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7372U - 晶片檢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晶片檢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7372U
TWM637372U TW111208756U TW111208756U TWM637372U TW M637372 U TWM637372 U TW M637372U TW 111208756 U TW111208756 U TW 111208756U TW 111208756 U TW111208756 U TW 111208756U TW M637372 U TWM637372 U TW M63737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storage
storage tray
wafer
transmission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8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至偉
江明翰
黃啟聞
陳毅航
Original Assignee
銓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銓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銓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8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7372U/zh
Publication of TWM637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737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晶片檢測裝置,用以檢測以及分類一晶圓儲存盤,包含一傳動履帶用以運送一晶圓儲存盤,以及沿該傳動履帶設置的一上檢測模組以及一下檢測模組,不僅可以快速、全面並且準確的檢測該晶圓儲存盤,減少時間以及人力成本的負擔並且降低人為疏失,還可以依據該晶圓儲存盤的檢測結果自動化的將各該晶圓儲存盤系統性的分類儲存。

Description

晶片檢測裝置
一種檢測裝置,特別是一種晶片檢測裝置。
隨著科技以及工業的發展,晶片的使用也隨之普及化,小至隨身攜帶的電子裝置、室內常見的家電用品,大至各產業儀器以及交通設備中都與晶片的應用息息相關。在講求精密化以及智能化的科技趨勢中,對於晶片的規格及合格要求也隨之嚴格。然而,在晶片製作的過程中,多數依賴以人工的方式逐一確認該晶片的規格以及是否達到合格要求,於大量製造下不僅費時也往往造成人力的負擔。也很有可能在人工篩選時會有人為上的疏失,使得未達標準或是規格不符的該晶片應用於產品上,導致產品品質產生問題。
為了克服現行晶片製造以及應用領域中,一晶片需仰賴人工檢測規格以及合格要求而導致時間以及人力成本負擔甚大以及易產生人為疏失的問題,本新型提供一種晶片檢測裝置,用以檢測以及分類一晶圓儲存盤,包含一傳動履帶用以運送一晶圓儲存盤,以及沿該傳動履帶設置的一上檢測模組以及一下檢測模組。
其中,該上檢測模組包含一上攝像儀放置於該傳動履帶的上方並朝下方拍攝,該傳動履帶帶動該晶圓儲存盤對應至該上攝像儀的下方經過,以及二個上反射鏡依據該上攝像儀的位置,具角度的分別對應該晶圓儲存盤其中一對邊放置,該晶圓儲存盤經過二個上反射鏡時,其中一個該對邊上的表面分別經由二個上反射鏡反射至該上攝像儀所捕獲,使得該上攝像儀同時的擷取該晶圓儲存盤上表面以及其中一該對邊之影像。
其中,該下檢測模組包含一下攝像儀放置於該傳動履帶的下方並朝上方拍攝,該傳動履帶帶動該晶圓儲存盤對應至該下攝像儀的上方經過,以及二個下反射鏡依據該下攝像儀的位置,具角度的分別對應該晶圓儲存盤另外一對邊放置,該晶圓儲存盤經過二個下反射鏡時,另外一該對邊上的表面分別經由二個下反射鏡反射至該下攝像儀所捕獲,使得該下攝像儀同時的擷取該晶圓儲存盤下表面以及另外一該對邊之影像。
其中,一轉向機構設置於該上檢測模組以及該下檢測模組之間,該轉向機構於該晶圓儲存盤經過時,水平的旋轉該晶圓儲存盤90度。
其中,包含一控制中心,該控制中心接收並且評估該上檢測模組以及下檢測模組所擷取的之該影像,該影像包含該晶圓儲存盤的表面紋路以及記號,該控制中心依據預寫入的一評估邏輯以及一編碼邏輯對於該表面紋路以及記號進行分類判斷,並形成有一分類結果,其中,該分類結果可以依據該表面紋路有無破損或是該記號對應的該編碼邏輯所區分。
