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35932A1 - 电机及风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35932A1
WO2021035932A1 PCT/CN2019/114153 CN2019114153W WO2021035932A1 WO 2021035932 A1 WO2021035932 A1 WO 2021035932A1 CN 2019114153 W CN2019114153 W CN 2019114153W WO 2021035932 A1 WO2021035932 A1 WO 202103593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motor
ax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141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萍
胡义明
武谷雨
吴迪
龚黎明
Original Assignee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1393628.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0297507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79278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43669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79207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436696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03593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3593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及风机,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两组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定子齿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并与定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电机的轴向朝远离定子铁芯的方向凸伸。本申请实现了一个电机的双动力独立输出,可以驱动两个风扇以各自的转速和转向独立旋转,互不干扰,缩小了风机的轴向尺寸,降低了风机的成本,实用功能性强,显著提升了风机功能性的多样化,也省去了齿轮机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电机及风机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792786.8、申请名称为“电机及风机”、于2019年8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792073.1、申请名称为“电机及风机”、于2019年8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21393628.7、申请名称为“电机及风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包括该电机的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风机也被提出更多的功能要求,比如带有两个同轴的风扇,采用相应的转速和转向配合使用。当前多采用的技术为两种:一种是两个电机背向轴伸,两轴分别连接两个风扇,成本较高,且轴向占用空间较大;另一种是采用一个单轴电机和齿轮机构相配,来实现两端轴伸,并实现与两轴连接的风扇以固定配比转速和转向旋转,其功能性的多样化受到限制,且制造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的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所述定子齿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定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所述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 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向外凸伸。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利用一个定子组件与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以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的配合,实现了一个电机的双动力独立输出,可以驱动两个风扇以各自的转速和转向独立旋转,互不干扰。相较于两个电机背向轴伸分别连接两个风扇的方案而言,至少省去了一个定子组件,缩小了风机的轴向尺寸,降低了风机的成本;相较于一个单轴电机和齿轮机构相配合来实现两端轴伸的方案而言,实现了两个风扇以任意转速和任意转向旋转,实用功能性强,显著提升了风机功能性的多样化,也省去了齿轮机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安装难度。
具体而言,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定子齿,两组定子齿沿定子铁芯的轴向朝两侧凸伸,供两组绕组缠绕,保证两组绕组可以相互独立作用于电机。两个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分别朝向两组绕组,与定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保证两个转子组件互不干扰,实现相互独立旋转。两个转轴组件相互独立,且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步旋转。其中,两个转轴组件可以分别向电机的轴向两侧凸伸,也可以向电机的轴向同侧凸伸。由于定子组件的两组绕组相互独立,两个转子组件相互独立,且两个转轴组件相互独立,因而电机的轴向两端可以输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转矩,相当于利用一个电机实现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机的功能,故而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的显著优点。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两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均置于所述中空通道内。
定子铁芯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为转轴组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使得两个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可以插装于中空通道内,从而进一步缩短电机的轴向尺寸。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轴套,设于所述中空通道内,且两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部分插装于所述轴套内。
在中空通道内设置轴套,将两个转轴组件的一端均插装于轴套内,轴套可以对两个转轴组件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了两个转轴组件与定子组件之间互不干扰,并降低了转轴组件发生晃动、倾斜、移位等情况的概率,从而提高两个转轴组件的同轴度,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转轴组件的装配精度,安装更加方便。具体地,其中一个转轴组件的一端插装于轴套内,另一端向电机的轴向一侧凸伸,另一个转轴组件的一端插装于轴套内,另一端向电机的轴向另一侧凸伸,且两个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步旋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容纳于所述轴套内,并位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且使所述转轴适于相对所述轴套旋转,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
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旋转支撑部容纳于轴套内,并位于轴套与转轴之间,保证转轴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转轴与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实现了电机的动力输出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利用轴承来支撑转轴,可以显著提高转轴的使用可靠性。当然,旋转支撑部并不局限于轴承,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在轴套的内侧壁沿周向设置多个滚针,利用多个滚针来支撑转轴;或者,在轴套的内侧壁沿轴向设置多个连接环,连接环的内侧壁为光滑面,利用多个连接环来支撑转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
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轴承,能够对转轴的多个部位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旋转支撑部对转轴的支撑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且多个轴承位于对应的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便于多个轴承完全容纳在轴套内,则多个轴承与电机两端的端盖没有配合关系,因而只需集中保证轴套的加工精度即可,而不需要保证端盖的加工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既能有效提高对转轴组件的支撑可靠性,还便于容纳在轴套内,并减少部件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通道相配合,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与所述轴承配合,且所述轴套与所述中空通道通过凹凸结构配合,以限制所述轴套相对所述定子组件轴向移动。
轴套的外侧壁与中空通道相配合,轴套的内侧壁与轴承配合,保证轴套位置的稳定性;且轴套与中空通道通过凹凸结构配合,可以防止轴套相对定子组件沿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轴套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的法兰和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的壁面上的凹槽;其中,所述法兰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在轴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法兰,相应在中空通道的壁面上设置凹槽,则装配时使法兰嵌入凹槽中,即可实现轴套的装配定位,限制轴套沿定子组件的轴向移动。其中,法兰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缺口可以与后期注塑的即可凹凸配合,从而防止轴套相对于定子组件周向旋转,进而提高轴套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缺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缺口沿法兰的周向间隔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用于使两个所述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
在轴套的内侧壁上设置分隔部,利用分隔部可以将两个转轴组件的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从而有效防止两个转轴组件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了两个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地,分隔部为沟槽,用于安装环形挡圈或者挡板;分隔部也可以为环形凸起或者一体成型的隔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两个轴套封装盖,固接于所述轴套的轴向端口处,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组件轴向移动。
在轴套的轴向两个端口处安装轴套封装盖,可以防止位于轴套内的旋转支撑部轴向移动,从而起到限制两个转轴组件发生轴向移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可靠性。其中,轴套封装盖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轴套固定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中空通道内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且 使所述转轴适于相对所述定子铁芯旋转,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方向凸伸。
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旋转支撑部部分或全部容纳于中空通道内,并套设在转轴上,保证转轴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转轴与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实现了电机的动力输出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利用轴承来支撑转轴,可以显著提高转轴的使用可靠性。当然,旋转支撑部并不局限于轴承,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在中空通道的内侧壁沿周向设置多个滚针,利用多个滚针来支撑转轴;或者,在中空通道的内侧壁沿轴向设置多个连接环,连接环的内侧壁为光滑面,利用多个连接环来支撑转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
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轴承,能够对转轴的多个部位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旋转支撑部对转轴的支撑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且多个轴承分布在对应的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可以分散对转轴的多个部位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对转轴的支撑可靠性,显著降低转轴发生倾斜等情况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既能有效提高对转轴组件的支撑可靠性,还可以减少部件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两个轴承盖,套装在所述中空通道内并与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轴承盖相背设置,用于分别支撑对应的所述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所述轴承。
在中空通道内设置两个轴承盖,对两个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轴承(即相对靠近电机内部的轴承)进行支撑,由于两个轴承盖相背设置,可以对两个旋转支撑部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了两个转轴组件与定子组件之间互不干扰,并降低了转轴组件发生晃动、倾斜、移位等情况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转轴组件的装配精度,安装更加方便;且两个轴承盖可以起到分隔件的作用,将两个转轴组件的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从而有 效防止两个转轴组件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了两个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轴承的形状适配,所述轴承容纳在所述轴承盖内被所述轴承盖支撑。
轴承盖与轴承的形式适配,则两个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轴承可以沉入轴承盖内,从而得到有效的支撑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盖的开口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
