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231390A1 -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231390A1
WO2023231390A1 PCT/CN2022/141350 CN2022141350W WO2023231390A1 WO 2023231390 A1 WO2023231390 A1 WO 2023231390A1 CN 2022141350 W CN2022141350 W CN 2022141350W WO 2023231390 A1 WO2023231390 A1 WO 202323139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rotating
positioning seat
groove
ar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413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郑泽宽
彭翊
张前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23139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3139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转轴装置(22)、设有转轴装置的折叠壳体(20)及电子设备(100),转轴装置(22)包括支撑机构(23)、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支撑机构(23)包括两个侧部支撑件(233);转动组件(25)包括定位座(251)及两个转动机构(253),转动机构(253)包括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连接件(256),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及连接件(256),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从动组件(26)包括分别与两个转动机构(253)对应的两个从动件(264),从动件(264)与定位座(251)同侧的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地连接;侧部支撑件(233)与连接件(256)转动地连接,连接件(256)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4)转动而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弯或相互展开。

Description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5月3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609110.2、申请名称为“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的申请专利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柔性件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柔性件的转轴装置、设置有所述转轴装置的折叠壳体,以及设置有所述折叠壳体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材的发展,现已出现了可弯折柔性显示屏,搭载了可弯折柔性显示屏的折叠屏手机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多样化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可弯折柔性显示屏的折叠方案包括内折叠以及外折叠。相关技术中的折叠屏手机一般均采用铰链机构支撑,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铰链结构复杂,整体宽度较大,占用空间较多的特点,不利于折叠屏手机的小型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装置、设置有所述转轴装置的折叠壳体,以及设有所述折叠壳体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轴装置,其包括支撑机构、转动组件及从动组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部支撑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座及设于所述定位座相对两侧的两个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对应的两个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定位座同侧的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侧部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地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转动而相互靠拢,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而相互靠拢,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折叠;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转动而相互远离,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且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而相互远离,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展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折叠壳体,其包括转轴装置及两个框体,所述转轴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框体之间,两个所述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转轴装置的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件及折叠壳体,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折叠壳体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壳体及柔性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折叠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折叠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的转动组件和从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转动组件和从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6是图5中的转轴装置不同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17是图14中的转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完全弯折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图24是图19中的转轴装置不同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25是图22中的转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1是图30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 制。用语“自然状态”是指,装置或元件在不受外部力的状态,外部力例如拉力或压力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转轴装置,所述转轴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部支撑件;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座及设于所述定位座相对两侧的两个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以及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对应的两个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定位座同侧的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地连接;
其中,所述侧部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地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而相互靠拢,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而相互靠拢,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折叠;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而相互远离,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且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而相互远离,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展开。
所述从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从动件的两个转动轴,所述从动件的一端能围绕对应的转动轴转动,所述从动件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侧部支撑件和连接件滑动并转动地连接。
所述从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转动轴还穿设于所述定位座或者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从动件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定位座或者所述固定件。
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侧部支撑件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从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另一者;所述从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从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从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
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轴;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
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二限位轴;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 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
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更靠近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
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弧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向远离所述侧部支撑件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二限位槽向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弯曲。
所述转动机构的第一转动轴心线相较于第二转动轴心线更远离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彼此平行或共线。
所述侧部支撑件包括侧部支撑板,所述连接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侧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相较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更靠近所述侧部支撑板。
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侧部支撑件之间通过第三限位滑槽与第三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滑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三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另一者;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侧部支撑件之间通过第四限位滑槽与第四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四限位滑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一者,所述第四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及所述第四限位滑槽均为弧形槽,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第三限位轴,所述第四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滑槽的第四限位轴,所述第三限位轴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第四限位轴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四限位轴的轴心线,所述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
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较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三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
