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4830C -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4830C
CN100384830C CNB2006100130369A CN200610013036A CN100384830C CN 100384830 C CN100384830 C CN 100384830C CN B2006100130369 A CNB2006100130369 A CN B2006100130369A CN 200610013036 A CN200610013036 A CN 200610013036A CN 100384830 C CN100384830 C CN 1003848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group
sulfonic acid
cyclosiversigenin
neighb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130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3132A (zh
Inventor
刘登科
韩英梅
徐为人
黄长江
赵娜夏
张士俊
任戎
刘鹏
刘颖
夏广萍
王玉丽
付晓丽
赵专友
刘默
汤立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130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4830C/zh
Publication of CN1793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3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48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48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通式I的环黄芪醇类合成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使其在保持原有药效的同时改善母体化合物的水溶性,有利于制备更适合临床应用的注射剂。本发明提供的环黄芪醇类合成衍生物,能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这类成分具备了开发成口服给药制剂的可能性。本发明还提供包含通式I系列化合物或其药理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病、心肌炎、肾炎、糖尿病、风湿、肝炎和抗病毒方面的应用。

Description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的环黄芪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用组合物,以及环黄芪醇类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病、心肌炎、肾炎、糖尿病、风湿、肝炎和抗病毒等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类化合物属羊毛甾烷型四环三萜类结构,从豆科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中发现以来,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在天然界中,该类化合物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连接的糖有木糖、葡萄糖、鼠李糖,因苷元上糖的连接位置、糖的种类以及糖链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至目前为止,从天然界提取分离得到的该类化合物已有数十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数常用中药黄芪中分离得到的此类皂苷。文献(Chem.Pharm.Bull.31(2)689-722,1983)中对豆科膜夹黄芪中的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做了详尽的报道。常见的一些结构如下:
Figure C20061001303600051
           I                         II
                                             R1   R2   R3   R4
                  R1  R2
                           Astragaloside IV  H    H    H    gluc
Cycloastragenol   H   H
                           Astragaloside II  Ac   H    H    gluc
                           Astragaloside I   Ac   Ac   H    gluc
随着对中药黄芪的深入研究,其中的主要成分环黄芪醇类皂苷的生物活性也逐渐得到阐明,发现该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强心、抗心脑缺血损伤、保肝、抗炎、抗病毒以及改善肾脏、胰岛损伤等诸多药理作用,几乎涵盖了黄芪原药材的所有功效,被视为极具开发潜力的一类天然产物。
环黄芪醇类皂苷以及皂苷元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口服体内生物利用度很低,文献(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95(6);2958,2004)报道了其中代表性成分黄芪甲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口服20mg/kg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2.2%。口服吸收差是这类结构的明显不足。
为了解决这类结构的口服吸收差的问题,近年作为药物开发的黄芪皂苷类新药多为注射剂。然而,即使是在制备注射剂时,因这类成分水溶性极差,往往在制备注射剂的处方中需添加较大比例的有机溶媒增溶。专利申请号为03141927.5、200310108914.1的两篇专利分别公开了黄芪总皂苷注射剂和黄芪甲苷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技术路线亦都采用了醇类有机溶媒增溶的方法。有机溶媒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严格的用量限制,而且含有醇类有机溶媒的注射剂容易对注射部位产生刺激性反应,使该类制剂在的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天然的环黄芪醇类化合物特殊的物理性质几乎成了对该类化合物更深入开发和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天然的环黄芪醇类化合物的溶解性,推动该类化合物作为药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新的环黄芪醇类合成衍生物,使其在保持原有药效的同时改善母体化合物的水溶性,以利于制备更适合临床应用的注射剂。本发明提供的环黄芪醇类合成衍生物,大幅度改善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这类成分具备了开发成口服给药制剂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包含通式I系列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病、心肌炎、肾炎、糖尿病、风湿、肝炎和抗病毒等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通式I系列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组成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通式I系列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
