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6833C - 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6833C
CN100396833C CNB2003101029969A CN200310102996A CN100396833C CN 100396833 C CN100396833 C CN 100396833C CN B2003101029969 A CNB2003101029969 A CN B2003101029969A CN 200310102996 A CN200310102996 A CN 200310102996A CN 100396833 C CN100396833 C CN 1003968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er
pile
coil
knitting
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29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8998A (zh
Inventor
菅野金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8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8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68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68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1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incorporating pile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花绒头针织加工过程中,在针织、低绒头、高绒头成型位置获得均匀一致的纱线供给张力。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沉降片(10、20)包括沉降片前二分之一部分(11、21),在这个部分(11、21)至少具有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12、22),和至少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13、23),和具有起控制作用的端头部分(16、26)的沉降片后二分之一部分(15、25)。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基础线圈的位置(13b、23c)低于用于形成高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的位置(13a、23a)0.15~0.30毫米,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低绒头线圈的位置(23b)低于用于形成高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位置0.05~0.15毫米。

Description

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背景技术
用于针织提花绒头的方法中有两个平面位置,即高位置和低位置,如本发明中引证的专利文件1中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沉降片具有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鼻和平的沉降片顶部,如专利文件1的图9中所示。
在下面引证的专利文件2中描述了一种在地组织纱线的表面具有较少软毛的绒头织物的针织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采用的沉降片具有唯一平面的沉降片鼻和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如专利文件2的图2所示。
在下面引证的专利文件3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网状织物的方法,所述织物具有三个平面,即下、中、高平面。用于这种方法中的沉降片具有唯一平面的沉降片鼻和三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如专利文件3中的图3中所示。
三份专利文件如下:
JP-A-1997-21042;
JP-U-1980-725;
JP-A-1985-199954。
通常,当进行提花绒头针织加工时,需要以不变的速率供给地组织纱线。因此,采用积极式导纱器,以稳定的方式供给纱线。如果不使用积极式导纱器,出现的问题包括地纱断开、地组织线圈不均匀,添纱错误和针织缺陷,例如出现针织横档。
当提花绒头针织机形成绒头线圈时,沉降片选择机构朝向针织机的中央移动沉降片,即使沉降片移动到绒头纱线跨过沉降片鼻的位置,绒头线圈或沉降线圈在沉降片鼻上形成。
在针织加工过程中,如图1所示,当针在线圈区域拉动纱线时,不可能从纱线供给侧拉出纱线,这是因为纱线供给张力在此位置变得最大,这个位置总是位于纱线供给位置一侧,在这一侧成圈三角几乎总是拉着纱线。为了缓解织针下降时产生的阻力,纱线在线圈区域从完成线圈成形的织针返回。这个运动被称为“回抢现象(robbing backphenomenon)”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图1中的箭头指示该回抢运动。
下面描述的问题还不是本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研究解决。
沉降片鼻距离线圈区域较高,由于回抢现象,使得绒头纱线移动较长。地组织纱线在沉降片顶部形成沉降弧。当地组织纱线和绒头纱线形成双针编弧时,绒头纱线影响地组织纱线,由于回抢现象地组织纱线被长距离输送,而且和绒头纱线输送方向相同。这将使地组织纱线的纱线供给张力松懈,这被称为“A情况”。
在另一方面,当在提花绒头针织机上形成仅有地组织线圈的针织物时,沉降片选择器移动沉降片返回绒头纱线不跨越沉降片鼻的位置。以这种方式,绒头纱线不形成绒头线圈,而是在沉降片顶部与地组织纱线一起形成沉降弧。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因为从线圈区域到沉降片顶部的距离短,与形成绒头线圈时的情况相比较,由于回抢现象对绒头纱线的影响较小,绒头纱线不对地组织纱线产生影响。由此,只有地组织纱线的纱线张力受影响,这被称为“B情况”。
在由发明人采用积极式导纱器和具有沉降片鼻高度为3.2毫米的沉降片进行的试验中,结合增加的线圈数量和施加1~2克地组织纱线导纱张力在A情况下进行针织加工产生20克地组织纱线导纱张力,在B情况下,产生的张力更大。这种导纱张力的不同容易在织品上产生针织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能够在针织加工提花绒头织物时的针织和绒头形成位置或者在针织、低绒头、高绒头成形位置获得均匀一致的纱线供给张力或导纱张力,由此生产没有针织缺陷的织物。
本发明的形成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包括第一方面,(a)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绒头形成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上平面位置(标准位置)形成绒头线圈;(b)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非绒头形成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低于标准位置0.05~0.3毫米的中平面或下平面位置。
本发明的形成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包括第二方面,(a)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高绒头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上平面位置(标准位置)形成绒头线圈;(b)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低绒头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低于标准位置0.05~0.15毫米的中平面位置;(c)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平针组织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低于标准位置0.15~0.30毫米的下平面位置。
