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123791A1 -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6123791A1
WO2016123791A1 PCT/CN2015/072395 CN2015072395W WO2016123791A1 WO 2016123791 A1 WO2016123791 A1 WO 2016123791A1 CN 2015072395 W CN2015072395 W CN 2015072395W WO 2016123791 A1 WO2016123791 A1 WO 201612379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adio resource
parameter
data packet
rad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723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兴炜
黎超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5/0723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6123791A1/zh
Priority to CN201580001951.3A priority patent/CN107113250B/zh
Publication of WO201612379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6123791A1/zh

Links

Images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data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 wireless relay node,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LTE-A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 LTE-A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 LTE-A adopts various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the data rat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ultra-large-rate services (such as high-definition video), the load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becoming heavier. How to reduce the load on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 Device to Device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becomes the key project of LTE-A Rel-12 version.
  • D2D Device to Device
  • D2D communication can better utilize spectrum resources, improve spectrum utilization and data r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burden on the base station.
  • the upstream node (the node that provides the data packe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the relay node, which may be the last hop or multi-hop node, or another wireless relay node or source node) needs to forward the data packet (service data and / Part or all of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is forwarded to the downstream node (the node that obtains the data packe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the relay node, which may be the next hop or multi-hop node, or another wireless relay node or target node), where
  • the source node refers to a network node that acts as a source to send the original data packet, and may be, for example, a base station or a UE.
  • the resourc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and the base station in the prior art are scheduled by the base station, that is, the receiving resource and the transmitting resource are scheduled by the base station.
  • the scheduling of the common UE based on the prior art that is, the uplink resource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 for the UE) is scheduled by the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signaling, and the downlink resource (the receiving resource for the UE) is scheduled by the downlink scheduling grant signaling. Therefore, two resource scheduling is required, and the signaling overhead is large.
  • 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a first aspect of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forwarding a data packet, including: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the upstream node based on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transmits a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wireless resource, where the second data packet is obtained by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receives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configured by the first network node.
  •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acquires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ncludes: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selects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from a resource pool; wherein the resource pool includes information for receiving one or more wireless resource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an upstream nod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in front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in the time domain.
  • the method further includes: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send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so that the downstream node receives the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forwarding method of the data packet includes:
  • the downstream node acquir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nd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where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is used to forward the data packet.
  • the downstream node sends a thir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where the third data packet is obtained by the second data packet.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nd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includes: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is in front of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 a second aspect of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wireless relay node, including:
  • a transceiv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first data packet from an upstream node based o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 a processor configured to acqui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transceive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a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wireless resource, where the second data packet is obtained by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transceive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configured by the first network node.
  • the processo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le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from a resource pool, where The resource pool includes information for receiving one or more wireless resource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an upstream node.
  •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belongs to the resource pool;
  • the resource pool further includes information for transmitting one or more radio resource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includes:
  • N 2 aN 1 +b
  • N 2 is a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 N 1 is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 a and b are preset parameters or an upstream nod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or,
  • the parameters a, b, c, d, p, q in the correspondence are set as follows: configurable for a wireless relay node within the network coverage; for a wireless relay node outside the network coverage Set to a fixed valu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at least Include one of a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a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a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 the second wireless resource includes at least a second time domain resource, a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nd a second One of a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a second airspace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a first location and a first size
  • the two resource parameters include at least one of a second location and a second size.
  • the second aspect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or the seco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seco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four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four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four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fifth implementation manner of the second aspect or the sixth implementation manner of the second aspect is implement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is sent by the second network node to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preceded by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transceive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so that the downstream node receives the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a third aspect of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 FIG. 6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 embodiment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D2D scenario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cenarios: network coverage, partial network coverage, and no network cover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2D communication links, D2D devices are covered by the base station in the network coverage scenario, and some D2D devices are covered in some network coverage scenarios. Within the coverage of the base station, another part of the D2D device is not in the coverage of the base station, and in the scenario where there is no network coverage, all D2D devices are not in the coverage of the base station.
  • the UE can hear the signal of the base station, it covers the inner UE for the network; if the UE can hear the signal of the UE within the network coverage, the partial network covers the UE; Both types of signal UEs are not received, and are UEs outside the network coverage.
  • the resource pool is a whole block of radio resources that are separated by the base station or the upstream node.
  • the resource pool is a D2D device that can obtain a predefined system bandwidth.
  • the location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location where the radio resource is located, and when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location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location of the subframe/slot/symbol of the time domain, for example, the time domain
  • the location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location of the frequency domain subcarrier, for example, the first subcarrier of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radio resource is an airspace resource
  •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port in the airspace, for example, the first antenna port of the airspace
  • the location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code domain coded location, for example, the codec.
  • the size of the radio resource refers to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radio resource.
  • the size of the radio resource occupies the number of subframes/slots/symbols, for example, the time domain occupies several subframes/time.
  • the size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amount of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example, the frequency domain occupies several subcarriers; when the radio resource is an airspace resource, the size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an airspace.
