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47183A1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47183A1
WO2021047183A1 PCT/CN2020/087237 CN2020087237W WO2021047183A1 WO 2021047183 A1 WO2021047183 A1 WO 2021047183A1 CN 2020087237 W CN2020087237 W CN 2020087237W WO 2021047183 A1 WO2021047183 A1 WO 202104718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ransistor
pixel unit
pixel
display area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872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常苗
张露
朱修剑
胡思明
韩珍珍
Original Assignee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04718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47183A1/zh
Priority to US17/546,7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669133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integrated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1)、第二显示区(12)和第三显示区(13),第二显示区(12)围绕第一显示区(11)的至少部分,并位于第一显示区(11)和第三显示区(13)之间;第二显示区(12)具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11)的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12)的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其中,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与第一驱动晶体管(T1)组交替排列,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的数目相同及相对位置相同,显示面板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9年09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1921526082.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的屏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示装置可能会需要安装摄像头、听筒、感应单元等元件。现阶段,可在显示装置上设置一个显示区,将摄像头、听筒、感应单元等元件安装在该显示区下方。
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该显示区中会出现亮度不均的现象,从而降低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围绕第一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并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之间,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和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
第二显示区具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
其中,第二驱动晶体管组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交替排列,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数目相同及相对位置相同。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上述显示面板,覆盖在设备本体上;其中,器件区位于第一显示区下方,且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交替排列,使得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数目和相对位置相同,即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周边环境一致,从而使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减轻或消除第一显示区中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区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第一显示区中局部的子像素串联连接示例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显示区中局部的子像素串联连接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显示区中局部的子像素串联连接的又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7为显示面板的局部的驱动晶体管与像素单元的示例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本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而非意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1、第二显示区12和第三显示区13。第二显示区12围绕第一显示区11的至少部分,并位于第一显示区11与第三显示区13之间。第一显示区11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12的透光率和第三显示区13的透光率。如前置摄像头、光纤感应器等的感光器件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1下方,在保证感光器件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的亮度可能会出现差异,从而导致显示Mura。但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的局部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为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为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12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第二显示区12具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图2和图3中只示出了部分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和部分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的数目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的数目可根据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单元及第二显示区12中像素单元确定,在此并不限定。
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交替排列,使得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的数目相同,以及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相对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的相对位置相同。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行驱动晶体管组中,驱动晶体管组的排列顺序为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在一行驱动晶体管组中,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两侧各对应有一个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即每个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组在显示面板中的周边环境一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12中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交替排列,使得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数目和相对位置相同,即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周边环境一致,从而使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减轻或消除第一显示区11中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而且,第二驱动晶体管组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2,由于驱动第二显示区12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与第二显示区12中像素单元在位置上距离较近,可节省布线空间,从而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驱动电路与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的驱动电路交替排列。驱动电路具体可以为1T电路、2T1C电路、3T1C电路、7T1C电路或7T2C电路等,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1中颜色相同的N 1个子像素串联连接,即通过一个驱动晶体管可同时驱动串联连接的N 1个子像素。具体地,可通过颜色相同的N 1个子像素的阳极连接实现N 1个子像素的串联连接。其中,N 1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比如,第一显示区11中颜色相同的八个子像素串联连接。
第一显示区11中串联连接的子像素的位置并不限定。例如,图4为第一显示区11中局部的子像素串联连接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子像素包括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且一个像素单元中,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呈顺时针偏转90°的 “品”字形排列。其中,每相隔一个子像素中的同颜色的子像素串联连接。较分散的同颜色子像素串联连接可使得第一显示区11中子像素亮度更加平均。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11中相邻的N 2个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其中,N 2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 2与N 1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在此并不限定。
