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7908C - 端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7908C
CN100347908C CNB2005100558983A CN200510055898A CN100347908C CN 100347908 C CN100347908 C CN 100347908C CN B2005100558983 A CNB2005100558983 A CN B2005100558983A CN 200510055898 A CN200510055898 A CN 200510055898A CN 100347908 C CN100347908 C CN 1003479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mentioned
terminal
arrangements
sticking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5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2914A (zh
Inventor
本田稔
横山秀树
矢野学
氏原秀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2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2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79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790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限制电线倾斜而提高电连接可靠性的端子装置,其端子部由端子板和解除杆构成。端子板是将具有弹性的带状金属板的两端部向一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在一个端部具备弯折成J字形的锁定片,在另一个端部具备宽度比锁定部窄的接触片,在连结两端部的主片上设有使电线前端通过的缺口部,同时另一个端部的面向缺口部的部位设有锁定电线的另一部分的锁定片。解除杆被转动自由地枢支撑在配件体中,具备解除操作时克服弹力向离开接触片方向推压错开与接触片面对的锁定部的被推压部位的推压部;在面向锁定片和接触片之间间隙的推压部的部位设有向间隙侧突出限制电线倾斜的限制突起。

Description

端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例如开关和插座这些配件中,为了与穿过设在配件体的电线插孔而被导入配件体内的电线进行连接,而广泛采用速接端子装置。作为这种速接端子装置,我们知道的是如图17(a)所示,具备被收纳在配件体200中、与穿过电线插孔201被导入配件体200中的电线210进行接触的端子板202和将电线夹持在与端子板202之间的锁定弹簧203。锁定弹簧203为板簧,其将电线210夹持在设在锁定弹簧203上的接触片203a及锁定片203b、与端子板202之间从而保持电线210。也就是说,其构成是:穿过设在配件体200上的电线插孔201将电线210导入配件体200中,电线210向使接触片203a及锁定片203b从端子板202拉开的方向弯曲,依靠接触片203a及锁定片203b上产生的弹力将电线210夹在端子板202和锁定片203b之间。在此,在电线210被夹持在端子板202、和接触片203a及锁定片203b之间的状态下,接触片203a及锁定片203b的端缘与电线210弹性接触,锁定片203b咬入电线210的一部分从而防止电线210脱离。如此,只是将电线210插入电线插孔201中就能保持电线210与端子板202接触的状态,因此,与用端子螺丝连接电线210的结构相比较,电线210的接线作业容易进行。
不过,这种现有的速接端子装置,锁定弹簧203本身担负着将电线210推压在端子板202上的同时还担负防止脱离的功能,锁定弹簧203几乎没有担负与电线210之间的通电导路的功能。因此,存在的担忧是如图17(b)所示,在通过电线插孔201直接导入电线210的正常状态,电线210与端子板202的接触面积充分则得到稳定的连接状态,而如该图(c)所示由于电线210的弯折和弯曲等而使与端子板202的接触面积减小时,电线210与端子板202的连接为点接触,则接触状态为不稳定。
为此,为了使锁定弹簧203也担负通电导路,而提出一种速接端子装置,其上述端子板202与锁定弹簧203由带状金属板弯折而一体形成。该速接端子装置,具备如图18(a)所示形状的端子板100。该端子板100是将具有弹性的带状金属板两端部向一方向弯折而形成,具有连结两端部的大致凸字形的主片101和从主片101的宽幅(宽度宽)一端部的两侧部向图中下方分别垂下的J字状锁定片102和从主片101的窄幅(宽度窄)另一端部的两侧部向下方分别垂下的接触片103,在主片101的窄幅部的两侧设有缺口部101a使插入锁定片102和接触片103之间的电线前端向上方通过,同时在面向该缺口部101a的另一端部的部位设有锁定片104咬入电线其他的一部分而防止脱离。
在此,将电线从配件体的电线插孔插入配件体内部,在锁定片102和接触片103之间的间隙通电,再将电线的前端从缺口部101a向上方通过,则经由锁定片102电线被向接触片103及锁定片104侧推压,因此,锁定片102、104分别咬入电线的一部分从而防止脱离,同时,接触片103与电线接触,因此,具有电线以多个部位与端子板100接触,从而电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的优点。
专利文献1:特开平2004-63212号公报