  • the amount of the occupied antenna port for example, the airspace occupies several antenna ports; when the radio resource is a code domain resource, the size of the radio resource is the coded amount occupied by the code domain, for example, the code domain occupies several codes. For example, the location of a certain radio resource is 2 subframes starting from the 5th subframe, that is, the radio resource actually occupies the 5th and 6th subframes.
  • An embodiment of the method for forwarding a data packe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erein a method for forwarding a data packet may include: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the upstream node based on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Determining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cqui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sending a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where the second data packet is The first data packet is obtained.
  • FIG. 2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diagram of a method for forwarding a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a data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y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ntent: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the upstream nod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 D2D communication is divided into communication forms such as broadcast, multicast, and unicast.
  • the upstream node can send out data packets through communication forms such as broadcast, multicast, and unicast, and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needs to complete the forwarding of data packets.
  • To the downstream node at least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of the receiving upstream nod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forwarded to the downstream node need to be known.
  •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acquired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may acquire the second wireless of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wireless resource.
  • the resource sends a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nd the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multiple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which saves signaling resource overhead and implements efficient data packet forwarding.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acquir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acquires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be: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selects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from a resource pool; wherein the resource pool includes The node receives the information of one or more radio resource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may receive the data packet from the upstream node based on the existing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and does not need to obtain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here, and thus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the upstream nod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refers to a network node that participates in data forwarding except for the source node (the network node that serves as the source to send the original data packet) and the target node (the network node that acts as the sink accepts the data packet), such as the relay user equipment. (Relay UE) and the like, which are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include at least one of a first location and a first size;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include at least a second location and a second One of the sizes.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sent by the second network node to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may also be local.
  • a part of parameters (for example, configurable parameters described below) i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sent by the second network node to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where There is no limit.
  • the first network node and the second network node may be the same node, or may be the upstream node, the first network node, and the second network, which are described in step 302.
  • the node may also be a different node, for example, one is a base station, and the other is a relay UE,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in the form of an array, a table, a function relationship, etc., in general, to avoid collisio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wireless resource should be unique.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a table relationship, that is,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is obtained by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lookup table, and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obtain a second radio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lookup table.
  • Different first radio resources generally do not recommend pointing to the sam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t the same time to avoid collisions.
  • a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obtain two or more second radio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lookup table, and which of the two or more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s determined by the Relay UE,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specific form of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as follows: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lay node, a, b is a preset parameter or a parameter configured by the upstream nod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the first location or the first size of one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a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adio resource, specifically, wh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size, obtaining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first location and the second location, for example,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the second wireless
  • N t2 aN t1 + b
  • N f2 aN f1 + b
  • the second resource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 the parameter may also be: wh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siz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her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a different type of resource tha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also the second size and the second location.
  • N t2 aN f1 + b
  • N f2 aN t1 + b,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location or the first size of one of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similar to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and is not described here.
  •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as follows: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the first location or the first size of one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equal relationship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specifically, wh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siz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her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second size, for example, Size2 If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location,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qual ratio relationship,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qual relationship.
  • N t2 cN t1
  • N f2 cN f1 ;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a different type of resource tha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also the second size and the second location.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one of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 domain resource.
  • the specific form of the modul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be as follows:
  • the maximum value of N 2 is a preset parameter or a parameter configured by the upstream node;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the same type of resource as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for example,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second size or the second location. No specific limitation.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a different type of resource tha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 the resource parameter may also b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second size or the second location,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N 2 (pN 11 + q N 12 ) mod N m ;
  • N 2 is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 N 11 and N 12 are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 p and q are preset parameters or parameters configured by the upstream node
  • N m is the maximum value of N 2 , which is a preset parameter or a parameter configured by an upstream nod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according to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ncludes a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a first size or a first location), a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 first size or a first location), and a first code domain.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a second time domain resource (second size or second location), a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second size or second location), and a second code domain resource (second size or second location)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may further include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ncluding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a location), a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first size or first location), a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first size or first location), and a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first size or first location) And obtain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second radio
  • the foregoing multiple correspondences need to cover at least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or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The equivalence relationship of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or the modul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the corresponding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fixed in the protocol, but the parameters in the above correspondence, a, b, c, d, p, q as described above can be set as follows:
  • a wireless relay node outside the network coverage may be set to a fixed value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when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acquir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selects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from a resource pool, the seco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adio resource may also be selected from the resource pool, that i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belongs to the resource pool; wherein the resource pool further includes one or more used to send the first data packet.
  • Information about wireless resources It can be understood that, in an actual application, the resource pool may also be configured as a resource pool of two different attributes, one for selecting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and the other for selecting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They are not shared between them and are not limited her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in front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in the time domain.
  • the method for forwarding the data packet by the downstream node to the downstream node side includes: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and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includes: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a second time domain resource, a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 second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a second airspace resource; and the third wireless resource includes at least a third time One of a domain resource, a thir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 third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a third airspace resource.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a second location and a second size
  • the third resource paramet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a third location and a third size.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is in front of the third radio resource.
  •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is a receiving resource, that is, a radio resource for receiving data that needs to be forwarded;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is a UE, and the upstream node is another UE, and it can be understood that other devices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may also be another relay device that forwards the data packet
  • the upstream node may also be an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base station, etc.,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UE1 that transmits the information of one or more radio resource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may be the same as the upstream node that sends the first data packet in step 402, or may be different, and is sent in step 402.
