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808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8089A
CN115148089A CN202110333832.5A CN202110333832A CN115148089A CN 115148089 A CN115148089 A CN 115148089A CN 202110333832 A CN202110333832 A CN 202110333832A CN 115148089 A CN115148089 A CN 115148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trace
pixels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38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8089B (zh
Inventor
卢慧玲
张露
朱杰
胡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38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8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8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8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8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8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组,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子像素;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像素电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第一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显示面板会产生Mura现象。Mura现象是指显示面板显示的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Mura现象的出现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组,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子像素;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像素电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第一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用于电连接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用于电连接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用于电连接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与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分层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与第一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与第二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与第三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中的任意两种以上分层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信号走线,与第一连接走线空间交叠,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第一目标连接走线包括与第一目标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第二目标连接走线包括与第二目标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第一目标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大于第二目标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线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像素单元组还包括分布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像素电路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第二子像素与第二像素电路;补偿电极,位于第二显示区,与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补偿电极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补偿电极与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第一电容包括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第二电容包括补偿电极以及第二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三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之间,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组、像素电路和第一连接走线。像素单元组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一连接走线可电连接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之间相隔的膜层相同,可保证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产生的电容,不受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之间相隔的膜层不同带来的影响,避免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和信号走线产生的电容发生突变或反转,从而避免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发生突变或反转,进而减小或消除Mura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图2中区域Q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区域P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区域P的另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区域S1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图2中区域Q的另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7中区域S2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屏成为了显示面板的一大主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全面屏,可在显示面板上设置透光显示区,将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设置在透光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全面屏显示。但透光显示区一般采用低分辨率的方式显示,在透光显示区出现Mura现象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且难以减少或消除,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少或消除显示面板的Mura现象,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二显示区可围绕至少部分第一显示区设置。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区可为图1所示的区域11,第二显示区可为图1所示的区域1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区可为图2所示的区域21,第二显示区可为图2所示的区域22。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还可具有第三显示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显示区可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之间。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三显示区可围绕至少部分第二显示区设置。例如,如图2所示,第三显示区可为图2所示的区域23。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可大于或等于15%。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可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在此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各个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可大于8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均大于90%,在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可集成于第一显示区的背面,以实现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还能够显示画面,从而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实现了全面屏设计。
显示面板可包括像素单元组、像素电路和第一连接走线。
像素单元组可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可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子像素,在此并不限定颜色的种类和数目。
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像素电路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可驱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子像素,在此并不限定。第一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可为2T1C结构、7T1C结构、7T2C结构、9T1C结构等结构中的任一种,在此并不限定。其中,“2T1C结构”指包括2个薄膜晶体管(T)和1个电容(C)的像素电路的结构。其它“7T1C结构”“7T2C结构”“9T1C电路”等依次类推。
第一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可同时驱动多个同种颜色的第一子像素,例如,一个第一子像素同时驱动4个红色第一子像素、一个第一子像素同时驱动4个绿色第一子像素、一个第一子像素同时驱动4个蓝色第一子像素。其他可选的,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可驱动一个第一子像素,即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子像素一一对应通过第一连走线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像素可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用于电连接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用于电连接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用于电连接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例如,与第一显示区中的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与第一显示区中的蓝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与第一显示区中的绿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以图1和图2所示的区域Q的局部结构来进行具体说明。图3为图1、图2中区域Q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中的“B”“G”“R”均为第一子像素。第二显示区中的“b”“g”“r”为与第一显示区中第一子像素“B”“G”“R”各自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图3示出的第一连接走线包括301至312。其中,第一连接走线301、304、307和310同层设置,第一连接走线302、305、308和311同层设置,第一连接走线303、306、309和312同层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节省布线占用面积,显示面板中与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可分层设置。如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对应地,与第一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第二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第三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中的任意两种以上分层设置。
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走线301、304、307和310位于第一膜层,第一连接走线302、305、308和311位于第二膜层,第一连接走线303、306、309和312位于第三膜层,且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为不同的膜层。
又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走线301、304、307、310、302、305、308和311位于第一膜层,第一连接走线303、306、309和312位于第二膜层。
再例如,第一连接走线301、304、307和310位于第一膜层,第一连接走线302、305、308、311、303、306、309和312位于第二膜层。
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信号走线,信号走线可以括数据信号线或电源信号走线等。第一连接走线位于的膜层与信号走线位于的膜层不同。例如,信号走线位于第三金属层即M3层,蓝色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连接走线可位于第一金属层即M1层,绿色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连接走线可位于氧化铟锡层即ITO层。在此并不限定第一连接走线所位于的具体膜层。