所述第四限位滑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较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四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四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
所述侧部支撑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圆弧槽与第一圆弧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槽的轴心线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一圆弧槽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圆弧轨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通过第二圆弧槽与第二圆弧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槽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二圆弧槽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圆弧轨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通过第三圆弧槽与第三圆弧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圆弧槽的轴 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三圆弧槽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三圆弧轨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中的另一者。
一种折叠壳体,所述折叠壳体包括转轴装置及两个框体,所述转轴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框体之间,两个所述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转轴装置的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件。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件及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壳体,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折叠壳体上。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折叠壳体20及设置于折叠壳体20上的柔性件30。柔性件30可为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柔性触摸显示屏等各种具备相应功能的柔性部件,或者为固定贴合有柔性支撑板的柔性部件,如贴合有柔性钢板的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等。柔性件30随折叠壳体20折弯或展平。折叠壳体20包括两个框体21及连接于两个框体21之间的转轴装置22,两个框体21能随转轴装置22折叠或展平。柔性件30包括对应转轴装置22的可折弯区域31,以及连接于可折弯区域3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柔性件30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可分别固定在两个框体21的正面,可折弯区域31贴合于转轴装置22的正面。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能随转轴装置22折弯或展平。
转轴装置22包括支撑机构23、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从动组件26连接于转动组件25。支撑机构23包括设于转动组件25正面相对两侧的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两个侧部支撑件233能相互折弯或展平。转动组件25包括定位座251及设于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转动机构253,两个侧部支撑件233设于定位座251相对的两侧,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分别连接于两个转动机构253。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便于柔性件30贴合于定位座251和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转动机构253包括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连接件256,第一转动件254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及对应的连接件256,第二转动件255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及对应的连接件256,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也就是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错位不重合。从动组件26包括分别与两个转动机构253对应的两个从动件264,每一从动件264与定位座251同侧的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地连接。具体地,每一从动件264与侧部支撑件233滑动并转动地连接,每一从动件264与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中,从动组件26还包括分分别设置于两个从动件264的两个转动轴260,每一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0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地连接。侧部支撑件233与对应的连接件256之间转动地连接,当两个连接件256相互靠拢时,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对于定位座251和连接件256转动而相互靠拢,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并相对于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而相互靠拢,以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叠;当两个连接件256相互远离时,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对于定位座251及连接件256转动而相互远离,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且相对于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而相互远离,以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3还包括设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之间的中部支撑件,当支撑机构23呈展平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和中部支撑件的正面共面,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贴合于中部支撑件的正面和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当支撑机构23呈折叠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的正面 和中部支撑件的正面围成横截面呈水滴形或U形的空间。
电子设备100的两个框体21分别连接于转轴装置22的两个连接件256,框体21通过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以使得两个侧部支撑件233随转动机构253及从动件264实现折弯或展开,柔性件30随支撑机构23折弯或展平,可折弯区域31可以弯折形成U形或水滴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可折弯区域31能弯折成水滴形。
本实施例中,正面指与柔性件30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背面指与柔性件30的出光面朝向背离的面。电子设备1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的“连接”是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情况,比如A和B连接包括A和B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三个元件C或更多的其他元件连接。连接还包括一体化连接和非一体化连接两种情况,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一体形成并连接,非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非一体化形成并连接。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的转轴装置22包括支撑机构23、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转动组件25的第一转动件254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转动组件25的第二转动件255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0的一端与侧部支撑件233及连接件256滑动并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框体2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过程中,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助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助动件264的转动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叠或相互展开,从而实现柔性件30的折叠或展平。首先,由于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即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平行错位,且助动件264与连接件256及侧部支撑件233滑动并转动地连接,且连接件256与侧部支撑件233转动地连接,使得转轴装置22的各个元件连接紧凑,转轴装置22的整体宽度较小,从而减小转轴装置22占用折叠壳体20的内部空间,不仅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且有利于小型化发展;其次,相较现有技术中通过铰链机构支撑柔性件,本申请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高,整机强度提升。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包括一个转动组件25及一个从动组件26;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整体结构设置于支撑机构23的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装置22也可以包括两个转动组件25及两个从动组件26,两个转动组件25与两个从动组件26分别构成两个整体结构,两个整体结构分别间隔地设置于支撑机构23背面;优选地,两个整体结构分别设置于支撑机构23背面相对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装置22也可以只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转动组件25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从动组件26,每一转动组件25与其中一从动组件26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也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转动组件25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从动组件26构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整体结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整体结构分别设置于支撑机构23的背面且沿支撑机构2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如图7所示,定位座251同侧的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较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远离定位座251。也就是,第一转动轴心线C1 平行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第二转动轴心线C2相较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在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有利于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连接件256及定位座251的连接更紧凑。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及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第二转动轴心线C2平行于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及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彼此平行或共线。