  • the upstream node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is also an example of the UE1,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UE2 after acquiring the receiving resource, the UE2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the UE1 based on the receiving resource, and the receiving resource is used to receive the data that needs to be forwarded.
  • the correspondence may include:
  • N t2 aN t1 + b
  • the received resource, transmission resources are time-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 N f2 aN f1 + b
  • this linear relationship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cond parameter may be a resource, the first resource when the first parameter is a dimension, Obtaining a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her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a first location;
  • the receiving resource may be a different type of resource than the sending resource.
  • the sending resource may also be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air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cod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location or the first size of one of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similar to the received resource as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and is not described here.
  • the first relationship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relationship.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qual ratio relationship.
  • the specific form of the modul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ceiving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nding resource may be as follows:
  • the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second size or the second location, which is not specifically limited.
  • the receiving resource may be a different type of resource than the sending resource.
  • the sending resource may also be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air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code.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second size or the second position,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ceiving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nding resource may be a satisfying formula:
  • N 2 (pN 11 + q N 12 ) mod N m ;
  • N 2 is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UE2
  • N 11 and N 12 are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UE2
  • p and q are preset parameters or parameters configured by the upstream node
  • N m is N 2 .
  • the maximum value is the preset parameter or the parameter configured by the upstream nod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ceiving resource includes a first location or a first size of two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according to the modulo
  • the relationship is obtained by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where, when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s the first size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size of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odulo relationship,
  •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be the second size of the second time domain resource or the second size of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ncludes a first location or a first size of any two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any two of the foregoing resources)
  • the parameter may be the first location of the resource, such as the first location of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location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or the first size of the resource, such as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 size, a first size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or a first location of the resource, and a first size of the resource, such as a first location of the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nd a first location of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 the obtained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may include at least the second time domain.
  • the size or location of one of the resource, the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second code domain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airspace resource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resource includes a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a first size or a first location), a first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 first size or a first location), and a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 Illustrating one or both of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obtaining a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nding resource, where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nding resource is a second time domain resource (second size or second location), a seco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second size or second location), a second code domain resource (second size or second location), and a second airspace resource ( One or two of the second size or the second position, it may be understood that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may further include that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includes the first tim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the first More parameter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the first code domain resourc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and the first airspace resource (the first size or the first location)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resource
  • the foregoing multiple correspondences need to cover at least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 the first size is a second size fraction or multiple relationship, that is, UE2 divides the upstream data packet into multiple block transmissions, or combines the upstream multiple data packets into one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received resource and the sending resource in the UE2 may have multiple correspondences, such as an array, a table, a function relationship, and the like, where a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It may also include one or more; when there are multipl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the receiving resource and the sending resource in the UE2, each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may have a number (such as 0, 1, 2, 3).
  • Etc., or priority specifying the usage scenarios or usage priorities of the multiple correspondences, for example, UE2 uses 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case of network coverage, and uses without network coverage. Correspondence of the table, search, etc., not limited here.
  •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ceived resource and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sending resource; or a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ceived resource and a first of the sending resource An equal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source parameters; or the first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ceived resource and the When the modulo relationship of the second resource parameter of the resource is sent,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may be fixed in the protocol, but the parameters i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as described above, a, b, c, d, p, q may be as follows set up:
  • the receiving resource precedes the transmitting resource.
  • the transceiver 501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by using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the upstream node.
  • the processor 502 can obtain the first wireless relay node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irst wireless resource and the second wireless resource.
  •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the transceiver 501 sends the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the process does not need multiple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saves signaling resource overhead, and implements efficient data packet forwarding.
  • the processor 5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lect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radio resource from a resource pool, where the resource pool includes one or more information for receiving the first data packet from an upstream node. Information about wireless resources.
  •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belongs to the resource pool, where the resource pool further includes information for sending one or more radio resource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wireless relay node may further transmit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so that the downstream node receives the second data packet based on the second radio resource.