不过,如上所述的速接端子装置,有可能用于连接各种电线直径的电线,为此,电线插孔的孔径要适合最粗的电线而形成。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最细的电线插入电线插孔时,电线和电线插孔之间的间隙宽而使电线倾斜插入,如图18(b)所示,电线105的前端可能会抵到连结两端部的主片101。且,若电线105的前端抵到主片101,则锁定片104不能与电线105接触,与电线105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无法获得正规的连接状态,电线105的连接状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限制电线倾斜、提高电连接可靠性的端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项发明,其特征在于:在配件的配件体中收纳有:与穿过在配件体上贯穿设置的电线插孔插入配件体内部的电线连接的端子板和解除上述端子板与上述电线的连接状态的解除装置;上述端子板是将具有弹性的带状金属板的两端部向一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在一个端部具备第1锁定部,该第1锁定部被弯折成J字状,由第1锁定部的前端部向另一个端部侧推压电线的同时,还咬入电线的一部分而防止脱离,在另一个端部具备与电线接触的接触部,该接触部的宽度比上述第1锁定部的宽度窄;在连结两端部的连结部设有使插入上述第1锁定部和上述接触部之间的电线前端通过的缺口部,同时在上述另一个端部的面向上述缺口部的部位设有咬入电线的另一部分而防止脱离的第2锁定部,上述解除装置,具备:操作部,其在上述配件体表面露出且能够手动操作,轴部,其被能够旋转地枢轴支撑在配件体内部,并使上述操作部能够自由转动,推压部,其被配置在由上述端子板的两端部和连结部所围成的空间内,在对应手动操作使上述操作部以上述轴部为支点转动时,克服弹力向离开上述接触部方向推压错开与上述接触部面对的位置的第1锁定部的被推压部位;其中,在面向上述第1锁定部和上述另一个端部之间的间隙的上述推压部侧面设有限制突起,该限制突起,向上述间隙侧突出、限制电线前端从上述缺口部脱离而靠向上述连结部倾斜。
第2项发明,在第1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第1项发明中,在限制突起的面向电线插入方向一侧的部位,设有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前侧行进而向间隙侧的突出量越大这样的第1倾斜面。
第3项发明,在第1或第2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通过将第1锁定部中错开与上述接触部面对的部位的前端侧切开立起,而向上述另一个端部侧突出来限制电线倾斜。
第4项发明,在第1~第3中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另一个端部的与上述连结部的连结部位设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前侧、越向靠近上述一个端部一侧的方向倾斜。
第5项发明,在第1~第4中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面向上述间隙的上述连结部的角部设置倒角。
第6项发明,在第1~第5中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线插孔越向内侧越细,并且靠向上述间隙偏心。
第7项发明,在第1~第6中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件体表面的上述电线插孔的周围部位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壁。
第8项发明,在第1~第7中任意一项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被枢支撑成能够在解除电线连接状态的解除位置和非解除位置之间自由转动,还设有将上述操作部暂时保持在非解除位置的暂时保持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项发明,由于在面向第1锁定部和另一个端部之间间隙的推压部侧面设有向间隙侧突出的限制突起,因此,将电线从配件体的电线插孔插入配件体内部,在第1锁定部和接触部之间的间隙插入电线,则电线的前端抵到限制突起,从而其前端不会从缺口部脱离靠向连结部倾斜而可靠地通过缺口部,因此,第1锁定部及第2锁定部分别咬入电线的一部分而防止脱离,同时,接触部与电线接触而能成为正规的连接状态,具有提高电连接可靠性的效果。
根据第2项发明,插入电线时,电线前端抵到第1倾斜面,从而电线前端从连结部侧被导入缺口部侧,因此,使电线成为正规的连接状态而能提高电连接可靠性。
根据第3项发明,插入电线时,电线前端抵到突出部,从而能防止电线前端靠向连结部倾斜地插入,因此,使电线成为正规的连接状态而能提高电连接可靠性。
根据第4项发明,即使电线靠向连结部倾斜着插入,其前端抵到连结部,也会由于在另一个端部的与连结部的连结部位形成第2倾斜面,因而与连结部位的角度陡的情形相比较,电线前端很难抵到连结部位而停止,从而能容易地将电线引导正规的插入位置。
根据第5项发明,即使电线靠向连结部倾斜着插入,其前端抵到连结部,也会由于在连结部的角部形成倒角,因而电线的前端沿着倒角向缺口部侧移动,从而能容易地将电线引导正规的插入位置。
根据第6项发明,使电线插孔越向内侧越细,并靠向间隙偏心,因此,随着电线进入电线插孔内部而被向靠近间隙的方向引导,能引导到正规的连接位置。
根据第7项发明,电线抵到电线插孔的周围的壁,从而能防止电线倾斜插入。
根据第8项发明,操作部由暂时保持装置暂时保持在非解除位置,因此,不会担心在非操作时操作部的位置不稳,能防止施工时电线等挂到操作部而解除电线的连接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其中(a)为主视图,(b)为右视图,(c)为仰视图。
图3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后视图。
