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7660U - 植栽端盤 - Google Patents

植栽端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7660U
TWM637660U TW111211284U TW111211284U TWM637660U TW M637660 U TWM637660 U TW M637660U TW 111211284 U TW111211284 U TW 111211284U TW 111211284 U TW111211284 U TW 111211284U TW M637660 U TWM637660 U TW M6376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s
end plate
accommodating
planting
planting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1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豊荏
Original Assignee
徐豊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豊荏 filed Critical 徐豊荏
Priority to TW111211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7660U/zh
Publication of TWM637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766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植栽端盤,包含有多數容置座平行一假想軸線排成至少一列,其中,各該容置座分別具有一底部以及一周壁,該周壁由該底部向上延伸而出,且該周壁由下而上係逐漸外擴,相鄰之該容置座以該周壁互相連接在一起,使各該容置座之間緊密連接,再者,沿該假想軸線位於末端的該些容置座之周壁分別具有一開口朝上的缺口位於該列之二端,使相鄰的植栽端盤亦可緊密相接,據此,可增加單位面積中之容置座的數量,提高植栽的密度。

Description

植栽端盤
本創作與植物種植用具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植栽端盤。
植物之幼苗植株通常須於溫室中先進行培養,以於長成適於栽種的程度後,方能移植至花盆或花園中。於溫室培養幼苗植株時,各植株會預先被置於一植栽端盤中進行排列,以便於管理,其中,由於溫室中之空間寶貴,是以,各植栽端盤之間往往緊密地相互靠攏,各植栽端盤中之各植株之間亦密集地排列,以達節省空間之效果。
習知的植栽端盤具有多個用於容置植株之容置座、以及一連接框架設於各該容置座之頂端以連接各該容置座,於使用上,相鄰的植栽端盤之間係透過各該連接框架相互靠抵,以便於各該植栽端盤間對齊排列。然而,習知之植栽端盤中相鄰的各該容置座之間存在多餘的空間,再者,由於該連接框架之周緣與容置座間通常具有一間隔寬度,於多個植栽端盤互相拼接時,相鄰植栽端盤的容置座之間將具有二倍的間隔寬度,此將造成空間的浪費。因此,如何減少植栽端盤的容置座之間的間隔,以避免造成空間之浪費,使各容置座之排列更加緊密,將是所要面對之關鍵挑戰。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植栽端盤,可使植栽端盤中之各容置座之排列更加緊密,以增加單位面積中之容置座的數量。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植栽端盤包含有多數容置座,其中,各該容置座平行一假想軸線排成至少一列,各該容置座分別具有一底部、以及一周壁由該底部向上延伸而出,且該些周壁由下而上係逐漸外擴,相鄰之該容置座以該周壁互相連接在一起,使各該容置座之間緊密排列,再者,沿該假想軸線位於末端的該些容置座之周壁分別具有一開口朝上的缺口位於該列之二端,據此,更可增加單位面積中之容置座的數量。
以下藉由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及特徵,如圖1所示,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植栽端盤10,該植栽端盤10具有多數容置座11排成四列12~15。
各該容置座11係用於容置植株(圖未示)如蘭花,且分別具有一底部111以及一周壁112,該周壁112由該底部111向上延伸而出,且該些周壁112由下而上係逐漸外擴,於本實施例中,各該容置座11之該底部111係呈圓形,且該些底部111分別具有一穿孔113,各該周壁112自對應之各該底部111向上形成錐形壁面。
如圖1所示,本創作之植栽端盤10係令各該容置座11平行一假想軸線L排成四列,即第一列12、第二列13、第三列14以及第四列15,其中,以該第一列12為例,該第一列12中相鄰之各該容置座11以其該周壁112互相連接在一起。
該些容置座11之周壁112與底部111定義出一容置空間114,該些容置座11之周壁112復可具有多數開口116朝上的鏤空部115,使相鄰容置座11的容置空間114互相連通,據此,可增加單位面積中該容置座11之數量,因而可提升植株之種植密度。
各該列之間的結構,如相鄰之該第一列12與該第二列13所示,該第一列12與該第二列13平行且相對應之各該容置座11鄰接,於本實施例中,相鄰兩列的該些容置座11其位置交錯,令該第一列12中之各該容置座11與該第二列13中相鄰之各該容置座11之間的各該周壁112皆互相連接,且透過各該鏤空部115令各該容置空間114相連通,該第二列13與該第三列14以及該第三列14與該第四列15之鄰接結構亦相同,據此,可令相鄰各列的容置座11更緊密地排列,且增加單位面積中該容置座11之數量。
此外,該第一列12沿該假想軸線L之方向位於末端的該二容置座11之周壁112分別具有一開口118朝上的缺口117,該二缺口117係位於該第一列12之二端,第二列13、第三列14以及第四列15亦同,由於該些缺口117的邊緣分別位於一鉛垂面S上,如圖2所示,是以,如圖3所示,位於每一列兩端之各該容置座11透過設置各該缺口117與相鄰植栽端盤10’互相拼接時,可透過各該缺口117、117’互相靠抵,減小相鄰該植栽端盤10、10’相接時容置座11之間的距離,以達到增加單位面積中之容置座11的數量之目的。
另外,如圖1所示,位於植栽端盤10外圍之各該容置座11的周壁112復具有多數開口101朝上之外鏤空部119,如圖3所示,於該植栽端盤10、10’’沿垂直該假想軸線L之方向與另一植栽端盤10’’拼接抵靠時,相鄰之容置座11之外鏤空部119、119’亦對應相接,亦可達到相鄰植載端盤10、10’’的容置座11之間更加緊密地排列之目的。
基於本創作之設計精神,該植栽端盤10之結構可有其他變化,例如:該底部111可不為圓形,而改為其他形狀,例如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多邊形;各該容置座11係可依使用之需求而沿該假想軸線L僅排成一列,或排成二至三列,甚或五列以上。另外,該些缺口117的邊緣係可位於一鉛垂面上,如前述實施例所述,但不以此限,此外,如圖4所示,該植栽端盤10復可包含有多數肋板16連接於相鄰該容置座11的周壁112,以增加各該容置座11之間的連接強度,亦同時加強本創作之植栽端盤10之整體結構強度。舉凡此等可輕易思及的結構變化,均應為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10’、10’’:植栽端盤 11:容置座 111:底部 112:周壁 113:穿孔 114:容置空間 115:鏤空部 116、118、101:開口 117、117’:缺口 119、119’:外鏤空部 12:第一列 13:第二列 14:第三列15:第四列 16:肋板 L:假想軸線 S:鉛垂面
圖1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植栽端盤之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植栽端盤之正視圖; 圖3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多個植栽端盤連接時之頂視圖; 圖4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植栽端盤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10:植栽端盤
11:容置座
111:底部
112:周壁
113:穿孔
114:容置空間
115:鏤空部
116、118、101:開口
117:缺口
119:外鏤空部
12:第一列
13:第二列
14:第三列
15:第四列
L:假想軸線

