第1转换阀33的给水路途中,设置杀菌装置32、即与水接触后释放次卤酸的固体45,其设置部46作为尽可能将固体45的外表面暴露在空间的支承结构,是为了加大与水的有效接触面积。
上述固体45通常为白色,故洗衣机的顶盖3也大多为白色系的树脂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收容在收容室35a中的固体45与周围不同颜色以提高视觉性,例如添加红色颜料后成形。另外,固体45因与水接触后释放次卤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以顶盖3为首,包括设置部46和给水壳体35等周围的树脂成型品都有可能氧化,但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氧氟树脂等任一种材料成形,不会产生材料的劣化和变色等。
下面,再适当参照图5至图8,说明上述结构的脱水兼用洗衣机的作用。
在洗涤作业时,首先,将洗涤物投入如图2和图3所示的洗衣桶内,供给适量的洗涤剂和水后开始洗涤运转。使用这种洗衣机,在投入洗涤物之后,通过操作面板27的操作部28的设定操作,给水动作等以后的程序就会自动进行,或者也可通过正确的手动操作实施人为的洗涤作业,但本实施例是例如选择通常的标准程序,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按照所定的程度进行自动运转。此时,在本结构中,特别是在由操作部28a、28b操作的杀菌功能“有”、“无”中例如选择了操作部28a的“有”之后启动运转。在该标准程序中,通常是按照洗衣→第1次漂洗→中间脱水→第2次漂洗→最终脱水的顺序执行。
其中,洗衣行程中的给水动作是使与设定的水源的水龙头连通的给水用第1转换阀33动作,只开放管路38,由此使自来水从构成给水通路30中的管道38流向给水壳体35a的最下游,再经过管路36从注水口31(参照图3)直接向洗衣桶6(承水桶4)内给水,由空气阱20、空气管21和水位传感器22等组成的水位检测装置使其供给到所定水位。
一旦给水动作结束,电机13等的驱动机构部17立即通电驱动,只有搅拌体8正反回转,以使洗衣桶6内的水与洗涤剂和洗涤物一起搅拌进行洗涤。一旦所定时间的洗涤动作结束,排水阀19即打开,洗衣桶6和承水桶4内的洗涤水向机外排出,洗衣行程结束。
再进入到第1次漂洗行程,依然开始给水动作,与上述洗衣行程一样,首先由第1转换阀33打开管路38,同时经过相同的通路从注水口31直接向洗衣桶6内给水。然而,本漂洗行程执行的是由上述操作部28a设定的“有”杀菌功能的运转程序,因此一旦将给水开始初期的自来水供给到所定时间或所定水量,上述第1转换阀33就会转换为将另一方管路34开放的状态,经过该管路34、给水壳体35的收容室35a和虹吸室35g的虹吸管路37、管路36以及注水口31的通路向洗衣桶6内给水。在这样的通路途中设置杀菌装置32,即,放入盒状容器44内的固体45通水性良好,该固体45的外表面大面积露出,在此状态下被放置支承在收容室35a内的设置部46,并且在上面放有缓冲材料48。
经过管路34从入水口35b流入收容室35a内的水在因缓冲材料48而作缓冲性停留的同时,就向横向扩散,与固体45的整个表面接触后流下。并且,流下的水(成为杀菌水的内容后述)从倾斜的底部35c的出水口35d流入虹吸室35g,在获得所定水位后,利用虹吸现象,即使处于低水位也可从虹吸管路37流出,经过管路36和注水口31向洗衣桶6(承水桶4)内供给,并由上述的水位检测装置控制规定的水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体45的化合物采用的是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在与上述供给的水接触的同时进行加水分解,生成和释放作为次卤酸的次氯酸。
图5表示这一变化,通过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与水(2H2O)接触,成为氯化异三聚氰酸,产生次氯酸(2HClO)。
如前所述,这种次氯酸具有氧化作用和杀菌作用。特别是在本结构中,药片状固体45本身的角部做成倒角A,加大了表面积,并且又将该固体45放在通水性的盒状容器44内,同时局部受缓冲材料48和设置部46支承,形成尽可能露出在空间中的状态,因此,可大面积地与流入收容室35a内的水充分接触,有效地释放次氯酸。释放的次氯酸浸入水中,生成所谓杀菌水,向洗衣桶6内供给。
此时,由于本实施例中在给水开始时预先按所定量供给不经过固体45的普通自来水,因此,生成的较高浓度杀菌水在洗衣桶6内可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加之,本实施例在到达规定水位之前就开始回转驱动搅拌体8进行搅拌动作,即,与杀菌水一起早期就开始洗涤物的搅拌(漂洗)。由此,从给水行程开始就可提高杀菌水向洗涤物的浸透效果,不仅可漂清洗涤物上的肥皂成分,还可对洗涤后的洗涤物上附着的杂菌进行杀菌。作为这种漂洗行程的时间,选择“有”杀菌功能的行程时,时间比通常的漂洗行程(“无”杀菌功能)长,可均匀对全体洗涤物杀菌。
图6是通过实验确认细菌数随着上述漂洗行程的进行而减少的状态,是表示其变化的曲线图。图中,上段的空白箭头是“有”杀菌功能的整个漂洗行程(包含给水动作)的时间,实线箭头是表示其内容的各种动作状态的时间,下段的空白箭头表示用“无”杀菌功能的所谓普通自来水作一般漂洗的整个行程的时间。
另外,一般洗涤后的洗涤物中所含的水中,附着有数百-数千(CFU/ml)的杂菌。
