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3145C - 压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压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3145C
CN100373145C CNB2005100518100A CN200510051810A CN100373145C CN 100373145 C CN100373145 C CN 100373145C CN B2005100518100 A CNB2005100518100 A CN B2005100518100A CN 200510051810 A CN200510051810 A CN 200510051810A CN 100373145 C CN100373145 C CN 1003731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housing
barrier film
sensing uni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18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4526A (zh
Inventor
小田辉夫
柴田安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85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4951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85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4951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4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4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1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14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ent medium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 not special to particular types of pressure gauges
    • G01L19/06Means for preventing overload or deleterious influence of the measured medium on the measuring device or vice versa
    • G01L19/0627Protection against aggressive medium in general
    • G01L19/0645Protection against aggressive medium in general using isolation memb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23/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rapid changes, such as oscillations, in the pressure of steam, gas, or liquid; Indicators for determining work or energy of steam, internal-combustion, or other fluid-pressure engines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fluid
    • G01L23/08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rapid changes, such as oscillations, in the pressure of steam, gas, or liquid; Indicators for determining work or energy of steam, internal-combustion, or other fluid-pressure engines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fluid operated electrically
    • G01L23/18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rapid changes, such as oscillations, in the pressure of steam, gas, or liquid; Indicators for determining work or energy of steam, internal-combustion, or other fluid-pressure engines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fluid operated electrically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Abstract

一种压力传感器(100),其具有容纳于壳体(10)内的传感单元(20)、压力传输杆(80)和压力接收隔膜(13)。该壳体具有传感单元容纳部和从该传感单元容纳部以管的形式延伸的管部(10c)。该管部包括内管(11c)和外管(12c)。内管布置在外管的内部并固定在外管上。该管部具有与传感单元(20)相邻的第一端和远离传感单元(20)的第二端。内管在管部的第二端处从外管突出。压力接收隔膜(13)在管部的第二端处焊接在内管(11c)上,从而将内管(11c)的开口覆盖。压力传输杆(80)布置在壳体(10)的内部,从而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由压力接收隔膜(13)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80)传输到传感单元(20)。

Description

