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4223C - 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4223C
CN100364223C CNB2004100420790A CN200410042079A CN100364223C CN 100364223 C CN100364223 C CN 100364223C CN B2004100420790 A CNB2004100420790 A CN B2004100420790A CN 200410042079 A CN200410042079 A CN 200410042079A CN 100364223 C CN100364223 C CN 1003642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indoor
rectification circuit
outdoor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20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1475A (zh
Inventor
武田勇一
神村刚
久保田俊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Air Condition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Air Condition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Air Condition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51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1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42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422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的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包括:具有电容器输入型的室外电源装置(31)的室外机和具有电容器输入型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室内机,室外电源装置(31)和室内电源装置(32)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向各自负载提供电力,其中还包括:检测输入到室外电源装置(31)和室内电源装置(32)的交流电流的电流检测部(44)和根据电流检测部(44)的电流检测结果进行降低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的控制的高次谐波抑制部(54)。

Description

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助于高次谐波电流的抑制的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的电容器输入型的电源装置,在这种电容器输入型的电源装置中,产生具有电源频率的整数倍的高次谐波电流。因此,已知在电容器输入型的电源装置中,具有检测输入到该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根据该电流检测结果,进行使输入到该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减少的控制的高次谐波抑制部的产品(例如参考专利文件1)。
该具有高次谐波抑制部的电源装置例如设置在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中。这样,交流电源连接到该室外机的电源装置的电源端子,向压缩机等室外机的负载提供电力。
而且,在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中,设置与室外机的电源装置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的电源装置。该室内机的电源装置的电力输入端子布线连接到室外机的电源装置的电源端子。这样,由室外机的电源装置和室内机的电源装置构成电源系统。
〔专利文件1〕特开平9-47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为如果在上述电源系统中的全部电源装置中设置例如高次谐波抑制部,则部件数量会增加,所以希望在室内机的电源装置中,不设置高次谐波抑制部地抑制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
但是,在上述的电源系统中,虽然检测输入到室外机的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但是不检测输入到室内机的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因此,高次谐波抑制部仅进行抑制输入到室外机的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的控制,因此不能抑制由交流电源输入到全部电源系统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存在高次谐波电流的抑制效果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考虑了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方案,可以提供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的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电源系统,将具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的多个电源装置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部,检测输入到前述多个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高次谐波抑制部,根据前述电流检测部的电流检测结果来进行使前述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的控制。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1的电源系统中,在前述多个电源装置内的任意一个电源装置中,具有连接前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以及连接该电源端子和该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的电力供给线,电连接该电力供给线和其他的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前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前述其他的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连接到前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和前述电源端子之间的前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2的电源系统中,在前述多个电源装置内的至少1个电源装置中,具有前述高次谐波抑制部。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3的电源系统中,前述高次谐波抑制部包括具有切换元件的升压变换器电路和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前述切换元件的控制部。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外电源装置的室外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电源装置的室内机,前述室外电源装置和前述室内电源装置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前述室外电源装置具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可以向前述室外机的负载提供电力,前述室内电源装置具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可以向前述室内机的负载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部,检测输入到前述室外电源装置和前述室内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高次谐波抑制部,根据前述电流检测部的电流检测结果来进行使前述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的控制。