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135875A1 -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135875A1
WO2021135875A1 PCT/CN2020/134875 CN2020134875W WO2021135875A1 WO 2021135875 A1 WO2021135875 A1 WO 2021135875A1 CN 2020134875 W CN2020134875 W CN 2020134875W WO 2021135875 A1 WO2021135875 A1 WO 202113587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ctivated carbon
absorbing particles
particles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1348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潘泉泉
姚阳阳
牟雅静
李春
Original Assignee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13587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13587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Definitions

  •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refers to the sounding devic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from the low frequency range, and the vibration intensity reaches the strongest vibration, or, when the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unding device is measured, when the impedance value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frequency is called the sounding
  •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r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device is f0.
  • An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new technical solution for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sound-producing device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the material of the hydrophobic layer includes one of zeolite, aerogel, and porous organic polymer.
  • the shape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a spherical shape, a quasi-spherical shape, a flake shape, and a rod shape.
  • the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according to any one of the above, wherein the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are arranged in the rear acoustic cavity.
  • Fig. 1 is a cross-sectional view of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in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simple, easy to manufacture without increasing additional production costs, can be manufactured in large quantities,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volume industrial production.
  • the thickness of the hydrophobic layer 12 may be 0.1 ⁇ m-10 ⁇ m. Within this thickness range, the hydrophobic layer 12 can provide sufficient water resistance,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 of reducing the sound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caused by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entering the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 core 11. For example,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moisture from entering the transported pore structure in the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 core 11. The loose por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sound absorption effect.
  • the thickness of the hydrophobic layer 12 is 2 ⁇ m-6 ⁇ m.
  • the thickness of the hydrophobic layer 12 has better waterproof ability within this thickness range, and the ability to prevent moisture from entering the core 11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is improved. Improve the sound-absorbing reliability of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 the pore size of the micropore is in the range of 0.6 nm to 1.3 nm, and the pore size of the mesopore is in the range of 2 nm to 3.5 nm.
  • the inventor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ve verified that filling the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nto the rear acoustic cavity 22 of the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can absorb and release air equivalent to expanding the volume of the rear acoustic cavity 22, which can make the rear acoustic cavity 22 more effective.
  • the volume is expanded by N times, where N>1.