压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JP-A-5-34241中披露了一种压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均容纳于壳体内的传感单元(检测单元)和压力传输杆。传感单元例如应变仪将与压力水平对应的信号输出。壳体具有从传感单元容纳部处延伸的管部和位于该管部一端的开口。通过焊接将一压力接收隔膜(膜片)固定到管部的端部上,从而将开口覆盖。将压力传输杆布置成使得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上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传输到传感单元。
通过将管部插入到位于物体内的安装孔中从而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到该物体上,例如发动机组上,直到管部的端部通过隔膜与该物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隔膜将管部的开口密封。管部和物体内表面之间的接触产生了压力,即,一作用力沿管部的纵向方向施加于其上并且将管部朝着传感单元方向推压。该压力也施加到压力传输杆上。因此,压力传输杆压靠在传感单元上,因而一异常信号从压力传感器中输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当将其安装于物体上时,受一施加于其上的作用力的影响的可能性更小。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接收隔膜、压力传输杆、传感单元和壳体。由压力接收隔膜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被输送到传感单元,然后传感单元将与压力水平对应的信号输出。
壳体容纳传感单元和压力传输杆。压力传输杆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壳体中,以使得其第一端位于传感单元侧,并且其第二端位于压力接收隔膜侧。该壳体具有传感单元容纳部,它将传感单元和以管的形式从传感单元容纳部延伸的管部置于其内。管部具有与传感单元容纳部相邻的第一端以及远离传感单元容纳部的第二端。该管部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内管被布置在外管的内部并固定在外管上。管部的第二端具有开口,并且压力接收隔膜被焊接在管部的第二端,从而将所述开口覆盖。
将管部插入到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其上的物体的安装孔内,所述物体例如为发动机组,直到使管部的第二端接触到物体的内表面。物体的内表面将外管的开口密封。当将管部插入到安装孔内时,沿纵向对外管施加力。然而,由于没有使得内管的端部在管部的第二端处接触到物体的内表面,因此该力施加到内管上的可能性较小。这样,容纳于内管内的压力传输杆受到该力影响的可能性也较小,并且当管部插入到安装孔内时,通过压力传输杆将力施加到传感单元上的可能性也较小。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将传感单元安装到第一壳体内,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到第二壳体上,通过焊接将第一和第二壳体组装到一起,从而将压力传输杆置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内。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到一起将壳体形成为一整体单元。在组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前,将传感单元固定到第一壳体上并且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到第二壳体上。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成一个单元,其中压力传输杆被容纳,从而压力传输杆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压靠传感单元和压力接收隔膜,由此通过其第一和第二端由压力传输杆分别将负荷施加于传感单元和压力接收隔膜上。
预先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件上。即,将压力接收隔膜焊接到壳体上的过程以及将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上的过程是分别完成的。这样,由于负荷的施加发生在压力接收隔膜内,因此压力接收隔膜具有热稳定性并且不会发生热变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上的负荷,压力接收隔膜发生热变形的可能性较小。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安装到发动机组上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3A为根据第一实施例位于其管部周围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3B为根据第一实施例包括在管部内的外管的剖视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B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的剖视图;以及
图7为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解释。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部件和装置。
图6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该压力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异常输出问题。将压力传感器200安装到发动机组300上,以用于检测发动机组300的燃烧室320的内压。压力传感器200包括壳体210、传感单元220、压力传输杆280和连接器400。壳体210由金属制成,并且呈可安装到发动机组300上的形式。壳体210具有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和管部210c,其中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容纳传感单元220,管部210c容纳压力传输杆280。传感单元220根据压力水平输出信号。压力传输杆80将压力输送到传感单元220。连接器400将从传感单元220输出的信号传输到一外部装置。
