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718C - 电磁流量计 - Google Patents

电磁流量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3718C
CN100363718C CNB2005100632337A CN200510063233A CN100363718C CN 100363718 C CN100363718 C CN 100363718C CN B2005100632337 A CNB2005100632337 A CN B2005100632337A CN 200510063233 A CN200510063233 A CN 200510063233A CN 100363718 C CN100363718 C CN 1003637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magnetic flux
pole core
magnetic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63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0786A (zh
Inventor
石川郁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80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0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7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7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56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G01F1/58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by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s
    • G01F1/586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by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s constructions of coils, magnetic circuit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为了获得期望的磁通密度,形成磁回路被N分割的并联结构,并且该并联结构作为N组激励线圈容纳在一对板极芯上。根据该结构,由磁回路之一驱动的磁矫顽力的负担减少到1/N。结果,每个磁回路中的激励电力的消耗能够被减少到(1/N)2。作为N个磁回路并联驱动的结果而获得的磁通的总量被汇聚到单个的板极芯上。

Description

电磁流量计
本申请基于2004年4月8日提出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No.2004-113996,并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其中,测量原理基于由激励磁通与流经管道的被测流体切割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磁通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电磁流量计,以便在低功耗时能获得高磁通密度。
背景技术
以下文件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该电磁流量计具有剩余磁场型的激励线圈。
参考现有技术JP-A-55-106316。
以下文件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该电磁流量计具有多对激励线圈。
参考现有技术JP-A-2001-281028和JP-A-8-75514。
JP-A-2001-281028披露了一种电磁流量计,该电磁流量计具有多对激励线圈并且适合于大直径的管道。然而,JP-A-2001-281028中的电磁流量计不具有剩余磁场型的特征,该特征为工作点位于B-H磁滞特性曲线的第二或第四象限的磁导线上。
在具有多对激励线圈的JP-A-8-75514的电磁流量计中,磁回路由一组应用于多个磁极片芯的激励线圈和一个用作反馈磁路的单个返回芯构成。然而,该结构中不包括板极芯,该板极芯将激励线圈的磁通加在一起,并且把叠加后的磁通均匀地分配到被测管的内部。
下面,参考图5A和5B说明相当于JP-A-55-106316的电磁流量计。图5A和5B以简化方式示出了具有剩余磁场型激励线圈的电磁流量计的结构。图5A和5B所示的电磁流量计由磁极芯1、激励线圈2、反馈磁路4、被测管5以及电极6构成。
配置一对激励线圈2,以便形成共同磁回路,所述一对激励线圈2跨越被测管5的流路中心轴而彼此相向设置。激励线圈2与电流源(未示出)相连,并能够同时被分别供应相同等级的激励电流。相反,两个电极6跨越被测管5的流路中心轴而彼此相向设置,并垂直于将激励线圈2彼此连接的轴。
下面,说明在图5A和5B中例示的剩余磁场型电磁流量计的工作过程。这对激励线圈2具有激励磁回路的功能,该磁回路未图示。对线圈施加激励电流,其中,激励电流的方向以恒定周期间歇地交替反转。
在磁极芯1中使用了一种半硬磁性材料,该半硬磁性材料具有的磁特性介于硬磁性材料(磁石)特性和软磁性材料(铁、硅钢等等)特性之间。
