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8486U - 候位通知系統 - Google Patents

候位通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8486U
TWM638486U TW111209470U TW111209470U TWM638486U TW M638486 U TWM638486 U TW M638486U TW 111209470 U TW111209470 U TW 111209470U TW 111209470 U TW111209470 U TW 111209470U TW M638486 U TWM638486 U TW M63848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iting
electronic device
bank
taking
bar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9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于瑄
Original Assignee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9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8486U/zh
Publication of TWM63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848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候位通知系統包括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取號機與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取號機包括顯示器、印刷裝置、輸入裝置與處理器。顯示器配置以顯示候位條碼。印刷裝置配置以列印對應候位條碼的實體票卷。輸入裝置配置以執行印刷裝置列印實體票卷的流程。處理器配置以建立對應候位條碼的取號候位資訊。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配置以接收且傳送對應候位條碼的取號候位資訊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作為儲存的候位資料其中之一。當取號候位資訊符合當前取號候位資訊,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指示傳送取號候位資訊的使用者電子裝置執行反饋動作。

Description

候位通知系統
本揭露有關於一種候位通知系統。
在客戶到銀行辦理存匯、外匯與授信業務時,服務人員會協助安排至取票機點選服務,之後取得紙本等候號碼牌,但因紙本號碼牌無提醒之功能,客戶需時刻看叫號機叫號且需要尋找對應的櫃台號碼。
因此,如何提供一技術方案,能夠改善客戶疏漏過號的問題,並且這樣的技術方案還能夠與實體取票叫號的候位服務不會發生衝突,是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揭露之一態樣有關於一種候位通知系統。
根據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一種候位通知系統包括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取號機以及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包括儲存裝置以及第一處理器。儲存裝置具有候位資料庫。候位資料庫配置以儲存複數筆候位資料。第一處理器連接儲存裝置。取號機連接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取號機包括第一顯示器、第一印刷裝置、輸入裝置以及第二處理器。第一顯示器配置以顯示第一候位條碼。第一印刷裝置配置以列印對應第一候位條碼的第一實體票卷。輸入裝置配置以執行第一印刷裝置列印第一實體票卷的流程。第二處理器連接第一顯示器、第一印刷裝置與輸入裝置。第二處理器配置以建立對應第一候位條碼的取號候位資訊。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連接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且配置以接收對應第一候位條碼的取號候位資訊且傳送取號候位資訊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作為候位資料其中之一。當取號候位資訊符合當前取號候位資訊,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通過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指示傳送取號候位資訊的使用者電子裝置執行反饋動作。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電子裝置執行的反饋動作包括推播候位訊息與振動使用者電子裝置。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當取號機的第一印刷裝置列印第一實體票卷,取號機的第二處理器配置以停止取號機的第一顯示器顯示第一候位條碼。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當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接收取號候位資訊,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通過第二處理器指示取號機停止啟用輸入裝置。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取號機的輸入裝置包括第一按鍵組以及第二按鍵。第一按鍵組配置以輸入第一候位條碼對應的一業務類型。取號候位資訊包括業務類型。第二按鍵配置以執行第一印刷裝置列印第一實體票卷的流程。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候位通知系統進一步包括櫃台端電子裝置。櫃台端電子裝置連接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櫃台端電子裝置配置以傳送當前候位資訊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的儲存裝置進一步具有候位資料檢索模組。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的第一處理器配置以執行候位資料檢索模組來對候位資訊的其中一者進行檢索。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與取號機通過通訊網路連接。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處理器配置以根據取號候位資訊產生第一候位條碼。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取號機進一步包括第二顯示器以及第二印刷裝置。第二顯示器配置以顯示第二候位條碼。第一候位條碼對應第一業務類型。第一候位條碼對應第二業務類型。第二印刷裝置配置以列印為應第二候位條碼的第二實體票卷。輸入裝置進一步包括分離的第一按鍵與第二按鍵,第一按鍵配置以執行第一印刷裝置列印第一實體票卷的流程,第二按鍵配置以執行第二印刷裝置列印第二實體票卷的流程。
