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8725U - 滑鼠 - Google Patents

滑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8725U
TWM648725U TW112209414U TW112209414U TWM648725U TW M648725 U TWM648725 U TW M648725U TW 112209414 U TW112209414 U TW 112209414U TW 112209414 U TW112209414 U TW 112209414U TW M648725 U TWM648725 U TW M64872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oller
mouse
shaped member
attachment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9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宸
蕭紹崙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9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8725U/zh
Publication of TWM648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8725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滑鼠包含殼體、滾輪、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軟性帶狀構件、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以及磁性吸引元件。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係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軟性帶狀構件其結構係匹配滾輪的圓周。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等距地嵌入於軟性帶狀構件內。軟性帶狀構件係藉由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與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磁性吸引元件係設置於殼體內,致使磁性吸引元件與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中之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

Description

滑鼠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滑鼠,並且特別是關於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ratcheting force)採用磁性吸力設計且可調整做為棘輪力之磁性吸力的滑鼠。
隨著資料處理系統其輸入周邊裝置不斷地發展,滑鼠仍是多數資料處理系統不可或缺的輸入周邊裝置。藉由滑鼠用以執行資料處理系統的顯示器上的游標操作、定位點選等功能以及資料處理系統因應滑的滾輪轉動量進而執行特定的控制指令,例如,顯示器上視窗的捲動、圖片縮放或音量的調整等。
已有先前技術之滑鼠的滾輪,其側面具有凹陷,凹陷相對於滾輪的圓周之側壁成波紋表面。先前技術之滑鼠內會裝設對滾輪造成干涉的干涉構件,以提供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干涉構件干涉滾輪內的波紋表面,使得滾輪每轉動一圈會呈現複數次段落感。操作滾輪的段落感可提供類似刻度的功能。
然而,先前技術之滑鼠提供機械式棘輪力的滾輪顯然結構複雜,其製造成本也較高。
此外,已有先前技術之提供機械式棘輪力的滑鼠,對於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可以調整,也就是干涉構件的末端與滾輪內的波紋表面之間的距離可以調整,使得所執行的特定控制指令可因應操作滾輪的段落感而產生執行程度的差別。例如,當干涉構件的末端接觸滾輪內的波紋表面時,轉動滾輪且每產生一次段落感時,資料處理系統執行對顯示器上視窗進行捲動三行。當干涉構件的末端不與滾輪內的波紋表面接觸時,滾輪的轉動則不受干涉構件的干涉而會持續一段時間,也就是滾輪係以平滑無段落感的方式轉動,使得所執行的特定控制命令可直接執行最大程度之指令。例如,當使用者操作滑鼠的滾輪欲將顯示器上視窗由最上方捲動到最下方時,可不需反覆撥動滾輪而使其轉動,其僅需撥動滾輪一次,顯示器上視窗即可持續進行捲動,直至顯示器上視窗捲動到使用者所需的位置時再停止滾輪的轉動。
然而,先前技術之滑鼠用以調整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之調整裝置皆相當複雜,甚至有先前技術之滑鼠採用馬達來驅動干涉構件。
因此,本創作所欲解決之一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關於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採用磁性吸力設計且可調整做為棘輪力之磁性吸力的滑鼠。並且,根據本創作之滑鼠其做為棘輪力之磁性吸力可以調整。
根據本創作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包含殼體、滾輪、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第一軟性帶狀構件、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以及磁性吸引元件。殼體具有開口。滾輪係可轉動地固定於殼體內。滾輪之一部份係外露於殼體的開口之外。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係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其結構係匹配滾輪的圓周。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等距地嵌入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內。第一軟性帶狀構件係藉由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與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磁性吸引元件係設置於殼體內,致使磁性吸引元件與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中之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磁性吸引元件係位於滾輪之下緣的下方處。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磁性吸引元件係位於滾輪的圓周之側邊處。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磁性吸引元件係置於滾輪內且位於滾輪之下緣的上方處。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每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第二磁性材料或第一磁感應材料所製成。磁性吸引元件可以由第三磁性材料或第二磁感應材料所製成。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每一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第二磁性材料或第一磁感應材料所製成。磁性吸引元件可以由第三磁性材料或第二磁感應材料所製成。
進一步,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還包含第二軟性帶狀構件以及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其結構係匹配滾輪的圓周。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係等距地嵌入於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內。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被拆卸之後,第二軟性帶狀構件係能藉由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與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以取代第一軟性帶狀構件。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以及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磁性材料所製成。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基於第一間距等距地嵌入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內。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係基於第二間距等距地嵌入於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內。第一間距與第二間距彼此不相等。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並且具有第一磁力。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可以由第二磁性材料所製成,並且具有第二磁力。第一磁力與第二磁力彼此不相等。
與先前技術不同,根據本創作之滑鼠其關於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採用磁性吸力設計。根據本創作之滑鼠的滾輪結構簡單。並且,根據本創作之滑鼠其做為棘輪力之磁性吸力可以調整。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實施方式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及圖5,該等圖式示意地描繪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圖1係以頂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1。圖2係以側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1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過程中其內部份元件、構件。圖3係以側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1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後其內部份元件、構件。圖4係以側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一變形的滑鼠1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後其內部份元件、構件。圖5係以側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另一變形的滑鼠1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後其內部份元件、構件。
為了說明方便,於圖2、圖3、圖4及圖5,僅操作滾輪11相關的棘輪力之有關的元件、構件繪示於圖中,其餘例如按鍵、控制電路等未繪示於圖中。
如圖1、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包含殼體10、滾輪11、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以及磁性吸引元件15。
