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27510A1 -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227510A1
WO2022227510A1 PCT/CN2021/131592 CN2021131592W WO2022227510A1 WO 2022227510 A1 WO2022227510 A1 WO 2022227510A1 CN 2021131592 W CN2021131592 W CN 2021131592W WO 2022227510 A1 WO2022227510 A1 WO 202222751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tching
display device
display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315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子予
赵佳
王品凡
王浩然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22751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22751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Abstract

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装置包括平坦区以及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Description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公开要求于2021年04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476532.2、公开名称为“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应理解为通过引入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为主动发光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度、低功耗、宽色域、轻薄化、可异形化等优点。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柔性显示和透明显示中。透明显示是显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透明状态下进行图像显示,观看者不仅可以看到显示装置中的影像,而且可以看到显示装置背后的景象,可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VR/AR)和3D显示功能。
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中,为了提高屏占比,经常会采用四曲面的OLED显示装置,将OLED显示装置的四角区域弯折,通过对OLED显示装置开孔,使OLED显示装置形成可拉伸(压缩)的结构,使其在贴合3D盖板时,发生拉伸(压缩),达到一体化显示的效果。然而,在OLED显示装置进行弯折时,OLED显示装置边缘会发生褶皱或破裂,影响弯折区域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公开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平坦区以及 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凹陷部以及多个凸出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开孔,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开孔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开孔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的端部,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三个开孔,所述至少三个开孔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缝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缝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缝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缝孔位于相邻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之间,并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组合形成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的端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交界线与所述开孔边缘的最小距离与相邻所述开孔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相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和/或所述凸出部的拐角处为圆角。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半径为所述开孔宽度的3至10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为圆角矩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OLED显示装置方向,所述第一刻 蚀区包括功能结构膜层,所述功能结构膜层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的边缘包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结构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膜层和第二功能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膜层和所述第二功能膜层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的边缘包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OLED显示装置方向,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基板层、第一缓冲层、第二柔性基板层以及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层采用有机材质,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采用无机材质,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层靠近所述第一刻蚀区一侧的边缘沿着远离所述第一刻蚀区方向凹陷。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区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拉伸区相连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至少部分边缘设置有第二刻蚀区,在垂直于所述OLED显示装置方向,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二显示膜层,所述第二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二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平坦区以及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刻蚀区和所述开孔通过同一刻蚀工艺制备而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形成交替设置的多个凹陷部以及多个凸出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显示区形成至少两个开孔,使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开孔,使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开孔之间。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OLED显示装置切割前的放大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放大图一;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中拉伸区的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中边框区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放大图二;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间显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实施方式可以以多个不同形式来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方式和内容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公开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含义。