设定激励线圈2的缠绕方向,为的是,当施加某一方向上的激励电流时,激励线圈2产生方向彼此增强的外部磁场。因此,随着激励电流的施加,在两个磁极芯1中的磁化强度被加强,并且磁通密度饱和,其中,所述磁极芯1位于各自磁场的中心。
即使当激励电流一旦消失、从而由激励线圈2而产生的外部磁场消失时,磁极芯1仍保持剩余磁通密度Br。在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中,在测量中使用了磁回路,其中,由半硬磁性材料提供的剩余磁通密度被用作磁动势。
也就是说,该磁回路由剩余在两个磁极芯1中的磁能来维持,并且设置该磁回路,使得一部分磁路穿过被测管5的流路的中心轴。因此,磁通与被测管5的截面交叉,以便磁通相对于该轴对称,并具有大致均匀的形状。
穿过被测管5的磁通汇聚在相对磁极的激励线圈2中,然后通过反馈磁路4反馈到出射点一侧的磁极的激励线圈2上,从而使磁回路连通。
然后当激励电流沿着与先前所施加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时,激励线圈2沿磁场彼此增强的方向产生磁场,并且该方向与先前方向相反。在分别位于磁场中心的磁极芯1中,经过衰减过程后,先前获得的磁化强度和磁通密度都消失,然后,磁化强度在相反方向被提高,并且磁通密度在相反方向饱和。结果,经过反馈磁路4和被测管5的磁回路的方向同样也被反转了。
磁极芯1的磁化过程以恒定周期重复,该磁化过程的关系曲线称为磁滞曲线(B-H曲线)或B-H磁滞特性曲线,其中,将所施加的外磁场H的方向和强度设置为横坐标,并且将磁化过程中的磁通密度的方向和强度设置为纵坐标。
在磁极芯1中,依照半硬磁性材料的磁滞特性曲线,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磁化状态交替地反转。由此,在磁回路中,与激励电流产生外磁场的时间相对应,磁路的方向以恒定周期反转,其中,所述激励电流的施加方向以该恒定周期间歇地交替反转。
由激励线圈2提供的磁极芯1的剩余磁通密度被用作磁动势,当不施加激励电流时,或在不进行磁路反转的大部分时间周期内,该磁动势使磁回路维持稳定的磁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被测管5中的流体F以稳定状态横切磁回路的磁通时,产生感应电动势I,该感应电动势I具有同时垂直于与磁通密度B和流体运动F的方向,并且其大小为B和F的乘积。
因为磁极芯1执行保持剩余磁通密度的功能,此时磁通B保持恒定值。由此,在电极6之间作为感应电动势I而被观测的电压正确地反映了流体运动F的程度。也就是说,在电极6之间电压波形的观测实际是流体F运动距离的实时观测,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因为这样的原理,即在测量中使用如上所述的作为F·B的乘积而获得的物理量,所以剩余磁通密度B直接影响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和流速分辨率,该剩余磁通密度B通过切割磁回路产生。
在磁回路中,磁路经过磁极芯1、反馈磁路4、激励线圈2表面的气隙(未图示)等等以环路形式构成。与保存在磁极芯1半硬磁性材料中的磁化能相对应的恒定值的磁通密度B依靠整个系统的磁导Pm来决定,所述磁导Pm由磁路中材料的质量,形状,导磁性等唯一确定。
图6示出了半硬磁性材料的B-H磁滞特性曲线的第二象限,该半硬磁性材料用在图5A和5B的电磁流量计的磁极芯中。磁导Pm在系统中是恒定的,并由磁路的形状和材料的质量而唯一确定,因此,在图6中磁导由具有恒定斜率的磁导线Pm来表示。
保持测量流速所需的剩余磁化能的状态意味着,相对于磁化能具有恒定比率关系的反磁场分量为平衡而稳定的状态,并且表示在B-H磁滞特性曲线的第二或第四象限中。也就是说,在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中,总是在磁导线上获得系统的稳定状态。
由测量原理可知,在电磁流量计中,当能够增加与流路F切割的磁通密度B时,可以按比例地改进准确度和流速分辨率,这是因为测量结果是恒定磁通密度B和流速F的乘积。
在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中,测量中使用基于剩余磁能的、稳定状态下的剩余磁通密度,由此,仅当施加反转磁通方向所需的外磁场时才消耗电力。
因此,这种类型的电磁流量计比其它类型的电磁流量计消耗的电力少,并且由此可以由电池来驱动。所以,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安装地点不受电力条件和电源保证的限制,因此,其在室内和室外流体运输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常,在电磁流量计的磁回路中,磁通几乎不进入到气隙中,因此增加反磁场分量的功能被增强了,其中,反磁场分量的方向与对应于整个磁化能的磁路的方向相反。这样的结构因素带来这样的功能,即削减在系统中获得的磁导Pm。由此,难以大量地增加磁通密度Bm。
在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中,磁导Pm是恒定的。因此,如图6的特性曲线图中所示,为了不更改磁路的配置和结构而获得比当前的密度Bm1高的磁通密度,必须更换磁极芯的材料,以增加磁矫顽力Hc。
例如,当磁矫顽力从Hc增加到两倍值或2·Hc时,有可能确定新的工作值Bm2,该Bm2值按比例地定位在图6的磁导线上,并且由剩余磁通密度Br决定。因此,系统的工作点从P1移动到P2。以与在电路中产生焦耳热量类似的方式,来在磁回路中产生磁滞损耗,所述焦耳热量由电流的平方得到,所述磁滞损耗与激励所用的磁矫顽力2·Hc的平方成比例。结果,此时所需要的激励电力是磁矫顽力为Hc的情况下所需电力的四倍。
