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078U -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5078U
TWM505078U TW104201948U TW104201948U TWM505078U TW M505078 U TWM505078 U TW M505078U TW 104201948 U TW104201948 U TW 104201948U TW 104201948 U TW104201948 U TW 104201948U TW M505078 U TWM505078 U TW M5050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bus
insulative housing
terminal block
conductive cover
bus b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1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顏銘輝
資華古
許鈞翔
Original Assignee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201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5078U/zh
Publication of TWM505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5078U/zh
Priority to CN201520932198.7U priority patent/CN205092349U/zh
Priority to US14/956,696 priority patent/US20160233617A1/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特別是關於一種具強化結構設計的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現今,電子裝置可透過多種電連接器與電腦進行連接以執行資料的傳輸,其中又以傳輸速度快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連接器應用較為廣泛。隨著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技術的演進,已發展出一種接口尺寸小於現行Micro-USB的標準規範,且具有至少10Gbit/s的資料傳輸速率之新型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例如基於USB 3.1規範所設計之USB Type-C。另一方面,為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該新型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可被設計為一種允許使用者以正面或反面的方向與一對接連接器進行插接之構型。例如,在該連接器的插接介面中,將上排端子與下排端子設計為一致,因而達到上述的功效。
請參照第1圖和第2圖所示,第1圖繪示一種習知的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的零件爆炸圖,以及第2圖繪示該習知的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的局部組裝視圖。該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之接口尺寸可小於現行Micro-USB的標準規範,且/或允許使用者以正面或反面的方向與一對接連接器進行插接。該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包含一第一端子座20、一第二端子座25、一絕 緣本體30、一第一排端子40、一第二排端子45、一第一導電蓋板50、一第二導電蓋板55、一板組件60及一外遮蔽體70,其中該第一端子座20以及該第二端子座25分別包覆每一端子之一部份。
如第1圖和第2圖所示,該板組件60包含一平板主體61和一對 相對設置的彈臂62,且該對彈臂62之末稍分別形成一對卡勾部63。另外,該絕緣本體30之兩左右側壁形成一對狹槽31,其末端包含一對貫通口(未圖示)貫通至該絕緣本體30之內部。在組裝上,將該第一端子座20、該板組件60和該第二端子座25依序疊置,接著再將上述組合與該絕緣本體30組裝,其中該板組件30之該對彈臂62收容在該絕緣本體30之該對狹槽31,並且該對卡勾部63位於該對貫通口,使該對彈臂62之該對卡勾部63通過該對狹槽31之該貫通口延伸至該絕緣本體30之內部,以電性接觸一對接連接器(未圖示)。
然而,如第1圖和第2圖所示,該板組件60僅藉由將該對彈臂 62末梢之該對卡勾部63卡合在絕緣本體30上,使得該板組件60與該絕緣本體30之間的結構不穩固,容易造成搖晃或者是鬆脫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改良的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結構設 計,以增強板組件與絕緣本體組裝後的結構穩固性。
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整體構型趨向薄型化以及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以提供較長的使用壽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包 含:複數排端子;一絕緣本體,形成數個端子槽道,每一該端子槽道用於容置每一該端子之一部份,且該絕緣本體包含相對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形成複數個開孔,第二端用於與一對接連接器插接;至少一導電蓋板,設置於該絕緣本體之側壁的外表面;一座體組件,係容置每一該端子之另一部份並用於與該絕緣本體組合;一板組件,與該座體組件組合,該板組件包含:至少一彈臂,朝該絕緣本體之該第二端延伸,該至少一彈臂之末端形成一卡勾部以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至少一接地端,朝該絕緣本體之外延伸;以及至少一突出部,用於容置於該絕緣本體之該對應開孔內,進而使該板組件與該絕緣本體相互卡合;以及一外遮蔽體,套設於該絕緣本體和該至少一導電蓋板之外。