綜上所述,本揭露的候位通知系統能夠實現在現場的實體取號候位以及在現場通過手機的網路銀行應用進行候位,並可通過手機自身的功能實現提醒功能,避免錯過叫號。
應理解到,以上的一般說明與以下的詳細描述都是通過示例做進一步說明,旨在為本揭露提供做進一步的解釋,而不應以此限制本揭露。
下文列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運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另外,圖式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是能夠被熟悉此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的詞彙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義,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應被解讀為與本揭露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
於本文中,除非內文中對於冠詞有所特別限定,否則『一』與『該』可泛指單一個或多個。將進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詞彙,指明其所記載的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與/或組件,但不排除其所述或額外的其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與/或其中之群組。
為了改善客戶在銀行現場取號以後卻錯過候位叫號的問題,同時能夠與現場執行的取票候位服務互不衝突,本揭露提供一種候位通知系統,能夠改善上述的問題。
請參照第1圖。第1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候位通知系統100的示意架構圖。
如第1圖所示,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一種候位通知系統100包括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取號機130、櫃台端電子裝置150以及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例如是銀行體制下各個分行的伺服器。舉例而言,銀行可包括總行與多個分行。當客戶前往分行辦理業務,則可以通過該分行的伺服器作為候位通知系統100的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建立候位通知的流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也可以是設置在銀行總行的伺服器電子裝置,以接收來自不同分行的候位資訊,統籌處理之後再分別做出指示。
如第1圖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包括通訊裝置111、處理器112與儲存裝置113。處理器112連接通訊裝置111與儲存裝置113。儲存裝置113儲存候位資料庫114、候位資料檢索模組115、條碼產生模組116與推播資訊指示模組117。候位資料庫114係配置以儲存多筆候位資訊。候位資料檢索模組115配置以檢索候位資料庫114儲存的多筆候位資訊。條碼產生模組116能夠依據候位資料庫114儲存的多筆候位資訊產生一或多筆相應的條碼。推播資訊指示模組117能夠指示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使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能夠向一或多個電子裝置傳送訊號,以實現通知候位使用者的功能。處理器112能夠用以執行儲存裝置113所儲存的一或多個功能模組,例如候位資料檢索模組115、條碼產生模組116與推播資訊指示模組117。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通訊網路200係用以連接候位通知系統100的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取號機130、櫃台端電子裝置150以及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訊網路200可為銀行分行的內部網路。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訊網路200可為無線網路、有線網路或兩者之間的組合。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通過通訊裝置111連接至通訊網路200。
在第1圖中,取號機130包括顯示器131、處理裝置132、儲存裝置133、印刷裝置134、輸入裝置135與通訊裝置136。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取號機130能夠設置於各個銀行分行內,以同時實現實體取票候位與非實體取票候位。使用者能夠通過取號機130的印刷裝置134列印票卷來執行實體取票候位,或是使用者能夠通過取號機130之顯示器131上的候位條碼配合自己手機的網路銀行操作模組來執行非實體的取票候位,並能藉由手機進行提醒。
詳細而言,如第1圖所示,取號機130的處理裝置132連接顯示器131、儲存裝置133、印刷裝置134、輸入裝置135與通訊裝置136。取號機130的處理裝置132例如為實體電腦,但並不以此限制本揭露。取號機130通過通訊裝置136與通訊網路200連接。