如上所述,在被定性为低功耗的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中,通过牺牲电力消耗来确保磁通密度Bm,其中,相对于被测流体F,该磁通密度Bm是获得高灵敏度和准确度所必需的并且是充分的。也就是说,在以上图5A和5B中所示的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中,很难解决这两个矛盾问题,即既减少电力消耗,又有效地增加磁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流量计,该电磁流量计既能够以激励能的最小输入来提高磁通密度,又可以抑制功耗。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流量计具有:多个磁极芯,其产生与流经管道的被测流体切割的磁通;激励线圈,其对每个磁极芯施加外磁场;以及一对板极芯,其与所述管道接触。
在电磁流量计中,每个磁极芯分担对应于每个磁通的磁矫顽力。
在电磁流量计中,每个磁极芯平均分担对应于每个磁通的磁矫顽力。
在电磁流量计中,多个磁极芯被设置在板极芯上,以便所有的磁场以同一方向排列。
在电磁流量计中,板极芯被设置在磁极芯和管道之间。
在电磁流量计中,由多个磁极芯产生的磁通汇聚到板极芯,板极芯调整在管道内部均匀交叉的磁通的形状。
在电磁流量计中,多个磁极芯中的每一个形成独立的磁回路。
在电磁流量计中,与每个磁极芯相对应的磁回路具有相同的磁动势和相同的磁导,并且磁路的形状彼此相等。
在电磁流量计中,磁通由剩余磁场产生,其中,磁场方向以恒定周期交替反转。
根据此电磁流量计,以最小的功耗获得期望的磁通密度是可能的。
在具有单独的磁回路并且磁回路中只有一组激励线圈的结构中,所需的激励能以磁通增加率的平方的程度而急剧增加,其中,在所述单个磁回路中,增加了磁极芯的磁矫顽力。相反,在具有多个磁回路的并联结构中,不需更改磁极芯的磁矫顽力,就可以抑制所需的激励能,以便所需的激励能正比于磁通的增长率。
当独立的磁回路被分割以形成具有N个回路的并联结构时,可以通过每个磁回路的激励能获得某一值的磁通密度,该激励能被减少到(1/N)2,其中,在每个回路中,磁极芯的磁矫顽力被设置为1/N。
因此,当在电磁流量计中欲获得期望的磁通密度时,选择这样的结构是可能的,即将欲设置在每个板极芯上的激励线圈分割成多个线圈的结构。结果,能够取得激励电力按指数缩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磁流量计的实施方式的两个结构简图;
图2A和2B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磁流量计的实施方式的两个结构简图;
图3A和3B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磁流量计的实施方式的两个结构简图;
图4A到4E是说明半硬磁性材料的B-H磁滞特性曲线的简图;
图5A和5B是表示现有的剩余磁场型电磁流量计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以及
图6是通过面积比的方式表示半硬磁性材料在B-H磁滞特性曲线中的激励电力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A和1B是表示本发明的剩余磁场型电磁流量计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如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方式,电磁流量计由磁极芯1、激励线圈2、板极芯3、反馈磁路4、被测管5以及电极6构成。由与图5A和5B所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的部件,具有与该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必需被驱动以产生剩余磁通的磁回路分割以形成并联结构,并且板极芯3具有这样的功能,即能够使多个磁极芯来分担预先确定的磁矫顽力Hc的供应。
作为磁极芯1,使用了一种具有400A/m到8kA/m的磁矫顽力的半硬磁性材料。使用两对或四个磁极芯1,并沿圆周方向布置在被测管5的相同截面上。
将相同匝数的激励线圈2分别应用于磁极芯1。磁芯的激励线圈以某一方向缠绕,以共有相同的磁场,所述激励线圈彼此相向设置以构成一对。
为了能够使相向设置的激励线圈2在被测管5的圆周上以最大角度分开,激励线圈被设置在上表面一侧和下表面一侧,并且每一侧的激励线圈靠近放置。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激励线圈组交替地充当S极或N极。
每一个板极芯3被设置在被测管5和相对应的激励线圈2之间,以便与激励线圈组靠近接触,并具有沿被测管5的截面延伸的形状以及特定的厚度。
反馈磁路4被密封地布置在被测管5的外表面周围,并且具有允许容纳激励线圈2和板极芯3的最小内径。
被测管5是这样一种管道:被测流体F通过它来运输。管道内壁衬以绝缘材料。
在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电极6以便其与被测流体F接触。电极6以相对于连接两极的激励线圈2组的中心的轴成90度的角度被相向地设置在两个地方,所述极在上表面一侧和下表面一侧被分别靠近布置,或将电极6设置在与磁场方向垂直交叉的位置,该磁场由被相向设置的激励线圈2组来产生。
下面说明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的功能。将具有方波形或三角形锯齿波形的脉冲电流施加到激励线圈2上。经过固定时间周期后,将方向相反并具有相同波形的脉冲电流施加到线圈上。当以恒定的时间间隔施加这种相对于地电平分别为正和负的反复性电流时,激励线圈2会产生以该恒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反转方向的磁场。
