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5382C -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5382C
CN100375382C CNB2003801046036A CN200380104603A CN100375382C CN 100375382 C CN100375382 C CN 100375382C CN B2003801046036 A CNB2003801046036 A CN B2003801046036A CN 200380104603 A CN200380104603 A CN 200380104603A CN 100375382 C CN100375382 C CN 1003753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bimetallic
action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ositiv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4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7859A (zh
Inventor
佐桥干夫
松家显彦
岩崎真一
冈田基
伊藤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ublication of CN1717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53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53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在辅助绕组(S)上流过起动电流时,主PTC(12)、辅助PTC(14)自身发热、电阻值增大。当辅助PTC(14)达到140℃时,速动双金属(18)断开,在主PTC(12)上不再流过电流,完成单相感应电动机(70)的起动。当速动双金属(18)被断开时,只向辅助PTC(14)侧流过微少电流,由于其产生的热,速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

Description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冰箱用压缩电动机(密闭形电动压缩机)或泵电动机等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驱动例如冰箱、空调等的密闭形压缩机的单相感应电动机中大多设置了起动装置。作为现有的这种起动装置,如图27(A)所示,提供了在与主绕组M一起利用交流电源90供电的辅助绕组S上串联连接了正特性热敏电阻312的结构。在这样的起动装置中,当单相感应电动机100起动时,正特性热敏电阻312呈低电阻值,因而在辅助绕组S上流过起动电流。通过起动电流,正特性热敏电阻312变为高电阻,流入辅助绕组S的电流得到了限制。在该结构中,即使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完成后的稳定运行中,正特性热敏电阻312上也被施加电源电压而自身持续发热,因此,通常消耗2~4W程度的功率,在能源节省方面存在问题。
还有,在现有的起动装置中,存在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停止后马上重起动困难的问题。即,起动用的正特性热敏电阻312,由于热容量大,因此,运行时变为高温、高电阻时,在电动机100停止后,下降到接近常温的温度、到可重起动状态需要数十秒至数分钟,倘若想在这之前重起动,因为该正特性热敏电阻312为高电阻,因此,在辅助绕组S上只流过微小的电流,电动机100成为限制转子状态,在主绕组M上流过大电流,过载保护器50工作,无法重起动。该过载保护器的恢复时间,最初比正特性热敏电阻312到可重起动为止的冷却时间短,因此,该过载保护器将反复多次进行动作,恢复,依次变为高温,其恢复时间变长。并且,通过使过载保护器的恢复时间比正特性热敏电阻312长,电动机100变为可起动。相关的事情在如下等场合发生:在冰箱的压缩机电动机中,冰箱内温度下降,恒温器关闭,压缩机电动机停止后,马上门被打开,冰箱内温度上升,恒温器打开。此时,不仅重起动花费时间,也成为缩短上述过载保护器寿命的原因。
为此,本申请人将图27(B)所示结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作为特开平6-38467号公报提出。在该电路中,在起动装置210内设置了与正特性热敏电阻312串联的双金属(bimetal)218,通过和正特性热敏电阻312并联设置的电阻214加热该双金属218,来阻断流向正特性热敏电阻312的电流。由比正特性热敏电阻312功耗小的电阻214,维持双金属218的断开状态,从而实现了小功耗。此外,在实开昭56-38276号公报中,公开了将正特性热敏电阻分为两部分配置的起动装置。
另外,在具备正特性热敏电阻的起动装置中,具备了用于连接到设置在单相感应电动机侧的连接销的插座端子,以便容易地安装到单相感应电动机上。例如,如实开昭62-115760那样,从单相感应电动机突出三根连接销(pin),通过起动装置的插座端子向它们进行电连接。
电设备因电动机等而产生非常大的振动,另外,在设备故障或检修时卸下、以及卸下后再安装时,插座端子的把持强度弱时,起动装置和电设备的接触将不充分。特别是在大型电动机起动用的起动装置中,接触部加热而产生端子的损伤,不能发挥作为PTC保护器装置的功能。并且,也不能排除发生火灾等的可能性。
图28(A)中示出了内置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起动装置中的插座端子的平面图,图28(B)示出了其截面,图28(C)示出了底面。该插座端子122,如图28(F)所示安装在连接销212上时,主要被施加由X、Y两方向的扭力产生的应力(下面,称为扭力。)。由此,插座端子122A,有时如图28(G)所示的因扭力的影响而扩张、无法复原到原来的状态。其结果,插座端子122A对连接销212的把持力大幅降低,由于接触不良而使接触电阻变大,所以,当流过电流时,就会发热而产生端子损伤等问题。
为对应所涉及的问题,提出了特开平8-149770、特开2001-332159等。在特开平8-149770中,提出了筒形状的插座端子,该端子沿连接销的插拔方向具有4个位置的槽。另外,在特开平8-149770中,提出了插座端子由把持部和支撑部构成,具备在把持部上产生扭力时扩张、吸收应力的一对接合片部的技术。另一方面,在特开2001-332159中,提出了在插座端子的缝隙状开口部附近,设置用于防止插座端子扩张的凸部的技术。
但是,在特开平6-38467号公报的起动装置中,由于由电阻214维持双金属218的断开状态,存在与图27(A)的电路结构相比功耗为1/3的限度。另外,在实开昭56-38276公报中,将正特性热敏电阻分割为2部分,因而只能使功耗下降到1/2为止。
不仅仅是上述功耗,在特开平6-38467号公报的起动装置中,维持双金属218的断开状态的电阻214的热容量大,因此,无法迅速进行单相感应电动机的重起动。同样地,在实开昭56-38276公报中,正特性热敏电阻被分为两部分,因此,只能将重起动时间减半。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可尽量抑制起动用的正特性热敏电阻在稳定运行中的功耗,可实现节能化。
另外,特开平8-149770的筒形状的插座端子,被槽分割的圆弧形状部分由于肋拱效应而在一部分上集中应力,存在容易变形的问题。另一方面,具备特开平8-149770的接合片部的插座端子,接合片部向侧方突出,因而空间效率变差难以收容到起动装置中。特开2001-332159的插座端子,由于与插座端子分体设置了凸部,因此,存在空间效率变差难以收容到起动装置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可长期维持插座端子的把持力。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速动双金属(snap action bimetal),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设定温度时断开;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前述速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使前述速动双金属感知热;
密闭室,设置在密闭外壳内,用于密闭前述速动双金属以及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
为达成上述目的,权利要求5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上;
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感知来自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当其达到设定温度时断开;
密闭室,设置在前述外壳内,用于密闭前述双金属以及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
磁铁,对前述双金属施加将触点向接通侧推压的磁力。
权利要求7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上;
感温磁铁,感知来自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当其达到设定温度时消磁;
开关,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被前述感温磁铁的磁力吸引而接通,并且,通过该感温磁铁的消磁而断开;
密闭室,设置在前述外壳内,用于密闭前述开关。
权利要求8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上;
感温磁铁,感知来自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当其达到设定温度时进行消磁;
簧片开关,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由前述感温磁铁的磁力而接通,并且,通过该感温磁铁的消磁而断开。
根据权利要求1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在单相感应电动机起动时,由于正特性热敏电阻为低电阻,因此,起动电流将通过正特性热敏电阻以及速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流向辅助绕组,起动单相感应电动机。当流过起动电流时,正特性热敏电阻自身发热,成为高电阻,向与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的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流入很多的电流。当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速动双金属断开,在正特性热敏电阻上不再流过电流,单相感应电动机完成起动并稳定运行。
当速动双金属断开时,只向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流入电流而发热,通过其产生的热,速动双金属保持断开状态。
因此,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定运行时,在正特性热敏电阻中不流过电流,而在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上流过电流,但是流过该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电流,是使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产生用于使速动双金属保持断开状态程度的热的极小电流,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比以往的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小很多。
特别是,速动双金属和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被收容在外壳内的密闭室中,因此,热很难向外部扩散,可以以极小的功耗维持速动双金属的断开。还有,作为密闭形压缩机的制冷剂使用了可燃气体(丁烷等碳氢化合物),即使发生该制冷剂泄露的事故,也因收容在密闭室内,因而不会因速动双金属的开闭动作时的火花而着火。