图4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外观斜视图。
图5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壳体,其中(a)为主视图,(b)为右视图,(c)为仰视图。
图6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端子板,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仰视图,(d)右视图,(e)为后视图。
图7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端子板,其中(a)为外观斜视图,(b)为局部剖开的斜视图。
图8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解除杆,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c)为右视图,(d)仰视图,(e)为俯视图。
图9(a)、(b)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解除杆的外观斜视图。
图10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端子板和解除杆的安装状态的省略局部的侧视图。
图11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的端子板和解除杆的安装状态的省略局部的斜视图。
图12(a)~(e)为说明电线连接时的各步骤的说明图。
图13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其中(a)为壳体的主要部分斜视图,(b)、(d)为说明电线的插入状态的剖视图,(c)、(e)为说明电线插孔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14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装置的插座,其中(a)为壳体的主要部分斜视图,(b)为说明电线的插入状态的剖视图。
图15为说明将上述采用解除杆暂时固定在非解除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为将上述采用的解除杆暂时固定在非解除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7表示现有的端子装置,其中(a)为主要部分的剖视图,(b)(c)为电线的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18表示现有的其他端子装置,其中(a)为端子板的外观斜视图,(b)为说明电线的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19表示现有的解除杆,其中(a)为外观斜视图,(b)~(d)为组装在壳体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中:1-配件体;20、20’-端子部;21-端子板;21a-主片;21b-缺口部;22-接触片;23、24-锁定片;50-解除杆;53-推压部;55-限制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端子装置适用于插座的端子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配件不限定于插座,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当然也能适用于例如开关等插座以外的配件中。另外,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预先说明,在图2(a)所示方向中规定有上下左右的方向,图2(a)中的正面为前面。因此,该图(b)的右端为后端。
插座的配件体1,如图1~图4所示,是将采用耐漏电性优良的热硬化性合成树脂(例如尿素树脂)形成前面开放的大致箱形的壳体2和同样采用耐漏电性优良的热硬化性合成树脂(例如尿素树脂)形成后面开放的大致箱形的盖3,采用后述的组装框架4结合而形成的;在配件体1的内部装入有电压极用的导电部件40a、40b、接地极用的导电部件40c和3个解除杆50。
在盖3的前壁上突出设置有突台状的凸台部3a,在沿纵向的两侧面的中央部突出设置肩部3b。另外,在凸台部3a的前面纵向逐个排列着由插入插刀和导电销等接触元件的一对接触元件插入口6、6构成的插口(所谓通用型插口)5、和由分别插入包括接地极在内的平板状插刀的3个接触元件(插刀)插入口8…构成的插口(3极插座)7。
通用型插口5的各接触元件口6、6,被形成为:可以与平板状插刀和圆柱状导电销等各种接触元件对应的形状、即将插入插刀的矩形孔6a和插入导电销的半圆孔6b形成连通成一体的形状。3极插口7的各接触元件插入口8…与平板状插刀对应形成矩形,在插入接地极插刀的接触元件插入口8a两侧呈逆八字形配置剩下(电压极)的接触元件插入口8b、8b。
另一方面,在壳体2的大致中央,如图1及图5所示,形成有由从底部竖立设置的周壁11围绕着外周的用来收纳接地极用的导电部件40c的收纳凹部12。在该收纳凹部12的底部,贯通设置有贯穿插入后述解除杆50的操作部54的贯通孔2f。在贯通孔2f的两侧部从收纳凹部12的底部竖立设置助肋11a,基于该助肋11a,而将收纳凹部12的内部区划为收纳后述刀座部32的刀座收纳室12a、收纳后述端子部20’的端子部收纳室12b。另外,在收纳凹部12的外侧,被从底部竖立设置的隔板13而被区划为左右2个空间,分别形成收纳电压极用导电部件40a、40b的收纳凹部14、14。各收纳凹部14,基于从底部竖立设置的隔板16再被区划为3个空间,分别收纳后述刀座部30、31的刀座部收纳室14a设置在纵向的两侧,同时,收纳后述端子部20的端子部收纳室14b设置在纵向(长边方向)的中间部。还有,电压极侧的端子部收纳室14b、14b和接地极侧的端子部收纳室12b并排设置在壳体2的左右方向(短边方向),在端子部收纳室12b、14b、14b的底部,2个2个地开口有用于从外部导入电线的电线插孔15。
