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9988C - 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 - Google Patents

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9988C
CN100349988C CNB2003801042637A CN200380104263A CN100349988C CN 100349988 C CN100349988 C CN 100349988C CN B2003801042637 A CNB2003801042637 A CN B2003801042637A CN 200380104263 A CN200380104263 A CN 200380104263A CN 100349988 C CN100349988 C CN 1003499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nacridone
salt
pigment
hydrogen peroxide
be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42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7455A (zh
Inventor
F·贝布莱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chweiz AG
Original Assignee
Ciba Spezialitaetenchemie Holdin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ba Spezialitaetenchemie Holding AG filed Critical Ciba Spezialitaetenchemie Holding AG
Publication of CN1717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99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99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8/00Quinacrid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 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AREA)

Abstract

描述了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催化剂和非必要的粒状喹吖啶酮和/或粒子生长抑制剂存在下,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由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氧化制备β-喹吖啶酮颜料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在聚乙烯基吡略烷酮存在下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通过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氧化制备β-喹吖啶酮颜料的新方法。
喹吖啶酮颜料的多晶现象是公知的。例如已知下式:
Figure C20038010426300041
的喹吖啶酮,也称为5,12-二氢喹啉并-[2,3-b]-吖啶-7,14-二酮,以三种主要的多晶型物改性体存在。α(US-2,844,484)和γ(US-2,844,581,US-2,969,366,US-3,074,950和US-5,223,624)多晶型物是淡蓝色或淡黄红色颜料。β多晶型物在US-2,844,485中被描述为紫色形式和在US-4,857,646中被描述为品红色形式,而由喹吖啶酮升华获得的6多晶型物在US-3,272,821中被描述为淡黄红色喹吖啶酮。由于α和δ形式是不稳定的,仅红色γ、和紫色及品红色β-喹吖啶酮具有商业兴趣。
已公开了喹吖啶酮制备的几种途径。许多公开文献描述了6,13-二氢喹吖啶酮到喹吖啶酮的氧化。例如,US-5,840,901描述了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氧化。此独特的工艺提供了喹吖啶酮颜料制备的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法。
另外,该工艺提供如下物质的制备:喹吖啶酮和以它的所需晶体改性体形式的它的固溶体,例如β-或γ-喹吖啶酮。例如,US-6,013,127描述了以它的γ晶形形式的喹吖啶酮/6,13-二氢喹吖啶酮固溶体的制备。这样的产物显示突出的颜料性能。一般情况下,在它的合成步骤中获得颜料性形式而不需要另外的后加工步骤。US-6,225,472和US-6,406,533描述了新颖的6,13-二氢喹吖啶酮衍生物,它可指导和控制颜料粒子的生长和/或晶体相。
US-6,264,733描述了式(MO3S)m-Q-(CH2-(X)-(Y)n)o(II)的新的颜料粒子生长和/或晶体相指导剂,其中Q表示颜料部分,M表示金属阳离子、季N阳离子或H,X是芳族基团或含有至少一个5原子或6原子环的脂族杂环基团或含有至少一个6原子环的杂芳族基团并且它不是邻苯二甲酰亚氨基,Y是磺酸或羧酸或其盐;m和n彼此独立地表示0-2.5的数;和o是0.05-4的数。
