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0897C - 中药双相硬胶囊 - Google Patents

中药双相硬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0897C
CN100350897C CNB2004100008550A CN200410000855A CN100350897C CN 100350897 C CN100350897 C CN 100350897C CN B2004100008550 A CNB2004100008550 A CN B2004100008550A CN 200410000855 A CN200410000855 A CN 200410000855A CN 100350897 C CN100350897 C CN 1003508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capsule
content
brown
drop pill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08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6376A (zh
Inventor
吕爱平
罗晓健
龚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encao Tian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Bencao Tian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Bencao Tian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Bencao Tian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008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0897C/zh
Publication of CN1526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6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08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08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硬胶囊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中药双相液体成份与固体成份隔离分开灌装的硬胶囊。本发明包括一个硬胶囊,硬胶囊内装有中药固体成份,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滴丸和/或软胶囊,滴丸和/或软胶囊内装有中药液体成份,本发明减少液体与固体成份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减少了辅料成份的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中药双相硬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硬胶囊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双相硬胶囊,可将双相液体成份与固体成份隔离分开灌装的硬胶囊。
背景技术
国外市场现有的一种多相复合胶囊,其胶囊内装有固体有效成份,而胶囊外层为复合层,复合层填充有固液悬浮成份,但悬浮成份,在制作时需要大量增溶剂,将增加制造成本,而且悬浮混合成份复杂,之间可能引起不良的化学反应,时间长了,对胶囊壁有侵蚀作用,为更好的长时间将不同成份的物质隔离开保存好,对囊壁材料,赋形物,加工工艺都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普通的生产厂商要达到这种高精尖的技术要求,需要高昂的设备投资和高成本的运行费用。
CN1285741A描述了一种适宜在复合治疗中给予有效成份的药物剂型,该药物剂型为双层胶囊,其中内胶囊放置在外胶囊内。内外胶囊各自包括一种或几种有效成份。该发明来源于加拿大的医药公司,在说明书中公开的药物成份均为西咪替丁、乙溴替丁等西药成份,从未提及中药成份,而西药又很少出现中药有挥发油与水溶性两大类成份的情况,该药物剂型仍旧没有解决中药成份中液体成份与固体成份混装所带来的技术和生物学难题,也没有在降低成本方面起作用,也从未建议将内胶囊装有液体挥发油成份,因此不适宜于中药复合成份的应用。
用于中药的胶囊药物剂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硬胶囊,一种是软胶囊或滴丸。由于中药多为复方,可能同时又含有二类成份,一类为液体挥发油成份,一类为固体提取物。硬胶囊装填固体成份,而软胶囊或滴丸装填液体成份。因此,在硬胶囊中装填液体挥发油成份时,要用挥发油固体化技术,而挥发油固化技术比固体物质沸腾制颗粒或喷雾干燥技术复杂得多;在软胶囊中装填固体水溶性成份时,要用混悬技术,这两种技术虽然均比较成熟,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增加成本和难以避免油溶性与水溶性两种成份混合可能引起的化学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剂型,该药物剂型为可灌装双相多组份的硬胶囊,特别适宜于灌装中药多组份有效成份的硬胶囊,可避免多种成份混合可能引起的化学改变,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有下列:一种双相硬胶囊,包括一个硬胶囊,硬胶囊内装有固体成份,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滴丸和/或软胶囊,滴丸和/或软胶囊内装有液体成份,固体成份和液体成份均含有一种或多种有效成份。
一种双相硬胶囊,为中药双相硬胶囊,包括一个硬胶囊,硬胶囊内装有中药固体成份,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滴丸和/或软胶囊,滴丸和/或软胶囊内装有中药液体成份,固体成份和液体成份均含有一种或多种有效成份。
中药双相硬胶囊,其中中药固体成份为固体剂型的中药提取物,中药液体成份为中药挥发油成份。
相对一般的中药硬胶囊通常只含有单一的固体相的成份,中药双相硬胶囊含有固体成份和液体成份两相成份,故可称为中药双相硬胶囊
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小的硬胶囊,小的硬胶囊内装有一种或多种固体有效成份或液体有效成份。
中药双相硬胶囊,其中滴丸重量小于200毫克,硬胶囊型号为000、00、0、1、2、3、4号中的一种。
中药双相硬胶囊,其中软胶囊为球型,硬胶囊型号为000、00、0、1、2、3、4号中的一种。
中药双相硬胶囊,其中软胶囊为椭圆形,硬胶囊型号为000、00、0、1、2、3、4号中的一种。
中药双相硬胶囊,其中硬胶囊是由00、0、1、2号中的一种制成,滴丸重量20-50毫克。
中药双相硬胶囊,其中赋形剂选自由硬脂酸镁、滑石粉、纤维素和其衍生物、硅石和其衍生物、糖、聚乙二醇、蜡、氢化脂肪酸的单一、二一和三一甘油酯、高分子量的醇和酸及其相关混合物组成的组分。
中药双相硬胶囊,硬胶囊装有防风通圣散的固体水溶性成份,滴丸含有防风通圣散的挥发油成份。中药双相硬胶囊,硬胶囊用装有防风通圣散的固体水溶性成份,软胶囊含有防风通圣散的挥发油成份。
本发明的应用有:防风通圣散双相硬胶囊用于治疗扁平疣。防风通圣散双相硬胶囊用于治疗感冒。
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有:
本发明特别适宜于灌装中药多组份有效成份的药物剂型。该药物剂型为硬胶囊,硬胶囊里除装有固体成份外,还装有含液体成份,特别是装有挥发油成份的滴丸或者软胶囊。优选将本发明的硬胶囊用于制备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防风通圣硬胶囊,将其中的挥发油成份单独形成滴丸,再与固体成份一并装入硬胶囊。该药物剂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成份与固体成份分装的方法,减少这些成份之间混合所导致的化学及物理变化,以及减少其它辅料的应用。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中,该药物剂型的硬胶囊为防风通圣散中固体成份,内装滴丸中含有防风通圣散中挥发油成份,并将该药物剂型用于治疗扁平疣。
在制备治疗皮肤病——扁平疣的防风通圣胶囊剂型中,硬胶囊内的软胶囊为装有防风通圣方中提取的液体挥发油成份,硬胶囊在装入软胶囊后再装有防风通圣方中提取的固体提取物。
软胶囊或滴丸比外胶囊要小,其具体大小是根据提取物中挥发油成份与固体提取物成份含量多少与比例而定。
根据本发明,软胶囊或滴丸小于外胶囊,硬胶囊优选0,1,软胶囊优选0.3克以下重量或60毫克以下滴丸。
本发明应用于中药领域中,中药挥发油、中药固体提取物分开包装再结合在同一硬胶囊中,特别有价值。首先,只需简单的物理分隔方案将中药提取物中挥发油液体部分和固体成份分开,就能减少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延长了保存时间,不需要制成固液悬浮液形式,可大量减少或不用增溶剂以及赋形剂等其他非药物辅料,从而降低成本;本发明不象某些西药复合胶囊对赋形物,囊材,加工设备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很好的商业价值,可利用现有的低成本的普通硬胶囊生产线灌装技术和设备,将固体制剂和包有液体挥发油的软胶囊双相成份分隔包装并填充于同一硬胶囊中,实现发明目的。我们知道对同一有效成份,较胶囊封装技术和成本要远高于硬胶囊的封装技术和成本,因此我们选用硬胶囊作为本发明最外层的色装材料,比采用较胶囊作为最外层的包装材料更有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采用常规的技术提取中药或天然植物的挥发油,所提挥发油用常规的滴丸或较胶囊包容技术将其封闭在内;本发明对中药或天然植物的水溶性及醇溶性部分,用常规水提或醇提方法提取,再将提取物固化,用常规的填充技术将其装入硬胶囊中,填充有固体提取物成份的硬胶囊可事先或事后填充装有液体挥发油成份的滴丸或软胶囊。
由于同时收集了挥发油发份,比单独采用固体提取物制剂中药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有提高,剂量也减少了。这是因为挥发油中也含有治疗疾病的有效成份,比仅利用固体提取物成份的效果好;传统中药剂型若将挥发油和固体提取物放置在一起,两大类成份时间长了会发生不良化学物理反应从而影响疗效;若将两大类成份分别包装,让患者分开服用,就不如将二者同时填装在同一硬胶囊中让患者一次性服用来的方便。而满足患者的方便给制药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
本发明特别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将中药提取物的隔离挥发油成份与固体状态的成份隔离分开灌装,减少液体与固体成份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减少非药物辅料成份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效益表现在用物理方法将中药提取物中液体成份与固体成份分开,减少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赋形剂,助溶剂等其它非药物辅料的应用,从而降低成本。本发明广泛适应于含有液体挥发油和固体提取物成份的中药药物剂型,避开了常规胶囊制备技术中诸如挥发油固体化,固体成份混悬在液体挥发油中等生产工艺上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双相硬胶囊,通常是下列种类中的任意一种,A为挥发油成份具刺激性气味的中成药;B为含挥发油有效成份味苦的中成药;C为含有较多挥发油有效成份的中成药;D为含多种挥发油有效成份、并且各成份间可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的中成药;E为含易挥发的挥发油有效成份的中成药。
应用双相硬胶囊,添装固体剂型的中药提取物,液体剂型中药挥发油成份。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一类含挥发油有效成份、易吸潮的中成药,如防风通圣散,制成双相硬胶囊。
做法:防风通圣胶囊处方,防风50克,荆介25克,连翘50克,当归50克,大黄50克,芒硝25克,栀子25克,薄荷50克,麻黄54克,桔梗100克,石膏50克,川芎50克,甘草200克,白术25克,黄苓100克,白芍50克,银花30克,滑石粉15克。
生产工艺:
川芎、连翘、薄荷、荆芥穗、当归五味收集挥发油、其已提挥发油所剩余渣子与其它非矿物药煎煮二次,第1次1.5小时,第2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缩至1.08(相对密度,80□测定),加0.5%沉淀剂,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得相对密度1.08的浸膏。加芒硝溶解。将滑石粉粉碎成200目,采用一步沸腾制粒,得均匀的颗粒。
挥发油制成每粒50毫克的滴丸,将颗粒、滴丸装入1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治疗皮肤病扁平疣。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防风通圣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样品(相当于100g防风通圣散)中挥发油含量,与100g自制防风通圣散比较,同时参照《HPLC法测定连翘药材及感冒退热颗粒中连翘甙的含量》(张炜等,《中成药》1999年09期),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连翘甙的含量,结果见表1。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尽管本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中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实施例2
一种双相硬胶囊,包括一个硬胶囊,硬胶囊内装有固体成份,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滴丸和/或软胶囊,滴丸和/或软胶囊内装有液体成份,固体成份和液体成份均含有一种或多种有效成份。
实施例3
一种双相硬胶囊,为中药双相硬胶囊,包括一个硬胶囊,硬胶囊内装有固体剂型的中药有效成份,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滴丸和/或软胶囊,滴丸和/或软胶囊内装有液体剂型中药挥发油成份,固体成份和液体成份均含有一种或多种有效成份。
实施例4
双相硬胶囊,硬胶囊内还装有一个或多个小的硬胶囊,小的硬胶囊内装有一种或多种固体有效成份或液体有效成份。其余同实施例2或3。
实施例5
双相硬胶囊,其中滴丸重量小于200毫克,硬胶囊型号为000、00、0、1、2、3、4号中的一种。
实施例6
双相硬胶囊,其中软胶囊为球型,硬胶囊型号为000、00、0、1、2、3、4号中的一种。
实施例7
双相硬胶囊,其中软胶囊为椭圆形,硬胶囊型号为000、00、0、1、2、3、4号中的一种。
实施例8