另外,在壳体2的沿纵向的两侧壁,在与盖3的肩部3b相对应的部位形成外突部2a,在该外突部2a沿前后方向形成与端子部收纳室14b连通的纵槽17。另外,在外突部2a的表面的纵槽17的上下两侧缘形成台阶部17a、17a,在纵槽17的后侧形成凹陷成圆弧状的凹部17b。再有,在盖3的各个肩部3b的后缘突出设置与纵槽17配合的凸部3e。
下面,关于收纳在壳体2的收纳凹部14中的导电部件40a或40b与解除杆50进行以下说明。导电部件40a、40b,是使端子板21及刀座部30、31连结为一体而构成,由端子板21和作为解除装置的解除杆50构成端子部20(端子装置)。还有,导电部件40a、40b面对称地形成,具有相互镜像的关系,因此,以下,关于导电部件40a参照图1、图6及图7进行说明,关于导电部件40b省略说明。还有,图6及图7只表示刀座部30、31被铆接固定前的端子板21的状态。
刀座部30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加工而成,具有相互对向配置的一对导电销用刀座弹簧30a和相对于两刀座弹簧30a大致呈直角突出设置的插刀用刀座弹簧30b,被铆接固定在后述的端子板21上。
刀座部31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加工而成,具有相互对向配置的一对刀座弹簧31a,被铆接固定在后述的端子板21上。
另外,端子板21,如图6及图7所示,是将具有弹性的带状金属板的两端部向一方向弯折、再使其前端大致交叉弯折成环状而形成,一体具有:连结两端部的大致凸字形主片21a(连结部)、分别从主片21a的窄幅的端部(另一端部)的两侧部向后方(图6(a)中的下方,以下相同)垂下的接触片22、22、分别从主片21a的宽幅的端部(一端部)的两侧部向后方垂下的J字状锁定片23、23(第1锁定部)、和从锁定片23、23的侧端缘向侧方突出的连结片25、25。锁定片23,被弯折成J字状,在其前端部具备将电线向另一端部(接触片22)侧推压同时咬入电线的一部分防止脱离的锁定部23a,同时,在比该锁定部23a更靠后方的部位设有向离开电线(接触片22)方向凸出的弯曲部23b。接触片22被弯折成侧视形状“ㄑ”字形,以形成在电线插入方向的中间部的平坦面而与电线弹性接触。另外,在主片21a上设有缺口部21b,以使插入锁定片23和接触片22之间的电线的前端向前方(图6(a)中的上方,以下相同)通过。在此,接触片22的宽度尺寸为锁定片23的宽度尺寸的大致一半,在具有接触片22的另一个端部,在面向缺口部21b的部位切开立起形成咬入电线另外一部分而防止脱离的锁定片24(第2锁定部)。另外,将锁定片23的错开与接触片面对的部位的前端切开立起,从而形成向另一端部(接触片22)侧突出的突出片23c。另外,在各连结片25上2个2个地贯通设置插孔25a,以贯穿插入突出设置在刀座部30、31上的各2个突起(没有图示),将贯穿插入各插孔25a中的突起进行铆接而使刀座部30、31与连结片25连结。
另一方面,解除杆50由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如图8及图9所示,一体形成有:滑动自由地设置在壳体2的轴承座18上的圆板状轴部51、从轴部51的与轴承座18滑动接触部位以外的圆周面向外侧突出并在前端面形成与轴部51同心且比轴部51大径的圆周面的支撑部52、从支撑部52的圆周方向的一端部的两侧面向侧方突出并使一面成为与轴部51同心且比支撑部52的圆周面直径小的圆周面的大致三棱柱状推压部53、53、和从支撑部52圆周方向的一端部斜着突出的T字形操作部54。另外,在各推压部53的侧面的、面向锁定片23和另一端部(接触片22)之间间隙的部位突出设置有扇形限制突起55,该限制突起55向该间隙侧突出,用来限制电线前端从上述缺口部21b脱离而靠向主片21a(连结部)倾斜。另外,在操作部54的纵棒部的两侧面,设有突起56、56用以与壳体2的纵槽17的内侧面压接而在非解除位置暂时固定。
该解除杆50,通过纵槽17使操作部54的前端部露出到壳体2外,将轴部51放置在端子部收纳室14b底部设置的轴承座18上,同时,使支撑部52的圆周面与外突部2a(壳体2)内壁抵接,以轴部51为支点沿配件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自由地配置。并且,将解除杆50收纳在端子部收纳室14b之后,各一对刀座部30、31分别相邻,将由端子板21和被固定在该端子板21的连结片25、25上的刀座部30、31构成的导电部件40a、40b收纳在壳体2的收纳凹部14,则解除杆50的推压部53、53与端子板21的锁定片23、23上的突出片23c、23c的后方部位抵接(参照图10及图11)。
下面,关于收纳在壳体2收纳部12的导电部件40c及解除杆50进行说明。导电部件40c如图1所示由端子板21’和刀座部32一体连结而成,由端子板21’和解除杆50构成接地极侧的端子部20’(端子装置)。
刀座部32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加工而形成,具备相互对向配置的一对插刀用刀座弹簧32a。另外,端子板21’除了没有连结片25以外其他的结构均与端子部20的端子板21相同,因此,在共通的构成要素上附以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解除杆50,与端子部20的解除杆50为同一形状且同一尺寸,因此,其说明省略。解除杆50,穿过设在凹部12底部的贯通孔2f使操作部54的前端部露出壳体2外,并将轴部51放置在端子部收纳室12b底部设置的轴承座18上,从而能以轴部51为支点沿配件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自由地配置。并且,将解除杆50收纳在端子部收纳室12b中之后,将由端子板21’和被固定在该端子板21’的主片21a上的刀座部32构成的导电部件40c收纳在收纳凹部12中,则解除杆50的推压部53、53与端子板21’的锁定片23、23上的突出片23c、23c的后方部位抵接。
