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699B -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699B
CN101964699B CN 200910089618 CN200910089618A CN101964699B CN 101964699 B CN101964699 B CN 101964699B CN 200910089618 CN200910089618 CN 200910089618 CN 200910089618 A CN200910089618 A CN 200910089618A CN 101964699 B CN101964699 B CN 101964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timing
information
earlier date
initial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896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4699A (zh
Inventor
张文健
潘学明
王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 2009100896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4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4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4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用以实现中继系统的接入链路的定时传输控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包括:中继节点RN确定由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所述R-UE根据自身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Type 1”中继节点(RN,Relay Node)是带内半双工中继节点,是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以下特征:
RN控制小区,从用户来看,每个小区与供给小区相区别,是一个独立的小区;
各小区拥有增加的物理小区标识(ID),RN会发送自己的同步信道、参考符号等;
对于单小区的操作,用户设备(UE)应该直接从RN接收调度信息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并发送UE的控制信道(SR/CQI/ACK)给RN;
对于版本8(R8)的UE来说,RN相当于R8的演进型基站(eNB),即后向兼容;
对于LTE-AUE,“type 1”RN可能与R8的eNB不同,以允许进一步的性能优化。
“Type 1”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基于中继节点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分为三种:
eNB与eNB服务的UE(macro UE)之间的直射链路(direct link);
eNB与RN之间的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
RN与RN服务的UE(R-UE,Relay UE)之间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
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上述三种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由于中继节点的收发信机是半双工时分工作模式,backhaul链路和access链路在时分双工(TDD)帧结构中是占用不同的时隙的,但是direct链路和backhaul链路是可以同时共存的,只要其时频资源正交即可。
频分双工(FDD)模式下,eNB在一个子帧既能发送信息,又能接收信息,因此上下行子帧定时对齐。目前在不包含中继节点的系统中的直射链路,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需要在UE下行接收帧定时时刻之前加一个提前量,即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提前于UE的下行传输起始时刻。如图1所示,其中,NTA和NTAoffset是定时提前量的两个参数,其中,NTA是由eNB与macro UE之间的传播延时引起的参数,且0≤NTA≤20512,NTAoffset是由macro UE的上下行传输的切换时间引起的参数。对于FDD模式,NTAoffset=0,对于半工FDD和TDD模式,NTAoffset=614。Ts表示基本时间单元,Ts=1/(15000*2048)秒。
但是,在FDD模式下,由于中继节点的引入,造成了接入链路上R-UE的上下行定时关系发生变化,对于包含中继节点的中继系统中的接入链路的上下行定时还不存在新的定时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分双工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确定由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
所述R-UE根据自身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
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其中,所述NTA的值为所述RN与所述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的2倍,所述T的值为所述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相对于自身的下行切换时刻TDS的提前量;
其中,所述TU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所述TD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或者,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该定时提前参数是所述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所述定时提前量的值为所述T与2倍的所述delay的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由中继节点RN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单元包括:
TUS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其中,所述TU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TDS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RN的下行切换时刻TDS,其中,所述TD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delay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RN与所述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设置为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其中,所述NTA的值为所述delay的2倍,所述T的值为所述TUS相对于所述TDS的提前量;或者,将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设置为定时提前参数信息,该定时提前参数为所述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所述定时提前量的值为所述T与2倍的所述delay的和;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中继节点RN和至少一个由所述RN服务的用户设备R-UE;
RN,用于确定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并将该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该R-UE;
R-UE,用于根据自身的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RN发送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自身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
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其中,所述NTA的值为所述RN与所述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的2倍,所述T的值为所述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相对于自身的下行切换时刻TDS的提前量;
其中,所述TU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所述TD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或者,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该定时提前参数是所述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所述定时提前量的值为所述T与2倍的所述delay的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继节点RN确定由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所述RN通过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控制所述R-UE根据自身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从而实现了中继系统的接入链路的定时传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直射链路的上下行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DD模式下的接入链路定时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用以实现中继系统的接入链路的定时传输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中继节点,是指基于带内的“Type 1”Relay节点,所述的UE是指由中继节点服务的UE,即R-UE。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是指RN的即将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子帧,也就是说,如果存在多个连续的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则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是指其中最后一个子帧;如果是多个分散的子帧,则是指即将切换的子帧;
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都是指RN的即将切换的子帧,对于多个连续子帧,则是指其中的最后一个子帧;对于不连续的子帧,则是指其中即将切换的子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S101、中继节点RN确定由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并将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R-UE。
S102、R-UE根据自身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发送上行信息。
较佳地,RN将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R-UE的步骤包括:
RN通过发送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将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R-UE。
较佳地,所述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包含在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中。
其中,所述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一个定时提前参数,即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N,也就是说,此时RN采用透明方式向R-UE发送定时提前控制信令,R-UE接收的定时提前控制信令中只有一个定时提前参数,即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N。
或者,所述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其中,所述NTA的值为RN与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的2倍,即NTA=2*delay,所述T的值为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相对于自身的下行切换时刻TDS的提前量,即T=TUS-TDS。也就是说,此时RN采用非透明方式向R-UE发送定时提前控制信令,R-UE接收的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包含有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R-UE自己计算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N=T+2*delay。