殼體10包含上殼體102以及下殼體104。殼體10具有開口1022。如圖1所示,開口1022係形成於上殼體102上。滾輪11係可轉動地固定於殼體10內。滾輪11之一部份係外露於殼體10的開口1022之外,如圖1所示。滾輪11外露於上殼體102的開口1022之外之部份可以供使用者操作。如圖2所示,下殼體104包含底板1042。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還包含支撐架106。支撐架106係固定於殼體10的底板1042上。滾輪11係可轉動地固定於支撐架106上。
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係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於圖2所示範例中,六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係繪示於圖2中,並且六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分為三組且對稱地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
如圖2及圖3所示,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其結構係匹配滾輪11的圓周110。特別地,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係等距地嵌入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內。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係藉由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與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顯見地,根據本創作之滾輪11其結構簡單。
關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之操作可以利用滾輪11露於殼體10的開口1022之部份即可操作,不須先行拆除上殼體102上。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及圖3所示,滾輪11包含複數個凸塊112。複數個凸塊112係等距地形成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包含複數個第一凹槽132。複數個第一凹槽132係等距地行程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之帶形表面上。每一個凸塊112其結構係配合嵌入一個第一凹槽132。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係藉由複數個凸塊112匹配滾輪11的圓周110之複數個第一凹槽132。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可以由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每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可以由第二磁性材料或第一磁感應材料所製成。磁性吸引元件15可以由第三磁性材料或第二磁感應材料所製成。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可以由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每一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可以由第二磁性材料或第一磁感應材料所製成。磁性吸引元件15可以由第三磁性材料或第二磁感應材料所製成。
磁性吸引元件15係設置於殼體10內,致使磁性吸引元件15與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中之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及圖3所示,磁性吸引元件15係置於滾輪11內且位於滾輪11之下緣的上方處。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還包含固定架152,磁性吸引元件15係固定於固定架152。固定架152其結構讓磁性吸引元件15係置於滾輪11內且位於滾輪11之下緣的上方處。
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一變形,如圖4所示,磁性吸引元件15係位於滾輪11之下緣的下方處。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還包含固定架152,磁性吸引元件15係固定於固定架152。固定架152其結構讓磁性吸引元件15係位於滾輪11之下緣的下方處。
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另一變形,如圖5所示,磁性吸引元件15係位於滾輪11的圓周110之側邊處。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還包含固定架152,磁性吸引元件15係固定於固定架152。固定架152其結構讓磁性吸引元件15係位於滾輪11的圓周110之側邊處。
請參閱圖6,圖6係以側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1之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過程中其內部份元件、構件。
進一步,如圖6所示,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滑鼠1還包含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以及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其結構係匹配滾輪11的圓周110。特別地,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係等距地嵌入於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內。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被拆卸之後,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係能藉由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與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12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以取代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藉此,根據本創作之滑鼠1其做為棘輪力之磁性吸力可以調整。圖6中具有與圖2中相同號碼標記之元件,有相同或類似的結構以及功能,在此不多做贅述。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滾輪11包含複數個凸塊112。複數個凸塊112係等距地形成於滾輪11的圓周110上。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包含複數個第二凹槽162。複數個第二凹槽162係等距地行程於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之帶形表面上。每一個凸塊112其結構係配合嵌入一個第二凹槽162。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係藉由複數個凸塊112匹配滾輪11的圓周110之複數個第二凹槽162。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以及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可以由磁性材料所製成。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係基於第一間距等距地嵌入於第一軟性帶狀構件13內。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係基於第二間距等距地嵌入於第二軟性帶狀構件16內。第一間距與第二間距彼此不相等。也就是說,磁性吸引元件15與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所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與磁性吸引元件15與一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所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不相等。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可以由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並且具有第一磁力。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可以由第二磁性材料所製成,並且具有第二磁力。第一磁力與第二磁力彼此不相等。也就是說,磁性吸引元件15與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14所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與磁性吸引元件15與一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17所發生磁性交互作用力不相等。
藉由以上對本創作之詳述,可以清楚了解根據本創作之滑鼠其關於操作滾輪相關的棘輪力採用磁性吸力設計。根據本創作之滑鼠的滾輪結構簡單。並且,根據本創作之滑鼠其做為棘輪力之磁性吸力可以調整。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創作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創作之面向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創作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內。因此,本創作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1:滑鼠 10:殼體 102:上殼體 1022:開口 104:下殼體 1042:底板 106:支撐架 11:滾輪 110:圓周 112:凸塊 12:第一磁性附著元件 13:第一軟性帶狀構件 132:第一凹槽 14:第二磁性附著元件 15:磁性吸引元件 152:固定架 16:第二軟性帶狀構件 162:第二凹槽 17:第三磁性附著元件
圖1係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的頂視圖。 圖2係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過程中其內部份元件、構件的側視圖。 圖3係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後其內部份元件、構件的側視圖。 圖4係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一變形的滑鼠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後其內部份元件、構件的側視圖。 圖5係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另一變形的滑鼠之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後其內部份元件、構件的側視圖。 圖6係根據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滑鼠之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可拆卸地固定於滾輪的圓周上過程中其內部份元件、構件的側視圖。
1:滑鼠
1042:底板
106:支撐架
11:滾輪
110:圓周
112:凸塊
12:第一磁性附著元件
13:第一軟性帶狀構件
132:第一凹槽
14:第二磁性附著元件
15:磁性吸引元件
152:固定架