现结合本发明的目的对本发明逐一加以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环黄芪醇的合成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C20061001303600071
其中,
R1为-OH、-Cl、-Br、-OR′、-NH2、-NHR5、-N(R6)2、A、B。
R2为-OH、-Cl、-Br、-OR′、-NH2、-NHR5、-N(R6)2、A、B。
R3为-OH、-Cl、-Br、-OR′、-NH2、-NHR5、-N(R6)2、A、B。
R4为-OH、-Cl、-Br、-OR’、-NH2、-NHR5、-N(R6)2、A、B。
在上述R1、R2、R3和R4中,取代基可以是上述基团中的任意一个基团,或几个相同或不同基团的组合。
在上述R1、R2、R3和R4中,A是
Figure C20061001303600072
、B是
Figure C20061001303600073
其中A上的X1-X3为-H、1-5个碳的烷基、-COCH3、-CO(CH2)1-3CH3、-CO(CH2)1-3COOH、-SO3H、-PO3H2、-(CH2)1-3SO3H-(CH2)1-3PO3H2、(邻-、间-、对-)磺酸苯甲酰基、(邻-、间-、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等。
X1-X3可以同时为前述基团中的任意一个基团,当X1-X3中的一个位置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两个位置是-H;当X1-X3中的两个位置同时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一个位置为-H。
其中B上的Y1-Y4为-H、C1-5烷基、-COCH3-CO(CH2)1-3CH3、-CO(CH2)1-3COOH、-SO3H、PO3H2、-(CH2)1-3SO3H、-(CH2)1-3PO3H2、(邻-、间-、对-)磺酸苯甲酰基、(邻-、间-、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甲磺酰基等。
Y1-Y4可以同时为前述基团中的任意一个基团,当Y1-Y4中的一个位置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三个位置是-H;当Y1-Y4中的两个位置同时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两个位置是-H;当Y1-Y4中的三个位置同时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一个位置是-H;
在上述R1、R2、R3和R4中,R′为C1-5烷基、-COCH3、-CO(CH2)1-3CH3、、-SO3H、-PO3H2、-(CH2)1-3SO3H、-(CH2)1-3PO3H2、-CO(CH2)1-3COOH、(领-、间-、对-)磺酸苯甲酰基、(邻-、间-、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或甲磺酰基。
在上述R1、R2、R3和R4中,R5为C1-5烷基、-COCH3、-CO(CH2)1-3CH3、-CO(CH2)1-3COOH、-(CH2)1-3SO3H、-(CH2)1-3PO3H2、(邻-、间-、对-)磺酸苯甲酰基、(邻-、间-、对-)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甲磺酰基。
本发明所述的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等。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结构中不包括:
R1、R2、R3和R4同时为-OH的结构;
R1=A(X1=X2=X3=H)、R2=B(Y1=Y2=Y3=Y4=H)、R3=R4=OH的结构;
R1=A(X1=X2=X3=H)、R2=R3=OH、R4=B(Y1=Y2=Y3=Y4=H)的结构;
R1=A(X1=X2=X3=H)、R2=R3=R4=OH的结构;
R1=R2=A(X1=X2=X3=H)、R3=R4=OH的结构。
表1中列出我们制备的有代表性的优选化合物的结构。
表1环黄芪醇类衍生物的结构
Figure C20061001303600091
本发明所述环黄芪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盐的合成方法:
以环黄芪醇或黄芪甲苷为起始原料与磷酰化试剂反应,如:三氯氧磷-三烷基磷酸酯、焦磷酸酰氯、二苄基磷酸酯等制得其磷酸酯或其二苄基磷酸酯,经柱层析(硅胶)反复纯化,后者在钯炭存在下与氢气反应可得其磷酸酯。其二苄基磷酸酯的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卤化物与二苄基磷酸酯银盐在苯或甲苯中反应。需要说明的是,用二苄基磷酸酯为磷酰化试剂时加入三苯基膦、偶氮二甲酸二乙酯是必须的。得到磷酸酯后,可以方便的制成各种盐,如钠盐、钾盐等。
磺酸酯的制备是以环黄芪醇或黄芪甲苷为起始原料,与浓硫酸反应,经柱层析反复分离,必要时用高效液相制备柱分离,得到不同位置取代的磺酸酯,然后方便的制成各种盐,如钠盐、铵盐等。
以环黄芪醇或黄芪甲苷为原料,用氯化亚砜-三苯基膦-吡啶或固体光气-吡啶进行氯化反应,产物经柱层析(硅胶)必要时用高效液相制备柱,分别得到不同位置取代的氯化物。溴化物的获得与上述方法类似,用三溴化磷-吡啶在-5℃~5℃反应,经分离得到。氨基物可以以氯(溴)代物与氨气在加压釜中反应,或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反应,再经肼解等制得。制得氨基物后,其衍生物如:脂肪胺类衍生物、取代脂肪胺类衍生物、酰胺类衍生物、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它们的盐,可以较方便地制得,这是熟悉本专业技术人员所明了的。
在本发明的化合物合成中,羟基的保护有时是必须的,保护基团一般为乙酰基,用醋酐-吡啶在-5℃~20℃反应,经分离得到。保护或未保护的环黄芪醇、黄芪甲苷在与卤代烷,烷基酰卤,取代烷基酰卤,取代芳基酰卤,取代芳基磺酰卤,醋酐等反应,得到羟基取代的各类衍生物及其盐。
