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127441A1 -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6127441A1
WO2016127441A1 PCT/CN2015/073356 CN2015073356W WO2016127441A1 WO 2016127441 A1 WO2016127441 A1 WO 2016127441A1 CN 2015073356 W CN2015073356 W CN 2015073356W WO 2016127441 A1 WO2016127441 A1 WO 201612744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heat
ink
sealing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733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颜登坤
Original Assignee
颜登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1007904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4670708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20108052.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4453316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颜登坤 filed Critical 颜登坤
Publication of WO201612744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6127441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0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B65D81/05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maintaining contents at spaced relation from package walls, or from other contents
    • B65D81/051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maintaining contents at spaced relation from package walls, or from other contents using pillow-like elements filled with cushioning material, e.g. elastic foam,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50/00Making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e.g. boxes or cartons
    • B31B50/60Uniting opposed surfaces or edges; Taping
    • B31B50/64Uniting opposed surfaces or edges; Taping by applying heat or pressure, e.g. by welding

Abstract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该包装体采用两片外膜(1,3),一片内膜(2)的结构,采用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的树脂膜做内膜,内膜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涂覆有油墨;热封内膜(2)与外膜(1,3)的横向热封线跨越油墨,油墨处形成气道(4);充气缓冲包装体上的多个存气空间上用点或线热封出进气道(8),进气道(8)与油墨气道(4)相通,进气道(8)的距离优选为4mm到15mm。该充气缓冲包装体具有加工方便,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充气缓冲包装是以树脂膜为材料,充气后空气密闭在树脂膜内起缓冲作用的装置,常见的空气密封体结构如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第JP5-95851号(流体用密封袋)专利案,美国发明专利US7568508;台湾发明专利第TW00587049号(密封体之开关阀的安装构造及具有开关阀之密封体的制造装置);中国台湾专利TW92113574号揭示一种密封体的开关阀的安装构造;以及发明专利CN200610067311.5,CN200910128472.4,CN201010286239.1等有关密封体的制作方法,上述专利的共同点均为使用两片外膜和两片内膜的结构,并在两片内膜之间涂覆耐热材料作为进气通道,并利用两片内膜起到锁气作用,参见图2所示。
以上现有技术的结构最大的缺点就是必须使用两片内膜,由于内膜的长度和外膜不可能等长,所以内膜太厚就会增加热封加工难度,温度过高会烫坏只有外膜没有内膜的部分,温度过低有两片外膜两片内膜的部分又不能很好的热封在一起,而且还会增加材料成本。特别是现在那些具有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膜由于厚度的问题在原有的设计方案上得不到利用,那么就只能使用比较薄的树脂膜作两片内膜,由于内膜是起到锁气的作用,用比较薄的膜透气率就高,就不利于此种缓冲包装长期的对包装的物品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也就影响到此种环保缓冲包装的广泛推广和利用。
