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5799U -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5799U
TWM645799U TW112205580U TW112205580U TWM645799U TW M645799 U TWM645799 U TW M645799U TW 112205580 U TW112205580 U TW 112205580U TW 112205580 U TW112205580 U TW 112205580U TW M645799 U TWM645799 U TW M6457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terminal
metal terminals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5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呂洛文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5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5799U/zh
Priority to CN202321685633.1U priority patent/CN220400953U/zh
Publication of TWM645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579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至少一第一端子組與至少一第二端子組,其中,該絕緣本體開設有至少一插接槽,且該插接槽包含相對的二長邊側與相對的二短邊側;該第一端子組與第二端子組能位於該絕緣本體中,且該第一端子組與第二端子組所分別包含的金屬端子,其至少局部部分能外露出該插接槽,又,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兩者間相隔一端子組隔距,該端子組隔距至少大於任二相鄰金屬端子間的間距。

Description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本創作係關於連接器,尤指一種在同一個插接槽中,設有多個端子組的連接器,其中,各該端子組彼此間相隔一端子組隔距,且該插接槽的至少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該端子組隔距的間隔距離,不會小於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各該端子組的間隔距離。
按,連接器(Connector)是一種電子器件,用於將兩個或多個電子設備連接在一起,以實現電能和信號的傳輸,因此,連接器已經被廣泛應用至各種產業領域,如:通訊、資訊科技、汽車、消費電子產品等。一般來說,母端連接器與公端連接器是兩種主要的組件,母端連接器(或稱為插座連接器)通常有一個或多個凹形插槽,用於容納相對應的公端連接器,且各該插槽內通常設置有一組或多組金屬端子,用於實現電信號的傳輸。又,公端連接器(或稱為插頭連接器)通常設有一個或多個凸形舌板,用於插入母端連接器的插槽中,且舌板的外形和大小需要與插槽的形狀和大小相匹配,才能確保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能正確對接,以正常傳輸電信號。
然而,在部份情況下,母端連接器需要配合不同的傳輸目的(如:傳輸信號或電力)時,會在母端連接器內部設置不同規格的端子組,前述情況下,往往會在不同端子組之間設置分隔壁,以防止交叉連接,有鑑於此,公端連接器的舌板會需要有一個或多個凹槽,如此,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之間進行插接時,分隔壁就可以順利進入凹槽,以確保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能正確插接。惟,前述設計也限制了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之間的相容性,換言之,當公端連接器的舌板不具有相對應的凹槽時,它將無法與母端連接器正確插接,造成插接的失敗。
此外,近年來對於電子設備輕薄化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隨著連接器的尺寸縮小,其元件的強度可能會降低,因此,當使用者將無凹槽的舌板插接至母端連接器時,可能會因施力過大而造成舌板或分隔壁斷裂破損,前述破損的碎片會掉落於母端連接器中,進而衍生後續不良問題,例如,無法插接成功(受到碎片阻擋)、信號傳輸不穩定、電氣性能下降、維修成本增加與使用者體驗下降等,故,如何有效解決前述問題,即為本創作在此探討的一大課題。
為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創作人憑藉著多年來專業從事各式電源或訊號連接器設計、加工及製造之豐富實務經驗,且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經過長久的努力研究與實驗後,終於研發出本創作之一種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期藉由本創作之問世,能提供使用者更佳的使用經驗。