由于第一连接走线与显示面板中的一些信号走线如数据信号走线、电源信号走线等之间会产生电容。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产生的电容以及第一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均可视为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在显示面板显示低灰阶的情况下,第一像素电路中流经驱动晶体管的电流较小,因此需要先对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进行充电,待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充满电后,第一子像素才可以发光。而电容充电过程中,第一子像素是不发光的。在显示周期中,第一子像素不发光的时间越长,第一子像素发光的时间就越短,若第一显示区中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发生突变或反转,会导致第一子像素的发光时间发生突变或反转,对应会使得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发生突变或反转,从而出现Mura现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之间相隔的膜层相同,可保证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产生的电容,不受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之间相隔的膜层不同带来的影响,避免与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和信号走线产生的电容发生突变或反转,从而避免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发生突变或反转,进而减小或消除Mura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按行列排布的情况下,对于显示面板的列方向上产生的Mura现象作用更为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列方向上的Mura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可使第一显示区域中位于不同位置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阳极电容趋于一致,以使第一显示区域中位于不同位置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发光时间趋于一致,从而使第一显示区域中位于不同位置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趋于一致,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Mura现象。
可选的,信号走线与第一连接走线空间交叠,即信号走线在显示面板的延伸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连接走线在显示面板的延伸平面上的至少部分投影重叠。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会产生电容,且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面积越大,产生的电容越大。与第一显示区距离较远的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位于第二显示区的长度,要长于与第一显示区距离较近的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位于第二显示区的长度。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的亮度更加均匀,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第一目标连接走线包括与第一目标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第二目标连接走线包括与第二目标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第一目标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大于第二目标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第一目标像素电路和第二目标像素电路均为第一像素电路,即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目标像素电路和第二目标像素电路。第一目标像素电路与第二目标像素电路是相对而言的,在任意两个第一像素电路中,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更远的第一像素电路为第一目标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更近的第一像素电路为第二目标像素电路。同理,第一目标连接走线和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也是相对而言的,在任意两条第一连接走线中,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更远的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为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更近的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为第二目标连接走线。
例如,图4为图3中区域P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区域P的另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走线304、第一连接走线305和第一连接走线306均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在第一像素电路“r”和“g”中,“g”可视为第一目标像素电路,“r”可视为第二目标像素电路,第一连接走线305可视为第一目标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306可视为第二目标连接走线。在第一像素电路“g”和“b”中,“b”可视为第一目标像素电路,“g”可视为第二目标像素电路,第一连接走线304可视为第一目标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305可视为第二目标连接走线。
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可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表示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趋于一致。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的差值超出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表示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相差较大。
可通过设计与第一显示区距离不同的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的第一连接走线的形状、路径等,来调节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产生的电容。具体地,第一目标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线宽。
在一些示例中,一条第一连接走线的线宽可保持一致,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走线304的线宽保持一致,第一连接走线305的线宽保持一致,第一连接走线306的线宽保持一致。其中,在第一连接走线304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b”、第一连接走线305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g”和第一连接走线306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r”中,第一像素电路“b”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最远,第一像素电路“g”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居中,第一像素电路“r”与第一显示区的距离最近,对应地,第一连接走线304的线宽小于第一连接走线305的线宽,第一连接走线305的线宽小于第一连接走线306的线宽,以使第一连接走线304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第一连接走线305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以及第一连接走线306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趋于一致,从而保证不同列的第一子像素发光时间趋于一致,进而保证显示的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效果。
在另一些示例中,一条第一连接走线的线宽可不保持一致。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走线305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可大于第一连接走线305其他部分的线宽,第一连接走线306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可大于第一连接走线306其他部分的线宽。第一连接走线304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一连接走线305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第一连接走线305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一连接走线306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以使第一连接走线304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第一连接走线305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以及第一连接走线306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趋于一致,从而保证不同列的第一子像素发光时间趋于一致,进而保证显示的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效果。
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也可小于第一连接走线其他部分的线宽,在此并不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像素单元组还可包括分布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像素电路还可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显示区中的“B”“G”“R”均为第二子像素。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二连接走线。第二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临近需要驱动的第二子像素。因此,第二连接走线与第一连接走线相比线长更短,会导致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具有较大差异,使得第二显示区相较第一显示区偏亮。为了避免第二显示区偏亮的问题,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电极。补偿电极位于第二显示区,与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补偿电极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即补偿电极在显示面板的延伸平面上的投影与信号走线在显示面板的延伸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些示例中,补偿电极可与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即每个第二子像素可对应设置一个补偿电极。
图6为图3中区域S1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未示出第二像素电路)。如图6所示,补偿电极51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且补偿电极51与第二连接走线52电连接。在未设置补偿电极5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走线52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以及第二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均可视为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补偿电极51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可对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之间的差距进行补偿。设置有补偿电容5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走线52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第二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以及补偿电极51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均可视为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增加了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减小了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的差距,从而改善第二显示区偏亮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第二显示区中,第二子像素和第一像素电路还可间隔设置。图7为图1、图2中区域Q的另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如图7所示,第一显示区中的“B”“G”“R”均为第一子像素。第二显示区中的“b”“g”“r”为与第一显示区中第一子像素“B”“G”“R”各自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第二显示区中的“B”“G”“R”均为第二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在行方向上间隔排列。如图7所示,在第二显示区的行方向上,排列情况为“B”“b”“G”“g”“R”“r”……。第二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的排列还可为其他方式,如“B”“r”“G”“g”“R”“b”等,在此并不限定。