當一使用者要通過取號機130進行取票候位時,能夠通過取號機130的輸入裝置135來選取所欲進行的業務。舉例而言,業務種類可包括「存匯」、「外匯與授信」二種類型。輸入裝置135可包括第一按鍵組,能夠分別對應「存匯」、「外匯與授信」二種業務種類,使得使用者可以按壓實體按扭/按鍵來選擇所欲辦理的業務。隨後,使用者者可決定要使用實體取票還是非實體取票。
輸入裝置135可包括另一第二按鍵。若使用者決定實體取票候位,則可以按壓第二按鍵,使取號機130的印刷裝置134列印出具有候位號碼的實體票卷。若使用者決定以非實體方式執行取票候位,則可以通過例如手機等個人電子裝置來掃描取號機130之顯示器131上顯示的候位條碼,此候位條碼與印刷裝置134列印出具有候位號碼的實體票卷是相對應的。
如此,使用者的手機可以開啟網路銀行應用程式,將候位條碼對應的取號候位資訊傳送至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再傳送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完成非實體取號候位。取號候位資訊將作為候位資料庫114所儲存的其中一個候位資料。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取號機130的顯示器131顯示的候位條碼,可以通過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條碼產生模組116統一產生,並提供給取號機130的顯示器131顯示。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取號機130的顯示器131顯示的候位條碼,更可以通過取號機130的處理裝置132來產生。舉例而言,取號機130的儲存裝置133可以儲存供處理裝置132執行的條碼產生模組。依據取號機130運行的環境,例如在哪一家分行,什麼時間點,候位號碼輪到幾號等等,這些可以為取號機130的儲存裝置133所記錄,隨後通過處理裝置132執行的條碼產生模組,產生現在可供使用者取號的新的候位號碼、相應的取號候位資訊與可掃描的候位條碼,其中可掃描的候位條碼可顯示在取號機130的顯示器131上。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可以對取號機130與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時間資訊執行對準或校正流程,避免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儲存的多個候位資訊之間存在矛盾。
關於本揭露取號機130的運行,請參照後續的進一步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櫃台端電子裝置150包括顯示器151、處理裝置152、儲存裝置153、通訊裝置154與輸入裝置155。處理裝置152連接顯示器151、儲存裝置153、通訊裝置154與輸入裝置155。櫃台端電子裝置150通過通訊裝置154與通訊網路200連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52可為實體電腦,並能夠用以執行儲存裝置153所儲存的一或多個功能模組的功能。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櫃台端電子裝置150可以設置於在銀行櫃台辦理業務的行員處。行員可通過櫃台端電子裝置150的顯示器151所顯示的資訊,通過輸入裝置155執行相應的業務。當業務處理完畢,行員將可以通過櫃台端電子裝置150更新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所儲存的當前候位資訊。
若使用者採用實體取票候位的方式,行員能夠以叫號方式請使用者臨櫃辦理業務。若使用者採用非實體取票候位的方式,當使用者的取號候位號碼所對應的取號候位資訊與當前候位資訊相符,則使用者將通過網路銀行應用將接收到通知訊息,使用者的手機可推播訊息通知可臨櫃辦理業務,且可指示使用者的手機振動發出提醒。
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連接至通訊網路200。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可為不同於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另一伺服器,以統一地執行來自不同地方的網路銀行服務需求。使用者必須通過身份認證來登入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中的個人網路銀行服務,以實現資安保護。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例如可以設置在銀行的總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可以具有類似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架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與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也可以整合為同一組伺服器電子裝置。
請參照第2圖。第2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使用者電子裝置300連接候位通知系統100的示意圖。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為欲辦理業務之一使用者所使用的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等具攝影功能的行動裝置。如第2圖所示,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包括顯示器301、處理裝置302、儲存裝置303、通訊裝置306、輸入裝置307、攝影裝置308與振動裝置309。處理裝置302連接顯示器301、儲存裝置303、通訊裝置306、輸入裝置307、攝影裝置308與振動裝置309,且處理裝置302能夠執行儲存在儲存裝置303中的一或多個功能模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例如為智慧型手機,處理裝置302例如為智慧型手機的處理器。
在本實施方式中,儲存裝置303具有裝置控制界面304與網路銀行操作模組305。處理裝置302能夠通過執行裝置控制界面304對攝影裝置308與振動裝置309進行控制。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輸入裝置307例如為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實體按扭/按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顯示器301可以為觸控螢幕,而能夠視為是輸入裝置307與顯示器301整合在一起的一個態樣。