  • the upstream node comprises: a base station; or a wireless relay node as described in any of the above embodiment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多次的无线资源调度,节约了信令资源开销,实现高效的数据包转发。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Rel-10/11/12/13版本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Rel-8/9版本的增强,LTE-A系统具有比LTE系统更高的带宽要求,支持高达下行1G/s上行500M/s的峰值数据速率。为了满足LTE-A的要求,LTE-A系统将载波汇聚(Component Aggregation,CA)技术作为其扩展系统带宽的方法,并采用多天线增强技术(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多点协作技术(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以提高数据速率和系统性能。
虽然LTE-A采用了各种技术提高数据速率,但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超大速率业务(如高清视频)的产生,无线通信网络的负载越来越重。如何减轻网络的负载,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设备间通信(Device to Device,D2D)应运而生,成为LTE-A Rel-12版本的重点项目,在这种设备直连通信模式中,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直接通信,而不需要经过基站转发,分担了基站的数据负载。D2D通信能够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及数据速率,同时又减轻了基站的负担。
在LTE-A Rel-13版本中,D2D通信需要研究和标准化D2D中继,即通过无线中继节点(如中继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转发D2D信息,对于无线中继节点,需要将上游节点(为中继节点直接或间接提供数据包的节点,可以是上一跳或多跳节点,也可以是另一个无线中继节点或源节点)需要转发的数据包(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息)部分或全部转发给下游节点(从中继节点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包的节点,可以是下一跳或多跳节点,也可以是另一个无线中继节点或目标节点),其中,源节点是指充当信源发送原始数据包的网络节点,例如可以是基站或UE,目标节点也就是充当信宿接受数据包的网络节点,例如可以是基站或UE,无线中继节点是除源节点、目标节点之外参与 数据转发的网络节点。如图1所示,UE1,UE2,UE3都起到无线中继节点的作用,将基站(Evolved Node B,eNB)的数据转发给UE4,其中小区基站为源节点,UE4为目标节点,对UE1来说,基站为上游节点,UE2,UE3、UE4为下游节点,对UE2来说,基站、UE1为上游节点,而UE3、UE4为下游节点,对UE3来说,基站、UE1、UE2为上游节点,UE4为下游节点;由上可知,无线中继节点要完成转发数据包到下游节点,至少需要知道接收上游节点的第一无线资源和转发给下游节点的第二无线资源。
目前,现有技术中无线中继节点和基站的交互的资源由基站调度,即接收资源和发送资源由基站调度。但基于现有技术对普通UE的调度,即上行资源(对UE而言是发送资源)由上行调度许可信令调度,下行资源(对UE而言是接收资源)由下行调度许可信令调度,因而需要两次资源的调度,信令开销较大,如果设计新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使用一个控制指令同时调度发射资源和接收资源则需要重新设计,且无法给没有网络覆盖下的UE调度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用于实现高效的数据包的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包括:
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 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在时域上,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之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对所述下游节点侧,所述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包括:
下游节点接收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发送的第二数据包;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和第三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用于转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由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和第三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第三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第三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第三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三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三时域资 源、第三频域资源、第三码域资源和第三空域资源中的一种。可选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三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三位置和第三尺寸中的一种。
可选的,在时域上,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三无线资源之前。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中继节点,包括:
收发机,用于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例如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资源参数满足公式N2=aN1+b,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a、b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例如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 数满足公式N2=cN1,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c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只有一个时,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是满足公式N2=(d N1)mod Nm,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d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Nm为N2的最大取值,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又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有多个时,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是满足公式:N2=(pN11+q N12)mod Nm,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1、N1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p、q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Nm为N2的最大取值,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
优选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参数a,b,c,d,p,q按照如下方式设定:对于在网络覆盖内的无线中继节点可配置;对于在网络覆盖外的无线中继节点设为固定值;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 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在时域上,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之前。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讯系统,包括: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以及
所述上游节点和/或所述下游节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游节点包括:基站;或者,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游节点包括:
用户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后,即可根据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无线资源,并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该过程不需要多次的无线资源调度,节约了信令资源开销,实现高效的数据包转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D2D通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节约了信令资源开销,实现高效的数据包转发。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此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会引入的几个要素;
D2D场景:
D2D场景可以分为有网络覆盖、部分网络覆盖和没有网络覆盖3种场景,从D2D通信链路角度,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D2D设备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部分网络覆盖场景有一部分D2D设备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另一部分D2D设备不在基站的覆盖范围,没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所有D2D设备都不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从某个D2D UE角度,如果UE能听到基站的信号,为网络覆盖内UE;如果UE能听到网络覆盖内的UE的信号为部分网络覆盖UE;如果前 两种信号UE都收不到,为网络覆盖外的UE。
资源池:
在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资源池是由基站或上游节点分出的一整块无线资源,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资源池是D2D设备能够获得一块预定义的系统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资源的位置为无线资源所处的位置,当无线资源为时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位置为时域的子帧/时隙/符号的位置,例如时域的第几个子帧/时隙/符号;当无线资源为频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位置为频域子载波的位置,例如频域的第几个子载波;当无线资源为空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位置为空域的天线端口的位置,例如空域的第几个天线端口;当无线资源为码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位置为码域编码的位置,例如码域的第几个编码。
无线资源的尺寸指无线资源所占资源的量,当无线资源为时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尺寸时域所占子帧/时隙/符号的量,例如时域占了几个子帧/时隙/符号;当无线资源为频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尺寸为频域所占子载波的量,例如频域占了几个子载波;当无线资源为空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尺寸为空域所占天线端口的量,例如空域占了几个天线端口;当无线资源为码域资源时,无线资源的尺寸为码域所占编码的量,例如码域占了几个编码。例如,某块无线资源的位置为第5个子帧开始的(尺寸)2个子帧,即该无线资源实际占了第5,第6两个子帧。
本发明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201、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D2D通信分为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形式,上游节点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形式,向外发送数据包,而无线中继节点要完成转发数据包 到下游节点,至少需要知道接收上游节点的第一无线资源和转发给下游节点的第二无线资源。
本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在获取第一无线资源后或者遍历所有可能的第一无线资源,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用于接收所需要转发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可以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或,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此处不作限定。
其中,无线中继节点是指除源节点(充当信源发送原始数据包的网络节点)、目标节点(充当信宿接受数据包的网络节点)之外参与数据转发的网络节点,如中继用户设备(relay UE)等,此处不作限定。