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5的空调装置中,前述室外电源装置包括:连接前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以及连接该电源端子和该室外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的电力供给线,电连接前述电力供给线和前述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前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前述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连接到前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和前述电源端子之间的前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6的空调装置中多个前述室内机以制冷剂管连接到前述室外机,将连接端子电连接到前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多个前述室内机中的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电连接到前述连接端子。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5的空调装置中前述室内电源装置包括:连接前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以及连接该电源端子和该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的电力供给线,电连接前述电力供给线和前述室外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前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前述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连接到前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和前述电源端子之间的前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按照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于第1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电源系统的电气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电源系统中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应用于第2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电源系统的电气电路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电源系统中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电源系统的方框图。
图7是图2的室外电源装置的变形例。
图8是图4的室内电源装置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1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0具有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室外机11的室外制冷剂配管14和室内机12的室内制冷剂配管15通过联结配管24和25连接。
在室外配置室外机11,在室外制冷剂配管14中设置压缩机16的同时,在压缩机16的吸入端设置储液器(accumulator)17,在压缩机16的排出端设置四通阀18,在该四通阀18端依次配置室外热交换器19和电动式膨胀阀22来构成。在室外热交换器19中相邻配置从室外热交换器19向室外送风的室外风扇20。该室外风扇20由室外风扇电动机20A驱动。该室外风扇电动机20A例如是无刷DC电动机。压缩机16由压缩机电动机16A驱动。该压缩机电动机20A例如是无刷DC电动机。
在室内设置室内机12,在室内制冷剂配管15设置室内热交换器21。在该室内热交换器21相邻配置从室内热交换器21向室内送风的室内风扇23。该室内风扇23由室内风扇电动机23A驱动,该室内风扇电动机23A例如是无刷DC电动机。
在空调装置10中具有设置在室外机11的室外控制装置41和设置在室内机12的室内控制装置42。
室外控制装置41控制压缩机16的运转频率(旋转数),分级地控制室外风扇20的旋转数,控制电动式膨胀阀22的开度,并根据运转模式进行切换四通阀18的控制。而且,室内控制装置42进行室内风扇23的旋转数的控制。
可以用室内机12端的遥控器(未图示)来设定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中的某一个运转模式。
室外控制装置41和室内控制装置42由通信线43连接以进行串行通信。这样,室外控制装置41通过通信线43向室内控制装置42发送室内风扇电动机23A的旋转数的指示。而且,室内控制装置42向室外控制装置41发送室内的空调负荷的信息、设定的运转模式的信息、表示室内风扇电动机23A的旋转数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室外控制装置41根据接收的控制信息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16A、室外风扇电动机20A、四通阀18和电动式膨胀阀22。
在设定进行制冷运转的运转模式时,四通阀18切换到制冷端,制冷剂如实线箭头那样流动。这样,由于压缩机16的运转从压缩机16排出的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8到达室外热交换器19,在该室外热交换器19中凝结,经电动式膨胀阀22减压以后,在室内机12的室内热交换器21中被蒸发并对室内制冷。来自室内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流过室外机11端,经过该室外机11的四通阀18和储液器17返回压缩机16。
而且,在设定进行制热运转的运转模式时,四通阀18切换到制热端,制冷剂如虚线箭头那样流动。由于压缩机16的运转从压缩机16排出的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8到达室内机12的室内热交换器21,在该室内热交换器21中凝结,对室内制热。在室内热交换器21中凝结的制冷剂在室外机11的电动式膨胀阀22中减压,在室外热交换器19中被蒸发以后,经过四通阀18和储液器17返回压缩机16。
图2是表示应用于第1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电源系统的电气电路图。图3是表示电源系统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如图2所示,电源系统30包括室外机11的电源装置(以下称为“室外电源装置”)31和室内机12的电源装置(以下称为“室内电源装置”)32。室外电源装置31和室内电源装置32是电容器输入型的电源装置。这样,室外电源装置31构成为连接到交流电源33,可以向室外机11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而且,室内电源装置32构成为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31,通过该室外电源装置31可以向室内机12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
室外电源装置31具有连接交流电源33的电源端子51a、51b、扼流圈52、整流电路53、高次谐波抑制部54、平滑电容器55、逆变器部56、连接作为室外机11的负载的压缩机电动机16A的输出端子57a、57b、57c以及电流检测部44。
电源端子51a和整流电路53以电力供给线58a连接,电源端子51b和整流电路53以电力供给线58b连接。电力供给线58a中设置扼流圈52。该扼流圈52是抑制高次谐波电流的无源元件。
整流电路53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该整流电路53是将二极管进行桥式连接,进行全波整流的电路。在该整流电路53的输出端连接平滑电容器55。
高次谐波抑制部54包括升压变换器电路59和室外控制装置41中的控制部41a(图3)。如图2所示,升压变换器电路59设置在整流电路53和平滑电容器55之间。
升压变换器电路59包括升压用扼流器(reactor)59a、升压用切换元件(例如IGBT)59b以及防逆流二极管59c。