其中,一分料機構設置於該傳動履帶的起始端,該分料機構用於將疊層設置的一晶圓儲存盤組中的各該晶圓儲存盤逐一分離並傳遞至該傳動履帶,包含至少二個對應設置的支撐件,可分離的凹凸對應該晶圓儲存盤下表面 的其中一部份,各該支撐件與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凹凸對應結合時,支撐該晶圓儲存盤組,以及一舉升裝置,可上下位移的設置於各該支撐件的下方,該舉升裝置朝上方位移直到抵靠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時,該晶圓儲存盤組經由該舉升裝置朝上方頂舉,並且各該支撐件脫離,其中,至少二個該支撐件,結合最下方第二個的該晶圓儲存盤時,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與該晶圓儲存盤組分離並留置於該舉升裝置。
其中,該晶圓儲存盤面一下表面的四個角落處分別凹設有一卡合槽,各該卡合槽朝向該晶圓儲存盤的其中一對邊延伸,並且於其中一個該對邊上分別形成有一開放口,以及二個該支撐件為一組的分別設置於該晶圓儲存盤其中一該對邊的旁側,並且朝向各該開放口突出設置,其中,各該支撐件可以朝向該晶圓儲存盤靠近或遠離,並選擇的經由開放口與各該卡合槽凹凸對應卡合。
進一步地,該舉升裝置朝下方位移至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的各該開放口對應至各該支撐件,各該支撐件朝向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靠近,並且進入對應的各該卡合槽內,使得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以及其上方的各該晶圓儲存盤疊層的由各該支撐件所支撐
進一步地,二個該傳動履帶設置於各該支撐件下方並間隔的位置於該舉升裝置的兩側,二個該傳動履帶所構成之距離大於該舉升裝置並小於該晶圓儲存盤其中一對邊所構成之距離,當該舉升裝置帶動最下方該晶圓儲存盤向下移動直到該舉升裝置的一水平高度低於二個該傳動履帶時,最下方該晶圓儲存盤停留於二個該傳動履帶上方。
進一步地,一自動手臂將該晶圓儲存盤組搬運至各該支撐件上方,以及一傳送機構設置於該傳動履帶的一末端,該晶圓儲存盤經由該傳動履帶位移至對應該傳送機構時,該傳送機構給予該晶圓儲存盤朝向一分類區的一推力,使得該晶圓儲存盤經由推動朝向該分類區推進並儲存。
進一步地,該控制中心驅動該晶圓儲存盤於該分類區中位移至對應於該分類結果的一儲存空間中。
本新型所提之晶片檢測裝置不僅可以經由該控制中心得到快速以及準確的得出該分類結果,減少時間以及人力成本的負擔並且降低人為疏失,還可以依據該分類結果進一步的延伸,有效依據該分類結果自動化的將該晶圓儲存盤系統性的分類儲存。
10:晶片檢測裝置
11:分料機構
111:支撐件
112:舉升裝置
12:檢測機構
121:上檢測模組
1211:上攝像儀
1212:上反射鏡
122:下檢測模組
1221:下攝像儀
1222:下反射鏡
13:傳送機構
20:晶片儲存設備
21:入料區
22:檢測區
23:分類區
24:打包區
25:出料區
26:自動手臂
A:晶圓儲存盤
A’:晶圓儲存盤組
A1:卡合槽
圖1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a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第一站點第一動作圖
圖3b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第一站點第二動作圖
圖3c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第一站點第三動作圖
圖4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第二站點示意圖
圖5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第三站點示意圖
圖6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第四站點示意圖
請參考圖1,其為本新型所提供之晶片檢測裝置10之應用較佳實施例,該晶片檢測裝置10係應用於一晶片儲存設備20中,該晶片儲存設備20較佳的包含有一入料區21、一檢測區22、一分類區23、一打包區24以及一出料區25。一晶圓儲存盤A可以經由該入料區21進入該晶片儲存設備20;於檢測區22進行外觀的檢測;於該分類區23進行分類儲存;以及於打包區24完成包裝後至該出料區25離開該晶片儲存設備20。