202、无线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数组、表格、函数关系等方式存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碰撞,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的第二无线资源应该是唯一的。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在本地预先设定,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中的部分参数(例如下面所述的可配置参数)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此处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同一个节点,也可以都是步骤302中所述的上游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例如一个是基站,另一个是relay UE,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203、无线中继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在获取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后,可以基于第二无线资源 转发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例如,所述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相同,即将第一数据包原封不动的转发;所述第二数据包也可以是由第一数据包得到的(也可以理解为根据第一数据包获得),例如第二数据包是在第一数据包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例如跳数,自身节点ID等信息)后得到的,又例如所述第二数据包还可以是第一数据包分割成多块后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由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合成的,此处不作限定,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转发的形式可以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等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后,即可根据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无线资源,并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该过程不需要多次的无线资源调度,节约了信令资源开销,实现高效的数据包转发。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请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可包括以下内容:
301、无线中继节点获取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可以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给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的信令,可以在特定中继信道发送,所述特定中继信道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专用中继信道或所有无线中继节点公共中继信道,或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给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控制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的信令,可以在特定中继信道发送,所述特定中继信道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专用中继信道或所有无线中继节点公共中继信道,而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给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数据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的信令,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给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控制信息的第一无线资源上发送,此处不作限定。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还可以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此处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的上游节点,与下面步骤302中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游节点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不同, 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可以基于已有的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数据包,而不需要此处获取第一无线资源的步骤,因而此处不作限定。
302、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D2D通信分为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形式,上游节点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形式,向外发送数据包,而无线中继节点要完成转发数据包到下游节点,至少需要知道接收上游节点的第一无线资源和转发给下游节点的第二无线资源。
本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在获取第一无线资源后,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用于接收所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其中,无线中继节点是指除源节点(充当信源发送原始数据包的网络节点)、目标节点(充当信宿接受数据包的网络节点)之外参与数据转发的网络节点,如中继用户设备(Relay UE)等,此处不作限定。
303、无线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可以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可以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所述第一资源参数可以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资源参数可以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在本地预先设定,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中的部分参数(例如下面所述的可配置参数)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此处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同一个节点,也可以都是步骤302中所述的上游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 节点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例如一个是基站,另一个是relay UE,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数组、表格、函数关系等方式存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碰撞,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的第二无线资源应该是唯一的。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表格关系存在,即第二无线资源由第一无线资源查表得到,第一无线资源根据查表可以唯一得到一个第二无线资源,不同的第一无线资源一般不建议同时指向同一个第二无线资源以避免碰撞。当然,一个第一无线资源根据查表也可以得到两个或以上第二无线资源,在这两个或以上发送资源当中哪个发送由Relay UE决定,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具体形式可以如下:
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资源参数满足公式N2=aN1+b,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a、b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
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与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具体的,如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尺寸,如Size2=aSize1+b,又如第一资源参数、第二资源参数也可以分别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例如第一无线资源、第二无线资源均为时域资源时,Nt2=aNt1+b,第一无线资源、第二无线资源均为频域资源时,Nf2=aNf1+b;当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也可以是,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 数为第一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无线资源还可以是和第二无线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第二无线资源还可以是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空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此时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同样也可以是第二尺寸和第二位置,具体的如Nt2=aNf1+b,或Nf2=aNt1+b,此处不作限定。以此类推,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时,与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具体形式可以如下:
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满足公式N2=cN1,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c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其中参数c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整数;
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具体的,如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尺寸,例如,Size2=cSize1,当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也可以是,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位置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位置,例如第一无线资源、第二无线资源均为时域资源时,Nt2=cNt1,第一无线资源、第二无线资源均为频域资源时,Nf2=cNf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无线资源还可以是和第二无线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第二无线资源还可以是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空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此时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同样也可以是第二尺寸和第二位置,具体的,如Nf2=cNt1或Nt2=cNf1,此处不作限定,以此类推,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时,与第一无线资源为 第一时域资源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具体形式可以如下:
(1)当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只有一个时,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是满足公式N2=(d N1)mod Nm,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d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Nm为N2的最大取值,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第一无线资源还可以是和第二无线资源相同类型的资源,例如,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第二无线资源为第二时域资源,则上述公式为Nt2=(d Nt1)mod Nm,又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频域资源,第二无线资源为第二频域资源时,上述公式为Nf2=(d Nf1)mod Nm,此时,第一资源参数可以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可以为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无线资源还可以是和第二无线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第二无线资源还可以是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空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如Nt2=(d Nf1)mod Nm或Nf2=(d Nt1)mod Nm,此时,第一资源参数同样也可以是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可以为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2)当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有多个时,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是满足公式:
N2=(pN11+q N12)mod Nm
其中,N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资源参数,N11、N12为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一资源参数,p、q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Nm为N2的最大取值,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
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两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取模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具体的,如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和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尺寸时,根据该取模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可以为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二尺寸或第二频域资源的第二尺寸,例如存在如下几种取模方式:
(1)当第一无线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一频域资源时,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Nt2=(pNt1+q Nf1)mod Nm
(2)当第一无线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一频域资源时,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得到第二频域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Nf2=(pNt1+q Nf1)mod Nm