如此构成的导电部件40a、40b,将刀座部30、31收纳在壳体2四角设置的刀座部收纳室14a中,同时,将端子板21收纳在端子部收纳室14b中,这样被装入壳体2的各收纳凹部14中。还有,在将两收纳室14a、14b进行区划的隔板16上设有用于贯穿插入端子板21的连结片25、25的切缝16a。另外,导电部件40c将刀座部32收纳在设在壳体2的刀座部收纳室12a中,同时,将端子板21’收纳在端子部收纳室12b中,这样被收纳在收纳凹部12中。并且,在使盖3与壳体2的开口面对上的状态下,刀座30与设在盖3前壁的通用型插口5的接触元件插入口6相对向,同时刀座部31、32和3极的插口7的接触元件插入口8b、8a相对向。
下面,关于向端子部20、20’连接电线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在端子部20、20’上连接电线时,穿过电线插孔15将电线插入端子板21、21’的接触片22和锁定片23之间的间隙中,再将电线前端从缺口部21b向前方贯穿插入,则锁定片23的锁定部23a咬入电线从而能防止电线脱出,同时,基于锁定片23的弹力使电线与接触片22弹性接触,锁定片24的前端再咬入电线从而能防止电线脱出。另外,电线由于被接触片22和锁定片24向锁定片23方向推压,因此,锁定片23的推压力和接触片22及锁定片24的推压力均衡夹持电线。即,端子部20、20’,只需在电线插孔15中插入电线就可以成为接线的速接端子。
不过,该配件中有可能会被连接各种电线直径的电线,为此,电线插孔15的孔径配合最粗的电线而形成。因此,最细的电线插入电线插孔15时,电线和电线插孔15之间的间隙宽,因此,插入接触片22和锁定片23之间的间隙的电线前端有可能会从缺口部21b脱离而抵到主片21a,无法与锁定片24连接,而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端子板21上的各一对接触片22及锁定片23、24之间的解除杆50,在面向接触片22及锁定片23之间的间隙60的部位(也就是,配置在由端子板21的两端部与连结部(主片21a)所围绕的空间中的推压部53的侧面),设有向间隙60侧突出的扇形限制突起55。因此,如图12(a)所示,即使从电线插孔15插入内部的电线70前端从缺口部21b脱离而向作为连结部的主片21a的窄幅部侧(图中右侧)倾斜,也由于电线前端抵到设在解除杆50的推压部53上的限制突起55,而限制电线70的倾斜,因此,使电线70前端从设在主片21a的缺口部21b向上方(电线插入方向的后方)通过,从而使电线70与锁定片24可靠接触,而能获得正规的连接状态。
还有,在限制突起55的面向电线插入方向一侧的部位,形成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后侧而向上述间隙侧的突出量越大那样的倾斜面(第1倾斜面)55a,因此,电线70的前端与该倾斜面55a抵接,沿倾斜面55a向电线插入方向后侧移动,从而能将电线70顺利地导入到缺口部21b侧(参照该图(b))。
另外,在与解除杆50的推压部53抵接的锁定片23的前端部,切开立起形成向接触片22侧突出的突出片23c,因此,如该图(c)所示,由于超过限制突起55插入到图中上侧的电线70前端与突出片23c抵接,从而,还能限制电线70前端从缺口部21b脱离而靠向主片21a的连结部(主片21a的窄幅部)倾斜。
另外,在主片21a的窄幅部(即连结两端部的连结部)的角处的面向间隙60的部位设成倒角21c,因此,如该图(d)所示,由于超过突出片23c插入到图中上侧的电线70前端与倒角21c抵接,从而,电线70的前端被导入到缺口部21b,因此,如该图(e)所示,能使电线70从缺口部21b向上方贯穿插入,能以正规的连接状态将电线与端子板20、20’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线插入时的各步骤限制电线70的倾斜,从而能防止电线70前端倾斜而从缺口部21b脱离,而若强行按入电线70,则电线70的前端也可能从缺口部21b脱离,抵到连结两端部的主片21a的连结部(窄幅部)。为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b)所示,在主片21a与具有接触片22的另一个端部的连结部位设有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后侧越向靠近一个端部侧倾斜的倾斜面(第2倾斜面)21d,并通过使连结部位的倾斜平缓,从而即使电线70前端抵到连结部位,与连结部位角度陡时相比较,电线70前端很难抵到连结部位而停止,能容易地将电线70导入正规的插入位置。
另外,如图13(a)~(c)所示,设在壳体2底部的电线插孔15,按照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后侧越细的方式形成,被贯穿插入到电线插孔15中的电线70被插入锁定片23和接触片22之间的间隙60中,而若插入比电线插孔15直径细的电线70,则电线70前端有可能会倾斜较大、从缺口部21b脱离而抵到主片21a的连结部。为此,如图13(d)(e)所示,使电线插孔15越向内侧越细,且可以使之靠向间隙60偏心,随着电线70进入电线插孔15内部而被向接近间隙60的方向引导,因此,能将电线70导入到正规的插入位置。
另外,如图14(a)、(b)所示,也可以在壳体2底面的电线插孔15的周围部位,向外侧(图中下侧)突出设置局部被切去的圆弧状壁2d,通过电线70与电线插孔15的周围的壁2d抵接,从而,能将引导电线70的部分向后侧延伸,因此,与没有壁2d的情形相比较,能更加减小电线70的倾斜,能在正规的连接状态连接电线70。还有,图14(b)中用虚线示出了没有壁2d的情形下的电线70的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在从端子部20、20’拔出电线时,用拿着配件体1的一只手将从壳体的纵槽17或贯通孔2f露出的操作部54按向配件体1的前侧,则解除杆50以轴部51为支点转动,推压部53推压设在锁定片23上的突出片23c后方位置,从而,使咬入电线的锁定片23a向离开接触片22(电线)的方向弯曲,因此,能用另一只手从电线插孔15拔出电线。其后,去除推压操作部54的力,则解除杆50依靠锁定片23的弹力回转到非操作装置。
