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1403U -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 Google Patents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1403U
TWM651403U TW112207026U TW112207026U TWM651403U TW M651403 U TWM651403 U TW M651403U TW 112207026 U TW112207026 U TW 112207026U TW 112207026 U TW112207026 U TW 112207026U TW M651403 U TWM651403 U TW M6514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yarns
printing screen
mesh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7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育瑄
Original Assignee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倉和精密製造(蘇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倉和精密製造(蘇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倉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7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1403U/zh
Publication of TWM651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140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為解決習知印刷網版中,各條線紗不對稱的高低起伏所導致印刷圖形之厚度不均及印刷精細度不佳的問題,本揭露提出一種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包含網框及網布。網布設置於網框中,並由複數條線紗構成。線紗彼此不交錯,且線紗之各者於彼此對應處之水平高度實質上相同。本揭露之網布不須經去紗處理即可印刷較精細之圖形,網布張力得以維持。此外,本揭露之印刷網版易於控制印刷圖形之厚度,印刷品質更穩定。

Description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印刷網版,特別係關於一種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網版印刷為利用刮刀壓力將油墨擠壓通過網布以印刷至被印物之技術,而習知技術中,網布係使用縱橫交錯之線紗編織構成,如圖1A所繪示的習知印刷網版100之架構示意圖。印刷網版100包含網框110及網布120,其中網布120係由多條縱向線紗1202及多條橫向線紗1204上下交織後,裁切成所需尺寸後在與例如聚酯纖維之材質網122進行壓合所形成。請一併參閱圖1B,圖1B繪示圖1A中印刷網版100沿著剖面線A-A’之橫切面的示意圖。由圖1B可知,縱向線紗1202及橫向線紗1204於彼此交錯處因彼此上下交織推擠而產生位移形變,形成連續彎曲之造型。舉例來說,定義網布120之中心平面的水平高度為LH1,而因與橫向線紗1204交織,縱向線紗1202a及1202c被推擠而位移至較高的水平高度LH2,而縱向線紗1202b被推擠而位移至較低的水平高度LH3。因縱向線紗1202及橫向線紗1204的高低起伏,印刷圖型之厚度亦會呈現高低起伏的特徵。
此外,為了印刷精細度較高之圖形,通常將網布之部分印刷區域進行去紗處理。去紗處理即去除部分之線紗(縱向線紗或橫向線紗其中一者),使 網布之部分印刷區域的透墨量增加,如圖2A所繪示之習知印刷網版200。印刷網版200例如為印刷網版100經去紗處理之架構,其具有去紗區域RZ。去紗區域RZ中已去除橫向線紗1204,而僅剩餘縱向線紗1202(1202a、1202b及1202c)。為了兼顧網布張力強度,印刷區域之線紗一般採用金屬材質,因此即使將網布去紗後,其於初期製程因線紗編織所造成之形變仍會存在,如圖2B所繪示之根據圖2A中剖面線B-B’之印刷網版200的橫切面示意圖。圖2B中,網布120即使經去紗處理,去紗區域RZ中的縱向線紗1202a及1202c仍大致維持在去紗前被橫向線紗1204推擠而位移至的較高水平高度LH2,而縱向線紗1202b亦仍大致維持在去紗前被橫向線紗1204推擠而位移至的較低水平高度LH3。
而為改良上述線紗形變問題,亦有習知印刷網版透過跳線編織的方式製作網布或將網布之印刷區域中相鄰線紗間距加大。
如前述,習知技術採用之交織方式會使網布之縱向線紗及橫向線紗於彼此交錯的網結點處產生形變,使各條線紗產生不對稱的高低起伏。即使經後續去紗處理過程,線紗之形變狀況仍舊無法回復,而此將造成印刷圖形之厚度不均。此外,交織構成之網布將因去紗而產生張力變化,導致線紗對位偏移,使印刷圖案之尺寸發生變化,印刷精細度不如預期。而透過跳線編織或加大線紗間距之作法製作網布亦會使印刷區域之範圍受到侷限,且仍須進行編織程序才能形成網布使用,其製作工序與一般印刷網版相差無幾。
為解決前述種種缺點,在本揭露之一技術態樣中提出一種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包含網框及網布。網布設置於網框中,並由 複數條線紗構成。線紗彼此不交錯,且線紗之各者於彼此對應處之水平高度實質上相同。
於一實施例中,網布未經過去紗處理。
於一實施例中,線紗之各者呈筆直無彎曲。