根据图6,在“有”杀菌功能的场合,在供给普通自来水约1分钟之后开始供给杀菌水,约4分钟到达规定水位,但在此之前的给水开始约2分钟之后即开始搅拌体8的搅拌。并且,可以看到细菌数从该搅拌开始后不久就有明显减少,其后随着对浸入洗涤物中的洗涤剂成分进行漂洗,附着的细菌不断地被杀灭。从本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经过8分钟至10分钟之后就可获得所需的杀菌效果,与通常为6分钟的漂洗时间相比,时间设定得略长一点就有效果。顺便说一下,使用杀菌水的漂洗若只有6分钟,则会残留着数百(CFU/ml)个细菌,这些细菌在湿润的条件下就会繁殖,很容易成为产生臭味的原因。
一旦第1次漂洗结束,洗衣桶6内的水就随着排水阀19的打开动作向机外排出。然后,进行离合机构15的动力切换,来自驱动机构部17的回转传递使搅拌体8与洗衣桶6一起回转,执行从洗涤物离心脱水的中间脱水行程。由此,在将残留在洗涤物中的洗涤剂成分除去的同时,也将浸透在洗涤物中的次氯酸除去。其后,第2次漂洗是在将普通的自来水直接向洗衣桶6供给后开始进行,直到执行最终脱水行程,完成一整套洗涤作业,这些过程众所周知,故不再作详细说明。
下面,对利用澡盆剩水作为水源的洗涤的场合作出说明,在利用澡盆剩水的洗涤作业开始时,与上述利用自来水的场合一样,首先是向洗衣桶6内投入洗涤物、洗涤剂和水后开始洗涤运转。在投入洗涤物之后进行的操作面板27的操作部28,选择设定例如在洗衣行程中使用澡盆剩水的所谓带泵吸水功能的标准程序之后,即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按照所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一整套的洗涤作业。在此场合,也要在操作部28a、28b上的杀菌功能“有”、“无”中选择操作部28a的“有”之后启动运转。在该带泵吸水功能的标准程序中,除了例如洗衣、漂洗行程的给水动作要依靠泵39的吸水之外,其余均与前述场合实质性相同,按照洗衣→第1次漂洗→中间脱水→第2次漂洗→最终脱水的顺序执行,下面主要对不同的作用作出说明。
首先,洗衣行程中的给水动作是根据设定好的程序控制来驱动泵39,并通过与软管连接口39a连接的未图示的吸水软管吸入作为水源的澡盆剩水。该水从管路40经过第2转换阀41而从分支的管路43流入给水壳体35的最下游区域,再经过管路36从注水口(参照图3)直接向洗衣桶6(承水桶4)内给水,通过水位传感器22等的水位检测装置供给到规定水位。
一旦给水动作结束,与上述的同样,通过回转驱动搅拌体8开始洗衣运转,在所定时间的洗涤结束后开放排水阀19,将洗涤水排出机外,洗衣行程结束。
接着,进入第1次漂洗行程,与洗衣行程一样,通过泵39吸进澡盆剩水,按照与上述洗衣行程相同的给水路即管路40→第2转换阀41→管路43的顺序流入给水壳体35的最下游,再经过管路36从注水口31(参照图3)直接向洗衣桶6(承水桶4)内供给。并且,在该漂洗行程中,执行了“有”杀菌功能的运转程序,在进行了所定时间给水之后,第2转换阀41作切换动作,开放一方的管路42,水从管路42来到给水壳体35,并注入内部的杀菌装置32。该水与固体45接触后释放次氯酸,生成含次卤酸、即次氯酸的所谓杀菌水,并经过管路36从注水口31(参照图3)向洗衣桶6(承水桶4)内供给。由此,被预先积存在洗衣桶6内的水所稀释,通过水位传感器22等的水位检测装置供给到规定水位,并稀释调整到有效的浓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到达规定水位之前就开始回转驱动搅拌体8进行搅拌动作,因此与杀菌水一起早期开始洗涤物的搅拌(漂洗)。这样,从给水过程开始提高了杀菌水向洗涤物的浸透效果,在对洗涤物的肥皂成分进行漂洗的同时杀灭附在洗涤后的洗涤物中的杂菌。而且,不仅是早期开始搅拌,而且正式漂洗行程的时间设定得比通常的漂洗行程(“无”杀菌功能)长,可对全体洗涤物均匀地充分杀菌。
一旦用利用了澡盆剩水的杀菌水进行的第1次漂洗行程结束,洗衣桶6内的水即随着排水阀19的开放动作向机外排出,然后,与上述一样,来自具有离合机构15等的驱动机构部17的回转动力同时传递到洗衣桶6和搅拌体8,执行从洗涤物离心脱水的中间脱水行程,由此,在将残留在洗涤物中的洗涤剂成分除去的同时,也将浸透在洗涤物中的次氯酸除去。
第2次的漂洗与先前的洗衣行程完全相同,从用泵39吸入澡盆剩水开始,从第2转换阀42经过管路43流入给水壳体35的最下游,再经过管路36从注水口31向洗衣桶6给水。其后,从该第2次漂洗转换为排水、中间脱水,直到执行最终脱水行程,结束一整套的洗涤作业。对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除了因水源不同而设置吸水用泵39外,实质上与使用自来水的洗涤作业(洗衣→漂洗)相同,当然,在“有”杀菌功能的运转程序(第1次漂洗)中的杀菌作用也同样有效地执行。
在选择设定了“无”杀菌功能的程序时,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水源,都是直接向洗衣桶6内供给,并用所谓通常的洗涤水执行一整套洗涤运转。
采用本实施例,无论水源是自来水或是澡盆剩水,都具有如下的效果。
即,由于向洗衣桶6内供给含有作为次卤酸的亚氯酸的水,并用该具有杀菌作用的洗涤水抑制洗衣桶6和洗涤物中的细菌繁殖,因此可有效抑制发霉、发臭和发黄,特别是可有效抑制如脱水兼用洗衣机那种清扫困难的脱水兼洗衣桶6里侧的细菌繁殖,并且具有适合于有病人和对病原菌抵抗力弱的婴儿的家庭的卫生洗净效果。