具体来说,在整流电路53的输出端的一端和平滑电容器55的一端之间串联设置升压用扼流器59a和防逆流二极管59c,升压用切换元件59b的一端连接到升压用扼流器59a的输出端,升压用切换元件59b的另一端连接到整流电路53的输出端的另一端。
逆变器部56包括逆变器电路60和室外控制装置41的控制部41b(图3)。逆变器电路60具有桥连接的多个切换元件(例如IGBT)Q1~Q6。
电流检测部44包括电流传感器(例如:CT)61和室外控制装置41的处理部41c(图3),检测电力供给线58a的交流电流。电流传感器61设置在电力供给线58a中。
该电流传感器61产生对应电流的电压。这样,由处理部41c取得表示该电力供给线58a的交流电流的电压值。处理部41c将取得的表示交流电流的电压值变换为交流电流数据,将该交流电流数据发送到控制部41a。
在控制部41a中设置驱动升压用切换元件59b的未图示的升压用切换元件驱动电路。升压变换器电路59是高次谐波抑制电路,通过对应由升压用切换元件驱动电路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升压用切换元件59b的切换动作,可以使高次谐波电流降低。即,控制部41a为了抑制高次谐波电流,根据电流检测部44的电流检测结果(交流电流数据),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升压用切换元件59b。
在控制部41b中,设置驱动多个切换元件Q1~Q6的切换元件驱动电路(未图示)。逆变器电路60根据由该切换元件驱动电路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调整施加到压缩机电动机16A的电压的频率,控制压缩机电动机16A的旋转数。
而且,室内电源装置32包括用于输入交流电力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扼流器72、整流电路73、平滑电容器75、逆变器部76和连接作为室内机12的负载的室内风扇电动机23A的输出端子77a、77b、77c。
电力输入端子71a和整流电路73以电力供给线78a连接,电力输入端子71b和整流电路73以电力供给线78b连接。在电力供给线78a中设置扼流器72。该扼流器72是抑制高次谐波的无源元件。
整流电路73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该整流电路73是桥式连接二极管来进行全波整流的电路。平滑电容器75连接到该整流电路73的输出端。
逆变器部76包括逆变器电路80和室内控制装置42的控制部42b(图3)。逆变器电路80具有桥式连接的多个切换元件(例如IGBT)Q11~Q16。
在控制部42b中设置驱动多个切换元件Q11~Q16的切换元件驱动电路(未图示)。逆变器电路80根据从该切换元件驱动电路提供的切换信号来调整施加到室内风扇电动机23A的电压的频率,控制室内风扇电动机23A的旋转数。
如图3所示,在室外控制装置41中具有发送接收部41d。而且,在室内控制装置42中具有发送接收部42d。如图2所示,发送接收部41d和发送接收部42d通过室外电源装置31的发送接收端子34和室内电源装置32的发送接收端子35以通信线43连接。
另外,电连接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力供给线58a、58b和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即,整流电路73)。由此,室外电源装置31和室内电源装置32并联连接到交流电源33。
在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力供给线58a、58b中设置用于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的连接端子36a、36b。即连接端子36a、36b电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力供给线58a、58b的连接点37a、37b。
这样,室外电源装置31的连接端子36a、36b和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以连接线38a、38b电连接。扼流圈52设置在连接点37a和整流电路53之间。
上述电流传感器61被设置在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源端子51a和连接点37a之间的电力供给线58a中。由此,电流检测部44检测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源端子51a和连接点37a之间的电力供给线58a的交流电流。即,电流检测部44检测输入到多个(在图2中为2个)电源装置31、32的交流电流。
以上,按照第1实施例,高次谐波抑制部54根据输入到电源系统30中的全部电源装置31、32的合计的交流电流的电流检测结果,进行使输入到电源系统30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的控制,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而且,按照第1实施例,因为将高次谐波抑制部54设置在1个电源装置31中,不需要在其他的电源装置32中设置高次谐波抑制部,所以可以减少部件个数。
而且,按照本实施例,将多个(在图2中为2个)电源装置31、32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33时,因为室外电源装置31具有电源端子51a、51b和连接端子36a、36b,所以仅将交流电源33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源端子51a、51b,将剩余的电源装置即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源端子36a、36b就可以,可以以简单的布线操作来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这里,向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31的负载(压缩机电动机16A)中输入的最大电流大于向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32的负载(室内风扇电动机23A)中输入的最大电流。例如:向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31的负载(压缩机电动机16A)中输入的最大电流(实际值)是10〔A〕,向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32的负载(室内风扇电动机23A)中输入的最大电流(实际值)是1〔A〕。因此,因为在室外电源装置31的整流电路53和平滑电容器55之间设置高次谐波抑制部54的升压变换器电路59,所以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2〕第2实施例
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中对室外电源装置连接到交流电源,可以向室外机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以及室内电源装置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可以向通过该室外电源装置向室内机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本第2实施例中,对室内电源装置连接到交流电源,可以向室内机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以及室外电源装置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可以向通过该室内电源装置向室外机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在该第2实施例中,对于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4是表示应用于第2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电源系统的电气电路图。图5是表示图4的电源系统中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如图4所示电源系统130包括室外电源装置131和室内电源装置132。
室外电源装置131和室内电源装置132是电容器输入型的电源装置。这样,室内电源装置132成为连接到交流电源33,可以向室内机12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而且,室外电源装置131成为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132,可以通过该室内电源装置132向室外机11的负载提供电力的结构。
室内电源装置132包括连接交流电源33的电源端子171a、171b和电流检测部144。
