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9213940A1 -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213940A1
WO2019213940A1 PCT/CN2018/086492 CN2018086492W WO2019213940A1 WO 2019213940 A1 WO2019213940 A1 WO 2019213940A1 CN 2018086492 W CN2018086492 W CN 2018086492W WO 2019213940 A1 WO2019213940 A1 WO 201921394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ime
slot boundary
timing advance
re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864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卢前溪
林晖闵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KR1020207032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KR102395264B1/ko
Priority to JP2020561871A priority patent/JP7125511B6/ja
Priority to AU2018422635A priority patent/AU2018422635B2/en
Priority to CN201880088454.5A priority patent/CN111684840B/zh
Priority to EP18917818.9A priority patent/EP379327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6492 priority patent/WO2019213940A1/zh
Priority to TW108116322A priority patent/TW201947976A/zh
Publication of WO201921394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213940A1/zh
Priority to US17/088,523 priority patent/US11317368B2/en
Priority to US17/655,836 priority patent/US11706728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可包括: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中继节点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另外,中继节点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中继节点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中继节点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中继节点将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子节点,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子节点确定向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提升系统性能等。

Description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特别涉及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基站和基站之间以及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回程(Backhaul)链路采用有线连接方式,这给运营商带来了较大的部署难度和较高的布网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高级长期演进系统(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标准化阶段启动了对无线中继技术的研究,以提供无线回程链路解决方案。
中继节点(RN,Relay Node)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其归属的小区,归属小区称为宿主小区(Donor cell),RN的归属基站(eNB)称为宿主基站(Donor eNB),即DeNB。
图1为现有引入RN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3条无线链路:RN与DeNB之间的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终端(UE,User Equipment)与RN之间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UE与eNB之间的直传链路(Direct link)。
在中继系统中,某个节点的上一级节点又称为父节点,下一级节点又称为子节点。如图1所示,对于RN而言,DeNB是其父节点,UE是其子节点。图2为现有支持多跳的中继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于RN1而言,DeNB是其父节点,RN2是其子节点,对于RN2而言,RN1是其父节点,UE是其子节点。
RN在回程链路上接收父节点的下行数据,并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另外,RN还会在接入链路上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并接收子节点的上行数据,因此, 在中继系统中,如何确定数据的发送时刻,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所述中继节点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所述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中继节点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中继节点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
所述中继节点将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子节点确定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确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父节点,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父节点。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包括:时隙边界确定单元以及下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所述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包括: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
所述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用于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并将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子节点,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子节点确定向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的发送时间。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包括: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以及上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的父节点,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父节点;
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确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可高效合理地确定出数据的发送时刻,从而提升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引入RN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支持多跳的中继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一中继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另一中继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案。
通信系统可分为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和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案主要针对FDD系统实现。
在FDD系统中,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下行数据发送都是在下行载波上,回程链 路和接入链路的上行数据发送都是在上行载波上。在中继系统中,RN和父节点(如DeNB或者另一RN)之间以及RN和子节点(如UE或者另一RN)之间均存在传输时延。假设父节点与RN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1,RN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2,即父节点向RN发送的下行数据经过Tp1的传输时延后到达RN,RN向子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经过Tp2的传输时延后到达子节点。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方式。
在301中,RN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在302中,RN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RN至少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来确定第一时隙边界,分别介绍如下。
1)方式一
RN可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RN可接收来自父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出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进而根据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预定的偏移量(offset),确定出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偏移量为同步信号的位置与时隙边界的时间偏移量。
父节点要向RN发送下行数据时,会先发送一个同步信号,同步信号的位置相对于时隙边界有一个固定的offset,RN接收到同步信号后,即可结合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offset,确定出上述第一时隙边界,即和父节点进行同步,获得第一时隙边界,进而可按照第一时隙边界去接收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
2)方式二
RN可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确定出第一时隙边界,其中,第一切换时间包括RN从接收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切换到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较佳地,RN可确定第一时隙边界为RN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 刻加上第一切换时间。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在确定出第一时隙边界后,RN在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保证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
RN在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时,也要先发送同步信号,由于第二时隙边界需要与第一时隙边界对齐,而offset又是固定值,因此可以确定出同步信号的位置,进而相应的发送同步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可使RN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隙边界与RN接收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时隙边界时间对齐,进而使得在下行载波上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资源复用时,只需要考虑预留一个符号作为发送接收的切换时间即可,不需要考虑传输时延的影响,进一步地,RN还可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来确定第一时隙边界,从而使得RN在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时不需要预留符号用于收发切换的时间,进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方式。