轴承盖的开口端设有翻边,翻边径向向外延伸,可以与后期注塑的机壳凹凸配合,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轴承盖相对定子铁芯轴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在翻边上设置至少一个缺口,缺口可以与后期注塑的机壳凹凸配合,从而防止轴承盖相对于定子组件周向旋转,进而提高轴承盖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缺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缺口沿翻边的周向间隔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分别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所述电机的轴向两侧凸伸。
两个转轴组件分别沿电机的轴向朝电机的轴向两侧凸伸,使得电机的轴向两端均可以输出动力,且电机两端输出的动力互不干扰,丰富了电机的功能性。
当然,两个转轴组件也可以沿电机的轴向朝电机的轴向同侧凸伸,使得电机的轴向一端可以输出两个转矩,此时两个转轴组件的转轴可以嵌套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和沿所述定子轭部的周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组装形成所述定子铁芯,且多个所述定子齿部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两侧凸伸形成两组所述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所述定子轭部轴向两侧的所述定子齿上。
该方案将定子铁芯拆分成定子轭部和多个定子齿部,既有利于降低定子铁芯的加工难度,又有利于降低两组绕组的绕线难度。其中,定子轭部可以由多个定子冲片叠压形成,定子齿部也可以由多个定子冲片叠压形成。当然,定子铁芯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中部设有适配所述电机的轴套的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定子铁芯的中空通道的一部分;和/或,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定子齿部的局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定子 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卡接配合。
由于多个定子齿部沿定子轭部的周向方向排布,故而多个定子齿部围设出一定的中空空间,因而在定子轭部的径向的中部设置通孔,该通孔与前述中空空间即形成中空通道,可以为转轴组件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从而缩短电机的轴向尺寸。
在定子轭部的径向外侧壁设置卡槽,利用卡槽可以将定子齿部卡接在定子轭部上,从而实现定子轭部与定子齿部的组装,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也便于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齿身和与所述齿身的轴向一端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一侧的齿面,任一组所述定子齿的所有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线。
任一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定子齿包括齿身和齿面,齿面与齿身远离定子轭部的轴向端相连,因而位于定子轭部的轴向一侧;任一组定子齿的所有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定子轭部的轴线,保证了可以与该侧的转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齿部包括两个所述定子齿,且所述定子齿部的齿身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定子轭部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定子齿部相对所述定子轭部轴向移动。
一个定子齿部包括两个定子齿,两个定子齿的齿面分别位于定子轭部的轴向两侧,可以与两侧的转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相较于一个定子齿部仅包括一个定子齿的方案而言,减少了定子齿部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当然,一个定子齿部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定子齿,在定子铁芯的一个部位安装两个反向的定子齿部,形成两个定子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组件同轴连接的转子盘和安装在所述转子盘上的永磁体,所述转子盘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盘体外部和与所述盘体外部相连的盘体内部,其中,所述盘体外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盘体内部为圆盘状结构或者圆锥状结构。
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盘和永磁体,转子盘作为永磁体的安装载体,并实现转 子组件与转轴组件的同轴连接;永磁体安装在转子盘上,产生磁场与定子组件相互作用。其中,转子盘的盘体外部为圆盘状结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多个永磁体的排列;盘体内部为圆盘状结构或圆锥状结构,便于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合理设计转子盘与转轴组件的装配结构,为其他零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为注塑成型或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
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转子盘与转轴同轴连接且通过注塑成型或者焊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或者通过螺纹连接、过盈装配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有效保证了转轴与转子盘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了转轴与转子组件同步旋转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永磁体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子盘朝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海尔贝克阵列排列。
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便于排列,并减小电机的轴向尺寸、多个永磁体沿转子盘的周向方向均布在转子盘朝向定子轭部的表面上,使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之间形成轴向磁通。其中,相邻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极可以交替排列,也可以呈海尔贝克阵列(Halbach)排列,具体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绝缘框架,安装在所述定子齿上;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框架;多个插针,插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两组所述绕组的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所述插针上。
电机还包括绝缘框架、安装架和多个插针,绝缘框架安装在定子齿上,保证安装在定子齿上的绕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装架与绝缘框架固定连接,并插设有多个插针,两组绕组的引出线均固定连接在多个插针上,从而把两组绕组的出现头引出到一个固定稳定的导电载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为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弧形条状结构, 且所述安装架以及多个所述插针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
安装架为同轴于定子组件的弧形条状结构,且安装架以及多个插针位于两个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使得电机的结构相对规整,且不易干扰到电机的内部磁场,同时便于与外部线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为注塑体,并将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和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且所述机壳的外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均包括内端面和与所述内端面的外边缘相连的外端面,所述外端面位于所述内端面的径向外侧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内端面,使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形成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其中,两个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
电机还包括机壳,机壳为注塑体,包覆绝缘框架、安装架等结构,使得绝缘框架、安装架、多个插针以及轴套可以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保证了电机的稳定性;且机壳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绝缘框架、安装架以及多个插针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保证了这些部件包覆在机壳的径向外表面内,从而保证电机外观的完整性、规整性及其与外界的绝缘性。同时,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并不是规整的平面,而是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位于径向外侧凸出来的部分记为外端面,尺寸相对较小;位于内侧凹进去的部分记为内端面,尺寸相对较大。其中,两个内端面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即定子铁芯的两组齿面),便于更精确有效地控制齿面与永磁体之间的轴向气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的两个所述外端面分别设有两个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圆形凸台。
机壳的两个外端面设有两个圆形凸台,两个圆形凸台与定子组件同轴连接,便于与其他结构配合,来封装电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靠近多个所述插针的轴向一端设有台阶面,多个所述插针贯穿所述台阶面并沿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凸出于所述台阶面。
在机壳靠近多个插针的轴向一端设置台阶面,使多个插针贯穿台阶面并沿 定子组件的轴向凸出于台阶面,可以为插针与其他导电零件的接通或安装提供有利空间。其中,台阶面可以设置在圆形凸台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简化机壳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两个端部封装盖,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所述电机,且设有供两个所述转轴组件伸出的轴孔。
在机壳的轴向两端安装端部封装盖,保证了电机的完整性,对电机的内部结构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且端部封装盖设有轴孔,用于供对应的转轴伸出,保证电机的动力可以输出。其中,圆形凸台的外壁面与机壳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台阶,端部封装盖可以设置盖沿,恰好与该台阶适配,使得电机的外轮廓较为规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部封装盖的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机壳的两个外端面处的圆形凸台嵌入对应的所述环形凹槽内。
机壳的两个外端面设有两个圆形凸台,两个圆形凸台与定子组件同轴连接,而端部封装盖的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则将圆形凸台嵌入环形凹槽内,即可实现止口配合,进而实现端部封装盖的装配到位,结构简单,装配便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转轴组件的旋转支撑部的多个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的情况,所述端部封装盖设有用于容纳对应的所述转轴组件轴向靠外的所述轴承的轴承室。
在两个端部封装盖上设置轴承室,对两个转轴组件轴向靠外的轴承(即相对靠近电机外部的轴承)进行支撑,可以对两个旋转支撑部起到进一步的支撑和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两个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此外,将轴承室集成在端部封装盖上,使得端部封装盖也起到了轴承盖的作用,相较于额外设置轴承盖再固定在端部封装盖上的方案而言,减少了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端部封装盖的中间部位,先凹陷形成沉台,沉台的底壁再局部反向凸出形成凸台,凸台限定出的空间即为轴承室。进一步地,对应端部封装盖的转子盘的盘体内部构造成圆锥状斜面结构,以适配端部封装盖。这样可以合理利用中空通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机的轴向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控板,内置于所述电机任意一侧的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端部封装盖之间。
电控板的设置,有利于实现电机的自动化控制;将电控板设置在电机任意一侧,并位于该侧的转子组件与端部封装盖之间,既保证了电控板的稳定性,又便于电控板的线路输出。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两个风扇,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风扇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风机,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因而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轴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机;200-第一风扇;300-第二风扇;
1-定子组件;11-定子铁芯;111-定子轭部;1111-卡槽;1112-通孔;112-定子齿部;1121-齿面;1122-限位台阶;1123-齿身;121-第一绕组;122-第二绕组;
21-第一转子组件;211-第一转子盘;212-第一永磁体;22-第二转子组件;221-第二转子盘;2211-盘体外部;2212-盘体内部;222-第二永磁体;
3-轴套;31-外侧壁;32-内侧壁;33-法兰;34-缺口;35-沟槽;
41-第一转轴组件;411-第一转轴,412-第一旋转支撑部;42-第二转轴组件;421-第二转轴,422-第二旋转支撑部;
51-第一绝缘框架;52-第二绝缘框架;
6-安装架;
7-插针;
8-塑料机壳;81-齿部包裹面;82-第一圆形凸台;83-第二圆形凸台;84-台阶面;
9-电控板;
101-第一轴套封装盖;102-第二轴套封装盖;131-第一端部封装盖;132-第二端部封装盖。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轴承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端部封装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8至图1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机;200’-第一风扇;300’-第二风扇;
1’-定子组件;11’-定子铁芯;111’-定子轭部;1111’-卡槽;1112’-通孔;112’-定子齿部;1121’-齿面;1122’-限位台阶;1123’-齿身;121’-第一绕组;122’-第二绕组;
21’-第一转子组件;211’-第一转子盘;212’-第一永磁体;22’-第二转子组件;221’-第二转子盘;2211’-盘体外部;2212’-盘体内部;222’-第二永磁体;
31’-第一转轴组件;311’-第一转轴;312’-第一旋转支撑部;32’- 第二转轴组件;321’-第二转轴,322’-第二旋转支撑部;
41’-第一轴承盖;411’-外壁;412’-内壁;413’-翻边;414’-缺口;42’-第二轴承盖;
51’-第一绝缘框架;52’-第二绝缘框架;
6’-安装架;
7’-插针;
8’-机壳;81’-齿部包裹面;82’-第一圆形凸台;83’-第二圆形凸台;84’-台阶面;
9’-电控板;
101’-第一端部封装盖;102’-第二端部封装盖;1021’-轴承室;1022’-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及风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