电源端子171a和整流电路73以电力供给线78a连接,电源端子171b和整流电路73以电力供给线78b连接。在电力供给线78a中设置扼流器72。
电流检测部144包括电流传感器(例如:CT)161和室内控制装置42的处理部42c(图5),检测电力供给线78a的交流电流。电流传感器161被设置在电力供给线78a中。
该电流传感器161产生对应电流的电压。这样,通过处理部42c取得表示该电力供给线78a的交流电流的电压值。处理部42c将取得的表示交流电流的电压值变换为交流电流数据,将该交流电流数据送到发送接收部42d。该发送接收部42d通过通信线43将交流电流数据发送到室外控制装置41的发送接收部41d。室外控制装置41的发送接收部41d将由室内控制装置42的发送接收部42d接收的交流电流数据发送到控制部41a。
控制部41a为了抑制高次谐波电流,根据电流检测部144的电流检测结果(交流电流数据),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控制升压用切换元件59b。
而且,如图4所示,室外电源装置131包括电力输入端子151a、151b。
室外电源装置131的电力输入端子151a和整流电路53以电力供给线58a连接,电力输入端子151b和整流电路53以电力供给线58b连接。在电力供给线58a中设置扼流圈52。
而且,室内电源装置132的电力供给线78a、78b和室外电源装置131的电力输入端子151a、151b(即,整流电路53)电连接。由此,室外电源装置131和室内电源装置132并联连接到交流电源33。
室内电源装置132的电力供给线78a、78b中设置用于与室外电源装置131的电力输入端子151a、151b连接的连接端子136a、136b。即,连接端子136a、136b与室内电源装置132的电力供给线78a、78b的连接点137a、137b电连接。
这样,室内电源装置132的连接端子136a、136b和室外电源装置131的电力输入端子151a、151b以连接线138a、138b电连接。扼流器72被设置在连接点137a和整流电路73之间。
上述电流传感器161被设置在室内电源装置132的电源端子171a和连接点137a之间的电力供给线78a中。由此,电流检测部144检测室内电源装置132的电源端子171a和连接点137a之间的电力供给线78a的交流电流。即,电流检测部144检测输入到多个(在图4中是2个)电源装置31、32的交流电流。
以上,按照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同,高次谐波抑制部54根据输入到电源系统130中的全部电源装置131、132的合计的交流电流的电流检测结果,进行使输入到电源系统130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的控制,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而且,按照第2实施例,室内电源装置132具有将由电流检测部144检测出的检测结果发送到具有高次谐波抑制部54的室外电源装置131的发送接收部41d的发送接收部42d,所以可以通过室外电源装置131的高次谐波抑制部54有效地抑制输入到电源系统130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电流。
〔3〕第3实施例
在第1实施例中,对室内机为1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3实施例中对有多台(例如:2台)的情况进行说明。这里,在该第3实施例中,对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6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电源系统的方框图。
空调装置100包括1台室外机11和多台(在图6中是2台)室内机12-1、12-2。以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外机11和室内机12-1、12-2。
在室外机11中具有室外电源装置31。而且,室内机12-1和室内机12-2中具有室内电源装置32。这样电源系统200具有室外机11的室外电源装置31、室内机12-1的室内电源装置32和室内机12-2的室内电源装置32。
而且,图6所示的室外电源装置31与图2所示的室外电源装置31的电气电路图具有相同的结构。而且,图6所示的室内电源装置32与图2所示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气电路图具有相同的结构。
室外机11中的室外电源装置31的发送接收端子34、以及室内机12-1和室内机12-2中的室内电源装置32和发送接收端子35以通信线210连接。
在室外电源装置31的连接端子36a、36b中,室内机12-1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以及室内机12-2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以连接线211a、211b连接。
由此,室内机12-1、12-2中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整流电路73(参考图2)与室外机11中的室外电源装置31的连接端子36a、36b电连接。
这样,电流检测部44(参考图2)检测输入到电源系统200全体中的交流电流。即,电流检测部44检测输入到全部电源装置(室外机11的室外电源装置31、以及室内机12-1的室内电源装置32和室内机12-2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整流电路中的交流电流。这样,室外电源装置31的高次谐波抑制部54(参考图2)根据该电流检测部44的电流检测结果来进行抑制输入到电源系统200中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电流的控制。
以上,按照第3实施例,仅将多台(例如2台)室内机12-1、12-2中的室内电源装置32的电力输入端子71a、71b与室外机11中的室外电源装置31的连接端子36a、36b连接,就可以有效地抑制输入到电源系统200中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电流。
特别是在设置空调装置100和变更室内机的台数时,仅进行连接端子36a、36b和电力输入端子71a、71b的布线操作就可以,可以实现施工作业的效率化。
〔4〕第4实施例
在第1~第3实施例中,对具有逆变器部,向负载提供交流电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第4实施例中,对向负载提供直流电力的情况进行说明。这里,在该第4实施例中,对与第1或第2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7是图2的室外电源装置的变形例。
被提供直流电力的负载(例如:未图示的加热器等)242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231的输出端子241a、241b。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第1~第3实施例一样,可以达到有效地抑制输入到电源系统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电流的效果。
另外,图8是图4的室内电源装置的变形图。
供给直流电力的负载(例如未图示的加热器等)252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232的输出端子251a、251b。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第1~第3实施例一样,可以达到有效地抑制输入到电源系统的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电流的效果。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将压缩机电动机作为连接到室外电源装置的负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室外机的负载就可以。例如,可以是室外风扇电动机和室外控制装置中的电子元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将室内风扇电动机作为连接到室内电源装置的负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室外机的负载就可以。例如,可以是室内控制装置中的电子元件。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在空调装置中应用了电源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在电气设备中应用了与上述室外电源装置相当的电源装置就可以,在电气设备中应用了与上述室内电源装置相当的电源装置就可以。这些电气设备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和监视器、通信装置、音频设备等。主要是可以应用在具有电容器输入型的电源装置的多个电气设备对于交流电源并联连接的预定的设备。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电流检测部具有电流传感器,将该电流传感器设置在电力供给线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电流检测部也可以包括在电力供给线中设置的电阻和测试这些电阻间的电压并将该测试结果变换为电流值的变换部。

