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4682U - 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 Google Patents

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4682U
TWM654682U TW113200987U TW113200987U TWM654682U TW M654682 U TWM654682 U TW M654682U TW 113200987 U TW113200987 U TW 113200987U TW 113200987 U TW113200987 U TW 113200987U TW M654682 U TWM654682 U TW M65468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eriphery
portions
board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0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宸謙
Original Assignee
楊宸謙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楊宸謙 filed Critical 楊宸謙
Publication of TWM654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4682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紙容器及紙胚板材,紙容器包含一基板及一圍板。該圍板由該基板的周緣彎折朝上延伸。該圍板包括數第一板部、數第二板部及數第三板部。每一該第一板部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三板部連接於兩相鄰的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一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連接端。每一該第二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黏合端,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黏合端的外側的板側邊。藉由每一該第三板部與鄰近的該黏合端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摺疊並貼合在一起,且每一該板側邊的擴張段與該外擴段呈角度連接,能提升防漏效果以及增加結構強度。

Description

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容器,特別是指一種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為了便於外帶餐點或是有衛生考量,許多店家會採用一次性餐具來盛裝餐點。或者是在外臨時需要使用餐具時(如露營、烤肉、野餐),通常也會購買便於攜帶且用後即可丟棄的一次性餐具。然而,為了達到防漏以及輕便的功能,現有的一次性餐具多由塑膠以射出或模具成型的方式製成。因塑膠的自然分解高達數百年,且分解過程中形成的塑膠微粒也容易進入到食物鏈中在生物體內累積。採用塑膠的一次性容器除了不益於環境保護外,也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疑慮。因此現有的一次性餐具會採用便於回收的紙來製作,但過程中多需要將紙材經裁剪再黏貼,除了防漏效果較差外,還具有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有待改善。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提升防漏效果與結構強度的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於是,本新型紙容器包含一基板及一圍板。該基板具有一周緣。該圍板與該基板由紙一體成型。該圍板由該基板的周緣彎折朝上延伸且與該基板共同圍繞界定出一容室。該圍板具有一圍繞連接於該基板的周緣的底圍緣,及一與該底圍緣反向設置的頂圍緣。該圍板包括數第一板部、數第二板部及數第三板部。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每一該第一板部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三板部連接於兩相鄰的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一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連接端。每一該第二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黏合端,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黏合端的外側的板側邊。每一該第三板部具有一與該基板的周緣間隔設置的內端,及一與該內端反向設置的外端。每一該板側邊連接於鄰近的該第三板部且具有一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至該各自的第三板部的內端的擴張段,及一由該擴張段朝外彎折延伸至該頂圍緣且與該擴張段呈角度連接的外擴段。每一該第三板部與鄰近的該黏合端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摺疊並貼合在一起。