具体地,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如图3所示,两组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定子齿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侧,并与定子组件1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向电机100的轴向朝远离定子铁芯11的方向凸伸,如图1和图2所示。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利用一个定子组件1与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以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的配合,实现了一个电机100的双动力独立输出,可以驱动两个风扇以各自的转速和转向独立旋转,互不干扰。相较于两个电机100背向轴伸分别连接两个风扇的方案而言,至少省去了一个定子组件1,缩小了风机的轴向尺寸,降低了风机的成本;相较于一个单轴电机100和齿轮机构相配合来实现两端轴伸的方案而言,实现了两个风扇以任意转速和任意转向旋转,实用功能性强,显著提升了风机功能性的多样化,也省去了齿轮机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安装难度。
具体而言,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定子齿,两组定子齿沿定子铁芯11的轴向朝两侧凸伸,供两组绕组缠绕,保证两组绕组可以相互独立作用于电机100。两个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侧,分别朝向两组绕组,与定子组件1形成轴向气隙,保证两个转子组件互不干扰,实现相互独立旋转。两个转轴组件相互独立,且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步旋转。其中,两个转轴组件可以分别向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凸伸,也可以向电机100的轴向同侧凸伸。由于定子组件1的两组绕组相互独立,两个转子组件相互独立,且两个转轴组件相互独立,因而电机100的轴向两端可以输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转矩,相当于利用一个电机100实现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机100的功能,故而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的显著优点。
其中,两个转子组件可以分别记为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与第一转子组件21相连的转轴组件记为第一转轴组件41,与第二转子组件22相连的转轴组件记为第二转轴组件42,与第一转子组件21配合的绕组记为第一绕组121,与第二转子组件22配合的绕组记为第二绕组122。
进一步地,定子铁芯11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两个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均置于中空通道内,如图1所示。
定子铁芯11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为转轴组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使得两个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可以插装于中空通道内,从而进一步 缩短电机100的轴向尺寸。
当然,也可以取消中空通道,即定子铁芯11的径向中部也可以为实心结构。
具体地,两个转轴组件分别沿电机100的轴向朝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凸伸,如图1和图2所示。
两个转轴组件分别沿电机100的轴向朝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凸伸,使得电机100的轴向两端均可以输出动力,且电机100两端输出的动力互不干扰,丰富了电机100的功能性。
当然,两个转轴组件也可以沿电机100的轴向朝电机100的轴向同侧凸伸,使得电机100的轴向一端可以输出两个转矩,此时两个转轴组件的转轴可以嵌套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电机100还包括:轴套3,设于中空通道内,且两个转轴组件的一部分插装于轴套3内。
在中空通道内设置轴套3,将两个转轴组件的一端均插装于轴套3内,轴套3可以对两个转轴组件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了两个转轴组件与定子组件1之间互不干扰,并降低了转轴组件发生晃动、倾斜、移位等情况的概率,从而提高两个转轴组件的同轴度,有利于提高电机10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转轴组件的装配精度,安装更加方便。
具体地,第一转轴组件41的一端插装于轴套3内,另一端向电机100的轴向一侧凸伸,第二转轴组件42的一端插装于轴套3内,另一端向电机100的轴向另一侧凸伸,且两个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定子铁芯11包括定子轭部111和沿定子轭部111的周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定子齿部112,如图3所示,多个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组装形成定子铁芯11,且多个定子齿部112向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两侧凸伸形成两组定子齿,两组绕组分别绕设在定子轭部111轴向两侧的定子齿上。
该方案将定子铁芯11拆分成定子轭部111和多个定子齿部112,既有利于降低定子铁芯11的加工难度,又有利于降低两组绕组的绕线难度。其中,定子轭部111可以由多个定子冲片叠压形成,定子齿部112也可以由多个定子 冲片叠压形成。当然,定子铁芯11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定子轭部111的径向中部设有适配电机100的轴套3的通孔1112,如图3所示,通孔1112构成定子铁芯11的中空通道的一部分。
由于多个定子齿部112沿定子轭部111的周向方向排布,故而多个定子齿部112围设出一定的中空空间,因而在定子轭部111的径向的中部设置通孔1112,该通孔1112与前述中空空间即形成中空通道,可以为转轴组件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从而缩短电机100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定子轭部111的径向外侧壁设有卡槽1111,如图3所示,定子齿部112的局部嵌入卡槽1111内,使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卡接配合。
在定子轭部111的径向外侧壁设置卡槽1111,利用卡槽1111可以将定子齿部112卡接在定子轭部111上,从而实现定子轭部111与定子齿部112的组装,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也便于装配。
其中,任一定子齿部112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定子齿包括齿身1123和与齿身1123的轴向一端相连且位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一侧的齿面1121,任一组定子齿的所有齿面1121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定子轭部111的轴线。
任一定子齿部112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定子齿包括齿身1123和齿面1121,齿面1121与齿身1123远离定子轭部111的轴向端相连,因而位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一侧;任一组定子齿的所有齿面1121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定子轭部111的轴线,保证了可以与该侧的转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
进一步地,定子齿部112包括两个定子齿,且定子齿部112的齿身1123上设有限位台阶1122,如图3所示,限位台阶1122与定子轭部111相抵靠,用于限制定子齿部112相对定子轭部111轴向移动。
一个定子齿部112包括两个定子齿,两个定子齿的齿面1121分别位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两侧,可以与两侧的转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相较于一个定子齿部112仅包括一个定子齿的方案而言,减少了定子齿部112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当然,一个定子齿部112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定子齿,在定子铁芯11的一个部位安装两个反向的定子齿部112,形成两个定子齿。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 转子组件包括与转轴组件同轴连接的转子盘和安装在转子盘上的永磁体,转子盘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盘体外部2211和与盘体外部2211相连的盘体内部2212,其中,盘体外部2211为圆盘状结构,盘体内部2212为圆盘状结构或者圆锥状结构。
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盘和永磁体,转子盘作为永磁体的安装载体,并实现转子组件与转轴组件的同轴连接;永磁体安装在转子盘上,产生磁场与定子组件1相互作用。其中,转子盘的盘体外部2211为圆盘状结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多个永磁体的排列;盘体内部2212为圆盘状结构或圆锥状结构,便于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合理设计转子盘与转轴组件的装配结构,为其他零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空间。
具体地,第一转子组件21的转子盘和永磁体分别记为第一转子盘211和第一永磁体212,第二转子组件22的转子盘和永磁体分别记为第二转子盘221和第二永磁体222。
进一步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转子盘与转轴同轴连接。
其中,转子盘与转轴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或者,转子盘与转轴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或者,转子盘与转轴螺纹连接。
或者,转子盘与转轴过盈配合。
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转子盘与转轴同轴连接且通过注塑成型或者焊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或者通过螺纹连接、过盈装配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有效保证了转轴与转子盘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了转轴与转子组件同步旋转的可靠性。当然,转轴与转子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比如紧固件连接等方式。
具体地,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永磁体周向均布于转子盘朝向定子轭部111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海尔贝克阵列排列。
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便于排列,并减小电机100的轴向尺寸、多个永磁体沿转子盘的周向方向均布在转子盘朝向定子轭部111的表面上,使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1之间形成轴向磁通。其中,相邻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 极可以交替排列,也可以呈海尔贝克阵列(Halbach)排列,具体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旋转支撑部容纳于轴套3内,并位于轴套3与转轴之间,用于支撑转轴且使转轴适于相对轴套3旋转,转轴与转子组件同轴连接。
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旋转支撑部容纳于轴套3内,并位于轴套3与转轴之间,保证转轴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转轴与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实现了电机100的动力输出功能。
具体地,第一转轴组件41的转轴和旋转支撑部,分别记为第一转轴411和第一旋转支撑部412,第二转轴组件42的转轴和旋转支撑部,分别记为第二转轴421和第二旋转支撑部422。
其中,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如图1和图2所示。
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利用轴承来支撑转轴,可以显著提高转轴的使用可靠性。当然,旋转支撑部并不局限于轴承,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在轴套3的内侧壁32沿周向设置多个滚针,利用多个滚针来支撑转轴;或者,在轴套3的内侧壁32沿轴向设置多个连接环,连接环的内侧壁为光滑面,利用多个连接环来支撑转轴。
具体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轴承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如图1和图2所示。
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轴承,能够对转轴的多个部位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旋转支撑部对转轴的支撑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且多个轴承位于对应的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便于多个轴承完全容纳在轴套3内,则多个轴承与电机两端的端盖没有配合关系,因而只需集中保证轴套3的加工精度即可,而不需要保证端盖的加工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其中,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既能有效提高对转轴组件的支撑可靠性,还便于容纳在轴套3内,并减少部件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轴套3的外侧壁31与中空通道相配合,轴套3的内侧壁32与轴承配合,且轴套3与中空通道通过凹凸结构配合,以限制轴套3相对定子 组件1轴向移动。
轴套3的外侧壁31与中空通道相配合,轴套3的内侧壁32与轴承配合,保证轴套3位置的稳定性;且轴套3与中空通道通过凹凸结构配合,可以防止轴套3相对定子组件1沿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轴套3的稳定性。
具体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轴套3的外侧壁31上的法兰33(如图4)和设置在中空通道的壁面上的凹槽;其中,法兰33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34,如图4所示。
在轴套3的外侧壁31上设置法兰33,相应在中空通道的壁面上设置凹槽,则装配时使法兰33嵌入凹槽中,即可实现轴套3的装配定位,限制轴套3沿定子组件1的轴向移动。其中,法兰33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34,缺口34可以与后期注塑的机壳8凹凸配合,从而防止轴套3相对于定子组件1周向旋转,进而提高轴套3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缺口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缺口34沿法兰33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轴套3的内侧壁32上设有分隔部,分隔部用于使两个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
在轴套3的内侧壁32上设置分隔部,利用分隔部可以将两个转轴组件的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从而有效防止两个转轴组件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了两个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比如,分隔部为沟槽35(如图4所示),用于安装环形挡圈或者挡板;分隔部也可以为环形凸起或者一体成型的隔板。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机100还包括:绝缘框架、安装架6和多个插针7,如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地,绝缘框架安装在定子齿上;安装架6固定连接于绝缘框架;多个插针7插设于安装架6上,且两组绕组的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插针7上。
电机100还包括绝缘框架、安装架6和多个插针7,绝缘框架安装在定子齿上,保证安装在定子齿上的绕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装架6与绝缘框架固定连接,并插设有多个插针7,两组绕组的引出线均固定连接在多个插针7上,从而把两组绕组的出现头引出到一个固定稳定的导电载体上。