管部210c从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延伸。压力接收隔膜213被焊接到壳体210的开口210d上,从而将开口210d覆盖,其中该开口位于管部210c远离传感单元220的第二端处。与传感单元220相邻的管部210c的第一端与传感单元容纳部210a相连。管部210c被插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10内。管部210c的端部通过压力接收隔膜213被固定在发动机组300的内壁上并且被密封。管部210c的外周被攻以螺纹(螺纹部211)并被拧入到安装孔310内。
将压力传输杆280布置于管部210c内,从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压力从燃烧室320输送到压力接收隔膜213处,然后通过压力传输杆280传送到传感单元220处。表示压力水平的信号从传感单元220输出。传感单元220可以通过将计量电阻器形成于半导体基底上而构成。由钢、例如碳钢制成的穹顶形部件220a被连接到传感单元220上。通过此穹顶形部件220a将负荷由压力传输杆80施加到传感单元220上。
连接器400由连接器插塞410、端子420和板430构成。连接器插塞410由聚苯撑硫(PPS)制成。端子420和板430通过夹物模压与连接器插塞4形成一体。连接器400与一外部装置电连接,以用于将压力信号输入到该外部装置。
传感单元220通过位于传感单元220和端子420的端部之间的金制接合线或铝制接合线与端子420电连接。连接器400通过将板430焊接到壳体210上或者通过将板430模锻在壳体210上而与壳体210相连。将压力传感器200拧入到发动机组300内。管部210c的端部连接到发动机300的内表面上并且被密封。
当压力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213上时,压力传输杆280沿纵向被推压。通过压力传输杆280和穹顶形部件220a将压力施加到传感单元220上。传感单元220通过接合线220b和端子420将指示压力水平的信号输出。结果是,检测到燃烧室内的压力。
由于管部210c已经通过压力接收隔膜213接触到发动机组300的内表面,因此力沿纵向施加到管部210上。该力也被施加到位于管部210c内的压力传输杆280上。因此,该力被传送到传感单元220,并且异常信号从传感单元220输出。即,不能准确地检测到燃烧室320内的压力。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压力传感器100被拧入到发动机组300中,以用于检测发动机组300的燃烧室320内的压力。压力传感器100包括壳体10、压力接收隔膜12、压力传输杆80以及传感单元20。壳体10具有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第一壳体10a被形成为圆筒形的形状。第二壳体10b具有管部10c,该管部形成为管状,并具有小于第一壳体10a的直径。为便于说明,在图1和图2中将管部10c的长度夸张地画得较短。
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并且通过切割或冷锻进行加工。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通过使第一壳体10a压配合于第二壳体10b的膨胀部分被接合。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可通过焊接、粘接或利用螺钉固定在一起。管部10c的外周的一部分被攻以螺纹,以形成螺纹部11,从而管部10c能够被拧入到发动机组300中。将管部10c插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20内并且通过螺纹部11拧到发动机组300上。
传感单元20容纳于第一壳体10a内。传感单元20根据压力水平输出信号。传感单元20包括金属茎21、隔膜23和应变仪30。金属茎21具有位于其一端的开口22和位于其另一端的隔膜23。其形成为在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为中空状的圆筒形。应变仪30通过玻璃焊固定在隔膜23的表面上。金属茎21被压配合于第一壳体10a的中空部分内并且被固定。它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0上。将金属茎21布置成使得开口22与连接第二壳体10b的第一壳体10a的一端相邻,并且隔膜23与容纳传感单元20的第一壳体10a的一端相邻。
应变仪30为一硅半导体芯片,其中形成有桥接电路。当压力被施加时,电路内的电阻根据隔膜23的变形而发生变化。应变仪30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此电信号输出。金属茎21、隔膜23和应变仪30影响压力传感器100的基本性能。
由于金属茎21置于非常高的压力之下,因此适用于金属茎21的材料需要高的刚性以及低的热膨胀率,并且采用低熔点玻璃将应变仪30固定在金属茎21上。这种材料包括铁(Fe)、镍(Ni)、钴(Co)或者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Fe、Ni以及作为沉淀硬化成分的钛(Ti)、铌(Nb)、铝(Al)材料或者将Ti和Nb加入到Fe、Ni中的材料。金属茎21由挤压、切割或冷锻成形。
将第一陶瓷电路板40布置在位于壳体10内的隔膜23的周围。应变仪30和第一电路板40通过铝制接合线42彼此电连接。将第二陶瓷电路板50布置成使其第一表面与第一电路板40相对。一IC芯片44安装在第二电路板50的第一表面上。特别是,其上接合有接合线42的第一电路板40的第一表面与第二电路板50的第一表面彼此相对。
IC芯片44包括放大和调整应变仪30的输出的电路。IC芯片44通过接合线42与第二电路板50电连接。第一电路板40和第二电路板50通过弹簧45彼此电连接。每一弹簧45为导电弹性件,并且它的端部之一通过铜焊或锡焊固定在第一电路板40或第二电路板50上。当弹簧45的另一端接触到第一和第二电路板40和50中未与弹簧固定的另一个时,第一和第二电路板40和50之间便建立了电连接。
由树脂、例如聚苯撑硫(PPS)制成的连接器壳体70固定在第二电路板50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与第一表面的相对侧上。端子61通过夹物模压一体地设有连接器壳体70并容纳于连接器壳体70内。端子61通过导电连接器63与第二电路板50电连接。导电连接器63可以为弹簧、导电粘合剂或者布置于橡胶内的各向异性导体销。连接器壳体70旋锻或模锻于第一壳体10a的端部12内。端子61与一外部装置电连接,该外部装置包括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汽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