双相硬胶囊,其中硬胶囊是由00、0、1、2号中的一种制成,滴丸重量20-50毫克。
实施例9
双相硬胶囊,其中赋形剂选自由硬脂酸镁、滑石粉、纤维素和其衍生物、硅石和其衍生物、糖、聚乙二醇、蜡、氢化脂肪酸的单一、二一和三一甘油酯、高分子量的醇和酸及其相关混合物组成的组分。
实施例10
双相硬胶囊,硬胶囊装有防风通圣散的固体有效成份,滴丸含有防风通圣散的挥发油成份。
实施例11
双相硬胶囊,硬胶囊装有防风通圣散的固体有效成份,软胶囊或滴丸内含有防风通圣散的挥发油成份。用于治疗扁平疣。
实施例12
将一类含挥发油有效成份、味苦的中成药,如九气拈痛丸,制成双相硬胶囊。
双相硬胶囊,硬胶囊装有九气拈痛丸的固体水溶性成份,滴丸含有九气拈痛丸的挥发油成份。
九气拈痛丸的传统组方为:香附(醋制)300克,木香75克,高良姜75克,陈皮150克,郁金150克,莪术(醋制)100克,六神曲(炒)100克,麦芽(炒)100克,甘草50克。
取莪术、香附、郁金、高良、姜陈皮五味收集挥发油;其已提挥发油所剩余渣子与其它非矿物药煎煮二次,第1次1小时,第2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5(相对密度,80□测定),加0.3%沉淀剂,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得相对密度1.05的浸膏,干燥制粒,得均匀的固体颗粒。
挥发油制成每粒50毫克的滴丸,将颗粒、滴丸装入2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治疗痛经。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九气拈痛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样品(相当于100g九气拈痛丸)中挥发油含量,与100g自制九气拈痛丸比较,同时参照《七制香附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测定》(张玉洁,《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年04期),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α-香附酮的含量,结果见表2。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13
将一类含有较多挥发油有效成份的中成药,如沉香化气丸,制成双相硬胶囊。
双相硬胶囊,硬胶囊装有沉香化气丸的固体水溶性成份,软胶囊含有沉香化气丸的挥发油成份。
沉香化气丸的传统组方为:沉香25克,木香50克,广藿香100克,砂仁50克,陈皮50克,莪术(醋制)100克,六神曲(炒)100克,麦芽(炒)100克,甘草50克。
取莪术、沉香、广藿香、砂仁、陈皮、木香六味收集挥发油;其已提挥发油所剩余渣子与其它药煎煮二次,第1次1小时,第2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缩至1.05(相对密度,80□测定),加0.3%沉淀剂,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得相对密度1.05的浸膏,干燥制粒,得均匀的固体颗粒。
挥发油制成每粒20毫克的软胶囊,将颗粒、软胶囊装入3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沉香化气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所载沉香化气丸“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样品(相当于2g沉香化气丸)中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与自制沉香化气丸比较,同时参照《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广朴止泻液中广藿香醇的含量》(宋小京等,《中草药》1994年06期),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广藿香醇(百秋里醇)的含量,结果见表3。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14
将一类含挥发油有效成份、具刺激性气味的中成药,如七味广枣丸,制成双相硬胶囊。
双相硬胶囊,硬胶囊装有七味广枣丸的固体水溶性成份,滴丸含有七味广枣丸的挥发油成份。
七味广枣丸的传统组方为:广枣450克,肉豆蔻75克,丁香75克,枫香脂75克,沉香75克,牛心粉75克。
取肉豆蔻、沉香、枫香脂、丁香四味收集挥发油;药渣与广枣煎煮二次,第1次1小时,第2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缩至1.05(相对密度,80□测定),加0.3%沉淀剂,静置1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得相对密度1.05的浸膏,干燥制粒,得均匀的固体颗粒。牛心粉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制粒,得均匀的牛心粉固体颗粒。
挥发油制成每粒50毫克的滴丸,将肉豆蔻、沉香、枫香脂、广枣、丁香颗粒、滴丸装入0号硬胶囊中,牛心粉固体颗粒放入3号小硬胶囊再装入0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治疗胸闷疼痛。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七味广枣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样品(相当于100g七味广枣丸)中挥发油含量,并与100g自制七味广枣丸比较,结果见表4。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由于牛心粉固体颗粒腥味重,再将其单独用小号硬胶囊包裹,与其他肉豆蔻、沉香、枫香脂、广枣、丁香颗粒分隔,病人反胃现象少,更有利于治疗。经30人分组实验表明:
传统七味广枣丸,12人有反胃现象。
牛心粉固体颗粒与其他固体颗粒混合后装入0号硬胶囊中的双相硬胶囊,6人有反胃现象。
牛心粉固体颗粒放入3号小硬胶囊与其他固体颗粒分隔后装入0号硬胶囊中的双相硬胶囊,1人有反胃现象。
分隔包装各有效成份,对减少反胃现象有帮助。
实施例15
将一类含多种挥发油有效成份、并且各成份间可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的中成药,如川芎茶调散,制成双相硬胶囊。
做法:川芎茶调散处方,川芎120克,白芷60克,羌活60克,细辛30克,防风45克,薄荷240克,荆芥120克,甘草60克。
生产工艺:
川芎、薄荷、荆芥、白芷四味分别收集挥发油、药渣与细辛、防风、甘草药煎煮二次,第1次1.5小时,第2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缩至1.06(相对密度,80□测定),加0.5%沉淀剂,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得相对密度1.06的浸膏。加芒硝溶解。将滑石粉粉碎成200目,加山梨醇,采用一步沸腾制粒,得均匀的混合颗粒。羌活单独水提,羌活滤液单独浓缩制粒。