本发明所述的环黄芪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的盐选自有机盐或无机盐。有机盐为:氨基酸盐、葡甲胺盐、甲磺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乙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胆酸盐、脱氧胆酸盐,二盐酸盐优选氨基酸盐、柠檬酸盐、琥珀酸盐、马来酸盐、葡甲胺盐;无机盐为锂、钠、钾、镁、NH4 +等离子盐以及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等无机酸盐,优选钠、钾、NH4 +、盐酸、磷酸等。
本发明所述的氨基酸盐是指生理性的20种L氨基酸之一,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等等。当分子结构中含有碱性基团时,通常可以为无机酸或有机酸盐,当分子中有酸性基团时,通常可以成无机的金属离子盐或有机碱盐。
所述无机酸盐是指分子中碱性基团与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等无机酸生成的盐;有机酸盐是指分子中碱性基团与甲磺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苯甲酸、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酸生成的盐。
所述无机盐是指分子中的酸性基团与锂、钠、钾、NH4+等离子生成的盐;有机碱盐是指分子中的酸性基团与葡甲胺、氨基酸等有机碱生成的盐。其中碱性氨基酸即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等为优选有机碱。
由于分子中存在多个反应中心,衍生的产物可以存在多个酸或碱性基团,因此所述衍生物的盐可以是单盐、复盐或多盐,如磷酸酯钠钾盐、二盐酸盐、盐酸-赖氨酸盐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所述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环黄芪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剂学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可以制备药物组合物。药剂学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稳定剂、溶剂等。
本发明所述稀释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苷、高岭土、氯化钠、甘露醇等;所述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镁、硬脂酸、硼酸、氯化钠、油酸钠、DL-亮氨酸、月桂醇硫酸钠、聚乙二醇4000-6000、泊洛沙母等;所述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淀粉浆、糖浆、明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茄替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羧甲基淀粉钠、泡腾混合物即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酒石酸、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所述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多糖如金合欢胶、琼脂、藻酸、瓜耳胶、黄芪胶、丙烯酸酸树脂、纤维素醚和羧甲基甲壳酯等;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林格式溶液、水、磷酸盐缓冲液、平衡的盐溶液等;
活性成份与辅料成份的组合比例根据制剂的不同而不同,活性成份的剂量可以在0.01mg/kg-50mg/kg,根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剂量适当的加以调整。所述的组合物根据治疗需要的不同,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制剂,包括各种固体口服制剂、液体口服制剂、注射剂、膜剂、气雾剂等。药剂学可接受的口服剂固体制剂有:普通片剂、分散片、缓控释、肠溶片、颗粒、胶囊、滴丸、散剂等等,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液、乳剂;注射剂有:小水针、输液、冻干粉针等等。各制剂可以根据常规的工艺制备而成。
本发明黄芪醇类衍生物溶解度的测定: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环黄芪醇类合成衍生物很大程度上改善母体化合物的水溶性,有利于制备更适合临床应用的注射剂,我们选出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行了溶解度测定。结果如表2:
表2样品的溶解度测定表
  样品名   水(g/100ml)
  环黄芪醇
  黄芪甲苷   0.0035
  环黄芪醇3-O-磷酸酯   17.5
  环黄芪醇3-O-磺酸酯钠   60.9
  黄芪甲苷6″-间磺酸苯甲酸酯铵盐   21.4
  黄芪甲苷C-6″-O-磷酸酯   7.9
  环黄芪醇3-O-琥珀酸酯钠盐   13.2
  环黄芪醇3-O-马来酸酯钠盐   9.1
*-表示未测出。
本发明的环黄芪醇类衍生物生物学测定:
天然环黄芪醇类皂苷的生物活性非常广泛,具有调节免疫、强心、抗心脑缺血损伤、保肝、抗炎、抗病毒以及改善肾脏、胰岛损伤等诸多药理作用,几乎涵盖了黄芪原药材的所有功效。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这类结构溶解性的同时,保持或增强原有药效。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与天然环黄芪醇类类似的药理作用,可以应用在心脑血管病、心肌炎、肾炎、糖尿病、风湿、肝炎和抗病毒等治疗中。为了说明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行了药理生物活性试验。
(1)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动物:健康雄性Wistar种大鼠60只,体重200~230g,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药品:黄芪甲苷(A),环黄芪醇3-O-磷酸酯(B),环黄芪醇3-O-磺酸酯钠(C),黄芪甲苷6″-间磺酸苯甲酸酯铵盐(D),黄芪甲苷C-6″-O-磷酸酯(E)。
实验方法:大鼠经腹腔注入氨基甲酸乙酯(1.6g/kg体重)麻醉。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作正压呼吸。分离左侧股静脉和右侧颈总动脉。左侧股静脉插管用于药物的注射,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内,通过CYS型压力传感器换能,连接至四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内压和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并同步记录肢体II导联心电图。开胸暴露心脏,以左主干冠脉为标志,在左心耳根部下方2mm处穿5线结扎冠脉造成心肌缺血,30min后解除结扎,再灌注120min。大鼠随机分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A、B、C、D、E化合物组给予10mg/kg剂量,给药速度为0.5ml.h-1。每组8-10只动物。