Claims (8)

1.一种电源系统,将具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的多个电源装置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检测部,检测输入到所述多个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
高次谐波抑制部,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的电流检测结果来进行使所述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多个电源装置内的任意一个电源装置中,具有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以及连接该电源端子和该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的电力供给线,
电连接该电力供给线和其他的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
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所述其他的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连接到所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和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多个电源装置内的至少1个电源装置中,具有所述高次谐波抑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高次谐波抑制部包括具有切换元件的升压变换器电路和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切换元件的控制部。
5.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外电源装置的室外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电源装置的室内机,所述室外电源装置和所述室内电源装置并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所述室外电源装置具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可以向所述室外机的负载提供电力,所述室内电源装置具有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和连接到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的平滑电容器,可以向所述室内机的负载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检测部,检测输入到所述室外电源装置和所述室内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流;
高次谐波抑制部,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的电流检测结果来进行使所述交流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降低的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室外电源装置包括: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以及连接该电源端子和该室外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的电力供给线,
电连接所述电力供给线和所述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
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所述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连接到所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和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多个所述室内机以制冷剂管连接到所述室外机,
将连接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力供给线的所述连接点,
多个所述室内机中的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电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室内电源装置包括: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以及连接该电源端子和该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的电力供给线,
电连接所述电力供给线和所述室外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
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所述室内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连接到所述电力供给线的连接点和所述电源端子之间的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CNB2004100420790A 2003-05-09 2004-04-30 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42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31479 2003-05-09
JP131479/03 2003-05-09
JP131479/2003 2003-05-09
JP101598/04 2004-03-31
JP101598/2004 2004-03-31
JP2004101598A JP2004364491A (ja) 2003-05-09 2004-03-31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475A CN1551475A (zh) 2004-12-01
CN100364223C true CN100364223C (zh) 2008-01-23

Family

ID=34067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20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4223C (zh) 2003-05-09 2004-04-30 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364491A (zh)
KR (1) KR100573649B1 (zh)
CN (1) CN10036422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7394A (ja) * 2005-01-05 2006-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乾燥機
JP2007205687A (ja) * 2006-02-06 2007-08-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電源システム
JP4866216B2 (ja) * 2006-11-22 2012-0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
JP5520478B2 (ja) * 2008-12-24 2014-06-11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2313341B (zh) * 2011-10-09 2013-04-17 申小中 无线多联空调装置
KR102135086B1 (ko) * 2013-12-10 2020-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CN104633861B (zh) * 2015-01-31 2017-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及其供电控制电路