图8为图7中区域S2的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图(未示出第二像素电路)。如图8所示,补偿电极51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且补偿电极51与第二连接走线52电连接。同理,在未设置补偿电极5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走线52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以及第二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均可视为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补偿电极51与信号走线41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可对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之间的差距进行补偿。设置有补偿电容5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走线52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第二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以及补偿电极51与信号走线41产生的电容均可视为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增加了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减小了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的差距,从而改善第二显示区偏亮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了使第一显示区的亮度与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进一步一致,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第一电容包括第一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第二电容包括补偿电极以及第二连接走线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补偿电极与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的大小可通过调整补偿电极的形状、面积大小等实现。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可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设置,在此并不限定。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表示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趋于一致。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差值超出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表示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差异较大。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与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在此并不限定。
第一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与第二子像素的像素电极产生的电容基本一致,因此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趋于一致,对应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容和第二子像素的阳极电容也趋于一致,从而能够使得第一显示区的亮度和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趋于一致,进一步改善了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亮度不一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关于显示面板的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显示装置具体可为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电视、电子纸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显示装置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显示面板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结构之间的组合。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结构;数量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像素单元组,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子像素;
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
第一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其中,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分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中的任意两种以上分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空间交叠,
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与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一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
所述第一目标连接走线包括与第一目标像素电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二目标连接走线包括与第二目标像素电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目标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目标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目标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线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连接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目标连接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的部分的线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组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连接走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
补偿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极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
优选地,所述补偿电极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差值位于第二预设电容差异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电容包括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包括所述补偿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空间交叠产生的电容;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333832.5A 2021-03-29 2021-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148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3832.5A CN115148089B (zh) 2021-03-29 2021-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3832.5A CN115148089B (zh) 2021-03-29 2021-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8089A true CN115148089A (zh) 2022-10-04
CN115148089B CN115148089B (zh) 2023-12-22

Family

ID=8340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3832.5A Active CN115148089B (zh) 2021-03-29 2021-03-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80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8198A (zh) * 2022-11-10 2023-03-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382A (ja) * 2009-01-09 2010-07-2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301850A (zh) * 2017-07-27 2017-10-27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分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容补偿方法
CN108281087A (zh) * 2018-01-19 2018-07-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及显示屏
CN108880212A (zh) * 2018-06-30 2018-11-23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浪涌的电源钳位电路、芯片及通信终端
CN109118966A (zh) * 2018-09-29 2019-01-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76465A (zh) * 2019-06-27 2019-08-2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69147A (zh) * 2020-06-28 2020-10-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71887A (zh) * 2020-09-17 2020-12-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382A (ja) * 2009-01-09 2010-07-2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301850A (zh) * 2017-07-27 2017-10-27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分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容补偿方法
CN108281087A (zh) * 2018-01-19 2018-07-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及显示屏
CN108880212A (zh) * 2018-06-30 2018-11-23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浪涌的电源钳位电路、芯片及通信终端
CN109118966A (zh) * 2018-09-29 2019-01-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76465A (zh) * 2019-06-27 2019-08-2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69147A (zh) * 2020-06-28 2020-10-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71887A (zh) * 2020-09-17 2020-12-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8198A (zh) * 2022-11-10 2023-03-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8089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80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8336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446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10026800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801094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02682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256322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166827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8333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1643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57503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20887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979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087820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US20220093702A1 (en) Display devices and display panels
CN10961648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2230037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2021645A (ja) 表示装置
CN1135402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767166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JP2019211564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400211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0913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8958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00119653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와 그 구동방법 및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