尽管β-喹吖啶酮可以有利地由这些已知方法生产,但由这种方法制备的颜料是不透明的或半不透明的,仍然需要后处理或后加工如溶剂处理、进一步的研磨或捏合或甚至从无机酸如浓硫酸中进行沉淀,以它的所需颜色特性、高色强度和高透明度的形式得到非常小粒度C.I.颜料紫19。
此外,依赖于反应条件,β-喹吖啶酮通常以含有少量存在的红色γ-或α-喹吖啶酮的混合物的形式获得,导致色调移动和更低的色度。
本方法描述了纯单相直接颜料级β-喹吖啶酮颜料制备的新途径,即该方法在特定聚合物或聚合物的特定混合物存在下和非必要地在作为晶种的小粒状喹吖啶酮存在下,由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氧化进行。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制备新的紫色喹吖啶酮颜料的新的切实可行的环境友好和经济的途径。
现在令人惊奇地发现,可以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非必要地作为晶种的小粒状喹吖啶酮存在下,由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氧化在含水碱性甲醇介质中,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和蒽醌单或二磺酸作为催化剂来进行,获得改进的β颜料级形式的喹吖啶酮。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方法允许制造商采用经济和环境友好方式生产高性能、高色度β-喹吖啶酮颜料而没有进一步的后加工或溶剂处理,所以它是有价值的。商业意义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下式的β晶体相形式的喹吖啶酮颜料的方法:
Figure C20038010426300051
其中在催化剂和基于6,13-二氢喹吖啶酮的0.2-4wt%,优选0.5-3wt%聚乙烯基吡略烷酮存在下,采用过氧化氢氧化下式:
Figure C20038010426300061
的6,13-二氢喹吖啶酮的盐。
优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9000-350000,最优选40000-50000,并且它在6,13-二氢喹吖啶酮盐形成之前、期间或之后加入,最优选在盐形成之前加入。
一般情况下,式(III)的6,13-二氢喹吖啶酮的盐是单-或优选二-碱金属盐,或其混合物。最优选的是下式的二钠和/或二钾盐:
Figure C20038010426300062
其中M是Na或K。
例如,通过在碱性介质,例如水、醇和碱的混合物中,典型地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存在下,在30℃或以上,优选40-100℃,和最优选从50℃到相应回流温度的温度下搅拌6,13-二氢喹吖啶酮5分钟到2小时,优选20分钟到1小时制备6,13-二氢喹吖啶酮盐。
此外,在6,13-二氢喹吖啶酮盐形成和随后的氧化反应期间小粒状喹吖啶酮的存在可以对本发明直接颜料级紫色β-喹吖啶酮颜料的产生具有额外的有益效果。
优选,这样的小粒状喹吖啶酮的粒度小于0.2μm并且为β晶体相,如例如由从硫酸沉淀的已知方法获得的那样,或它是在含有其它聚合物,如萘磺酸甲醛聚合物的混合物中的纳米级喹吖啶酮,如在实施例2中和更详细地在系列专利申请中所述的那样。
将这样的小粒状喹吖啶酮优选作为水分散体如压滤饼浆料,在0.1-10wt%,优选0.5-5wt%的浓度下加入,基于6,13-二氢喹吖啶酮计。
不将本发明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理论,相信纳米级或小粒度β-喹吖啶酮颜料粒子可用作要合成的颜料的晶种,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可粘附到合成的颜料分子上,并且由这样的操作可进一步指导晶体生长和晶体相。术语“指导晶体生长”表示控制颜料粒子的合成以具有合适的颜料级尺寸以及指导晶体的生长以产生具体特定需要形状,如小板、针、立方体、小叶、棱柱和其它几何形状,以所需晶体相形式的粒子。
一般情况下,氧化在通过混合浆料与过氧化氢水溶液获得的反应介质中进行,该浆料基本由6,13-二氢喹吖啶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非必要的小粒状喹吖啶酮、催化剂、碱和合适的液相组成。
一般地,合适的液相是促进氧化反应并且不与过氧化氢氧化剂发生显著程度反应的任何液体介质。通常,液相是低级醇和水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包含20-750份,优选40-600份水和50-750份,优选100-600份醇,按每100份6,13-二氢喹吖啶酮计,所有的份均是重量份。
醇一般是低级醇,例如C1-C3链烷醇,优选甲醇。反应介质优选基本不含其它有机溶剂。然而,在反应介质中容许有机溶剂,只要它们不损害6,13-二氢喹吖啶酮盐产生或氧化反应。
任何能够形成6,13-二氢喹吖啶酮盐的碱均可用于反应介质。优选,碱是碱金属氢氧化物,最优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某些情况下,有利的是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
碱与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摩尔比典型地是1-8摩尔碱每摩尔6,13-二氢喹吖啶酮,优选2.2-7摩尔碱每摩尔6,13-二氢喹吖啶酮。
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由6,13-二氢喹吖啶酮盐晶体的形成观察到6,13-二氢喹吖啶酮盐的产生。依赖于反应条件和碱的种类,盐的形状一般是针、棱柱、立方体或小板。