本发明的形成提花绒头的沉降片,在第一方面,其设有沉降片前半部分,在这个部分具有至少有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和至少有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和具有控制踵的沉降片后半部分;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绒头线圈之外的线圈的中平面或下平面位置低于用于形成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的上平面位置0.15~0.30毫米。
本发明的形成提花绒头的沉降片,在第二方面,其设有沉降片前半部分,在这个部分具有至少有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和至少有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和具有控制踵的沉降片后半部分;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地组织线圈的下平面位置低于用于形成高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的上平面位置(标准位置)0.15~0.30毫米;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低绒头线圈的中平面位置低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0.05~0.15毫米。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中:
图1是正视图,其表示在提花绒头针织机上形成绒头线圈时的线圈区域。
图2是正视图,其表示在提花绒头针织机上形成地组织线圈时的线圈区域。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a)和正视图(b)。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沉降片鼻和沉降片顶部的放大的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a)和正视图(b)。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沉降片鼻和沉降片顶部的放大的视图。
标号说明
10:沉降片
12:沉降片鼻
13:沉降片顶部
13a:沉降片顶部上平面
13b:沉降片顶部下平面
14:沉降片喉
15:后半部分
16:踵
20:沉降片
21:前半部分
22:沉降片鼻
23:沉降片顶部
23a:沉降片顶部上平面
23b:沉降片顶部中平面
23c:沉降片顶部下平面
24:沉降片喉
25:后半部分
26: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本发明的所述的第一方面的方法,可以采用所述的第一方面的沉降片。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可以采用所述的第二方面的沉降片。按照本发明的沉降片具有沉降片鼻,后者形成在两个平面上。
图3中描绘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沉降片10的俯视图(a)和正视图(b)。图4是沉降片的放大的视图,其中描绘了沉降片鼻12和沉降片顶部13。
沉降片鼻12和在沉降片鼻12下方形成的沉降片顶部13构成在沉降片10的前半部分11。在所述沉降片鼻12和沉降片顶部13之间形成沉降片喉14。在沉降片的后半部分15,具有用于控制沉降片用的踵16。沉降片的总长度大约为45毫米,总高度大约为10毫米。当形成绒头时,在沉降片顶部上平面位置(标准位置)13a和沉降片鼻点12a之间的距离是2.7毫米。
这种沉降片的特征是沉降片顶部13形成两个平面,沉降片顶部上平面13a是标准位置,沉降片顶部下平面13b低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0.1毫米。沉降片顶部上平面13a从沉降片喉14的最内部分到相应于沉降片鼻的顶端的位置,延伸了4.6mm。沉降片顶部下平面13b位于上平面位置的前方。
图5中描绘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沉降片20的俯视图(a)和正视图(b)。图6是沉降片的沉降片鼻22和沉降片顶部23的放大视图。
沉降片鼻22形成于两个平面22A和22B,沉降片顶部23在第一沉降片鼻22A的下方形成,它们形成在沉降片20的前半部分21。在沉降片鼻22和沉降片顶部23之间形成沉降片喉24。在沉降片20的后半部分25具有控制沉降片的踵26。这个沉降片的总长度大约为45毫米,总高度大约为11.5毫米。当形成绒头时,沉降片顶部上平面位置(标准位置)23a和沉降片鼻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是3.2毫米。
这种沉降片的特征是沉降片顶部23形成三个平面,沉降片顶部上平面23a是标准位置,沉降片顶部中平面23b低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0.1毫米,下平面23c低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0.2毫米。沉降片顶部上平面23a从沉降片喉24的最内部分延伸到相应于第二沉降片鼻22B的顶端的位置。沉降片顶部中平面23b从第二沉降片鼻22B的顶端位置延伸到相应于第一沉降片鼻22A的顶端的位置。沉降片顶部下平面23c形成于沉降片顶部中平面23b的前方。
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尺寸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沉降片鼻高度(毫米)   1.8   2.2   2.7   3.2   3.6   4.0
沉降片顶部平面差(1)(毫米)   0.05   0.07   0.10   0.15   0.20   0.25
沉降片顶部平面差(2)(毫米)   0.10   0.12   0.15   0.20   0.25   0.30
在表1中,“沉降片鼻高度”意味着从沉降片顶部位置(标准位置)到沉降片鼻的最高位置,在所述沉降片顶部位置(标准位置)形成(高)绒头线圈。
沉降片鼻可以具有一个或两个平面。对于具有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在上表中的“沉降片鼻高度”栏中的任何数据都是沉降片鼻的高度。对于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鼻,(在“沉降片鼻高度”栏中)任何两个数据可以是第一沉降片鼻的高度和第二沉降片鼻的高度。
例如,如果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的高度在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以上3.6毫米,用于形成地组织线圈的沉降片顶部下平面位置低于标准位置0.2~0.25毫米。
在具有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鼻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沉降片鼻在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之上1.8毫米,第二沉降片鼻在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之上3.6毫米,用于形成地组织线圈的沉降片顶部下平面位置形成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下方0.2~0.25毫米处,而且用于形成第一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中平面位置形成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下方0.05~0.1毫米处。
沉降片顶部平面之差(1)和(2)各自表示沉降片顶部平面相对于沉降片鼻高度的公差。