连接件256包括连接板2560,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分别转动地连接于连接板2560的正面,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较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远离连接板2560。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在第二方向平行间隔,有利于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连接件256及定位座251的连接更紧凑。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平行于转动装置22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平行于转动装置22的厚度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转轴装置22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框体21,其中一框体21相对于另一框体21折叠或展平时,能带动对应的转动机构253及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转动机构253和从动件264的转动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并滑动,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折弯成水滴状或者展开成水平状,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可折弯区域31折叠成水滴状或展开成水平状。
如图2-图4所示,框体21包括正面211、背面213、相对的两侧面214及两端面215,转轴装置22连接于两个框体21相邻的两个端面215之间,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贴附于转轴装置22的正面,柔性件30的非折弯区域33连接于框体21的正面211。每一框体21朝向转轴装置22的端面215设有收容槽216,收容槽216穿通框体21的正面211,收容槽216相对的两端延伸至框体21相对的两侧面214。转轴装置22相对的两侧分别容置于两个框体21的收容槽216中,且每一连接件256与对应的框体21固定连接。框体21的背面213设有若干收容空间(图中未示),收容空间用于安装电路板、电池等电子器件。
请一并参阅图7-图9,侧部支撑件233为矩形板状,侧部支撑件233远离定位座251的一侧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一圆弧槽2334与第一圆弧轨2562的配合连接。第一圆弧槽2334的轴心线与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一圆弧槽2334设于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一圆弧轨2562设于连接件256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包括矩形的侧部支撑板2330,连接件256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支撑板2330。侧部支撑板2330包括正面2331及背朝正面2331的背面2332,侧部支撑件233设有导滑块2333,导滑块2333上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连接件256设有能滑动地插设于第一圆弧槽2334中的第一圆弧轨2562,连接件256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沿第一圆弧槽2334相对转动。具体地,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远离定位座251的一侧凸设导滑块2333,导滑块2333为弧形块,第一圆弧槽2334开设于导滑块2333的侧面;第一圆弧槽2334的一端贯穿导滑块2333背离定位座251的表面,第一圆弧槽2334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侧部支撑板2330的背面2332。第一圆弧槽2334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具体地,第一圆弧槽2334的中部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侧部支撑件233对应连接件256的至少一端部设有导滑块2333,导滑块2333面朝连接件256的侧面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连接件256面朝导滑块2333的端面设有第一圆弧轨2562,第 一圆弧轨2562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圆弧槽23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对应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滑块2333,两个导滑块2333面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圆弧槽2334的一端贯穿导滑块2333背离定位座251的表面;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面分别凸设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对应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滑块2333,两个导滑块2333面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的轴心线共线;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56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的轴心线共线,侧部支撑件233设有分别对应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的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转动地容置于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设有两个导滑块2333,两个导滑块2333相背离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圆弧槽2334的一端贯穿导滑块2333背离侧部支撑板2330的表面,第一圆弧槽2334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连接件256设有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的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中。
从动件264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连接,第一限位槽为弧形槽,第一限位槽设于从动件26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第一限位部设于从动件26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上设有第一限位槽2336,从动件264上设有第一限位部2640,第一限位部2640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容置于第一限位槽2336。具体地,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凸设第一限位块2335,第一限位块2335开设弧形的第一限位槽2336,第一限位槽2336贯穿第一限位块2335相对的两侧面。第一限位槽2336向远离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延伸,也就是第一限位槽2336的第一端靠近定位座251,第一限位槽2336相对的第二端远离定位座251,第一限位槽2336自第一端向第二端弯曲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槽2336的中部远离背面2332。
优选地,第一限位槽2336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6a、第二限位段2336b,以及连通第一限位段2336a和第二限位段2336b的连通段2336c,第一限位段2336a较第二限位段2336b更远离定位座251,连通段2336c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第一限位部2640包括穿设于第一限位槽2336的第一限位轴,转轴装置22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一限位轴可以从第一限位段2336a经连通段2336c位移至第二限位段2336b,或者第一限位轴从第二限位段2336b经连通段2336c位移至第一限位段2336a。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第一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6a(如图15所示),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件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第一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6b(如图23所示),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件30。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件264远离对应的转动轴260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槽2336,侧部支撑件23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2640,第一限位部2640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容置于第一限位槽2336。
请一并参阅图7-图11,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通过第二圆弧槽2511与第二圆弧轨2541的配合连接,第二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二 圆弧槽2511设于定位座251和第一转动件254中的一者,第二圆弧轨2541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中的另一者。第二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共线,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与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51的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圆弧槽2511,每一第一转动件254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设有对应第二圆弧槽2511的第二圆弧轨2541,以使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沿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圆弧槽也可以设于第一转动件254上,第二圆弧轨也可以设于定位座251上,第二圆弧轨滑动地容置于第二圆弧槽。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远离连接件256一端设有第二圆弧槽,定位座251设有对应第二圆弧槽的第二圆弧轨。
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通过第三圆弧槽2512与第三圆弧轨2552的配合连接,第三圆弧槽2512的轴心线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三圆弧槽2512设于定位座251和第二转动件255中的一者,第三圆弧轨2552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中的另一者。第三圆弧槽2512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共线,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51远离第二圆弧槽2511的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圆弧槽2512,每一第二转动件255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设有对应第三圆弧槽2512的第三圆弧轨2552,以使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沿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圆弧槽2512也可以设于第二转动件255上,第三圆弧轨2552也可以设于定位座251上,第三圆弧轨2552滑动地容置于第三圆弧槽2512。具体地,第二转动件255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设有第三圆弧槽,定位座251设有对应第三圆弧槽的第三圆弧轨,第三圆弧轨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三圆弧槽中。