当电流以正方向流动时,产生的磁场加快磁极芯1的磁化,并且在该磁场中,激励线圈2的外围被设置为轴。即使当电流停止后,通过减去由反磁场抵消的成分而获得的磁通密度Bm仍继续稳定存在。
然后电流以相反方向流动,电流流动时产生的磁场以相反方向加快磁极芯1的磁化,在该磁场中,激励线圈2的外围被设置为轴,并且方向与先前方向的相反。即使当电流停止后,通过减去由反磁场抵消的成分而获得的反方向的剩余磁通密度-Bm仍继续稳定存在。
当这样的操作不断地重复时,除了由于电流施加而产生的磁极反转时间周期外,在整个时间周期内磁通密度|Bm|稳定维持。由于重复施加相对于地电平为轴对称的电流波形,本实施方式会行使这样的功能,即抑制未图示的电流驱动回路的零点漂移,并且保持磁通密度为恒定水平,其中,磁通密度以正负两个方向生成。
为了磁化磁极芯1,在施加激励电流的过程中,在正负两个方向上同时对多对激励线圈2施加电流。由此,激励线圈2能够以串联或并联的形式连接到电流驱动电路中。
用来维持磁通密度|Bm|的剩余磁能储存在两极的磁极芯1中。从磁极芯产生的磁通Bm经由板极芯3进入到被测管5的内部。由于Bm的方向交替反转,因此指示磁通存在的向量Bm在图中未示出。
板极芯3具有提高磁路导磁性、加快磁通进入到被测管5中、以及改善磁场在管道中的分布以具有对称形状的功能,由此对被测流体的流动分布影响最小。
为了使来自磁回路的磁通的泄漏最小化,每一极的板极芯3上的激励线圈2彼此靠近接触。由于在每个极的板极芯3上设置多个激励线圈2、或是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中的两个线圈,所以每一个板极芯3具有接受2×Bm磁通密度的功能,并且与相对磁极的板极芯合作以对称地分布被测管5中的磁通,从而调整磁力线的排列。
置于每一个板极芯3上的激励线圈2的数量可以增加。例如,当使用N对激励线圈2时,总的磁通密度是N×Bm,因此,进入被测管5并起测量作用的总的磁通增大到N倍。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流体F切割进入到被测管5中的磁通B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具有同时垂直于磁通B和流体运动F的方向,并且其大小由B和F的乘积得出。
该感应电动势由两个激励线圈2所引起的2×Bm磁通产生。因此,本实施方式具有这样的效果,即与只有一个激励线圈的结构相比,与流速F有关的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得到改进或者加倍。
如上所述,当激励线圈组的数量增加时,或者例如,使用N对激励线圈2,被测管5中总的磁通密度可以容易地增加到N×B。
磁通密度N×B将剩余磁通维持到恒定值。因此,在电极6之间作为感应电动势被观测的电压波形反映流体F的运动距离。出现在电极6之间的电压信号经过缓冲器、放大器、A/D转换器等等未示出的器件,然后作为输出信号被取出,该输出信号已经转换为数字值,并指示流速。穿过被测管5并与流体F交叉的磁通经由对面的板极芯3被汇聚到相对磁极的各个激励线圈2中。相反,反馈磁路4具有这样的功能,即在被测管5的外部,把两极的板极芯3磁性地耦合在一起,并容纳分别与激励线圈2相对应的磁回路。由于图1A和1B示出了剖面结构,因此,以与向量磁通Bm相同的方式、反馈磁路4内部的磁回路在图中未被示出。
设置两极的板极芯3和激励线圈2,以便它们相对于中心轴而轴对称。因此,由两个激励线圈产生的每一个磁回路的形状是轴对称和相等的。结果,即使当激励线圈的数量增加时,磁通在被测管5中的分布也能够保持均匀。
反馈磁路4还有一个功能,即将磁回路向磁导较高的系统偏移,以降低整体磁阻。由此,可以防止进入被测管5中的磁通减少,并且反馈磁路能够与两极的板极芯3合作以稳定磁路。
不同于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例,图2A、2B、3A和3B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图以与图1A和1B同样的方式示出了被测管的剖面和上表面。
由与图1A和1B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其说明。在图2A和2B的实施方式中,以与图1A和1B同样的方式使用了两对或四个磁极芯1,并且磁极芯排列在流路方向上而不是在被测管5的圆周方向上。
由两个单独的磁回路的并联排列产生的功能与图1A和1B的实施例的功能相同。在图2A和2B的实施方式中,反馈磁路4的路线比图1A和1B磁回路中的路线长,并且磁回路在形状上与图1A和1B磁回路部分不同。然而,图2A和2B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与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相同。
尽管板极芯3的形状与图1A和1B中的不同,但是板极芯执行相同的功能,即汇聚多个激励线圈,也就是说,汇聚单个板极芯上的多个磁回路以积聚磁通,并调整磁通的形状以便以对称形状、均匀地与被测管5交叉。
图3A和3B示出了这样的实施方式,其中,将图1A和1B实施方式的结构加倍,或者以与图2A和2B相同的方式、在被测管5的流路方向延伸。与图1A和1B中使用两个磁回路的实施方式相比,并联地使用四个磁回路以获得这样的磁通密度,该磁通密度是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中磁通密度的两倍。
尽管板极芯3的形状与图1A、1B、2A和2B中的形状不同,但是板极芯执行相同的功能,即汇聚多个激励线圈,也就是说,汇聚单个板极芯上的多个磁回路以积聚磁通,并调整磁通的形状以便以对称形状均匀地与被测管5交叉。