於本創作其中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每一該端子包含一彈性接觸區、一固持區和一導腳區,以及該絕緣本體的該數個端子槽道,分別形成於該絕緣本體之兩相對上下側壁上,用於收容該複數排端子之該彈性接觸區。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座體組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端子座及一第二端子座上下疊置,並且該板組件設置於該第一端子座和該第二端子座之間。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每一端子座形成一排第一卡接單元,以及該絕緣本體之該第一端形成上下兩排第二卡接單元,透過該每一端子座的該第一卡接單元以及該絕緣本體之對應的該第二卡接單元相互扣合,進而使該絕緣本體與該座體組件組合在一起。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每一卡接單元皆包含至少一 對結構互補的突起區和內凹區。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第一端子座包含至少一定位盲孔,該第二端子座包含至少一定位柱,以及該板組件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透過該定位柱穿設過該定位通孔而插裝於該定位盲孔中,進而使該板組件、該第一端子座和該第二端子座三者結合在一起。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絕緣本體之兩相對左右側壁分別包含至少一狹槽,用於收容該板組件之該彈臂。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至少一導電蓋板包括一第一導電蓋板及一第二導電蓋板,用於分別覆蓋於該絕緣本體的之兩相對上下側壁之該數個端子槽道上。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每一該導電蓋板形成至少一第一彈片用於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該絕緣本體之該兩相對上下側壁上分別形成至少一貫孔以供每一該導電蓋板的該至少一第一彈片貫穿該至少一貫孔進而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每一該導電蓋板具有至少一第二彈片向外延伸以電性接觸該外遮蔽體。
於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當中,每一該導電蓋板兩側分別形成一嵌片用於卡固在該絕緣本體上。
10‧‧‧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20‧‧‧第一端子座
25‧‧‧第二端子座
30‧‧‧絕緣本體
31‧‧‧狹槽
40‧‧‧第一排端子
45‧‧‧第二排端子
50‧‧‧第一導電蓋板
55‧‧‧第二導電蓋板
60‧‧‧板組件
61‧‧‧平板主體
62‧‧‧彈臂
63‧‧‧卡勾部
70‧‧‧外遮蔽體
100‧‧‧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200‧‧‧第一端子座
205‧‧‧第二端子座
210‧‧‧定位柱
220‧‧‧第一突起區
225‧‧‧第一內凹區
230‧‧‧第一卡接單元
300‧‧‧絕緣本體
310‧‧‧第一端
315‧‧‧第二端
320‧‧‧開孔
330‧‧‧第一排端子槽道
335‧‧‧第二排端子槽道
340‧‧‧狹槽
350‧‧‧第二突起區
355‧‧‧第二內凹區
360‧‧‧第二卡接單元
370‧‧‧貫孔
380‧‧‧凹陷部
400‧‧‧第一排端子
405‧‧‧第二排端子
410‧‧‧彈性接觸區
420‧‧‧導腳區
500‧‧‧第一導電蓋板
505‧‧‧第二導電蓋板
510‧‧‧第一彈片
520‧‧‧第二彈片
530‧‧‧嵌片
600‧‧‧板組件
610‧‧‧主體
620‧‧‧彈臂
625‧‧‧卡勾部
630‧‧‧接地端
640‧‧‧突出部
650‧‧‧定位通孔
700‧‧‧外遮蔽體
第1圖係繪示一種習知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零件爆炸圖。
第2圖係繪示第1圖之習知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之局部組合視圖。
第3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之組合視圖。
第4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零件爆炸圖之第一視圖。
第5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零件爆炸圖之第二視圖。
第6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之第一局部組合視圖。
第7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之第二局部組合視圖。
第8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之第三局部組合視圖。
為了讓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將特舉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並且在不同的圖式中,相同的原件符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請參照第3圖及第4圖所示,第3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0之組合視圖,以及第4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0的零件爆炸圖之第一視圖。該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0的主要結構包含一座體組件、一絕緣本體300、一第一排端子400、一第二排端子405、一第一導電蓋板500、一第二導電蓋板505、一板組件600及一外遮蔽體700。
如第4圖和第5圖所示,該第一排端子400和該第二排端子405之每一端子皆具有一彈性接觸區410、一固持區(未繪示)及一導腳區420,其中該固持區係位於該彈性接觸區410和該導腳區420之間。
如第4圖和第5圖所示,該座體組件包含兩上下疊置的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分別包覆該第一排端子400之一部份以及該第二排端子405之一部份。於本實施 例中,是透過嵌入式射出成型過程,分別將該第一排端子400和該第二排端子405之該等固持區分別鑲嵌成型在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中。該第一端子座200之一面還形成一對定位盲孔(未繪示)和該第二端子座205之一面還形成一對定位柱210以對應該對定位盲孔。