本公开中的“约”,是指不严格限定界限,允许工艺和测量误差范围内的数值。
OLED显示装置的生产制造主要分为阵列工程(Array)、有机成膜工程(OLED)和模组工程(Module)三大段制程。阵列工程主要通过在玻璃基底上进行PI涂覆工序,形成柔性基底,而后通过在柔性基底上成膜、曝光、刻蚀等工艺,反复叠加不同图形不同材质的膜层以形成驱动结构层,比如LTPS(低温多晶硅)半导体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
有机成膜工程主要通过真空蒸镀将有机发光材料以及阴极材料等蒸镀在驱动结构层上结合形成发光结构层,并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封装。
模组工程段主要包括模组工序。模组工序主要是先将显示母板进行激光剥离和支撑膜贴附,然后根据不同产品型号进行切割,并经面板测试、偏光片贴附、芯片(IC)绑定、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绑定以及盖板贴合等工艺流程形成全模组产品,最后再经模组测试包装入库。
图1为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OLED显示装置切割前的放大图。以图2为图1中OLED显示装置a处切割前的放大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平行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该OLED显示装置包括平坦区100以及围绕平坦区100的弯折区200,弯折区200向平坦区100的背光侧弯曲,弯折区200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300以及与拉伸区300相连的边框区500。以OLED显示装置为矩形为例,弯折区200为圆角矩形环状,围绕平坦区100的四周设置。弯折区200包括四个拉伸区300以及四个 边框区500,四个拉伸区300分别位于弯折区200的四个角部位置,四个边框区500分别位于弯折区200的四个边部位置,拉伸区300分别与相邻两个边框区500相连。拉伸区300包括至少一个开孔1,开孔1可以为屏下光探头、屏下摄像等器件留出光线通道,还可以用于在拉伸时提供变形空间,提高显示屏的柔性,实现可拉伸显示屏。模组工序中,OLED显示装置在切割前,拉伸区300的边缘形成切割线4。切割时,激光沿着切割线4进行切割。然而,受激光切割精度公差、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域和生产节拍制约,切割线4无法绕开开孔1。需要将拉伸区300外延至切割线4外侧,即拉伸区300上的开孔1外延至OLED显示装置的外围区域。切割线4不考虑开孔1图形直接切割。由于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域较大,容易在脆弱的开孔1边缘形成破裂,造成失效。且该切割方式会将开孔1拦腰切断,形成许多开放形开孔1,使得开孔1过度拉伸,在拉伸区300边缘产生显著的应力集中,从而造成结构损坏,破坏器件信赖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平坦区以及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通过形成第一刻蚀区,使第一刻蚀区与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开孔,以保证开孔的完整性,提高OLED显示装置的拉伸性能和可靠性。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放大图一;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中拉伸区的剖视图。以图4为图3中OLED显示装置b处的放大图;以及以图5为图3中OLED显示装置B-B方向的剖视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平行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包括平坦区100以及围绕平坦区100的弯折区200,弯折区200向平坦区100的 背光侧弯曲。其中,平坦区100透光的一侧为显示侧,平坦区100的背光侧是指背离平坦区100显示侧的一侧。弯折区200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300。以OLED显示装置为圆角矩形为例,弯折区200为圆角矩形环状,围绕平坦区100的四周设置。弯折区200包括四个拉伸区300,四个拉伸区300分别位于弯折区200的四个角部位置。拉伸区300包括与平坦区100相连的显示区400以及与显示区400远离平坦区100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的第一刻蚀区600。第一刻蚀区600位于拉伸区300的边缘。显示区400包括至少一个开孔1,开孔1可以为屏下光探头、屏下摄像等器件留出光线通道,还可以用于在拉伸时提供变形空间,提高显示屏的柔性,实现可拉伸显示屏。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的交界线5绕开开孔1,使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的交界线5与开孔1的边缘间隔设置。
在垂直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显示区400包括第一显示膜层40,第一显示膜层40包括基底以及层叠设置于基底上的多个结构膜层,第一显示膜层40用于发光。第一刻蚀区600为将第一显示膜层40刻蚀去除的区域。在模组工序中,切割OLED显示装置时,激光沿着第一刻蚀区600远离显示区400一侧边沿进行切割,第一刻蚀区600将激光与开孔1隔开,以避免激光切割到开孔1,从而保证开孔1的完整性,提高OLED显示装置的拉伸性能和可靠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膜层40的平面结构包括呈阵列分布且彼此隔开的多个岛区,位于相邻岛区之间的开孔1,以及使相邻岛区彼此连接的桥区,岛区用于图像显示,开孔1用于在拉伸时提供变形空间,并形成透过光线的孔洞,桥区用于走线和传递拉力。其中,每个岛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3个(如红绿蓝)或4个(如红绿蓝白)出射不同颜色光的发光单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孔1为穿透OLED显示装置的微槽或微孔,开孔1为圆角矩形,从而使开孔1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避免开孔1在拉伸时破裂;开孔1的宽长比1:10至1:30,如:开孔1宽为15um,长为300u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开孔1间隔排布,可以组合形成多种形状,如工字型、T型等形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的交界线5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凹陷部2以及多个凸出部3。多个凹陷部2以及多个凸出部3组合形成波浪状,多个凹陷部2以及多个凸出部3沿着开孔1边缘的方向延伸,使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的交界线5到开孔1边缘的距离均匀,从而使开孔1边缘受力均匀,避免开孔1拉伸时破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区400包括至少两个开孔1,凹陷部2绕开开孔1的端部,凸出部3位于相邻开孔1之间,从而使交界线5与开孔1边缘的距离相同或相近,使开孔1边缘受力均匀,避免开孔1拉伸时破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区400包括至少两个开孔1,至少两个开孔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缝孔6,第一缝孔6为条形缝孔,至少两个第一缝孔6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一缝孔6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形成第一缝孔行,第一缝孔行沿着第一方向可以设置有多个,且相邻第一缝孔行中的第一缝孔6互相错开。