例如,图5为第一显示区11中局部的子像素串联连接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子像素包括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且一个像素单元中,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呈顺时针偏转90°的“品”字形排列,或者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呈逆时针偏转90°的“品”字形排列。其中,相邻的八个像素单元中的八个绿色子像素G串联连接,相邻的八个像素单元中的八个红色子像素R串联连接,相邻的八个像素单元中的八个蓝色子像素B串联连接。
又例如,图6为第一显示区11中局部的子像素串联连接的又一示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子像素包括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且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的具体排布为Diamond排布。其中,相邻的八个像素单元中的八个绿色子像素G串联连接,相邻的八个像素单元中的八个红色子像素R串联连接,相邻的八个像素单元中的八个蓝色子像素B串联连接。
同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12中颜色相同的M 1个子像素串联,即通过一个驱动晶体管可同时驱动串联连接的M 1个子像素。具体的,可通过颜色相同的M 1个子像素的阳极连接实现M 1个子像素的串联连接。其中,M 1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第二显示区12中颜色相同的四个子像素串联连接。
第二显示区12中串联连接的子像素的位置并不限定比。例如,第二显示区12中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可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显示区12中相邻的M 2个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其中,M 2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M 2与M 1可以相 同,也可不同,在此并不限定。
例如,第二显示区12中相邻的M 2个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可如图2所示,子像素包括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且一个像素单元中,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呈顺时针偏转90°的“品”字形排列,或者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呈逆时针偏转90°的“品”字形排列。其中,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中的四个绿色子像素G串联连接,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中的四个红色子像素R串联连接,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中的四个蓝色子像素B串联连接。
又比如,第二显示区12中相邻的M 2个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可如图3所示,子像素包括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且绿色子像素G、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的具体排布为Diamond排布。其中,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中的四个绿色子像素G串联连接,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中的四个红色子像素R串联连接,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中的四个蓝色子像素B串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11中串联连接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数目与第二显示区12中串联连接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数目是相互独立的。N 1、N 2、M 1和M 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并不限定。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中子像素的排列方式在此并不限定。
将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可减少布线及布线空间,从而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为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比如,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可分别为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在此并不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具体地,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驱动晶体管、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驱动晶体管和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第三子像素的第三驱动晶体管。
其中,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
例如,图7为显示面板的局部的驱动晶体管与像素单元的示例的位置示意图。图7示出了四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蓝色子像素B、绿色子像素G和红色子像素R。图7示出的四个像素单元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面向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和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包括驱动第一显示区中蓝色子像素的第一驱动晶体管TFT1、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绿色子像素的第二驱动晶体管TFT2和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红色子像素的第三驱动晶体管TFT3。由图7所示,第二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一驱动晶体管TFT1的栅极过孔在第二个像素上的投影B1的相对位置,与第四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一驱动晶体管TFT1的栅极过孔在第四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B1的相对位置相同;第二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二驱动晶体管TFT2的栅极过孔在第二个像素上的投影G1的相对位置,与第四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二驱动晶体管TFT2的栅极过孔在第四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G1的相对位置相同;第二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三驱动晶体管TFT3的栅极过孔在第二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R1的相对位置,与第四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三驱动晶体管TFT3的栅极过孔在第四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R1的相对位置相同。
由于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面向的像素单元的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同,因此,驱动第一显示区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从而进一步减轻或消除第一显示区11中的亮度差异,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更进一步地,结合像素单元中子像素的排列方式,可尽量使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面向的像素单元上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同,以使得驱动第一显示区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 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从而更进一步地减轻或消除第一显示区11中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具体地,可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第一子像素的第四驱动晶体管、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第二子像素的第五驱动晶体管和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第三子像素的第六驱动晶体管。
每个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
比如,如图7所示,第二驱动晶体管组包括驱动第二显示区中蓝色子像素的第四驱动晶体管TFT4、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绿色子像素的第五驱动晶体管TFT5和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红色子像素的第六驱动晶体管TFT6。由图7所示,第一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四驱动晶体管TFT4的栅极过孔在第一个像素上的投影B2的相对位置,与第三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四驱动晶体管TFT4的栅极过孔在第三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B2的相对位置相同;第一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五驱动晶体管TFT5的栅极过孔在第一个像素上的投影G2的相对位置,与第三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五驱动晶体管TFT5的栅极过孔在第三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G2的相对位置相同;第一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六驱动晶体管TFT6的栅极过孔在第一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R2的相对位置,与第三个像素单元面向的第六驱动晶体管TFT6的栅极过孔在第三个像素单元上的投影R2的相对位置相同。