於一實施例中,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更包含膜層。膜層塗布於網布。膜層包含圖形開口以供印刷材料通過。
於一實施例中,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更包含補強結構。補強結構設置於網布上。
於一實施例中,補強結構與線紗呈垂直或斜向交錯設置。
於一實施例中,補強結構為高分子線紗。
相較於習知印刷網版,本揭露之印刷網版擺脫以往網布必須經編織製作的繁雜程序,且因僅具單向線紗,網布厚度較薄、以及製程和材料成本低廉,亦不須經去紗處理即可印刷較精細之圖形,網布張力得以維持。而本揭露之印刷網版中的各條線紗之彼此對應處的水平高度皆相同,易於控制印刷圖形之厚度,印刷品質更穩定。
100、200、300、400、500、600、600’:印刷網版
110、310:網框
120、320:網布
1202、1202a、1202b、1202c:縱向線紗
1204:橫向線紗
122、322:材質網
3202、3202’、3202a、3202b、3202c:線紗
324:下墨區
330:膜層
332:圖形開口
340、342:補強結構
A-A’、B-B’、C-C’:剖面線
C1、C1’、C2、C2’、C3、C3’:對應處
LH1、LH2、LH3、LH4:水平高度
RZ:去紗區域
S1:第一邊
S2:第二邊
S3:第三邊
S4:第四邊
圖1A繪示習知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圖1B繪示習知之印刷網版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2A繪示習知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圖2B繪示習知之印刷網版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3A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圖3B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4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圖5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圖6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圖7A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B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的架構示意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揭露,並不用來限定本揭露,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內容所涵蓋的範圍。本揭露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水平」、「縱向」、「橫向」等,僅是參考所附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僅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揭露,而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此外,附圖僅僅用以示意性地加以說明,並未依照其真實尺寸進行繪製。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除有特別註明外,具有通常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請參閱圖3A,圖3A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300的架構示意圖。印刷網版300由網框310及網布320構成,而網布320例如為複合材質網,其例如係由將多條金屬材料之線紗3202拉伸後與聚酯纖維之材質網322進行壓合,並固定於網框310來形成。其中各條線紗3202彼此不交錯。應理解,線紗3202及材質網322可依實際需求選用合適的材料製作,或於另一實施例中,網布320亦可全為例如金屬之單一材質網布,本揭露並不限制。請一併參閱圖3B,圖3B繪示圖3A之印刷網版300根據剖面線C-C’的側視剖面示意圖。相較於習知經去紗處理之雙向線紗印刷網版(例如印刷網版200),因印刷網版300之網布320並未經過任何線紗交織過程,其於製造過程至成品狀態皆只具有單向不交錯之線紗3202,故線紗3202不會產生任何彎曲形變,並實質上呈現筆直。因此,於圖3B中,可看出各條線紗3202彼此在剖面線C-C’上相對應之對應處的水平高度實質上為LH4。此處所指線紗之水平高度例如為將印刷網版300置放於水平面時,各條線紗3202之中心處距離此水平面的高度,或者亦可例如為各條線紗3202之最低點(下緣)或最高點(上緣)距離此水平面的高度。此外,應理解的是,圖3B僅係用以示意說明,實際產品可能因材料或製程設備的選用,導致線紗3202於彼此之對應處的水平高度在微觀下具有十分微小的差異,此差異之範圍例如小於線紗3202的直徑。而因網布320只具有單向不交錯之線紗3202,不需經去紗處理即可列印出同習知編織之印刷網版去紗後方能印出之精細圖案。