如图7-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51包括能相互扣合的第一座体2510及第二座体2516,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被夹持于第一座体2510与第二座体2516之间,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均能相对于第一座体2510和第二座体2516转动。第一座体2510呈矩形块,第一座体2510包括面朝第二座体2516的正面2514,在正面2514的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圆弧槽2511,在正面2514远离第二圆弧槽2511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圆弧槽2152。第一座体2510同侧的第二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槽2512的轴心线可以平行或共线,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510同侧的第一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槽2152的轴心线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510同侧的第一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槽2152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座体2510于每一第二圆弧槽2511远离另一第二圆弧槽2511的一侧设有第一避位槽2513,第一避位槽2513用于避位第一转动件254。第一座体2510于每一第三圆弧槽2512远离另一第三圆弧槽2512的一侧设有第一避位槽2513,第一避位槽2513用于避位第二转动件255。转动轴260穿设于定位座251,以使从动件264转动地连接至定位座251;具体地,第一座体2510靠近第三圆弧槽2512的端面上设有间隔的两个连接孔2515,两个转动轴260的一端分别穿设于两个连接孔2515。第二座体2516呈矩形块,第二座体2516包括面朝第一座体2510的背面及背离背面的正面,第二座体2516的背面的一端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凸面2517,第二座体2516的背面相对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圆弧凸面2518,第二座体2516同侧的第一圆弧凸面2517的轴心线与第二圆弧凸面2518的轴心线可以平行或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座体2516同侧的第一圆弧凸面2517的轴心线与第二圆弧凸面2518的轴心线平行。第二座 体2516于每一第一圆弧凸面2517相对的两侧及每一第二圆弧凸面251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避位槽2519,第二避位槽2519用于避位第二圆弧轨2541及第三圆弧轨2552。当第一座体2510与第二座体2516相互扣合时,两个第一圆弧凸面2517分别正对第二圆弧槽2511,两个第二圆弧凸面2518分别正对第三圆弧槽2512。
如图7-图11所示,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与连接件256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与连接件256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2501与第一连接孔2503的配合连接,第一连接轴2501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一连接孔2503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连接件256中的另一者。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2502与第二连接孔2504的配合连接,第二连接轴2502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二连接孔2504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连接件256中的另一者。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4包括第二圆弧轨2541、连接部2542及连接于第二圆弧轨2541与连接部2542之间的支撑部2543,第二圆弧轨2541用于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连接部2542用于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二圆弧轨2541为圆弧形块,圆弧形块的背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座体2510的第二圆弧槽2511的内表面,圆弧形块的正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座体2516的第一圆弧凸面2517。连接部2542远离第二圆弧轨2541的一端沿平行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方向设有轴孔2544,第一连接轴2501穿设于轴孔2544,第一连接轴2501相对的两端延伸出连接部2542,第一连接轴2501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543为弧形条,支撑部2543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一端部及连接部2542的一端部。优选地,连接部2542背离第二圆弧轨2541的侧面形成圆弧面,有利于第一转动件254相对于连接件256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2501也可以设于连接件256上,第一连接轴250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第一连接轴2501可以与连接件256一体成型。
第二转动件255包括第三圆弧轨2552、连接部2553及连接于第三圆弧轨2552与连接部2553之间的支撑部2555,第三圆弧轨2552用于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连接部2553用于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三圆弧轨2552为圆弧形块,圆弧形块的背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座体2510的第三圆弧槽2512的内表面,圆弧形块的正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座体2516的第二圆弧凸面2518。连接部2553远离第三圆弧轨2552的一端沿平行于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方向设有轴孔2554,第二连接轴2502穿设于轴孔2554,且第二连接轴2502相对的两端延伸出连接部2553;第二连接轴2502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优选地,连接部2553背离第三圆弧轨2552的侧面形成圆弧面,有利于第二转动件254相对于连接件256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2502也可以设于连接件256上,第二连接轴250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42。第二连接轴2502可以与连接件256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251上的第二圆弧槽2511与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二圆弧轨2541可以互换。如:可以在第二圆弧轨2541上设有圆弧槽,在定位座251设有对应圆弧槽的圆弧轨,圆弧轨可转动地插设于圆弧槽中,圆弧槽的轴心线、圆弧轨的轴心线,以及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251上的第三圆弧槽2512与第三转动件255上的第三圆弧轨2552可以互换。如:可以在第三圆弧轨2552上设有圆弧槽,在定位座251设有对应圆弧槽的圆弧轨,圆弧轨可转动地插设于圆弧槽中,圆弧槽的轴心线、圆弧轨的轴心线,以及第三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
如图8-图11所示,连接件256呈条状,连接板2560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圆弧轨2562。连接板2560面朝侧部支撑件233的表面凸设有相互间隔的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及相互间隔的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之间,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之间。本实施例中,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是凸设于连接板2560正面上的第一凸耳,第一连接孔2503设于第一凸耳远离连接板2560的一端;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是凸设于连接板2560正面上的第二凸耳,第二连接孔2504设于第二凸耳。连接板2560于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之间设有避位槽,避位槽用于避位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
从动件264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连接,第二限位槽为弧形槽,第二限位槽设于从动件264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二限位部设于从动件264和连接件256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560背离第一圆弧轨2562的一端设有支撑板2566,支撑板2566设有圆弧形的第二限位槽2567,第二限位槽2567沿平行于第一连接孔2503的轴心线方向贯穿支撑板2566相对的两侧面。第二限位槽2567向靠近连接件256的连接板2560的一侧弯曲,也就是第二限位槽2567向远离侧部支撑件233的一侧弯曲。第二限位槽2567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567a及第二限位段2567b,第一限位段2567a与第二限位段2567b相互连通,第一限位段2567a相较于第二限位段2567b更远离定位座251。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2648包括穿设于第二限位槽2567的第二限位轴,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567b(如图24所示),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567a(如图16所示)。连接板2560于支撑板2566与第一连接部2564之间设有避位槽2568,避位槽2568用于避位从动件264。
请一并参阅图7-图11,从动件264包括第一套筒2642、连接于第一套筒2642外周壁的连杆2643,以及设于连杆2643远离第一套筒2642一端的连接部2645,连接部2645用于滑动且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及侧部支撑件233。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6的端部分别与连接件256及侧部支撑件233滑动并转动地连接,也就是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6的端部通过第一限位部2640滑动并转动地连接于第一限位槽2336,还通过第二限位部2648滑动并转动地连接于第二限位槽2567。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640及第二限位部2648设于从动件26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第一限位槽2336设于侧部支撑件233,第二限位槽2567设于连接件256。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6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640及第二限位部2648,具体地,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6的端部面朝定位座25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部2640,从动件264远离转动轴266的端部背离定位座251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部2648。第一套筒2642沿转动轴260的轴心线方向设有轴孔2646,转动轴260穿设于轴孔2646;连接部2645面朝定位座251的侧面沿平行于转动轴260的轴心线方向设有第一连接孔2647,所述第一限位轴的一端插接于第一连接孔2647;连接部2645背离定位座251的侧面沿平行于转动轴260的轴心线方向设有第二连接孔2649,所述第二限位轴的一端插接于第二连接孔2649。每一从动件264中的第一连接孔2647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连接孔2649的轴心线,且第一连接孔2647的轴心线较第二连接孔2649的轴心线更远 离轴孔2646的轴心线。本实施例中,从动件264的连接部2645面朝定位座251的侧面设有连接筒,所述第一限位轴插接于所述连接筒的内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也可以省略,第二连接孔2649直接开设于连接部2645。
如图11及图12所示,转动轴260包括轴体2601及位于轴体2601一端的定位帽2602,轴体2601远离定位帽2602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轴体2601的外周壁并沿轴体2601的周向围设一圈。从动组件26还包括固定件262,转动轴260穿设于固定件262,以使从动件264转动地连接至固定件262。具体地,固定件262包括连接部2621及设于连接部2621相对两端的套筒2623,每一套筒2623沿其轴向设有通孔2624,两个转动轴260分别插接于固定件262的两个通孔2624。
如图7-图9所示,转轴装置22还包括背盖28,定位座251连接于背盖28。具体地,背盖28为条形框,背盖28具有收容槽280,定位座251容置于收容槽280中并固定连接于背盖28。优选地,背盖28于收容槽280的内表面上设有安装部(图中未示),定位座251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定位座251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接、卡接或胶接等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5-图17,组装转轴装置22时,将两个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远离第二圆弧轨2541的端部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件256的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之间,使两个第一连接轴2501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部2542的轴孔2544及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503,以使两个第一连接件254分别转动地连接于两个连接件256;将两个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远离第三圆弧轨2552的端部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件256的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之间,使两个第二连接轴2502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部2553的轴孔2554及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504,以使两个第二转动件255分别转动地连接于两个连接件256。将两个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分别容置于第一座体2510的两个第二圆弧槽2511中,将两个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分别容置于第一座体2510的两个第三圆弧槽2512中,再将第二座体2516覆盖于第一座体2510上,使第二座体2516的两个第一圆弧凸面2517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二圆弧轨2541的正面及两个第二圆弧凸面2518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三圆弧轨2552的正面,以使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此时,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平行间隔。