在401中,RN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RN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RN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
在402中,RN将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子节点,其中,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子节点确定向RN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在中继系统中,父节点会按照现有技术为RN配置向父节点发送数据的定时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量,通常用于上行传输,即指根据指令提前相应时间发出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置子节点的第一定时提前量,可使RN接收子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隙边界与RN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隙边界时间对齐。
RN在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时已经有了一个第二定时提前量,那么在为子节点配置定时提前量即第一定时提前量时,需要在第二定时提前量的基础上再有一个额外的提前量,这个提前量是考虑到RN与子节点之间的时延。
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额外考虑收发切换所需要的时间,即RN可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第二定时提前量、RN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第二切换时间。第二切换时间包括RN从接收子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下面结合图2说明,其中RN1为第一级中继节点,DeNB为其父节点,RN2为 其子节点,RN2为第二级中继节点,RN1为RN2的父节点,UE为RN2的子节点,RN1和DeNB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1,RN2和RN1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2,UE和RN2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3。
对于RN1,DeNB确定RN1的第二定时提前量TA2,按照现有技术,定时提前量通常由传输时延确定,例如是传输时延的2倍,即TA2为2倍的Tp1,进一步地,TA2还可以包括切换时间Tsw,即TA2=2*Tp1+Tsw。
RN1确定RN2的第一定时提前量TA1,如果考虑切换时间,那么TA1可为TA2、RN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切换时间的总和,即TA1=TA2+2*Tp2+Tsw。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为子节点配置定时提前量,可使RN接收子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隙边界与RN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隙边界时间对齐,从而使得在上行载波上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资源复用时,只需要考虑预留一个符号作为发送接收的切换时间即可,不需要考虑传输时延的影响,进一步地,RN在配置子节点的定时提前量时还可以考虑收发切换时间,从而使得RN在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时不需要预留符号用于收发切换的时间,进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图3和图4两个实施例所示方式可分别单独实现,也可结合实现。
另外,以上主要是以RN一侧的处理为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进行说明,以下对子节点一侧的处理进行说明。
第一设备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一定时提前量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定时提前量确定向第二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其中,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的父节点,第三设备为第二设备的父节点。比如,第二设备可为RN,第一设备即为RN的子节点,可为UE或另一RN,第三设备为RN的父节点,可为DeNB或另一RN。
上述信息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第二切换时间包括第二设备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可根据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第二切换时间,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
第一设备可从第二设备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具体地,第一设备可接收第二设备的广播信息、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息或控制信息, 所述广播信息、RRC信息或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定时提前量。
综合上述介绍,图5为本发明所述一中继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父节点与RN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1,RN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2,第二定时提前量用于RN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可为2倍的Tp1,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子节点向RN发送上行数据,可为2倍的Tp1与2倍的Tp2之和。
图6为本发明所述另一中继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父节点与RN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1,RN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2,切换时间为Tsw,第二定时提前量用于RN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可为2倍的Tp1,进一步的,如果考虑切换时间,第二定时提前量可为2倍的Tp1加上Tsw,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子节点向RN发送上行数据,可为第二定时提前量加上2倍的Tp2和Tsw。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7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以及下行数据发送单元702,或者,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703,或者,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下行数据发送单元702以及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703,较佳地,包括全部三个单元。
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下行数据发送单元702,用于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可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出第一时隙边界。具体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可接收来自父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根据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预定的偏移量,确定出第一时隙边界,其中,偏移量为同步信号的位置与时隙边界的时间偏移量。
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还可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 第一切换时间确定出第一时隙边界,其中,第一切换时间包括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从接收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切换到向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较佳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701可确定第一时隙边界为中继系统同步设备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加上第一切换时间。
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703,用于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并将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子节点,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子节点确定向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所述信息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第二切换时间包括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从接收子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图7所示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可为前述的RN。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801以及上行数据发送单元802。
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一定时提前量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第二设备与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第二设备为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的父节点,第三设备为第二设备的父节点。
上行数据发送单元802,用于根据第一定时提前量确定向第二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上述信息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第二切换时间包括第二设备从接收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另外,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801可从第二设备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具体地,可接收第二设备的广播信息、RRC信息或控制信息,广播信息、RRC信息或控制信息携带第一定时提前量。
在实际应用中,图8所示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可为前述子节点。
上述各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框图。图9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处理单元)16,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28和处理器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9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9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9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 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实现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 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8)