使用“有”杀菌功能的杀菌程序在第1次漂洗行程中进行,这是由于洗衣行程中,存在着污垢和洗涤剂等含有的有机物,次氯酸因与其氧化而浪费,不能充分发挥杀菌效果,因此,在该洗衣行程中,设定了从水源直接向洗衣桶6内供给,而在使用更为清洁的水进行漂洗时供给有效发挥杀菌功能的杀菌水。因此,不仅可用由卤化海因化合物构成的固体45有效地发挥杀菌作用,而且可有效使用固体45,可延长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施例在给水开始初期预先供给所定量的不经由固体45的普通自来水或者澡盆剩水,因此可使生成的较高浓度杀菌水在洗衣桶6内稀释到所需浓度。在这种场合,由于使用上次使用过的水,往往会在固体45的表面附着高浓度的次氯酸,因此,如果在给水开始时将杀菌水一下子直接注入洗涤物上,就会引起脱色等变色,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预先供给所定量的水,且还使洗涤物湿润,因此不会产生高浓度杀菌水直接附着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到达规定水位之前就开始回转驱动搅拌体8进行搅拌动作,早期开始使用杀菌水对洗涤物的搅拌(漂洗),因此可从给水过程中的中途阶段开始提高杀菌水向洗涤物浸透的效果,将洗涤物的洗涤剂成分漂洗除去,并杀灭附在洗涤后的洗涤物上的杂菌。不仅是在早期开始搅拌,并且在漂洗行程的时间上,“有”杀菌功能的选择程序的设定时间比通常的漂洗(“无”杀菌功能)长,故可高效地浸透到洗涤物整体中,发挥充分的杀菌效果。
在具体的结构上,构成杀菌装置32的固体45、即卤化海因化合物是将经角部做成倒角A(也可是圆弧状)的药片状,故加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可防止结合较弱的角部破损,提高操作性,并且,在注入已吸收了从固体45释放的次氯酸(次卤酸)的水时,因该有机化合物的角部不容易破损,故不会急剧地释放大量(高浓度)次氯酸,且可防止破损的固形物流出后附着在洗涤物中引起脱色等变色,可释放浓度稳定的次氯酸。
这种现象在固体45消耗变小后也一样,本实施例由于在放有该固体45的粗网状盒状容器44的外周面设有细网状的过滤器47,因此变成小粒的固体45不会流出,不会产出上述变色的问题。并且,因在固体45的上面设有缓冲材料48,可以缓冲给水的势头,防止作为该固体45的有机化合物的过度消耗,延长使用寿命。该缓冲材料48使供给的水广范围扩散,同时通过收容室35a内的设置部46使固体45表面大面积暴露于空间,故水与固体45大范围接触后平稳地流下,将全体次氯酸整体性均等而又高效地释放。
图7是根据发明者的实验表示洗涤水中残留氯浓度的变化。实验是在与上述第1次漂洗行程中采用的“有”、“无”杀菌功能各自同等的条件下实施的。图中,表示洗衣机每日1次、使用了约3个月、即17周时,每周的洗涤水中残留氯浓度的测定结果,只用普通自来水的洗涤水残留氯浓度为0.1-0.4(ppm),而使用上述固体45作为杀菌水的洗涤水残留氯浓度为0.5-0.8(ppm),从中看出可长时期地持续发挥充分的杀菌功能。
图8是通过实验确认了作为次卤酸的次氯酸(杀菌水)的各种浓度与杀菌作用(细菌数变化)的关系,实验对供给洗衣桶6内的杂菌水进行了杀菌状态的调查。根据实验可以看出,若将生成的杀菌水稀释到各种浓度的洗涤水中的残留氯浓度在约0.5(ppm)以上时,则可有效地发挥杀菌效果。为获取上述有效的所浓度,若使用作为固体45的有机化合物的水的溶解速度在水温25℃时,刚与该固体45接触的水的有效氯浓度比接触前的氯浓度增加0.1(ppm)以上、10(ppm)以下,则通过未接触固体的水(普通自来水的洗涤水)稀释,就可容易地控制为能有效杀菌的0.5(ppm)以上浓度的洗涤水。此时的饱和溶解度若在25℃时为12000(ppm)以下,则可控制非接触水的有效氯浓度,并且,可容易地在控制为几乎不感觉有氯臭气的数百(ppm)以下浓度。
由此,对于刚与固体45接触的高氯浓度的杀菌水,作为稀释为有效浓度的方法,除了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切换杀菌水和普通的自来水、并预先供给普通水、即非接触水之后再供给杀菌水的方法以外,还有多种方案,例如,可通过将杀菌水和普通水并列供给的给水控制方式设定为有效浓度,或是在向洗衣桶6内供给之前进行混合稀释,或者通过调整与固体45之间的接触时间来控制次氯酸释放的程度等等,很容易构筑与之相应的给水通路30和控制装置。
开闭收容室35a上方开放部的盖体49用透明材料成形,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顶盖3的颜色区别,放入内部的固体45使用红色颜料着色,很容易将其与周围的结构区别,透过该盖体49可以确认固体45的有无及其消耗状态。另外,为了防止儿童误将固体45取出或食用,装有该固体45的收容室35a在所述盖体49上设有盖子锁定机构,以确保安全性,同时由于结构密封,还可阻止臭味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水源为澡盆剩水时,虽然第1次和第2次漂洗行程都使用澡盆剩水,但一般来讲,澡盆剩水因溶解后的有机物或加热作用,会使原先自来水中含有的氯失去,故容易繁殖细菌,放置一个晚上的澡盆剩水中据说有10000-100000(CFU/ml)的细菌。为此,由于使用了释放次氯酸的固体45杀菌,因此可大幅减少细菌,但为了获得更加卫生的洗净效果,最好是在第2次漂洗中使用自来水,或者在第1次漂洗中使次氯酸的释放量多于使用自来水的场合,为此,通过预先使用操作部28选择设定程序,就可容易地实现程序控制。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流程图,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比较,只是在可自动获知固体45调换时期这一点上不同,其它均相同,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上设置微电脑控制的计数机构,对杀菌程序的洗涤次数进行计数处理,一旦超过预先设定的所定次数,就会产生相应的例如点灯显示来预告。此时,上述洗涤次数被记忆在可改写的不挥发性存储器内,另外,为了在包括杀菌程度在内的整个洗涤行程结束的阶段进行次数的计数,计数机构在所谓洗衣机的主流程的末尾发挥作用。