凹陷部2绕开至少一个第一缝孔行中第一缝孔6的端部,凸出部3位于至少一个第一缝孔行中相邻第一缝孔6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为圆角长方体,第一方向为OLED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第二方向为OLED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区400包括至少三个开孔1,至少三个开孔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缝孔6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缝孔7,第一缝孔6和第二缝孔7均为条形缝孔,至少两个第一缝孔6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一缝孔6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形成第一缝孔行,第一缝孔行沿着第一方向可以设置有多个,且相邻第一缝孔行中的第一缝孔6互相错开。至少一个第二缝孔7沿着第二方向延伸,至少一个第二缝孔7位于第一缝孔行中相邻第一缝孔6之间,并与第一缝孔行中相邻第一缝孔6组合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凹陷部2绕开至少一个第一缝孔行中第一缝孔6的端部,凸出部3位于至少一个凹槽中。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为圆角长方体,第一方向为OLED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第二方向为OLED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出部3和凹陷部2的形状不进行限制,只要使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的交界线5到开孔1边缘的距离相同或相近即可。比如,凸出部3和凹陷部2为圆弧状或多边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的交界线5与开孔1边缘的最小距离与相邻开孔1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相等,使开孔1边缘受力均匀,避免开孔1拉伸时破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出部3和/或凹陷部2的拐角处为圆角。开孔1为圆角矩形。凸出部3和/或凹陷部2的拐角处半径为开孔宽度的3至10倍。圆角能够使凸出部3和/或凹陷部2的拐角处受力均匀,避免拐角处应力集中,导致相邻的开孔1发生破裂。
如图5所示,在垂直于OLED显示装置的方向,第一显示膜层40的岛区包括基底以及在基底上叠设的驱动结构层和发光结构层,驱动结构层主要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组成的像素驱动电路,发光结构层主要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第一显示膜层40的桥区主要包括连接线和覆盖连接线的结构层,连接线用于实现相邻岛区之间的信号连通,结构层用于传递拉力。第一显示膜层40的开孔包括多个微槽或微孔,每个微槽或微孔中的结构膜层和基底被去掉,用于在拉伸时提供变形空间,并多个孔洞实现光线直接穿过,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具有一定拉伸性的透明显示结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膜层40中的基底可以为柔性衬底,基底可以采用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以基底采用双层结构为例。基底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基板层101、第一缓冲层102、第二柔性基板层103以及第二缓冲层104,。基底10的制备过程包括:在玻璃载板上涂布柔性材料,固化成膜,形成第一柔性基板层101,在第一柔性基板层101之上沉积一层缓冲薄膜,形成第一缓冲层102图案,在第一缓冲层102上涂布柔性材料,固化成膜,形成第二柔性基板层103,在第二柔性基板层103之上沉积一层缓冲薄膜,形成第二缓冲层104。第一缓冲层102用于吸收后续激光剥离时的能量。第二缓冲层104用于密封。第一缓冲层102与第二缓冲层104均在开孔1处刻蚀去除。其中,第一柔性基板层101和第二柔性基板层103的柔性材料可以采用有机材质,比如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经表面 处理的聚合物软膜等材料。第一缓冲层102和第二缓冲层104的材质可以采用无机物。
在垂直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第一刻蚀区600为将第一显示膜层40刻蚀去除的区域,包括将第一显示膜层40的结构膜层和基底刻蚀去除。第一显示膜层40的结构膜层包括岛区的膜层以及桥区的膜层。第一刻蚀区600与开孔1可以采用同一刻蚀工艺制备而成。比如,在形成第一显示膜层40的结构膜层和基底时,通过光刻工艺,在开孔1和第一刻蚀区600将结构膜层和基底刻蚀去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显示膜层40的基底中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对刻蚀的选择比存在差异,采用光刻形成第一刻蚀区600后,第一显示膜层40基底中第一柔性基板层101和第二柔性基板层103靠近第一刻蚀区600一侧的边缘沿着远离第一刻蚀区600方向凹陷。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通过先形成第一刻蚀区600以绕开开孔1,而后再沿着第一刻蚀区600的边缘进行激光切割,避免了激光直接对第一显示膜层40进行切割,消除了激光切割对开孔1造成的损伤。且第一刻蚀区600采用光刻工艺,使第一显示膜层40靠近第一刻蚀区600一侧的边缘更加光滑。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垂直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第一刻蚀区600包括功能结构膜层,功能结构膜层将第一显示膜层的边缘包裹,以保护第一显示膜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功能结构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膜层20和第二功能膜层30,以及设置于第一功能膜层20和第二功能膜层30之间的连接层50,连接层50将第一显示膜层40的边缘包裹,以保护第一显示膜层。其中,第一功能膜层20可以包括偏光片等膜层结构,第二功能膜层30可以包括散热膜、支撑膜等膜层结构,连接层50可以为胶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刻蚀区可以与显示区远离平坦区一侧的部分边缘相连,从而保证显示区部分边缘处开孔的完整性;或者,第一刻蚀区可以与显示区远离平坦区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从而保证显示区整个边缘处开孔的完整性;或者,第一刻蚀区可以与显示区远离平坦区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 并外延至与该显示区相连的边框区,从而保证整个显示区边缘处开孔的完整性;或者,第一刻蚀区可以与显示区远离平坦区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边框区远离平坦区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刻蚀区,第二刻蚀区与边框区远离平坦区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第一刻蚀区与第二刻蚀区首尾相连,形成围绕弯折区四周的环状区域。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中边框区的剖视图。以图6为图3中OLED显示装置A-A方向的剖视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6所示,弯折区200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拉伸区300相连的边框区500。以OLED显示装置为圆角矩形为例,弯折区200为圆角矩形环状,围绕平坦区100的四周设置。弯折区200包括四个拉伸区300以及四个边框区500,四个拉伸区300分别位于弯折区200的四个角部位置,四个边框区500分别位于弯折区200的四个边部位置,拉伸区300分别与相邻两个边框区500相连。在垂直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边框区500包括第二显示膜层60,第二显示膜层60的主体结构与第一显示膜层40基本相同,所示不同的是,第二显示膜层60的基底上设置有隔离结构601,隔离结构601位于第二显示膜层60的边缘处,用于隔离封装材料。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OLED显示装置的放大图二。以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为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边框区500远离平坦区100一侧至少部分边缘设置有第二刻蚀区700。