实验结果:心电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结扎冠脉后,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缺血-再灌注后无显著变化。5个治疗组在缺血-再灌注后与对照组比较,ST段的抬高明显下降。5个化合物作用相当,说明都具有类似明显的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心功能的变化:大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的心功能变化,对照组在缺血-再灌注后,LVSP,±LVdp/dtmax呈进行性下降。治疗组在缺血-再灌注60,90,120min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5个化合物作用相当,说明都具有类似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害的明显保护作用。
(2)抗炎作用
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雌雄兼用,体重18~20g,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药品:黄芪甲苷(A),环黄芪醇3-O-磷酸酯(B),环黄芪醇3-O-磺酸酯钠(C),黄芪甲苷6″间磺酸苯甲酸酯铵盐(D),黄芪甲苷C-6″-O-磷酸酯(E)、环黄芪醇(F)。
小鼠耳肿模型将上述化合物用1%的CMCNa溶液配制成2mg/mL的浓度,给药容量为0.5mg/20g的体重,相当于50mg/Kg,阳性药氢化可的松,将健康小鼠雌雄兼用,按体重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实验组,模型组给予相同容量的常水。根据体重灌胃给药,给药30min后向小鼠右耳滴加50uL的二甲苯溶液,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迅速剪下小鼠双耳,用直径0.6cm的打孔器取下相同部位的耳片称重,同一小鼠的肿胀耳与正常耳的比值作为肿胀的指标。用t检验法进行生物统计学处理。
抗炎活性测试结果(n:8-10)
Figure C20061001303600141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见表),环黄芪醇(F)的衍生物B和C,黄芪甲苷(A)的衍生物D和E均具有高于起始物的活性,一方面说明衍生物口服吸收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另一方面说明衍生物改善了口服吸收的特性,从而发挥了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环黄芪醇类衍生物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为解释性的,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化合物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检测,采用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技术手段确证其结构。
在本文描述的制备方法中,原料采用环黄芪醇或其天然来源的衍生物黄芪甲苷。
其中环黄芪醇是通过公知的常规水解技术(酶水解,酸水解)从黄芪总皂苷水解而得;黄芪甲苷是按申请号为200410007963.0的专利技术制备而得。
实施例1环黄芪醇磷酸酯盐的制备
a、在反应瓶中加入1g环黄芪醇,3g二苄基磷酸酯,2.7g三苯基膦及20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冷却至15℃,滴加1g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历时约30分钟,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小时,升温至35℃,保温反应5小时。反应毕,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乙酸乙酯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蒸尽乙酸乙酯,得油状物。经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溶剂系统洗脱分离,得环黄芪醇的二苄基磷酸酯。
b、脱苄基:取0.5g环黄芪醇二苄基磷酸酯,加入50ml甲醇,加入10%钯炭0.2g,换气三次,常压下通入氢气进行反应。20~25℃保温反应6小时,薄层层析显示已反应完全。过滤,滤液减压蒸尽,得环黄芪醇磷酸酯。
根据13CNMR数据,与母体化合物比较,确定为环黄芪醇3-O-磷酸酯。
13CNMR(δppm)(CDCL3)87.2(C-20),81.3(C-24),76.9(JC-P=5.9Hz,C-3),73.6(C-16),71.3(C-25),67.9(C-6),58.3(C-17),53.7(C-5),47.3(C-8),47.1(C-15),46.3(C-14),45.3(C-13),42.3(C-4),39.0(C-7),35.2(C-22),33.5(C-12),32.8(C-1),31.4(C-2),31.2(C-19),29.7(C-10),29.4(C-29),29.1(C-26),28.3(C-21),27.5(C-27),26.6(C-23),26.3(C-11),22.1(C-28),21.1(C-9),20.6(C-18),16.4(C-30)
c、成盐:将上述环黄芪醇磷酸酯溶于30ml无水乙醇中,冰水浴冷却至5℃,用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8.5,得一固体。加热升温至回流,加入5ml水,溶清,加入适量活性炭,10分钟后趁热过滤,滤液放置过夜,析出环黄芪醇磷酸酯钠盐。
实施例  2环黄芪醇3-0-磺酸酯盐的制备
a、取研磨过40目筛的环黄芪醇6g,加入300ml无水乙醇,搅拌下,冷却至5℃~10℃,缓慢滴加50ml浓硫酸,滴加完毕,升温至20℃~25℃,保温搅拌48小时。反应毕,加入300ml无水乙醇,冰水浴,搅拌下,用40%的氢氧化钠调pH值7,静置24小时。加入适量活性炭,过滤,滤液减压蒸尽,得环黄芪醇的磺化物。
b、分离纯化:将上述环黄芪醇的磺化物5g溶于25ml水中,过滤后上D101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10%、30%、50%、70%、90%的乙醇进行洗脱(薄层层析跟踪)。合并Rf值相当洗脱液。浓缩后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7∶3),反复二次。减压蒸尽洗脱液,分别得到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
根据13CNMR数据与母体化合物比较,确定化合物1为环黄芪醇3-O-磺酸酯盐。
化合物1:13CNMR(δppm)(D20)87.6(C-20),81.9(C-24),79.3(C-3),73.8(C-16),70.9(C-25),67.4(C-6),58.5(C-17),54.1(C-5)。