版本8的(Rel-8)的R-UE无法识别定时提前参数T,因此,非透明方式下,中继系统不兼容Rel-8R-UE,可以兼容版本10(Rel-10)的R-UE。
其中,所述TUS,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所述TDS,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或者,所述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也可以包括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时间(秒)。例如,用N表示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用Ts表示基本时间单元,其中,Ts=1/(15000*2048)秒,则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时间为:N*16Ts秒,即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N*16Ts秒。
所述TUS,与RN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相同,与RN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也相同。
所述TDS,与RN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相同,与RN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也相同。
较佳地,RN确定TUS的步骤包括:
RN通过演进型基站(eNB)RN的随机接入响应或MAC信令等获得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相对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U
RN根据TBU以及每一子帧的长度S(即每一子帧持续的时间),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将该终止时刻作为TUS,即TUS=TBU+S。
较佳地,RN确定TDS的步骤包括:
RN通过在下行同步过程中检测下行同步信号和/或公共导频,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D,具体地,UE检测下行同步信号和/或公共导频,检测的实际峰值出现的时刻即为TBD
RN根据TBD以及每一子帧的长度S,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将该终止时刻作为TDS,即TDS=TBD+S。
较佳地,RN确定delay的步骤包括:
RN通过R-UE的上行随机接入过程确定delay。具体地,在上行随机接入过程中,R-UE发送上行前导序列,eNB进行检测,检测的实际峰值与目标峰值之间的差值即为delay。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3所示,FDD模式下每个子帧同时用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在下行传输过程中,由于eNB和RN之间的传输时延及RN的上下行传输的切换时间,RN在回程链路上用于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相对于eNB的定时需要延时delay’+T’,其中,delay’为eNB和RN之间的传输时延,T’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所需要的切换时间。也就是说,在该接收子帧之后,RN用于在接入链路发送下行信息的子帧相对于eNB的定时也需要延时delay’+T’。
在上行传输过程中,RN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结束后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由于RN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相对于eNB的定时没有向后延时,造成RN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相对于下行发送子帧提前T。
T可以通过上行切换时刻减去下行切换时刻获得,上行切换时刻为RN的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或为RN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或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下行切换时刻为RN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或为RN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或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上行切换时刻可以通过RN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加上子帧长度获得,下行切换时刻可以通过RN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加上子帧长度获得。
RN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通过eNB的随机接入响应或MAC层信令接收到定时提前控制信令,根据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得到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相对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定时提前量,从而得到回程链路的上行发送子帧的起始时刻;RN在下行同步过程中,通过检测下行同步时间和/或公共导频,获得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进而RN能够得到T的值。
如果不考虑传输时延和上下行切换时延的影响,RN通知R-UE的定时提前量N应为2*delay,delay为RN与R-UE之间的传输时延,由于传输时延和上下行切换时延的因素影响,定时提前量增加了T,因此RN通知R-UE的定时提前量为N=T+2*delay。
假设参数NTA=2*delay,RN可以采用透明方式只发送一个参数,即直接将N的值发送给R-UE,也可以采用非透明方式将T和NTA的值作为两个参数分别发送给R-UE。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中继节点RN 11和至少一个由所述RN 11服务的用户设备R-UE 12;
RN 11,用于确定R-UE 12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并将该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该R-UE 12。
R-UE 12,用于根据自身的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RN 11发送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自身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包括:
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单元21,用于确定由中继节点RN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
发送单元22,用于将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R-UE。
较佳地,所述发送单元22,通过发送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将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R-UE。
较佳地,所述发送单元22,将定时提前控制信令设置在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中,发送给R-UE。
较佳地,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单元21包括:
TUS确定单元211,用于确定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其中,TUS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TDS确定单元212,用于确定RN的下行切换时刻TDS,其中,TDS为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delay确定单元213,用于确定RN与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
信息确定单元214,用于将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设置为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其中,NTA的值为delay的2倍,T的值为TUS相对于TDS的提前量;或者,将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设置为定时提前参数信息,该定时提前参数为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定时提前量的值为T与2倍的delay的和。
较佳地,TUS确定单元211,通过演进型基站eNB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获得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相对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U;根据TBU以及每一子帧的长度,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将该终止时刻作为TUS
较佳地,所述TDS确定单元212,通过在下行同步过程中检测下行同步信号和/或公共导频,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D;根据TBD以及一个子帧的长度,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将该终止时刻作为TDS
较佳地,所述delay确定单元213,通过R-UE的上行随机接入过程确定delay。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继节点RN确定由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所述RN通过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控制所述R-UE根据自身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发送上行信息,从而实现了中继系统的接入链路的定时传输控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频分双工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确定由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
所述R-UE根据自身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
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其中,所述NTA的值为所述RN与所述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的2倍,所述T的值为所述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相对于自身的下行切换时刻TDS的提前量;
其中,所述TU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所述TD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或者,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该定时提前参数是所述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所述定时提前量的值为所述T与2倍的所述delay的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N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的步骤包括:
所述RN通过发送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包含在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US,与所述RN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或所述RN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相同;
所述TDS,与所述RN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或所述RN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N确定所述TUS的步骤包括:
所述RN通过演进型基站eNB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获得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相对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定时提前量;