  • the forced vibration of the sound-absorbing particles will consume the energy of the sound wave. This effect is equivalent to an increase in the acoustic compliance of the air in the volume of the rear acoustic cavity 22, thereby reducing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吸音颗粒(1)、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包括:活性炭粒子和与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活性炭粒子包括活性炭粒子内核(11)和包覆在活性炭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12);疏水层(12)的疏水率大于99%;活性炭粒子内核(11)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活性炭粒子内核(11)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通过在活性炭粒子内核(11)外设置疏水层(12),能够减少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11)的水分,提高了该吸音颗粒(1)的吸音能力。将该吸音颗粒(1)填充到发声装置中能够用于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改善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Description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装置。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是重要的声学性能指标,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有助于提高发声装置的声学效果。
谐振频率指发声装置从低音域逐渐升高振动频率,振动强度达到最强振动时,或者,测量发声装置的阻抗特性,阻抗值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振动频率称为该发声装置谐振频率或共振频率,即f0。
如何降低发声装置的F0以提高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是本领域需要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音颗粒,包括包括:
活性碳粒子和与所述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
所述活性碳粒子包括活性碳粒子内核和包覆在所述活性碳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
所述疏水层的疏水率大于99%;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
可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子的疏水率大于95%。
可选地,所述疏水层的材料包括沸石、气凝胶、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孔道结构包括纳米级的微孔和介孔。
可选地,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0.6nm-1.3nm,所述介孔的孔径范围为2nm-3.5nm。
可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子的形状包括球形、类球形、片形、棒形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子的粒径范围为0.1μm-100μm。
可选地,所述吸音颗粒被配置为对氮气的吸附量大于或等于0.05mmol/g。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将所述容纳腔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音颗粒,所述吸音颗粒设置在所述后声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活性炭粒子内核外设置疏水层,能够减少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的水分,提高了该吸音颗粒的吸音能力。将该吸音颗粒填充到发声装置中能够用于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改善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活性炭粒子的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吸音颗粒所应用的发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为吸音颗粒,11为活性炭粒子内核,12为疏水层,2为壳体,21为前声腔,22为后声腔,3为振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音颗粒,如图1所示,该吸音颗粒包括:活性碳粒子和与所述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所述活性碳粒子包括活性碳粒子内核和包覆在所述活性碳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12;所述疏水层12的疏水率大于99%;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11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11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吸音颗粒包括通过活性炭粒子内核11和包覆在所述 活性碳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12组成的活性炭粒子,活性炭粒子和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吸音颗粒。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具有高粘接力、柔韧性、防水、抗渗、抗裂、抗老化性等优异的性能。能将大量活性炭粒子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形成颗粒。该活性炭粒子为无定形的结构,无定形的结构能够提高该活性炭粒子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例如,能够将活性碳吸音颗粒应用在不同的发声装置内。以及能够达到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F0的效果,能提升发声装置的中低频音质。通过吸音颗粒对空气的吸收释放作用,能够有效于扩大发声装置中声腔的有效容积。
所述疏水层12的疏水率大于99%,该疏水率的疏水层12能够有效阻止水分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11,降低了活性炭粒子的吸水率。使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的孔道结构不被水分子占用。该孔道结构能够吸附吸音颗粒应用的发声装置中的声音,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
例如,包覆了疏水层12的活性炭粒子内核形1成的活性炭粒子,使活性炭粒子整体结构的疏水率大于95%。该活性炭粒子具有优异的疏水率,进一步降低了活性炭粒子的吸水率。使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的孔道结构不被水分子占用。该孔道结构能够吸附吸音颗粒应用的发声装置中的声音,进一步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
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能够将多个活性炭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吸音颗粒。形成的该吸音颗粒将活性炭粒子的吸音作用集合在一起,在的吸音颗粒中形成立体的孔道结构。能够提高吸音颗粒对空气的吸收、释放能力。
例如,活性炭粒子可以是球形、类球形、片形、棒形等形状。
例如,被粘接在一起的球形的活性炭粒子之间堆积形成大孔,大孔进一步提高吸音颗粒对空气的吸收、释放能力。片形的活性碳粒子能够提高活性炭吸音颗粒的结构稳定性,降低起粉、破损的风险。同时由于片形无定型活性炭粒子碳化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本公开中的吸音颗粒的制备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制造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能够大量制造,适合大批量的工业生产。
本公开中,疏水层12包覆在活性炭粒子内核11的外表面。疏水层12 自身具有疏水性,能够有效防止活性炭粒子内核11吸附大量的水分,降低了吸音颗粒的吸水率。避免水分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影响吸音颗粒的吸音效果。