在第2圖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可以在資安保護的狀況下,遠端地連接到通訊網路200。使用者電子裝置300通過通訊裝置306連接至通訊網路200。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遠端連接以虛線表示在第2圖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過攝影裝置308,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將能夠拍攝出現在取號機130之顯示器131上的條碼,進而執行相關的非實體取號候位流程。而在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將能夠獲取取號機130之顯示器131上之候位條碼的取號候位資訊,並通過網路銀行操作模組305傳送至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在非實體取號的候位流程中,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將不會與取號機130有任何的資訊傳輸交流。
一旦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所獲取的取號候位資訊與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當前候位資訊相符,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將指示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使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向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發出通知。在已取得使用者電子裝置300之相關權限的情況下,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將令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推播已到號,並指示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振動裝置309發出振動的反饋,提醒正在候位的使用者。
為進一步說明本揭露的取號機130的運作,請參照第3A圖至第3D圖。第3A圖至第3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取號機130運行的示意圖。
如第3A圖所示,取號機130包括顯示器131、輸入裝置135的按鍵1351、按鍵1352與按鍵1353以及印刷裝置134。顯示器131設置於取號機130的一殼體上,能夠用以顯示候位條碼。相同形狀的按鍵1351與按鍵1352被示意地歸類為一第一按鍵組,用以供使用者選擇所欲辦理的業務類型,例如「存匯」或「外匯與授信」二種業務。按鍵1353被視為另一第二按鍵。按鍵1353係配置以執行實體取票的業務。當使用者按下按鍵1353,則通過印刷裝置134列印實體票卷。
應留意到,第3A圖繪示的元件大小與形狀僅為示意,旨在說明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中取號機130的組成,而不應以此過度限制本揭露。此外,為了簡單說明的目的,第3A圖僅繪示取號機130的部分元件。
如第3A圖所示,當取號機130尚未接收到任何取票候位服務的要求時,顯示器131未顯示任何條碼。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取號機130處於閒置狀態,顯示器131可以顯示一些當前的候位情況,例如「存匯」、「外匯與授信」二種業務類型的當前候位號碼。
延續第3A圖,在第3B圖中,點選按鍵1351與按鍵1352中的其中一者。為了方便說明的目的,以點選按鍵1351為例,點選到的按鍵1351以斜線標示。此時,顯示器131將顯示圖像P1,圖像P1為候位條碼。通過掃描圖像P1的候位條碼,將能夠執行非實體取號,獲得取號候位資訊。
在接續第3B圖的一個選擇是以實體方式取號候位。此時,如第3C圖所示,點選按鍵1353,使印刷裝置134執行列印的流程,列印實體票卷T。實體票卷T可以具有相應按鍵1351之業務類型的候位號碼。而可以留意到,一旦點選按鍵1353,將使得顯示器131上之圖像P1的候位條碼消失,避免誤掃描而發生重覆取票的情況。此時,取號機130將傳送相應的取票候位資訊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儲存在候位資料庫114中。
在接續第3B圖的另一個選擇是以非實體方式取號候位。此時,如第3D圖所示,通過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掃描顯示器131上的圖像P1。圖像P1為候位條碼,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為QR碼,其中QR碼包括相應的取號候位資訊。隨後,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可通過網路銀行操作模組305經由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傳送取號候位資訊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儲存在候位資料庫114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接收來自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取號候位資訊,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可以指示取號機130,通過取號機130的處理裝置132指示停止啟用按鍵1353,避免誤觸而使印刷裝置134列印出實體票卷T產生混淆。
一旦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接收到取號候位資訊,則完成取號程序,此時取號機130回到如第3A圖的閒置狀態。