承上實施例,網框310例如為矩形,如圖3A所示,其可分為依序相鄰之第一邊S1、第二邊S2、第三邊S3及第四邊S4,而線紗3202可例如平行網框310之第二邊S2或第四邊S4。於另一實施例,網框310亦可為任意多邊形,而線紗3202皆平行網框310之其中一邊。而於又一實施例中,網框之線紗亦可採用斜向設置而不平行於網框任一邊,如圖4所繪示之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400的架構示意圖。印刷網版400同印刷網版300,係由網框310及網布320所構成。 印刷網版400與印刷網版300之差異處在於,印刷網版400之網布320係由斜向設置之線紗3202’與材質網322壓合形成。簡單來說,於此實施例,各條線紗3202’皆不與網框310之第一邊S1、第二邊S2、第三邊S3及第四邊S4等任一邊平行。
請參閱圖5,圖5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500的架構示意圖。印刷網版500同印刷網版300,係由網框310及網布320所構成,而網布320係由將多條線紗3202拉伸並與材質網322壓合後,固定於網框310來形成,且各條線紗3202彼此不交錯。印刷網版500之網布320上進一步塗布有膜層330,而此膜層330中具有圖形開口332。其中膜層330係用以屏蔽印刷材料(圖中未示)通過網布320,而圖形開口332則可供印刷材料之通過,以使印刷材料進一步附著於被印物(圖中未示)。此外,膜層330之設置亦可同時提升網布320之結構強度,使網布320之線紗3202不易偏移。具體而言,膜層330例如為乳劑或高分子材料,其塗布於網布320後進行固化,並接著由雷射雕刻或化學蝕刻等方式來製作圖形開口332。應理解,圖形開口332之形狀、尺寸及數量係基於所欲印刷之圖案作調整,本揭露並不限制。
請參閱圖6,圖6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600的架構示意圖。印刷網版600同印刷網版300,係由網框310及網布320所構成,而網布320係由將多條線紗3202拉伸並與材質網322壓合後,固定於網框310來形成,且各條線紗3202彼此不交錯。網布320中具有下墨區324,下墨區324係預定用以列印印刷圖形之區域範圍。為加強網布320之結構強度,印刷網版600之網布320可進一步設置補強結構340。補強結構340例如為採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其可固定至少兩條以上之線紗3202,防止線紗3202因印刷時刮刀的刮壓力量而產生偏移。此外,補強結構340係設置於下墨區324以外之區域,以避免影響印刷時的透墨能力。應理解,圖6中雖繪示了兩個矩形結構之補強結構340,然其僅係用以示意,補強結構340之造型、數量及位置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本揭露並不加以限制。
於一實施例中,補強結構340可為與線紗呈垂直設置,如圖7A所繪示之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設置有補強結構340的網布32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A中,補強結構340係分別與線紗3202a、3202b、3202c垂直交錯設置。其中,於實際應用中,可能因使用的線紗的線徑較細或材質較柔軟,補強結構340的設置可能造成線紗3202a、3202b、3202c些許的形變,如圖7A中補強結構340交疊線紗3202a、3202b、3202c之對應處C1、C2、C3所示。然而,因同一補強結構340係整體設置於網布320之刮刀面或貼印面之其中一側,其所造成線紗3202a、3202b、3202c之形變量及形變方向皆相同。換言之,線紗3202a、3202b、3202c於各自與補強結構340交疊之對應處C1、C2、C3的水平高度皆相同。
於另一實施例中,補強結構340亦可為與線紗呈斜向交錯設置,如圖7B所繪示之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設置有補強結構340的網布32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B中,補強結構340係分別與線紗3202a、3202b、3202c呈斜向交錯。亦即,補強結構340分別與線紗3202a、3202b、3202c以非垂直之角度交錯設置。其中,同前文所述,於實際應用中,補強結構340的設置可能造成線紗3202a、3202b、3202c些許的形變,然因同一補強結構340係整體設置於網布320之刮刀面或貼印面之其中一側,其所造成線紗3202a、3202b、3202c之形變量及形變方向皆相同,如圖7B中補強結構340交疊線紗3202a、3202b、3202c之對應處C1’、C2’、C3’所示。換言之,線紗3202a、3202b、3202c於各自與補強結構340交疊之對應處C1’、C2’、C3’的水平高度皆相同。
由上述可知,即使因設置補強結構340可能造成線紗3202a、3202b、3202c些許的形變,產生形變之對應處C1、C2、C3(或C1’、C2’、C3’)的水平高度仍相同。因此,印刷網版600於印刷過程中受刮刀壓力影響時,各線紗受力一致,網布張力及印刷品質仍可維持穩定。此外,如前文所述,補強結構 340係設置於下墨區之外,於下墨區中的線紗部分仍維持筆直,即下墨區中的網布仍為平坦無起伏,則印刷圖型之精細度不會受到補強結構340的影響。
請接著參閱圖8,圖8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印刷網版600’的架構示意圖。印刷網版600’之大致架構與印刷網版600相同,其同樣由網框310及網布320所構成,而網布320係由將多條線紗3202拉伸並與材質網322壓合後,固定於網框310來形成,且各條線紗3202彼此不交錯,相同結構之說明請見前文段落描述,於此不再贅述。與印刷網版600不同的是,印刷網版600’之補強結構342為線紗造型,其例如為較高強度之高分子線紗。同一補強結構340係整體設置於網布320之刮刀面或貼印面之其中一側,且位於下墨區324以外區域。補強結構342同樣可與線紗3202呈垂直或斜向交錯,且其數量、位置及設置角度亦可根據實際需求作調整。