因此,现有技术缺少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能够便于加工,在很好地提供缓冲作用的同时,还可提高密封体的闭气性能。
发明的公开
针对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提供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其便于加工,在很好地提供缓冲作用的同时,还可提高密封体的闭气性能。
本发明采用两片外膜,一片内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有效地解决了原有设计方案的缺陷,空气能在膜内长久保存。进一步地,由于是一片内膜的结构,因而能采用相对较厚的内膜,优选使用两片内膜的厚度的树脂膜作为锁气装置,由于厚度增加一倍透气率减少一半,优选还可以采用高阻隔性的 多层共挤的树脂膜做内膜,透气率会更低,另外,优选内膜与外膜间设计有粘性,更加增进锁气功能,这样此种充气缓冲包装就能长久的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此类环保包装就能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包括:第一外膜、第二外膜,其特征在于,
一片内膜位于第一外膜与第二外膜之间;
内膜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涂覆有油墨,内膜的涂覆有油墨的一面与第一外膜接触;内膜纵向尺寸小于外膜纵向尺寸;内膜横向尺寸等于外膜横向尺寸;
两片外膜顶部横向边界密封贴合形成第一密封边,两片外膜的另一端为二者的底部横向边界,为二者的共同横向边界,形成密封贴合的第二密封边;
热封线包括热封内膜与外膜的横向热封线和纵向热封线;横向热封线位于第一、第二密封边之间,并跨越所述的油墨印刷区域,油墨印刷区域形成气道;
纵向热封线包括多个纵向热封线,用于封闭外膜与内膜的两侧的纵向边界,其中纵向热封线的长度从横向热封线到达第二密封边,形成多个纵向的独立的存气空间;存气空间上,内膜的底部横向边界与第一外膜进行间隔式热密封,热密封的间隔的部分形成进气道;
第一密封边与横向热封线之间形成开有充气口的气道。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的进气道采用点或线或点线组合热封,进气道与油墨印刷形成的气道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存气空间上的进气道,每相邻的点或线之间的距离为4mm到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第二密封边采用热封线方式实现密封;所述的进气道的形成采用至少一对短纵向进气热封线实现,短纵向进气热封线与所述的横向热封线相交,短纵向进气热封线向存气空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的短纵向进气热封线不超过内膜的底部横向边界。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对短纵向进气热封线的两个线之间的横向距离随着进气充入到存气空间的方向而减小,形成开口减缩型的进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膜与第一外膜形成紧贴面,内膜或第一外膜或二者采用带粘度树脂,或者在该紧贴面上添加增粘剂。
优选地,所述的内膜采用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膜。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准备好两片外膜1、3和一片内膜2;内膜纵向尺寸小于外膜,横向尺寸与外膜相同;
步骤2:用油墨在内膜的顶部区域处印刷所需的进气区域,形成油墨气 道(4),所述油墨气道的形状及大小以及间隔视充气存气空间的需要而定,内膜印刷有油墨的面与第一外膜紧贴;或者在用油墨在第一外膜的顶部区域处印刷所需的油墨气道,内膜与第一外膜印刷有油墨的面紧贴;
步骤3:将内膜的底部间隔式热封在第一外膜上;
步骤4:将外膜和内膜进行第一、第二、第三横向热封线式热封,以及进行多个纵向热封,制成大小相等或大小不一样的相对独立的密闭的空间;其中,横向热封时,第一横向热封线E1、第三横向热封线实现包装体的横向边界的顶部和底部的密封,第二横向热封线E2线横跨所述的油墨气道4;纵向密封时,纵向边界处不完全密封,在第一、第二横向热封线之间留有开口。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步骤3中,间隔式热封方法为,在多个纵向热封形成的每个存气空间上,将内膜的底部采用局部的点或线或点线组合的热封方式而热封在第一外膜上,形成连通油墨气道和存气空间的进气道,该进气道热封形成的横向距离范围为4到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选取的内膜为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膜;所述的步骤3、4中采用第一热封模具201、第二热封模具202加工完成。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本发明的充气缓冲包装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的充气缓冲包装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内膜涂覆油墨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内膜底部与第二外膜热封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充气缓冲包装体的主视图;
图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热封模具的主视图;