羌活颗粒单独用小号胶囊分装;川芎、薄荷挥发油制成每粒30毫克的滴丸A,荆芥、白芷挥发油制成每粒30毫克的滴丸B,将混合颗粒,羌活颗粒小号胶囊、滴丸A、B装入1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鼻塞。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川芎茶调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样品(相当于100g川芎茶调散)中挥发油含量,并与100g自制川芎茶调散比较,同时参照《电导滴定法测定中药制剂中薄荷醇的含量》(于莲等,《中草药》1996年06期),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薄荷醇的含量,结果见表5。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尽管本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中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实施例16
将《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2册所载活血止痛胶囊制成双相胶囊。
处方:当归400g,三七80g,乳香(制)80g,冰片20g,土鳖虫200g,自然铜(煅)120g。
生产工艺:当归收集挥发油,药渣干燥后与三七、乳香、土鳖虫、自然铜等药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当归挥发油制成每粒30mg的滴丸,将上述细粉及滴丸装入2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活血止痛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与自制活血止痛胶囊比较,同时参照《HPLC法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许江等,《广东药学院学报期》2000年04期),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见表6。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尽管本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中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实施例17
将《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8册所载六味地黄胶囊制成双相胶囊。
处方:熟地黄176g,牡丹皮66g,山药88g,山茱萸88g,泽泻66g,茯苓66g。
生产工艺:山茱萸、茯苓粉碎成细粉;牡丹皮收集挥发油,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泽泻等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膏,与上述细粉混合,干燥,粉碎,混匀。
牡丹皮挥发油制成每粒30mg的滴丸,将上述细粉及滴丸装入2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滋阴补肾。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六味地黄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与自制六味地黄胶囊比较,同时参照《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8册所载六味地黄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丹皮酚的含量,结果见表7。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尽管本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中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实施例18
含易挥发的挥发油有效成份的中成药,将《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7册所载蛇胆陈皮胶囊制成双相胶囊。
处方:蛇胆汁49g,陈皮(蒸)295g。
生产工艺:陈皮收集挥发油,药渣干燥,粉碎,与蛇胆汁混匀,过筛得细粉。
陈皮挥发油制成每粒30mg的滴丸,将上述细粉及滴丸装入2号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得成品。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哎逆。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蛇胆陈皮双相硬胶囊参照“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 C)进行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考察性状,并与自制蛇胆陈皮胶囊比较,同时参照《HPLC法测定陈皮中橙皮甙的含量》(崔丽华等,《中国药事》2000年02期),在进行方法学考察后测定橙皮甙的含量,结果见表7。
从结果可知,双相硬胶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尽管本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中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实施例19
应用实施例2、3、4、5、6、7、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相硬胶囊,添装固体剂型的中药提取物,液体剂型中药挥发油成份。
双相硬胶囊的部分填装规格:
将挥发油制成各种规格200、150、100、70、60、50、40、20、10、2毫克的滴丸。
将挥发油制成种规格100、70、60、50、40、20、10、2毫克的软胶囊。
将挥发油制成种规格0、1、2、3、4号的硬胶囊。
向1号硬胶囊中填装一颗100或70或60或50或40毫克的滴丸。
向1号硬胶囊中填装一颗100或70或60或50或40毫克的软胶囊。
向0号硬胶囊中填装三颗20毫克的滴丸。
向0号硬胶囊中填装三颗20毫克的滴丸、两颗10毫克的软胶囊。
向00号硬胶囊中填装三颗20毫克的滴丸、两颗10毫克的软胶囊,一颗2号挥发油硬胶囊。
表1防风通圣双相硬胶囊与防风通圣散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挥发油含量(%)   连翘甙(%) 性状
  防风通圣散 020604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320.0950.104   0.0210.0160.018   白色粉末灰白色粉末,有结块灰白色粉末,有结块
020605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150.0820.099   0.0180.0140.015   白色粉末灰白色粉末,有结块灰白色粉末,有结块
020606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340.0880.096   0.0230.0180.021   白色粉末灰白色粉末,有结块灰白色粉末,有结块
  防风通圣双相硬胶囊 020611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430.1370.139   0.0250.0250.023   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
020612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410.1350.138   0.0260.0240.025   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