  1.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所述中继节点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所述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父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预定的偏移量,确定出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同步信号的位置与所述时隙边界的时间偏移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节点从接收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为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加上所述第一切换时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 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中继节点与所述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
    所述中继节点将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子节点确定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节点从接收所述子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8.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中继节点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中继节点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
    所述中继节点将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子节点确定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节点从接收所述子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所述中继节点按照发送给所述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所述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父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预定的偏移量,确定出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同步信号的位置与所述时隙边界的时间偏移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节点从接收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为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加上所述第一切换时间。
  15.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确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父节点,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父节点。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时间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广播信息、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或控制信息,所述广播信息、RRC信息或控制信息携带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
  19.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隙边界确定单元以及下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按照发送给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所述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根据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父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预定的偏移量,确定出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同步信号的位置与所述时隙边界的时间偏移量。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一切换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从接收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为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加上所述第一切换时间。
  24.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中进一步包括: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
    所述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用于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向所述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与所述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并将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子节点,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子节点确定向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从接收所述子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26.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
    所述定时提前量配置单元,用于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向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与子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并将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子节点,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子节点确定向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从接收所述子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父节点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中进一步包括:时隙边界确定单元以及下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隙边界;
    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按照发送给所述子节点的下行数据的第二时隙边界与所述第一时隙边界时间对齐的方式,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父节点的同步信号,确定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预定的偏移量,确定出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同步信号的位置与所述时隙边界的时间偏移量。
  31.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根据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以及 第一切换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包括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从接收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子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边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时隙边界为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接收到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刻加上所述第一切换时间。
  33. 一种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以及上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至少根据以下信息确定出: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二定时提前量以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的父节点,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父节点;
    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确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时间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从接收所述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到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间。
  35. 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中继系统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提前量获取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广播信息、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或控制信息,所述广播信息、RRC信息或控制信息携带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
  37.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18/086492 2018-05-11 2018-05-11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21394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7032330A KR102395264B1 (ko) 2018-05-11 2018-05-11 릴레이 시스템 동기화 방법, 장치, 컴퓨터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JP2020561871A JP7125511B6 (ja) 2018-05-11 2018-05-11 中継システムの同期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AU2018422635A AU2018422635B2 (en) 2018-05-11 2018-05-11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201880088454.5A CN111684840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8917818.9A EP3793270B1 (en) 2018-05-11 2018-05-11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8/086492 WO2019213940A1 (zh) 2018-05-11 2018-05-11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108116322A TW201947976A (zh) 2018-05-11 2019-05-10 中繼系統同步方法、裝置、電腦設備及存儲媒介
US17/088,523 US11317368B2 (en) 2018-05-11 2020-11-03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7/655,836 US11706728B2 (en) 2018-05-11 2022-03-22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6492 WO2019213940A1 (zh) 2018-05-11 2018-05-11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088,523 Continuation US11317368B2 (en) 2018-05-11 2020-11-03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3940A1 true WO2019213940A1 (zh) 2019-11-14