图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热封模具的主视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至7所示,其中1——第一外膜;2——内膜;3——第二外膜;4——油墨气道;5——短纵向进气热封线;6——存气区域;7——充气口;8——进气道;H——进气道距离;E1——第一横向热封线;E2——第二横向热封线;201——第一热封模具:202——第二热封模具;12、13——两片内膜(现有技术)。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主要包括:两片外膜(1,3)和介于两片外膜之间的一片内膜(2)的结构,如图1所示。
使用具有一定粘度的树脂或者是添加增粘剂让第一外膜(1)与内膜紧贴面或者是第二外膜(3)与内膜紧贴面具有粘性(粘度要合适,太粘会打不开影响进气效率,粘度不够锁气性差),充气后具有粘性的两片膜能紧紧的贴在一起,起到锁气作用。
用点或线或其它形状的第一热封模具201把具有粘性的外膜的紧贴面与内膜的底部热封成4-15mm的进气道,进气道少于4mm会进气不畅,影响使用速度,超过15mm锁气性能会差,形成慢消气,影响使用效果。
对于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本案所述的充气缓冲包装体,包括:第一外膜、第二外膜,一片内膜位于第一外膜与第二外膜之间;内膜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印刷油墨;内膜纵向尺寸小于外膜纵向尺寸;内膜横向尺寸等于外膜横向尺寸;两片外膜顶部横向边界密封贴合形成第一密封边,两片外膜的另一端为二者的底部横向边界,为二者的共同横向边界,形成密封贴合的第二密封边;热封线包括热封内膜与外膜的横向热封线和纵向热封线;横向热封线位于第一、第二密封边之间,并跨越所述的油墨印刷区域,油墨印刷区域形成气道;纵向热封线包括多个纵向热封线,用于封闭外膜与内膜的两侧的纵向边界,其中纵向热封线的长度从横向热封线到达第二密封边,形成多个纵向的独立的存气空间;第一密封边与横向热封线之间形成开有充气口的气道;每个所述的存气空间上用点或线或点、线组合将内膜底部与第一外膜热封出间隔式密封的进气道,进气道与油墨形成的气道相通。所述的每个存气空间上的进气道,每相邻的点或线之间的距离为4mm到15mm。
所述的第一、第二密封边采用热封线方式实现密封。
所述的进气道的形成采用至少一对短纵向进气热封线实现,短纵向进气热封线与所述的横向热封线相交,短纵向进气热封线向存气空间方向延伸。所述的短纵向进气热封线不超过内膜的底部横向边界。
所述的一对短纵向进气热封线的两个线之间的横向距离随着进气充入到存气空间的方向而减小,形成开口减缩型的进气道。
内膜与第一外膜的紧贴面采用带粘度树脂,或者在该紧贴面上添加增粘剂。内膜可采用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的树脂膜。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进气道的距离为4mm到15mm;且进气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mm到15mm;优选地,进气道的距离、相邻进气道的间隔距离可以取值: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中的任意距离。
具体加工方法:
1.先准备好两片外膜(1,3)和一片内膜2,第一热封模具,如图6所示,第二热封模具,如图7所示。内膜优选选取高阻隔性能的多层共挤膜材。
2.利用油墨与树脂没有热封性的特性,用油墨在内膜的顶部101印刷所需的进气通道,形状及大小视需要而定,(如加工图图3所示)。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耐热材料,如金属材料印刷及其他涂层材料等,其作用只需满足形成气道即可。
3.用第一热封模具将外膜与内膜的底部102进行热封,如加工图图4所示。
4.用第二热封模具将外膜和内膜热封,就制成大小相等或大小不一样的相对独立的密闭的空间。热封时注意第二横向热封线E2线横跨内膜顶部有印刷油墨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热封模具包括减缩的对称双叉型、中心定位圆、短线热封脚,热封后,形成:在油墨气道周围的狭长减缩的导流道,中部形成三角热封导流,在接近到内膜底部位置,为中央短线、两侧对应两点的热封印,形成进气道。
第二热封模具包括三条横向热封线框架、第二条横向热封线上的定位点框架,以及多个圆角矩形的热封块框架均布在第二热封线与第三热封线之间。第一、第二横向热封线距离较近。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准备好两片外膜1、3和一片内膜2;内膜纵向尺寸小于外膜,横向尺寸与外膜相同;内膜选取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膜。
步骤2:用油墨在内膜的顶部区域处印刷所需的进气区域,形成油墨气道(4),所述油墨气道的形状及大小以及间隔视充气存气空间的需要而定,内膜印刷有油墨的面与第一外膜紧贴;或者在用油墨在第一外膜的顶部区域处印刷所需的油墨气道,内膜与第一外膜印刷有油墨的面紧贴;
步骤3:采用第一热封模具201,将内膜的底部间隔式热封在第一外膜上;间隔式热封方法为,在多个纵向热封形成的每个存气空间上,将内膜的底部采用局部的点或线或点线组合的热封方式而热封在第一外膜上,形成连通油墨气道和存气空间的进气道,该进气道热封形成的横向距离范围为4到15mm。
步骤4:采用第二热封模具202,将外膜和内膜进行第一、第二、第三横向热封线式热封,以及进行多个纵向热封,制成大小相等或大小不一样的相对独立的密闭的空间;其中,横向热封时,第一横向热封线E1、第三横向热封线实现包装体的横向边界的顶部和底部的密封,第二横向热封线E2线横跨所述的油墨气道4;纵向密封时,纵向边界处不完全密封,在第一、第二横向热封线之间留有开口。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热封模具只需满足本结构的密封以及热封通道功能 即可。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空气经由充气口7打开有油墨印刷的油墨气道4,经过外膜与内膜之间已经热封好的进气道8到达用第二热封模具分隔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些相对独立的区域充饱气后使A1或B1与内膜C紧紧的贴合在一起,空气得以保存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案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案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案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充气缓冲包装体用于对运输中的物品起到缓冲及保护的作用,属于环保缓冲包装产品。