020613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520.1390.144   0.0270.0250.026   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褐色滴丸
表2九气拈痛双相硬胶囊与九气拈痛丸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挥发油含量(%)   α-香附酮(%) 性状
  九气拈痛丸 020704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040.1580.172   0.0200.0160.018   黄褐色水丸棕褐色水丸棕褐色水丸
020705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120.1590.166   0.0210.0160.019   黄褐色水丸棕褐色水丸棕褐色水丸
020706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870.1390.162   0.0220.0180.017   黄褐色水丸棕褐色水丸棕褐色水丸
  九气拈痛双相硬胶囊 020709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700.2570.263   0.0260.0250.026   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
020710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810.2590.274   0.0270.0260.026   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
020711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710.2490.257   0.0240.0240.023   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
表3沉香化气双相硬胶囊与沉香化气丸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挥发性醚浸出物(%)   广藿香醇(%) 性状
  沉香化气丸 020715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420.4130.424   0.0620.0430.050   黄棕色水丸黄褐色水丸黄褐色水丸
020716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650.4180.433   0.0670.0450.057   黄棕色水丸黄褐色水丸黄褐色水丸
020717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510.4220.438   0.0680.0510.054   黄棕色水丸黄褐色水丸黄褐色水丸
  沉香化气双相硬胶囊 020718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730.4680.471   0.0730.0680.071   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
020719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800.4690.476   0.0700.0690.067   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
020720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680.4610.466   0.0740.0710.070   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软胶囊
表4七味广枣双相硬胶囊与七味广枣丸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挥发油含量(%)   性状
  七味广枣丸 020722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660.3940.421   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
020723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510.3840.398   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
020724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420.3790.412   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红色包衣大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
  七味广枣双相硬胶囊 020727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5310.4990.519   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
020728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5520.5280.536   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
020729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5340.5040.517   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
表5川芎茶调双相硬胶囊与川芎茶调散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挥发油含量(%)   薄荷醇(%) 性状
  川芎茶调散 020802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3680.2810.305   0.1220.0830.090   暗黄色粉末黄褐色粉末黄褐色粉末
020803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3800.3020.317   0.1300.0950.107   暗黄色粉末黄褐色粉末黄褐色粉末
020804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3590.2880.299   0.1280.1010.104   暗黄色粉末黄褐色粉末黄褐色粉末
  川芎茶调双相硬胶囊 020807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280.3990.397   0.1530.1380.137   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
020808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340.3870.392   0.1400.1220.128   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