例如,疏水层12的厚度可以为0.1μm-10μm。在该厚度范围内,疏水层12能提供足够的防水能力,有效避免大量水分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造成的降低吸音颗粒吸音能力的问题。例如,能够避免水分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的输送的孔道结构中。疏松的孔道结构能够有效地达到吸音效果。
例如,疏水层12的厚度为2μm-6μm。疏水层12的厚度在该厚度范围内具有更优的防水能力,提高了防止水分进入活性炭粒子内核11的能力。提高了吸音颗粒的吸音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疏水层12的材料包括沸石、气凝胶、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
沸石、气凝胶以及多孔有机聚合物这几种材料都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并且不影响吸音颗粒的吸音性能。例如,使用沸石制作的沸石疏水层,通过沸石材料的疏水性能防止大量水分进入吸音颗粒中。以及,使用气凝胶制作的气凝胶疏水层、使用多孔有机聚合物制作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疏水层。
将上述的沸石、气凝胶以及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材料制作的疏水层12的厚度设置在0.1μm-10μm。可选地,将厚度设置在2μm-6μm。能够有效降低吸音颗粒的吸水率,降低该吸音颗粒所应用的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F0。
例如,所述疏水层12在所述吸音颗粒中的质量占比为1-50%,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11在所述吸音颗粒中的质量占比为50-99%。
具体地,通过上述设定厚度范围内的沸石、气凝胶以及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疏水层12。以及,设定不同上述材料在吸音颗粒中所占质量百分比。能够将吸音颗粒的吸水率以及谐振频率F0降低到更优的值。具体参见表1-表3所示的内容。表1-表3为实验得出的不同材料的疏水层12的质量分数和厚度下的吸音颗粒的吸水率,以及吸音颗粒所应用的 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降低效果。
表1
沸石包覆层质量(wt%) 0 0.1~5 5~20 20~40 30~50
沸石包覆层厚度(um) 0 0.1~2 2~4 2~6 4~10
F0降低效果(Hz) 170 165 160 158 150
吸水率(%) 35% 24% 16% 5% 2%
表2
Figure PCTCN2020134875-appb-000001
表3
Figure PCTCN2020134875-appb-000002
通过表1-表3可以看出:活性炭粒子内核11外包覆有沸石、气凝胶以及多孔有机聚合物中任意一种材料的疏水层12时,随着疏水层12的厚度以及疏水层12所占质量百分比的增加。吸音颗粒的吸水率有明显下降,以及,吸音颗粒所应用的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F0有明显降低。
可见,本公开中的吸音颗粒能有效地降低吸水率,以及有效降低吸音颗粒所应用的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F0。提高该发声装置的中低频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性炭粒子为球形、类球形、片形、棒形中的至少一种。
不同形状的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能够形成活性炭粒子间具有孔隙结构的吸音颗粒。增加吸音颗粒的吸音性能。
例如,不同形状的活性碳粒子与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混合制成的吸音颗粒。制成的吸音颗粒可以为颗粒状。发声装置的结构空间有限,将吸音颗粒制成颗粒状,更容易将吸音颗粒装入有限的空间中。
例如,吸音颗粒可以为颗粒状。可以是一种吸音颗粒,该吸音颗粒包括上述的吸音颗粒。
采用球形的碳粒子在粘接形成吸音颗粒后,碳粒子之间能够形成更均匀、更细密的孔道结构,进而提高吸音颗粒的声学性能。采用片形碳粒子能够提高吸音颗粒的结构稳定性,降低起粉、破损的风险。同时由于片形无定型活性炭粒子碳化工艺简便,成本较低,因此从工业应用角度优选片形无定型活性炭粒子。
在上述例子中,活性炭粒子内核11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活性炭粒子内核11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碳元素占比最大,相比下氢元素和氧元素只占有少量。提高碳元素的占比,能够避免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形成的疏松的孔道结构过于稀疏。进而避免孔道结构的孔径变大。孔道结构的孔径变大后会造成吸音颗粒的累积孔容积变小,吸收、空气的能力降低。
例如,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11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
二维石墨层结构和三维石墨微晶的边缘上存在大量不规则的键。不规则的键能够在二维石墨层结构和三维石墨微晶之间形成紧密连接,交织形成孔道结构。碳的价电子具有sp2杂化轨道和sp3杂化轨道,进而形成六角碳网平面。以这种无规则的形式堆积形成的活性炭粒子能够形成细密的、丰富的孔道结构,以满足吸音颗粒对孔道结构的结构要求。
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包括的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主要影响材料中所形成的孔道结构。上述两种结构在材料中的含量越多,材料经过碳化工艺的加工工序后,形成的孔道结构越均匀、孔道结构的孔径越小,进而使得吸音颗粒能够产生良好的降低谐振频率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道结构包括纳米级的微孔和介孔。
活性炭粒子内核11中具有大量的微孔以及介孔。大量的微孔一方面能增加粒子的总体累积孔容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活性炭粒子对空气分子的吸附能力。大量孔径细小的微孔能够吸附大量空气分子,提高所制成的吸音颗粒的声学性能。在空气分子需要快速吸入微孔或者快速从微孔中释放时,介孔给空气分子提供足够的流动空间,使空气分子能够快速移动,降低空气阻塞与微孔中的情况。
例如,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0.6nm-1.3nm,所述介孔的孔径范围为2nm-3.5nm。
将微孔的孔径限制在上述的孔径范围,使得活性炭粒子中能够包含充分、大量的微孔。介孔在上述的孔径范围内,能避免降低活性炭粒子的累积孔容积造成的粒子整体的吸收空气的性能下降。因此,上述的微孔和介孔的孔径范围能提高吸音颗粒的吸音性能。
经本发明的发明人验证,将本公开的吸音颗粒填充到发声装置的后声腔22内,其通过对空气的吸收释放作用能等效于扩大了后声腔22的容积,可以使后声腔22的容积扩大N倍,其中,N>1。在发声装置的后声腔22内,吸音颗粒的粒子受迫振动会消耗掉声波的能量,这种效果等效于后声腔22的容积中的空气声顺性增加,从而降低了谐振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性炭粒子的粒径范围为0.1μm-100μm。
通过控制活性炭粒子内核11的粒径以及通过对吸音颗粒粒径的控制,都能够达到最佳的堆积密度和降低谐振频率的效果。
例如,所述吸音颗粒被配置为对氮气的吸附量大于或等于0.05mmol/g。从而保证吸音颗粒对空气有足够的吸附和脱附性能,以满足等效扩容腔体空间的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如图2所示,该发声装置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内形成有容纳腔;振动组件3,所述振动组件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将所述容纳腔分为前声腔21和后声腔22;如上述的吸音颗粒1,所述吸音颗粒1设置在所述后声腔22内。
在该实施例中,吸音颗粒1可以是颗粒状。将吸音颗粒1放置在发声装置中设置的容纳腔内。可以通过网布将吸音颗粒1封装在容纳腔内。振动组件3用于在发声装置中发声,在振动组件3发生的过程中,容纳腔内的吸音颗粒1会对发声装置内因声音而变化的气体实现吸附、释放作用,从而达到增大后声腔22体积,降低谐振频率的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吸音颗粒1可应用于例如耳机、听筒、扬声器、音箱等不同类型的发声装置中。将吸音颗粒1放入发声装置的后声腔22中,相当于虚拟扩大了后声腔22的体积,还等效于增大发声装置的阻尼,从而减小共振强度。最终能降低发声装置的谐振频率,进而达到改善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