所述RN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U
所述RN根据所述TBU以及一个子帧的长度,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该终止时刻即为所述TU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N确定所述TDS的步骤包括:
所述RN通过在下行同步过程中检测下行同步信号和/或公共导频,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D
所述RN根据所述TBD以及一个子帧的长度,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该终止时刻即为所述TDS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N确定所述delay的步骤包括:
RN通过R-UE的上行随机接入过程确定所述delay。
8.一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由中继节点RN服务的用户设备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单元包括:
TUS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其中,所述TU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TDS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RN的下行切换时刻TDS,其中,所述TD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
delay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RN与所述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设置为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其中,所述NTA的值为所述delay的2倍,所述T的值为所述TUS相对于所述TDS的提前量;或者,将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设置为定时提前参数信息,该定时提前参数为所述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所述定时提前量的值为所述T与2倍的所述delay的和;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通过发送定时提前控制信令,将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R-U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定时提前控制信令设置在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中,发送给所述R-UE。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TUS确定单元,通过演进型基站eNB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获得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相对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U;根据所述TBU以及每一子帧的长度,确定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将该终止时刻作为所述TUS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TDS确定单元,通过在下行同步过程中检测下行同步信号和/或公共导频,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起始时刻TBD;根据所述TBD以及一个子帧的长度,确定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终止时刻,将该终止时刻作为所述TDS
13.根据权利要求11和12任一权项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delay确定单元,通过R-UE的上行随机接入过程确定所述delay。
1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中继节点RN和至少一个由所述RN服务的用户设备R-UE;
RN,用于确定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并将该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发送给该R-UE;
R-UE,用于根据自身的下行传输起始时刻,以及所述RN发送的定时提前参数信息,确定自身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并在该时刻到来时开始发送上行信息;
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两个定时提前参数NTA和T,其中,所述NTA的值为所述RN与所述R-UE之间的传输时延delay的2倍,所述T的值为所述RN的上行切换时刻TUS相对于自身的下行切换时刻TDS的提前量;
其中,所述TU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上行发送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上行接收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所述TDS,为所述RN从在回程链路下行接收信息的子帧切换到在接入链路下行发送信息的子帧的切换时刻;或者,所述定时提前参数信息,包括一个定时提前参数,该定时提前参数是所述R-UE的上行传输起始时刻相对于下行传输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所述定时提前量的值为所述T与2倍的所述delay的和。
CN 200910089618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Active CN101964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89618 CN101964699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89618 CN101964699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699A CN101964699A (zh) 2011-02-02
CN101964699B true CN101964699B (zh) 2012-12-12

Family

ID=4351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89618 Active CN101964699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4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948B (zh) * 2011-02-16 2014-01-1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获得上行定时提前量的方法
JP6000275B2 (ja) * 2011-11-07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3826267B (zh) * 2012-11-16 2017-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继站时序切换的方法和中继站
CN105848278B (zh) * 2016-06-21 2019-03-08 重庆邮电大学 第三方仪表监听lte-a系统时处理多终端上行不同步的方法
KR102395264B1 (ko) 2018-05-11 2022-05-04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릴레이 시스템 동기화 방법, 장치, 컴퓨터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55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目标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442359A (zh) * 2007-11-21 2009-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基站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55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目标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442359A (zh) * 2007-11-21 2009-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基站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3GPP;《3GPP TS 36.321 V8.5.0》;20090331;5.2节 *
3GPP.《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3GPP TS 36.321 V8.5.0》.2009,5.2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699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9255B2 (en)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UL transmission on multiple serving cells for a mobile station with single transmitter
CN101299871B (zh) 发送上行探测导频的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US8547896B2 (en) Signal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for a relay node and relay node using the method
EP3793321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86249B (zh) 移动站中的无线通信方法
CN101272608B (zh) 侦听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6013524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58653B1 (ko) 복수의 반송파들이 설정된 단말의 전력 할당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EP360589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15226B (zh) 时分双工系统提高下行导频时隙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47783A (zh) 一种上行时间提前量的控制方法及基站、终端
US20110274032A1 (en) Base station, relay station, mobile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relay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
RU2011115229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018149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121910A (zh) 一种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KR201100392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백홀 신호를 송신 및 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964699B (zh) 一种fdd模式下的定时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通信系统
WO2011098844A1 (en) Effective ways to use a special subframe for a time division duplex relay backhaul
US9100889B2 (en) Methods for signaling and determining the time of the beginning of a measurement time interv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CN101931960A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55518A (zh) 一种子帧定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84125A (zh) 一种tdd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572975A (zh) 一种小区切换工作频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37990A (zh) 一种确定中继链路harq时序关系的方法
JP4749480B2 (ja)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