於是,本新型紙胚板材適用於形成該紙容器。該紙胚板材包含一基板、一圍板、一第一摺線及數第二摺線。該基板具有一周緣。該圍板與該基板由紙一體成型。該圍板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且具有一圍繞連接於該基板的周緣的底圍緣,及一與該底圍緣反向設置的頂圍緣。該圍板包括數第一板部、數第二板部及數第三板部。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且每一該第一板部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三板部連接於兩相鄰的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一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連接端。每一該第二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黏合端,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黏合端的外側的板側邊。每一該第三板部具有一與該基板的周緣間隔設置的內端,及一與該內端反向設置的外端。每一該板側邊連接於鄰近的該第三板部且具有一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至該各自的第三板部的內端的擴張段,及一由該擴張段朝外彎折延伸至該頂圍緣且與該擴張段呈角度連接的外擴段。該第一摺線設置於該圍板與該基板間且形成於該基板的周緣。該等第二摺線形成於該圍板。每一該第二摺線沿各自的該板側邊延伸。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每一該第三板部與鄰近的該黏合端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摺疊並貼合在一起,且每一該板側邊的擴張段與該外擴段呈角度連接,能提升防漏效果以及增加結構強度。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與圖2,本新型紙胚板材的一第一實施例,適用於形成一紙容器。該第一實施例包含一基板1、一圍板2、一第一摺線3及數第二摺線4。
該基板1具有一實質上呈長方形的周緣11。該周緣11具有四個緣側邊111,及四由兩相鄰的該緣側邊111相交而成的邊角112。該等第一板部23與該等第二板部24分別由該等緣側邊111朝外延伸。
該基板1包括一由下朝上凸出的凸台12。
該圍板2與該基板1由紙一體成型。該圍板2由該基板1的周緣11朝外延伸且具有一圍繞連接於該基板1的周緣11的底圍緣21,及一與該底圍緣21反向設置的頂圍緣22。該圍板2包括數第一板部23、數第二板部24、數第三板部25及數捲邊板部26。
該等第一板部23與該等第二板部24由該基板1的周緣11朝外延伸且每一該第一板部23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二板部24間。每一該第三板部25連接於兩相鄰的該第一板部23與該第二板部24間。該等捲邊板部26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板部23與該等第二板部24且由該頂圍緣22朝外延伸。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板部23由長度較短的兩個該緣側邊111朝外延伸,該等第二板部24由長度較長的兩個該緣側邊111朝外延伸。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等第一板部23也可以由長度較長的兩個該緣側邊111朝外延伸,而該等第二板部24由長度較短的兩個該緣側邊111朝外延伸,並不以此為限。
每一該第一板部23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連接端231。每一該第二板部24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黏合端241,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黏合端241的外側的板側邊242。每一該第三板部25具有一與該基板1的周緣11間隔設置的內端251,及一與該內端251反向設置的外端252。
每一該板側邊242連接於鄰近的該第三板部25且具有一由各自的邊角112朝外延伸至該各自的第三板部25的內端251的擴張段243,及一由該擴張段243朝外彎折延伸至該頂圍緣22且與該擴張段243呈角度連接的外擴段244。
該第一摺線3設置於該圍板2與該基板1間且形成於該基板1的周緣11。
該等第二摺線4形成於該圍板2。每一該第二摺線4由各自的邊角112朝外且沿各自的該板側邊242延伸。
參閱圖2至圖5,將本第一實施例形成一紙容器(如圖2)的過程說明如下:首先,將該圍板2沿該第一摺線3彎折而使該圍板2與該基板1共同圍繞界定出一容室5。再來,將每一該第三板部25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沿兩者間的該第二摺線4朝外摺疊並貼合在一起,使每一該第三板部25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位於該容室5外。接著,每一該第三板部25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貼合後,每一該第三板部25再貼合於鄰近的該連接端231,使每一該第三板部25的兩相反面分別貼合於鄰近的該黏合端241與該連接端231。最後,將該等捲邊板部26朝外捲曲成一環繞該頂圍緣22的捲邊環27,該捲邊環27具有數個分別位於該等邊角112的上方的圓弧段271。
每一該第三板部25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摺疊並貼合在一起,能提高防漏效果及增加結構強度。此外,每一該板側邊242由各自的邊角112朝外延伸且每一該板側邊242的擴張段243與該外擴段244呈角度連接,能讓該圍板2相對於該等邊角112的部分的結構較為立體並增加結構強度。
參閱圖6、圖7與圖8,每一該第三板部25也可以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沿兩者間的該第二摺線4朝內摺疊並貼合在一起,使每一該第三板部25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位於該容室5內。
參閱圖9,也可以將該捲邊環27壓平而使該捲邊環27具有一位於頂側的頂平面272。該頂平面272適用於供一封膜(圖未示)貼合。
參閱圖10,該捲邊環27被壓平後也能再朝下彎折而朝下傾斜。