Claims (11)

  1.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包括:第一外膜、第二外膜,其特征在于,
    一片内膜位于第一外膜与第二外膜之间;
    内膜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涂覆有油墨,内膜的涂覆有油墨的一面与第一外膜接触;内膜纵向尺寸小于外膜纵向尺寸;内膜横向尺寸等于外膜横向尺寸;
    两片外膜顶部横向边界密封贴合形成第一密封边,两片外膜的另一端为二者的底部横向边界,为二者的共同横向边界,形成密封贴合的第二密封边;
    热封线包括热封内膜与外膜的横向热封线和纵向热封线;横向热封线位于第一、第二密封边之间,并跨越所述的油墨印刷区域,油墨印刷区域形成气道;
    纵向热封线包括多个纵向热封线,用于封闭外膜与内膜的两侧的纵向边界,其中纵向热封线的长度从横向热封线到达第二密封边,形成多个纵向的独立的存气空间;存气空间上,内膜的底部横向边界与第一外膜进行间隔式热密封,热密封的间隔的部分形成进气道;
    第一密封边与横向热封线之间形成开有充气口的气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进气道采用点或线或点线组合热封,进气道与油墨印刷形成的气道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存气空间上的进气道,每相邻的点或线之间的距离为4mm到15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密封边采用热封线方式实现密封;所述的进气道的形成采用至少一对短纵向进气热封线实现,短纵向进气热封线与所述的横向热封线相交,短纵向进气热封线向存气空间方向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纵向进气热封线不超过内膜的底部横向边界。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短纵向进气热封线的两个线之间的横向距离随着进气充入到存气空间的方向而减小,形成开口减缩型的进气道。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膜与第一外膜形成紧贴面,内膜或第一外膜或二者采用带粘度树脂,或者在该紧贴面上添加增粘剂。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内膜采用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膜。
  9. 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准备好两片外膜(1,3)和一片内膜(2);内膜纵向尺寸小于外膜,横向尺寸与外膜相同;
    步骤2:用油墨在内膜的顶部区域处印刷所需的进气区域,形成油墨气道(4),所述油墨气道的形状及大小以及间隔视充气存气空间的需要而定,内膜印刷有油墨的面与第一外膜紧贴;或者在用油墨在第一外膜的顶部区域处印刷所需的油墨气道,内膜与第一外膜印刷有油墨的面紧贴;
    步骤3:将内膜的底部间隔式热封在第一外膜上;
    步骤4:将外膜(1,3)和内膜(2)进行第一、第二、第三横向热封线式热封,以及进行多个纵向热封,制成大小相等或大小不一样的相对独立的密闭的空间;其中,横向热封时,第一横向热封线(E1)、第三横向热封线实现包装体的横向边界的顶部和底部的密封,第二横向热封线(E2)线横跨所述的油墨气道(4);纵向密封时,纵向边界处不完全密封,在第一、第二横向热封线之间留有开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3中,间隔式热封方法为,在多个纵向热封形成的每个存气空间上,将内膜的底部采用局部的点或线或点线组合的热封方式而热封在第一外膜上,形成连通油墨气道和存气空间的进气道,该进气道热封形成的横向距离范围为4到15mm。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缓冲包装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选取的内膜为高阻隔性的多层共挤膜;所述的步骤3、4中采用第一热封模具(201)、第二热封模具(202)加工完成。
PCT/CN2015/073356 2015-02-13 2015-02-27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WO201612744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9046.1A CN104670708A (zh) 2015-02-13 2015-02-13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1520108052.0 2015-02-13
CN201520108052.0U CN204453316U (zh) 2015-02-13 2015-02-13 充气缓冲包装体
CN201510079046.1 2015-0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27441A1 true WO2016127441A1 (zh) 2016-08-18

Family