KR101720496B1 (ko) * 2015-08-27 2017-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력변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JP6415732B2 (ja) * 2015-09-02 2018-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17042889A1 (ja) * 2015-09-08 2017-03-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この電力変換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05737326A (zh) * 2015-10-30 2016-07-06 深圳市建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压缩机控制变频装置的智能控制器
JP6545282B2 (ja) * 2015-12-22 2019-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この電力変換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WO2018221624A1 (ja) * 2017-05-30 2018-12-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品質管理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空気調和装置
KR102396563B1 (ko) * 2017-07-07 2022-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CN109405231A (zh) * 2018-10-17 2019-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化空调控制器的电源供电方法
WO2022202829A1 (ja) * 2021-03-26 2022-09-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7168884B2 (ja) * 2021-03-26 2022-1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7368525B2 (ja) * 2021-04-13 2023-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1180A (en) * 1992-10-30 1994-09-27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Highly fault tolerant active power line conditioner
CN1193715A (zh) * 1997-03-19 1998-09-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空调机及电力变换装置
JPH11252991A (ja) * 1998-03-05 1999-09-1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263377A (zh) * 1999-01-19 2000-08-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使用了该电源的空调机
JP2001263767A (ja) * 2000-03-17 2001-09-2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1569A (ja) * 1995-01-09 1996-07-23 Fuji Xerox Co Ltd 電源装置
JP2000324696A (ja) * 1999-05-14 2000-11-2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3463675B2 (ja) * 2001-06-29 2003-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1180A (en) * 1992-10-30 1994-09-27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Highly fault tolerant active power line conditioner
CN1193715A (zh) * 1997-03-19 1998-09-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空调机及电力变换装置
JPH11252991A (ja) * 1998-03-05 1999-09-1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263377A (zh) * 1999-01-19 2000-08-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使用了该电源的空调机
JP2001263767A (ja) * 2000-03-17 2001-09-2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475A (zh) 2004-12-01
JP2004364491A (ja) 2004-12-24
KR20040096767A (ko) 2004-11-17
KR100573649B1 (ko) 2006-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4223C (zh) 电源系统和空调装置
US9941807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US8164292B2 (en) Motor controller of air conditioner
KR101138244B1 (ko) 역률 개선 시스템을 가진 압축기 및 압축기의 역률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JP2539571B2 (ja) 屋外ファン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屋外ファン制御方法
US200601305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US10267526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482101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979452B1 (ko) Emi 노이즈 저감을 위한 액티브 노이즈 필터
EP1796255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2023606B1 (ko) 노이즈 필터
US10516331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KR101996867B1 (ko) 지능형 에너지 절감 항온 항습 컨트롤러
EP2140215B1 (en) Refrigerato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90060220A (ko) 인터리브드 pfc 제어 장치
KR2003008586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KR10218309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US119062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ompressor temperature
EP4307522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KR101957968B1 (ko) 전력 변환 장치
CN100513910C (zh) 空调器中的反相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US11588427B2 (en) Motor drive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KR102201291B1 (ko) 전력변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KR101990143B1 (ko) 압축기 제어 장치
KR20110013976A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