在第3D圖中,可能會發生意外地同時按下按鍵1353與掃描圖像P1傳送取號候位資訊的情況。此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預先設計的優先級順序,在一段預設的時段下,針對同一組取號候位資訊,僅同意以實體取票者順利取得候位號碼,掃描圖像P1者的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將顯示取號失敗的訊息。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以掃描圖像P1者優先。
此外,在第3D圖中,可能會發生意外地同時有多人掃描圖像P1傳送取號候位資訊的情況。此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預先設計的優先級順序,在一段預設的時段下,針對同一組取號候位資訊,僅同意以最早傳送取號候位資訊至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者順利取號,其他掃描圖像P1者的使用者電子裝置300將顯示取號失敗的訊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掃描圖像P1傳送取號候位資訊例如包括:分行代碼(分行資訊)、分行候位系統網址(使用者推撥url)、業務類型(服務項目)與相應的候位號碼。
第4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候位通知系統100通過使用者電子裝置300進行通知的示意圖。若以第3D圖方式選擇以非實體方式取號,當取得之取號候位資訊與當前候位資訊,例如取得的候位號碼與當前候位號碼相符,則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接到通知,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網路銀行應用程式將推播候位訊息M1。第4圖繪示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推播訊息M1、訊息M2與訊息M3,其中訊息M1為通知可以前往櫃台辦理業務的推播。與此同時,在已獲得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網路銀行應用程式將能夠使使用者電子裝置300的振動裝置309振動,藉以實體地提醒使用者臨櫃辦理業務。
請回到第1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候位資料庫114建置的欄位架構可以包括索引號、分行資訊、使用者推撥url(endpoint url)、服務項目(例如存匯或外匯)與候位號碼。如此,當更新候位資料庫114以及確認候位號碼是否到號時,將可以通過候位資料庫114的候位資料檢索模組115進行檢索。例如,當更新一個新的候位號碼,將可通過候位資料檢索模組115進行檢索,進而獲得候位資訊中的分行資訊、使用者推撥url與服務項目,後續即可指示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170推播資訊,進而振動使用者電子裝置300。
第5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使用者通過候位通知系統100進行候位之方法400的流程圖。方法400包括流程S1至流程S12,以進一步說明使用者通過候位通知系統100進行候位的一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照第3B圖。在流程S1,使用者點選取號機130上的業務類型對應的按鍵,例如按鍵1351。
隨後,進入到流程S2,取號機130顯示候位條碼(圖像P1),並可提供實體號碼牌票卷。
在流程S3,確認使用者是否掃描候位條碼。若否,進入到流程S4,使用者選擇實體取號候位。同時參照第3C圖,使用者取號碼牌,領取實體票卷T。隨後,使用者再流程S5等待叫號,重複流程S6確認使用者的號碼牌(實體票卷T)上的候位號碼是否與當前候位資訊中的候位號碼相符。若否,回到流程S5繼續等待。若是,則進入到流程S12,使用者前往指定櫃台辦理業務。
回到流程S3,確認使用者是否掃描候位條碼。如是,則對應使用者選擇非實體取號候位,進入流程S7。
請同時參照第3D圖。在流程S7,使用者通過例如手機的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掃描候位條碼,登入網路銀行操作模組305取號,取得去取號候位資訊,其包括候位號碼。
在流程S8,使用者的手機通過網路銀行操作模組305更新來自於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當前候位資訊。
在流程S9,櫃台端電子裝置150更新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當前候位資訊。
進入流程S10,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確認使用者的取號候位資訊中的候位資訊是否接收到的當前候位資訊中的當前候位號碼與相符。若否,回到流程S8,持續更新來自於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110的當前候位資訊。如是,則進入流程S11,使用者的手機通過網路銀行操作模組305提供振動提醒,並在使用者的手機上推播訊息,如第4圖所示的訊息M1。隨後,進入到流程S12,使用者前往指定櫃台辦理業務。
第6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取號機130’的示意圖。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設置取號機130’取代第1圖中的取號機130。此外,為了簡單說明的目的,取號機130’的相似元件使用類四於取號機130中元件的標號,並且一些元件為了簡單說明的目的被省略。
不同於第1圖的取號機130,取號機130’包括二組顯示器1311與顯示器1312,顯示器1311與顯示器1312分別用以顯示圖像P2與圖像P3。圖像P2與圖像P3可以是類似於前述圖像P1的QR碼圖像。
進一步地,顯示器1311與顯示器1312下方分別設置一組殼體,且二組殼體分別具有一個按鍵與相應的印刷裝置。詳細而言,顯示器1311下方具有按鍵1354與印刷裝置1341,顯示器1312下方具有按鍵1355與印刷裝置1342。實際上,顯示器1311、按鍵1354與印刷裝置1341可對應到一第一業務類型(例如「存匯」),顯示器1312、按鍵1355與印刷裝置1342可對應到另一第二業務類型(例如「外匯與授信」)。
如此,依照欲辦理業務,使用者可以通過使用者電子裝置300掃描相應業務類型之顯示器1311與顯示器1312上的圖像P2或圖像P3實現非實體候位,或是點選相應業務類型的按鍵1354或按鍵1355來獲得相應的實體票卷來執行實現實體候位。在第6圖的取號機130’,當要使用非實體候位服務時,將能夠進一步避免實體的接觸。