本創作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至少一第一端子組與至少一第二端子組,其中,該絕緣本體的一端朝內開設有至少一插接槽,且各該插接槽包含相對的二長邊側與相對的二短邊側;各該第一端子組符合一第一介面標準的規格,且位於該絕緣本體內,各該第一端子組分別包含複數支第一金屬端子,各該第一金屬端子的至少局部部分能外露出對應的該插接槽;各該第二端子組位於該絕緣本體內,且分別包含至少一第二金屬端子,各該第二金屬端子的至少局部部分能外露出對應的該插接槽;又,相鄰的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其彼此間相隔一端子組隔距,該端子組隔距至少大於任二相鄰之各該第一金屬端子間的第一間距,該絕緣本體之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該端子組隔距之部分的間隔距離,至少不小於該絕緣本體之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相鄰的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之部分的間隔距離,如此,本創作之連接器在具有複數個端子組的情況下,能夠具有較高的相容性,而適用於各種態樣的對接連接器。
可選地,同一組第一端子組之該等第一金屬端子的數量為74支,同一組第二端子組之該等第二金屬端子的數量為2至6支。
可選地,該連接器還包括一殼體,該殼體內設有一組裝空間,以供該絕緣本體容納至其中。
可選地,該第二端子組包含複數支第二金屬端子,且該端子組隔距大於任二相鄰之各該第二金屬端子間的第二間距。
可選地,該絕緣本體之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相鄰的該第一端子組、該第二端子組與該端子組隔距的部分,實質上保持相同間隔距離而彼此平行延伸。
可選地,該第二端子組係符合一第二介面標準的規格,且該第二介面標準不同於該第一介面標準。
可選地,在其中一縱軸位置,至少部分第一金屬端子與至少一支第二金屬端子沿同一橫軸方向排列,以側視觀之,該第二金屬端子的至少中間段相較於該第一金屬端子的中間段的彎曲幅度更大,而更遠離該插接槽的中心垂直軸線。
可選地,在同一縱軸位置所排列的各該第一金屬端子與各該第二金屬端子,以側視觀之,其除中間段部分不重疊外,其餘部分實質上保持重疊。
可選地,該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第一端子座,各該第一端子座分別設有各該第一金屬端子。
可選地,各該第一金屬端子係連同對應之各該第一端子座而組裝至該絕緣本體中,各該第二金屬端子係直接固定至該絕緣本體中。
為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創作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為使本創作之目的、技術內容與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並參照附圖,對本創作所公開的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本領域之技藝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且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事先聲明,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進行描繪。此外,除非上下文有明確指出或定義,否則本創作之“一”、“該”之含義包括複數。又,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應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術語通常具有本領域的普通含義,在有衝突的情況下,以本文所給出的任何定義為準。由於同一件事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替代詞語與同義詞可用於本文所討論或敘述的任何術語,且在本文是否闡述或討論術語方面沒有特殊限定,一個或多個同義詞的使用並不能排除其他同義詞。在本創作之說明書中任何地方所使用的實施例,包括任何術語的使用,都僅是說明性,絕不限制本創作或任何術語的範圍與含義。同樣地,本創作並不侷限於說明書所揭露的各種實施例。雖然本文中可能使用術語第一、第二或第三等來描述各種元件,但各該元件不應受前述術語的限制,前述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而不應對任何元件施加任何實質性限制,且不應限制各個元件在實際應用上的組裝或設置順序。另外實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再者,本文中所使用的“實質上(substantially)”或 “近似(approximately)”等用語,可以指一可為本領域之技藝人士所承認或決定的對於某特定值的偏差範圍中的數值或複數數值的平均值,包括考慮到受到測量系統或設備之限制,而對該特定值進行測量時之可能產生的一定特定之誤差,例如,實質上(substantially)所述及的數值,能夠包括該特定值的±5%、±3%、±1%、±0.5%、±0.1%與一個或多個標準差範圍。
本創作係一種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在一實施例中,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該連接器1包括一絕緣本體11、至少一第一端子組13、至少一第二端子組15與一殼體17,為方便說明,本創作之元件的空間型態是根據相互正交的三個軸來定義,分別為橫軸(X軸)、縱軸(Y軸)與垂直軸(Z軸),如圖1所示之三軸方向,且以橫軸方向作為元件的左右方向,以縱軸方向作為元件的前後方向,以垂直軸方向作為元件的上(頂)下(底)方向,更進一步而言,係以圖1之左上方作為元件左側方向,以圖1之右下方作為元件右側方向,以圖1之左下方作為元件前側方向,以圖1之右上方作為元件後側方向,以圖1之上方作為元件上(頂)側方向,以圖1之下方作為元件下(底)側方向。在該實施例中,該絕緣本體11的一端(如:頂端)朝內設有一插接槽110,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根據產品實際需求,該絕緣本體11能設有複數個插接槽110。此外,本創作所稱的"插接槽110"是指該連接器1與對接連接器相互插接時,對接連接器之傳輸部位(如:舌板與其上的導電片(或稱金手指))所會伸入與通過的區域(如圖3所示);本創作所稱之"朝內"是指朝向該絕緣本體11內部的方向,以圖1為例,該絕緣本體11是朝下方開設有插接槽110,但若該插接槽110的開口位置是位於該絕緣本體11的前側,則是朝後方(朝內)開設有插接槽110,合先陳明。