将两个转动轴260分别插入固定件262的两个通孔2624中,直至两个定位帽2602分别抵顶于抵持件273,将两个转动轴260背离定位帽2602的端部插入两个从动件264的两个轴孔2646中,直至两个从动件264靠近固定件262;两个转动轴260远离定位帽2602的一端还装设有限位机构(图中未示),所述限位机构定位于转动轴260端部的卡槽。将组装于一体的从动组件26及所述限位机构放置于转动组件25的一端,使两个转动轴260的定位帽2602分别容纳于定位座251的两个连接孔2515中,使两个从动件264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件256的避位槽2568中,从动件264的第一连接孔2647朝向连接件256的第二限位槽2567,也就是从动件264的第二连接孔2649背离连接件256的第二限位槽2567。将两个第二限位部2648分别插入两个第二限位槽2567及两个第一连接孔2647,以使每一第二限位部2648能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567中滑动并转动。将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分别置于转动组件25正面相对两侧,使两个从动件264的第二连接孔2649分别正对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槽2336,并将两个第一限位部2640分别插入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槽2336及第第二连接孔2649中,以使每一第一限位部2640能在对应的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
将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放置于背盖28中,且使定位座251连接于背盖28。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第一圆弧轨2562可转动地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第一限位部2640定位于第一限位槽2336的第一限位段2336a,第二限位部2648定位于第二限位槽2567的第一限位段2567a。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折弯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同围成水滴形空间,第一圆弧轨2562可转动地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第一限位部2640定位于第一限位槽2336的第二限位段2336b,第二限位部2648定位于第二限位槽2567的第二限位段2567b。
如图7及图17所示,当转轴装置22呈展平状态时,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与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之间的第一间距L1大于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之间的第二间距L2。第一间距L1是沿着展平方向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转动轴心线C3之间的间距,第二间距L2是沿着展平方向第二转动轴心线C2与转动轴心线C4之间的间距。具体地,第一转动轴心线C1是第一连接轴2501的轴心线,第二转动轴心线C2是第二连接轴2502的轴心线,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是虚轴的轴心线,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是虚轴的轴心线;第一转动轴心线C1、第二转动轴心线C2、转动轴心线C3及转动轴心线C4彼此平行,转动轴心线C3和转动轴心线C4相较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及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靠近柔性件,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转动轴心线C3之间的第一间距L1大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与转动轴心线C4之间的第二间距L2,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较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靠近柔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也可以共线。
当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时,转动机构253及从动件264的转动带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并滑动,以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弯或相互展开。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相对于定位座251通过第二圆弧轨2541与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第二转动件255相对于定位座251通过第三圆弧轨2552与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从动件264随转动机构253沿对应的转动轴260转动,第一限位部2640在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第二限位部2648在第二限位槽2567中滑动并转动;连接件256的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和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且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及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分别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以实现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相互折弯或相互展开。
如图18-图24,将转轴装置22由展平状态进行弯折时,其中一连接件256相对于定位座251向另一连接件256弯折,该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在定位座251的第二圆弧槽2511中转动,带动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在定位座251的第三圆弧槽2512中转动,并且带动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使得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在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640从第一限位段2336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6b;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567中转动并滑动,且第二限位部2648从第一限位段2567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567b。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使相对两 侧的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相互靠拢,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
如图19至图25所示,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折弯过程中,第一限位部2640自第一限位槽2336的第一限位段2336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6b,第二限位部2648自第二限位槽2567的第一限位段2567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567b。同时,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互靠拢,使得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互靠拢,且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的空间。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两个连接件256朝相向方向一同转动,每一第一转动件254通过第二圆弧轨2541与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每一第二转动件255通过第三圆弧轨2552与对应的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以及每一从动件264沿对应的转动轴260转动。同时,两个连接件256同步带动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在对应的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以使第一限位部2640从第一限位段2336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6b;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567中转动并滑动,且第二限位部2648从第一限位段2567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567b;由此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
将转轴装置22由弯曲状态进行展平时,其中一连接件256相对于定位座251朝远离另一连接件256展开,该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在定位座251的第二圆弧槽2511中转动,带动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在定位座251的第三圆弧槽2512中转动,并且带动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使得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在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640从第二限位段2336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6a;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567中转动并滑动,且第二限位部2648从第二限位段2567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567a。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以使相对两侧的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相互展开,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展开,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呈展平状。
