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349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1349U TWM631349U TW111200401U TW111200401U TWM631349U TW M631349 U TWM631349 U TW M631349U TW 111200401 U TW111200401 U TW 111200401U TW 111200401 U TW111200401 U TW 111200401U TW M631349 U TWM631349 U TW M63134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electrical connector
- plate
- metal piece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主板部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包覆絕緣本體的內金屬件與外金屬件;絕緣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壁、第二壁及連接第一、第二壁的一對側壁;內金屬件包括貼覆在第一壁外表面的主板部及自主板部彎折而貼覆在側壁外表面的側板部,外金屬件包括位於主板部外側的第一板及自第一板彎折而貼覆在側板部與側壁外表面的一對第二板,第一板與主板部間隔一距離;內金屬件的側板部與外金屬件的第二板中的一個設有凸起,另一個設有收容並卡持所述凸起的凹口,相互卡扣在一起的凸起與凹口,可增加內金屬件與外金屬件之間的干涉力以及防止脫落。
Description
本創作有關一種電連接器及其導電端子,尤其是一種組裝穩定性較佳的電連接器。
相關習知技術請參中國大陸實用新型專利CN211829411U號所公開的電連接器,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縱長的絕緣座體以及組裝於絕緣座體的金屬內殼及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內殼包括縱長設置且包覆所述絕緣座體一側壁的主機板以及自所述主機板的兩端延伸並卡持於絕緣座體的卡持臂,所述金屬外殼位於金屬內殼外側且包覆所述絕緣座體的四面側壁設置。然而,金屬內殼與金屬外殼之間缺少相互固持的結構,從而可能會由於干涉力而產生脫落的風險。
是以,確有必要對現有的電連接器進行改進,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創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組裝穩定性較佳的電連接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創作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縱長的絕緣本體、設於所述絕緣本體的若干導電端子以及包覆所述絕緣本體的內金屬件與外金屬件;所述絕緣本體設有向前貫穿的對接槽且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及連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一對側壁,所述第一、第二壁相對設置並沿縱長方向延伸;所述內金屬件包括貼覆在所述第一壁外表面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彎折而貼覆在所述側壁外表面的側板部,所述外金屬件包括位於所述主板部外側的第一板及自第一板彎折而貼覆在所述側板部與側壁外表面的一對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與所述主板部間隔一距離;所述內金屬件的側板部與所述外金屬件的第二板中的一個設有凸起,另一個則設有收容並卡持所述凸起的凹口。
與習知技術相比,本創作電連接器通過在內金屬件與外金屬件之間設置相互卡持配合的凸起與凹口,可有效增加彼此間組裝後的干涉力,具有防止脫落的作用。
以下,將結合第一圖至第十八圖介紹本創作電連接器的實施方式。
本創作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100,第一圖至第十三圖為創作之第一實施例,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電連接器100呈直角(Right Angle)設置,即電連接器100的對接方向為前後方向,與安裝方向相互垂直設置。下面先介紹第一實施例,參閱第一圖至第五圖,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縱長的絕緣本體1、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的若干導電端子2以及包覆所述絕緣本體1的外金屬件3與內金屬件4。所述絕緣本體1設有向前貫穿以供插接且沿所述縱長方向延伸的對接槽10,所述絕緣本體1包括第一壁11、第二壁12以及一對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壁的側壁13。所述第一、第二壁11、12相對設置並沿縱長方向延伸。所述內金屬件4包括貼覆在所述第一壁11外表面的主板部40及自所述主板部40彎折而貼覆在所述側壁13外表面的側板部41。所述側板部41同時卡持於所述絕緣本體1。所述外金屬件3包括位於第一壁11外側的第一板31及一對自所述第一板31彎折而分別緊貼於一對所述側壁13的第二板32,所述第一板31與所述主板部40相隔一距離,以在所述第一板31與所述內金屬件4之間設有一插槽5,以供對接插頭所具有的凸伸部(未圖示)插接配合,因此,所述內金屬件4與第一板31所形成的插槽5具有較強的結構強度,可以更好地保證對接插頭的插拔力。結合第十一圖所示,所述內金屬件4的側板部41與所述外金屬件3的第二板32中的一個設有凸起6,另一個則設有收容並卡持所述凸起6的凹口7,所述凸起6與凹口7相互卡扣在一起,從而能夠增加所述內金屬件4與外金屬件3之間的干涉力,防止脫落。優選地,所述凸起6與凹口7設置在臨近對接槽10的前端處。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端子2設有凸伸入所述對接槽10的接觸部21及延伸出所述第二壁12的接腳22。
參閱第七圖至第九圖,所述側板部41自所述主板部40的縱長兩端向所述第二壁12的方向延伸,優選地,所述凸起6設置於所述側板部41,所述第二板32在對應所述凸起6處設有所述凹口7。所述凹口7沿所述縱長方向貫穿所述第二板32。所述側板部41包括自所述主板部40的縱長兩端向所述第二壁12的方向延伸並緊貼所述側壁13設置的延伸臂411以及自所述延伸臂411朝所述對接槽10的方向彎折而插入所述側壁13的卡持勾412,所述凸起6設置於所述延伸臂411。所述側壁13設有貫穿其前表面131與外表面132的缺口130,所述卡持勾412設置於所述缺口130內以使所述內金屬件4穩固組裝於所述絕緣本體1。優選地,所述缺口130沿所述縱長方向貫穿所述側壁13並與所述對接槽10連通。