管部10c从第二壳体10b的传感单元容纳部分上突出,其中第二壳体10b将传感单元20容纳于其中。管部10c具有与传感单元容纳部相邻的第一端和远离传感单元容纳部布置的第二端。压力接收隔膜13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并且被焊接到管部10c的第二端,从而将开口10d覆盖。压力传输杆80也由金属制成,并且被布置于壳体10内,以使得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传感单元侧和压力接收隔膜侧。
将压力传输杆80通过开口22从第一端插入到金属茎21内,直到第一端接触到隔膜23。压力传输杆80被定位成使得它将负荷施加到位于第一端处的隔膜23以及位于第二端处的压力接收隔膜13上。压力接收隔膜13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80被传输到传感单元20,从而检测到该压力。
管部10c形成为具有内管11c和外管12c的双管结构。内管11c被布置在外管12c的内部并固定在外管12c上。内管11c的第一端通过螺纹部11与第二壳体10b的传感单元容纳部相连。内管11c的第二端从外管12c突出。压力接收隔膜13被焊接到内管11c的第二端上,从而将内管11c的开口覆盖。
下面对管部10c的组装方法进行解释。准备仅具有图3A中所示的内管11c的第二壳体10b和图3B中所示的外管12c。将内管11c插入到外管12c内,并在图2中以黑点K示出的与管部10c的第一端靠近的点处通过焊接或铜焊将内管11c和外管12c固定在一起。将压力接收隔膜13焊接在内管11c的第二端处。
下面将解释组装压力传感器100的方法。将固定应变仪30的金属茎21压配合到第一壳体10a上并固定。将第一电路板40布置在金属茎21的周围,并且通过接合线42将第一电路板40和应变仪30连接在一起。将其上安装有IC芯片44并与接合线42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40和第二电路板50通过弹簧45连接在一起。
通过旋锻第一壳体10a的端部12将连接器壳体70安装到第一壳体10a上并固定。采用导电连接件33将端子61与第二电路板彼此相连。将传感单元20、第一壳体10a以及连接器壳体70组装成一个单元。
将隔膜13焊接到内管11c的第二端上并且通过焊接将内管11c固定到外管12c的内部。通过开口将压力传输杆80从第一端插入到金属茎21内,并且从第二端插入到管部10c内。然后,通过压配合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组装成一个单元。因此,便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00。
如图2所示,通过将管部10c和螺纹部11插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10内并且将螺纹部11接合到发动机组300的螺纹部上,从而将压力传感器100固定到发动机组300上。内管11c的第二端并不与发动机组300的内表面接触。使外管12c的第二端在具有较大直径和具有较小直径的安装孔310之间的边界处与发动机组300的内表面接触,并且被密封。该密封结构可结合基于安装孔的直径以及内管11c和外管12c的直径和厚度的考虑通过机械设计很容易地获得。
在图1和图2中,如白色箭头Y所示,燃烧室320内的压力作用到压力接收隔膜13上,并且通过压力传输杆80传送到传感单元20。在压力的作用下金属茎21的隔膜23发生变形,并且隔膜23的变形通过应变仪30转化成电信号。表示压力水平的电信号由IC芯片44进行处理,并且通过端子61输出到外部装置。
如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00具有壳体10、位于壳体10内的传感单元20、压力接收隔膜13以及压力传输杆80。壳体10具有管部10c,该管部具有位于其第二端处的开口10d,并且压力接收隔膜13被焊接到管部10c的第二端处,从而将开口10d覆盖。压力传输杆80被布置在壳体10内,以使得它的第一端位于传感单元侧,它的第二端位于压力接收隔膜侧。通过这种构造,由压力接收隔膜13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80被输送到传感单元20。因此,便检测到压力。
管部10c形成为具有内管11c和外管12c的双管结构。内管11c位于外管12c的内部并固定在外管12c上。具有开口的内管11c的第二端从外管12c突出。压力接收隔膜13被焊接在内管11c的第二端上,从而将开口覆盖。
管部10c被插入到安装孔310内,从而使得外管12c的第二端与发动机组300的内表面接触并且被密封。在没有被连接到内表面的情况下,压力接收隔膜13将内管11c的第二端密封。即,虽然力可能会沿管的纵向作用在外管12c上,但是此力沿纵向施加在内管11c上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力作用到位于内管11c内的压力传输杆80上的可能性也很小,并且当管部10c插入到安装孔310内时,压力传输杆80对传感单元20产生推压的可能性也很小。
内管11c在管部10c的第一端的附近处固定在外管12c上,即外管12c固定在管部10c的第一端附近处。这样,可能使外管12c发生变形的力便可以作用在外管12c的大面积区域上,并且可以降低可能沿纵向作用到内管11c上的作用力。
传感单元20由金属茎21和应变仪30构成。金属茎21具有位于其中间的中空部分、位于其第一端处的开口22以及位于第二端处的隔膜23。应变仪30安装在隔膜23的表面上。通过这种构造,可以正确地检测燃烧室320内的压力。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4A,将内管11c布置成使得其第二端位于外管12c的第二端的内部。在它们第二端处,采用压力接收隔膜13将内管11c和外管12c的开口密封。当将管部10c插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10内时,外管12c的第二端被连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10内。其它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这里将不再讨论。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产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4B,将内管11c布置成使得内管11c的第二端位于外管12c的第二端的内部。在内管的第二端处通过压力接收隔膜13对内管11c的开口进行密封,并且在外管的第二端附近处通过压力接收隔膜13对外管12c的开口进行密封。当将管部10c插入到发动机组300的安装孔310内时,将外管12c的第二端连接到发动机组300的内表面处。其它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这里将不再讨论。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产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7示出了根据另一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模型。金属壳体710的外周的一部分被攻以螺纹,以用于将压力传感器拧入到发动机组中。该螺纹部分被表示为螺纹部711。传感单元720容纳于壳体710内。传感单元720包括金属茎721、隔膜723和应变仪730。金属茎721具有位于一端的开口722和位于另一端的隔膜723。它被形成为圆筒状,并在其端部之间的中部呈中空体。