该电子设备中的发声装置具有上述发声装置的降低谐振频率的性能。改善了该电子设备中的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使用性。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 一种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性碳粒子和与所述活性炭粒子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
    所述活性碳粒子包括活性碳粒子内核和包覆在所述活性碳粒子内核外表面的疏水层;
    所述疏水层的疏水率大于99%;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包括由二维石墨层结构和/或三维石墨微晶的分子碎片无规则的堆积形成的乱层结构;
    所述活性炭粒子内核中具有疏松的孔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粒子的疏水率大于9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材料包括沸石、气凝胶、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结构包括纳米级的微孔和介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0.6nm-1.3nm,所述介孔的孔径范围为2nm-3.5n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粒子的形状包括球形、类球形、片形、棒形中的至少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粒子的粒径范围为0.1μm-100μ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颗粒被配置为对氮气的吸附量大于或等于0.05mmol/g。
  9. 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将所述容纳腔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
    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音颗粒,所述吸音颗粒设置在所述后声腔内。
  10.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装置。
PCT/CN2020/134875 2020-01-02 2020-12-09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875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1822.7A CN111147987B (zh) 2020-01-02 2020-01-02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2010001822.7 2020-01-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5875A1 true WO2021135875A1 (zh) 2021-07-08

Family

ID=70523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134875 WO2021135875A1 (zh) 2020-01-02 2020-12-09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987B (zh)
WO (1) WO20211358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5053A (zh) * 2022-06-30 2022-10-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的外壳、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75055A (zh) * 2022-06-30 2022-10-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的外壳、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0733B (zh) * 2019-12-09 2022-0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活性炭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11163403B (zh) * 2020-01-02 2022-0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82419B (zh) * 2020-01-02 2022-0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47987B (zh) * 2020-01-02 2022-0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63395B (zh) * 2020-01-02 2022-0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79897A (zh) * 2020-01-02 2020-05-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10650A (ko) * 2015-07-20 2017-02-01 공요찬 스피커 엣지 및 스피커
CN106693896A (zh) * 2015-11-12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异质复合结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257689A (zh) * 2018-08-09 2019-01-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吸音材料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方法
CN109448688A (zh) * 2018-11-29 2019-03-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09511056A (zh) * 2018-11-29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511058A (zh) * 2018-11-29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511057A (zh) * 2018-11-29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640237A (zh) * 2018-11-29 2019-04-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09660924A (zh) * 2018-11-29 2019-04-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活性炭吸音颗粒和发声装置
CN111135772A (zh) * 2020-01-02 2020-05-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材料制备方法、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47987A (zh) * 2020-01-02 2020-05-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63395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63403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82419A (zh) * 2020-01-02 2020-05-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79897A (zh) * 2020-01-02 2020-05-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6157B2 (ja) * 2012-01-06 2016-07-27 日本セラミック株式会社 音響整合層を用いた空中用超音波送受波器。
US9712913B2 (en) * 2015-04-16 2017-07-18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Acoustic sound adsorption material having attached sphere matrix