另外,有利的是在6,13-二氢喹吖啶酮盐产生之前或之后加入粒子生长抑制剂以控制氧化喹吖啶酮颜料的颜料粒度。粒子生长抑制剂,也称为防絮凝剂或流变改进剂是公知的。合适的粒子生长抑制剂包括例如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喹吖啶酮、咪唑基甲基喹吖啶酮、吡唑基甲基喹吖啶酮、喹吖啶酮磺酸及其盐,例如铝盐。
为达到最优效果,以0.05-8wt%,优选0.1-5wt%的数量,基于6,13-二氢喹吖啶酮计,优选在氧化之前6,13-二氢喹吖啶酮盐产生之后或之前加入粒子生长抑制剂。
由于各种原因且特别是为避免潜在的副反应以及为了更可控制的工艺,氧化反应优选在惰性气体流,例如氢气或氮气流下进行。
在优化的工艺中,氧化以如下方式进行:在5分钟-6小时,优选30分钟-3小时的时间间隔内,将过氧化氢氧化剂的水溶液与6,13-二氢喹吖啶酮在含水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碱的碱性混合物中的浆料混合并且非必要地与粒状喹吖啶酮和粒子生长抑制剂混合,并随后在搅拌下保持反应介质在高温一段时间以完成氧化和促进颜料重结晶。优选,在加入过氧化氢之后将反应介质在50℃或以上的温度下,最优选在回流温度下保持5分钟-5小时,优选10分钟-4小时。然后将颜料通过过滤分离,用醇随后用热水洗涤并干燥。可以容易地从滤液再生碱和醇。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般包含1-50wt%,优选5-30wt%,和最优选10-25wt%过氧化氢。
根据反应混合物的颜色变化目测通过过氧化氢氧化6,13-二氢喹吖啶酮盐生成相应的喹吖啶酮。一般地,使用少量过量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6,13-二氢喹吖啶酮的摩尔比是例如1.1-5摩尔,优选1.2-3.5摩尔过氧化氢每摩尔6,13-二氢喹吖啶酮。
在氧化步骤期间氧化促进量的催化剂的存在导致喹吖啶酮的更高收率。另外,催化剂在上述氧化条件下的存在导致喹吖啶酮醌含量低的喹吖啶酮产物,例如包含小于3wt%的喹吖啶酮醌。然而,在产物中容许少量的喹吖啶酮醌,只要它的存在基本不降低最终喹吖啶酮颜料的饱和度。
在本反应条件下能够催化6,13-二氢喹吖啶酮氧化的任何化合物都可以用作催化剂。用于本发明工艺的特别合适的催化剂是例如,用于使6,13-二氢喹吖啶酮空气氧化生成喹吖啶酮的醌化合物。这样的醌催化剂是本领域公知的。特别地,合适的催化剂包括蒽醌化合物,特别是蒽醌,和蒽醌磺酸衍生物,如蒽醌-2,7-二磺酸或蒽醌-2-磺酸,或其盐,特别是钠或钾盐,特别是蒽醌-2,7-磺酸、二钠或二钾盐。醌催化剂在反应介质中的存在数量为有效催化氧化反应的量,例如是6,13-二氢喹吖啶酮重量的0.005-0.15倍,和最优选是6,13-二氢喹吖啶酮重量的0.01-0.05倍。
不将本发明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理论,相信醌催化剂起使6,13-二氢喹吖啶酮氧化的作用并且自身还原成相应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然后由过氧化氢再生。
依赖于液相的组成、重结晶时间和温度、以及粒子生长抑制剂的使用或不使用、这种粒子生长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产生以小板、针、立方体、小叶、棱柱和其它几何形式的透明的较小粒度或不透明的较大粒度的β-喹吖啶酮晶体。较低的温度和粒子生长抑制剂的使用有利于透明产物,而较高的温度和没有粒子生长抑制剂有利于更不透明的产物。
一般情况下,根据本发明方法产生的β-喹吖啶酮晶体是小板、小叶形状。不使用粒子生长抑制剂根据本方法制备的β-喹吖啶酮的比表面积是2-30m2/g,而在粒子生长抑制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时,该比表面积是30-65m2/g。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容易选择性地氧化6,13-二氢喹吖啶酮生成相应的喹吖啶酮。最终产物通常包含小于2wt%的未反应6,13-二氢喹吖啶酮和小于3wt%的过度氧化喹吖啶酮醌。典型地,至少95wt%,通常97.5wt%和以上的二氢喹吖啶酮转化成它的β晶体相形式的相应喹吖啶酮。
尽管在多相反应介质中进行氧化,但本发明方法提供具有窄粒度分布的喹吖啶酮颜料。因此,由于它们的高纯度和所需窄粒度分布,获得的喹吖啶酮颜料显现突出的颜料性能,例如高色度。
依赖于最终用途,可以有利地加入纹理改进剂和/或流变改进剂,例如在颜料的分离之前,优选通过共混入含水压滤饼中。合适的纹理改进剂特别地是不少于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例如月桂酸、硬脂酸或二十二烷酸或其酰胺或金属盐,优选钙或镁盐,及增塑剂、蜡、树脂酸如松香酸或其金属盐、松香、烷基酚或脂族醇如硬脂醇或连位二醇如十二烷二醇-1,2,以及改性的松香/-马来酸酯树脂或富马酸/松香树脂或聚合物分散剂。纹理改进剂的加入数量优选为0.1-30wt%,最优选2-15wt%,基于最终产物计。
合适的流变改进剂例如是已知的抗絮凝剂,如喹吖啶酮衍生物,例如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咪唑基甲基-或吡唑基甲基-喹吖啶酮或颜料磺酸,它们的加入数量优选是2-10wt%,最优选3-8wt%,基于最终产物计。