另外,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定运行中,热容量大的起动用正特性热敏电阻冷却而达到常温。另一方面,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由于其热容量小,因此冷却较快。因而,即使在单相感应电动机停止后马上重起动时,因为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立即被冷却到接近常温,所以到达可重起动的时间变得非常短、为数秒至数十秒,过载保护器不会像以往技术那样反复进行动作、恢复,可迅速重起动。
还有,在双金属的加热中使用了小型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因此,不受电压变动的影响,对周围温度的变化也有校正效果。
权利要求2中,速动双金属由摇摆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板、双金属、介于该可动触点板的第一支撑点和该双金属的第二支撑点之间的截面为半圆形状的板弹簧构成。当第二支撑点比连接可动触点板的支点和第一支撑点的线段更靠近双金属低温时的前端位置侧时,板弹簧推压可动触点板以将可动触点压到固定触点侧。并且,当第二支撑点比连接可动触点板的支点和第一支撑点的线段更靠近双金属高温时的前端位置侧时,板弹簧推压可动触点板以使可动触点离开固定触点侧。由此,速动双金属可很快断开触点。据此,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不良。
在权利要求3中,速动双金属具备实施了深冲加工的双金属。另外,在权利要求4中,速动双金属在中央部分上具备实施了大致圆形的成形加工的双金属。由此,速动双金属可很快将触点断开。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不良。
在权利要求5中,在自由端侧具备触点的双金属,被磁铁的磁力推压至触点接通侧。在断开双金属时,磁铁的磁力以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降。双金属,在触点接通状态下受最强的磁力,当触点离开后磁力急剧减弱,因此,可很快断开触点。因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不良。
在权利要求6中,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与双金属的基部相接。由此,可将来自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高效地传递给双金属,可以以小功耗的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维持双金属的断开状态。
在权利要求7中,例如,在由磁性导电部件构成的弹簧板的自由端侧具备触点的开关,被感温磁铁的磁力推压,该感温磁铁感知来自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当其达到设定温度时进行消磁。即,当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开关与弹簧板的弹力相对被感温磁铁的磁力吸引而接通;当达到设定温度或更高温度时,开关由于该感温磁铁的消磁而被弹簧板的弹力断开。在断开时,来自感温磁铁的磁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降。开关在触点接通的状态时受到最强磁力,当触点离开后磁力急剧减弱,因此,可很快断开触点。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之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不良。
在权利要求8中,簧片开关根据感温磁铁的磁力被接通、断开,该感温磁铁感知来自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当其为设定温度时进行消磁。即,当未达到设定温度时,簧片开关根据感温磁铁的磁力而接通;当为设定温度或更高时,簧片开关由于感温磁铁的消磁而断开。在断开时,来自感温磁铁的磁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降,因此,簧片开关可很快断开触点。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由于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不良。
在权利要求9中,因为设置了保险丝,该保险丝是通过在具有以弹力保持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并且,用于电连接的弹簧部的导电板的规定部位上穿设通孔,并使通孔外周部的宽度变细而成的。因此,正特性热敏电阻异常发热,热失控,电阻值下降变为接近短路而电流增加时,保险丝部熔断。因此,可防止起动绕组和起动保护器(relay)的烧损。
在权利要求10中,在保持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弹簧部的为了与正特性热敏电阻抵接而被弯曲为钝角的抵接角部设有长孔。由此,抵接角部的与正特性热敏电阻接触的接触点通过分割成为2倍,可提高接触可靠性。
在权利要求11中,在保持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弹簧部的为了与正特性热敏电阻抵接而弯曲为钝角的抵接角部设有切口。由此,抵接角部的与正特性热敏电阻接触的接触点通过分割成为了2倍,可提高接触可靠性。还有,因在切口的内侧和外侧,抵接角部的共振频率不同。压缩机的振动传递到起动装置中,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弹簧部件将共振,当正特性热敏电阻电极部被弹簧部件叩压时,将在电极上产生损伤、剥离,但是权利要求11中,因在抵接角部的内侧和外侧共振频率不同,因此不会同时共振,抵接角部不会叩压正特性热敏电阻,不会在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电极上产生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2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串联连接在辅助绕组上的正特性热敏电阻、在可插拔的连接销之间进行电连接的插座端子,并由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构成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
前述插座端子,具备连接销保持部,该连接销保持部将向连接销的轴向的侧方延伸的一对板部向内侧弯曲,将前端形成为可与连接销的圆柱形状吻合的圆弧状,并且,使前端相互离开;
前述连接销保持部,被与连接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的缝隙分为前端侧的第一部位和里侧的第二部位两部分。
权利要求12的起动装置中,插座端子的连接销保持部被分为前端侧的第一部位和里侧的第二部位两部分,因此,当连接销插入时,即使扭力作用的情况下,扩张的也只停留在连接销保持部前端侧的第一部位,里侧的第二部位不扩张。因此,在第二部位中,不产生疲劳,可保持与连接销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产生因接触部的加热引起的损伤。
还有,向连接销插入时,首先,前端侧的第一部位被扩张而被插入,当连接销前端到达里侧的第二部位时,第二部位开始扩张。即,插入时需要的力,因为需要将比连接销狭窄的部位扩张,所以最初为最大,其后几乎恒定,但是在本发明中,在连接销开始插入时,只扩张被分割的前端侧第一部位即可,因此,与需要扩张连接销保持部整体的现有技术品相比,插入操作变得轻松。另外,其与现有技术品大小相同,因此,提高了空间效率,可容易地适用于现存起动装置。
另外,即使在连接销和插座之间存在倾斜,由于前端侧的第一部位和里侧的第二部位相独立地和连接销接触,因此,例如,即使连接销和插座端子为点接触,其触点成为2倍,可确保连接销和插座端子的电连接。
在权利要求13中,在外壳内设有凹部,该凹部收容贯通连接销保持部的连接销的前端部,因此,与连接销的前端的倒角部位,穿过连接销保持部而位于凹部内。即,不用连接销保持部来把持倒角部位,因此,可提高连接销保持部中的连接销的把持力,还有降低连接电阻的效果。
在权利要求14中,连接销保持部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形成得较宽,以便比里侧第二部位更缓和地保持连接销,因此,在连接销开始插入时所需要的力很小就可以。另一方面,里侧第二部位形成得较狭窄,因此,在该第二部位中,可保持与连接销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会产生因接触部的加热而引起的损伤。
在权利要求15中,连接销保持部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的连接销轴向的长度形成得比里侧第二部位长,因此,插入连接销时的扭力由第一部位承受,可防止第二部位被扭力扩张。由此,在第二部位中,可保持与连接销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会产生因接触部的加热而引起的损伤。
在权利要求16中,连接销保持部的里侧的第二部位的连接销轴向的长度形成得比前侧第一部位长,因此,通过用第二部位牢固地保持连接销,可不产生疲劳,保持与连接销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会产生因接触部的加热而引起的损伤。
在权利要求17中,在连接销保持部的里侧的第二部位的前端设有V字形的凹入,因此,向连接销插入时,插通了前端侧的第一部位的连接销前端到达里侧的第二部位时,也可容易地向第二部位侧插入,插入操作变得轻松。
为解决上述课题,权利要求19的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缓动双金属(slow action bimetal),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设定温度时断开;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前述缓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使前述缓动双金属感知热;
密闭室,设置在密闭外壳内,用于密闭前述缓动双金属以及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
根据权利要求19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起动单相感应电动机时,正特性热敏电阻为低电阻,因此,起动电流通过正特性热敏电阻以及缓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流过辅助绕组,起动单相感应电动机。当流过起动电流时,正特性热敏电阻自身发热,成为高电阻,与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的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上流过更多的电流。当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缓动双金属断开,正特性热敏电阻上不再流过电流,单相感应电动机完成起动而进入稳定运行。
当缓动双金属被断开时,只在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上流过电流发热,由于因其产生的热,缓动双金属保持为断开状态。
因此,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定运行中,正特性热敏电阻上不流过电流,而是在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流过电流,但是流过该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电流,是使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产生用于使缓动双金属保持断开状态程度的热的极小电流,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比以往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小很多。
特别是,缓动双金属和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因为被收容在外壳内的密闭室中,所以热量很难向外部扩散,可以以极小的功耗维持缓动双金属的断开。还有,作为密闭形压缩机的制冷剂使用了可燃气体(丁烷等碳氢化合物),即使发生该制冷剂泄露的事故,也因收容在密闭室内,不会因缓动双金属的开闭动作时的火花而着火。还有,因为使用了缓动双金属,所以与成形的速动双金属相比较,耐得住长期使用。