Claims (6)

  1. 一種植栽端盤,包含有: 多數容置座,平行一假想軸線排成至少一列,各該容置座分別具有一底部、以及一周壁由該底部向上延伸而出,且該些周壁由下而上係逐漸外擴,相鄰之該容置座以該周壁互相連接在一起,沿該假想軸線位於末端的該些容置座之周壁分別具有一開口朝上的缺口位於該列之二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端盤,其中該些缺口的邊緣分別位於一鉛垂面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端盤,其中該些容置座之周壁與底部定義出一容置空間,該些容置座之周壁具有多數開口朝上的鏤空部,使相鄰之該容置座的容置空間互相連通。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端盤,更包含有多數肋板連接於相鄰該容置座的周壁。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端盤,其中該些容置座之底部分別具有一穿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端盤,其中相鄰兩列的該些容置座其位置交錯。
TW111211284U 2022-10-17 2022-10-17 植栽端盤 TWM637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284U TWM637660U (zh) 2022-10-17 2022-10-17 植栽端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284U TWM637660U (zh) 2022-10-17 2022-10-17 植栽端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7660U true TWM637660U (zh) 2023-02-11

Family

ID=8668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1284U TWM637660U (zh) 2022-10-17 2022-10-17 植栽端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76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0093B (zh) * 2022-10-17 2023-07-21 徐豊荏 植栽端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0093B (zh) * 2022-10-17 2023-07-21 徐豊荏 植栽端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1884B2 (en) Modular container system
TWM637660U (zh) 植栽端盤
TWI810093B (zh) 植栽端盤
US5437127A (en) Stone surround for defining a grave site
TW202416822A (zh) 植栽端盤
CN105660344B (zh) 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CN215269625U (zh) 一种多维度种植箱及景观搭建组件
JP4848100B2 (ja) 緑化用ユニットプランタ
TWM632035U (zh) 植株端盤
TW202400005A (zh) 植株端盤
JP4967040B2 (ja) 組立式プランタ
KR200338861Y1 (ko) 육묘상자
JP2022549756A (ja) 水耕栽培ブロック
JPH084863Y2 (ja) 水耕栽培用栽培板
KR100725941B1 (ko) 블록 옹벽 구조물
CN218337248U (zh) 一种新型砖石塔种植结构
CN211229020U (zh) 一种榫卯结构拼组的绿植景墙
KR20220160410A (ko) 드문모 심기용 육묘판
JP6755054B1 (ja) 壁面緑化用器具及び壁面緑化用パネル
TWI802513B (zh) 植栽盆組(二)
TWI787660B (zh) 植栽盆結構改良
CN213404274U (zh) 拼装式种植箱底座
US20240114847A1 (en) Plant container assembly
KR200313510Y1 (ko) 육묘상자
CN208016586U (zh) 一种保水效果好的铁皮石斛种植用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