由于每个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面向的像素单元的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同,因此,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从而进一步减轻或消除第二显示区12中的亮度差异,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更进一步地,结合像素单元中子像素的排列方式,可尽量使每个驱动 第二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面向的像素单元上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同,以使得驱动第二显示区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从而更进一步地减轻或消除第二显示区12中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单元上可能会有走线经过。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一像素单元,即在层结构上,将第一驱动晶体管上方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一像素单元;将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二像素单元,即在层结构上,将第二驱动晶体管上方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二像素单元;将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三像素单元,即在层结构上,将第三驱动晶体管上方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三像素单元;将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称为第四像素单元,即在层结构上,将第四驱动晶体管上方的像素单元称为第四像素单元;将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五像素单元,即在层结构上,将第五驱动晶体管上方的像素单元称为第五像素单元;将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称为第六像素单元,即在层结构上,将第六驱动晶体管上方的像素单元称为第六像素单元。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第三像素单元可为同一像素单元,第四像素单元、第五像素单元和第六像素单元可为同一像素单元。
为了避免走线影响各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对于每个第一像素单元,可设置经过第一像素单元的走线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即每条经过第一像素单元的走线相对于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位置相同;经过第二像素单元的走线与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即每条经过第二像素单元的走线相对于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位置相同;经过第三像素单元的走线与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即每条经过第三像素单元的走线相对于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位置相同;经过第四像素单元的走线与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即每条经过第四像素单元的走线相对于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位置相同;经过第五像素单元的走线与 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即每条经过第五像素单元的走线相对于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位置相同;经过第六像素单元的走线与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即每条经过第六像素单元的走线相对于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可设置经过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栅极过孔在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不重合。即每个栅极过孔在像素单元上的投影均没有走线经过,以避免走线影响各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保证各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交替排列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可成行排列。对于每行交替排列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T2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T1,排列方向可由第二显示区12远离第一显示区11的一侧指向第二显示区12靠近第一显示区11的一侧。图8为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的局部示意图。如图2和图8所示,对于第二显示区12的左侧部分中的每行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沿第二显示区12远离第一显示区11的一侧指向第二显示区12靠近第一显示区11的一侧的方向排列,即沿从左至右的方向排列。对于第二显示区12的右侧部分中的每行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沿第二显示区12远离第一显示区11的一侧指向第二显示区12靠近第一显示区11的一侧的方向排列,即沿从右至左的方向排列。
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像素单元与用于驱动第一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透明连接线,透明连接线设置于位于第二显示区12中靠近第一显示区11一侧的透明换线区121中。即透明换线区121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2的每行驱动晶体管的末尾处,其中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像素单元与用于驱动第一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透明连接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1、第二显示区12和第三显示区13中像素单元的开口率、像素排布规律一致。具体地,可将高精度金属掩膜板(Fine Metal Mask,FMM)对应第一显示区11、第二显示区12和第三显示区13的部分的开口统一为一种开口尺寸。一方面,降低了FMM的制作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第一显示区11的像素密度和显示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设备本体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设备本体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设备本体20具有器件区201,显示面板覆盖在设备本体20上。其中,器件区201位于第一显示区下方,且器件区201中设置有透过第一显示区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202。
作为示例,感光器件202可包括摄像头和/或光线感应器。器件区201中还可设置除感光器件202的其他器件,例如陀螺仪或听筒等器件。器件区201可以是开槽区,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可对应于开槽区贴合设置,以使得感光器件能够透过该第一显示区进行发射或者采集光线。
上述显示装置的实例可以为手机、平板、掌上电脑、IPAD等数码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中具有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组交替排列,使得每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数目和相对位置相同,即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周边环境一致,从而使每个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寄生电容趋于相同或相同,减轻或消除第一显示区中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而且,第二驱动晶体管组设置于第二显示区,由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与第二显示区中像素单元在位置上距离较近,可节省布线空间,从而简化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结构。
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 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显示装置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显示面板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种”不排除复数;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18)

  1.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高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第二显示区具有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和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组,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
    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组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组交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相邻的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数目相同及相对位置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组的驱动电路与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组的驱动电路交替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中颜色相同的N 1个子像素串联连接,N 1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相邻的N 2个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N 2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颜色相同的M 1个子像素串联,M 1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相邻的M 2个像素单元中的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串联连接,M 2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
    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驱动晶体管、用于驱动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驱动晶体管和用于驱动第三子像素的第三驱动晶体管。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对于每个第一像素单元,经过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为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