与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相比,在图3A和3B的实施方式中,功耗以与增加的磁通成正比的方式被加倍。然而,作为两分割磁回路的结果,功耗的增加量仅是每个磁极芯的磁矫顽力被简单地加倍、并且磁极芯未被分割的情况中电力消耗的一半。
下面,参考图4A到4E说明本发明的功能和效果。该图示出了在磁回路中构成激励电力的绝大部分的磁滞损耗的概念。磁滞损耗通过磁极芯中的剩余磁通密度Br和磁矫顽力Hc的乘积来得到。因此,在图4A到4E中,正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在每个磁极芯一个磁化循环周期中所消耗的电力,在该循环周期中,重复进行磁极的反转。
图4A中正方形的面积表示在任意磁极芯的一个磁化循环中,由于磁矫顽力Hc和剩余磁通密度Br所产生的功耗。图4B示出了在以下情况下需要的功耗,该情况为通过使用具有的磁矫顽力是图4A中所使用的矫顽力的两倍或是2·Hc的磁极芯,而获得磁通密度2·Br,该磁通密度是图4A中磁通密度的两倍。
图4C示出了以下情况需要的功耗,该情况为通过使用具有的磁矫顽力是图4A中所使用的矫顽力的三倍或是3·Hc的磁极芯,可以获得磁通密度3·Br,该磁通密度是图4A中磁通密度的三倍。
在图4B和4C的现有技术实施例中,当磁通密度增加到2·Br或3·Br时,所需要的激励电力按指数规律增加,并且需要的电力是图4A中电力的四倍或九倍。
当磁回路中的磁导的斜率恒定时,磁极芯能够提供这样的磁能,即该磁能与剩余磁通Br类似,并正比于磁矫顽力Hc。以此作为代价,在磁回路中产生了磁滞损耗,并且该损耗以Hc的平方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上面提到的现象。
相反,当应用本发明时,为了产生剩余磁通而被驱动的磁回路以并联形式配置,因此该并联磁回路平均分担引起磁滞损耗的磁矫顽力Hc的所需要的值。
在欲获得Br的期望值的情况下,当Hc的对应值被N除时,上面提到的、以Hc的平方速度而增加的磁滞损耗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被抑制为N×(1/N)2
例如,图4D对应于以并联方式配置两个磁回路的图1A和1B的实施方式。两个磁回路分担2·Hc的磁矫顽力,而在图4B中该2·Hc的磁矫顽力由单个磁极芯承担。因此,该磁回路独立地产生磁通Br,并且2·Br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磁通的相加或(Br+Br)获得。
从图4D与图4B的比较中明显得出,二者获得的磁通密度的总量达到相同值或2·Br,其中,每个磁通密度由纵坐标B上的Br长度的和来表示。相反,对应于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4B中,为了获得2·Br其功耗必须增加四倍。
在图4E中,由三个磁回路分担3·Hc的磁矫顽力,而在图4C中该3·Hc的磁矫顽力由单个磁极芯承担。磁通密度Br被聚集以获得(Br+Br+Br)作为磁通密度的总量,其中每个磁通密度Br由相应的磁回路独立地产生。这些磁通密度容纳在一对板极芯之间。结果,获得3·Br作为与被测流体切割的磁通密度的总量。
从图4E与图4C的比较中明显得出,二者期望的磁通密度的总量达到相同长度或3·Br的磁通,其中,每个磁通密度由纵坐标B上的Br的长度的和来表示。相反,示出了现有技术实施例的图4C显示单独的磁回路的激励电力以九倍的比率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欲获得期望的磁通密度的情况下,该磁通密度的生成由多个并联的磁回路来分担,因此在每个单独的磁回路中所需要的磁化能会显著地减少。
换句话说,在磁回路被分成N个并联的磁回路,并且这些磁回路容纳在单个的板极芯上的结构中,每一个磁回路的功耗可以减少到单独的磁回路结构中电力消耗的1/N。因此,在剩余磁场型的电磁流量计由电池驱动的情况下,通过这种节能方式能够获得巨大的效果。此外,能够减少电源单元的体积和电池容量,借此可以实现所需空间的小型化和缩减。

Claims (9)

1.一种剩余磁场型电磁流量计,包括:
多对磁极芯,其产生与流经管道的被测流体交叉的磁通;
激励线圈,其对每个磁极芯施加外磁场;以及
一对板极芯,其与所述管道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每个磁极芯分担对应于每个磁通的磁矫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每个磁极芯平均分担对应于每个磁通的磁矫顽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在板极芯上设置多个磁极芯,以便所有的磁场以同一个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在磁极芯和管道之间设置板极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由多对磁极芯产生的磁通被聚集到板极芯,所述板极芯调整在管道内部均匀交叉的磁通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多对磁极芯中的每一对都形成独立的磁回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与每一对磁极芯相对应的磁回路具有相同的磁动势和相同的磁导,并且磁路的形状彼此相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流量计,
其中,磁通由剩余磁场产生,所述剩余磁场的方向以恒定周期交替反转。