Family

ID=6846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86492 WO2019213940A1 (zh) 2018-05-11 2018-05-11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317368B2 (zh)
EP (1) EP3793270B1 (zh)
JP (1) JP7125511B6 (zh)
KR (1) KR102395264B1 (zh)
CN (1) CN111684840B (zh)
AU (1) AU2018422635B2 (zh)
TW (1) TW201947976A (zh)
WO (1) WO2019213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93270B1 (en) * 2018-05-11 2022-10-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99410B2 (en) * 2018-07-09 2022-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iming of downstream n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7063607A (zh) * 2021-08-03 2023-1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06557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766A (zh) * 2010-09-22 2011-01-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源端网络编码和交替传输的中继协作方法
CN102905361A (zh) * 2011-07-28 2013-01-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情形下的定时方法和设备
CN105007617A (zh) * 2015-08-03 2015-10-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发射功率优化方法
CN107888529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38494A (ko) * 2006-10-30 2008-05-07 에스케이텔레시스 주식회사 티디디 방식의 알에프 중계기
KR101481561B1 (ko) * 2008-06-30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국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JP2010080991A (ja) 2008-08-28 2010-04-08 Kyocera Corp レピータ
US8077698B2 (en) * 2008-12-10 2011-12-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frame and slot synchronization
JP5373924B2 (ja) 2009-02-16 2013-12-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局の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5544416B2 (ja) * 2009-04-09 2014-07-0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リレー方式の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1877880A (zh) 2009-04-28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中继节点系统广播信息冲突的方法
CN101964699B (zh) * 2009-07-23 2012-1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JP5285628B2 (ja) 2010-01-08 2013-09-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US8744340B2 (en) * 2010-09-13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obtaining timing in a repeater
CN103181099A (zh) * 2010-11-03 2013-06-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转发器装置
KR20120072308A (ko) * 2010-12-23 2012-07-03 엘지에릭슨 주식회사 릴레이 시스템의 타이밍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5111645B2 (ja) * 2011-06-22 2013-01-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レピータ
CN103391526A (zh) * 2012-05-10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边界确定方法、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EP2717634B1 (en) * 2012-10-05 2018-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correction and time slot boundary detection
US9419700B2 (en) * 2013-03-18 2016-08-16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relay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EP3399822B1 (en) * 2015-12-31 2021-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US20170265167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ing data to a grou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13122B (zh) * 2018-02-01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EP3793270B1 (en) * 2018-05-11 2022-10-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01277A (zh) * 2019-10-02 2021-04-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大传播延迟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766A (zh) * 2010-09-22 2011-01-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源端网络编码和交替传输的中继协作方法
CN102905361A (zh) * 2011-07-28 2013-01-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情形下的定时方法和设备
CN105007617A (zh) * 2015-08-03 2015-10-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发射功率优化方法
CN107888529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793270A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06728B2 (en) 2023-07-18
TW201947976A (zh) 2019-12-16
AU2018422635A1 (en) 2020-11-26
JP7125511B6 (ja) 2022-10-03
US20210058883A1 (en) 2021-02-25
JP2021521727A (ja) 2021-08-26
EP3793270A1 (en) 2021-03-17
AU2018422635B2 (en) 2022-02-24
US20220217667A1 (en) 2022-07-07
CN111684840B (zh) 2022-09-27
JP7125511B2 (ja) 2022-08-24
KR20200140888A (ko) 2020-12-16
EP3793270A4 (en) 2021-05-26
US11317368B2 (en) 2022-04-26
KR102395264B1 (ko) 2022-05-04
CN111684840A (zh) 2020-09-18
EP3793270B1 (en) 2022-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13940A1 (zh) 中继系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20287B1 (en) Aligning slots allocated to extended cyclic prefix symbols with slots allocated to normal cyclic prefix symbols
WO2019084714A1 (zh)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73678A1 (zh) 车辆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0200001A1 (zh) 一种速率匹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BR112020010717A2 (pt) métodos, dispositivos, e sistemas para determinação de transmissão inicial livre de concessão
WO2018228509A1 (zh)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WO201914839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137688A1 (zh) 一种rs生成、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US20230098159A1 (en) Network migration method, network migr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487367B1 (ko)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179499A1 (zh) 信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15039626A1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13032413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JP2011130182A (ja) 無線基地局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WO2023125304A1 (zh) 通信操作执行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3198071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4027746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接收端及发送端
WO2022179498A1 (zh) 初始下行bwp的scs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WO2023116685A1 (zh) Pei的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160179601A1 (en) Computing and obtaining fault related information
WO2022148365A1 (zh) 准共址信息的确定、获取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4083101A1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13922A1 (zh) 码本确定、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138633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9178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5618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70323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84226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AU

Date of ref document: 20180511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89178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