其中,绝缘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组,两个或两组绝缘框架分别安装在两组定子齿上,且分别记为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安装架6与其中一个绝缘框架固定连接。
具体地,安装架6为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弧形条状结构,且安装架6以及多个插针7位于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如图5所示。
安装架6为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弧形条状结构,且安装架6以及多个插针7位于两个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使得电机100的结构相对规整,且不易干扰到电机100的内部磁场,同时便于与外部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电机100还包括机壳8,如图2所示,机壳8为注塑体,并将绝缘框架、安装架6、多个插针7和轴套3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图5所示,且机壳8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1、绝缘框架、安装架6、多个插针7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均包括内端面和与内端面的外边缘相连的外端面,外端面位于内端面的径向外侧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内端面,使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形成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其中,两个内端面与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
电机100还包括机壳8,机壳8为注塑体,包覆绝缘框架、安装架6等结构,使得绝缘框架、安装架6、多个插针7以及轴套3可以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保证了电机100的稳定性;且机壳8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1、绝缘框架、安装架6以及多个插针7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保证了这些部件包覆在机壳8的径向外表面内,从而保证电机100外观的完整性、规整性及其与外界的绝缘性。同时,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也可以叫齿部包裹面81)并不是规整的平面,而是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如图2和图5所示,位于径向外侧凸出来的部分记为外端面,尺寸相对较小;位于内侧凹进去的部分记为内端面,尺寸相对较大,如图2和图5所示。
其中,两个内端面(也就是机壳8径向内侧的轴向两端面)与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即定子铁芯11的两组齿面1121),便于更精确有效地控制齿面与永磁体之间的轴向气隙。
进一步地,机壳8的两个外端面分别设有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圆形凸台,如图5所示。
机壳8的两个外端面(也就是机壳8的径向外侧的轴向两端面)设有两个圆形凸台,两个圆形凸台与定子组件1同轴连接,便于与其他结构配合,来封装电机100。进一步地,圆形凸台上可以设置一些避让缺口,便于电机100的装配或调试。
其中,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一侧的圆形凸台,记为第一圆形凸台82,位于第二转子组件22一侧的圆形凸台记为第二圆形凸台83。
进一步地,机壳8靠近多个插针7的轴向一端设有台阶面84,多个插针7贯穿台阶面84并沿定子组件1的轴向凸出于台阶面84,如图5所示。
在机壳8靠近多个插针7的轴向一端设置台阶面84,使多个插针7贯穿台阶面84并沿定子组件1的轴向凸出于台阶面84,可以为插针7与其他导电零件的接通或安装提供有利空间。其中,台阶面84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圆形凸台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简化机壳8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100还包括:两个端部封装盖,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机壳8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电机100,且设有供两个转轴组件伸出的轴孔。
在机壳8的轴向两端安装端部封装盖,保证了电机100的完整性,对电机100的内部结构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且端部封装盖设有轴孔,用于供对应的转轴伸出,保证电机100的动力可以输出。其中,圆形凸台的外壁面与机壳8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台阶,端部封装盖可以设置盖沿,恰好与该台阶适配,使得电机100的外轮廓较为规整。
其中,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一侧的端部封装盖记为第一端部封装盖131,位于第二转子组件22一侧的端部封装盖记为第二端部封装盖132。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100还包括:电控板9,内置于电机100任意一侧的转子组件与端部封装盖之间。
电控板9的设置,有利于实现电机100的自动化控制;将电控板9设置在电机100任意一侧,并位于该侧的转子组件与端部封装盖之间,既保证了电控板9的稳定性,又便于电控板9的线路输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机100还包括:两个轴套3封装盖,固接于轴套3的轴向端口处,用于限制转轴组件轴向移动。
在轴套3的轴向两个端口处安装轴套3封装盖,可以防止位于轴套3内的旋转支撑部轴向移动,从而起到限制两个转轴组件发生轴向移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使用可靠性。其中,轴套3封装盖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轴套3固定连接。
其中,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一侧的轴套3封装盖,记为第一轴套封装盖101,位于第二转子组件22一侧的轴套3封装盖,记为第二轴套封装盖102。
如图7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100和两个风扇,两个风扇分别与电机100的两个转轴组件固定连接,两个风扇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100,因而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其中,与第一转轴组件41相连的风扇记为第一风扇200,与第二转轴组件42相连的风扇记为第二风扇300。
本说明书中,以图1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简称为“轴向”,以环绕中心轴线的方向简称为“周向”,以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方向简称为“径向”。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示例来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及风机。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两个转子组件(即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轴套3和两个转轴组件(即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二转轴组件42)。
具体地,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和两组绕组(即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定子铁芯11由定子轭部111和多个可拆卸的定子齿部112连接成一个径向中空、轴向两侧齿伸的整体,定子径向中空为电机100的轴承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分别缠绕于定子轴向两侧的定子齿身1123上,而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可以相互独立作用于电机100。
定子轭部111径向外侧开有多个槽口(即卡槽1111),用于定子齿部112的配合安装;定子轭部111径向内侧开有圆孔槽(即通孔1112),用于轴套3的安装。
单个定子齿部112具有至少一个齿身1123和至少一个齿面1121,多个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配合安装完成后,定子轭部111轴向两侧具有两组齿身1123和两组齿面1121,且与同一转子组件相作用的一组齿面1121均在一个平面内并垂直于轴线;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配合安装的面上设计有限位台阶1122,用于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端面抵靠,以限定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相对位置。
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背向同轴可旋转地置于定子组件1轴向两侧外,与定子组件1形成轴向气隙。第一转子组件21包括第一转子盘211和第一永磁体212,第二转子组件22包括第二转子盘221和第二永磁体222,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可相互独立旋转。
第一转子盘211与第二转子盘221结构大体一致,以其中的一个转子盘为例进行说明,转子盘径向外侧为圆盘状结构,径向内侧为圆盘状平面或圆锥状斜面结构,为其他零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空间。
转子盘径向外侧为圆盘状结构,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转轴固定连接。
第一永磁体212和第二永磁体222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并周向均布于转子盘圆盘状结构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两永磁体的N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Halbach排列。
轴套3位于定子铁芯11中空内,同轴固定并伸出定子轭部111轴向两侧。
轴套3外壁与定子轭部111径向内侧圆槽孔相配合,轴套3的内壁与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二转轴组件42的轴承配合,轴套3径向外侧设计一个法兰33,用于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限位,并在法兰33径向均布设计多个小缺口34,用于止转连接;轴套3内壁中部位置设有一个沟槽35,用于挡圈的安装,以间隔两个转轴组件的第一旋转支撑部412和第二旋转支撑部422。
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二转轴组件42分别与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同轴固连,从电机100轴向两侧同轴输出,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二转轴组件42可相互独立旋转。第一转轴组件41包括第一转轴411和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同轴设于第一转轴411径向外侧且轴向间隔置于其固连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形成第一旋转支撑部412;第二转轴组件42包括第二转轴421和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同轴设于第二转轴421径向外侧且轴向间隔置于其固连转 子组件的轴向同侧,形成第二旋转支撑部422。第一转轴组件41的第一旋转支撑部412和第二转轴组件42的第二旋转支撑部422置于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全部收容于轴套3内。
电机100还包括安装于定子齿的齿身1123上的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固接于第一绝缘框架51或第二绝缘框架52上的安装架6和插于安装架6上的多个插针7。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插针7上,从而把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的出线头引出到一个固定稳定的导电载体上。
安装架6为同轴于定子的弧形条状结构,安装架6、多个插针7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的径向外侧。
电机100还包括塑料机壳8,塑料机壳8把定子组件1、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安装架6、多个插针7和轴套3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塑料机壳8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1、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安装架6、多个插针7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轴向两侧定子齿部112包裹面(即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出定子组件1的两组齿面1121;塑料机壳8轴向两端外侧设计两个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圆柱凸台(即圆形凸台);塑料机壳8在插针7所在侧设有一个台阶面84,且插针7露出台阶面84一定距离,为插针7与其他导电零件的接通或安装提供空间。
电机100还包括第一轴套封装盖101和第二轴套封装盖102,第一轴套封装盖101和第二轴套封装盖102固接于轴套3端口处,限定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二转轴组件42的轴向移动。
电机100还包括第一端部封装盖131和第二端部封装盖132,第一端部封装盖131和第二端部封装盖132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塑料机壳8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电机100,且端部封装盖和与塑料机壳8采用止口配合。
电机100还可包括一个电控板9,电控板9内置于电机100任意一侧的第一转子组件21与第一端部封装盖131之间或第二转子组件22与第二端部封装盖132之间。
一种风机,包括:电机100、第一风扇200、第二风扇300,第一风扇200、第二风扇300分别与电机100两侧输出的第一转轴组件41和第二转轴组件42 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风扇200与第二风扇300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由此,上述电机及风机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下面参照图8至图15描述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及风机。
实施例一
如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
具体地,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定子铁芯11’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如图9所示,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如图10所示,两组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定子齿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侧,并与定子组件1’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旋转支撑部至少部分容纳于中空通道内并套设在转轴上,用于支撑转轴且使转轴适于相对定子铁芯11’旋转,两个转轴分别与两个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电机100’的轴向朝远离定子铁芯11’的方向凸伸,如图8和图9所示。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利用一个定子组件1’与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以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的配合,实现了一个电机100’的双动力独立输出,可以驱动两个风扇以各自的转速和转向独立旋转,互不干扰。相较于两个电机100’背向轴伸分别连接两个风扇的方案而言,至少省去了一个定子组件1’,缩小了风机的轴向尺寸,降低了风机的成本;相较于一个单轴电机100’和齿轮机构相配合来实现两端轴伸的方案而言,实现了两个风扇以任意转速和任意转向旋转,实用功能性强,显著提升了风机功能性的多样化,也省去了齿轮机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安装难度。