CNB2005100632337A 2004-04-08 2005-04-07 电磁流量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7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13996A JP4174725B2 (ja) 2004-04-08 2004-04-08 電磁流量計
JP2004113996 2004-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0786A CN1680786A (zh) 2005-10-12
CN100363718C true CN100363718C (zh) 2008-01-23

Family

ID=3493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323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718C (zh) 2004-04-08 2005-04-07 电磁流量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93468B2 (zh)
EP (1) EP1591759A1 (zh)
JP (1) JP4174725B2 (zh)
CN (1) CN10036371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1890B2 (en) 2012-09-26 2015-05-05 Rosemount Inc. Magnetic flowmeter with multiple coils
US8991264B2 (en) * 2012-09-26 2015-03-31 Rosemount Inc. Integrally molded magnetic flowmeter
CN104121953A (zh) * 2014-07-02 2014-10-29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剩磁励磁电磁流量计
DE102014113404A1 (de) * 2014-09-17 2016-03-17 Endress + Hauser Flowtec Ag Magnetisch-induktives Durchflussmessgerät mit einem Vierspulen- Magnetsystem
DE102015120103B4 (de) * 2015-11-19 2018-09-13 Krohne Ag Verfahren zur Durchflussmessung durch ein magnetisch-induktives Durchflussmessgerät
DE102015121730A1 (de) * 2015-12-14 2017-06-14 Endress+Hauser Flowtec Ag Magnetisch-induktives Durchflussmessgerät
US10502599B2 (en) * 2016-03-31 2019-12-10 Rosemount Inc. Polymeric magnetic flowmeter flow body assembly
CN108871473A (zh) * 2018-06-20 2018-11-23 上海肯特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低功耗电磁水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9846A (en) * 1979-02-08 1983-10-18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Electromagnetic flow meter
US4736635A (en) * 1986-02-14 1988-04-12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JPH11118548A (ja) * 1997-10-14 1999-04-30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流量計
JP3043087B2 (ja) * 1991-03-25 2000-05-22 愛知時計電機株式会社 残留磁気式電磁流量計
JP2001281028A (ja) * 2000-03-29 2001-10-10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磁流量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41121A (en) * 1952-06-17 1956-04-10 Vitro Corp Of America Means for minimizing electrostatic voltages in a flowmeter
GB978900A (en) * 1960-11-07 1964-12-23 Hikushin Denki Seisakusho Kk Improvements in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s
JPS597930B2 (ja) 1979-02-08 1984-02-21 愛知時計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流量計
JP2557531B2 (ja) * 1989-09-12 1996-11-27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流量計