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展平过程中,第一限位部2640自第一限位槽2336的第二限位段2336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6a,第二限位部2648自第二限位槽2567的第二限位段2567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567a。同时,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互远离,使得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互远离,且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相互远离,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顺利展平,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两个连接件256朝相互远离的方向一同转动,每一第一转动件254通过第二圆弧轨2541与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每一第二转动件255通过第三圆弧轨2552与对应的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以及每一从动件264沿对应的转动轴260转动。同时,两个连接件256同步带动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在对应的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以使第一限位部2640从第二限位段2336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6a;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 2567中转动并滑动,且第二限位部2648从第二限位段2567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567a;由此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远离,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与侧部支撑件233上的第一限位槽2336可以互换,也就是第一限位槽2336可以设于从动件264上,第一限位部2640可以固定于侧部支撑件233,第一限位部2640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一限位槽2336。具体地,可以在从动件264面朝第一限位块2335的侧面设有限位槽,在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块2335设有能活动地插设于限位槽的限位轴,在转轴装置22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限位轴在限位槽滑动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与连接件256上的第二限位槽2567可以互换,也就是第二限位槽2567可以设于从动件264,第二限位部2648可以固定于连接件256,第二限位部2648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二限位槽2567。具体地,可以在从动件264面朝连接件256的支撑板2566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567,在连接件256的支撑板2566上设有能活动地插设于第二限位槽2567中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转轴装置20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二限位部2648在第二限位槽2567中滑动并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将安装完成的转轴装置22置于两个框体21之间,将背盖28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分别容置于两个框体21的收容槽216中,并将两个连接件256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框体21。此时,两个框体21的正面211、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及定位座251的正面2311共面。柔性件30的背面连接于两个框体21的正面211及转轴装置22的正面,具体地,可折弯区域31贴合于转轴装置22的正面,两个非折弯区域33分别贴合于两个框体21的正面。当柔性件30处在展平状态时,定位座251的正面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齐平;由于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2331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因此,柔性件30在展平时不会受到段差处的冲击,柔性件30不会出现彩点、亮点等不良问题,保证柔性件30的可靠性,同时,也提升柔性件30的触摸手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另外,从动件264与侧部支撑件256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2336与第一限位部2640配合连接,从动件264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二限位部2648与第二限位槽2567配合连接,且侧部支撑件233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一圆弧轨2562与第一圆弧槽2334配合连接,因此,能使转轴装置22中各元件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转轴装置22的整体宽度,降低占用壳体2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请一并参阅图12-图25,弯折电子设备100时,对电子设备100的两个框体21中的至少其中一个施加折弯的力,使连接于两个框体21的转动机构253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通过转动组件25及从动件26实现转轴装置22的折弯,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转轴装置22弯折。具体地,如对其中一框体21施加折弯的力,该框体21带动对应的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向靠近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与定位座251的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与定位座251的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在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第一限位部2640从第一限位段2336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6b,且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567中转动并滑动,且第二限位部2648从第一限位段2567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567b。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使相对两侧的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相互靠拢,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围成横截 面成水滴状;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转轴装置22弯折,直至柔性件30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的正面相互贴合,可折弯区域31弯折成水滴状,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缝折叠。
在弯折电子设备100的过程中,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弯折围成水滴形,减少弯折后的可折弯区域31的占空比,从而能减小电子设备100的整体厚度。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两个框体21施加折弯的力,两个框体21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机构253向靠近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并通过转轴装置22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折弯。
当需要展平电子设备100时,向外拉开其中一框体21,使连接于两个框体21上的两个转动机构25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具体地,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中一框体21施加向外拉开的力,该框体21带动对应的第一转动件254相对于定位座251向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并带动对应的第二转动件255相对于定位座251向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使得从动件264上的第一限位部2640在第一限位槽2336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640从第二限位段2336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6a,以及从动件264上的第二限位部2648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567中转动并滑动,且第二限位部2648从第二限位段2567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567a。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以使相对两侧的从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相互展开,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展开,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呈展平状,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转轴装置22展开,直至柔性件30展平。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两个框体21施加向外拉开的力,两个框体21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机构253相对于向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并通过转轴装置22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展开。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的转轴装置22通过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实现折弯或展开,由于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平行错位,从动件264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弧形的第一限位槽2336与第一限位部2640配合连接,从动件264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弧形的第二限位槽2567与第二限位部2648配合连接,因此,能使转轴装置22中各元件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转轴装置22的整体宽度,降低占用壳体2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其次,转轴装置22的结构牢固,提升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强度。
请参阅图26及图27,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a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转轴装置22a的第一转动件254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三限位滑槽与第三限位部的配合连接,第三限位滑槽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第三限位部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对应第一转动件254处凸设第一限位块2337,第一限位块2337开设弧形的第三限位槽2338,第三限位槽2338贯穿第一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三限位槽2338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第一转动件254面朝第一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三限位部2540,第三限位部2540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三限位槽2338中。具体地,连接部2542的一侧面靠近轴孔2544处设有连接孔,第三限位部2540连接于连接孔。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542的一侧面靠近轴孔2544处凸设连接筒,第三限位部2540连接于连接筒的内腔;进一步地,第三限位部2540为插接固定于连接筒的内腔中的第三限位轴,第三限位轴的轴心 线平行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第三限位部25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542,第三限位部2540的另一端用于滑动并转动地穿设于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三限位槽23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2540也可以与第一转动件254一体成型。转轴装置22a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三限位部2540沿第三限位槽2338滑动并转动。
优选地,第三限位槽2338为弧形槽,第三限位槽2338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8a及第二限位段2338b,第一限位段2338a较第二限位段2338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三限位轴设于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第三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8b,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件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第三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8a,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件30。在转轴装置22a的弯折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三限位部2540在第三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三限位部2540从第二限位段2338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8a;在转动装置22a的展平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三限位部2540在第三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三限位部2540从第一限位段2338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8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三限位部2540与侧部支撑件233上的第三限位槽2338可以互换,具体地,在第一转动件254面朝第一限位块2337的侧面设有第三限位槽,在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块2335上设有能活动地插设于第三限位槽中的第三限位轴,在转轴装置22a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三限位轴在第三限位槽中滑动并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a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a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a的柔性件30。