如第一圖、第五圖至第七圖所示,所述內金屬件4的主板部40包括沿所述縱長方向內縮設置的讓位部401,所述外金屬件3的第二板32設有向內彎折延伸的抵持片321,所述抵持片321在所述讓位部401的位置抵壓於所述第一壁11。在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抵持片321向前抵靠於所述側板部41,以進一步限制所述外金屬件3往前的位移。
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外金屬件3與絕緣本體1之間還設有加強彼此間的組裝穩固性的結構。重點參閱第四圖,所述絕緣本體1在其第二壁12的縱長兩端處設有向前貫穿的勾槽120,每一所述第二板32在臨近第二壁12處設有第一勾部320,所述第一勾部320包括向內彎折而貼附在所述第二壁12表面的彎折部3201及自所述彎折部3201向所述第一壁11的方向彎折而固定在所述勾槽120內的豎直部3202。所述勾槽120對所述豎直部3202具有固持效果,上述第一勾部320與所述勾槽120的配合結構有利於避免所述第二板32在所述縱長方向上因受外力發生形變而產生位移,有利於提高電連接器100組裝時的尺寸精度。
結合第五圖所示,所述第二壁12在勾槽120與其縱長兩端之間的部分的外表面被部分切除,用以容納所述彎折部3201。所述外金屬件3自前向後地組裝至所述絕緣本體1上,所述豎直部3202自所述勾槽120的前端沿著所述勾槽120的延伸軌跡與所述勾槽120配合固定。參閱第四圖,本實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板32設有前後排列的兩第一勾部320,其中的一個第一勾部320向後抵靠所述絕緣本體1,即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勾槽120未貫穿所述第二壁12的後端,上述一個第一勾部320向後抵靠所述勾槽120的後端,可限制所述外金屬件3朝後的位移。
所述第一板31與第一壁11之間具有限制所述外金屬件3沿前後方向移動的限制結構。如第三圖、第五圖至第七圖以及第十圖所示,所述第一板31包括設置於前端的間隔板311以及設置於後端的抵靠板312,所述間隔板311與所述第一壁11相隔一距離,所述抵靠板312包括連接於所述間隔板311並向所述第一壁11彎折延伸的傾斜部3121以及自所述傾斜部3121向後水準延伸的限位部3122,所述限位部3122貼靠於所述第一壁11的表面。所述第一壁11自其表面凹陷而形成朝前的第一臺階面111與朝後的第二臺階面112,所述限位部3122容納在凹陷且向後抵靠所述第一臺階面111,所述限位部3122延伸出向前的凸片3123,所述凸片3123向前抵持於所述第二臺階面112。如此設置有利於限制所述外金屬件3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移,確保其穩固組裝於所述絕緣本體1上。
參閱第九圖至第十三圖,所述第一壁11設有自其厚度方向貫穿的槽孔110,所述導電端子2固定於一絕緣塊14,所述絕緣塊14設有凸伸入所述槽孔110內的固持凸起140,所述固持凸起140向後抵靠在所述槽孔110的內壁面。所述絕緣塊14的前端則抵持於所述第一壁11與第二壁12。如圖10所示,所述第二臺階面112形成在所述槽孔110的內壁面。所述凸片3123收容於所述槽孔110且所述凸片3123的前端朝所述槽孔110的凹陷方向傾斜延伸,以使所述凸片3123更好地抵持於所述第二臺階面112。
第十四圖至第十八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中電連接器100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此處便不再贅述。第一、第二實施例的區別在於第二實施例之電連接器100是呈豎直方式安裝至電路板(未圖示)上的,同樣定義電連接器100的對接方向為前後方向,導電端子2設有伸入對接槽10的接觸部21以及向後延伸出所述絕緣本體1的接腳22。外金屬件3還包括貼覆在絕緣本體1之第二壁12外表面且與外金屬件3之第一板31相對設置的第三板33,外金屬件3的一對第二板32分別連接絕緣本體1之第一壁11及第二壁12的縱長兩端,即所述外金屬件3四面圍設於所述絕緣本體1。參閱第十五圖,所述絕緣本體1的側壁13設有凹槽133,外金屬件3的第二板32設有向前抵接在所述凹槽133的彈片322,以便將所述外金屬件3固定至所述絕緣本體1上。同樣的,第二實施例中電連接器100之內金屬件4的側板部41與外金屬件3的第二板32中的一個設有凸起6,另一個則設有收容並卡持所述凸起6的凹口7,相互卡扣在一起的所述凸起6與凹口7,亦具有增加所述內金屬件4與外金屬件3之間的干涉力以及防止脫落的作用。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將所述凸起6設置於外金屬件3的第二板32,所述凹口7設置於內金屬件4的側板部41對應所述凸起6的位置處,只要能實現上述防止脫落的有益效果即可。
綜上所述,本創作符合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範圍並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絕緣本體
10:對接槽
100:電連接器
11:第一壁
110:槽孔
111:第一臺階面
112:第二臺階面
12:第二壁
120:勾槽
13:側壁
130:缺口
131:前表面
132:外表面
133:凹槽
14:絕緣塊
140:固持凸起
2:導電端子
21:接觸部
22:接腳
3:外金屬件
31:第一板
311:間隔板
312:抵靠板
3121:傾斜部
3122:限位部
3123:凸片
32:第二板
320:第一勾部
3201:彎折部
3202:豎直部
321:抵持片
322:彈片
33:第三板
4:內金屬件
40:主板部
401:讓位部
41:側板部
411:延伸臂
412:卡持勾
5:插槽
6:凸起
7:凹口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的部分拆解圖;
第六圖係第五圖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第七圖係第五圖進一步的部分拆解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進一步的部分拆解圖;
第九圖係第八圖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第十圖係沿第一圖中的X-X線的剖視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內金屬件與外金屬件的立體圖;
第十二圖係第八圖的部分拆解圖;
第十三圖係第十二圖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第十四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五圖係第十四圖所示電連接器的部分拆解圖;
第十六圖係第十五圖另一角度的部分拆解圖;
第十七圖係第十五圖進一步的部分拆解圖;及
第十八圖係第十六圖進一步的部分拆解圖。
3:外金屬件
4:內金屬件
41:側板部
6:凸起
7:凹口
Claims (10)