另外,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定运行中,热容量大的起动用正特性热敏电阻被冷却变成常温。另一方面,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其热容量小,因此,冷却较快。因此,即使单相感应电动机停止后马上重起动时,因为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被立即冷却到接近常温,所以到达可重起动的时间变得非常短、为数秒至数十秒,不会像以往技术那样,过载保护器反复进行动作、恢复,可迅速地重起动。
在权利要求20中,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与缓动双金属的基部相接。因此,可将来自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高效传递给缓动双金属,可以以小功耗的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维持缓动双金属的断开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权利要求21中,其技术特征在于: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使速动双金属感知热;
缓动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设定温度时断开;
速动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以及前述缓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规定高温度时断开;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前述缓动双金属以及前述速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使前述缓动双金属感知热。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起动单相感应电动机时,正特性热敏电阻为低电阻,因此,起动电流通过正特性热敏电阻以及缓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流过辅助绕组,起动单相感应电动机。当流过起动电流时,正特性热敏电阻自身发热,成为高电阻,与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的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流过很多电流。当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缓动双金属断开,正特性热敏电阻上不流过电流,单相感应电动机完成起动进入稳定运行。
当缓动双金属被断开时,只在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流过电流而发热,通过其产生的热,缓动双金属保持为断开状态。
因此,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定运行中,正特性热敏电阻中不流过电流,而是在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侧流过电流,但是流过该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电流,是使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产生用于使缓动双金属保持断开状态程度的热的极小电流,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比以往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小很多。还有,使用了缓动双金属,因此,与成形了的速动双金属相比较,耐得住长期使用。
另外,当正特性热敏电阻异常发热而达到规定高温度时,速动双金属将断开,阻断流向辅助绕组的电流,因此,正特性热敏电阻热失控,因高温而变为低电阻,可防止在辅助绕组上流过大电流而使其绝缘被破坏。
在权利要求22中,速动双金属设定为在常温不恢复。因此,可完全防止由速动双金属的恢复引起的正特性热敏电阻的热失控。
在权利要求23中,缓动双金属的触点和速动双金属的触点直接接触,当缓动双金属达到设定温度时,从速动双金属侧的触点离开;当速动双金属达到规定高温度时,从缓动双金属侧的触点离开。在加热、缓动双金属断开时,也对速动双金属侧加热,稍微向从缓动双金属侧的触点离开的一侧移动,因此,但是即使使用了寿命长但动作慢的缓动双金属,也可适当地阻断起动电流。即,随着温度上升,因为在相互的双金属离开的方向上,所以难以产生颤动。还有,两个触点都是由可动触点构成,因此,因温度变化经常引起相擦现象(相互摩擦),触点接触部被清洗,使用银触点而不是镀金,可实现长寿命。还有,缓动双金属的触点和速动双金属的触点直接接触,因此,与将设有固定触点的金属板等的端子部件介于双方之间相比,可实现低成本和低电阻。
在权利要求24中,设置与速动双金属的前端相接的止挡件,使得不妨碍缓动双金属的动作。因此,完成起动,正特性热敏电阻冷却,即使速动双金属返回到常温,也可防止向缓动双金属侧弯曲,可保持适当的触点间隔。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以及向压缩机安装过载保护器的说明图,图1(B)为销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以及过载保护器的电路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载保护器的平面图。
图4(A)、图4(B)为安装了图3所示的过载保护器的罩时的X-X纵截面图,图4(A)示出了双金属反转前的状态,图4(B)示出了双金属反转后的状态。
图5(A)为卸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的底盖时的底面图,图5(B)示出了图5(A)的B1-B1截面,图5(C)示出了图5(B)的C1-C1截面。
图6(A)为图5(B)的从箭头e侧看到的平面图,图6(B)为图5(C)的箭头f侧看到的侧面图,图6(C)为图5(B)的箭头g侧看到的底面图。
图7(A)为在起动装置上组装了过载保护器时的平面图,图7(B)为侧面图,图7(C)为底面图。
图8(A)为速动双金属的平面图,图8(B)、图8(C)为将图5(C)示出的起动装置放大示出的截面图。
图9(A)为图5(A)中的第一触点板的放大图,图9(B)为图9(A)的箭头h方向视图,图9(C)为图9(A)的箭头j方向视图,图9(D)为图9(C)中的圆D所包围的与主PTC抵接的抵接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0(A)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速动双金属的平面图,图10(B)、图10(C)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11(A)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第一触点板的放大图,图11(B)为图11(A)的前头h方向视图,图11(C)为图11(A)的箭头j方向视图,图11(D)为图11(C)中的圆D所包围的与主PTC抵接的抵接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2(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的平面图,图12(B)为侧面图,图12(C)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的平面图,图12(D)为另一例的侧面图,图12(E)以及图12(F)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速动双金属的动作说明图。
图13(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速动双金属的平面图,图13(B)为侧面图,图13(C)以及图13(D)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速动双金属的动作说明图。
图14(A)、图14(B)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双金属动作的说明图。
图15(A)、图15(B)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开关动作的说明图。
图16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簧片开关的说明图。
图17(A)、图17(B)、图17(C)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适用例的电路图。
图18(A)为图5(B)中的圆E所包围的部位的放大图,图18(B)为图18(A)的B3-B3截面图,图18(C)为图18(A)的C3-C3截面图(从销中心去掉前侧的图),图18(D)为插入了销状态的插座端子的立体图。
图19(A)为示出图18(A)的端子的平面图,图19(B)为图19(A)的B4-B4截面图,图19(C)为图19(A)的箭头k方向视图。
图20(A)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的平面图,图20(B)为图20(A)的B4-B4截面图,图20(C)为图20(A)的箭头k方向视图。
图21(A)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的平面图,图21(B)为图21(A)的B4-B4截面图,图21(C)为图20(A)的箭头k方向视图。
图22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端子和现有技术的插座端子的插入力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图23(B)为卸掉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盖时的平面图,图23(A)示出了图23(B)的A-A截面,图23(C)示出了图23(B)的C-C截面。
图24(A)、图24(B)为第六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25(B)为卸掉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盖时的平面图,图25(A)示出了图25(B)的A-A截面,图25(C)示出了图25(B)的C-C截面。
图26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27(A)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电路图,图27(B)为特开平6-38467号公报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28(A)示出了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插座端子的平面图,图28(B)示出了截面,图28(C)示出了底面,图28(D)、图28(E)为示出向起动装置嵌入连接销时的截面图,图28(F)、图28(G)为示出向插座端子嵌入连接销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以及过载保护器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和过载保护器50,一体地安装在压缩机102的圆顶104的销端子110上,用罩106保护。在该压缩机102的内部中收容了电动机100。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以及过载保护器50的电路图。电源端子92、94连接在100V的单相交流电源90上,此外,其中一个电源端子92通过串联运行开关97以及过载保护器50连接在电源线96上,另一个电源端子94连接在电源线98上。过载保护器50,由双金属70和加热该双金属70的加热器76构成,当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上施加了过载时,由于加热器76的发热,双金属70阻断电流,当由于电流的阻断温度下降到常温时,双金属70自动恢复并重新通电。
单相感应电动机100,具有主绕组M以及辅助绕组S,因此,该主绕组M连接在电源线96、98之间,辅助绕组S的一个端子连接在电源线96上。该单相感应电动机100驱动例如冰箱中制冷循环的参照第一图所述的密闭形压缩机102。并且,运行开关97,被例如图中未示出的温度控制装置接通、断开,因此,当冰箱内的温度达到上限温度时接通,达到下限温度时断开。