请参阅图28及图29,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b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转轴装置22b的第二转动件255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四限位滑槽与第四限位部的配合连接,第四限位滑槽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第四限位部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对应第二转动件255处凸设第一限位块2337,第一限位块2337开设弧形的第四限位槽2339,第四限位槽2339贯穿第一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四限位槽2339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第二转动件255面朝第一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四限位部2550,第四限位部2550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四限位槽2339中。转轴装置22b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四限位部2550沿第四限位槽2339滑动并转动。
优选地,第四限位槽2339为弧形槽,第四限位槽2339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9a及第二限位段2339b,第一限位段2339a较第二限位段2339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四限位部2550是穿设于第四限位槽2339的第四限位轴,第四限位轴设于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第四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第四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9b,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件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第四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9a,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件30。在转轴装置22b的弯折过程中,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四限位部2550在第四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四限位部2550从第二限位段2339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9a;在转动装置22b的展平过程中,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四限位部2550在第四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四限位部2550从第一限位段2339a 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9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四限位部2550与侧部支撑件233上的第四限位槽2339可以互换,具体地,在第二转动件255面朝第一限位块2337的侧面设有第四限位槽,在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块2337上设有能活动地插设于第四限位槽中的第四限位轴,在转轴装置22b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第四限位轴在第四限位槽中滑动并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b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b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b的柔性件30。
请一并参阅图30及图31,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c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转轴装置22c的第一转动件254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三限位滑槽与第三限位部的配合连接,第三限位滑槽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第三限位部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且转轴装置22c的第二转动件255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四限位滑槽与第四限位部的配合连接,第四限位滑槽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第四限位部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对应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处分别凸设第一限位块2337,在对应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一限位块2337上开设弧形的第三限位槽2338,第三限位槽2338贯穿第一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三限位槽2338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在对应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一限位块2337上开设弧形的第四限位槽2339,第四限位槽2339贯穿第一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四限位槽2339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第一转动件254面朝第一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三限位部2540,第三限位部2540能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三限位槽2338中;第二转动件255面朝第一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四限位部2550,第四限位部2550能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四限位槽2339中。转轴装置22c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三限位部2540沿第三限位槽2338滑动并转动,同时,第四限位部2550沿第四限位槽2339滑动并转动。
优选地,第三限位槽2338及第四限位槽2339均为弧形槽,第三限位槽2338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8a及第二限位段2338b,第一限位段2338a较第二限位段2338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四限位槽2339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9a及第二限位段2339b,第一限位段2339a较第二限位段2339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三限位部2540是穿设于第三限位槽2338的第三限位轴,第三限位轴设于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第四限位部2550是穿设于第四限位槽2339的第四限位轴,第四限位轴设于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第四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四限位轴的轴心线,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
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第三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8b及第四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9b,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件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第三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8a及第四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9a,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件30。在转轴装置的弯折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三限位部2540在第三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三限位部2540从第二限位段2338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8a,同时,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四限位部2550在第四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四限位部2550从第二限 位段2339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9a;在转动装置的展平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三限位部2540在第三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三限位部2540从第一限位段2338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8b,同时,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四限位部2550在第四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四限位部2550从第一限位段2339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9b。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c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c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c的柔性件30。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 一种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部支撑件;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座及设于所述定位座相对两侧的两个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以及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对应的两个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定位座同侧的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地连接;