还有,在外突部2a的表面的与操作部对向的对向部位设有凹陷成圆弧状的凹部17b,再在凹部2g内侧面的与操作部的对向部位也形成凹陷成圆弧状的凹部17b,因此,容易将手指伸进凹部17b和操作部54之间,电线解除时容易拉出操作部54。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部52的两侧面突出设置一对推压部53,因此,基于解除杆50能同时弯曲2个锁定片23,能同时拉出2根电线。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与解除杆50的推压部53抵接的锁定片23的部位(突出片23c)切开立起从而向接触片22侧(也就是解除杆50侧)突出,因此,与不切开立起突出片23c的情形相比较,在操作部54的回转量小的步骤,推压部53抵到突出片23c,锁定片23会弯曲。因此,若使操作部54回转到与不切开立起突出片23c的情形相同的位置,则必须增大锁定片23的弯曲量而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与现有制品相比较,将支撑部52延长斜线表示的增加部52a。在解除杆50的解除操作时,支撑部52的前端与端子板21的纵片抵接,从而解除杆50的回转范围被限制,因此,由于延长形成支撑部52,因而能限制解除杆50的回转范围,防止锁定片23的塑性变形。
另外,若在解除操作时以外,电压极用的解除杆50的操作部54比外突部2a的表面更向外侧突出,则在配件体1施工时操作部54的突出部位成为阻碍,配置在配件体1外周的电线等有可能抵到操作部54而使电线脱离,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非解除位置,从前方看操作部54的大致整体没有从配件体1的侧面向外侧突出而隐藏,而在解除位置,操作部54的至少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为前端部)从配件体1的侧面向外侧突出。因此,在非解除位置,在操作部54没有从壳体2表面向外侧突出的部分,而不会成为配件体1施工时的阻碍,或者能防止配置在配件体1外周的电线等抵到操作部54而使电线脱离。另外,贯通插入接地极用解除杆50的操作部54的贯通孔2f被形成在壳体2后面的凹部2g的底部,因此,操作部54的前端,没有从壳体2后面向后方突出,还可以在解除操作时推压操作部54的前端使之倒向凹部2g底侧。如此,设置凹部2g,使解除杆50的操作部54从凹部2g底的贯通孔2f露出,因此,使非解除位置时的解除杆50和端子板21、21’的位置关系在电压极侧和接地极侧为相同位置关系,能使解除杆在电压极侧和接地极侧实现共通化,其结果是,能获得在开发和制造等上抑制必要的投资或者由于减少部件种类从而容易进行品质管理的效果。
另外,图19(a)表示现有的解除杆50的外观图,如该图(b)所示,在操作部54的纵棒部和壳体2的纵槽17的内侧面之间设有间隙61,用以转动操作部54。在端子部20、20’不连接电线时,以锁定片23推压解除杆50的推压部53,因此操作部54停止在该图(d)所示的非解除位置,而若连接电线则由于电线而使锁定片23向离开推压部53方向弯曲,在锁定片23和推压部53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如该图(c)所示,操作部54能移动到推压部53抵到锁定片23的位置,由于操作部54位置不固定因而外观不好看,另外,电线等也可能挂到操作部54而解除电线的连接状态。
为此,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部54的纵棒部的侧面突出设置两突起56、56,使操作部54回转到非解除位置,则在纵槽17内侧面压接突起56、56,成为将操作部54压入纵槽17内的状态,因此,能将操作部54暂时固定在非解除位置,能防止解除杆50不慎动作而解除电线的锁定状态的情形。在此,由纵槽17的内侧面和设在操作部54的突起56、56构成将解除杆50暂时保持在非解除位置的暂时保持装置。
下面,关于导电销向插口5、7的连接进行说明。若圆柱状导电销从接触元件插入口6插入相对向的一对刀座弹簧30a之间,则导电销被弹性夹持在一对刀座弹簧30a之间,导电部件40a、40b和导电销被电连接,在一对刀座弹簧30a的侧缘和刀座弹簧30b之间插入平板状插刀,则平板状插刀被弹性夹持着一对刀座弹簧30a的侧缘和刀座弹簧30b之间,导电部件40a、40b和插刀电连接。
另外,若平板状插刀从接触元件插入口8插入一对刀座弹簧31a之间,则插刀被弹性夹持在一对刀座弹簧31a之间,导电部件40a、40b和插刀被电连接。另外,若平板状插刀从接触元件插入口8插入相对向的一对刀座弹簧32a之间,则插刀被弹性夹持在一对刀座弹簧32a之间,导电部件40c和插刀被电连接。
在此,刀座部30的一对弹簧30a、刀座部31的一对刀座弹簧31a及刀座部32的一对刀座弹簧32a,都是对向的相互间隔越向前方越窄那样倾斜、并且为了导电销或插刀容易插入使前端间越向前方间隔越宽那样倾斜,从而导电销或插刀容易插入。另外,刀座部30的刀座弹簧30b也是与刀座弹簧30a之间的间隔越向前方越窄幅那样倾斜、并且为了插刀容易插入使前端间越向前方间隔越宽那样倾斜,从而插刀容易插入。
下面,关于使壳体2和盖3结合而组装配件体1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将组装框架4与设在壳体2和盖3双方的配合突起2b、3c进行凹凸配合,从而使壳体2和盖3结合而组装配件体1。
在壳体2的沿纵向的两侧面的、外突部2a的两侧部突出设置棱柱状的配合突起2b,还在配合突起2b的前侧(图5(b)的左侧)形成凹槽2c。另外,盖3的沿纵向的两侧面的、肩部3b的两侧部突出设置与配合突起2b相同形状且相同尺寸的配合突起3c,在壳体2的开口面与盖3对上的状态,各自配合突起2b、3c夹隔凹槽2c在前后方向配置成一列。