以此类推,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任意两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上述任意两种资源参数可以同时是资源的第一位置,如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位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位置;也可以是同时是资源的第一尺寸,如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尺寸、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还可以一个是资源的第一位置,一个是资源的第一尺寸,如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位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等)时,根据该取模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时,所述得到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尺寸或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上述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频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码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和第一空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中的一种或两种举例说明,得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时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第二频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第二码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和第二空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中的一种或两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资源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频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码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和第一空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中更多的参数,得到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此处不作限定。
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尺寸时,上述多种对应关系,需要至少涵盖如下几种场景:
第一尺寸等于接收第二尺寸,即无线中继节点将上游数据包原封不动直接转发;
第一尺寸略大于第二尺寸,即无线中继节点在上游数据包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后转发,附加的信息可以包括跳数、自身节点ID、自身节点的其他信息等;
第一尺寸为第二尺寸分数或倍数关系,即无线中继节点将上游数据包分割成多块发送,或将上游多个数据包组合成一个数据包发送。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中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有多个对应关系,如数组、表格、函数关系式等中的多个,其中函数关系式也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当无线中继节点中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有多个时,可以对每个对应关系有一个编号(如0,1,2,3。。。等),或者优先级,规定这多个对应关系的使用场景或使用优先级,例如,无线中继节点在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等比关系的对应关系,在无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使用表格的对应关系,进行查找等,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时,所述对应关系可以在协议中固定,但上述对应关系中的参数,如上所述的a,b,c,d,p,q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定:
(1)对于在网络覆盖内的无线中继节点可配置;
(2)对于在网络覆盖外的无线中继节点可以设为固定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是: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也可以从所述资源池中选择,即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所述资源池配置为两个不同属性的资源池,一个用于选择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另一个用于选择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它们之间不共享,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时域上,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之前。
304、无线中继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在获取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后,可以基于第二无线资源转发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例如,所述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相同,即将第一数据包原封不动的转发,所述第二数据包也可以是由第一数据包得到的,例如第二数据包是在第一数据包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例如跳数,自身节点ID等信息)后得到的,又例如所述第二数据包还可以是第一数据包分割成多块后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由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合成的,此处不作限定,所述第二数据包转发的形式可以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等形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还可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下游节点对所述下游节点侧,所述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包括:
接收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的第二数据包;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和第三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用于转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由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例如,所述第三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相同,即将第二数据包原封不动的转发,所述第三数据包也可以是第二数据包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例如跳数,自身节点ID等信息),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可以是第二数据包分割成多块后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三数据包由包括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合成的,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和第三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第三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第三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第三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三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三时域资源、第三频域资源、第三码域资源和第三空域资源中的一种。可选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三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三位置和第三尺寸中的一种。
可选的,在时域上,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三无线资源之前。
可选的,所述下游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更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三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
下游节点中,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和第三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三无线资源的信息,获取过程与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相同(除对象不同),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技术,下面实施例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数据包的转发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可包括以下内容:
401、UE2接收UE1配置的接收资源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为接收资源,即用于接收所需要转发的数据的无线资源;无线中继节点为UE,上游节点为另一个UE,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节点还可以是转发数据包的其它中继设备,上游节点也可以是其他通信设备,如基站等,此处不作限定。
UE2获取所述接收资源的信息可以是:所述UE2接收UE1配置的所述接收资源的信息;所述UE1配置给所述UE2数据的接收资源的信令,可以在特定中继信道发送,所述特定中继信道为UE2专用中继信道或所有无线中继节点公共中继信道,也可以在所述UE1配置给UE2的接收资源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此处不作限定。
UE2获取所述接收资源的信息还可以是:所述UE2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接收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所述UE1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此处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的UE1,与步骤402中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游节点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不同,步骤402中以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游节点亦为UE1为例,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UE2可以基于已有的接收资源从上游节点UE1接收数据包,并不需要此处从UE1获取接收资源的步骤,此处不作限定。
402、UE2基于所述接收资源从UE1接收第一数据包;
D2D通信分为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形式,UE1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形式,向外发送数据包,而UE2要完成转发数据包到下游节点(如UE3),至少需要知道接收UE1的接收资源和转发给UE3的发送资源,所述发送资源即用于发送接收自上游节点的控制信息和/或数据。
本实施例中,UE2在获取接收资源后,UE2基于接收资源从UE1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接收资源用于接收所需要转发的数据。
403、UE2根据所述接收资源和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发送资源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资源为发送资源,所述发送资源即用于发送接收自上游节点的控制信息和/或数据。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资源可以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发送资源可以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资源的所述第一资源参数可以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资源和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基站或者核心网或上游节点发送至所述UE2,当然,也可以是所述UE2在本地预先设定,还可以是所述接收资源和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中的部分参数(例如下面所述的可配置参数)由上游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资源和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数组、表格、函数关系等方式存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碰撞,所述接收资源对应的发送资源应该是唯一的。
所述接收资源和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表格关系存在,即发送资源由接收资源查表得到,一个接收资源根据查表可以唯一得到一个发送资源,不同的接收资源一般不建议同时指向同一个发送资源以避免碰撞。当然,一个接收资源根据查表可以得到两个或以上发送资源,在这两个或以上发送资源当中哪 个发送由Relay UE决定。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可以包括:
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其中,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具体形式可以如下:
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发送资源的资源参数满足公式N2=aN1+b,其中,N2为所述UE2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UE2的第一资源参数,a、b为预先设定的参数;