雖然本揭露之實施例已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以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為準。
300:印刷網版
310:網框
320:網布
3202:線紗
322:材質網
C-C’:剖面線
S1:第一邊
S2:第二邊
S3:第三邊
S4:第四邊

Claims (7)

  1. 一種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包含:一網框;以及一網布,設置於該網框中,其中該網布由複數條線紗構成,該等線紗彼此不交錯,且該等線紗之各者於彼此對應處之水平高度實質上相同。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其中該網布未經過去紗處理。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其中該等線紗之各者呈筆直無彎曲。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更包含:一膜層,塗布於該網布,該膜層包含一圖形開口以供印刷材料通過。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更包含:一補強結構,設置於該網布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其中該補強結構與該等線紗呈垂直或斜向交錯設置。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其中該補強結構為高分子線紗。
TW112207026U 2023-07-06 2023-07-06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TWM651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7026U TWM651403U (zh) 2023-07-06 2023-07-06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7026U TWM651403U (zh) 2023-07-06 2023-07-06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1403U true TWM651403U (zh) 2024-02-11

Family

ID=9082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7026U TWM651403U (zh) 2023-07-06 2023-07-06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1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24767A1 (zh) 丝网布及丝印模版
TWI774711B (zh) 網版及其製造方法
CN110588148B (zh) 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112673A (ko) 증착용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oled 패널
JP6148604B2 (ja) 印刷用金属メッシュ織物および印刷用スクリーン版
TWM651403U (zh) 單向線紗之印刷網版
TW202000479A (zh) 可局部控制紗厚的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CN220349297U (zh) 单向线纱的印刷网版
KR20140118372A (ko) 패턴 형성용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패턴 형성 방법
TW201808654A (zh) 具有複合材質網之網版製作方法
TWI681877B (zh) 具有離型層的印刷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TWM547477U (zh) 複合材質網版
TWI804177B (zh) 複合式印刷網版
TWI759109B (zh) 配合圖形之印刷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TW201843529A (zh) 複合材質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JP2003268649A (ja) メッシュ織物及び当該メッシュ織物を使用したスクリーン印刷版
CN220841828U (zh) 具有应力释放区的印刷网版
CN111845038A (zh) 增加疏水疏油性的印刷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CN220409966U (zh) 一种无结金属网纱及网版
TW202216473A (zh) 導引油墨且增加透墨量的印刷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CN220409965U (zh) 一种无结金属网纱及网版
JP2017074757A (ja) スクリーンマスク、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TWI732519B (zh) 水平線紗印刷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CN220409967U (zh) 一种具有无结金属网纱的网版
CN212920778U (zh) 一种无网结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