020809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4250.3930.398   0.1440.1310.132   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黄褐色颗粒、滴丸
表6活血止痛双相硬胶囊与活血止痛胶囊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阿魏酸含量(mg/g) 性状
  活血止痛胶囊 020814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760.2140.230   内容物为灰褐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
020815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610.2050.238   内容物为灰褐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
020816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2580.2040.224   内容物为灰褐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
  活血止痛双相硬胶囊 020821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3300.3170.319   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
020822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3520.3370.341   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
020823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3340.3220.327   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灰褐色颗粒、滴丸
表7六味地黄双相硬胶囊与六味地黄胶囊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丹皮酚含量(%)   性状
  六味地黄胶囊 020901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0940.0740.075   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内容物为褐色粉末内容物为褐色粉末
020902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0890.0720.071   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内容物为褐色粉末内容物为褐色粉末
020903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060.0760.078   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内容物为褐色粉末内容物为褐色粉末
  六味地黄双相硬胶囊 020905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000.0910.089   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
020906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0980.0910.092   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
020907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1090.0980.102   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滴丸
表8蛇胆陈皮双相硬胶囊与蛇胆陈皮胶囊稳定性对比
  批号   考察时间   陈皮甙含量(%)   性状
  蛇胆陈皮胶囊 020910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7260.6440.661   内容物为黄棕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020911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7240.6490.657   内容物为黄棕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020912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7540.6810.692   内容物为黄棕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蛇胆陈皮双相硬胶囊 020915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7710.7540.761   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
020916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7590.7480.752   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
020917   0月加速6月长期12月   0.7660.7480.755   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内容物为棕色颗粒、滴丸

Claims (1)

1、一种中药双相硬胶囊,其由一个硬胶囊和装在硬胶囊中的一个或多个滴丸和/或软胶囊构成,所述硬胶囊内还装有来源于同一中药配方的固体形式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性有效成份,和所述滴丸和/或软胶囊内装有来源于同一中药配方的一种或多种挥发油有效成份。
CNB2004100008550A 2003-01-08 2004-01-07 中药双相硬胶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089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08550A CN100350897C (zh) 2003-01-08 2004-01-07 中药双相硬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18462.6 2003-01-08
CN03118462 2003-01-08
CNB2004100008550A CN100350897C (zh) 2003-01-08 2004-01-07 中药双相硬胶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6376A CN1526376A (zh) 2004-09-08
CN100350897C true CN100350897C (zh) 2007-11-28

Family