承上,復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在該實施例中,該插接槽110係由兩個長邊側111與兩個短邊側112圍繞而成,且各該長邊側111彼此相對,各該短邊側112彼此相對,其中,各該長邊側111相對的內壁面實質上為平坦面(如圖3所示),換言之,請參閱圖4所示,以視角由上往下觀之,該插接槽110的二長邊側111之內壁面實質上保持相互平行的直線狀,而能保持相同間隔距離,不會有明顯的擴張(即,該二長邊側111的局部部分相互遠離)、縮小(即,該二長邊側111的局部部分相互靠近)等情況。在此特別聲明者,前述"平坦面"係表示該長邊側111對應於插接槽110的區域,表面上沒有明顯突出的結構,但是不包含用以容納金屬端子(如:後續提及之第一金屬端子131與第二金屬端子151)之頂端部分的開孔,也不包含作為導引對接連接器的導引斜面(即,圖3之插接槽110上方的斜面區域)。
另外,請參閱圖1、圖4及圖5A所示,該第一端子組13係符合一第一介面標準(Interface Standard,或稱接口標準)的規格,該第一端子組13包含複數支第一金屬端子131,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彼此相隔一第一間距H1,且能區分為一對接段1311、一中間段1312與一固定段1313,其中,該對接段1311主要用以跟對接連接器之傳輸部位相電氣連接;該固定段1313能固定(如:焊接)至電路板或電子線上;該中間段1312則用以連接該對接段1311與固定段1313。當該第一端子組13組裝至該絕緣本體11中,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之至少局部部分(如:對接段1311)能外露出該插接槽110,換言之,使用者能夠透過該插接槽110而至少觀察到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的局部部分(如:對接段1311)。此外,在該實施例中,該第一端子組13包含74支第一金屬端子131,且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對稱地排列為兩排,意即,每一排會設有37支第一金屬端子131,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能以不同數量排列為兩排,或者只排列為一排。
再者,請參閱圖1及圖5B所示,該第二端子組15係符合一第二介面標準的規格,且該第二介面標準不同於第一介面標準,又,該第二端子組15包含複數支第二金屬端子151,該等第二金屬端子151彼此相隔一第二間距H2,且能區分為一對接段1511、一中間段1512與一固定段1513,其中,該對接段1511主要用以跟對接連接器之傳輸部位相電氣連接;該固定段1513能固定(如:焊接)至電路板或電子線上;該中間段1512則用以連接該對接段1511與固定段1513。當該第二端子組15組裝至該絕緣本體11中,該等第二金屬端子151之至少局部部分(如:對接段1511)能外露出該插接槽110,換言之,使用者能夠透過該插接槽110而至少觀察到該等第二金屬端子151的局部部分(如:對接段1511)。在此特別聲明者,本文所稱第二端子"組"15是因第二金屬端子151的數量可能為複數,例如,2至6支第二金屬端子151,且能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對稱地排列為兩排,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等第二金屬端子151能以不同數量排列為兩排,或者只排列為一排,甚至,該第二端子組15能夠只設有單一支第二金屬端子151,此外,該第二端子組15還能夠不涉及第二介面標準的規格,意即,該第二端子組15於實際產品中,不限制一定要具有特定的介面標準,合先陳明。
復請參閱圖1及圖4所示,該第一端子組13與第二端子組15兩者相鄰,且彼此間相隔一端子組隔距G1,其中,該端子組隔距G1大於任二相鄰之第一金屬端子131間的第一間距H1,且該端子組隔距G1的範圍中不會設置任何金屬端子,又,前述第一間距H1是指二相鄰第一金屬端子131各個相對應部位(如:對接段1311、中間段1312、固定段1313)間的最大距離;同時,該端子組隔距G1也大於任二相鄰之第二金屬端子151間的第二間距H2,前述第二間距H2是指二相鄰第二金屬端子151各個相對應部位(如:對接段1511、中間段1512、固定段1513)間的最大距離。又,由於該插接槽110的二長邊側111之內壁面實質上為平坦面,因此,該二長邊側111分別對應於該第一端子組13、第二端子組15與端子組隔距G1的部分,實質上兩者(該二長邊側111)會保持相同間隔距離而平行延伸,但不以此為限,根據產品的實際需求,請參閱圖6所示,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二長邊側111對應於該端子組隔距G1的間隔距離L1,能夠大於該二長邊側111對應於該第一端子組13、第二端子組15的間隔距離L2、L3,換言之,該二長邊側111對應於該端子組隔距G1的間隔距離L1,至少不會小於該二長邊側111對應於該第一端子組13、第二端子組15的間隔距離L2、L3。如此,當對接連接器的傳輸部分通過該插接槽110,以分別與該第一端子組13、第二端子組15相電氣連接時,前述傳輸部分對應於端子組隔距G1的位置,無論是設有開口(或凹槽)或為實心,都能順利插接至該連接器1中,大幅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另外,復請參閱圖1所示,該第一端子組13與第二端子組15兩者能以不同的安裝方式組裝至該絕緣本體11中,其中,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能夠先設置於第一端子座133上,之後再將該第一端子座133連同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一同組裝至該絕緣本體11中,例如,以射出成型的方式使第一端子座133成形於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上,在該實施例中,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能夠分散位於兩個第一端子座133上,且該等第一端子座133能夠先行嵌卡安裝後,再組裝至該絕緣本體11中。又,該第二金屬端子151能直接固定至該絕緣本體11中,而不先設置於額外元件(如:端子座)上,例如,該第二金屬端子151能以嵌卡方式固定於絕緣本體11中,或者,該絕緣本體11在射出成型時便將該第二金屬端子151一同包裹固定住,但不以此為限。