    其中,所述侧部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地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而相互靠拢,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而相互靠拢,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折叠;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而相互远离,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且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并转动而相互远离,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展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从动件的两个转动轴,所述从动件的一端能围绕对应的转动轴转动,所述从动件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侧部支撑件和连接件滑动并转动地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转动轴还穿设于所述定位座或者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从动件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定位座或者所述固定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侧部支撑件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从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另一者;所述从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从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中的另一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从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轴;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二限位轴;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更靠近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弧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向远离所述侧部支撑件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二限位槽向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弯曲。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第一转动轴心线相较于第二转动轴心线更远离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彼此平行或共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包括侧部支撑板,所述连接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侧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相较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更靠近所述侧部支撑板。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侧部支撑件之间通过第三限位滑槽与第三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滑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三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另一者;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侧部支撑件之间通过第四限位滑槽与第四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四限位滑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一者,所述第四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侧部支撑件中的另一者。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及所述第四限位滑槽均为弧形槽,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第三限位轴,所述第四限位部包括穿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滑槽的第四限位轴,所述第三限位轴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第四限位轴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四限位轴的轴心线,所述第三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较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三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滑槽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及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较所述第二限位段更远离所述定位座;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四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四限位轴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撑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圆弧槽与第一圆弧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槽的轴心线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一圆弧槽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圆弧轨设于所述侧部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中的另一者。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通过第二圆 弧槽与第二圆弧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槽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二圆弧槽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圆弧轨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中的另一者。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定位座之间通过第三圆弧槽与第三圆弧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圆弧槽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三圆弧槽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三圆弧轨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中的另一者。
  19. 一种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壳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装置及两个框体,所述转轴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框体之间,两个所述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转轴装置的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件。
  20.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件及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壳体,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折叠壳体上。
PCT/CN2022/141350 2022-05-31 2022-12-23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39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9110.2A CN117189751A (zh) 2022-05-31 2022-05-31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2210609110.2 2022-05-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390A1 true WO2023231390A1 (zh) 2023-12-07

Family

ID=8900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41350 WO2023231390A1 (zh) 2022-05-31 2022-12-23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9751A (zh)
WO (1) WO202323139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6188B1 (en) * 2017-06-08 2018-07-31 First Dome Corporation Hinge and a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10664021B1 (en) * 2019-06-25 2020-05-26 Fositek Corporatio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a hinge mechanism
KR20200097385A (ko) * 2019-02-08 2020-08-19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CN113055507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498279A (zh) * 2020-04-07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05646A (zh) * 2020-06-15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23279A (zh) * 2021-01-14 2022-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4483762A (zh) * 2020-11-13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6188B1 (en) * 2017-06-08 2018-07-31 First Dome Corporation Hinge and a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KR20200097385A (ko) * 2019-02-08 2020-08-19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US10664021B1 (en) * 2019-06-25 2020-05-26 Fositek Corporatio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a hinge mechanism
CN113055507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498279A (zh) * 2020-04-07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05646A (zh) * 2020-06-15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83762A (zh) * 2020-11-13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13923279A (zh) * 2021-01-14 2022-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9751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63655B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5263907B (zh) 折叠装置、折叠机壳及移动终端
WO2022068390A1 (zh)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WO2023231390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3719523A (zh) 铰链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7582862U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410A1 (zh) 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49864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WO2023231389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412A1 (zh) 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42795A1 (zh)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4037140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4001103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4037165A1 (zh)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542587B (zh) 一种转轴装置
WO2024037141A1 (zh)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20101798U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151422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4066685A1 (zh) 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780768A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4001136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179131A1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078026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89755A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446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