前面所述辅助绕组S的另一个端子,通过正特性热敏电阻(下面,作为主PTC参照)12以及常闭形速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电源线98上。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下面,作为辅助PTC参照)14与该主PTC12以及速动双金属18并联连接着。在此,主PTC12以及辅助PTC14,例如由以钛酸钡为主成分的氧化物半导体陶瓷构成,有居里温度,具有电阻根据该居里温度急剧增大的特性。正特性热敏电阻12,例如,在常温(25℃前后)中为5Ω左右,在120℃时为0.1kΩ左右,在140℃时变为1kΩ~10kΩ左右。辅助PTC14,具有比主PTC12高的电阻值,将热容量设定为1/3~1/10(1/6左右为最适合),从而使其功耗为1/3~1/10。并且,速动双金属18,感知来自辅助PTC14的热进行接通、断开,当感知的热例如为设定温度140℃时,进行断开动作。
接着,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当运行开关97被接通时,起动电流通过运行开关97以及过载保护器50流过主绕组M。还有,主PTC12在常温中呈低电阻值(例如5Ω左右),因此,起动电流也将流过辅助绕组S、主PTC12以及速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辅助PTC14的并联电路上,由此单相感应电动机将起动。
当辅助绕组S的起动电流流过主PTC12时,主PTC12、辅助PTC14自身发热,电阻值急剧增大。并且,在数秒后,主PTC12、辅助PTC14达到140℃的温度,此时的主PTC12的电阻值,例如为1kΩ~10kΩ,流过速动双金属18的电流减少。当辅助PTC14达到140℃的温度时,速动双金属18感知该温度进行断开动作,电流不再流过主PTC12以及速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由此完成了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起动,进行稳定运行。
当速动双金属18被断开时,只向辅助PTC14侧流过电流而产生热,由于其产生的热,速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
从而,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稳定运行中,在主PTC12中不流过电流,取而代之,电流流过辅助PTC14侧,但是流过该辅助PTC14的电流,是使辅助PTC14产生用于使速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程度的热的极小电流,辅助PTC14的功耗比以往的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小很多。
另外,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稳定运行中,热容量大的主PTC12冷却到常温。另一方面,辅助PTC14的热容量小,因此,冷却较快。因此,即使单相感应电动机100停止后立即重起动,辅助PTC14也马上被冷却到接近常温,因此,到达可重起动的时间变得非常短、为数秒至数十秒,过载保护器不会像以往技术那样反复进行动作、恢复,可迅速重起动。
接下来,参照图3以及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过载保护器50的机械结构进行说明。
图3为卸掉过载保护器50的罩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为安装了罩的状态下的图3中的X-X截面图。如图4所示,过载保护器50由不饱和聚酯制的基座52和PBT树脂制的罩54构成;在过载保护器50的上面配设了用于嵌入从电动机侧延伸的销(图中未示出)的插座端子58;在侧面上,配设了用于向侧方延伸、插入电源侧插座的图3所示的接头端子56。
如图4(A)所示,过载保护器50的双金属70被夹在可动触点板60和可动侧端子74之间,在该双金属70的下方设置了加热器76。在该双金属70的上方配设了可动触点板60。可动触点板60的一端被焊接固定在增强板78上,在自由端上安装了与固定触点64接触的可动触点62。
对过载保护器50的机械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连接至电源侧插座的接头端子56,如图3所示以平板状成形,在该接头(tab)端子56上,点焊了以曲柄状成型的连接板72,通过该连接板72连接在加热器76的端子76a上。加热器76,使例如镍铬合金或铁铬线绕成线圈状,收容在形成于基座52上的凹部52c(参照图4(A))中。如图3所示,加热器76的另一端76b,通过可动侧端子74连接在增强板78上。如图4(A)所示,该增强板78贯通可动触点板60的孔部以及双金属70的凹部而焊接在可动侧端子74上。
双金属70由大致为矩形形状的快变部(snap部)70a、用于保持该快变部70a的一对保持部70b构成,该快变部70a与皿形双金属同样成型(成形),在规定温度下曲率(凹凸)翻转。如图4(A)所示,双金属70的保持部70b夹在可动触点板60和可动侧端子74之间而固定,并且,该快变部70a被形成于基座52上的支柱状支撑部52a支撑。通过在该支撑部52a的周围的、凹部52c内以线圈状配设加热器,将由加热器76产生的热高效地传递给双金属70。
双金属70被固定在保持部70b上,快变部70a被支撑部52a支撑,因此,不用进行调整而通过装配就可得到期望特性。特别是保持部70b比快变部70a小,因此,即使固定保持部70b,快变特性也与现有技术的双金属单体(未固定的双金属)相同,可容易地得到需要的特性。
另一方面,可动触点板60用弹性金属板制成,在自由端上具备可动触点62,在大致中央部上配设了与上述双金属70的自由端70a’接触的凸部60a。
如图4(A)所示,固定在增强板78上的可动触点板60的可动触点62,与固定触点64接触,载置该固定触点64的固定触点板66,如图4(A)所示,一端66a被固定在基座52侧,另一端66b通过形成在该罩54上的通孔或切口部(图中未示出)延伸至外部。并且,在该罩54的外部,固定触点板的另一端66b和插座端子58连接着。
如图4(B)所示,过载保护器50的罩54上形成有凸部54a,使可动触点板60可向上方摇摆。另外,在该罩54上形成了用于与起动装置10连接的卡合部55。
过载保护器50,如图4(A)所示,在双金属70翻转(快变)前,可动触点62和固定触点64连接着,将通过接头端子56输入的来自电源的电流供给电动机M侧。
在此,当因电动机M过载或转子限制等而流过过电流时,加热器76的发热量变大,双金属70达到预设温度(例如,120℃)时,如图4(B)所示,从凸状快变到凹状,将可动触点板60向上推,从而断开可动触点62和固定触点64的接触。由此,停止向电动机M的供电,以保护电动机。通过停止向电动机M的供电,流入加热器76的电流被停止,双金属70的温度下降。并且,当达到预设温度时,从凹状快变到凸状,如图4(A)所示,利用可动触点板60的弹性恢复可动触点62和固定触点64的接触,重新向电动机M供电。
接下来,参照图5以及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机械结构进行说明。
图5(A)为卸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的底盖的状态的底面图,图5(B)示出了装上底盖状态时的图5(A)的B1-B1截面,图5(C)示出了图5(B)的C1-C1截面。此外,图5(B)相当于图5(C)的B2-B2截面。图6(A)为图5(B)的箭头e侧看到的平面图,图6(B)为图5(C)的箭头f侧看到的侧面图,图6(C)为图5(B)的箭头g侧看到的底面图。如图6(B)所示,起动装置10具备外壳40和底盖46,在外部形成了用于安装图6中所示的过载保护器50的凸缘48。
如图5(A)所示,在外壳40的内侧安装了连接在图2所示的辅助绕组S侧的端子22。端子22由接头端子22C、插座端子22A、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2B形成为一体。该连接部22B上安装了第一触点板26,该第一触点板26具备保持主PTC12的弹簧部26B。
如图5(C)所示,端子22的接头端子22C上,连接着第二连接板30的一端。第二连接板30的另一端弹簧部30a,在辅助PTC14上持续施加弹簧压力。辅助PTC14与速动双金属18的基部接触。即,第二连接板30的弹簧部30a、辅助PTC14、速动双金属18的基部以及第三连接板32的一端相邻连接着。该第三连接板32的另一端连接在端子24的接头端子24C上,该端子24用于连接至图2所示的电源线98侧以及主绕组M。端子24具有接头端子24C和插座端子24A。
一方面,在速动双金属18的前端侧上,设置了可动触点18a,与以曲柄状形成的固定触点板36的固定触点36a相接。在可动触点18a的外壳40侧壁一侧,设置了用于限制可动触点18a的移动的止挡件49。另一方面,固定触点板36的另一端,连接了第四连接板33,而第四连接板33的另一端,连接在具备接头端子25C和插座端子25A的端子25上。端子25上安装了具备保持主PTC12的弹簧部34B的第五连接板34。该第五连接板34和第一连接板26是相同的部件。
在此,速动双金属18以及辅助PTC14,被收容在由设置在外壳40内侧的隔板42形成的密闭室44内。密闭室44为密封结构。第二连接板30通过设置在外壳40侧壁上的通孔42a,第三连接板32通过通孔42b,第四连接板33通过通孔42c通到密闭室44内。
图7(A)为表示在起动装置10上组装了过载保护器50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B)为侧面图,图7(C)为底面图。组装是通过在起动装置10的凸缘48上卡合过载保护器50的卡合部55来进行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中速动双金属18和辅助PTC14,被收容在外壳40内的密闭室44内,因此,热量很难向外部扩散,可以以极小的功耗维持速动双金属18的断开。还有,作为密闭形压缩机的制冷剂使用了可燃气体(丁烷等碳氢化合物),即使发生该制冷剂泄露的事故,也因收容在密闭室44内,所以不会因速动双金属18的开闭动作时的火花而着火。
还有,辅助PTC14直接与速动双金属18的基部相接,因此,可将来自辅助PTC14的热高效地传递给速动双金属18,可以以小功耗的辅助PTC14,维持速动双金属18的断开。
参照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速动双金属18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8(A)为速动双金属18的平面图,图8(B)、图8(C)为将在图5(C)示出的起动装置放大示出的截面图。
速动双金属18,由在中央部形成了大致矩形的开口并摇摆可动触点18a的可动触点板18b、双金属18c、包括在可动触点板18b的第一支撑点P1和双金属18c的第二支撑点P2之间的截面为半圆形状的板弹簧18d构成。可动触点板18b的前端分为二股保持两个可动触点18a。
在此,板弹簧18d由弹簧材料或双金属构成,其被安装以推压可动触点板18。即,如图8(B)所示,当第二支撑点P2比连接可动触点板18b的支点P3和第一支撑点P1的线段更靠近双金属18c低温时的前端位置侧时,板弹簧18d推压可动触点板以将可动触点18a推压到固定触点36a侧。因此,即使在速动双金属18马上要断开之前,在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下可动触点18a和固定触点36a持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由于振动使可动触点18a和固定触点36a处于触点开闭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8(C)所示,当第二支撑点P2比连接可动触点板18b的支点P3和第一支撑点P1的线段更靠近双金属18c高温时的前端位置侧时,板弹簧18d推压可动触点板18b以使可动触点18a从固定触点36a侧离开。即,双金属18c从图8(B)所示的状态向上方弯曲,当第二支撑点P2超过连接可动触点板18b的支点P3和第一支撑点P1的线段(死点)来到上侧时,板弹簧18d的推压方向将翻转,如图8(C)所示,速动双金属18使可动触点18a从固定触点36a离开。由此,可很快断开触点。因此,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不良。
参照图9对第一连接板26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9(A)为图5(A)中的第一连接板26的放大图,图9(B)为图9(A)的箭头h方向视图,图9(C)为图9(A)的箭头j方向视图,图9(D)为图9(C)中的圆D所包围的与主PTC抵接的抵接部的放大立体图。此外,如上所述,第五连接板34与第一连接板26是相同的部件。