再者,復請參閱圖1與圖4所示,在該實施例中,該第一端子組13的所有第一金屬端子131能夠排列為兩排,各該排第一金屬端子131是處於不同的縱軸(Y軸)位置,但都沿同一橫軸(X軸)方向排列,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等第一金屬端子131能夠只排列為一排或三排以上。以側視觀之,復請參閱圖5A與圖5B所示,在同一縱軸位置所排列的第一金屬端子131與第二金屬端子151中,該第二金屬端子151的至少中間段1512相較於該第一金屬端子131的中間段1312的彎曲幅度更大,而更遠離該插接槽110的中心垂直軸線Z1,而該第一金屬端子131與第二金屬端子151除前述中間段1312、1512的部分不重疊外,其餘部分實質上保持重疊,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第二金屬端子151的對接段1511及/或固定段1513,也可以與第一金屬端子131的對接段1311及/或固定段1313不重疊,以滿足不同連接器產品的需求。
復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該殼體17能由金屬材質製成,其内設有一組裝空間170,且該絕緣本體11能容納至該組裝空間170中,以藉由該殼體17之作用,達到防電磁干擾(EMI)、作為接地途徑與保護該絕緣本體11等效果。在該實施例中,該殼體17係呈矩形框體狀(即,具有四個側邊),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殼體17能夠呈U形狀(只有三個側邊),且絕緣本體11所位於的殼體17內空間即為組裝空間170;或者,該連接器1能夠不設有殼體17。
按,以上所述,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惟,本創作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並不侷限於此,按凡熟悉該項技藝人士,依據本創作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可輕易思及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創作之保護範疇。
[習知] 無 [本創作] 1:連接器 11:絕緣本體 110:插接槽 111:長邊側 112:短邊側 13:第一端子組 131:第一金屬端子 1311, 1511:對接段 1312, 1512:中間段 1313, 1513:固定段 133:第一端子座 15:第二端子組 151:第二金屬端子 17:殼體 170:組裝空間 G1:端子組隔距 H1:第一間距 H2:第二間距 L1, L2, L3:間隔距離 Z1:中心垂直軸線
[圖1]係本創作之連接器的爆炸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之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之連接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之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5A]係本創作之第一端子組與第二端子組處於插接槽中的一方向之側視示意圖; [圖5B]係本創作之第一端子組與第二端子組處於插接槽中的另一方向之側視示意圖;及 [圖6]係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的連接器之俯視示意圖。
1:連接器
11:絕緣本體
110:插接槽
131:第一金屬端子
151:第二金屬端子
17:殼體
170:組裝空間
G1:端子組隔距

Claims (10)

  1. 一種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包括: 一絕緣本體,其一端朝內開設有至少一插接槽,且各該插接槽分別包含相對的二長邊側與相對的二短邊側; 至少一第一端子組,係符合一第一介面標準的規格,各該第一端子組位於該絕緣本體內,且分別包含複數支第一金屬端子,各該第一金屬端子的至少局部部分能外露出對應的該插接槽;及 至少一第二端子組,係位於該絕緣本體內,且分別包含至少一第二金屬端子,各該第二金屬端子的至少局部部分能外露出對應的該插接槽; 其中,相鄰的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其彼此間相隔一端子組隔距,該端子組隔距至少大於任二相鄰之各該第一金屬端子間的第一間距,該絕緣本體之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該端子組隔距之部分的間隔距離,至少不小於該絕緣本體之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相鄰的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之部分的間隔距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同一組第一端子組之該等第一金屬端子的數量為74支,同一組第二端子組之該等第二金屬端子的數量為2至6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還包括一殼體,該殼體內設有一組裝空間,以供該絕緣本體容納至其中。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端子組包含複數支第二金屬端子,且該端子組隔距大於任二相鄰之各該第二金屬端子間的第二間距。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之該二長邊側分別對應於相鄰的該第一端子組、該第二端子組與該端子組隔距的部分,實質上保持相同間隔距離而彼此平行延伸。