从图9的流程表中可以看出,在每次执行带杀菌程序的洗涤运转时,都由微电脑控制的计数机构对其计数后进行累计处理,并与预先设定的限定次数作比较,洗涤次数多(YES)时,会作出与其相应的未图示的灯光显示,作为督促操作者补充固体45的信号。计数机构的计数处理在超过上述限定次数的阶段结束。反之,当洗涤次数少于限定次数(NO)时,返回到主流程的初始。在根据上述显示信号调换了固体45之后,通过适当的装置对计数机构复位处理,恢复到初期值的“0”。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可事先获知固体45的调换时期,因此不会在固体45已消耗尽的状态下选择杀菌执行程序等,提高了实用上的操作性。
对洗涤次数的定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将执行杀菌程序时的特殊作用作为计数单位,也可以与向固体45引水的转换阀33等的开放动作相对应。
另外,即使是作为预告调换时期的信号的亮灯显示,也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显示部29上,从计数的初期值开始显示与其相应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采用正常状态时不亮灯的亮灭显示作出预告等,可有多种显示方法。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说明及图示的实施例,例如,上述装有固体45的盒状容器44和设置固体45的设置部46是由多根纵肋35e、横肋35f等构成,但只要是能使固体45与水广范围接触的支承结构就行。另外,与盒状容器44一体设置的细网状过滤器47也可配设在该固体45的下游。总之,在不脱离主要设计思路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和实施。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通向洗衣桶的给水通路中设有设置部,用于设置由在分子内具有氮-卤素原子结合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固体,并将与水接触后含有从所述固体释放的次卤酸的水向所述洗衣桶内供给。因此,由于可向洗衣桶内供给含有次卤酸的水,并用该具有杀菌作用的洗涤水来抑制洗衣桶和洗涤物中的细菌繁殖,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发霉、发臭、发黄等,尤其适合有病人和对病原菌抵抗力弱的婴儿的家庭,可望获得卫生的洗净效果。

Claims (8)

1.一种洗衣机,具有投入洗涤物和水进行洗涤的洗衣桶,
其特征在于,在通往该洗衣桶的给水通路中设有:转换阀、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部、虹吸管路,
所述转换阀设于所述设置部的上游,具有与所述设置部的入水口连通的第1给水装置、以及与所述洗衣桶的注水口连通的第2给水装置,
在所述设置部设置由分子内具有氮-卤素原子结合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固体,且使所述固体暴露于水中,
所述虹吸管路设于所述设置部的下游且连接在所述设置部的出水口与所述洗衣桶的注水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固体采用溴化、氯化、或碘化海因化合物中的1种、或多种的混合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给水通路的固体设置部的下游,设有过滤所述固体的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对与固体接触后的水向洗衣桶供给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机构,并至少在到达所定以上的计数后进行相应的显示。
5.如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澡盆剩水向洗衣桶供给的给水装置,该给水装置设有吸水用的泵,且与固体设置部上游的给水通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为:在水温25℃时,刚与固体接触后的给水中的有效氯浓度比接触前的氯浓度增加0.1ppm以上、10ppm以下。
7.一种洗衣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1给水装置而与设于设置部中的有机化合物接触,然后由所述设置部的出口经所述虹吸管路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含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行程,