綜上所述,本揭露的候位通知系統能夠實現在現場的實體取號候位在現場通過手機的網路銀行應用進行候位。兩種功能可通過相同的取號機進行處理,能夠避免衝突,並且利用手機的網路銀行應用進行候位,更能夠通過手機自身的功能實現提醒功能,避免錯過叫號。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說明如上,但並不以此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候位通知系統 110: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 111:通訊裝置 112:處理器 113:儲存裝置 114:候位資料庫 115:候位資料檢索模組 116:條碼產生模組 117:推播資訊指示模組 130:取號機 131:顯示器 1311,1312:顯示器 132:處理裝置 133:儲存裝置 134:印刷裝置 1341,1342:印刷裝置 135:輸入裝置 1351~1355:按鍵 136:通訊裝置 150:櫃台端電子裝置 151:顯示器 152:處理裝置 153:儲存裝置 154:通訊裝置 155:輸入裝置 170: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 200:通訊網路 300:使用者電子裝置 301:顯示器 302:處理裝置 303:儲存裝置 304:裝置控制界面 305:網路銀行操作模組 306:通訊裝置 307:輸入裝置 308:攝影裝置 309:振動裝置 M1,M2,M3:訊息 400:方法 P1,P2,P3:圖像 S1~S12:流程 T:票卷
本揭露的優點與圖式,應由接下來列舉的實施方式,並參考附圖,以獲得更好的理解。這些圖式的說明僅僅是列舉的實施方式,因此不該認為是限制了個別實施方式,或是限制了揭露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
第1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候位通知系統的示意架構圖;第2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使用者電子裝置連接候位通知系統的示意圖;第3A圖至第3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取號機運行的示意圖;第4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候位通知系統通過使用者電子裝置進行通知的示意圖;第5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使用者通過候位通知系統進行候位之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第6圖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方式繪示取號機的示意圖。
100:候位通知系統
110: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
111:通訊裝置
112:處理器
113:儲存裝置
114:候位資料庫
115:候位資料檢索模組
116:條碼產生模組
117:推播資訊指示模組
130:取號機
131:顯示器
132:處理裝置
133:儲存裝置
134:印刷裝置
135:輸入裝置
136:通訊裝置
150:櫃台端電子裝置
151:顯示器
152:處理裝置
153:儲存裝置
154:通訊裝置
155:輸入裝置
170: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
200:通訊網路

Claims (10)

  1. 一種候位通知系統,包括:一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包括:一儲存裝置,具有一候位資料庫,其中該候位資料庫配置以儲存複數筆候位資料;以及一第一處理器,連接該儲存裝置;一取號機,連接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其中該取號機包括:一第一顯示器,配置以顯示一第一候位條碼;一第一印刷裝置,配置以列印對應該第一候位條碼的一第一實體票卷;一輸入裝置,配置以執行該第一印刷裝置列印該第一實體票卷的一流程;以及一第二處理器,連接該第一顯示器、該第一印刷裝置與該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二處理器配置以建立對應該第一候位條碼的一取號候位資訊;以及一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連接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且配置以接收對應該第一候位條碼的該取號候位資訊且傳送該取號候位資訊至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作為該些候位資料其中之一,其中當該取號候位資訊符合一當前取號候位資訊,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通過該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指示傳送該取號候位資訊的一使用者電子裝置執行一反饋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該使用者電子裝置執行的該反饋動作包括推播一候位訊息與振動該使用者電子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當該取號機的該第一印刷裝置列印該第一實體票卷,該取號機的該第二處理器配置以停止該取號機的該第一顯示器顯示該第一候位條碼。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當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接收該取號候位資訊,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通過該第二處理器指示該取號機停止啟用該輸入裝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該取號機的該輸入裝置包括:一第一按鍵組,配置以輸入該第一候位條碼對應的一業務類型,其中該取號候位資訊包括該業務類型;以及一第二按鍵,配置以執行該第一印刷裝置列印該第一實體票卷的該流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櫃台端電子裝置,連接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其 中該櫃台端電子裝置配置以傳送該當前候位資訊至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的該儲存裝置進一步具有一候位資料檢索模組,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的該第一處理器配置以執行該候位資料檢索模組來對該些候位資訊的其中一者進行檢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該銀行端伺服器電子裝置、該網路銀行伺服器電子裝置與該取號機通過一通訊網路連接。