实施例3黄芪甲苷6″-间磺酸苯甲酸酯盐的制备
a、取黄芪甲苷2g,加入吡啶20ml,搅拌下,冷却至0℃,分次加入间磺酸基苯甲酰氯,加毕,0~5℃,保温反应24小时,静置。析出固体,过滤,得黄芪甲苷的间磺酸苯甲酸酯。
b、将上述酯溶于95%乙醇,用浓氨水溶液调pH值8,即得黄芪甲苷的间磺酸苯甲酸酯铵盐。
根据13CNMR数据,与母体化合物比较,确定为黄芪甲苷6″-间磺酸苯甲酸酯。
13CNMR(δppm)(d5-pyridine)aglycone moiety:88.9(C-3),87.3(C-20),81.7(C-24),79.3(C-6),73.4(C-16),71.3(C-25),58.3(C-17),52.6(C-5);
xyl.:107.7(C-1′),78.1(C-3′),75.6(C-2′),71.3(C-4′),67.1(C-5′);gluc.:105.3(C-1″),79.1(C-3″),77.1(C-5″),75.6(C-2″),71.9(C-4″),65.1(C-6″)
实施例4  环黄芪醇3-O-琥珀酸酯盐的制备
a、取环黄芪醇1g,琥珀酸1.2g,对甲苯磺酸1g,甲苯200ml,加入带有分水器的反应瓶中,搅拌下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16小时。反应毕,5~10℃放置24小时,有固体析出,过滤,3×10ml甲苯洗滤饼,得固体产物。该固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环黄芪醇琥珀酸酯。根据13CNMR数据,与母体化合物比较,确定为环黄芪醇3-O-琥珀酸酯。
13CNMR(δppm)(d5-pyridine)87.3(C-20),81.7(C-24),80.7(C-3),79.3(C-6),73.4(C-16),71.3(C-25),58.3(C-17),52.6(C 5);acylmoiety:176.1(C-4′),173.0(C-1′),34.2(C-4′),30.2(C-2′),21.1(C-3′)
b、将上述酯溶于乙醇,用碳酸钾溶液调pH值8,即得环黄芪醇的琥珀酸酯钾盐。实施例5黄芪甲苷磷酸酯盐的制备
a、在反应瓶中加入5g黄芪甲苷,8g二苄基磷酸酯,13.7g三苯基膦及20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冷却至15℃,滴加10g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历时约30分钟,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小时,升温至35℃,保温反应5小时。反应毕,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乙酸乙酯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蒸尽乙酸乙酯,得油状物。上硅胶柱分离,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4∶1(V/V),得黄芪甲苷的二苄基磷酸酯。
b、脱苄基:取1g黄芪甲苷二苄基磷酸酯,加入50ml甲醇,加入10%钯炭0.2g,换气三次,常压下通入氢气进行反应。20~25℃保温反应6小时,薄层层析显示已反应完全。过滤,滤液减压蒸尽,得黄芪甲苷磷酸酯。根据13CNMR数据,与母体化合物比较,分别确定为黄芪甲苷C-6″-O-磷酸酯。
13CNMR(δppm)(d5-pyridine)aglycone moiety:88.9(C-3),87.3(C-20),81.7(C-24),79.3(C-6),73.4(C-16),71.3(C-25),58.3(C-17),52.6(C-5);
xyl.:107.7(C-1′),78.6(C-3′),75.6(C-2′),71.3(C-4′),67.1(C-5′);gluc.:105.3(C-1″),78.7(C-3″),75.8(C-5″),75.5(C-2″),71.2(C-4″),68.3(C-6″)
c、成盐:将上述黄芪甲苷磷酸酯溶于30ml无水乙醇中,冰水浴冷却至5℃,用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8.5,得一固体。加热升温至回流,加入5ml水,溶清,加入适量活性炭,10分钟后趁热过滤,滤液放置过夜,析出黄芪甲苷磷酸酯钠盐。
实施例6
a.取环黄芪醇1g,加入10ml吡啶及1g三苯基膦,搅拌下加入2ml氯化亚砜,50℃~55℃反应3.5小时。反应毕,加入氯仿35ml,充分搅拌,用水洗三次,3×10ml,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蒸尽溶媒,残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氯仿∶甲醇=8∶2,反复四次。得到的产物之一为(R1=Cl,R2=R3=OH,R4=Cl)。
b.取上述产物0.6g,加入20ml苯,搅拌下升温至回流,加入0.8g二苄基磷酸银,保温反应6小时。加入适量活性炭,趁热过滤。滤液减压蒸尽苯,残余物用柱层析(硅胶)分离。洗脱剂:氯仿∶甲醇=8∶2,反复两次,得一产物。(R1
Figure C20061001303600181
R2=R3=OH,R4=Cl)。
c.取上述产物0.4g溶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适量5%钯炭,换气三次后,通入氢气,保温反应4小时。反应毕,过滤。滤液减压蒸尽乙酸乙酯,用无水甲醇精制,得产物(R1=OPO3H2,R2=R3=OH,R4=Cl)。
实施例7
a.取环黄芪醇1g,加入20ml乙酸乙酯,2.5ml三乙胺,冰水冷却至10℃。滴加0.8ml丁酰溴,10℃~15℃保温反应8.5小时。反应毕,加入10ml饱和食盐水终止反应。分出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尽溶媒,残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一产物。
b.将上述产物0.8g,加入吡啶5ml及三溴化磷2ml,于-5℃~5℃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缓缓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加入40ml二氯甲烷,继续搅拌20分钟。分出二氯甲烷层,用3×8ml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夜。减压蒸尽二氯甲烷层,残余物用硅胶柱反复纯化三次,得到的产物之一为(R1=Br,R2=OH,R3=Br,R4=OCOCH2CH2CH3)。
c.取上述产物0.9g溶于30ml乙酸乙酯,加入适量5%钯炭,换气三次后,通入氢气,保温反应4小时。反应毕,过滤。滤液减压蒸尽乙酸乙酯,用无水甲醇精制,得产物(R1=OPO3H2,R2=OH,R3=Br,R4=OCOCH2CH2CH3)。
实施例8
a.取环黄芪醇3.5g,加入二异丙胺6ml,搅拌下冷却至6℃。滴加2.6ml乙酸酐,滴加完毕,0℃~5℃保温反应3小时。反应毕,加入15ml饱和盐水终止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充分搅拌后分出乙酸乙酯层,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过夜。减压蒸尽乙酸乙酯,柱层析硅胶分离,得一产物。(R1=R2=R3=OH,R4=OCOCH3)。