例如当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与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具体的,如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尺寸,如Size2=aSize1+b,又如第一资源参数、第二资源参数也可以分别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例如接收资源、发送资源均为时域资源时,Nt2=aNt1+b,接收资源、发送资源均为频域资源时,Nf2=aNf1+b;当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也可以是,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一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资源还可以是和发送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当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发送资源还可以是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空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此时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同样也可以是第二尺寸和第二位置,具体的如Nt2=aNf1+b,或Nf2=aNt1+b,此处不作限定。以此类推,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时,与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具体形式可以如下:
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满足公式N2=cN1,其中,N2为所述UE2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UE2的第一资源参数,c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其中参数c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整数;
例如当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具体的,如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尺寸,例如,Size2=cSize1,当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也可以是,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位置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位置,例如接收资源、发送资源均为时域资源时,Nt2=cNt1,接收资源、发送资源均为频域资源时,Nf2=cNf1;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资源还可以是和发送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当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发送资源还可以是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空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此时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同样也可以是第二尺寸和第二位置,具体的,如Nf2=cNt1或Nt2=cNf1,此处不作限定,以此类推,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等比关系得到与第一资源参数相对应的第二资源参数时,与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具体形式可以如下:
(1)当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只有一个时,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是满足公式N2=(d N1)mod Nm,其中,N2为所述UE2的第二资源参数,N1为所述UE2的第一资源参数,d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Nm为N2的最大取值,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接收资源还可以是和发送资源相同类型的资源,例如,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发送资源为第二时域资源,则上述公式为Nt2=(d Nt1)mod Nm,又例如,当接收资源为第一频域资源,发送资源为第二频域资源时,上述公式为Nf2=(d Nf1)mod Nm,此时,第一资源参数可以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可以为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资源还可以是和发送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当接收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时,发送资源还可以是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空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如Nt2=(d Nf1)mod Nm或Nf2=(d Nt1)mod Nm,此时,第一资源参数同样也可以是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二资源参数可以为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2)当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有多个时,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是满足公式:
N2=(pN11+q N12)mod Nm
其中,N2为所述UE2的第二资源参数,N11、N12为所述UE2的第一资源参数,p、q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Nm为N2的最大取值,为预先设定的参数或上游节点配置的参数。
例如当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两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时,根据该取模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具体的,如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和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尺寸时,根据该取模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该第二资源参数可以为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二尺寸或第二频域资源的第二尺寸,例如存在如下几种取模方式:
(1)当接收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一频域资源时,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尺寸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二尺寸:Nt2=(pNt1+q Nf1)mod Nm
(2)当接收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一频域资源时,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尺寸得到第二频域资源的第二尺寸:Nf2=(pNt1+q Nf1)mod Nm
以此类推,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任意两种的第一位置或第一尺寸(上述任意两种资源参数可以同时是资源的第一位置,如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位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位置;也可以是同时是资源的第一尺寸,如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尺寸、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还可以一个是资源的第一位置,一个是资源的第一尺寸,如第一频域资源的第一位置、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尺寸等)时,根据该取模关系得到第二资源参数时,所述得到的第二资源参数可以至少包括第二时域 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的尺寸或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上述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频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码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和第一空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中的一种或两种举例说明,得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该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时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第二频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第二码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和第二空域资源(第二尺寸或第二位置)中的一种或两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资源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资源参数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频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第一码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和第一空域资源(第一尺寸或第一位置)中更多的参数,得到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此处不作限定。
当第一资源参数为第一尺寸,第二资源参数为第二尺寸时,上述多种对应关系,需要至少涵盖如下几种场景:
第一尺寸等于接收第二尺寸,即UE2将上游数据包原封不动直接转发。
第一尺寸略大于第二尺寸,即UE2在上游数据包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后转发,附加的信息可以包括跳数、自身节点ID、自身节点的其他信息等。
第一尺寸为第二尺寸分数或倍数关系,即UE2将上游数据包分割成多块发送,或将上游多个数据包组合成一个数据包发送。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E2中的所述接收资源和所述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有多个对应关系,如数组、表格、函数关系式等中的多个,其中函数关系式也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当UE2中的所述接收资源和所述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有多个时,可以对每个对应关系有一个编号(如0,1,2,3。。。等),或者优先级,规定这多个对应关系的使用场景或使用优先级,例如,UE2在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等比关系的对应关系,在无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使用表格的对应关系,进行查找等,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所述接收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 发送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时,所述对应关系可以在协议中固定,但上述对应关系中的参数,如上所述的a,b,c,d,p,q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定:
(3)对于在网络覆盖内的UE可配置;
(4)对于在网络覆盖外的UE可以设为固定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UE2获取所述接收资源的信息是:所述UE2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接收资源的信息时,所述发送资源的信息也可以从所述资源池中选择,即所述发送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所述资源池配置为两个不同属性的资源池,一个用于选择接收资源的信息,如接收资源池,另一个用于选择发送资源的信息,如发送资源池,它们之间不共享,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时域上,所述接收资源在所述发送资源之前。
404、UE2基于所述发送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所述UE2在获取发送资源的信息后,可以基于发送资源转发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例如,所述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相同,即将第一数据包原封不动的转发,所述第二数据包也可以是由第一数据包得到的,例如第二数据包是在第一数据包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信息(例如跳数,自身节点ID等信息)后得到的,又例如所述第二数据包还可以是第一数据包分割成多块后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由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合成的,此处不作限定,转发的形式可以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等形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E2还可以发送所述发送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如UE3)基于所述发送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中继节点的实施例,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中继节点5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收发机501,用于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处理器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5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 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收发机501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后,即处理器502可根据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无线中继节点的第二无线资源,收发机501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该过程不需要多次的无线资源调度,节约了信令资源开销,实现高效的数据包转发。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501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2还可以用于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
