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13973A1 -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13973A1
WO2024113973A1 PCT/CN2023/113651 CN2023113651W WO2024113973A1 WO 2024113973 A1 WO2024113973 A1 WO 2024113973A1 CN 2023113651 W CN2023113651 W CN 2023113651W WO 2024113973 A1 WO2024113973 A1 WO 202411397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et
track
chainring
movement
transmission g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136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廖新鋘
张敏
Original Assignee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蒙发利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蒙发利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11397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13973A1/zh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和轨道,所述机芯的底面配合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在所述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机芯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所述轨道包括齿条导轨和限位导轨,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轨道为柔性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按摩机构可自适应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提供更佳的按摩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靠背按摩器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是由硬质靠背背壳弯曲轨道实现,弯曲轨道的弯曲位置和变形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适应所有不同用户的背部曲线,人体工程方面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和轨道,所述机芯的底面配合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在所述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机芯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所述轨道包括齿条导轨和限位导轨,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轨道为柔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齿条导轨、限位导轨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沉槽内;
所述第一沉槽的侧端壁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机芯包括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的部分齿牙外露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齿条导轨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压片与所述第二沉槽相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压片将所述第一沉槽封闭,所述第二压片将所述第二沉槽封闭,使得所述轨道仅存在沿所述轨道移动方向端的自由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芯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电机配合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端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上配 合连接有按摩头;
还包括行走齿轮组,所述行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配合连接,所述行走齿轮组还与所述齿条导轨相配合连接;
当所述电机转动,所述蜗杆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带动各自配合的按摩头转动,同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行走齿轮组转动,在所述行走齿轮组与所述齿条导轨的配合下带动所述机芯沿轨道往复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双排齿轮和第二双排齿轮,所述第一双排齿轮包括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所述第二双排齿轮包括第三牙盘和第四牙盘,所述第一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牙盘与所述第三牙盘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牙盘与所述行走齿轮组相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三双排齿轮和单排齿轮,所述第三双排齿轮包括第五牙盘和第六牙盘,所述第五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六牙盘与所述单排齿轮相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配合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轨道共同形成一个方形的稳定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柔性的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轨道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料薄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柔性轨道与机芯的配合连接,使得本按摩机构可自适应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提供更佳的按摩体验。
2、通过一侧端齿条导轨,另一侧端限位导轨的辅助配合,既保证了机芯能在轨道上的稳定行走,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3、通过双排齿轮以及单排齿轮的配合连接,实现了单电机同时驱动按摩头的工作并带动了机芯沿轨道的往复行走运动。
4、通过塑料薄片的设置和固定,即保证了轨道的自适应特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机芯支撑和受力,保证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3。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9是图7的分解图。
图10是图7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沉槽;11-开口;12-第一压片;2-第二沉槽;21-第二压片;3-移动齿轮;4-第一传动齿轮组;41-第一双排齿轮;411-第一牙盘;412-第二牙盘;42-第二双排齿轮;421-第三牙盘;422-第四牙盘;5-第二传动齿轮组;51-第三双排齿轮;511-第五牙盘;512-第六牙盘;52-单排齿轮;6-行走齿轮组;61-第七牙盘;62-第八牙盘;100-机芯;110-按摩头;120-壳体;130-电机;131-蜗杆;200-轨道;210-齿条导轨;220-限位导轨;300-连接杆;400-塑料薄片;410-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100和轨道200,该机芯100的底面配合连接于轨道200上并能沿轨道200进行往复移动, 该机芯100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110。此外,轨道200包括齿条导轨210和限位导轨220,齿条导轨210配合连接于机芯100底面中线的一侧端,限位导轨220配合连接于机芯100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齿条导轨210和限位导轨220均为柔性材料。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按摩机构可自适应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提供更佳的按摩体验。
进一步的,机芯100底面中线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沉槽1,该机芯100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第二沉槽2,齿条导轨210配合连接于第一沉槽1内,限位导轨220配合连接于第二沉槽2内,更为具体的,第一沉槽1的侧端壁上还设置有开口11,同时,机芯100包括移动齿轮3,该移动齿轮3的部分齿牙外露于开口11并与齿条导轨210相啮合。
更为具体的,还包括第一压片12和第二压片21,该第一压片12与第一沉槽1相配合连接,该第二压片21与第二沉槽2相配合连接,该第一压片12将第一沉槽1封闭,该第二压片21将第二沉槽2封闭,使得轨道200仅存在沿轨道200移动方向端的自由度,从而保证机芯100沿轨道200运动的稳定性。