如第4圖和第5圖所示,該絕緣本體300分別包含相對的一第 一端310以及一第二端315。該第一端310係用於與該第一端子座200、該第二端子座205和該板組件600組裝,且該第一端310進一步形成一對開孔320,但不因此限定該開孔320的數量。該第二端315形成一接口(見第5圖,未標號),該接口的尺寸可小於現行Micro-USB的標準規範,且/或允許使用者以正面或反面的方向與一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進行插接。在該絕緣本體300之兩相對上下側壁上分別形成一第一排端子槽道330和一第二排端子槽道335,分別用以收容該第一排端子400的彈性接觸區410和該第二排端子405的彈性接觸區410。該第一排端子槽道330和該第二排端子槽道335係從該第一端310處開始並朝該第二端315的方向延伸,並且終止於相距該第二端315之一段距離的位置。
如第4圖和第5圖所示,該板組件600係設置於兩上下疊置的 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之間,用於避免各端子受到外部訊號的干擾,例如靜電放電(ESD)或電磁波干擾(EMI)。該板組件600包含一主體610、一對彈臂620、一對接地端630和一對突出部640,其中該主體610、該對彈臂620、該對接地端630及該對突出部640係一體成型。該對彈臂610及該對接地端630位於該主體610之相對兩側,且彼此朝向相反的兩方向延伸,以及該對彈臂620之末稍分別形成一對相對的卡勾部625。該對突出部 640係從該主體610朝該絕緣本體300之該第一端310之該對開孔320的位置對應延伸,且不因此限定該突出部640的數量。該主體610形成一對定位通孔650以分別對應該第一端子座200的該對定位盲孔(未繪示)和該第二端子座205之該對定位柱210。
請參照第4圖和第6圖所示,其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 器100之第一局部組合視圖。在該板組件600組裝至該絕緣本體300時,該對彈臂620係沿著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對狹槽340並朝該第二端315延伸,以及該對接地端630朝該絕緣本體300之該第一端310之外延伸。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兩左右側壁進一步形成一對狹槽340,用於收容該板組件600之該對彈臂620。該對狹槽340延伸的方向上,每一該狹槽340的末端包含一對開口(未圖示)係橫向貫通至該絕緣本體300之內部,使該對彈臂620之該對卡勾部625經由該對狹槽340之開口延伸至該絕緣本體300之內部,以卡扣並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
如第4圖和第6圖所示,在該絕緣本體300和該板組件600組裝 時,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對開孔320用於容置該板組件600之該對突出部640,進而使該板組件600與該絕緣本體300相互卡合。也就是說,在本創作之該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0中,除了可藉由板組件600之該對彈臂620卡合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兩左右側壁的該對開口之外,還可藉由該板組件600之該對突出部640卡固於該絕緣本體300之該第一端310之該對開孔320中,進而增強該板組件600與該絕緣本體300組裝後的結構穩固性。
請參照第4圖和第7圖所示,第7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 排連接器100之第二局部組合視圖。在該板組件600與該絕緣本體300組合 後,藉由將該第二端子座205之該對定位柱210穿設過該板組件600之該對定位通孔650,接著將該對定位柱210插裝於該第一端子座200之該對定位盲孔中,使得上述該第一端子座200、該第二端子座205及該板組件600彼此之間得以穩固結合。組裝後,該板組件600之該主體610的長度短於該等端子400和405的長度,且該板組件600之任一部分不會與該等端子400和405之任一部分接觸。值得注意的是,該絕緣本體300、該板組件600、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的組裝順序不侷限於此,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可先將該板組件600、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組裝後,再與該絕緣本體300組裝。
如第4圖和第7圖所示,每一該端子座200和205分別形成一排第一卡接單元230,以及該絕緣本體300之該第一端315形成上下兩排第二卡接單元360。該第一卡接單元230包含一第一突起區220和一第一內凹區225,以及該第二卡接單元360包含一第二突起區350和一第二內凹區355。該第一卡接單元230之該第一突起區220和該第一內凹區225,以及該第二卡接單元360之該第二內凹區355和該第二突起區350結構上對應互補,使得該第一突起區220和該第二突起區350與相對應之該第一內凹區225和該對第二內凹區355互相扣合。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藉由結構互補的突起區和內凹區,使得該每一該端子座200和205的該第一卡接單元230以及該絕緣本體300之對應的該第二卡接單元360相互扣合,進而使該絕緣本體300與該第一端子座200和該第二端子座205組合在一起。
請參照第4圖和第8圖所示,第8圖係繪示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之第三局部組合視圖。該第一導電蓋板500和該第二導電蓋板505 係分別放置在該絕緣本體300之兩相對上下側壁的外表面,且覆蓋於該第一排端子槽道330和該第二排端子槽道335上。該第一導電蓋板400和該第二導電蓋板405互相對稱且呈現中央鏤空,包含複數個第一彈片510和複數個第二彈片520。每一該第一彈片510係分別朝向該絕緣本體300內部的方向延伸,以電性接觸插入該連接器100內的對接連接器的導電殼體(未圖示),以及該第二彈片520係朝遠離該絕緣本體300的方向延伸以電性接觸該外遮蔽體700。應當注意的是,該第一導電蓋板500和該第二導電蓋板505之該等第一彈片510和第二彈片520係一體成型。