本實施例中,該入料區21包含有數個排列且多層設置的入料空間,二個以上該晶圓儲存盤A於製作過程或是製作完成時,以層疊的方式形成一晶圓儲存盤組A’存放於該入料區21的其中一個該入料空間中。該分類區23包含有數個排列且多層設置的儲存空間,二個以上該晶圓儲存盤A經由檢測區22完成檢測時,以層疊的方式分類儲存於該分類區23的其中一個該儲存空間中。各該晶圓儲存盤A進入該入料區21、該檢測區22、該分類區23、該打包區24以及該出料區25的方式並不限定,可以是透過人工搬運、履帶運送或是機器手臂等方式實現。
該晶片檢測裝置10設置於該檢測區22,該晶片檢測裝置10用於檢測各晶圓儲存盤A的表面以及規格,並達到分類該晶圓儲存盤A之效果。進一步地,該晶圓儲存盤A內儲存有對應該規格的一晶圓,該晶圓可以是於製作完成或是半成品的狀態。
進一步地,該晶片檢測裝置10並不限定結合或應用於該晶片儲存設備20內,該晶片檢測裝置10也可以是一獨立之設備,使該晶圓儲存盤A於各作過程時經由該晶片檢測裝置10檢測及分類,並在接續後續流程。
接著請配合參考圖2,該晶圓儲存盤A進入該檢測區22,使得的該晶片檢測裝置10可以檢測以及分類各該晶圓儲存盤A。各該晶圓儲存盤A進入該晶片檢測裝置10的方式也並不限定,本實施例中,該晶片儲存設備20還包含有一自動手臂26,該自動手臂26將該晶圓儲存盤組A’搬運至該晶片檢測裝置10。
該晶片檢測裝置10包含依序的設置有一分料機構11、一檢測機構12以及一傳送機構13,其中該分料機構11該檢測機構12以及該傳送機構13透過一傳動履帶連接,使得其中一個該晶圓儲存盤A可以經由該傳動履帶至該分料機構11依序的位置至該檢測機構12以及該傳送機構13。
接著,請配合參考圖3a至圖3b所提供該晶片檢測裝置10檢測各該晶圓儲存盤A的方式。該分料機構11用於將各該晶圓儲存盤A於該晶圓儲存盤組A’中逐一的分離,並經由該傳動履帶逐一傳遞各該晶圓儲存盤A,包含有至少二個對應設置的支撐件111以及一舉升裝置112。該自動手臂26位移該晶圓儲存盤組A’至該至少二個支撐件111上方,使得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可以經由對應設置的至少二個該支撐件111所支撐。
各該晶圓儲存盤A為方形盤狀,更佳的為長方形盤狀。本實施例中,該晶圓儲存盤A面朝下方的一下表面的四個角處分別凹設有一卡合槽A1,各該卡合槽A1朝向該晶圓儲存盤A的其中一對邊延伸,並且於其中一個該對邊上分別形成有一開放口。於本實施例中,該晶圓儲存盤A為長方形盤狀,且所述其中一對邊為該晶圓儲存盤A長邊的該對邊,該開放口分別開設於二個該長邊。
四個該支撐件111可活動的對應各該卡合槽A1的各該開放口設置。其中,二個該支撐件111為一組的分別設置於該晶圓儲存盤A二個該長邊的旁側,且二個組中的二個該支撐件111朝向該晶圓儲存盤A二個該長邊上的各該 開放口突出設置。其中,二個該支撐件111為一組可以朝向該晶圓儲存盤A各該長邊靠近或遠離,當各該支撐件111朝向該晶圓儲存盤A該長邊靠近時,各該支撐件111經由其對應的各該開放口進入各該卡合槽A1內,並與各該卡合槽A1凹凸對應卡合。
該舉升裝置112用於可上下活動的位移設置於各該支撐件111上的該晶圓儲存盤組A’,該舉升裝置112設置於各該支撐件111的下方,當舉升裝置112朝上方位移直到抵靠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時,該晶圓儲存盤組A’可以經由該舉升裝置112朝上方頂舉,且各該支撐件111脫離凹設於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該下表面的各該卡合槽A1。
如圖3a,該分料機構11於運作時,該晶圓儲存盤組A’由該支撐件111所支撐。
接著如圖3b所示,該舉升裝置112朝上方頂舉該晶圓儲存盤組A’,使得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與各該支撐件111脫離。此時,二個該支撐件111為一組朝向該晶圓儲存盤A二個該長邊的兩側遠離,使得二組間該支撐件111的距離大於該晶圓儲存盤A二個該長邊所構成之距離。
接著,當舉升裝置112朝下方位移直到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A的各該開放口對應至各該支撐件111。此時,各該支撐件111朝向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A靠近,並且經由其對應的各該開放口進入各該卡合槽A1內,與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A的各該卡合槽A1凹凸對應卡合。
接著,該舉升裝置112持續下沉,由於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A與各該支撐件111卡合的結構關係,以至於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以及其上方的各該晶圓儲存盤A疊層的由各該支撐件111所支撐。只有最下方的該晶 圓儲存盤A與該舉升裝置112一起下沉位移,如此便可以經由此方式依序的將該晶圓儲存盤組A’中位置於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逐一的分離。