通过玻璃焊将应变仪730固定在隔膜723的表面上。当与压力相关的力作用时,隔膜723发生变形。应变仪730为一半导体芯片,其将由于隔膜723的变形产生的电阻变化转化成电信号并将此信号输出。螺纹部724形成于金属茎721的部分外周上。通过该螺纹部724将金属茎721拧到壳体721上。
将陶瓷电路板740布置于到金属茎721的外周的一侧上。电路板740粘附在隔离件741上。通过接合线742将应变仪730和电路板740彼此电连接。销743连接在电路板740的表面上,其中接合线742通过端子760与电路板实现电连接。IC芯片744安装在电路板740的相对表面上,以用于对应变仪730的输出进行放大或调整。IC芯片740通过位于电路板740上的通孔与销743实现电连接。
连接器760为一组件,其中端子761通过夹物模压组装到树脂件762上。端子761和电路板740通过激光焊接连接到销743上。连接器760容纳于树脂连接器壳体770内并通过将壳体710的端部712旋锻于连接器壳体770上而被固定。在此过程中,连接器壳体770与壳体710形成一体并与壳体710一起形成一包装件,以用于防止应变仪730、IC芯片和电连接部件受潮以及免于遭受机械应力。端子761通过连接件与一外部装置相连。
壳体710具有管部710c,该管部从容纳传感单元720的传感单元容纳部延伸。管部710c在其端部具有开口710d。金属压力接收隔膜713被焊接到管部710c的端部上,从而将开口710d覆盖。管部710c容纳金属压力传输杆780。压力传输杆780从第一端通过开口722插入到金属茎721内并且使第一端与隔膜723接触,从而通过第一端将负荷施加到隔膜723上。
使压力传输杆780的第二端与压力接收隔膜713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端将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713上。由压力接收隔膜接收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780被传输给传感单元720,从而通过传感单元进行检测。
下面将解释组装该压力传感器的过程。将应变仪730连接到金属茎721上。将金属茎721拧到壳体710上。将分隔件741插入到壳体710内并连接到电路板740上。采用接合线742将应变仪730和电路板740电连接。将端子760和销743通过激光焊相连。通过将壳体710的端部712旋锻于连接器壳体770上而将连接器壳体770安装到壳体710上并固定。
压力传输杆780通过开口710d插入到壳体710内,并且将压力接收隔膜713放置于管部710c的端部处,从而其将开口710d覆盖。在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713的同时,将压力接收隔膜713焊接到管部710的端部上,从而隔膜723通过压力传输杆780被推压。然后,组装过程完成。
采用螺纹部71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到物体、例如发动机组上。沿白色箭头Y所示的方向施加于压力接收隔膜上的压力通过压力传输杆780传输到传感单元720。此压力使隔膜723发生变形,并且此变形通过应变仪730转换成电信号。因此,压力被检测。
在组装过程中,在隔膜713的焊接期间,通过压力传输杆780将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713上。下面将说明在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713上的同时进行焊接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为,如果没有施加负荷,则压力传输杆780可与压力接收隔膜713和隔膜723中的至少一个分离。这是因为压力传输杆780可能根据线性膨胀系数随着温度变化而收缩。
第二个原因为,当施加负压时,压力接收隔膜713可能会发生向外弯曲并且与压力传输杆780分离。当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的压力时,负压可能会被施加。
对于上述两个原因,在负荷被施加以维持压力传输杆780和隔膜713、723之间的接触的同时对压力接收隔膜进行焊接。然而,由于焊接热,隔膜会变软,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当负荷被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713上时,压力接收隔膜713非常容易在热的作用下发生压力变形。这可能会引起另一个问题,即,通过压力传输杆780被施加到隔膜713和723上的负荷可能不会被正确地设置成预定值。
参照图5将解释压力传感器100的组装方法。通过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组装在一起而将壳体10形成为一整体单元。在组装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之前,将传感单元20固定到第一壳体10a上,并且将压力接收隔膜13焊接到第二壳体10b上。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组装成一个单元,压力传输杆80容纳于其中,从而压力传输杆8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压靠传感单元20和压力接收隔膜13。即,压力传输杆80分别通过其第一和第二端将负荷施加到传感单元20和压力接收隔膜13上。
预先将压力接收隔膜13焊接到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的组装件上。即分别完成将压力接收隔膜13焊接到壳体10上的过程和将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13上的过程。这样,压力接收隔膜13具有热稳定性,并且没有由于负荷的施加而导致的热变形产生于压力接收隔膜13上。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负荷施加到压力接收隔膜13上,因此压力接收隔膜13发生热变形的可能性很小。