如第4圖和第8圖所示,該絕緣本體300在該兩相對上下側壁 上,進一步形成數個貫孔370,分別位於該第一排端子槽道330之終止區和該第二排端子槽道335之終止區並鄰近該第二端315。該第一導電蓋板500和該第二導電蓋板505之該等第一彈片510朝向該絕緣本體300的方向彎折後,延伸進入該絕緣本體300之該貫孔370內,並且呈現倒鈎狀。應當注意的是,從該絕緣本體300之該第二端315視之時,該等第一彈片510之末梢係低於該絕緣本體300之內表面。惟,並不因此限制本創作之範圍。
如第4圖和第5圖所示,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兩相對左右側壁 的位置上進一步形成一對凹陷部380,以及每一該導電蓋板500和505末端的左右兩側分別縱向彎折形成一對相對嵌片530用於分別卡固在該絕緣本體300的該對凹陷部380上。較佳地,當該第一導電蓋板500和該第二導電蓋板505分別放置在該絕緣本體300上時,該第一導電蓋板500和該第二導電蓋板505大致分別與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兩相對上下側壁呈現共平面。
如第3圖和第4圖所示,在該第一端子座200、該第二端子座 205)、該絕緣本體300、該第一排端子400、該第二排端子405、該第一導電蓋板500、該第二導電蓋板505、該板組件600相互結合後,會一同套設入該外遮蔽體700。套設後,該外遮蔽700係緊密地包覆住該第一導電蓋板500、該第二導電蓋板505和該絕緣本體300之相接觸的側壁,並且該等導電蓋板500、505藉由該等第二彈片520與該外遮蔽體700之上下內壁作電性接觸。
綜上所述,在本創作之該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0中,除了可 藉由板組件600之該對彈臂620卡合該絕緣本體300之該兩左右側壁的該對開口之外,還可藉由該板組件600之該對突出部640卡合該絕緣本體300之該第一端310之該對開孔320,進而增強該板組件600與該絕緣本體300組裝後的結構穩固性。利用本創作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100之上述各項元件的設計,不僅能使使連接器的整體構型趨向薄型化,並保有較佳的的結構強度以提供較長的使用壽命。
由上所述者僅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具以 對本創作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100‧‧‧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200‧‧‧第一端子座
205‧‧‧第二端子座
210‧‧‧定位柱
220‧‧‧第一突起區
225‧‧‧第一內凹區
230‧‧‧第一卡接單元
300‧‧‧絕緣本體
310‧‧‧第一端
315‧‧‧第二端
320‧‧‧開孔
330‧‧‧第一排端子槽道
335‧‧‧第二排端子槽道
340‧‧‧狹槽
350‧‧‧第二突起區
355‧‧‧第二內凹區
360‧‧‧第二卡接單元
370‧‧‧貫孔
380‧‧‧凹陷部
400‧‧‧第一排端子
405‧‧‧第二排端子
410‧‧‧彈性接觸區
420‧‧‧導腳區
500‧‧‧第一導電蓋板
505‧‧‧第二導電蓋板
510‧‧‧第一彈片
520‧‧‧第二彈片
530‧‧‧嵌片
600‧‧‧板組件
610‧‧‧主體
620‧‧‧彈臂
625‧‧‧卡勾部
630‧‧‧接地端
640‧‧‧突出部
650‧‧‧定位通孔
700‧‧‧外遮蔽體

Claims (12)

  1. 一種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包含:複數排端子;一絕緣本體,形成數個端子槽道,每一該端子槽道用於容置每一該端子之一部份,且該絕緣本體包含相對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形成複數個開孔,第二端用於與一對接連接器插接;至少一導電蓋板,設置於該絕緣本體之側壁的外表面;一座體組件,係容置每一該端子之另一部份並用於與該絕緣本體組合;一板組件,與該座體組件組合,該板組件包含:至少一彈臂,朝該絕緣本體之該第二端延伸,該至少一彈臂之末端形成一卡勾部以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至少一接地端,朝該絕緣本體之外延伸;以及至少一突出部,用於容置於該絕緣本體之該對應開孔內,進而使該板組件與該絕緣本體相互卡合;以及一外遮蔽體,套設於該絕緣本體和該至少一導電蓋板之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端子包含一彈性接觸區、一固持區和一導腳區,以及該絕緣本體的該數個端子槽道,分別形成於該絕緣本體之兩相對上下側壁上,用於收容該複數排端子之該彈性接觸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座體組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端子座及一第二端子座上下疊置,並且該板組件設置於該第一端子座和該第二端子座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每一端子座形成一排第一卡接單元,以及該絕緣本體之該第一端形成上下兩排第二卡接單元,透過該每一端子座的該第一卡接單元以及該絕緣本體之對應的該第二卡接單元相互扣合,進而使該絕緣本體與該座體組件組合在一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每一卡接單元皆包含至少一對結構互補的突起區和內凹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座包含至少一定位盲孔,該第二端子座包含至少一定位柱,以及該板組件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透過該定位柱穿設過該定位通孔而插裝於該定位盲孔中,進而使該板組件、該第一端子座和該第二端子座三者結合在一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之兩相對左右側壁分別包含至少一狹槽,用於收容該板組件之該彈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導電蓋板包括一第一導電蓋板及一第二導電蓋板,用於分別覆蓋於該絕緣本體的之兩相對上下側壁之該數個端子槽道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每一該導電蓋板形成至少一第一彈片用於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之該兩相對上下側壁上分別形成至少一貫孔以供每一該導電蓋板的該至少一第一彈片貫穿該至少一貫孔進而電性接觸該對接連接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每一該導電蓋板具有至少一第二彈片向外延伸以電性接觸該外遮蔽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其中每一該導電蓋板兩側分別形成一嵌片用於卡固在該絕緣本體上。