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2给水装置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不含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行程,
用含次卤酸的水进行的洗涤行程的时间长于用不含次卤酸的水进行的洗涤行程。
8.一种洗衣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首先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2给水装置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不含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行程,
然后对转换阀进行操作,使水经过所述第1给水装置而与设于设置部中的有机化合物接触,再由所述设置部的出口经所述虹吸管路向洗衣桶供给,从而用含有从固体释放的次卤酸的水进行洗涤。
CNB001287613A 2000-05-26 2000-09-14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7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56945A JP2001334098A (ja) 2000-05-26 2000-05-26 洗濯機
JP156945/00 2000-05-26
JP156945/2000 2000-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6030A CN1326030A (zh) 2001-12-12
CN100402733C true CN100402733C (zh) 2008-07-16

Family

ID=1866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876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733C (zh) 2000-05-26 2000-09-14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1334098A (zh)
KR (1) KR100401688B1 (zh)
CN (1) CN100402733C (zh)
TW (1) TW4750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1974B1 (ko) * 2002-09-18 2006-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드기 제거를 위한 세탁제어방법
KR100930890B1 (ko) * 2002-11-22 2009-1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조세정을 위한 오염도 검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조세정 방법
KR100930889B1 (ko) * 2002-11-22 2009-1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조세정 방법
EP2374927B1 (en) 2008-11-17 2018-01-10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KR101037153B1 (ko) * 2008-11-17 2011-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물 처리기기
JP6280101B2 (ja) * 2013-03-19 2018-02-14 日宝化学株式会社 ハロヒダントイ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5442273A (zh) * 2015-12-09 2016-03-30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洗衣机的进水系统和洗衣机
JP2017185088A (ja) * 2016-04-07 2017-10-1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109944026B (zh) * 2019-02-28 2021-10-26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CN112481930A (zh) * 2019-08-20 2021-03-1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5032A (en) * 1987-12-04 1989-01-03 S. C. Johnson & Son, Inc. Wash-added, rinse-activated fabric conditioner and package
CN1200354A (zh) * 1997-05-27 1998-12-02 克罗洛斯公司 固体可水降解的消毒剂和清洁剂组合物及有关制法和用途
CN2318246Y (zh) * 1997-12-11 1999-05-12 海尔集团公司 自动清水式洗涤剂盒