b.上述产物1.5g,加入8ml吡啶及0.8g固体光气,5℃~10℃反应5小时,反应毕,过滤。滤液加入20ml水,充分搅拌,二氯甲烷提取,3×20ml,合并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过夜。减压蒸干溶媒,残余物用硅胶柱分离,(洗脱剂:氯仿∶乙醇=9∶1)。反复纯化两次,得一产物(R1=Cl,R2=R3=OH,R4=OCOCH3)。
c.上述化合物1.1g,加入浓氨水30ml一起投入加压釜中,110℃~120℃反应8小时,反应毕,待加压釜冷至室温后,打开加压釜,将反应液减压蒸尽剩余氨水,残余物用硅胶柱分离纯化(二氯甲烷∶甲醇=3∶7),得一产物(R1=NH2,R2=R3=OH,R4=OCOCH3)。
实施例9
实施例8中所得产物0.5g,溶于二氯甲烷8ml,加入1ml三乙胺,冰水冷却至0℃。加入0.3ml甲烷磺酰氯,保温反应2小时,反应毕。反应液水洗,2×5ml。二氯甲烷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过夜。减压蒸尽二氯甲烷,残余物用无水乙醇精制,得产物(R1=CH3SO2NH,R2=R3=OH,R4=OCOCH3)。
实施例10
上述实施例8所得产物0.5g,溶于8ml二氯甲烷中,加入1ml三乙胺,冰水冷却至0℃。加入0.2g间羧基苯磺酰氯,0℃~5℃保温反应3小时。反应毕,反应液水洗,2×5ml。二氯甲烷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静置过夜。减压蒸尽二氯甲烷,残余物用无水甲醇精制,得产物(R1
Figure C20061001303600201
R2=R3=OH,R4=OCOCH3)。
实施例11
实施例10所得产物0.2g,加入5ml水,用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8-9。加入50ml无水乙醇,减压蒸尽溶媒,得一白色固体(R1
Figure C20061001303600202
R2=R3=OH,R4=OCOCH3)。
实施例12
实施例8所得产物0.5g,加入20ml无水甲醇,加热至回流,加入0.3g柠檬酸,保温反应30分钟。反应毕,冷却至10℃,10℃~15℃保温搅拌6小时,有固体析出,过滤,即得其柠檬酸盐。
实施例13
取实施例6(a)所得产物0.8g,投入加压釜中,加入二乙胺10ml,密闭后升温至90℃~100℃,保温反应7小时。反应毕,取出反应液,减压蒸尽二乙胺,残余物加入5ml饱和食盐水,搅拌后过滤,适量无水乙醇洗滤饼,真空干燥,得产物。(R1=R4=N(CH2CH3)2,R2=R3=OH)。
实施例14
a.实施例6(a)所得产物0.7g,加入10mlDMF,0.4g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100℃~110℃反应5.5小时。反应毕,降至室温,加入30ml水,有固体析出,过滤,得一固体物。
b.将上述固体产物0.4g投入反应瓶中,加入26ml水合肼,搅拌下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8小时。反应毕,减压蒸干水合肼,残余物用柱层析分离,反复两次,即得产物。(R1=R4=NH2,R2=R3=OH)。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b)中所得的环黄芪醇磷酸酯溶于0.8g,65ml无水乙醇中,冰水冷却至5℃,分次加入等摩尔的氢氧化钠(溶于等量的蒸馏水中),5℃~10℃搅拌30分钟。反应毕,再分次加入等摩尔的氢氧化钾(溶于等量的蒸馏水中),继续反应30分钟。反应毕,减压蒸尽无水乙醇,再加入50ml无水乙醇减压蒸尽溶媒,残余物用丙酮-水(8∶2)精制,得环黄芪醇磷酸酯钠钾盐。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14所得产物0.3g溶于无水甲醇中,冰水冷却至0℃,滴加等摩尔24%的盐酸乙醇,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至回流,加入等摩尔的赖氨酸,回流反应3小时。反应毕,冷却,5℃~10℃放置过夜,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得其盐酸-赖氨酸盐。
实施例17
将实施例14所得产物0.3g溶于无水甲醇中,冰水冷却至0℃,滴加24%的盐酸乙醇至pH2-3。减压蒸尽无水乙醇,残余物用乙醇/水(7∶3)精制,得其二盐酸盐。
实施例18
实施例1中制备的化合物10g,加40g(乳糖-微晶纤维5∶1)、硬脂酸镁1%,用70%乙醇制粒、压片即得1000片片剂。规格:10mg/片。
实施例19
实施例5中制备的化合物10g,甘露醇60g,加1000ml注射用水溶解,补足注射用水至2000ml,加适量活性炭除热源,0.2um微孔滤膜滤过,灌装,冷冻干燥,制得2000支冻干粉针。规格:70mg/支,每支含化合物不少于4.9mg,供静脉注射用。
实施例20
实施例3中制备的化合物10g,加糊精10g、乳糖30g用60%乙醇制粒、干燥、装胶囊,制得1000粒胶囊剂。规格:50mg/粒,每粒含化合物不少于9.7g。
实施例21
实施例1中制备的化合物10g,加1000ml注射用水溶解,补足注射用水至4000ml,加适量活性炭除热源,0.2um微孔滤膜滤过,灌装,制得2000支小水针。规格:2ml/支,每支含化合物不少于4.9mg。

Claims (6)

1.具有如下结构式的环黄芪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C2006100130360002C1
其中:
R1为-OH、-Cl、-Br、OR′、-NH2、-NHR5、-N(R6)2、A、B;
R2为-OH、OR′、A、B;
R3为-OH、-Br、OR′、A、B;
R4为-OH、-Cl、OR′、-NH2、-NHR5、-N(R6)2、A、B;
在上述R1、R2、R3和R4中,取代基任选上述基团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相同或不同基团的组合;
在上述R1、R2、R3和R4中,R′为-SO3H、-PO3H2、-(CH2)1-3SO3H、-(CH2)1-3PO3H2、-CO(CH2)1-3COOH、邻-磺酸苯甲酰基、间-磺酸苯甲酰基、对-磺酸苯甲酰基、对甲苯磺酰基、邻-羧基苯磺酰基、间-羧基苯磺酰基、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甲磺酰基;
在上述R1、R2、R3和R4中,R5为C1-5烷基、-COCH3、-CO(CH2)1-3CH3、-CO(CH2)1-3COOH、-(CH2)1-3SO3H、-(CH2)1-3PO3H2、邻-磺酸苯甲酰基、间-磺酸苯甲酰基、对-磺酸苯甲酰基、邻-羧基苯磺酰基、间-羧基苯磺酰基、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甲磺酰基;
在上述R1、R2、R3和R4中,R6为C1-5烷基;
在上述R1、R2、R3和R4中,A是B是
Figure C2006100130360003C2
其中A上的X1-X3为-H、-CO(CH2)1-3COOH、-SO3H、-PO3H2、-(CH2)1-3SO3H、-(CH2)1-3PO3H2、邻-磺酸苯甲酰基、间-磺酸苯甲酰基、对-磺酸苯甲酰基、邻-羧基苯磺酰基、间-羧基苯磺酰基、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或富马酸酰基团;
X1-X3可以同时为前述基团中的任意一个基团,当X1-X3中的一个位置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两个位置是-H;