ID=5661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5/073356 WO2016127441A1 (zh) 2015-02-13 2015-02-27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612744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7830A (en) * 1992-10-14 1995-06-27 Air Packaging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 inflatable plastic wrapping material
JPH0834478A (ja) * 1994-05-18 1996-02-06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エアバブル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05005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廖建华 双层气柱式空气密封体
CN101367459A (zh) * 2008-09-24 2009-02-18 浙江阿信机械有限公司 充气式包装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7830A (en) * 1992-10-14 1995-06-27 Air Packaging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 inflatable plastic wrapping material
JPH0834478A (ja) * 1994-05-18 1996-02-06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エアバブル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05005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廖建华 双层气柱式空气密封体
CN101367459A (zh) * 2008-09-24 2009-02-18 浙江阿信机械有限公司 充气式包装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6040B (zh) A cushioning bag for preset opening of air column turning zon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367961B2 (ja) 強化した密封機能を持つエアシール体
JP2008127104A (ja) ギャップ孔型の空気弁を有するエアーシールとギャップ孔型の空気弁
KR100767579B1 (ko) 공기밀봉체
KR20070090758A (ko) 연속 공기 충진이 가능한 공기 충진 에어백 및 그 제조방법
BRPI0707615A2 (pt) estrutura de vÁlvula de retenÇço para um dispositivo de embalagem de ar
CN102026884B (zh) 具有液体倒出嘴的包装袋
BRPI1003492A2 (pt) disposição em válvula de embalagem flexìvel, embalagem flexìvel e filme flexìvel de laminado de plástico contendo a válvula e métodos aperfeiçoados de fabricação de filme flexìvel de laminado de plástico contendo a válvula e de conformação e enchimento da embalagem flexìvel contendo a válvula
WO2016127441A1 (zh)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CN104670708A (zh) 充气缓冲包装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4453316U (zh) 充气缓冲包装体
CN106185036B (zh) 一种缓冲气袋
CN203047796U (zh) 一种充气包装袋
CN203078988U (zh) 一种自闭式充气包装袋
CN200975535Y (zh) 单层膜充气垫片气阀
WO2019037423A1 (zh) 一种具有保温及防碰撞性能的灌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23835Y (zh) 一种真空包装袋
CN102673892A (zh) 多泡式充气包装袋
JP2000343603A (ja) パウチフィルムへの膨らみ部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方法による膨らみ部を備えたパウチ
UA100549C2 (ru) Легкооткрывающийся пакет, способ и машин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кого пакета
CN207157905U (zh) 一种充气胶带
CN219954334U (zh) 一种小气柱的充气阀体结构
CN201861218U (zh) 一种具防漏气自锁单向阀的气囊
CN212530660U (zh) 一种气柱袋快速充气的气阀膜
CN205150654U (zh) 一种薄膜自动填平式空气密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5881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5881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