另外在分离工艺之前、期间或之后可以加入其它着色剂如染料、有机或无机颜料或效果颜料(effect pigment)或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防沫剂、无机填料如滑石或云母、UV吸收剂、光稳定剂如HALS、树脂或蜡。这些添加剂的量一般是0-40wt%,优选0.1-20wt%,基于颜料的数量计。
本发明的β-喹吖啶酮颜料适于作为无机或有机基材的着色物质。它非常适于着色高分子量材料,可以加工成纤维、流延或模塑制品,或用于油墨和涂料组合物如溶剂或水基涂料,通常用于汽车工业,特别地用于丙烯酸类/蜜胺树脂、醇酸树脂/蜜胺树脂或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体系,以及用于粉末涂料和UV/EB固化的涂料体系。
合适的高分子量有机材料包括单独或混合物形式的热塑性、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例如纤维素醚;纤维素酯如乙基纤维素;线性或交联聚氨酯;线性、交联或不饱和聚酯;聚碳酸酯;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或聚-4-甲基戊-1-烯;聚苯乙烯;聚砜;聚酰胺;聚环酰胺;聚酰亚胺;聚醚;聚醚酮如聚苯醚;以及聚对二甲苯;聚卤乙烯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丙烯酸类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腈;橡胶;硅氧烷聚合物;酚/醛树脂;蜜胺/甲醛树脂;脲/甲醛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或氯丁二烯橡胶。
一般情况下,本发明的β-喹吖啶酮颜料以有效着色数量,例如0.01-30wt%(对于母料至多70wt%),优选0.1-10wt%使用,基于待着色的高分子量有机材料的重量计。因此,本发明也涉及着色的塑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塑料材料,和有效着色数量的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β-喹吖啶酮颜料,并涉及制备该着色塑料组合物的方法。
本β-喹吖啶酮颜料容易分散并且可以容易地掺入有机基质中,提供具有高饱和度、高色强度和优异耐光牢度和耐天侯牢度性能的均匀着色。
通过使用包括辊炼机或者混合或研磨设备的高剪切技术,将颜料,如果需要以母料形式混入基材,采用本发明的颜料着色高分子量有机材料。然后由已知方法,如压延、压合、挤出、刷涂、流延或注塑将着色的材料变成所需的最终形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另外说明,给出的所有的份数均按重量计。在D/Max11 v BX型RIGAKU GEIGERFLEX衍射仪上测量X射线衍射图。由BET方法测量表面积。
实施例1:向装配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一升烧瓶中加入50g6,13-二氢喹吖啶酮、180ml甲醇、1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粉末(LuviskolK-30/BASF)并在20-27℃下搅拌10分钟。加入73g 50%的含水氢氧化钠。将混合物在缓慢氮气流下在50-53℃下搅拌50分钟,然后加热到回流。加入1.2g 2,7-蒽醌二磺酸作为催化剂。采用蠕动泵以0.4ml/min的泵送速率将76g 18.9%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将获得的颜料悬浮液在回流下进一步搅拌10分钟,然后用100ml冷水稀释并过滤。将压滤饼用热水洗涤,然后干燥,得到青铜色的大粒度β-喹吖啶酮。
对比例1:重复实施例1,然而,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获得红色γ-喹吖啶酮。
实施例2:向装配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和干燥管的一升烧瓶中加入200ml浓(95-98%)硫酸。在低于45℃的温度下加入31.2g未取代的喹吖啶酮(CromophtalRed 2020,Ciba Specialty ChemicalsInc.)并将混合物在40-45℃下搅拌10分钟以溶解颜料。
在低于45℃的温度下加入39.7g固体含量为58%的湿萘磺酸钠盐压滤饼,其为包含80%的1-萘磺酸钠盐和20%的2-萘磺酸钠盐的混合物(Shanghai Shen Li Chemical Factory),并将混合物在40-45℃下搅拌15分钟,随后快速加入3.2g低聚甲醛。将反应混合物在58-60℃下搅拌一小时,然后倾入2.51冰水中。将紫色沉淀物在5-20℃下搅拌1小时,然后过滤。将残余物用水洗涤到pH 2.5并保持为固体含量为13wt%的压滤饼。
将约0.5g压滤饼在20ml热水中再淤浆化,得到淡蓝红色液体。将它过滤以除去很少的聚集物料。滤液是红色的并且看来像染料溶液。然而,电子显微照片显示出纳米级粒子形式的喹吖啶酮,平均粒度为4-25nm。
实施例3:向装配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一升烧瓶中加入50g的6,13-二氢喹吖啶酮、200ml甲醇、1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粉末(LuviskolK-30,BASF)和7g根据实施例2的纳米级喹吖啶酮/萘磺酸甲醛聚合物混合物的含水压滤饼,在20-27℃下搅拌10分钟。加入50g 50%的含水氢氧化钠。将混合物在缓慢氮气流下在50-53℃下搅拌一小时。加入0.8g蒽醌单磺酸钠盐作为催化剂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回流10分钟。采用蠕动泵以0.4ml/min的泵送速率将76g 18.9%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由此在25分钟加入时间之后将1.6g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喹吖啶酮引入反应混合物中,随后持续加入过氧化氢同时保持回流和缓慢氮气流。将获得的紫色悬浮液在回流下进一步搅拌10分钟,然后用100ml冷水稀释并过滤。将压滤饼用热水洗涤然后干燥,得到小粒度紫色β-喹吖啶酮。