另一方面,组装框架4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具有长方形纵片4a,该纵片4a的纵向并排设有分别与配合突起2b、3c配合的2个配合孔4b,在纵片4a的与配件体1对向的背面侧,从由2个配合孔4b夹着的大致中央部向后方突出设置卡扣突片4c,该卡扣突片4c的前端具有卡爪4d。另外,在纵片4a的前端面突出设置安装爪4e,该安装爪4e用于与将嵌入型配件嵌入设置在设置面中的安装框架、或具有配件的安装结构的闪光板(以下,只称“板”)所具备的卡合孔相卡合,而将配件体1安装在安装框架或板框架中。
并且,在使壳体2和盖3结合而组装配件体1时,在将壳体2和盖3以开口面侧对上的状态下,将卡扣突片4c插入凹槽2c中,如此若将组装框架4向配件体1沿纵向对向的两侧面的方向推压,则组装框架4的各配合孔4b、4b中分别配合壳体2及盖3的配合突起2b、3c,壳体2和盖3被结合,同时,设在卡扣突片4c前端的卡爪4d被卡扣在盖3两侧壁的开口边缘上,从而,能防止组装框架4从配合突起2b、3c上脱落,而使壳体2和盖3被结合。

Claims (8)

1.一种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件的配件体中收纳有:与穿过在配件体上贯穿设置的电线插孔插入配件体内部的电线连接的端子板和解除上述端子板与上述电线的连接状态的解除装置,
上述端子板是将具有弹性的带状金属板的两端部向一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在一个端部具备第1锁定部,该第1锁定部被弯折成J字状,由第1锁定部的前端部向另一个端部侧推压电线的同时,还咬入电线的一部分而防止脱离,在另一个端部具备与电线接触的接触部,该接触部的宽度比上述第1锁定部的宽度窄;在连结两端部的连结部设有使插入上述第1锁定部和上述接触部之间的电线前端通过的缺口部,同时在上述另一个端部的面向上述缺口部的部位设有咬入电线的另一部分而防止脱离的第2锁定部,
上述解除装置,具备:
操作部,其在上述配件体表面露出且能够手动操作,
轴部,其被能够旋转地枢轴支撑在配件体内部,并使上述操作部能够自由转动,
推压部,其被配置在由上述端子板的两端部和连结部所围成的空间内,在对应手动操作使上述操作部以上述轴部为支点转动时,克服弹力向离开上述接触部方向推压第1锁定部的被推压部位,该被推压部位错开与上述接触部面对的位置;
其中,在面向上述第1锁定部和上述另一个端部之间的间隙的上述推压部侧面设有限制突起,该限制突起,向上述间隙侧突出、限制电线前端从上述缺口部脱离而靠向上述连结部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限制突起的面向电线插入方向一侧的部位设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前侧、向上述间隙侧的突出量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通过将第1锁定部中错开与上述接触部面对的部位的前端侧切开立起,而向上述另一个端部侧突出来限制电线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另一个端部的与上述连结部的连结部位设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越向电线插入方向的前侧、越向靠近上述一个端部一侧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向上述间隙的上述连结部的角部设置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线插孔越向内侧越细,并且靠向上述间隙偏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件体表面的上述电线插孔的周围部位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被枢支撑成能够在解除电线连接状态的解除位置和非解除位置之间自由转动,还设有将上述操作部暂时保持在非解除位置的暂时保持装置。
CNB2005100558983A 2004-05-26 2005-03-17 端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79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6831 2004-05-26
JP2004156831A JP4046102B2 (ja) 2004-05-26 2004-05-26 端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914A CN1702914A (zh) 2005-11-30
CN100347908C true CN100347908C (zh) 2007-11-07

Family

ID=35493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58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7908C (zh) 2004-05-26 2005-03-17 端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46102B2 (zh)
CN (1) CN10034790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7530C (zh) * 2006-03-15 2009-08-12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快速连接接线端装置和接线设备
JP5212633B2 (ja) * 2008-06-24 2013-06-19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端子台および照明器具
DE102011056410B4 (de) * 2011-12-14 2013-06-27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Anschlussklemme