第一连接板26由铜或铜合金或镀了导电金属材料的不锈钢铜等导电弹簧材料构成。第一连接板26,由弯曲为图9(A)所示的曲柄状的连接部26A、相对图9(B)所示的连接部26A的弯曲方向在直角方向上分别以U字状弯曲的一对弹簧部26B、26B构成。弹簧部26B、26B以弹力保持主PTC12并且取得电连接。如图9(C)所示,弹簧部26B、26B,在延伸至侧方的一对矩形板的中央分别设置了矩形开口,由此,形成由一对平行部位26c、26c和连接该平行部位26c、26c的连接部位26d构成的开口侧相对的一对コ字状部,并使该一对コ字状部分别向内侧弯曲为U字状。在平行部位26c的前端附近上,使连接部位26d向内侧弯曲而突出,由此,形成了与主PTC12抵接的抵接角部26f。如图9(B)所示,在平行部位26c、26c上形成了用于减少与外壳40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热传导的收缩部(较り部)26e。
在连接部26A的弹簧部26B侧的弯曲部上,形成了通孔26h。即,在第一连接板26使通孔26h的外周部(保险丝部分)26j的宽度各自为小于等于0.5mm。当起动绕组S的电流流过大于等于一定时间(例如30秒)时,将在通孔26h的外周的保险丝部分26j熔断。由此,在主PTC12劣化、异常发热、热失控而处于近似短路状态时,保险丝部分26j被电流熔断,防止起动绕组S和起动装置本身的烧损。特别是,通过在弯曲部上形成通孔26h,可使该弯曲部具有弹力,通过保持具有弹力的状态,可以在保险丝部分26j熔断时,防止熔断部分的再溶合。
还有,如图9(D)所示,在平行部位26c的为了与主PTC12抵接而弯曲为钝角的抵接角部26f上,以平行部位26c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了长孔26g。由此,抵接角部26f和主PTC12的接触点通过被分割成为2倍,作为整个弹簧部26B,在4个地方的抵接角部26f,在8个地方与主PTC相接触。由此,可提高接触可靠性。
接下来,参照图18以及图19对起动装置10的端子2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8(A)为图5(B)中的圆E所包围的部位的放大图,图18(B)为图18(A)的B3-B3截面图,图18(C)为图18(A)的C3-C3截面图(从销中心去掉前侧的图),图18(D)为插入了销116的状态的插座端子22A的立体图。图19(A)为图18(A)示出的端子22的平面图,图19(B)为图19(A)的B4-B4截面图,图19(C)为图19(A)的箭头k方向视图。
端子22与第一连接板26同样,由铜或铜合金或镀了导电金属材料的不锈钢铜等导电弹簧材料构成。如图19(A)所示,端子22由接头端子22C、插座端子22A和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2B形成为一体。接头端子22C,通过将向连接销的轴向侧方延伸的一对板部22k、22k向内侧折叠,如图19(B)所示成为两层结构而得到强度。在接头端子22C的中央穿设了通孔221。连接部22B大致以曲柄状形成,中央穿设了通孔22m。
如图19(C)所示,插座端子22A将向连接销的轴向侧方延伸的一对板部22d、22d向内侧弯曲,形成为使其前端可与连接销的圆柱形状吻合的圆弧状,并且,具备前端相互离开的连接销保持部22e。连接销保持部22e,如图19(A)所示,被与连接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的缝隙22f分割为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和里侧的第二部位22h两部分。在连接销保持部22e的相反侧(图19(C)的下侧)形成了用于使与连接销的接触良好的V字状的槽22n。在第一部位22g的前端部上形成了V字状的凹入22j,同样在V字状的槽22n的前端部上形成了V字状的凹入22o。
如图18(A)、图18(B)、图18(C)所示,在保持端子22的外壳40上穿设了用于收容贯通了连接销保持部22e的连接销116的前端部116a的凹部40a。
在图18、图19中,对端子22的插座端子22A进行了说明,但是端子24的插座端子24A、以及过载保护器50的插座端子58也同样是被2分割的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如参照图7所述的那样,安装有过载保护器50,如参照图1(A)所述的那样,安装在压缩机102的销端子110上。图1(B)示出了销端子110的立体图。在销端子110上竖直设置了三根连接销112、114、116,在连接销112上连接了插座端子58,在连接销114上连接了插座端子24A,在连接销116上连接了插座端子22A。
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以及过载保护器50中,插座端子22A、24A、58的连接销保持部22e被分割为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和里侧的第二部位22h两部分,因此,如图18(D)所示,当插入连接销116时即使在X方向以及/或Y方向的扭力作用的情况下,扩张的只有连接销保持部22e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里侧的第二部位22h不扩张。由此,在第二部位22h中,不产生疲劳,可保持与连接销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产生由接触部加热而引起的损伤。
图22示出了插入连接销时所必需的插入力。图中纵轴表示插入力,横轴表示销插入行程。点线示出了在参照图28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插座端子122A中插入连接销212时的插入力。实线示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22A中插入连接销116时的插入力。图28(F)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插座端子122A在开始插入连接销212时,有必要扩张整个连接销保持部(将板部122d、122d向内侧弯曲,将前端形成为与连接销的圆柱形状吻合的部位)122e。因此,插入力最初非常大,之后变为恒定。
另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端子22A,在插入连接销时,首先前端侧的第一部22g扩大,但是与现有技术的插座端子122A的连接销保持部122e比较,只要在轴向上扩大一半长度的第一部位22g即可,因此,用大约一半的插入力即可。当连接销116的前端达到里侧的第二部位22h时(图中的P2),第二部位22h将开始扩张,但是与现有技术的插座端子122A的连接销保持部122e比较,只要在轴向上扩大一半长度的第二部位22h即可,因此,无需大的力。并且,由于引导至第一部位22g,因此,所施加的力使连接销116垂直插入,因此,无需多余的力。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端子22A,在开始插入连接销时,只扩张被分割的前端侧第一部位22g即可,因此,与需扩张连接销保持部整体的现有技术品相比较,插入工作变得轻松了。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端子22A与现有技术品的大小相同,因此,提高了空间效率,可简单地应用于现有的起动装置。
另外,即使在连接销116和插座端子22A之间存在倾斜时,由于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和里侧的第二部位22h相互独立地接触于连接销116,因此,例如,即使连接销116和插座端子22A为点接触,接触点也变为2倍,可确保连接销和插座端子的电连接。
还有,在如参照图18(A)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中,因为在外壳40中设置了收容贯通了连接销保持部22e的连接销116的前端部分116a的凹部40a,所以连接销116的前端的倒角前端部116a,穿过连接销保持部22e而位于凹部40a内。图28(D)、图28(E)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倒角前端部212a位于连接销保持部122e内,因此,不能把持该前端部212a,连接销保持部122e的把持力降低。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中,不是由连接销保持部22e把持倒角的连接销116的前端部116a,因此,可提高在连接销保持部22e中的连接销116的把持力。特别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把持力与图21(A)所示的缝隙22f的宽度相应地降低,但是通过设置凹部40a,可得到与没有缝隙的现有技术相同长度的连接销保持部122e相等的把持力。
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端子2A,如图19(B)所示,连接销保持部22e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的直径1设定得比里侧第二部位22h的直径2稍微大一些。即,连接销保持部22e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为了比里侧第二部位22h更缓和地保持连接销116而形成得较宽,因此,开始插入连接销时需要的力小。另一方面,因为里侧第二部位22h形成得较窄,所以,该第二部位22h可保持与连接销116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会产生因接触部分的加热而引起的损伤。
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参照图10以及图1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起动装置进行说明。图10(A)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速动双金属的平面图,图10(B)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18接通状态的截面图。图10(C)为示出断开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0(A)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速动双金属18由一片双金属构成,由在中央设置了开口并保持可动触点18a的可动触点板部18e、设置在开口中央的双金属部18f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板弹簧18d被配置在可动触点板部18e的第一支撑点P1和双金属片部18f的第二支撑点P2之间。如图10(B)、图10(C)所示,速动双金属18的动作与参照图8(B)、图8(C)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11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的第一连接板26。图11(A)为第一连接板26的放大图,图11(B)为图11(A)的箭头h方向视图,图11(C)为图11(A)的箭头j方向视图,图11(D)为图11(C)中的圆D所包围的与主PTC抵接的抵接部的放大立体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第一触点板26,与参照图9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板相同。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抵接角部26f上在平行部位26c的延伸方向上平行设置了长孔26g。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如图11(D)所示,在抵接角部26f上在平行部位26c的延伸方向上平行设置了切口26m。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在保持主PTC12的弹簧部26B的为了与主PTC12抵接而弯曲为钝角的抵接角部26f上设置了切口26m。由此,与抵接角部26f的主PTC12接触的接触点通过被分割而变为2倍,可提高接触可靠性。还有,在切口26m的内侧和外侧,抵接角部26f的共振频率不同。压缩机的振动传递到起动装置10中,主PTC12和弹簧部件26B共振,当主PTC1被弹簧部26B叩压时,在电极上产生损伤、剥离,但是改变例中,因在切口26m的内侧和外侧,共振周期不同,因而不会同时共振,抵接角部26f不会叩压主PTC12,不会在主PTC12的电极上产生损伤。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18进行说明。