如同在背景技术部分引证的专利文件1~3清楚所述,具有两个或三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是公知的。但是,这些已经公知的沉降片的目的是形成大的、(中等的)和小的绒头或网状物。虽然在说明中没有给出特殊的相对于沉降片顶部的标准位置条件的平面的差的数据,在本领域中,在沉降片顶部有两个平面,第二平面必须至少低0.5毫米,以及具有三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为了能够获得效果,第三平面必须至少低于标准位置1.0毫米,这些都是常用技术。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均匀的纱线供给张力,距沉降片顶部的标准位置的平面差非常有限。
在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中,沉降片选择机构本身也是公知的。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沉降片可以单独调节,以便在各针织、低绒头(low-pile)和高绒头(high-pile)形成位置能够获得均匀的供给纱线张力。
通过降低沉降片的用于形成地组织线圈的顶部位置,使本发明的沉降片容易减轻了地纱的喂纱张力,因此缩短了从沉降片顶部到线圈区域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在提花绒头针织过程中,在针织和绒头成形位置,或者在针织、低绒头和高绒头成形位置获得了均匀的纱线喂送张力,从而可以加工出没有针织缺陷的针织品。

Claims (5)

1.一种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
(a)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绒头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用于形成绒头线圈的上平面位置(13a;23a),即标准位置;
(b)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非绒头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低于标准位置0.05~0.3毫米的中平面或下平面位置(13b;23b;23c)。
2.一种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包括三个步骤:
(a)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高绒头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用于形成绒头线圈的上平面位置(23a),即标准位置;
(b)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低绒头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低于标准位置0.05~0.15毫米的中平面位置(23b);
(c)移动沉降片的步骤,以便在平针组织针织区域中,沉降片顶部在低于标准位置0.15~0.30毫米的下平面位置(23c)。
3.一种提花绒头成形沉降片(10、20),其设有沉降片前半部分(11、21),在这个部分(11、21)具有至少有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12、22)和有至少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13、23),和具有控制踵(16、26)的沉降片后半部分(15、25);
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绒头线圈之外的线圈的中平面或下平面位置(13b;23b;23c)低于用于形成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的上平面位置(13a、23a)0.15~0.30毫米。
4.一种提花绒头成形沉降片(10、20),其设有沉降片前半部分(11、21),在这个部分(11、21)具有至少有一个平面的沉降片鼻(12、22)和有至少两个平面的沉降片顶部(13、23),和具有控制踵(16、26)的沉降片后半部分(15、25);其中,
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地组织线圈的下平面位置(13b、23c)低于用于形成高绒头线圈的沉降片顶部的上平面位置(13a、23a),即标准位置,0.15~0.30毫米;
沉降片顶部用于形成低绒头线圈的中平面位置(23b)低于沉降片顶部标准位置0.05~0.15毫米。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沉降片,其特征是:沉降片鼻形成两个平面。
CNB2003101029969A 2002-11-01 2003-10-31 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68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19770A JP2004149997A (ja) 2002-11-01 2002-11-01 ジャガードパイルの編成方法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シンカー
JP319770/2002 2002-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8998A CN1498998A (zh) 2004-05-26
CN100396833C true CN100396833C (zh) 2008-06-25

Family

ID=3210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29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6833C (zh) 2002-11-01 2003-10-31 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49997A (zh)
CN (1) CN100396833C (zh)
DE (1) DE103498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0217U (ja) * 2005-06-06 2006-03-30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パイル編地編成用のシンカー及びこれを有する丸編機
JP2022138703A (ja) * 2021-03-10 2022-09-2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よるパイル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24034491A (ja) * 2022-08-31 2024-03-1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パイル編成用横編機およびパイル編成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171A (en) * 1957-08-10 1962-07-25 Max Nebel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stockings
JPS60199954A (ja) * 1984-03-19 1985-10-09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メツシユ編地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シンカ−
US5511393A (en) * 1995-02-22 1996-04-30 Hu; Chao-San Sinker system for knitting face-loop and reverse-loop fabrics as well as face-loop jacquard and reverse-loop jacquard fabrics
JPH0921042A (ja) * 1995-07-04 1997-01-21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Kk 丸編機における編みツール制御装置
CN2261437Y (zh) * 1996-03-13 1997-09-03 永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机的沉降片
US6105402A (en) * 1995-10-24 2000-08-22 Lee; Kyung-Mok Design of sinker and sinker cam shape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fabri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n actuator and these newly designed tools