通过压配合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组装在一起。传感单元20由金属茎21和应变仪30构成。金属茎在其中心处具有中空部分,在其第一端具有开口22,并且在其第二端具有隔膜23。将应变仪30安装到隔膜23的表面上。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正确地检测燃烧室内的压力。
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前面所讨论和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以不同方式实施。例如,壳体10可以在不组装多个部件、例如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的情况下以一单件形成。只要其能够输出与压力传输杆80传输的压力相对应的信号,传感单元20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压力传感器100除了检测发动机燃烧室的压力外,还可以用于检测其它压力。
可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形成为使得它们在管部10c内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茎21可不从管部10c压配合到壳体10上。这样,可将金属茎21拧入到壳体10上。还可通过焊接、粘接或螺钉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固定在一起。

Claims (11)

1.一种压力传感器(100),包括:
接收压力的压力接收隔膜(13);
根据压力水平输出信号的传感单元(20);
将由压力接收隔膜(13)接收到的压力传输到传感单元(20)的压力传输杆(80);以及
容纳传感单元(20)和压力传输杆(80)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
该压力传输杆(80)被布置在该壳体(10)的内部,从而其第一端位于传感单元侧,其第二端位于压力接收隔膜侧,
该壳体(10)具有容纳该传感单元的传感单元容纳部和从该传感单元容纳部以管的形式延伸的管部(10c),
该管部(10c)具有与该传感单元容纳部相邻的第一端以及远离该传感单元容纳部的第二端,
该管部(10c)的第二端具有开口(10d),
该管部(10c)由内管(11c)和外管(12c)构成,
该内管(11c)布置在该外管(12c)的内部并且被固定在该外管(12c)上,以及
该压力接收隔膜(13)在该管部(10c)的第二端处焊接在内管(11c)上,从而该压力接收隔膜(13)将内管(11c)的开口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该内管(11c)在与该管部(10c)的第一端相邻的位置处被固定在该外管(12c)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该内管(11c)在管部(10c)的第二端处从外管(12c)突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该内管(11c)在管部(10c)的第二端处从外管(12c)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该内管(11c)被布置成使得其一端在管部(10c)的第二端处位于外管(12c)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接收隔膜(13)在管部(10c)的第二端处被焊接在内管(11c)上,从而压力接收隔膜(13)将内管(11c)的开口和外管(12c)的开口密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接收隔膜(13)在管部(10c)的第二端处被焊接在内管(11c)上,从而压力接收隔膜(13)将内管(11c)的开口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
该压力传输杆(80)被布置在壳体(10)的内部,从而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传感单元(20)和压力接收隔膜(13)接触,并且负荷从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施加在传感单元(20)和压力接收隔膜(13)上;
壳体(10)通过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组装成一个单元而构成;以及
传感单元(20)被固定到第一壳体(10a)上,并且压力接收隔膜(13)被固定到第二壳体(10b)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通过压配合被固定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0),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单元(20)包括金属茎(21)和应变仪(30);
该金属茎(21)在第一端具有开口(22),在第二端具有隔膜(23),并且其中部为中空体;以及
该应变仪(30)被安装在该金属茎的第二端处的隔膜(23)的表面上。
11.一种用于组装压力传感器(100)的方法,该压力传感器具有压力接收隔膜(13)、传感单元(20)、压力传输杆(80)以及由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构成的壳体(10),所述方法包括:
将传感单元(20)固定到第一壳体(10a)上;
将压力接收隔膜(13)焊接到第二壳体(10b)上;
通过焊接将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组装在一起,从而将压力传输杆(80)容纳于第一和第二壳体(10a,10b)内,并且将压力传输杆(8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压靠传感单元(20)和压力接收隔膜(13),以从压力传输杆(80)分别将负荷施加到传感单元(20)和压力接收隔膜(13)上。
CNB2005100518100A 2004-03-03 2005-03-02 压力传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1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8515A JP2005249513A (ja) 2004-03-03 2004-03-03 圧力検出装置
JP058515/2004 2004-03-03
JP2004058514A JP2005249512A (ja) 2004-03-03 2004-03-03 圧力検出装置