图12(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18的平面图,图12(B)为侧面图,图12(C)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18的平面图,图12(D)为另一例的侧面图,图12(E)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速动双金属18的接通状态的说明图。图12(F)为断开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2(A)所示,速动双金属18在平板状的双金属的中央附近设置了长孔,对被长孔夹着的中央部分18h未进行加工,在长孔的两侧部分上分别进行了两个地方的深冲加工18g。图12(C)、图12(D)为分别进行了1个地方的深冲加工18g的另一例。图12(E)以及图12(F)所示,速动双金属18通过深冲加工可实现快变动作。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中,速动双金属18由进行了深冲加工18h的双金属构成,因此,可很快断开触点。因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传导不良。
接下来,参照图20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10的端子2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0(A)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端子22的平面图,图20(B)为图20(A)的B4-B4截面图,图20(C)为图20(A)的箭头k方向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与参照图5以及图6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插座端子22A的连接销保持部22e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和里侧第二部位22h的连接销轴向的长度相等。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销保持部22e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的连接销轴向的长度形成得比里侧第二部位22h长。因此,由第一部位22g承受插入连接销时的扭力,可防止第二部位22h因扭力而扩张。由此,通过该第二部位22h,可保持与连接销116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产生因接触部的加热而引起的损伤。
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参照图13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18进行说明。
图13(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速动双金属18的平面图,图13(B)为侧面图,图13(C)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速动双金属18的接通状态的说明图。图13(D)为断开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3(A)所示,速动双金属18在平板状的双金属的中央进行了轻的成形18i。如图13(C)以及图13(D)所示,速动双金属18通过成形加工可实现快变动作。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起动装置中,速动双金属18由进行了成形加18i的双金属构成,因此,可很快断开触点。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传导不良。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双金属18进行说明。
图14(A)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金属18的接通状态的说明图,图14(B)为双金属18的断开状态的说明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金属18,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基部上配置了辅助PTC,在自由端侧设置了可动触点18a。并且,对双金属18施加将可动触点18a向固定触点36a侧推压的磁铁23A,设置在双金属18附近。其他结构与参照图1~图9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中,在自由端侧具备可动触点18a的双金属18被磁铁23A的磁力推压至触点接通侧。当双金属18断开时,来自磁铁23A的磁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下降。双金属18,如图14(A)所示,在可动触点18a接通状态下受最强的磁力,如图14(A)所示,当可动触点18a离开后磁力急剧减弱,因此,可使可动触点18a很快从固定触点36a断开。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传导不良。
接下来,参照图21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10的端子2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1(A)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端子22的平面图,图21(B)为图21(A)的B4-B4截面图,图21(C)为图21(A)的箭头k方向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与参照图5以及图6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插座端子22A的连接销保持部22e的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和里侧第二部位22h的连接销轴向的长度相等。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连接销保持部22e的里侧第二部位22h的连接销轴向的长度形成得比前侧的第一部位22g长。因此,由该第二部位22h牢固地保持连接销116,可防止疲劳,可保持与连接销116的良好接触状态,不产生因接触部的加热的损伤。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销保持部22e的里侧的第二部位22h的前端设置了V字状的凹入22p。因此,在插入连接销116时,插通了前端侧的第一部位22g的连接销116前端达到里侧的第二部位22h时,可容易地插入第二部位22h侧,插入工作变得轻松。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5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开关18进行说明。
图15(A)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18的接通状态的说明图,图15(B)为开关18的断开状态的说明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18由磁性导电部件构成,在自由端侧上设置了可动触点18a。在开关18的正上面设置了对开关18施加将可动触点18a推压至固定触点36a侧的磁力的感温磁铁23B,与该感温磁铁23B相邻设置了辅助PTC。其他结构与参照图1~图9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中,在由磁性导电部件构成的弹簧板的自由端侧上具备可动触点18a的开关18,被感温磁铁23B的磁力推压,该感温磁铁23B感知来自辅助PTC的热,当其达到设定温度时进行消磁。即,如图15(A)所示,当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开关18与弹簧板的弹力相对被感温磁铁23B的磁力吸引而接通。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当大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开关18因该感温磁铁23B的消磁而被弹簧的弹力断开。在断开时,来自感温磁铁23B的磁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下降。开关18,在触点接通状态下接受最强磁力,当可动触点18a离开后磁力急剧减弱,因此,可很快使可动触点18a从固定触点36a断开。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使得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传导不良。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对第五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的簧片开关19进行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由磁性导电部件构成的开关18,但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用簧片开关19替代了开关。在簧片开关19的正上面设置了对簧片开关19施加推压到触点接通侧的磁力的感温磁铁23B,与该感温磁铁23B相邻设置了辅助PTC16。其他结构与参照图1~图9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中,簧片开关19被感温磁铁23B的磁力推压而接通、断开,该感温磁铁23B感知来自辅助PTC16的热,当其达到设定温度时进行消磁。即,当未达到设定温度时,簧片开关19由于感温磁铁23B的磁力而接通,当大于等于设定温度时,簧片开关19由于该感温磁铁23B的消磁而断开。在断开时,来自感温磁铁23B的磁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下降,所以簧片开关19可很快断开触点。从而,电弧将不会继续,不会损坏触点或产生噪声。以触点压力为零的状态继续连接的时间短,不会因振动而处于触点开闭状态。由此,触点的连接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内不会产生传导不良。
图17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所用的电路。不仅是参照图2的上述未用电容器的电路,如图17(A)所示在起动装置10上并联连接了工作电容器(running condenser)C1时,另外,如图17(B)所示在起动装置10上串联连接着起动用电容器C2时,如图17(C)所示在起动装置10上并联连接着工作电容器C1、串联连接着起动用电容器C2时,都适合适用本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
第六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参照图1-图7并且省略其说明。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速动双金属18,但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缓动双金属18。
对第六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当运行开关97接通时,起动电流通过运行开关97以及过载保护器50流过主绕组M。还有,主PTC12在常温中呈低电阻值(例如5Ω左右),因此,起动电流也将流过辅助绕组S、主PTC12以及缓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辅助PTC14的并联电路,由此单相感应电动机100将起动。
当辅助绕组S的起动电流流过主PTC12时,主PTC12、辅助PTC14自身发热、电阻值急剧增大。然后,在数秒后,主PTC12、辅助PTC14达到140℃的温度,此时的主PTC12的电阻值,例如为1kΩ~10kΩ,流过缓动双金属18的电流减少。当辅助PTC14达到140℃的温度时,缓动双金属18感知到该温度而进行断开动作,电流将不流过主PTC12以及缓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由此完成了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起动,进行稳定运行。
当缓动双金属18被断开时,只向辅助PTC14侧流过电流而产生热,利用其产生的热缓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