如由分光光度计所测,产物显示高纯度和小于0.1%的剩余6,13-二氢喹吖啶酮。颜料的X射线衍射图显示β-喹吖啶酮的特征。当掺入到汽车油漆中时,产物得到具有优异流变性能的强烈紫色分散体和当在对比卡片纸上画时有吸引力的颜色外观,该分散体可容易地喷涂在金属板上,产生优异耐久性的涂层(然后可以采用常规方式,例如由湿碰湿技术进一步涂布面漆)。
实施例4:向装配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一升烧瓶中加入50g的6,13-二氢喹吖啶酮、200ml甲醇、1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粉末(LuviskolK-30,BASF)和7g根据实施例2的纳米级喹吖啶酮/萘磺酸甲醛聚合物混合物的含水压滤饼,在20-27℃下搅拌10分钟。加入73g 50%的含水氢氧化钠。将混合物在缓慢氮气流下在50-53℃下搅拌30分钟。加入4.6g 37%的蒽醌-2,7-二磺酸二钠盐水溶液作为催化剂,随后加入10ml水,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回流40分钟。采用蠕动泵以0.4ml/min的泵送速率将79g 18.2%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由此在20分钟加入时间之后将2.3g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喹吖啶酮引入反应混合物中和在另外70分钟之后将0.3g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喹吖啶酮引入反应混合物中,随后持续加入过氧化氢同时保持回流和缓慢氮气流。将获得的紫色悬浮液在回流下进一步搅拌10分钟,然后用100ml冷水稀释并过滤。将压滤饼用热水洗涤然后干燥,得到紫色喹吖啶酮。
如由分光光度计所测,产物显示高纯度和小于0.1%的剩余6,13-二氢喹吖啶酮。颜料的X射线衍射图显示β-喹吖啶酮的特征。由BET方法测量的比表面积是52m2/g。掺入汽车油漆或塑料,产物得到具有优异颜料性能的强烈紫色。
实施例5:根据US-3,607,336,通过从平均粒度为2-8μm的粗β-喹吖啶酮开始由浓硫酸沉淀的高湍流淹流工艺制备US-2,844,485中所述的小粒度β-喹吖啶酮,得到平均粒度为0.005-0.2μm的紫色粒状喹吖啶酮,将它保持为压滤饼。
实施例6:向装配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一升烧瓶中加入50g的6,13-二氢喹吖啶酮、200ml甲醇、1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粉末(LuviskolK-30,BASF)和4g根据实施例5的固体含量为20wt%的粒状喹吖啶酮的含水压滤饼,在20-27℃下搅拌10分钟。加入77g 50%的含水氢氧化钠。将混合物在缓慢氮气流下在50-53℃下搅拌30分钟。加入4.6g 37%的蒽醌-2,7-二磺酸二钠盐水溶液作为催化剂,随后加入10ml水,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回流30分钟。采用蠕动泵以0.4ml/min的泵送速率将79g 18.2%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由此在5分钟加入时间之后将3.2g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喹吖啶酮引入反应混合物中,随后持续加入过氧化氢同时保持回流和缓慢氮气流。将获得的紫色悬浮液在回流下进一步搅拌10分钟,然后用100ml冷水稀释并过滤。将压滤饼用热水洗涤然后干燥,得到平均粒度为0.05-0.25μm的紫色喹吖啶酮。
如由分光光度计所测,产物显示高纯度和小于0.1%的剩余6,13-二氢喹吖啶酮。图1显示颜料的X射线衍射图,具有β-喹吖啶酮的特征:
 散射角[°2θ]  相对强度[%]
 6.0  100
 11.9  39
 16.1  26
 17.8  9
 22.1  21
 23.8  15
 27.3  71
 29.7  9
掺入汽车油漆或塑料,产物得到强烈紫色,具有优异颜料性能。
实施例7:在玻璃烧杯中使用搅拌棒将63.0g聚氯乙烯、3.0g环氧化豆油、2.0g钡/镉热稳定剂、32.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1.0g根据实施例6的紫色β-喹吖啶酮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如下方式将混合物成形为厚度为约0.4mm的软PVC片:在160℃,25rpm的辊速度和1∶1.2的摩擦下,通过等距折叠、卸出和进料在双辊实验室辊炼机上辊压8分钟。获得的软PVC片以有吸引力的紫色色调着色并具有优异的对热、光和迁移的牢度。