CN105294164B (zh) * 2015-12-03 2018-01-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吸音材料颗粒
CN206413183U (zh) * 2016-12-26 2017-08-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的吸音件和发声装置模组
CN106817665A (zh) * 2017-03-06 2017-06-09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沸石颗粒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00604B (zh) * 2017-09-21 2020-05-19 苏州夸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吸音材料
CN108430012B (zh) * 2018-01-30 2020-09-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吸音材料及扬声器
CN108696807A (zh) * 2018-07-28 2018-10-23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吸音材料及应用该吸音材料的扬声器箱
CN109874089B (zh) * 2019-01-25 2022-05-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二氧化硅气凝胶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10104990A (zh) * 2019-05-23 2019-08-09 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扬声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10650A (ko) * 2015-07-20 2017-02-01 공요찬 스피커 엣지 및 스피커
CN106693896A (zh) * 2015-11-12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异质复合结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257689A (zh) * 2018-08-09 2019-01-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吸音材料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方法
CN109448688A (zh) * 2018-11-29 2019-03-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09511056A (zh) * 2018-11-29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511058A (zh) * 2018-11-29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511057A (zh) * 2018-11-29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640237A (zh) * 2018-11-29 2019-04-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09660924A (zh) * 2018-11-29 2019-04-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活性炭吸音颗粒和发声装置
CN111135772A (zh) * 2020-01-02 2020-05-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材料制备方法、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47987A (zh) * 2020-01-02 2020-05-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63395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63403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82419A (zh) * 2020-01-02 2020-05-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79897A (zh) * 2020-01-02 2020-05-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5053A (zh) * 2022-06-30 2022-10-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的外壳、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75055A (zh) * 2022-06-30 2022-10-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的外壳、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987A (zh) 2020-05-12
CN111147987B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35877A1 (zh)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875A1 (zh)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874A1 (zh)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873A1 (zh)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448688B (zh)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09511057B (zh)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660924B (zh) 活性炭吸音颗粒和发声装置
CN109511056B (zh)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511058B (zh) 无定型活性炭粒子和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640237B (zh)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WO2021135878A1 (zh) 一种活性炭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871A1 (zh) 吸音材料制备方法、吸音材料、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298559B (zh) 分子筛及应用该分子筛的吸音材料和扬声器
CN109874089B (zh) 二氧化硅气凝胶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WO2018040392A1 (zh) 扬声器模组
CN109935224A (zh) 用于降低发声装置谐振频率的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WO2021115280A1 (zh) 活性炭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09963243A (zh) 用于降低发声装置谐振频率的活性炭吸音颗粒和发声装置
CN110012383A (zh) 用于降低发声装置谐振频率的活性炭吸音颗粒和发声装置
CN110980733B (zh) 活性炭吸音颗粒以及发声装置
CN110047459A (zh) 用于降低发声装置谐振频率的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CN109922414A (zh) 用于降低发声装置谐振频率的活性炭吸音材料和发声装置
TW201717662A (zh) 揚聲器元件
CN116709136A (zh) 吸音材料、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9111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9111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