-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 絕緣本體,係設有向前貫穿的對接槽且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及連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一對側壁,所述第一、第二壁相對設置並沿縱長方向延伸; 複數導電端子,係設置於所述絕緣本體; 內金屬件,係包覆所述絕緣本體且包括貼覆在所述第一壁外表面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彎折而貼覆在所述側壁外表面的側板部;以及 外金屬件,係包括位於所述主板部外側的第一板及自第一板彎折而貼覆在所述側板部與側壁外表面的一對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與所述主板部間隔一距離; 其中,所述內金屬件的側板部與所述外金屬件的第二板中的一個設有凸起,另一個則設有收容並卡持所述凸起的凹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側板部自所述主板部的縱長兩端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設置於所述側板部,所述第二板在對應所述凸起處設有所述凹口。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凹口沿所述縱長方向貫穿所述第二板。
-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側板部包括自所述主板部的縱長兩端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延伸並緊貼所述側壁設置的延伸臂以及自所述延伸臂朝所述對接槽的方向彎折而插入所述側壁的卡持勾,所述凸起設置於所述延伸臂。
-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側壁設有貫穿其前表面與外表面的缺口,所述卡持勾設置於所述缺口內。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缺口沿所述縱長方向貫穿所述側壁並與所述對接槽連通。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內金屬件的主板部包括沿所述縱長方向內縮設置的讓位部,所述外金屬件的第二板設有向內彎折的抵持片,所述抵持片在所述讓位部的位置抵壓於所述第一壁。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凸起與凹口設置在臨近對接槽的前端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側壁設有凹槽,所述第二板設有向前抵接在所述凹槽的彈片。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外金屬件還包括貼覆在所述第二壁外表面且與所述第一板相對設置的第三板,所述一對第二板分別連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縱長兩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82826.2 | 2021-01-13 | ||
CN202120082826.2U CN214013245U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31349U true TWM631349U (zh) | 2022-09-01 |
Family
ID=7729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00401U TWM631349U (zh) | 2021-01-13 | 2022-01-12 | 電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13245U (zh) |
TW (1) | TWM631349U (zh) |
-
2021
- 2021-01-13 CN CN202120082826.2U patent/CN214013245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1-12 TW TW111200401U patent/TWM631349U/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13245U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460337U (zh) |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 |
US908810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metallic shells | |
TWI778380B (zh) | 電連接裝置及端子 | |
TW202130067A (zh) | 電連接器 | |
US20150207248A1 (en) | Connector | |
TWI784160B (zh) | 電連接器 | |
TWI830979B (zh)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
US870875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contacts sharing a same soldering leg | |
TWM628001U (zh) | 卡緣連接器 | |
CN111834769B (zh) | 连接器 | |
TWI740511B (zh) | 全遮蔽式的排線連接器及其排線插頭 | |
US7442064B2 (en) | Board connecting body | |
TWM625349U (zh) | 加強部件、電連接器、電路板總成及絕緣本體 | |
CN213753127U (zh) | 电连接装置 | |
TWM613035U (zh) | 電連接裝置 | |
JP3078520U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TWI801957B (zh) | 電連接器 | |
US6179629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tail aligning effectiveness | |
TWM631349U (zh) | 電連接器 | |
TWI565149B (zh) |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TWI573342B (zh) |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TWM623130U (zh) | 卡緣連接器 | |
TWM633913U (zh) | 電連接器 | |
KR101254309B1 (ko) | 기판결합형 커넥터 및 이를 사용한 커넥터와 기판의 결합장치 | |
CN220066158U (zh) |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K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