ID=3431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85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0897C (zh) 2003-01-08 2004-01-07 中药双相硬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08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0900C (zh) * 2005-05-23 2007-11-28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方降香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0898C (zh) * 2005-05-23 2007-11-28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方三七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0899C (zh) * 2005-05-23 2007-11-28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冠心丹参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0838B (zh) * 2011-11-10 2014-02-26 许学猛 补肾强筋双相胶囊
CN103301196B (zh) * 2013-05-24 2014-12-1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用于药罐疗法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077605A (zh) * 2022-12-01 2023-05-09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沉香化气片的制备方法
CN116236521A (zh) * 2023-02-14 2023-06-09 内蒙古奥特奇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安神补心六味丸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56A (zh) * 1995-03-23 1996-09-25 张涌川 一种胃康胶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285541A (zh) * 2000-08-29 2001-02-28 曾建航 汉字的两笔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311008A (zh) * 2000-03-01 2001-09-05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当归油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2601094Y (zh) * 2003-01-08 2004-01-28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胶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56A (zh) * 1995-03-23 1996-09-25 张涌川 一种胃康胶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11008A (zh) * 2000-03-01 2001-09-05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当归油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285541A (zh) * 2000-08-29 2001-02-28 曾建航 汉字的两笔输入法及其键盘
CN2601094Y (zh) * 2003-01-08 2004-01-28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胶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6376A (zh) 200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1353A (zh) 姜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857562A (zh) 健肾生发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215869C (zh) 治疗气血两虚、月经不调和崩漏带下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0350897C (zh) 中药双相硬胶囊
CN101143202B (zh) 一种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复方口服制剂
CN1824240A (zh) 参术健脾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2614281A (zh) 一种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95462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男康软胶囊
CN1824018A (zh) 气血双补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4857087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99669A (zh) 治疗男性精子质量低下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0411657C (zh) 一种青柏洁身泡藤颗粒制剂
CN1824016A (zh) 复方首乌地黄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0341489C (zh) 一种具有补肾壮骨作用的仙灵骨葆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07980C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乐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937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75247A (zh) 首乌地黄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233401C (zh) 藿香正气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7170B (zh) 一种具有降血脂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32A (zh)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99683C (zh) 一种降血脂和延缓衰老药物组合物及药物
CN105617251B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63C (zh) 复方藏茵陈成药
JP2006104084A (ja) 薬用材料及び薬用材料製造方法
CN103908636B (zh) 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和门静脉癌栓进行治疗的复方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