參閱圖11、圖12與圖13,加工處理該頂平面272而使該頂平面272具有數個凹槽273(如圖11、12)、或數個凸起274(如圖13)。該等凹槽273能如圖11所示彼此相接,或如圖12所示彼此間隔。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頂平面272也可以同時具有該等凹槽273與該等凸起274(圖未示)。當該封膜貼合在該頂平面272時,該等凹槽273或該等凸起274皆能減少該封膜與該捲邊環27的接觸面積而便於撕除。
本新型藉由每一該第三板部25與鄰近的該黏合端241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242摺疊並貼合在一起,且每一該板側邊242的擴張段243與該外擴段244呈角度連接,能提升防漏效果以及增加結構強度。因此,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參閱圖14與圖15,本新型紙胚板材的一第二實施例,適用於形成另一紙容器。本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該基板1的周緣11實質上呈正方形。本第二實施例形成另一該紙容器的方式與該第一實施例形成該紙容器的方式大致相同。本第二實施例形成的另一該紙容器的該捲邊環27實質上呈圓形。需說明的是,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該捲邊環27以壓平後具有一頂平面272的為例,在其他變化例中,該捲邊環27也可以是由該等捲邊板部26朝外捲曲而未壓平(如圖2所示)。藉此,本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的目的與功效。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基板 11:周緣 111:緣側邊 112:邊角 12:凸台 2:圍板 21:底圍緣 22:頂圍緣 23:第一板部 231:連接端 24:第二板部 241:黏合端 242:板側邊 243:擴張段 244:外擴段 25:第三板部 251:內端 252:外端 26:捲邊板部 27、27′:捲邊環 271:圓弧段 272:頂平面 273:凹槽 274:凸起 3:第一摺線 4:第二摺線 5:容室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紙胚板材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張俯視圖; 圖2是一張立體圖,說明由該第一實施例形成的一紙容器,且該第一實施例的每一第三板部與鄰近的黏合端朝外摺疊; 圖3是圖2的一張側視圖; 圖4與圖5分別是由圖3從不同方向所截取的兩張剖視圖; 圖6是一張類似於圖2的視圖,說明每一該第三板部與鄰近的該黏合端朝內摺疊; 圖7與圖8分別是由圖6從不同方向所截取的兩張剖視圖; 圖9是一張類似於圖4的視圖,說明該紙容器的一捲邊環被壓平; 圖10是一張立體圖,說明該捲邊環被壓平且朝下傾斜; 圖11是一張圖9的局部放大視圖,說明該捲邊環具有數凹槽且彼此相接; 圖12是一張類似於圖11的視圖,說明該等凹槽彼此間隔; 圖13是一張類似於圖11的視圖,說明該捲邊環具有數個凸起; 圖14是本新型紙胚板材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張俯視圖;及 圖15是一張立體圖,說明由該第二實施例形成的另一紙容器。
1:基板
11:周緣
112:邊角
12:凸台
2:圍板
21:底圍緣
22:頂圍緣
23:第一板部
231:連接端
24:第二板部
241:黏合端
242:板側邊
243:擴張段
244:外擴段
25:第三板部
26:捲邊板部
27:捲邊環
271:圓弧段
5:容室

Claims (16)

  1. 一種紙容器,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周緣;及 一圍板,與該基板由紙一體成型,該圍板由該基板的周緣彎折朝上延伸且與該基板共同圍繞界定出一容室,該圍板具有一圍繞連接於該基板的周緣的底圍緣,及一與該底圍緣反向設置的頂圍緣,該圍板包括數第一板部、數第二板部及數第三板部,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每一該第一板部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三板部連接於兩相鄰的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一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連接端,每一該第二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黏合端,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黏合端的外側的板側邊,每一該第三板部具有一與該基板的周緣間隔設置的內端,及一與該內端反向設置的外端,每一該板側邊連接於鄰近的該第三板部且具有一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至該各自的第三板部的內端的擴張段,及一由該擴張段朝外彎折延伸至該頂圍緣且與該擴張段呈角度連接的外擴段,每一該第三板部與鄰近的該黏合端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摺疊並貼合在一起。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容器,其中,每一該第三板部的兩相反面分別貼合於鄰近的該黏合端與該連接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紙容器,其中,每一該黏合端與鄰近的該第三板部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朝外摺疊且位於該容室外。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紙容器,其中,每一該黏合端與鄰近的該第三板部沿兩者間的該板側邊朝內摺疊且位於該容室內。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圍板還具有數個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且由該頂圍緣朝外延伸的捲邊板部,該等捲邊板部朝外捲曲成一環繞該頂圍緣的捲邊環。