实施例8:将5g根据实施例4的紫色β-喹吖啶酮颜料、2.65g的Chimassorb944LD(受阻胺光稳定剂)、1.0g Tinuvin328(苯并三唑UV吸收剂)和2.0g的IrganoxB-215 Blend(抗氧剂,都来自CibaSpecialty Chemicals Inc.)与1000g高密度聚乙烯在175-200rpm的速度下在熔融后一起混合30秒。将熔融的着色树脂在温暖和有延展性时切碎,并随后进料通过造粒机。将获得的颗粒在具有5分钟停留时间和30秒循环时间的注塑机上在200、250和300℃的温度下模塑。获得均匀着色的小片,它显示紫色,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实际上没有不同温度之间的颜色差异。
实施例9:此实施例说明根据实施例3的本发明β-喹吖啶酮向汽车油漆体系中的掺入。
研磨基料配制
向一品托广口瓶中加入30.9g丙烯酸类树脂、16.4g由45%在甲苯中的丙烯酸类树脂组成的AB分散剂和42.8g溶剂(购自American Chemical的SolvessoTM100)。加入30.0g根据实施例6的β-喹吖啶酮和980g的4mm直径钢斜棒。将广口瓶在SkandexTM摇动器上震动5小时。研磨基料包含25.0%颜料,颜料/粘结剂比例为0.5。
整体色调
将48.9g上述的研磨基料、71.7g包含蜜胺树脂催化剂、非水分散树脂和UV吸收剂的47.8%固含量的透明未着色树脂溶剂溶液、和29.4g 58%固含量的透明未着色聚酯聚氨酯树脂溶剂溶液混合,并用包括76份二甲苯、21份丁醇和3份甲醇的溶剂混合物稀释到由#2Fisher杯测量的20-22秒的喷涂粘度。在1分钟间隔下将树脂/颜料分散体喷涂到板上两次作为底涂层。在2分钟之后,将透明涂料树脂在1分钟间隔下喷涂到底涂层上两次。将然后采用空气喷涂的板在闪蒸柜中闪蒸10分钟并随后在烘箱中在129℃下“烘焙”30分钟,得到紫色板。涂敷板具有优异的耐侯性。
实施例10:1000g聚丙烯颗粒(Daplen PT-55,Chemie Linz)和10g根据实施例4的β-喹吖啶酮颜料在混合筒中充分混合。将这样获得的颗粒在260-285℃下熔融纺丝成具有良好耐光牢度和纺织纤维性能的紫色长丝。

Claims (11)

1.一种制备下式的β-喹吖啶酮颜料的方法:
Figure C2003801042630002C1
其中在催化剂和基于6,13-二氢喹吖啶酮的0.2-4wt%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存在下,采用过氧化氢氧化下式
Figure C2003801042630002C2
的6,13-二氢喹吖啶酮的盐。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6,13-二氢喹吖啶酮盐是碱金属盐或其混合物。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在氧化之前或期间加入平均粒度小于0.2μm的粒状β晶体相喹吖啶酮。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粒状β-喹吖啶酮以0.1-10wt%的浓度存在,基于6,13-二氢喹吖啶酮计。
5.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通过混合如下物质进行氧化步骤:由6,13-二氢喹吖啶酮盐、催化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碱、液相和非必要的粒状β-喹吖啶酮和/或粒子生长抑制剂组成的浆料及过氧化氢水溶液。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液相由如下物质组成:20-750重量份水和50-750重量份C1-C3醇,按每100重量份6,13-二氢喹吖啶酮计。
7.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5分钟-6小时的时间间隔下在30℃或以上的温度下向浆料中加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并随后在搅拌下将反应介质保持在30℃或以上的温度下5分钟-4小时以完成氧化。
8.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6,13-二氢喹吖啶酮盐由如下方式获得:按每摩尔6,13-二氢喹吖啶酮计,采用1-8摩尔碱处理6,13-二氢喹吖啶酮。
9.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催化剂是6,13-二氢喹吖啶酮重量0.005-0.15倍的醌或其盐。
10.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过氧化氢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是1-50wt%。
11.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氧化步骤在如下物质存在下进行:基于6,13-二氢喹吖啶酮的0.05-10wt%粒子生长抑制剂或其盐。
CNB2003801042637A 2002-11-27 2003-11-17 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99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2978002P 2002-11-27 2002-11-27
US60/429,780 2002-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455A CN1717455A (zh) 2006-01-04
CN100349988C true CN100349988C (zh) 2007-11-21

Family