US6167730B1 (en) * 1998-05-22 2001-01-0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inker and selector arrangement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6176107B1 (en) * 1999-05-27 2001-01-23 Monarch Knitting Machinery Corp.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replaceable member for restricting vertical movement of sinkers
CN2443975Y (zh) * 2000-10-13 2001-08-22 陈鹤寿 圆编针织机双面起毛圈用沉片
CN1370876A (zh) * 2001-02-23 2002-09-25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圆编针织机的双面毛巾布及上针盘插片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171A (en) * 1957-08-10 1962-07-25 Max Nebel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stockings
JPS60199954A (ja) * 1984-03-19 1985-10-09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メツシユ編地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シンカ−
US5511393A (en) * 1995-02-22 1996-04-30 Hu; Chao-San Sinker system for knitting face-loop and reverse-loop fabrics as well as face-loop jacquard and reverse-loop jacquard fabrics
JPH0921042A (ja) * 1995-07-04 1997-01-21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Kk 丸編機における編みツール制御装置
US6105402A (en) * 1995-10-24 2000-08-22 Lee; Kyung-Mok Design of sinker and sinker cam shape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fabri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n actuator and these newly designed tools
CN2261437Y (zh) * 1996-03-13 1997-09-03 永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机的沉降片
US6167730B1 (en) * 1998-05-22 2001-01-0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inker and selector arrangement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6176107B1 (en) * 1999-05-27 2001-01-23 Monarch Knitting Machinery Corp.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replaceable member for restricting vertical movement of sinkers
CN2443975Y (zh) * 2000-10-13 2001-08-22 陈鹤寿 圆编针织机双面起毛圈用沉片
CN1370876A (zh) * 2001-02-23 2002-09-25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圆编针织机的双面毛巾布及上针盘插片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8998A (zh) 2004-05-26
JP2004149997A (ja) 2004-05-27
DE10349845A1 (de) 200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21959A (en) Method of knitting a pocketed fabric with rib knit portion
CN101029429B (zh)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EP3315642B1 (en) A plating-knitting method and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method
CN1323205C (zh)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CN110387636B (zh)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CN101384761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设计装置
EP3960920A1 (en) Knitting mechanism for knitting jacquard knitted fabric o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knit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sinker for use in the same
CN101278086B (zh)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US6609398B2 (en) Needle for knitting, warp knitting or hosiery machines and a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therewith
CN100396833C (zh) 用于提花绒头的针织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沉降片
KR970005845B1 (ko) 플레이팅 파일 직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하는 싱커
JP2023109287A (ja) 円形編み機構造
KR102291231B1 (ko) 횡편기에서의 플레이팅 편성방법
CN109082761A (zh) 一种横机编织双鱼鳞织物的方法
US5758518A (en) Method of forming transit yarn fastening portion
KR101347668B1 (ko) 양말 편성기
CN108265381A (zh) 一种电脑提花圆纬机及其添纱提花工艺
CN107663709B (zh)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JP2021021163A (ja) 編糸の位置が変更可能な緯編機編成構造
US5239843A (en)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ush goods
CN210737046U (zh) 一种高速经编机用双面固定的针床
JP2004308102A (ja) 硬質で、非弾力性の糸材料からニットウェア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編み機
CN107956031B (zh) 用于放入纬纱线的平针针织机
CN100434583C (zh)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US2126797A (en) Knit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