US5289725A (en) * 1991-07-31 1994-03-01 The Foxboro Company Monolithic flow tube with improved dielectric properties for use with a magnetic flowmeter
JPH0875514A (ja) 1994-09-05 1996-03-2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磁流量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9846A (en) * 1979-02-08 1983-10-18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Electromagnetic flow meter
US4736635A (en) * 1986-02-14 1988-04-12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JP3043087B2 (ja) * 1991-03-25 2000-05-22 愛知時計電機株式会社 残留磁気式電磁流量計
JPH11118548A (ja) * 1997-10-14 1999-04-30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流量計
JP2001281028A (ja) * 2000-03-29 2001-10-10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磁流量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74725B2 (ja) 2008-11-05
EP1591759A1 (en) 2005-11-02
CN1680786A (zh) 2005-10-12
JP2005300251A (ja) 2005-10-27
US20050223816A1 (en) 2005-10-13
US7293468B2 (en) 2007-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718C (zh) 电磁流量计
JPS5922515Y2 (ja) 振動式密度計
CN104697427B (zh) 一种由多个线圈组成的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位移传感器
CN103174746A (zh) 一种主动型磁悬浮轴承系统及控制电路
JPH09500765A (ja) ボイスコイル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5387897B (zh) 测量器件、测量设备、测量方法以及磁处理和测量设备
US5040898A (en) Mi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GB1110172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gnet structures
US2297251A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displacements with carrier frequency
EP0228883B1 (en)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device for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 of residual magnetization type
CN105864338A (zh)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US5218333A (en)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device for use with ESR device
CN204925367U (zh) 用于带场磁测量的样品操纵杆
CN205900224U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
CN110782758A (zh) 磁悬浮解析实验系统及方法
CN205751739U (zh) 一种基于密绕导线结构的电流转换磁场产生装置
CN214338661U (zh) 一种棉花滴灌水肥溶液磁化的可控永磁装置
CN112392661B (zh) 一种频率可调节的摆动式风力发电设备
US4383310A (en) Pickup cartridge of movable magnet type
CN111982216A (zh) 一种高频、低功耗励磁系统的电磁流量计及其励磁方法
CN2299419Y (zh) 直线磁势驱动器
SU1058633A1 (ru) Элект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ий вибратор
SU920602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динамических петель гистерезиса
JPS5922883B2 (ja) 電磁流量計発信器
JPS63308520A (ja) 電磁流量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