在垂直于OLED显示装置方向,第二刻蚀区700为将第二显示膜层60刻蚀去除的区域,第二刻蚀区700能够提高边框区500边缘的拉伸性和可靠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刻蚀区700与边框区500远离平坦区100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第一刻蚀区600与显示区400远离平坦区100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第二刻蚀区700与第一刻蚀区600首尾相连,形成围绕弯折区200四周的环状区域。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间显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间显示母板包括至少一个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以及围绕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的外围区域,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包括至少一 个可拉伸区1100。以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为圆角矩形为例,可拉伸区1100为圆角矩形环状。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包括四个可拉伸区1100,四个可拉伸区1100分别位于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的四个角部位置。可拉伸区1100包括可显示区1200以及第三刻蚀区1300,第三刻蚀区1300位于可显示区1200靠近外围区域一侧边缘,第三刻蚀区1300与可显示区1200靠近外围区域一侧的至少部分边缘相连,可显示区1200包括至少一个开孔1,第三刻蚀区1300与可显示区1200的交界线绕开开孔1;外围区域包括与第三刻蚀区1300相连的第四刻蚀区900,第四刻蚀区900与第三刻蚀区1300的交界线形成切割线4。其中,可显示区1200包括第一基底以及层叠设置于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结构膜层,第三刻蚀区1300为将第一基底以及第一结构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外围区域包括第二基底以及层叠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结构膜层,第四刻蚀区900为将第二基底以及第二结构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切割线4为激光切割线,第三刻蚀区1300与可显示区1200的交界线到切割线4的最小距离大于激光切割精度公差和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域之和;和/或,第四刻蚀区900远离第三刻蚀区1300一侧边缘到切割线4的最小距离大于激光切割精度公差和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域之和,从而避免激光在切割时影响到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800上的开孔1。
本公开实施例中间显示母板在切割过程中,先形成基底以及层叠设置在基底上的结构膜层;在形成基底以及结构膜层过程中,通过光刻工艺,在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的开孔、第三刻蚀区和第四刻蚀区处刻蚀去除基底和结构膜层,并使第三刻蚀区与可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开孔,以保证开孔的完整性;而后使第四刻蚀区与第三刻蚀区的交界线形成切割线,使切割线绕开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的开孔,并为激光切割预留出足够的切割空间,避免激光切割对待切割OLED显示装置的开孔造成损伤,提高OLED显示装置的拉伸性能和可靠性。
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平坦区以及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 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刻蚀区和所述开孔通过同一刻蚀工艺制备而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形成交替设置的多个凹陷部以及多个凸出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显示区形成至少两个开孔,使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开孔,使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开孔之间。
本公开中的附图只涉及本公开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即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当中。

Claims (18)

  1. 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平坦区以及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
    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
    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
    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凹陷部以及多个凸出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开孔,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开孔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开孔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的端部,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三个开孔,所述至少三个开孔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缝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缝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缝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缝孔位于相邻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之间,并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组合形成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缝孔的端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交界线与所述开孔边缘的最小距离与相邻所述开孔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相等。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陷部和/或所述凸出部的拐角处为圆角。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圆角的半径为所述开孔宽度的3至10倍。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开孔为圆角矩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刻蚀区包括功能结构膜层,所述功能结构膜层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的边缘包裹。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功能结构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膜层和第二功能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膜层和所述第二功能膜层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的边缘包裹。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基板层、第一缓冲层、第二柔性基板层以及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层采用有机材质,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采用无机材质,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层靠近所述第一刻蚀区一侧的边缘沿着远离所述第一刻蚀区方向凹陷。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的整个边缘相连。