具体而言,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和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定子齿,两组定子齿沿定子铁芯11’的轴向朝两侧凸伸,供两组绕组缠绕,保证两组绕组可以相互独立作用于电机100’;定子铁芯11’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为转轴组件的安装提供有利 的轴向安装空间,使得两个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可以插装于中空通道内,从而进一步缩短电机100’的轴向尺寸。两个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侧,分别朝向两组绕组,与定子组件1’形成轴向气隙,保证两个转子组件互不干扰,实现相互独立旋转。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旋转支撑部部分或全部容纳于中空通道内,并套设在转轴上,保证转轴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转轴与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实现了电机100’的动力输出功能。两个转轴组件相互独立,且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轴连接,分别与对应的转子组件同步旋转。其中,两个转轴组件可以分别向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凸伸,也可以向电机100’的轴向同侧凸伸。由于定子组件1’的两组绕组相互独立,两个转子组件相互独立,且两个转轴组件相互独立,因而电机100’的轴向两端可以输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转矩,相当于利用一个电机100’实现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机100’的功能,故而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的显著优点。
其中,两个转子组件可以分别记为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与第一转子组件21’相连的转轴组件记为第一转轴组件31’,与第二转子组件22’相连的转轴组件记为第二转轴组件32’,与第一转子组件21’配合的绕组记为第一绕组121’,与第二转子组件22’配合的绕组记为第二绕组122’。
具体地,第一转轴组件31’的转轴和旋转支撑部,分别记为第一转轴311’和第一旋转支撑部312’,第二转轴组件32’的转轴和旋转支撑部,分别记为第二转轴321’和第二旋转支撑部322’。
其中,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如图8和图9所示。
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利用轴承来支撑转轴,可以显著提高转轴的使用可靠性。当然,旋转支撑部并不局限于轴承,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在中空通道的内侧壁沿周向设置多个滚针,利用多个滚针来支撑转轴;或者,在中空通道的内侧壁沿轴向设置多个连接环,连接环的内侧壁为光滑面,利用多个连接环来支撑转轴。
具体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轴承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如图8和图9所示。
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轴承,能够对转轴的多个部位进行支撑, 有利于提高旋转支撑部对转轴的支撑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且多个轴承位于对应的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可以分散对转轴的多个部位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对转轴的支撑可靠性,显著降低转轴发生倾斜等情况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机100’的使用可靠性。
比如,轴承的数量为两个,如图8和图9所示,两个轴承既能有效提高对转轴组件的支撑可靠性,还可以减少部件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电机100’还包括:两个轴承盖,套装在中空通道内并与定子铁芯11’固定连接,且两个轴承盖相背设置,用于分别支撑对应的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轴承。
在中空通道内设置两个轴承盖,对两个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轴承(即相对靠近电机100’内部的轴承)进行支撑,由于两个轴承盖相背设置,可以对两个旋转支撑部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了两个转轴组件与定子组件1’之间互不干扰,并降低了转轴组件发生晃动、倾斜、移位等情况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电机10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转轴组件的装配精度,安装更加方便;且两个轴承盖可以起到分隔件的作用,将两个转轴组件的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从而有效防止两个转轴组件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了两个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其中,对应第一转轴组件31’的轴承盖记为第一轴承盖41’,对应第二转轴组件32’的轴承盖记为第二轴承盖42’。
进一步地,轴承盖与轴承的形状适配,如图9和图11所示,轴承容纳在轴承盖内被轴承盖支撑,如图8所示。
轴承盖与轴承的形式适配,则两个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轴承可以沉入轴承盖内,从而得到有效的支撑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轴承盖的开口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413’,如图11所示。
轴承盖的开口端设有翻边413’,翻边413’径向向外延伸,可以与后期注塑的机壳8’凹凸配合,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轴承盖相对定子铁芯11’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翻边413’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414’,如图11所示。
在翻边413’上设置至少一个缺口414’,缺口414’可以与后期注塑的机 壳8’凹凸配合,从而防止轴承盖相对于定子组件1’周向旋转,进而提高轴承盖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缺口4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缺口414’沿翻边413’的周向间隔分布。
具体地,两个转轴组件分别沿电机100’的轴向朝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凸伸,如图8和图9所示。
两个转轴组件分别沿电机100’的轴向朝电机100’的轴向两侧凸伸,使得电机100’的轴向两端均可以输出动力,且电机100’两端输出的动力互不干扰,丰富了电机100’的功能性。
当然,两个转轴也可以沿电机100’的轴向朝电机100’的轴向同侧凸伸,使得电机100’的轴向一端可以输出两个转矩,此时两个转轴组件的转轴可以嵌套设置。
进一步地,定子铁芯11’包括定子轭部111’和沿定子轭部111’的周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定子齿部112’,如图10所示,多个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组装形成定子铁芯11’,且多个定子齿部112’向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两侧凸伸形成两组定子齿,两组绕组分别绕设在定子轭部111’轴向两侧的定子齿上。
该方案将定子铁芯11’拆分成定子轭部111’和多个定子齿部112’,既有利于降低定子铁芯11’的加工难度,又有利于降低两组绕组的绕线难度。其中,定子轭部111’可以由多个定子冲片叠压形成,定子齿部112’也可以由多个定子冲片叠压形成。当然,定子铁芯11’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定子轭部111’的径向中部设有适配电机100’的轴承盖的通孔1112’,如图10所示,通孔1112’构成定子铁芯11’的中空通道的一部分。
由于多个定子齿部112’沿定子轭部111’的周向方向排布,故而多个定子齿部112’围设出一定的中空空间,因而在定子轭部111’的径向的中部设置通孔1112’,该通孔1112’与前述中空空间即形成中空通道,可以为转轴组件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从而缩短电机100’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定子轭部111’的径向外侧壁设有卡槽1111’,如图10所示,定子齿部112’的局部嵌入卡槽1111’内,使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卡接配合。
在定子轭部111’的径向外侧壁设置卡槽1111’,利用卡槽1111’可以将定子齿部112’卡接在定子轭部111’上,从而实现定子轭部111’与定子齿部112’的组装,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也便于装配。
其中,任一定子齿部112’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定子齿包括齿身1123’和与齿身1123’的轴向一端相连且位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一侧的齿面1121’,任一组定子齿的所有齿面1121’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定子轭部111’的轴线。
任一定子齿部112’包括至少一个定子齿,定子齿包括齿身1123’和齿面1121’,齿面1121’与齿身1123’远离定子轭部111’的轴向端相连,因而位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一侧;任一组定子齿的所有齿面1121’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定子轭部111’的轴线,保证了可以与该侧的转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
进一步地,定子齿部112’包括两个定子齿,且定子齿部112’的齿身1123’上设有限位台阶1122’,如图10所示,限位台阶1122’与定子轭部111’相抵靠,用于限制定子齿部112’相对定子轭部111’轴向移动。
一个定子齿部112’包括两个定子齿,两个定子齿的齿面1121’分别位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两侧,可以与两侧的转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相较于一个定子齿部112’仅包括一个定子齿的方案而言,减少了定子齿部112’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当然,一个定子齿部112’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定子齿,在定子铁芯11’的一个部位安装两个反向的定子齿部112’,形成两个定子齿。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转子组件包括与对应的转轴同轴连接的转子盘和安装在转子盘上的永磁体,转子盘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盘体外部2211’和与盘体外部2211’相连的盘体内部2212’,其中,盘体外部2211’为圆盘状结构,盘体内部2212’为圆盘状结构或者圆锥状结构。
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盘和永磁体,转子盘作为永磁体的安装载体,并实现转子组件与转轴的同轴连接;永磁体安装在转子盘上,产生磁场与定子组件1’相互作用。其中,转子盘的盘体外部2211’为圆盘状结构,结构较为规整, 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多个永磁体的排列;盘体内部2212’为圆盘状结构或圆锥状结构,便于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合理设计转子盘与转轴组件的装配结构,为其他零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空间。
具体地,第一转子组件21’的转子盘和永磁体分别记为第一转子盘211’和第一永磁体212’,第二转子组件22’的转子盘和永磁体分别记为第二转子盘221’和第二永磁体222’。
其中,转子盘与转轴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或者,转子盘与转轴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或者,转子盘与转轴螺纹连接。
或者,转子盘与转轴过盈配合。
转轴组件包括转轴,与转轴同轴连接且通过注塑成型或者焊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或者通过螺纹连接、过盈装配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有效保证了转轴与转子盘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了转轴与转子组件同步旋转的可靠性。当然,转轴与转子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比如紧固件连接、焊接等方式。
具体地,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永磁体周向均布于转子盘朝向定子轭部111’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海尔贝克阵列排列。
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便于排列,并减小电机100’的轴向尺寸、多个永磁体沿转子盘的周向方向均布在转子盘朝向定子轭部111’的表面上,使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1’之间形成轴向磁通。其中,相邻两个永磁体的N极和S极可以交替排列,也可以呈海尔贝克阵列(Halbach)排列,具体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机100’还包括:绝缘框架、安装架6’和多个插针7’,如图8和图9所示。
具体地,绝缘框架安装在定子齿上;安装架6’固定连接于绝缘框架;多个插针7’插设于安装架6’上,且两组绕组的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插针7’上。
电机100’还包括绝缘框架、安装架6’和多个插针7’,绝缘框架安装在定子齿上,保证安装在定子齿上的绕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装架6’与绝缘框架固定连接,并插设有多个插针7’,两组绕组的引出线均固定连接在多个插针7’上,从而把两组绕组的出现头引出到一个固定稳定的导电载体上。
其中,绝缘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组,两个或两组绝缘框架分别安装在两组定子齿上,且分别记为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安装架6’与其中一个绝缘框架固定连接。
具体地,安装架6’为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弧形条状结构,且安装架6’以及多个插针7’位于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如图13所示。
安装架6’为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弧形条状结构,且安装架6’以及多个插针7’位于两个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使得电机100’的结构相对规整,且不易干扰到电机100’的内部磁场,同时便于与外部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电机100’还包括机壳8’,如图9所示,机壳8’为注塑体,并将绝缘框架、安装架6’、多个插针7’和电机100’的两个轴承盖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图13所示,且机壳8’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1’、绝缘框架、安装架6’、多个插针7’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均包括内端面和与内端面的外边缘相连的外端面,外端面位于内端面的径向外侧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内端面,使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形成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其中,两个内端面与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