較佳的,該舉升裝置112帶動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向下移動至對應該傳動履帶,使該傳動履帶可以依據軌道的設置帶動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A脫離該舉升裝置112並朝該檢測機構12運行。
本實施例中,二個該傳動履帶設置於各該支撐件111下方並間隔的位置於該舉升裝置112的兩側,且二個該傳動履帶所構成之距離大於該舉升裝置112並小於該晶圓儲存盤A其中一對邊所構成之距離。如此該舉升裝置112便可以在二個該傳動履帶之間上下位移,當該舉升裝置112帶動該晶圓儲存盤A向下移動直到該舉升裝置112的一水平高度低於二個該傳動履帶時,該晶圓儲存盤A便可以停留於二個該傳動履帶上方,並由二個該傳動履帶帶動。
請配合參考圖4以及圖5,該檢測機構12用於檢測該晶圓儲存盤A表面的紋路以及記號,以觀察確認該晶圓儲存盤A的完整程度並且依據該記號分類該晶圓儲存盤A的規格。其中,該記號可以是依據一編碼邏輯所產生的包含英文、羅馬數字或是符號的流水號。
該檢測機構12包含一上檢測模組121以及一下檢測模組122。其中,該檢測機構12不限定其與該分料機構11的相對位置,本實施例中,該檢測機構12設置該分料機構11的旁側,且二個該傳動履帶穿越其中。
該上檢測模組121包含有一上攝像儀1211以及二個上反射鏡1212,該上攝像儀1211放置於二個該傳動履帶的上方並朝下方拍攝,使得二個該傳動履帶可以帶動該晶圓儲存盤A對應至該上攝像儀1211的正下方經過,二個上反射鏡1212依據該上攝像儀1211的位置,具角度的分別對應放置於該晶圓儲 存盤A其中一對邊,使得該晶圓儲存盤A在經過二個上反射鏡1212時,其中一該對邊上的表面紋路或是記號可分別經由二個上反射鏡1212反射至該上攝像儀1211所捕獲。如此,該上攝像儀1211便可以同時的擷取該晶圓儲存盤A上表面以及其中一該對邊之影像。
該下檢測模組122包含有一下攝像儀1221以及二個下反射鏡1222,該下攝像儀1221放置於二個該傳動履帶的下方並朝上方拍攝,使得二個該傳動履帶得以帶動該晶圓儲存盤A對應至該下攝像儀1221的正上方經過,二個下反射鏡1222依據該下攝像儀1221的位置,具角度的分別對應放置於該晶圓儲存盤A另外一對邊,使得該晶圓儲存盤A在經過二個下反射鏡1222時,另外一該對邊上的表面紋路或是記號可分別經由二個下反射鏡1222反射至該下攝像儀1221所捕獲。如此,該下攝像儀1221便可以同時的擷取該晶圓儲存盤A下表面以及另外一該對邊之影像。
其中,各該上反射鏡1212以及各該下反射鏡1222並不侷限其設定的方式,各該上反射鏡1212以及各該下反射鏡1222可以如上方段落所述的固定的連接設置於二個該傳動履帶旁,或是沿該晶圓儲存盤A之邊緣活動的位移於該檢測機構12中。
接著請參考圖5,該晶圓儲存盤A經由該傳動履帶持續的帶動離開該檢測機構12並位移至該傳送機構13時,該傳送機構13給予該晶圓儲存盤A朝向該分類區23的一推力,使得該晶圓儲存盤A經由推動朝向該分類區23推進並儲存。
進一步地,為了不影響該晶圓儲存盤A透過二個該傳動履帶的於該分料機構11、該檢測機構12以及該傳送機構13的運行以及該晶圓儲存盤A經過 該上檢測模組121以及該下檢測模組122的檢測工作,該晶片檢測裝置10可以依據所需設有一轉向機構,使得該晶圓儲存盤A可以經由該轉向機構於該傳動履帶上水平旋轉,或是朝向一第二方位移。本實施例中,該上檢測模組121以及該下檢測模組122之間設置有該轉向機構,使得該晶圓儲存盤A經過時可以經由該轉向機構水平旋轉90度,如此各該上反射鏡1212以及各該下反射鏡1222便可以固定的設置於二個該傳動履帶旁,使整體流程更加順暢。
進一步的,包含有一控制中心,該控制中心可選擇的操控該晶片檢測裝置10以及該晶片儲存設備20的運作,其中,該控制中心接收並且評估該檢測機構12所擷取的之影像,依據預寫入的一評估邏輯以及該編碼邏輯對於該晶圓儲存盤A的表面完整程度以及記號進行分類判斷,並形成有一分類結果。其中,該分類結果可以依據該晶圓儲存盤A的表面有無破損以及該一編碼邏輯所區分。
當進一步的,該控制中心完成該分類判斷時,該控制中心可以驅動該晶圓儲存盤A於該分類區23中位移,使得該晶圓儲存盤A可以對應於該分類結果的一儲存空間中,如此該晶圓儲存盤A不僅可以經由該晶片檢測裝置10得到快速以及準確的該分類結果,還可以依據該分類結果進一步的延伸,並有效於晶片儲存設備20分類儲存。
10:晶片檢測裝置
20:晶片儲存設備
21:入料區
22:檢測區
23:分類區
24:打包區
25:出料區
26:自動手臂

Claims (8)