JP6402917B2 (ja) * 2014-11-20 2018-10-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のホルダ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6936024B (zh) * 2017-04-01 2022-11-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插座
GB2621484B (en) * 2021-03-04 2024-09-04 Honeywell Int Inc An electrical socke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installation and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66967A1 (fr) * 1984-06-28 1986-01-03 Pouyet Henri Borne pour connexion de conducteur electrique par ressort de pressage
JP2002313455A (ja) * 2001-04-18 2002-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配線器具
CN1381922A (zh) * 2001-04-18 2002-11-2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配线器具
JP2004063162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速結端子装置
JP2004063212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端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66967A1 (fr) * 1984-06-28 1986-01-03 Pouyet Henri Borne pour connexion de conducteur electrique par ressort de pressage
JP2002313455A (ja) * 2001-04-18 2002-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配線器具
CN1381922A (zh) * 2001-04-18 2002-11-2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配线器具
JP2004063162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速結端子装置
JP2004063212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端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39973A (ja) 2005-12-08
JP4046102B2 (ja) 2008-02-13
CN1702914A (zh) 2005-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7908C (zh) 端子装置
KR100933261B1 (ko) 커넥터,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그 접속 방법
US826242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0470951C (zh) 带滑门的电连接器
DE102008022916B4 (de) Elektromotor
EP1981128A1 (en) A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7445475B2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JP2006236854A (ja) 圧接結線用コネクタ
CN1188999A (zh) 扁平导体的电接插件
JP31833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5083936A (en) Terminal assembly
CN1150705A (zh) 短接接插件和夹持器
EP1209769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309121C (zh) 具有用于保持电缆的连接部件的连接器
CN1701340A (zh) 存储卡适配器
CN101656364B (zh) 电缆用连接器
JP2010182647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シェル
JP5316306B2 (ja) コネクタ
CN1140018C (zh) 电气配线插头
CN1301569C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线连接器
CN102025067A (zh) 连接器
CN1288800C (zh) 速接端子装置
US20080214048A1 (en) Isolation cap structure for antenna connector
CN100345344C (zh)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便携电话机
CN1233004C (zh) 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