TW104201948U 2015-02-06 2015-02-06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TWM505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948U TWM505078U (zh) 2015-02-06 2015-02-06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CN201520932198.7U CN205092349U (zh) 2015-02-06 2015-11-20 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US14/956,696 US20160233617A1 (en) 2015-02-06 2015-12-02 Serial bus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948U TWM505078U (zh) 2015-02-06 2015-02-06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078U true TWM505078U (zh) 2015-07-11

Family

ID=5415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1948U TWM505078U (zh) 2015-02-06 2015-02-06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33617A1 (zh)
CN (1) CN205092349U (zh)
TW (1) TWM5050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1518B2 (en) 2016-11-30 2019-07-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plate retained tightly thereto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3580B2 (ja) * 2014-06-03 2018-03-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D837161S1 (en) * 2014-08-18 2019-01-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532321B (zh) * 2017-01-03 2023-09-26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fp4连接器组件
CN109390803B (zh) * 2018-10-09 2020-10-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1518B2 (en) 2016-11-30 2019-07-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plate retained tightly theret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2349U (zh) 2016-03-16
US20160233617A1 (en)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38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9502837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9444204B2 (en) Serial bus connector
TWI758340B (zh) 插座連接器
CN106936032B (zh) 插头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组件
TWI548158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I565145B (zh) 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
TWI742192B (zh) 電連接器
TWI578629B (zh) 插頭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座連接器
US9431746B2 (en) USB connector assembly
TWI606651B (zh) Plug connector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TWI614950B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M505078U (zh)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KR20190108069A (ko) 연결 단자
US7677926B1 (en) Connector jack and connector combination using same
TWM537746U (zh) 電連接器
KR102083912B1 (ko) 고주파 전송용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US10615544B2 (en)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7974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hamfered housing structure and a unitary shielding shell latch aligned with the chamfered housing structure
KR101784677B1 (ko) Emc 스프링을 포함하는 usb 커넥터
CN210167534U (zh) 连接器
KR101488891B1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어셈블리
TWM499667U (zh) 微型插頭電連接器、微型插座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