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折区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拉伸区相连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至少部分边缘设置有第二刻蚀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二显示膜层,所述第二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二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15. 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平坦区以及围绕所述平坦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向所述平坦区的背光侧弯曲,所述弯折区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区;所述拉伸区包括显示区以及第一刻蚀区,所述第一刻蚀区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平坦区一侧边缘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绕开所述开孔;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膜层,所述第一刻蚀区为将所述第一显示膜层刻蚀去除的区域。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刻蚀区和所述开孔通过同一刻蚀工艺制备而成。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刻蚀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线形成交替设置的多个凹陷部以及多个凸出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显示区形成至少两个开孔,使所述凹陷部绕开所述开孔,使所述凸出部位于相邻所述开孔之间。
PCT/CN2021/131592 2021-04-29 2021-11-19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2751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532.2A CN113206137A (zh) 2021-04-29 2021-04-29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476532.2 2021-04-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7510A1 true WO2022227510A1 (zh) 2022-11-03

Family

ID=7702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31592 WO2022227510A1 (zh) 2021-04-29 2021-11-19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6137A (zh)
WO (1) WO20222275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137A (zh) * 2021-04-29 2021-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8451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1584586A (zh) * 2020-05-18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膜、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71196A (zh) * 2020-10-22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66209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06137A (zh) * 2021-04-29 2021-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8451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1584586A (zh) * 2020-05-18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膜、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71196A (zh) * 2020-10-22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66209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06137A (zh) * 2021-04-29 2021-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137A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6154B2 (ja) 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作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US10224289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lignment mark
EP3166149B1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n amoled display panel
US9773854B2 (en) Display device
US953692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4035363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801954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016267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210407974A1 (en) Spliced display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10255034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506821B2 (en) Optical adhesive layer,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and preparing method for optical adhesive layer
KR20160130921A (ko) 표시 장치
WO2020042338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4714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EP3698418B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8028631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circuit member
WO2022095140A1 (zh) 可拉伸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24152A1 (zh) 可拉伸显示面板
TW202036127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22227510A1 (zh)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136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55634A1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384080A (zh) 一种微型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及拼接显示面板
US20230178526A1 (en) Cut and folded display with 3d compound curvature
US202100638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78018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389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9389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