因此,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稳定运行中,在主PTC12中不流过电流,而是电流流过辅助PTC14侧,但是流过该辅助PTC14的电流,是使辅助PTC14产生用于使缓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程度的热的极小电流,辅助PTC14的功耗比以往的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小很多。此外,使用了缓动双金属,所以和成型的速动双金属相比较,耐得住长期使用。
另外,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稳定运行中,热容量大的主PTC12冷却到常温。另一方面,辅助PTC14的热容量小,因此,冷却较快。因此,即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停止后马上重起动时,因为辅助PTC14被立即冷却到接近常温,所以到达可重起动的时间变得非常短、为数秒至数十秒,过载保护器不会像以往技术那样反复进行动作、恢复,可迅速重起动。并且,辅助PTC14的热容量设定得小,可以缩短重起动时间。
接下来,参照图23以及图24对第六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机械结构进行说明。
图23(B)为卸掉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相感应电动机起动装置的盖的状态的平面图,图23(A)示出了图23(B)的A-A截面,图23(C)示出了图23(B)的C-C截面。图24(A)为图23(B)的箭头e侧看到的侧面图,图24(B)为图23(B)的箭头d侧看到的侧面图。如图24(B)所示,起动装置10具备外壳40和盖46,在外部形成了用于安装过载保护器50的凸缘48。
如图23(C)所示,在外壳40的内侧安装了连接在辅助绕组S侧的端子22。端子22由接头端子22a、销端子22c、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2b形成为一体。该连接部22b上安装了第一连接板26,该第一连接板26具备保持主PTC12的弹簧部26b。该第一连接板26中,中央部分被弯曲为曲柄状,在向弹簧部26b侧弯曲的弯曲部上形成了通孔26a。即,第一连接板26,在通孔26a处变细,当大电流流过时在通孔26a的外周熔断。
弹簧部26b上,连接着第二连接板30的一端。第二连接板30的另一端的弹簧部30a,在辅助PTC14上持续施加着弹簧压力。辅助PTC14与缓动双金属18的基部接触。即,如图23(A)以及图23(B)所示,第二连接板30的弹簧部30a、辅助PTC14、缓动双金属18的基部以及第三连接板32的一端相邻连接着。该第三连接板32的另一端连接在用于连接至电源线98侧以及主绕组M的端子24的连接部24b(参照图23(A))上。端子24由接头端子24a、销端子24c、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4b形成为一体。
一方面,在缓动双金属18的前端侧上,设置了可动触点18a,与以曲柄状形成的固定触点板36的固定触点36a相接。该固定触点板36的另一端被固定在用于保持主PTC12的第二弹簧35上。
在此,缓动双金属18以及辅助PTC14,被收容在由设置在外壳40内侧的L字状隔板42形成的密闭室44内。密闭室44为密封结构。第二连接板30通过设置在隔板42上的通孔42a,第三触点板32通过通孔42b,固定连接板36通过通孔42c通到密闭室44内。
第六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中缓动双金属18和辅助PTC14,因为被收容在外壳40内的密闭室44内,所以热量很难向外部扩散,可以以极小的功耗维持缓动双金属18的断开。还有,作为密闭形压缩机的制冷剂使用了可燃气体(丁烷等碳氢化合物),即使发生该制冷剂泄露的事故,也因被收容在密闭室44内,不会因缓动双金属18的开闭动作时的火花而着火。
此外,由于辅助PTC14与缓动双金属18的基部直接相接,由此,可将来自辅助PTC14的热高效地传递给缓动双金属18,可以以小功耗的辅助PTC14,维持缓动双金属18的断开。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5以及图26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6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动装置的电路图。
第七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电路结构,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相同。但是,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主PTC12以及缓动双金属18上串联设置了主PTC12的热失控保护用常闭速动双金属16。
其次,对第七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当运行开关97被接通时,起动电流通过运行开关97以及过载保护器50流过主绕组M。还有,主PTC12在常温中呈低电阻值(例如5Ω左右),因此,起动电流也将流过辅助绕组S、主PTC12以及缓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辅助PTC14的并联电路,单相感应电动机将起动。
当辅助绕组S的起动电流流过主PTC12时,主PTC12、辅助PTC14自身发热,电阻值急剧增大。由此,流过缓动双金属18的电流减少。当辅助PTC14达到140℃的温度时,缓动双金属18感知该温度并进行断开动作,电流不再流过主PTC12、速动双金属16以及缓动双金属18的串联电路,完成了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起动。
当缓动双金属18被断开时,只向辅助PTC14侧流过电流,利用其产生的热,缓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
从而,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稳定运行中,在主PTC12中不流过电流,而是在辅助PTC14侧流过电流,但是流过该辅助PTC14的电流,是使辅助PTC14产生用于使缓动双金属18保持断开状态程度的热的极小电流,辅助PTC14的功耗比以往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功耗小很多。
另外,在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稳定运行中,热容量大的主PTC12冷却到常温。另一方面,辅助PTC14的热容量小,因此,冷却较快。因此,即使单相感应电动机100停止后马上重起动,因为辅助PTC14立即被冷却到接近常温,所以到达可重起动的时间变得非常短、为数秒至数十秒。
接下来,在由辅助PTC14引起的缓动双金属18的动作之前,对主PTC12异常发热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主PTC12异常发热达到规定高温度时,速动双金属16将断开,从而阻断向辅助绕组S的电流。因此,主PTC12热失控在高温下变为低电阻,可防止在辅助绕组S上流过大电流而使其绝缘被破坏。特别是,速动双金属16设定为在常温不恢复,因此,可完全防止主PTC12的热失控。
还有,参照图25对第7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机械结构进行说明。此外,第七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的侧面与参照图24的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参照该图,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5(B)为卸掉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的盖的状态的平面图,图25(A)示出了图25(B)的A-A截面,图25(C)示出了图25(B)的C-C截面。图24(A)是图25(B)的箭头e侧看到的侧面图,图24(B)是图25(B)的箭头d侧看到的侧面图。
如图25(C)所示,在外壳40的内侧安装了连接在图26所示的辅助绕组S侧的端子22。端子22由接头端子22a、销端子22c、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2b形成为一体。该连接部22b上安装了第一连接板26,该第一连接板26具备保持主PTC12的弹簧部26b。该第一连接板26的中央部分被弯曲为曲柄状,向弹簧部26b侧弯曲的弯曲部上形成了通孔26a。即,第一连接板26在通孔26a处变细,从而当大电流流过时在通孔26a的外周熔断。
弹簧部26b上,连接着第二连接板30的一端。第二连接板30的另一端形成的弹簧部30a,在辅助PTC14上持续施加弹簧压力。辅助PTC14,与缓动双金属18的基部接触。即,如图25(A)以及图25(B)所示,第二连接板30的弹簧部30a、辅助PTC14、缓动双金属18的基部以及第三连接板32的一端相邻连接着。该第三触点板32的另一端连接在用于连接至图26所示的电源线98侧以及主绕组M的端子24的连接部24b(参照图25(A))上。端子24由接头端子24a、销端子24c和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4b形成为一体。
一方面,在缓动双金属18的前端侧上,设置了可动触点18a,与速动双金属16的可动触点16a相接。该速动双金属16的基部被固定在用于保持主PTC12的第二弹簧35上。另一方面,在外壳40上,设置了向速动双金属16的前端部延伸的止挡件51,使得速动双金属16不妨碍缓动双金属18的动作。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中,缓动双金属18的可动触点18a和速动双金属16的可动触点16a直接接触,当缓动双金属18达到设定温度时,从速动双金属16侧的可动触点16a离开;当速动双金属16达到设定温度时,从缓动双金属18侧的可动触点18a离开。加热而使缓动双金属18断开时,在速动双金属16侧也将加热,向从缓动双金属18侧的可动触点18a离开的一侧稍微移动,因此,即使使用长寿命但动作慢的缓动双金属,也可以适当地阻断起动电流。即,随着温度上升,在相互的双金属离开的方向上,因此难以产生振荡。还有,因为两个触点都是由可动触点构成,所以因温度变化经常产生摩擦现象(相互摩擦),可动触点16a、18a的接触部分被清洗,使用银触点而不是镀金,可实现长寿命。还有,由于使慢动作双金属18的可动触点18a和快动作双金属16的可动触点16a直接接触,因此,与在双方之间插入设置了固定触点的金属板等的端子部件相比,可实现低成本和低电阻。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起动装置10中,设置了与速动双金属16的前端相接的止挡件51,使得不会妨碍缓动双金属18的动作。因此,起动完成,主PTC12冷却,即使速动双金属18恢复到常温,也可防止向缓动双金属16侧弯曲,可保持适当的触点间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不仅可造用于驱动冰箱中的制冷循环的密闭形压缩机,还适用于驱动空调中制冷循环的密闭性压缩机驱动,还有,可适用于将电容器起动型或分相起动型的单相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所有机器等,可在不超出要点的范围内适当变形实施。

Claims (17)

1.一种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速动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设定温度时断开;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前述速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使前述速动双金属感知热;
密闭室,设置在密闭外壳内,用于密闭前述速动双金属以及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速动双金属由摇摆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板、双金属、介于该可动触点板的第一支撑点和该双金属的第二支撑点之间的截面为半圆形的板弹簧构成;
当第二支撑点比连接前述可动触点板的支点和前述第一支撑点的线段更靠近双金属低温时的前端位置侧时,前述板弹簧推压前述可动触点板,以将前述可动触点压到固定触点侧;
当第二支撑点比连接前述可动触点板的支点和前述第一支撑点的线段更靠近双金属高温时的前端位置侧时,前述板弹簧推压前述可动触点板,以使前述可动触点离开固定触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与前述双金属的基部相接。
4.一种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