JP058514/2004 2004-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4526A CN1664526A (zh) 2005-09-07
CN100373145C true CN100373145C (zh) 2008-03-05

Family

ID=3488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18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145C (zh) 2004-03-03 2005-03-02 压力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14396B2 (zh)
CN (1) CN100373145C (zh)
DE (1) DE10200500935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5478B2 (ja) * 2004-07-23 2008-11-26 長野計器株式会社 歪検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384389T3 (es) * 2004-09-22 2012-07-04 Kistler Holding Ag Sensor de presión
US7302855B2 (en) * 2004-10-28 2007-12-04 Denso Corporation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JP4742593B2 (ja) * 2005-01-19 2011-08-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圧力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703328B2 (en) * 2006-05-18 2010-04-27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Pressure sensor utilizing a low thermal expansion material
DE102006033467B4 (de) * 2006-07-19 2010-03-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Druckerfassungsvorrichtung
JP4760590B2 (ja) * 2006-07-26 2011-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温度検出素子
JP4848904B2 (ja) * 2006-09-13 2011-1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圧力センサ
JP2009085723A (ja) * 2007-09-28 2009-04-23 Denso Corp 圧力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02990A1 (de) * 2009-05-11 2010-11-18 Robert Bosch Gmbh Hochdrucksensor
CN102279073B (zh) * 2011-06-28 2014-06-18 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膜片压力表
EP2730904A1 (en) * 2012-11-12 2014-05-14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A pressure-measuring plug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EP2730905B1 (en) * 2012-11-12 2019-01-02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A pressure-measuring plug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JP2015184100A (ja) * 2014-03-24 2015-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物理量センサー、物理量センサーの製造方法、圧力センサー、高度計、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DE102015117736A1 (de) 2015-10-19 2017-04-20 Endress+Hauser Gmbh+Co. Kg Druckmesseinrichtung
CN107290099B (zh) 2016-04-11 2021-06-08 森萨塔科技公司 压力传感器、用于压力传感器的插塞件和制造插塞件的方法
EP3236226B1 (en) 2016-04-20 2019-07-24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ressure sensor
US10545064B2 (en) 2017-05-04 2020-01-28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sensor
US10323998B2 (en) 2017-06-30 2019-06-18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Fluid pressure sensor
US10724907B2 (en) 2017-07-12 2020-07-28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Pressure sensor element with glass barrier material configured for increased capacitive response
US10557770B2 (en) 2017-09-14 2020-02-11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Pressure sensor with improved strain gauge
KR101919498B1 (ko) 2017-11-13 2018-11-19 세종공업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압력센서 하우징 구조