  6. 如請求項1至5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端子組係符合一第二介面標準的規格,且該第二介面標準不同於該第一介面標準。
  7. 如請求項1至5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在其中一縱軸位置,至少部分第一金屬端子與至少一支第二金屬端子沿同一橫軸方向排列,以側視觀之,該第二金屬端子的至少中間段相較於該第一金屬端子的中間段的彎曲幅度更大,而更遠離該插接槽的中心垂直軸線。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同一縱軸位置所排列的各該第一金屬端子與各該第二金屬端子,以側視觀之,其除中間段部分不重疊外,其餘部分實質上保持重疊。
  9. 如請求項1至5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第一端子座,各該第一端子座分別設有各該第一金屬端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各該第一金屬端子係連同對應之各該第一端子座而組裝至該絕緣本體中,各該第二金屬端子係直接固定至該絕緣本體中。
TW112205580U 2023-06-02 2023-06-02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TWM645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5580U TWM645799U (zh) 2023-06-02 2023-06-02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CN202321685633.1U CN220400953U (zh) 2023-06-02 2023-06-29 同插接槽多端子组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5580U TWM645799U (zh) 2023-06-02 2023-06-02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5799U true TWM645799U (zh) 2023-09-01

Family

ID=8892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5580U TWM645799U (zh) 2023-06-02 2023-06-02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0953U (zh)
TW (1) TWM64579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0953U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6843B (zh) 插座连接器
US87901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different signals
US84752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d for plural different mating connectors
US746797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ditional mating port
US8708750B2 (en) Combo connector
CN203288827U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7753724B2 (en)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arrangement
TWM565419U (zh) 改良的連接器組合
TWM493185U (zh)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TW202236748A (zh) 板端連接器
TW202306247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TW201803229A (zh) 具有改善串音功能的高頻訊號傳輸連接器
TWM517932U (zh) 連續接地改善串音的高頻連接器
JP3228255U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ー
TWI473355B (zh) 電連接器
TWM505078U (zh)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US20110009008A1 (en) Usb a-type socket
US9991656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hybrid connector thereof
TWM645799U (zh) 同插接槽多端子組的連接器
TWM646783U (zh) 具特定分隔間距端子組的連接器
TWI836326B (zh) 轉接電路板、第一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CN217306859U (zh) 具有插接空间与导引结构的插座连接器
JP3238050U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
TWM646094U (zh) 具定位凹槽之連接器及其絕緣本體
WO2023093098A1 (zh)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