当X1-X3中的两个位置同时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一个位置为-H;
其中B上的Y1-Y4为-H、-CO(CH2)1-3COOH、-SO3H、-PO3H2、-(CH2)1-3SO3H、-(CH2)1-3PO3H2、邻-磺酸苯甲酰基、间-磺酸苯甲酰基、对-磺酸苯甲酰基、邻-羧基苯磺酰基、间-羧基苯磺酰基、对-羧基苯磺酰基、马来酰基、富马酸酰基或甲磺酰基团;
Y1-Y4可以同时为前述基团中的任意一个基团,当Y1-Y4中的一个位置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三个位置是-H;
当Y1-Y4中的两个位置同时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两个位置是-H;
当Y1-Y1中的三个位置同时为前述基团中-H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基团时,其余一个位置是-H;
上述结构中不包括的结构有:R1、R2、R3和R4同时为-OH的结构;
R1=A、R2=B、R3=R4=OH,A中X1、X2、X3同时为H,B中Y1、Y2、Y3、Y4同时为H的结构;
R1=A、R2=R3=OH、R4=B,A中X1、X2、X3同时为H,B中Y1、Y2、Y3、Y4同时为H的结构;
R1=A、R2=R3=R4=OH,A中X1、X2、X3同时为H的结构;
R1=R2=A、R3=R4=OH,A中X1、X2、X3同时为H的结构;
R2=B、R1=R3=R4=OH,B中Y1、Y2、Y3、Y4同时为H的结构;
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有机盐或无机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黄芪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盐为:氨基酸盐、葡甲胺盐、甲磺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乙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胆酸盐或脱氧胆酸盐;无机盐为锂、钠、钾、镁、NH4 +离子盐或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或硝酸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黄芪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是单盐、复盐或多盐。
4.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通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适当的载体或赋形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为各种固体口服制剂、液体口服制剂、注射剂、膜剂、气雾剂。
6.权利要求1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权利要求4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病、心肌炎、肾炎、糖尿病、风湿、肝炎和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B2006100130369A 2006-01-12 2006-01-12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83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30369A CN100384830C (zh) 2006-01-12 2006-01-12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30369A CN100384830C (zh) 2006-01-12 2006-01-12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3132A CN1793132A (zh) 2006-06-28
CN100384830C true CN100384830C (zh) 2008-04-30

Family

ID=36804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303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830C (zh) 2006-01-12 2006-01-12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483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170A (zh) * 2010-07-14 2010-11-10 中国药科大学 丙二酰黄芪皂苷ⅰ及其苷元的抗肿瘤的用途
CN106946968A (zh) * 2017-03-27 2017-07-14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424B (zh) 2007-09-13 2013-05-29 天津药物研究院 环黄芪醇的单葡萄糖苷、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PT2437606T (pt) 2009-05-18 2016-09-22 Telomerase Activation Sciences Inc Composições e processos para aumentar a atividade da telomerase
CN102030799B (zh) * 2009-09-27 2012-09-05 天津药物研究院 环黄芪醇-6-O-β-D葡萄糖苷一水合物及其晶体
RS54780B1 (sr) 2010-04-27 2016-10-31 Pharma Mar Sa Antikancerski steroidni laktoni nezasićeni na poziciji 7(8)
CN105687208B (zh) * 2014-12-09 2020-03-31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环黄芪醇在制备治疗心力衰竭药物中的用途
CN105343109B (zh) * 2015-11-23 2018-06-19 泰州永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黄芪醇在制备保肝及促进肝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CN106943410A (zh) * 2016-01-06 2017-07-14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黄芪醇(cag)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的用途
CN106831927B (zh) * 2017-02-07 2018-02-09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