CN109374196A (zh) * 2018-10-10 2019-02-22 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管道在线压力检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4294A (en) * 1990-06-07 1991-06-18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ducer
JPH03185326A (ja) * 1989-12-14 1991-08-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型圧力センサ
US5115676A (en) * 1990-01-10 1992-05-26 Setra Systems, Inc. Flush-mounted pressure sensor
JPH116777A (ja) * 1997-06-17 1999-01-12 Doriko Kk 間隙水圧計及び間隙水圧測定法
CN1336538A (zh) * 2001-09-12 2002-02-20 西安交通大学 耐高温压力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401848D0 (en) * 1984-01-24 1984-02-29 Carter R E Pressure transducer
US5279163A (en) * 1986-02-28 1994-01-18 Antonio Nicholas F D Sensor and transducer apparatus
GB2211659B (en) * 1987-10-24 1991-01-09 Stc Plc Pressure sensor
JPH0534231A (ja) * 1991-07-29 1993-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型圧力センサ
US5219041A (en) * 1992-06-02 1993-06-15 Johnson Service Corp.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for screw compressors
US5463904A (en) * 1994-02-04 1995-11-07 The Foxboro Company Multimeasurement vortex sensor for a vortex-generating plat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5326A (ja) * 1989-12-14 1991-08-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型圧力センサ
US5115676A (en) * 1990-01-10 1992-05-26 Setra Systems, Inc. Flush-mounted pressure sensor
US5024294A (en) * 1990-06-07 1991-06-18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ducer
JPH116777A (ja) * 1997-06-17 1999-01-12 Doriko Kk 間隙水圧計及び間隙水圧測定法
CN1336538A (zh) * 2001-09-12 2002-02-20 西安交通大学 耐高温压力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4526A (zh) 2005-09-07
DE102005009351B4 (de) 2013-05-23
US7114396B2 (en) 2006-10-03
DE102005009351A1 (de) 2005-09-22
US20050193826A1 (en) 2005-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145C (zh) 压力传感器
US7628078B2 (en) Combustion pressure sensor
JP4742593B2 (ja) 圧力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191658B2 (en) Pressure-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302855B2 (en)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US8217309B2 (en) Glow plug with pressure sensing canister
EP180009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US20090095059A1 (en) Pressure sensor and structure for attachment of pressure sensor
US748098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essure detector
KR20070081792A (ko) 압력검출장치
US20050202729A1 (en) Contact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array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having the same
JP4118990B2 (ja) 圧力センサ
US20090084191A1 (en) Pressure det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534894B2 (ja) 圧力検出装置
JP4281221B2 (ja) 圧力センサ
JP2005249512A (ja) 圧力検出装置
JP2001324402A (ja) 圧力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22359A1 (ja) 圧力センサ及び圧力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4876895B2 (ja) 圧力センサ
JP2008185349A (ja) 圧力センサ
JP2006258471A (ja) 圧力センサ
JP2010032239A (ja) 圧力センサ
JP6036218B2 (ja) 圧力センサ
JP2005351789A (ja) 圧力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200064218A1 (en) Pressure detec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