    对于每个第二像素单元,经过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为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
    对于每个第三像素单元,经过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三像素单元为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三像素单元为同一像素单元。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
    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的第四驱动晶体管、用于驱动第二子像素的第五驱动晶体管和用于驱动第三子像素的第六驱动晶体管。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所述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所述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所述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所述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每个所述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在所述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位置相同。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对于每个第四像素单元,经过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四像素单元为所述第四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
    对于每个第五像素单元,经过所述第五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五像素单元为所述第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
    对于每个第六像素单元,经过所述第六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六像素单元为所述第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过孔面向的像素单元。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四像素单元、所述第五像素单元和所述第六像素单元为同一像素单元。
  15. 根据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经过所述像素单元的走线与所述栅极过孔在所述像素单元上的投影不重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所述用于驱动第一像素单元的驱动晶体管的透明连接线,所述透明连接线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透明换线区中。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中像素单元的开口率、像素排布规律一致。
  18.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
PCT/CN2020/087237 2019-09-12 2020-04-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4718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46,737 US11669133B2 (en) 2019-09-12 2021-12-09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6082.8 2019-09-12
CN201921526082.8U CN210429261U (zh) 2019-09-12 2019-09-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546,737 Continuation US11669133B2 (en) 2019-09-12 2021-12-09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7183A1 true WO2021047183A1 (zh) 2021-03-18

Family

ID=7036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87237 WO2021047183A1 (zh) 2019-09-12 2020-04-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9133B2 (zh)
CN (1) CN210429261U (zh)
WO (1) WO20210471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8381B (zh) * 2020-09-10 2022-09-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0635A (zh) * 2017-10-27 2018-0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8389879A (zh) * 2017-09-30 2018-08-1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US20190096966A1 (en) * 2011-10-14 2019-03-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Openings
CN209070895U (zh) * 2018-11-07 2019-07-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N110009993A (zh) * 2019-03-28 2019-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112200A (zh) * 2019-05-21 2019-08-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94974B1 (ko) * 2013-01-10 2019-07-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44334A (ko) * 2014-09-12 2023-04-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WO2017098375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102417989B1 (ko) * 2017-05-23 2022-07-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364957B (zh) 2017-09-30 2022-04-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8769304B (zh) 2018-05-16 2024-0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96966A1 (en) * 2011-10-14 2019-03-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Openings
CN108389879A (zh) * 2017-09-30 2018-08-1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10635A (zh) * 2017-10-27 2018-0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209070895U (zh) * 2018-11-07 2019-07-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N110009993A (zh) * 2019-03-28 2019-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112200A (zh) * 2019-05-21 2019-08-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0240A1 (en) 2022-03-31
US11669133B2 (en) 2023-06-06
CN210429261U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980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391853B2 (ja) 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JP7280979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0777127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2514274A (ja) 表示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20220350442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US20160357310A1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ray Substrate
CN10756227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093479A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2010286825A (ja) カラー画像表示方式、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カラー画素アレイ基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220152335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WO2023159868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4503952A (ja) 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391767B (zh) 顯示器及其光電裝置
KR20230149849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20230121155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WO202104718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27025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2427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87742B (zh) 顯示裝置
CN11514808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053720A (ko) 표시장치
US20230133676A1 (en) Display panel
WO2023280099A1 (zh) 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24003877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621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621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