电机100’还包括机壳8’,机壳8’为注塑体,包覆绝缘框架、安装架6’等结构,使得绝缘框架、安装架6’、多个插针7’以及两个轴承盖可以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保证了电机100’的稳定性;且机壳8’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1’、绝缘框架、安装架6’以及多个插针7’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保证了这些部件包覆在机壳8’的径向外表面内,从而保证电机100’外观的完整性、规整性及其与外界的绝缘性。同时,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也可以叫齿部包裹面81’)并不是规整的平面,而是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如图9和图12所示,位于径向外侧凸出来的部分记为外端面,尺寸相对较小;位于内侧凹进去的部分记为内端面,尺寸相对较大,如图9和图12所示。
其中,两个内端面(也就是机壳8’径向内侧的轴向两端面)与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定子铁芯11’的轴向两端面(即定子铁芯11’的两组齿面1121’),便于更精确有效地控制齿面与永磁体之间的轴向气隙。
进一步地,机壳8’靠近多个插针7’的轴向一端设有台阶面84’,多个插针7’贯穿台阶面84’并沿定子组件1’的轴向凸出于台阶面84’,如图13所示。
在机壳8’靠近多个插针7’的轴向一端设置台阶面84’,使多个插针7’贯穿台阶面84’并沿定子组件1’的轴向凸出于台阶面84’,可以为插针7’与其他导电零件的接通或安装提供有利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电机100’还包括:两个端部封装盖,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机壳8’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电机100’,且设有供对应的转轴伸出的轴孔。
在机壳8’的轴向两端安装端部封装盖,保证了电机100’的完整性,对电机100’的内部结构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且端部封装盖设有轴孔,用于供对应的转轴伸出,保证电机100’的动力可以输出。其中,圆形凸台的外壁面与机壳8’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台阶,端部封装盖可以设置盖沿,恰好与该台阶适配,使得电机100’的外轮廓较为规整。
其中,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一侧的端部封装盖记为第一端部封装盖101’,位于第二转子组件22’一侧的端部封装盖记为第二端部封装盖102’。
进一步地,端部封装盖设有用于容纳对应的转轴组件轴向靠外的轴承的轴承室1021’,如图12所示。
在两个端部封装盖上设置轴承室1021’,对两个转轴组件轴向靠外的轴承(即相对靠近电机100’外部的轴承)进行支撑,可以对两个旋转支撑部起到进一步的支撑和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两个转轴组件的使用可靠性。此外,将轴承室1021’集成在端部封装盖上,使得端部封装盖也起到了轴承盖的作用,相较于额外设置轴承盖再固定在端部封装盖上的方案而言,减少了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比如,如图12所示,端部封装盖的中间部位,先凹陷形成沉台,沉台的底壁再局部反向凸出形成凸台,凸台限定出的空间即为轴承室1021’。进一 步地,对应端部封装盖的转子盘的盘体内部构造成圆锥状斜面结构,如图14所示,以适配端部封装盖。这样可以合理利用中空通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机100’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机壳8’的两个外端面分别设有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圆形凸台,如图13所示,所述端部封装盖的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1022’,所述圆形凸台嵌入对应的所述环形凹槽1022’内,如图8所示。
机壳的两个外端面(也就是机壳8’的径向外侧的轴向两端面)设有两个圆形凸台,两个圆形凸台与定子组件同轴连接,而端部封装盖的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1022’,则将圆形凸台嵌入环形凹槽1022’内,即可实现止口配合,进而实现端部封装盖的装配到位,结构简单,装配便捷。
其中,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一侧的圆形凸台,记为第一圆形凸台82’,位于第二转子组件22’一侧的圆形凸台记为第二圆形凸台83’。进一步地,台阶面84’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圆形凸台的内侧壁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简化机壳8’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电机100’还包括:电控板9’,内置于电机100’任意一侧的转子组件与端部封装盖之间。
电控板9’的设置,有利于实现电机100’的自动化控制;将电控板9’设置在电机100’任意一侧,并位于该侧的转子组件与端部封装盖之间,既保证了电控板9’的稳定性,又便于电控板9’的线路输出。
如图15所示,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三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100’和两个风扇,两个风扇分别与电机100’的两个转轴组件固定连接,两个风扇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因包括第三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100’,因而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其中,与第一转轴组件31’相连的风扇记为第一风扇200’,与第二转轴组件32’相连的风扇记为第二风扇300’。
本说明书中,以图8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简称为“轴向”,以环绕中心轴线的方向简称为“周向”,以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方向简称为“径向”。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示例来描述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及风机。
如图8至图15所示,一种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两个转子组件(即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和两个转轴组件(即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
具体地,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和两组绕组(即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定子铁芯11’由定子轭部111’和多个可拆卸的定子齿部112’连接成一个径向中空、轴向两侧齿伸的整体,定子径向中空为电机100’的轴承提供有利的轴向安装空间,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分别缠绕于定子轴向两侧的定子齿身1123’上,而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可以相互独立作用于电机100’。
定子轭部111’径向外侧开有多个槽口(即卡槽1111’),用于定子齿部112’的配合安装;定子轭部111’径向内侧开有圆孔槽(即通孔1112’),用于部分或全部收容第一转轴组件31’的第一旋转支撑部312’和第二转轴组件32’的第二旋转支撑部322’。
单个定子齿部112’具有至少一个齿身1123’和至少一个齿面1121’,多个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配合安装完成后,定子轭部111’轴向两侧具有两组齿身1123’和两组齿面1121’,且与同一转子组件相作用的一组齿面1121’均在一个平面内并垂直于轴线;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配合安装的面上设计有限位台阶1122’,用于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端面抵靠,以限定定子齿部112’与定子轭部111’的轴向相对位置。
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背向同轴可旋转地置于定子组件1’轴向两侧外,与定子组件1’形成轴向气隙。第一转子组件21’包括第一转子盘211’和第一永磁体212’,第二转子组件22’包括第二转子盘221’和第二永磁体222’,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可相互独立旋转。
第一转子盘211’与第二转子盘221’结构大体一致,以其中的一个转子盘为例进行说明,转子盘径向外侧为圆盘状结构,径向内侧为圆盘状平面或圆锥状斜面结构,为其他零件的安装提供有利的空间。
转子盘径向外侧为圆盘状结构,并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对应的转轴固定连接。
第一永磁体212’和第二永磁体222’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并周向均布于转子盘圆盘状结构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两永磁体的N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Halbach排列。
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分别与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同轴固连,从电机100’轴向两侧同轴输出,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可相互独立旋转。第一转轴组件31’包括第一转轴311’和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同轴设于第一转轴311’径向外侧且分置于其固连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形成第一旋转支撑部312’;第二转轴组件32’包括第二转轴321’和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同轴设于第二转轴321’径向外侧且分置于其固连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形成第二旋转支撑部322’。第一转轴组件31’的第一旋转支撑部312’和第二转轴组件32’的第二旋转支撑部322’置于电机100’的轴向两侧,部分或全部收容于定子组件1’的径向中空内。
电机100’还包括两个轴承盖(即第一轴承盖41’和第二轴承盖42’),第一轴承盖41’和第二轴承盖42’与定子组件1’同轴固定连接,并背向开口向外的设于定子轭部111’的圆孔槽内,用于支撑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靠近电机100’内部的轴承。第一轴承盖41’和第二轴承盖42’为薄壁圆柱状结构,以第一轴承盖41’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一轴承盖41’的外壁411’与定子轭部111’径向内侧圆槽孔相配合,第一轴承盖41’的内壁412’与第一转轴组件31’的轴承配合;第一轴承盖41’径向外侧设计一个小翻边413’,并在翻边413’上径向均布设计多个小缺口414’,用于止转连接。
电机100’还包括安装于定子齿的齿身1123’上的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固接于第一绝缘框架51’或第二绝缘框架52’上的安装架6’和插于安装架6’上的多个插针7’。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插针7’上,从而把第一绕组121’和第二绕组122’的出线头引出到一个固定稳定的导电载体上。
安装架6’为同轴于定子的弧形条状结构,安装架6’、多个插针7’位于第一转子组件21’和第二转子组件22’的径向外侧。
电机100’还包括塑料机壳8’,塑料机壳8’把定子组件1’、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安装架6’、多个插针7’、第一轴承盖41’和第二轴承盖42’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塑料机壳8’的外径大于定子组件1’、第一绝缘框架51’和第二绝缘框架52’、安装架6’、多个插针7’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轴向两侧定子齿部112’包裹面(即机壳8’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出定子组件1’的两组齿面1121’;塑料机壳8’轴向两端外侧设计两个同轴于定子组件1’的圆柱凸台(即圆形凸台);塑料机壳8’在插针7’所在侧设有一个台阶面84’,且插针7’露出台阶面84’一定距离,为插针7’与其他导电零件的接通或安装提供空间。
电机100’还包括第一端部封装盖101’和第二端部封装盖102’,第一端部封装盖101’和第二端部封装盖102’分别穿过第一转轴311’和第二转轴321’,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塑料机壳8’的轴向两端,用于支撑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靠近电机100’外侧的轴承,并封装电机。以第二端部封装盖102’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二端部封装盖102’外侧设计有与塑料机壳圆柱面凸台(即第二圆形凸台83’)配合的止口(即环形凹槽1022’),径向内侧设计有向地阿基主体内侧下沉的轴承室1021’,从而把轴承沉入第二端部封装盖102’内侧,以降低电机100’的整体轴向尺寸。
电机100’还可包括一个电控板9’,电控板9’内置于电机100’任意一侧的第一转子组件21’与第一端部封装盖101’之间或第二转子组件22’与第二端部封装盖102’之间。
一种风机,包括:电机100’、第一风扇200’、第二风扇300’,第一风扇200’、第二风扇300’分别与电机100’两侧输出的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风扇200’与第二风扇300’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由此,上述电机及风机具有结构紧凑、实用功能性强、安装方便、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机,利用一个定子组件与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以及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的配合,实现了一个电机的双动力独立输出,可以驱动两个风扇以各自的转速和转向独立旋转,互不干扰。相较于两个 电机背向轴伸分别连接两个风扇的方案而言,至少省去了一个定子组件,缩小了风机的轴向尺寸,降低了风机的成本;相较于一个单轴电机和齿轮机构相配合来实现两端轴伸的方案而言,实现了两个风扇以任意转速和任意转向旋转,实用功能性强,显著提升了风机功能性的多样化,也省去了齿轮机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安装难度。
尽管具有随附权利要求,但本申请也由以下条款限定:
1.一种电机,其中,包括:
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所述定子齿上;
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定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所述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和
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方向凸伸。
2.根据条款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两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均置于所述中空通道内。
3.根据条款2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轴套,设于所述中空通道内,且两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部分插装于所述轴套内。
4.根据条款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分别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所述电机的轴向两侧凸伸。
5.根据条款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和沿所述定子轭部的周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组装形成所述定子铁芯,且多个所述定子齿部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两侧凸伸形成两组所述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所述定子轭部轴向两侧的所述定子齿上。