CN106892955B (zh) * 2017-03-23 2018-11-09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25-o-葡萄糖基环黄芪醇的合成方法
CN108992450B (zh) * 2018-07-23 2020-01-14 南通大学 环黄芪醇衍生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作用药物中的应用
CN110041395B (zh) * 2019-05-21 2021-09-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黄芪甲苷硫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57362B (zh) * 2019-09-06 2023-09-19 上海青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卤代四环三萜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4831999A (zh) * 2022-05-12 2022-08-0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小檗碱-环黄芪醇组合物、含有其的药物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0245A2 (en) * 2003-06-23 2005-01-06 Ger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telomerase activity
WO2005000248A2 (en) * 2003-06-25 2005-01-06 Ger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kin condition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0245A2 (en) * 2003-06-23 2005-01-06 Ger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telomerase activity
WO2005000248A2 (en) * 2003-06-25 2005-01-06 Ger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kin conditioni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170A (zh) * 2010-07-14 2010-11-10 中国药科大学 丙二酰黄芪皂苷ⅰ及其苷元的抗肿瘤的用途
CN106946968A (zh) * 2017-03-27 2017-07-14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
CN106946968B (zh) * 2017-03-27 2020-01-03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3132A (zh) 2006-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4830C (zh) 环黄芪醇类衍生物以及用途
CN1853637B (zh)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作为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的制药用途
CN105985396A (zh) 氘代鹅去氧胆酸衍生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CN106916177B (zh) 一种氘代的二肽硼酸或其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
CN101585859B (zh) 一种新的灯盏花乙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
JP2010538621A (ja) シクロアストラゲノールモノグルコシド、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医薬用組成物としての使用
CN102344481A (zh) 3-o-咖啡酰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294585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化合物
WO2005095438A1 (fr) Saponines,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utilisation
CN105037474A (zh) 4′-氨基-4′-去羟基-欧夹竹桃苷和4′-氨基-4′-去羟基-夹竹苷a及其用途
CN101863934A (zh) 水杨酸甲酯糖苷类化合物、其合成方法与用途
WO2021139797A1 (zh) 恩曲替尼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651B (zh) 一类齐墩果酸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19423B (zh) 白桦酸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10212B (zh) 淫羊藿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183719A (zh) 皂苷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05777837A (zh) 一种新型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
CN103183715A (zh) 呋甾烷型皂苷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07383015A (zh) 烷硫端基寡PEG修饰的氨基吡唑并[3,4‑d]嘧啶衍生物及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
CN104230931A (zh) 槐定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78764A (zh) 丹参酮iia磷酸衍生物、及其合成和作为药物的应用
CN104610208B (zh) (1s)‑1,6‑二脱氧‑1‑[4‑甲氧基‑3‑(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基]‑d‑吡喃葡萄糖的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30932A (zh) 苦参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38652B (zh) 一种具有抗恶性肿瘤作用的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3083014A1 (zh) 黄豆苷元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