在较佳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齿条导轨210和限位导轨220的个数为一个,相较于机芯100对称布置。当然,也能为两个、三个进行设置,间隔分布即可。
进一步的,机芯100包括壳体120和电机130,该电机130配合固定于壳体120内。电机130包括蜗杆131,该蜗杆131的两侧端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组4和第二传动齿轮组5,该第一传动齿轮组4和第二传动齿轮组5上配合连接有按摩头110。
还包括行走齿轮组6,该行走齿轮组6与第一传动齿轮组4相配合连接,且该行走齿轮组6还与齿条导轨210相配合连接。
当电机130转动,蜗杆131会带动第一传动齿轮组4和第二传动齿轮组5转动,第一传动齿轮组4和第二传动齿轮组5继而带动各自配合的按摩头110转动,同时第一传动齿轮组4还会带动行走齿轮组6转动,在行走齿轮组6与齿条导轨210的配合下带动机芯100沿轨道200做往复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组4包括第一双排齿轮41 和第二双排齿轮42,第一双排齿轮41包括第一牙盘411和第二牙盘412,第二双排齿轮42包括第三牙盘421和第四牙盘422,该第一牙盘411与蜗杆131相配合连接,该第二牙盘412与第三牙盘421相配合连接,该第四牙盘422与所述行走齿轮组6相配合连接;
第二传动齿轮组5包括第三双排齿轮51和单排齿轮52,该第三双排齿轮51包括第五牙盘511和第六牙盘512,第五牙盘511与蜗杆131相配合连接,该第六牙盘512与单排齿轮52相配合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驱动电机130,电机130的蜗杆131同时带动第一牙盘411和第三牙盘511进行转动,由于双排齿轮的作用,第一牙盘411带动同轴的第二牙盘412进行转动,第五牙盘511带动同轴的第六牙盘512进行转动。
第二牙盘412的转动继而带动第三牙盘421进行转动,第三牙盘421与按摩头110固定,因此带动了按摩头110转动,同时,第三牙盘421还带动了同轴的第四牙盘422进行转动,第四牙盘422配合连接行走齿轮组6,行走齿轮组6也为双排齿轮,为第七牙盘61和第八牙盘62,第四牙盘422与第七牙盘61相配合连接,第八牙盘62与齿条导轨210相配合连接,以此实现机芯100按摩的同时也带动机芯100的移动。
第六牙盘512的转动带动单排齿轮52转动,单排齿轮52还与按摩头110固定,因此单排齿轮52的转动同时也带动了该上的按摩头110转动。
在使用过程中,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固定方式,具体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轨道200的两端分别配合固定有连接杆300,两端的连接杆300与轨道200共同形成一个方形的稳定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还包括具有柔性的塑料薄片400,在本申请中,塑料薄片400采用PP片,当然也能为其他柔性材料。该PP片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410,轨道200的两端通过该固定部410固定于PP片上,通过PP片的设置和固定,即保证了轨道200的自适应特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机芯100支撑和受力,保证稳定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和轨道,所述机芯的底面配合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在所述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机芯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齿条导轨和限位导轨,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轨道为柔性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导轨、限位导轨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沉槽内;
    所述第一沉槽的侧端壁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机芯包括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的部分齿牙外露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齿条导轨相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压片与所述第二沉槽相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压片将所述第一沉槽封闭,所述第二压片将所述第二沉槽封闭,使得所述轨道仅存在沿所述轨道移动方向端的自由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电机配合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端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上配合连接有按摩头;
    还包括行走齿轮组,所述行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配合连接,所述行走齿轮组还与所述齿条导轨相配合连接;
    当所述电机转动,所述蜗杆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带动各自配合的按摩头转动,同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行走齿轮组转动,在所述行走齿轮组与所述齿条导轨的配合下带动所述机芯沿轨道往复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双排齿轮和第二双排齿轮,所述第一双排齿轮包括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所述第二双排齿轮包括第三牙盘和第四牙盘,所述第一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牙盘与所述第三牙盘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牙盘与所述行走齿轮组相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三双排齿轮和单排齿轮,所述第三双排齿轮包括第五牙盘和第六牙盘,所述第五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六牙盘与所述单排齿轮相配合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配合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轨道共同形成一个方形的稳定框架。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柔性的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轨道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料薄片上。
PCT/CN2023/113651 2022-12-01 2023-08-18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WO2024113973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4235.6 2022-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13973A1 true WO2024113973A1 (zh) 2024-06-0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91311A1 (en) Robot arm mechanism and linear extension and retraction mechanism
WO2024113973A1 (zh)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CN205072337U (zh) 弯折角度可调的牙刷
CN208851929U (zh) 按摩椅及其三维按摩机械手
CN209808954U (zh) 一种龙抓手按摩装置
CN218075299U (zh) 一种电动牙刷四头同侧同向刷牙组件
CN107411320B (zh) 180°可变动引导竖刷功能牙刷
CN218923174U (zh)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CN209888654U (zh) 同向转动及异向转动系统
CN213608034U (zh) 按摩机芯及按摩装置
CN211157149U (zh) 一种3d型推进式律动按摩机芯和律动促眠型养生按摩机
CN219878610U (zh) 一种自适应按摩机芯装置
US20210219791A1 (en) Fancy back scrubbing machine
CN214284257U (zh) 一种教育用宣传装置
JP4365145B2 (ja) 伝動機構及び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S63187515U (zh)
CN216496426U (zh) 一种舒适型按摩机及其按摩机芯
CN216908589U (zh) 一种手脚桑拿浴设备
CN216478758U (zh) 一种双倍速伸缩牙箱
CN219022193U (zh) 一种防夹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CN215607444U (zh) 一种揉捏震动按摩机芯
CN220025549U (zh) 一种应用于按摩披肩的按摩机芯
CN212179175U (zh) 滑动门和空调器
JPS6431874U (zh)
CN114795878A (zh) 一种可折弯按摩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