6.根据条款5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中部设有适配所述电机的轴套的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定子铁芯的中空通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定子齿部的局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卡接配合。
7.根据条款6所述的电机,其中,
任一所述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齿身和与所述齿身的轴向一端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一侧的齿面,任一组所述定子齿的所有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线。
8.根据条款7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齿部包括两个所述定子齿,且所述定子齿部的齿身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定子轭部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定子齿部相对所述定子轭部轴向移动。
9.根据条款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组件同轴连接的转子盘和安装在所述转子盘上的永磁体,所述转子盘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盘体外部和与所述盘体外部相连的盘体内部,其中,所述盘体外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盘体内部为圆盘状结构或者圆锥状结构。
10.根据条款9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
其中,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为注塑成型或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
11.根据条款9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永磁体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子盘朝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海尔贝克阵列排列。
12.根据条款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容纳于所述轴套内,并位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且使所述转轴适于相对所述轴套旋转,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
13.根据条款12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14.根据条款1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
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通道相配合,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与所述轴承配合,且所述轴套与所述中空通道通过凹凸结构配合,以限制所述轴套相对所述定子组件轴向移动。
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的法兰和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的壁面上的凹槽;
其中,所述法兰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17.根据条款1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用于使两个所述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
18.根据条款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绝缘框架,安装在所述定子齿上;
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框架;
多个插针,插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两组所述绕组的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所述插针上。
19.根据条款18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安装架为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弧形条状结构,且所述安装架以及多个所述插针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
20.根据条款18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为注塑体,并将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和所述电机的轴套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且所述机壳的外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均包括内端面和与所述内端面的外边缘相连的外端面,所 述外端面位于所述内端面的径向外侧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内端面,使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形成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其中,两个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
21.根据条款20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机壳的两个所述外端面分别设有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圆形凸台。
22.根据条款20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机壳靠近多个所述插针的轴向一端设有台阶面,多个所述插针贯穿所述台阶面并沿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凸出于所述台阶面。
23.根据条款20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端部封装盖,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所述电机,且设有供两个所述转轴组件伸出的轴孔。
24.根据条款23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电控板,内置于所述电机任意一侧的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端部封装盖之间。
25.根据条款3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轴套封装盖,固接于所述轴套的轴向端口处,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组件轴向移动。
26.一种风机,其中,包括:
至少一个如条款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两个风扇,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风扇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27.一种电机,其中,包括:
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所述定子齿上;
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定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所述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和
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所述旋 转支撑部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中空通道内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且使所述转轴适于相对所述定子铁芯旋转,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方向凸伸。
28.根据条款27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29.根据条款28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对应的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
30.根据条款29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轴承盖,套装在所述中空通道内并与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轴承盖相背设置,用于分别支撑对应的所述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所述轴承。
31.根据条款30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轴承的形状适配,所述轴承容纳在所述轴承盖内被所述轴承盖支撑。
32.根据条款3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盖的开口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
33.根据条款32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翻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34.根据条款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所述电机的轴向两侧凸伸。
35.根据条款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和沿所述定子轭部的周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组装形成所述定子铁芯,且多个所述定子齿部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两侧凸伸形成两组所述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所述定子轭部轴向两侧的所述定子齿上。
36.根据条款35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中部设有适配所述电机的轴承盖的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定子铁芯的中空通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定子齿部的局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卡接配合。
37.根据条款36所述的电机,其中,
任一所述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齿身和与所述齿身的轴向一端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一侧的齿面,任一组所述定子齿的所有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线。
38.根据条款37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齿部包括两个所述定子齿,且所述定子齿部的齿身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定子轭部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定子齿部相对所述定子轭部轴向移动。
39.根据条款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与对应的所述转轴同轴连接的转子盘和安装在所述转子盘上的永磁体,所述转子盘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盘体外部和与所述盘体外部相连的盘体内部,其中,所述盘体外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盘体内部为圆盘状结构或者圆锥状结构。
40.根据条款39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子盘与对应的所述转轴为注塑成型或焊接成型的的一体式结构;或者
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
41.根据条款39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永磁体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子盘朝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海尔贝克阵列排列。
42.根据条款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绝缘框架,安装在所述定子齿上;
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框架;
多个插针,插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两组所述绕组的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所述插针上。
43.根据条款42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安装架为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弧形条状结构,且所述安装架以及多个所述插针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
44.根据条款42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为注塑体,并将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和所述电机的两个轴承盖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且所述机壳的外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均包括内端面和与所述内端面的外边缘相连的外端面,所述外端面位于所述内端面的径向外侧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内端面,使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形成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其中,两个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
45.根据条款44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机壳靠近多个所述插针的轴向一端设有台阶面,多个所述插针贯穿所述台阶面并沿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凸出于所述台阶面。
46.根据条款44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端部封装盖,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所述电机,且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转轴伸出的轴孔。
47.根据条款4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端部封装盖设有用于容纳对应的所述转轴组件轴向靠外的所述轴承的轴承室。
48.根据条款4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机壳的两个所述外端面分别设有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圆形凸台,所述端部封装盖的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圆形凸台嵌入对应的所述环形凹槽内。
49.根据条款46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电控板,内置于所述电机任意一侧的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端部封装盖之间。
50.一种风机,其中,包括:
至少一个如条款27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两个风扇,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风扇 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 一种电机,其中,包括:
    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两组相互独立的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向其轴向两侧凸伸的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两组所述定子齿上;
    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子组件,背向同轴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定子组件形成轴向气隙,且两个所述转子组件被配置为相互独立旋转;和
    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轴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方向凸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中部设有中空通道,两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部分均置于所述中空通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轴套,设于所述中空通道内,且两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部分插装于所述轴套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容纳于所述轴套内,并位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且使所述转轴适于相对所述轴套旋转,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同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通道相配合,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与所述轴承 配合,且所述轴套与所述中空通道通过凹凸结构配合,以限制所述轴套相对所述定子组件轴向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的法兰和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的壁面上的凹槽;
    其中,所述法兰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用于使两个所述旋转支撑部间隔分开。
  10. 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轴套封装盖,固接于所述轴套的轴向端口处,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组件轴向移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中空通道内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且使所述转轴适于相对所述定子铁芯旋转,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连接,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铁芯的方向凸伸。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对应的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轴承盖,套装在所述中空通道内并与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轴承盖相背设置,用于分别支撑对应的所述转轴组件轴向靠内的所述轴承。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轴承的形状适配,所述轴承容纳在所述轴承盖内被所述轴承盖支撑。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轴承盖的开口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翻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分别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朝所述电机的轴向两侧凸伸。
  19.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和沿所述定子轭部的周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组装形成所述定子铁芯,且多个所述定子齿部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两侧凸伸形成两组所述定子齿,两组所述绕组分别绕设在所述定子轭部轴向两侧的所述定子齿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中部设有适配所述电机的轴套的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定子铁芯的中空通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定子轭部的径向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定子齿部的局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定子齿部与所述定子轭部卡接配合。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机,其中,
    任一所述定子齿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齿身和与所述齿身的轴向一端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一侧的齿面,任一组所述定子齿的所有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垂直于所述定子轭部的轴线。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齿部包括两个所述定子齿,且所述定子齿部的齿身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定子轭部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定子齿部相对所述定子轭部轴向移动。
  23. 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组件同轴连接的转子盘和安装在所述转子盘上的永磁体,所述转子盘沿其径向由外向内包括盘体外部和与所述盘体外部相连的盘体内部,其中,所述盘体外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盘体内部为圆盘状结构或者圆锥状结构。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机,其中,
    其中,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为注塑成型或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转子盘与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永磁体为圆形或扇形的饼状结构,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永磁体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子盘朝向所述定子轭部的轴向表面,形成轴向磁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或呈海尔贝克阵列排列。
  26. 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绝缘框架,安装在所述定子齿上;
    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框架;
    多个插针,插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两组所述绕组的引出线均固连于多个所述插针上。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安装架为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弧形条状结构,且所述安装架以及多个所述插针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为注塑体,并将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和所述电机的轴套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且所述机壳的外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插针形成的最大径向外轮廓面,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均包括内端面和与所述内端面的外边缘相连的外端面,所述外端面位于所述内端面的径向外侧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内端面,使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面形成外高内低的台阶状结构,其中,两个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平齐或不超过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面。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机壳的两个所述外端面分别设有同轴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圆形凸台。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机壳靠近多个所述插针的轴向一端设有台阶面,多个所述插针贯穿所述台阶面并沿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凸出于所述台阶面。
  31.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两个端部封装盖,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轴向两端,用于封装所述电机,且设有供两个所述转轴组件伸出的轴孔。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端部封装盖的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机壳的两个外端面处的圆形凸台嵌入对应的所述环形凹槽内。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电机,其中,
    对于所述转轴组件的旋转支撑部的多个轴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两侧的情况,所述端部封装盖设有用于容纳对应的所述转轴组件轴向靠外的所述轴承的轴承室。
  34. 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
    电控板,内置于所述电机任意一侧的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端部封装盖之间。
  35. 一种风机,其中,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两个风扇,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风扇同轴相互独立旋转。
PCT/CN2019/114153 2019-08-26 2019-10-29 电机及风机 WO202103593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2073.1 2019-08-26
CN201921393628.7U CN210297507U (zh) 2019-08-26 2019-08-26 电机及风机
CN201921393628.7 2019-08-26
CN201910792786.8 2019-08-26
CN201910792786.8A CN112436697B (zh) 2019-08-26 2019-08-26 电机及风机
CN201910792073.1A CN112436696A (zh) 2019-08-26 2019-08-26 电机及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5932A1 true WO2021035932A1 (zh) 2021-03-04

Family

ID=7468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114153 WO2021035932A1 (zh) 2019-08-26 2019-10-29 电机及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103593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3751A (ja) * 1982-12-16 1984-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軸方向空隙誘導電動機
JPS59169341A (ja) * 1983-03-14 1984-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軸方向空隙誘導モ−タ
CN1801587A (zh) * 2005-11-04 2006-07-12 曾琼东 一种圆盘型双转子双转向直流无刷电动机
CN1893225A (zh) * 2005-06-30 2007-01-10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机
CN101183822A (zh) * 2006-11-16 2008-05-2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CN102170206A (zh) * 2011-03-16 2011-08-31 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串连式混合动力汽车联体电机结构及控制
CN209497375U (zh) * 2019-04-29 2019-10-15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3751A (ja) * 1982-12-16 1984-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軸方向空隙誘導電動機
JPS59169341A (ja) * 1983-03-14 1984-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軸方向空隙誘導モ−タ
CN1893225A (zh) * 2005-06-30 2007-01-10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机
CN1801587A (zh) * 2005-11-04 2006-07-12 曾琼东 一种圆盘型双转子双转向直流无刷电动机
CN101183822A (zh) * 2006-11-16 2008-05-2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CN102170206A (zh) * 2011-03-16 2011-08-31 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串连式混合动力汽车联体电机结构及控制
CN209497375U (zh) * 2019-04-29 2019-10-15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3982B1 (en) Axial air gap type electric motor
EP1923981B1 (en) Axail air gap type electric motor
JP2017189093A (ja) ステータ、これを備えるモータ、及びこれを製作する方法
JP2017221100A (ja) モータ
JP7080621B2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モ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掃除機
CN112436697B (zh) 电机及风机
CN210167928U (zh) 电机及风机
CN101589537A (zh) 电动机、转子构造及磁设备
CN210225216U (zh) 电机及风机
WO2021035932A1 (zh) 电机及风机
KR101382599B1 (ko) 코깅 상쇄형 듀얼로터 타입 모터
WO2021035933A1 (zh) 电机及风机
KR20220040322A (ko) 축방향 자속회전기기
KR20210076824A (ko) 축방향 자속 회전기기
JPS63124750A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タ
WO2022121413A1 (zh) 动力组件和风机
CN210297507U (zh) 电机及风机
CN113726092B (zh) 驱动装置
KR20190074467A (ko) 분할 고정자를 갖는 모터
KR20220040320A (ko) 축방향 자속회전기기
KR101798331B1 (ko) 코어레스형 비엘디씨 모터
CN108880162B (zh) 电机
KR101597967B1 (ko) 평판형 모터의 고정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형 모터
CN112436699A (zh) 电机及风机
US20220052567A1 (en) F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432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9432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