缓动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设定温度时断开;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前述缓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使前述缓动双金属感知热;
密闭室,设置在密闭外壳内,用于密闭前述缓动双金属以及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与前述缓动双金属的基部相接。
6.一种密闭形电动压缩机,其使用了权利要求4和5任意一项的起动装置。
7.一种机器,使用了密闭形电动压缩机,该密闭形电动压缩机使用了权利要求4和5任意一项的起动装置。
8.一种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在具有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主绕组以及辅助绕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中,具备:
外壳;
正特性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上,使速动双金属感知热;
缓动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辅助绕组以及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设定温度时断开;
速动双金属,串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以及前述缓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当成为规定高温度时断开;
辅助正特性热敏电阻,并联连接在前述正特性热敏电阻、前述缓动双金属以及前述速动双金属的串联电路上,使前述缓动双金属感知热。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速动双金属设定为在常温下不恢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缓动双金属的触点和前述速动双金属的触点直接接触,
当前述缓动双金属达到前述设定温度时,从前述速动双金属侧的触点离开;
当前述速动双金属达到前述规定高温度时,从前述缓动双金属侧的触点离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与前述速动双金属的前端相接的止挡件,使得不妨碍缓动双金属的动作。
12.一种密闭形电动压缩机,其使用了权利要求8和9任意一项的起动装置。
13.一种机器,使用了密闭形电动压缩机,该密闭形电动压缩机使用了权利要求8和9任意一项的起动装置。
14.一种密闭形电动压缩机,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0的起动装置。
15.一种机器,使用了密闭形电动压缩机,该密闭形电动压缩机使用了权利要求10的起动装置。
16.一种密闭形电动压缩机,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的起动装置。
17.一种机器,使用了密闭形电动压缩机,该密闭形电动压缩机使用了权利要求11的起动装置。
CNB2003801046036A 2002-11-29 2003-11-27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53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7810A JP3737080B2 (ja) 2002-11-29 2002-11-29 単相誘導電動機の起動装置、起動装置を用いた密閉形電動圧縮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る機器
JP347810/2002 2002-11-29
JP297296/2003 2003-08-21
JP297295/2003 2003-08-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859A CN1717859A (zh) 2006-01-04
CN100375382C true CN100375382C (zh) 2008-03-12

Family

ID=3275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6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5382C (zh) 2002-11-29 2003-11-27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737080B2 (zh)
CN (1) CN10037538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8234B1 (ko) * 2006-05-02 2012-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의 기동 제어 장치
KR101198235B1 (ko) * 2006-05-02 2012-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의 기동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18679B1 (ko) * 2006-05-22 2013-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CN102678508A (zh) * 2011-03-18 2012-09-19 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具有电机保护器的空调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CN102761300B (zh) * 2012-02-20 2013-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绕组预热及其启动方法
CN103023221A (zh) * 2012-11-07 2013-04-03 滕州富源低热值燃料热电有限公司 智能电机保护器
KR101389709B1 (ko) * 2012-11-15 2014-04-28 (주)엠에스테크비젼 과전류 차단 및 서지 흡수 기능을 갖는 복합 방호부품
CN104426429B (zh) * 2013-08-26 2019-10-18 森萨塔科技公司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启动器
CN103441709A (zh) * 2013-09-10 2013-12-1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JP6173925B2 (ja) * 2014-01-15 2017-08-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作業機器
CN111756018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电机及压缩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8467A (ja) * 1992-07-09 1994-02-10 Yamada Denki Seizo Kk 単相誘導電動機の起動装置
CN1089766A (zh) * 1992-10-02 1994-07-20 Tdk株式会社 具有ptc热敏电阻的电动机起动继电器装置
JPH0745171A (ja) * 1993-07-29 1995-02-14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モータの過負荷保護装置
CN1241797A (zh) * 1997-01-13 2000-01-19 太平洋精工株式会社 多极型保险丝元件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8467A (ja) * 1992-07-09 1994-02-10 Yamada Denki Seizo Kk 単相誘導電動機の起動装置
CN1089766A (zh) * 1992-10-02 1994-07-20 Tdk株式会社 具有ptc热敏电阻的电动机起动继电器装置
JPH0745171A (ja) * 1993-07-29 1995-02-14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モータの過負荷保護装置
CN1241797A (zh) * 1997-01-13 2000-01-19 太平洋精工株式会社 多极型保险丝元件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37080B2 (ja) 2006-01-18
JP2004187336A (ja) 2004-07-02
CN1717859A (zh) 2006-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5382C (zh)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
US7515029B2 (en) Starting device for single-phase induction motor
CN101501802B (zh) 热响应开闭器
US6249104B1 (en) Cutout start switch heating
CN102047367B (zh) 热感应开闭器
US943182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0258790B1 (ko) 일정 시간이 경과한 후에 모터 기동용 회로에 흐르는 전류를 차단하는 장치
KR100268528B1 (ko) 모터기동회로용부품
JP5216481B2 (ja) 過電流保護装置
EP2159812A1 (en)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JP5274155B2 (ja) 過電流保護装置
JP2008508746A (ja) セラミック素体の破壊時における伝播の防止のための安全装置
KR100926312B1 (ko) 전열히터
KR100562170B1 (ko) 세라믹소체 파괴시 진행성 방지를 위한 전자장치
KR200397437Y1 (ko) 세라믹소체 파괴시 진행성 방지를 위한 안전장치
JP6644237B2 (ja) 熱応動開閉器
JP2005073330A (ja) 単相誘導電動機の起動装置、起動装置を用いた密閉形電動圧縮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る機器
US10056211B2 (en) Heat-reactive switch
US20230283140A1 (en) Motor protector
KR200401101Y1 (ko) 세라믹소체 파괴시 진행성 방지를 위한 전자장치
EP2674949A1 (en) PTC device with casing and means for breaking contact in case of failure
JP2005073329A (ja) 単相誘導電動機の起動装置、単相誘導電動機の起動装置及び過負荷保護装置、及び、起動装置を用いた密閉形電動圧縮機
JP3186253B2 (ja) 過負荷保護装置
JPH0822757A (ja) 過負荷保護装置
JP5210827B2 (ja) 過電流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MADA ELECTRIC MFG CO., LTD.;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708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824

Address after: Shiga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Yamada Electric MFG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INDUSTRIAL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Effective date: 200909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11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iga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