ID=3239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263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9988C (zh) 2002-11-27 2003-11-17 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6864371B2 (zh)
EP (1) EP1565530B1 (zh)
JP (1) JP4608320B2 (zh)
KR (1) KR20050084035A (zh)
CN (1) CN100349988C (zh)
AT (1) ATE372358T1 (zh)
AU (1) AU2003296761A1 (zh)
BR (1) BR0316531A (zh)
CA (1) CA2505763A1 (zh)
DE (1) DE60316179T2 (zh)
MX (1) MXPA05005679A (zh)
RU (1) RU2005120168A (zh)
WO (1) WO2004048479A1 (zh)
ZA (1) ZA200503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9245A1 (en) * 2000-10-31 2006-11-09 Bernard Balling Ceramic and glass correction inks
US7211139B2 (en) * 2005-05-03 2007-05-01 Sun Chemic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nanoscale quinacridone
US7427323B1 (en) * 2007-06-07 2008-09-23 Xerox Corporation Quinacridone nanoscale pigment particles
US7427324B1 (en) * 2007-06-07 2008-09-23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of making quinacridone nanoscale pigment particles
CN105189659B (zh) * 2013-12-19 2018-05-18 Dic株式会社 低胺含量的喹吖啶酮颜料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48127A (zh) * 2015-12-08 2016-02-24 温州金源化工有限公司 喹吖啶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3719A (en) * 1980-03-31 1981-10-06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 Manufacture of hydroperoxides
CN1201055A (zh) * 1997-04-25 1998-12-09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β-喹吖啶酮颜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5396A (en) 1952-06-21 1955-08-17 Celanese Corp Vat dyeing
US2844485A (en) * 1955-07-22 1958-07-22 Du Pont Organic pigments
US2844484A (en) * 1955-07-22 1958-07-22 Du Pont Organic pigments
US2844581A (en) * 1957-11-22 1958-07-22 Du Pont Organic pigments
US2969366A (en) * 1958-02-11 1961-01-24 Du Pont Production of quinacridones
US3074950A (en) * 1959-08-22 1963-01-22 Basf Ag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modification of gamma 7,14-dioxo-5,7,12,14-tetrahydroquinolino-(2,3-b) acridine
US3272821A (en) * 1962-04-26 1966-09-13 Eastman Kodak Co Delta form of quinacridone pigment
US4857646A (en) * 1987-08-24 1989-08-15 Ciba-Geigy Corporation Modified beta-quinacridone pigment
US5223624A (en) * 1991-08-22 1993-06-29 Baebler Fridolin Modified gamma-quinacridone pigment
US5502192A (en) * 1994-08-08 1996-03-26 Ciba-Geig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quinacridones from dihydroquinacridones in an aqueous medium
EP0806456B1 (en) * 1996-05-10 2001-07-25 Ciba SC Holding AG Oxid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quinacridone pigments