Claims (10)

  1. 一種滑鼠,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一滾輪,係可轉動地固定於該殼體內,該滾輪之一部份係外露於該開口之外;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係固定於該滾輪之一圓周上;一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其結構係匹配該滾輪之該圓周;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等距地嵌入於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內,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係藉由該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與該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該滾輪之該圓周上;以及一磁性吸引元件,係設置於該殼體內,致使該磁性吸引元件與該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中之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發生一磁性交互作用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其中該磁性吸引元件係位於該滾輪之一下緣之下方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其中該磁性吸引元件係位於該滾輪之該圓周之一側邊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其中該磁性吸引元件係置於該滾輪內且位於該滾輪之一下緣之上方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其中每一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每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第二磁性材料或一第一磁感應材料所製成,該磁性吸引元件係由一第三磁性材料或一第二磁感應材料所製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其中每一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每一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第二磁性材料或一第一磁感應材料所製成,該磁性吸引元件係由一第三磁性材料或一第二磁感應材料所製成。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進一步包含: 一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其結構係匹配該滾輪之該圓周;以及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係等距地嵌入於該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內,其中於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被拆卸之後,該第二軟性帶狀構件係能藉由該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與該複數個第一磁性附著元件磁性吸附在一起進而可拆卸地固定於該滾輪之該圓周上以取代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滑鼠,其中該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以及該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磁性材料所製成,該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基於一第一間距等距地嵌入於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內,該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係基於一第二間距等距地嵌入於該第二軟性帶狀構件內,該第一間距與該第二間距彼此不相等。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滑鼠,其中該複數個第二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第一磁性材料所製成且具有一第一磁力,該複數個第三磁性附著元件係由一第二磁性材料所製成且具有一第二磁力,該第一磁力與該第二磁力彼此不相等。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其中該滾輪包含複數個凸塊,該複數個凸塊係等距地形成於該圓周上,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包含複數個凹槽,該複數個凹槽係等距地行程於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之一帶形表面上,每一個凸塊其結構係配合嵌入一個凹槽,該第一軟性帶狀構件係藉由該複數個凸塊匹配該滾輪之該圓周之該複數個凹槽。
TW112209414U 2023-09-01 2023-09-01 滑鼠 TWM648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9414U TWM6487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滑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9414U TWM6487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滑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8725U true TWM64872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972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9414U TWM6487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滑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8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55266A1 (en) Input with haptic feedback
TWI448928B (zh)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US10884520B2 (en) Input detecting device
EP329848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tably mounted bezel for interac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051390B1 (en) Rotational element enabling touch-like gestures
WO2017155762A1 (en) Magnetic detent for input controls
TWI709023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5952997A (en) Encoder wheel arrangement
WO2013052005A2 (en) A self-centering input device
JPH1153106A (ja) データ入力装置
JP6339448B2 (ja) 入力装置
JP2001281357A (ja) 回転ベゼル付き腕時計ケース
KR20110115512A (ko) 가동 터치 모듈 및 이것을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TWM648725U (zh) 滑鼠
US20210200336A1 (en) Roller wheel module
TWI410837B (zh) 可動式觸控模組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TWI688855B (zh) 輸入裝置
CN220962374U (zh) 鼠标
JP2001075724A (ja) 入力装置
WO2021147685A1 (zh) 交互设备、感应屏、交互系统及定位方法
TWI731272B (zh) 輸入裝置
TWM583571U (zh) 觸控裝置
TWI786626B (zh) 滑鼠
US20230118358A1 (en) Haptic sensation presenting device and holding device
JP5222681B2 (ja) 回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