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該第二處理器配置以根據該取號候位資訊產生該第一候位條碼。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候位通知系統,其中該取號機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顯示器,配置以顯示一第二候位條碼,其中該第一候位條碼對應一第一業務類型,該第一候位條碼對應一第二業務類型;以及一第二印刷裝置,配置以列印為應該第二候位條碼的一第二實體票卷, 其中該輸入裝置進一步包括分離的一第一按鍵與一第二按鍵,該第一按鍵配置以執行該第一印刷裝置列印該第一實體票卷的該流程,該第二按鍵配置以執行該第二印刷裝置列印該第二實體票卷的一流程。
TW111209470U 2022-08-31 2022-08-31 候位通知系統 TWM63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470U TWM638486U (zh) 2022-08-31 2022-08-31 候位通知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470U TWM638486U (zh) 2022-08-31 2022-08-31 候位通知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8486U true TWM638486U (zh) 2023-03-11

Family

ID=8669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9470U TWM638486U (zh) 2022-08-31 2022-08-31 候位通知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8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115665A (ja) 自動取引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EP3584762A1 (en) Sequence management system, sequence management device, and program
JP5667993B2 (ja) 待順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待順管理方法及び待順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07066065A (ja)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110276602A1 (en) Business card exchan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business card exchan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9124981A (ja) 連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登録方法、プログラム
TWI842075B (zh) 候位通知系統
TWM638486U (zh) 候位通知系統
US20160283914A1 (en) Scheduled event venue deciding method, and server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TW202411902A (zh) 候位通知系統
CN106558158A (zh) 作业管理装置以及作业管理方法
KR20110063406A (ko) 큐알 코드 또는 바코드를 이용한 전자명함 교환 시스템
JP2011154615A (ja) Id管理システム
JP5560741B2 (ja) 広告調査管理方法、システム、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9082778A (ja) 出退勤登録装置、出退勤登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61729B2 (ja) 口座取引システム及び口座取引方法
JP2009193194A (ja) 情報処理端末
JP4361170B2 (ja) 画面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画面表示制御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
JP2003173373A (ja) 調剤薬局向け待ち情報通知システム
JP2004295695A (ja)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20119446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9031053A1 (ja) 名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名刺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97855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87241B2 (ja) 貨幣処理システム、貨幣処理装置、および、貨幣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情報連携方法
TW202309785A (zh) 身分辨識系統及身分辨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