DE69706621T2 (de) * 1996-08-16 2002-07-04 Ciba Sc Holding Ag Oxidations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hinacridonpigmenten
EP0894832B1 (en) 1997-08-01 2001-08-08 Ciba SC Holding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quinacridone solid solutions
JPH11246784A (ja) * 1998-03-02 1999-09-14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キナクリドンキノン系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DE60026133T2 (de) * 1999-02-02 2006-08-03 Ciba Speciality Chemicals Holding Inc. Verbindungen zur Kontrolle des Teilchenwachstums und /oder der Kristallphase von Pigmenten
US6225472B1 (en) * 1999-02-02 2001-05-01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6,13-dihydroquinacridone derivatives
US6264733B1 (en) 1999-02-02 2001-07-24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Pigment particle growth and/or crystal phase directors
EP1521809B1 (en) * 2002-07-17 2005-11-23 Ciba SC Holding AG Oxid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quinacridone pigm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3719A (en) * 1980-03-31 1981-10-06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 Manufacture of hydroperoxides
CN1201055A (zh) * 1997-04-25 1998-12-09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β-喹吖啶酮颜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08320B2 (ja) 2011-01-12
ZA200503642B (en) 2006-07-26
ATE372358T1 (de) 2007-09-15
US20040138457A1 (en) 2004-07-15
CN1717455A (zh) 2006-01-04
CA2505763A1 (en) 2004-06-10
BR0316531A (pt) 2005-10-04
WO2004048479A1 (en) 2004-06-10
MXPA05005679A (es) 2005-07-26
RU2005120168A (ru) 2006-05-10
EP1565530A1 (en) 2005-08-24
DE60316179D1 (de) 2007-10-18
US6864371B2 (en) 2005-03-08
JP2006508210A (ja) 2006-03-09
DE60316179T2 (de) 2008-05-29
EP1565530B1 (en) 2007-09-05
AU2003296761A1 (en) 2004-06-18
KR20050084035A (ko) 200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7456A (zh) 纳米级颜料组合物的制备和用途
EP0829523B1 (en) Oxid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quinacridone pigments
CN100349988C (zh) 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
CN1509319A (zh) 表面处理的有机颜料
CN1105154C (zh) 喹吖啶酮固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0358949C (zh) 制备喹吖啶酮颜料的氧化法
KR100396424B1 (ko) 3,6-디(4-비페닐)-1,4-디케토-피롤로[3,4c]-피롤기재안료조성물
CN1144845C (zh) 喹吖啶酮的连续制备法
JP2004530021A (ja) 新規な顔料組成物
CN1131284C (zh) γ-喹吖啶酮颜料
CN1057526C (zh) 二酮基吡咯并吡咯颜料的新的结晶变体
CN1244643C (zh) 2,9-二氯喹吖啶酮颜料
JP2006508210A5 (zh)
CN1286836C (zh) 新的二酮基吡咯并吡咯颜料
JP2657112B2 (ja) γ型キナクリドン顔料の製造法
CN1946808A (zh) 色淀单偶氮化合物的盐
CN1946809A (zh) 色淀单偶氮化合物的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