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捲邊環具有一位於頂側的頂平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頂平面具有數個凹槽及/或數個凸起。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基板具有一由下朝上凸出的凸台。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基板的周緣呈多邊形且具有數個緣側邊,及數由兩相鄰的該緣側邊相交而成的邊角,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分別由該等緣側邊朝外延伸,每一該板側邊各自的邊角朝外延伸。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圍板還具有數個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且由該頂圍緣朝外延伸的捲邊板部,該等捲邊板部朝外捲曲成一環繞該頂圍緣的捲邊環,該捲邊環具有數個分別位於該等邊角的上方的圓弧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紙容器,其中,該基板的周緣實質上呈正方形,該捲邊環實質上呈圓形。
  12. 一種紙胚板材,適用於形成一紙容器,該紙胚板材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周緣; 一圍板,與該基板由紙一體成型,該圍板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且具有一圍繞連接於該基板的周緣的底圍緣,及一與該底圍緣反向設置的頂圍緣,該圍板包括數第一板部、數第二板部及數第三板部,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且每一該第一板部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三板部連接於兩相鄰的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間,每一該第一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連接端,每一該第二板部具有二反向設置的黏合端,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黏合端的外側的板側邊,每一該第三板部具有一與該基板的周緣間隔設置的內端,及一與該內端反向設置的外端,每一該板側邊連接於鄰近的該第三板部且具有一由該基板的周緣朝外延伸至該各自的第三板部的內端的擴張段,及一由該擴張段朝外彎折延伸至該頂圍緣且與該擴張段呈角度連接的外擴段; 一第一摺線,位於該圍板與該基板間且形成於該基板的周緣;及 數第二摺線,形成於該圍板,每一該第二摺線沿各自的該板側邊延伸。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紙胚板材,其中,該圍板還具有數個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且由該頂圍緣朝外延伸的捲邊板部。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紙胚板材,其中,該基板包括一由下朝上凸出的凸台。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紙胚板材,其中,該基板的周緣呈多邊形且具有數個緣側邊,及數由兩相鄰的該緣側邊相交而成的邊角,該等第一板部與該等第二板部分別由該等緣側邊朝外延伸,每一該第二摺線與每一該板側邊由各自的邊角朝外延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紙胚板材,其中,該基板的周緣概呈四邊形。
TW113200987U 2024-01-26 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TWM65468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682U true TWM654682U (zh) 2024-04-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49990T3 (es) Complejo compuesto por láminas planas, método para la obtención de dicho complejo, método para fabricar un envase y método para envasar un objeto
JPS6020258B2 (ja) 凸縁部のあるカツプ状容器
JP3241701U (ja) 製品包装容器
TWM654682U (zh) 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JP3512395B2 (ja) 紙製食器
JPS6042098B2 (ja) 容器構造体
JP3052411U (ja) 厚紙製ワンタッチケース
EP3674226A1 (en) Folding container that can be unfolded for application
CN215285638U (zh) 一种多边形纸餐盒
US20190077538A1 (en) Folding container that can be unfolded for application
JP7455082B2 (ja) フランジ付紙容器
TWM580354U (zh) 餐盒蓋改良結構
TWM498732U (zh) 具有強化結構的紙製容器
CN210942672U (zh) 一种应用于盛放食材的纸盒
JP3009925U (ja) 拡開・扁平化自在な容器
JPS5820516Y2 (ja) カツプ
JP4478287B2 (ja) コップ状容器
JPS6313140Y2 (zh)
JP3247336B2 (ja) トレー状紙製容器
TWM647978U (zh) 紙容器結構
JP3028141U (ja) 紙製成型容器
JP3124305U (ja) 紙皿
TWM608959U (zh) 八角餐盒
JPS6020577Y2 (ja) 容器
TWM635577U (zh) 八邊多格式紙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