  1. 一種晶片檢測裝置,用以檢測以及分類一晶圓儲存盤,包含一傳動履帶用以運送一晶圓儲存盤,以及沿該傳動履帶設置的一上檢測模組以及一下檢測模組,其中:該上檢測模組包含一上攝像儀放置於該傳動履帶的上方並朝下方拍攝,該傳動履帶帶動該晶圓儲存盤對應至該上攝像儀的下方經過,以及二個上反射鏡依據該上攝像儀的位置,具角度的分別對應該晶圓儲存盤其中一對邊放置,該晶圓儲存盤經過二個上反射鏡時,其中一個該對邊上的表面分別經由二個上反射鏡反射至該上攝像儀所捕獲,使得該上攝像儀同時的擷取該晶圓儲存盤上表面以及其中一該對邊之影像;以及該下檢測模組包含一下攝像儀放置於該傳動履帶的下方並朝上方拍攝,該傳動履帶帶動該晶圓儲存盤對應至該下攝像儀的上方經過,以及二個下反射鏡依據該下攝像儀的位置,具角度的分別對應該晶圓儲存盤另外一對邊放置,該晶圓儲存盤經過二個下反射鏡時,另外一該對邊上的表面分別經由二個下反射鏡反射至該下攝像儀所捕獲,使得該下攝像儀同時的擷取該晶圓儲存盤下表面以及另外一該對邊之影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一轉向機構設置於該上檢測模組以及該下檢測模組之間,該轉向機構於該晶圓儲存盤經過時,水平的旋轉該晶圓儲存盤90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包含一控制中心,該控制中心接收並且評估該上檢測模組以及下檢測模組所擷取的之該影像,該影像包含該晶圓儲存盤的表面紋路以及記號,該控制中心依據預寫入的一評估邏輯以及一 編碼邏輯對於該表面紋路以及記號進行分類判斷,並形成有一分類結果,其中,該分類結果可以依據該表面紋路有無破損或是該記號對應的該編碼邏輯所區分。
  4.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一分料機構設置於該傳動履帶的起始端,該分料機構用於將疊層設置的一晶圓儲存盤組中的各該晶圓儲存盤逐一分離並傳遞至該傳動履帶,包含:至少二個對應設置的支撐件,可分離的凹凸對應該晶圓儲存盤下表面的其中一部份,各該支撐件與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凹凸對應結合時,支撐該晶圓儲存盤組,以及一舉升裝置,可上下位移的設置於各該支撐件的下方,該舉升裝置朝上方位移直到抵靠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時,該晶圓儲存盤組經由該舉升裝置朝上方頂舉,並且各該支撐件脫離;其中:至少二個該支撐件,結合最下方第二個的該晶圓儲存盤時,最下方的該晶圓儲存盤與該晶圓儲存盤組分離並留置於該舉升裝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其中:該晶圓儲存盤面一下表面的四個角落處分別凹設有一卡合槽,各該卡合槽朝向該晶圓儲存盤的其中一對邊延伸,並且於其中一個該對邊上分別形成有一開放口;以及二個該支撐件為一組的分別設置於該晶圓儲存盤其中一該對邊的旁側,並且朝向各該開放口突出設置,其中,各該支撐件可以朝向該晶圓儲存盤靠近或遠離,並選擇的經由開放口與各該卡合槽凹凸對應卡合。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其中: 該舉升裝置朝下方位移至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的各該開放口對應至各該支撐件,各該支撐件朝向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靠近,並且進入對應的各該卡合槽內,使得最下方第二個該晶圓儲存盤以及其上方的各該晶圓儲存盤疊層的由各該支撐件所支撐;以及二個該傳動履帶設置於各該支撐件下方並間隔的位置於該舉升裝置的兩側,二個該傳動履帶所構成之距離大於該舉升裝置並小於該晶圓儲存盤其中一對邊所構成之距離,當該舉升裝置帶動最下方該晶圓儲存盤向下移動直到該舉升裝置的一水平高度低於二個該傳動履帶時,最下方該晶圓儲存盤停留於二個該傳動履帶上方。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包含:一自動手臂將疊層設置的一晶圓儲存盤組搬運至該傳動履帶的一起始端,一分料機構於該起始端將該晶圓儲存盤組中疊層設置的各該晶圓儲存盤逐一分離並傳遞至該傳動履帶;以及一傳送機構設置於該傳動履帶的一末端,該晶圓儲存盤經由該傳動履帶位移至對應該傳送機構時,該傳送機構給予該晶圓儲存盤朝向一分類區的一推力,使得該晶圓儲存盤經由推動朝向該分類區推進並儲存。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晶片檢測裝置,其中,該控制中心驅動該晶圓儲存盤於該分類區中位移至對應於該分類結果的一儲存空間中。