US5932531A (en) * 1997-09-26 1999-08-03 Noramte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solid detergent activator for use with oxygen bleach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5032A (en) * 1987-12-04 1989-01-03 S. C. Johnson & Son, Inc. Wash-added, rinse-activated fabric conditioner and package
CN1200354A (zh) * 1997-05-27 1998-12-02 克罗洛斯公司 固体可水降解的消毒剂和清洁剂组合物及有关制法和用途
US5932531A (en) * 1997-09-26 1999-08-03 Noramte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solid detergent activator for use with oxygen bleaches
CN2318246Y (zh) * 1997-12-11 1999-05-12 海尔集团公司 自动清水式洗涤剂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01688B1 (ko) 2003-10-17
KR20010107499A (ko) 2001-12-07
TW475018B (en) 2002-02-01
JP2001334098A (ja) 2001-12-04
CN1326030A (zh) 2001-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3766B2 (en) Washing machine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propagation of microorganism
CN100402733C (zh)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US72351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rging and disinfecting water
EP2580381B1 (de)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von wäsche in einer waschmaschine bei niedriger temperatur sowie hierzu geeignete waschmaschine
JP2007195866A (ja) 洗濯機およびその洗濯方法
US20220034019A1 (en) Washing machine with holding tank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costly laudry additive
JP4869058B2 (ja) 電気洗濯機
CN104204330B (zh) 用于运行具有存储容器和氧化剂发生器的家用器具的方法以及适用于此的家用器具
EP2794979B1 (de)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m speicherbehälter und einem oxidationsmittelgenerator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ieb
KR101107047B1 (ko) 손 세정기
JP3933417B2 (ja) 洗濯機
TW200416319A (en) Washer
CN1318677C (zh)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JPH04244198A (ja) 洗浄方法及びオゾン水洗濯機
EP0519572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assembly of parts for cleaning a pumpsystem for causing air or bathwater to flow out forcefully into a bath
JP2001170392A (ja) 洗濯機
JP2002346288A (ja) 洗濯機
JP2002095889A (ja) 洗濯機
JP2002102590A (ja) 洗濯機及びその洗濯槽の殺菌方法
CN1318681C (zh) 洗衣机
Lio-Po et al.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in prawn and shrimp hatcheries
JP2001137588A (ja) 洗濯機用オゾン浄化システム
JP2002177690A (ja) 洗濯機
CN117752256A (zh) 清洗组件及其控制方法、清洁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3088820A (ja) ミルク流通経路の洗浄方法及び該洗浄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ミルク流通経路用洗浄水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