可选的,在时域上,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之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还可以发送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讯系统的实施例,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通讯系统6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如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无线中继节点601;以及所述上游节点602;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游节点包括:基站;或者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讯系统还可以包括下游节点,所述下游节点可以包括:用户设备。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讯系统的实施例,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讯系统7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如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无线中继节点701以及下游节点702;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游节点可以包括:用户设备。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讯系统还可以包括上游节点703,所述上游节点包括:基站;或者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中继节点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线性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 的一种;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时域上,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之前。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中继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12. 一种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基于第一无线资源从上游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第二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得。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从上游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属于所述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的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 的线性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等比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第一资源参数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第二资源参数的取模关系。
  17.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第一码域资源和第一空域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无线资源至少包括第二时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码域资源和第二空域资源中的一种。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中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一尺寸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资源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尺寸中的一种。
  19.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节点。
  20.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时域上,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之前。
  21.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信息,以使下游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
  22. 一种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至21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以及
    所述上游节点和/或所述下游节点。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节点包括:基站;或者,
    如权利要求12至21任一所述的无线中继节点。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节点包括:
    用户设备。
PCT/CN2015/072395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WO2016123791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2395 WO2016123791A1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CN201580001951.3A CN107113250B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2395 WO2016123791A1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23791A1 true WO2016123791A1 (zh) 2016-08-11

Family

ID=5656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5/072395 WO2016123791A1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13250B (zh)
WO (1) WO2016123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600B (zh) * 2018-05-18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01341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ordinating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2474735A (zh) * 2009-08-10 2012-05-23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970230A (zh) * 2012-12-07 2013-03-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路由器
CN103688497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487A (zh) * 2003-09-19 2005-03-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体系中的路由选择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ES2536556T3 (es) * 2009-02-20 2015-05-26 Thomson Licensing Reserva de recursos sincronizados de tiempo en redes con paquetes conmutados
CN102045767B (zh) * 2009-10-23 2013-10-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分组连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103238360B (zh) * 2010-12-08 2018-03-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场景
CN102655667B (zh) * 2011-03-04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分组接入的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024913B (zh) * 2012-12-21 2015-01-28 东南大学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直通自适应分组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3269239A (zh) * 2013-04-10 2013-08-28 云南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无线接入方法
CN103634812B (zh) * 2013-11-27 2017-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设备中继同小区设备到设备直传通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735A (zh) * 2009-08-10 2012-05-23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10201341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ordinating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2970230A (zh) * 2012-12-07 2013-03-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路由器
CN103688497A (zh) * 2013-09-2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250A (zh) 2017-08-29
CN107113250B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8611B2 (ja) 無線通信の半永続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944348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96167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d2d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EP3651523B1 (en) Multiple side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CN107615844B (zh) 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的多邻近服务组通信
JP668079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多数のd2d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82528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9730249B2 (e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random acccess response messages for coverage constrained devices
CA2928088C (en)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6533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640379B2 (ja) Ofdma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周波数ホッピング
US9781760B2 (en) User terminal and processor for performing D2D transmission
WO2021232382A1 (zh) 侧行反馈资源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076531B (zh) 用于多bssid网络的随机接入资源单元分配
JP2013502806A (ja) 協調型マルチアンテナ送受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群特異的情報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20052469A1 (zh) 发送和接收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KR102284377B1 (ko)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d2d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206154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906647A (zh) 数据复用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11368936B2 (en) Uneven paging load distribution for narrowband
WO2016123791A1 (zh)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WO202302898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31550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hysical layer information
WO2024094091A1 (zh) 子带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50990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58807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58807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