TW111208756U 2022-08-12 2022-08-12 晶片檢測裝置 TWM637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8756U TWM637372U (zh) 2022-08-12 2022-08-12 晶片檢測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8756U TWM637372U (zh) 2022-08-12 2022-08-12 晶片檢測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7372U true TWM637372U (zh) 2023-02-11

Family

ID=8668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8756U TWM637372U (zh) 2022-08-12 2022-08-12 晶片檢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73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4424A (zh) * 2023-05-30 2023-06-27 诺德凯(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硅片检测分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4424A (zh) * 2023-05-30 2023-06-27 诺德凯(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硅片检测分选装置
CN116344424B (zh) * 2023-05-30 2023-07-21 诺德凯(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硅片检测分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8570B2 (ja) トレイ移送装置、トレイを移送するための選別機及びトレイを移送するためのエンドエフェクタ
US6137303A (en) Integrated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test operations processing
US9029725B2 (en) Packaged chip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vice
TWI402959B (zh) 用於精確標記與置放一物件的方法與裝置
WO2021164343A1 (zh) 一种取片和装片装置以及装片机
CN108573899B (zh) 半导体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19310B (zh) 加工装置
TWM637372U (zh) 晶片檢測裝置
US1062223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package
SG194276A1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package inspe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TW202019797A (zh) 用於搬運晶粒載體的裝置
JP2012171628A (ja) テーピング装置及びテーピング方法
CN112005356A (zh) 高速旋转分类器中的基板倾斜控制
WO2024001595A1 (zh) 一种用于晶圆切割后晶粒外观的检测方法
KR101496047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분류 장치
TWI579939B (zh) 檢測及分類晶圓的裝置及方法
JP2013018604A (ja) 物品分類装置
JP2013205340A (ja) ディスク表面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973630B2 (ja) ガラス板の分類方法
TW202025332A (zh) 晶粒容器工作站、晶粒容器處理之系統及方法
TWM591620U (zh) 晶片檢測機台
TWI485414B (zh) 電子元件之翻轉與測試方法
US8519458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vice
TWI768518B (zh) 晶粒分類裝置
CN108204981A (zh) 一种曲面待测物表面瑕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