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324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3245U
CN214013245U CN202120082826.2U CN202120082826U CN214013245U CN 214013245 U CN214013245 U CN 214013245U CN 202120082826 U CN202120082826 U CN 202120082826U CN 214013245 U CN214013245 U CN 214013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etal piece
plate
plate 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28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来航
陈德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28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3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3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3245U/zh
Priority to TW111200401U priority patent/TWM631349U/zh
Priority to US17/574,741 priority patent/US1189463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内金属件与外金属件;绝缘本体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槽且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一对侧壁,第一、第二壁相对设置并沿纵长方向延伸;内金属件包括贴覆在第一壁外表面的主板部及自主板部弯折而贴覆在侧壁外表面的侧板部,外金属件包括位于主板部外侧的第一板及自第一板弯折而贴覆在侧板部与侧壁外表面的一对第二板,第一板与主板部间隔一距离;内金属件的侧板部与外金属件的第二板中的一个设有凸起,另一个则设有收容并卡持所述凸起的凹口,相互卡扣在一起的凸起与凹口,具有增加所述内金属件与外金属件之间的干涉力以及防止脱落的作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组装稳定性较佳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829411U号所公开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座体以及组装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内壳包括纵长设置且包覆所述绝缘座体一侧壁的主板以及自所述主板的两端延伸并卡持于绝缘座体的卡持臂,所述金属外壳位于金属内壳外侧且包覆所述绝缘座体的四面侧壁设置。然而,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之间缺少相互固持的结构,从而可能会由于干涉力而产生脱落的风险。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稳定性较佳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内金属件与外金属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槽且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一对侧壁,所述第一、第二壁相对设置并沿纵长方向延伸;所述内金属件包括贴覆在所述第一壁外表面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弯折而贴覆在所述侧壁外表面的侧板部,所述外金属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板部外侧的第一板及自第一板弯折而贴覆在所述侧板部与侧壁外表面的一对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主板部间隔一距离;所述内金属件的侧板部与所述外金属件的第二板中的一个设有凸起,另一个则设有收容并卡持所述凸起的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部自所述主板部的纵长两端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侧板部,所述第二板在对应所述凸起处设有所述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凹口沿所述纵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部包括自所述主板部的纵长两端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延伸并紧贴所述侧壁设置的延伸臂以及自所述延伸臂朝所述对接槽的方向弯折而插入所述侧壁的卡持勾,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延伸臂。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设有贯穿其前表面与外表面的缺口,所述卡持勾设置于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沿所述纵长方向贯穿所述侧壁并与所述对接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金属件的主板部包括沿所述纵长方向内缩设置的让位部,所述外金属件的第二板设有向内弯折的抵持片,所述抵持片在所述让位部的位置抵压于所述第一壁。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凹口设置在临近对接槽的前端处。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板设有向前抵接在所述凹槽的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外金属件还包括贴覆在所述第二壁外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板相对设置的第三板,所述一对第二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纵长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内金属件与外金属件之间设置相互卡持配合的凸起与凹口,可有效增加彼此间组装后的干涉力,具有防止脱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
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图5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
图8为图7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
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内金属件与外金属件的立体图。
图12为图8的部分分解图。
图13为图12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部分分解图。
图16为图1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5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
图18为图16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8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为MCIO(Mini Cool EdgeIO)插座连接器,图1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呈直角(Right Angle)设置,即电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为前后方向,与安装方向相互垂直设置。下面先介绍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5,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以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金属件3与内金属件4。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向前贯穿以供插接且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的对接槽10,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壁11、第二壁12以及一对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壁的侧壁13。所述第一、第二壁11、12相对设置并沿纵长方向延伸。所述内金属件4包括贴覆在所述第一壁11外表面的主板部40及自所述主板部40弯折而贴覆在所述侧壁13外表面的侧板部41。所述侧板部41同时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外金属件3包括位于第一壁11外侧的的第一板31及一对自所述第一板31弯折而分别紧贴于一对所述侧壁13的第二板32,所述第一板31与所述主板部40相隔一距离,以在所述第一板31与所述内金属件4之间设有一插槽5,以供对接插头所具有的凸伸部(未图示)插接配合,因此,所述内金属件4与第一板31所形成的插槽5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可以更好地保证对接插头的插拔力。结合图11所示,所述内金属件4的侧板部41与所述外金属件3的第二板32中的一个设有凸起6,另一个则设有收容并卡持所述凸起6的凹口7,所述凸起6与凹口7相互卡扣在一起,从而能够增加所述内金属件4与外金属件3之间的干涉力,防止脱落。优选地,所述凸起6与凹口7设置在临近对接槽10的前端处。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10的接触部21及延伸出所述第二壁12的接脚22。
参阅图7至图9,所述侧板部41自所述主板部40的纵长两端向所述第二壁12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凸起6设置于所述侧板部41,所述第二板32在对应所述凸起6处设有所述凹口7。所述凹口7沿所述纵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板32。所述侧板部41包括自所述主板部40的纵长两端向所述第二壁12的方向延伸并紧贴所述侧壁13设置的延伸臂411以及自所述延伸臂411朝所述对接槽10的方向弯折而插入所述侧壁13的卡持勾412,所述凸起6设置于所述延伸臂411。所述侧壁13设有贯穿其前表面131与外表面132的缺口130,所述卡持勾412设置于所述缺口130内以使所述内金属件4稳固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优选地,所述缺口130沿所述纵长方向贯穿所述侧壁13并与所述对接槽10连通。
如图1、图5至图7所示,所述内金属件4的主板部40包括沿所述纵长方向内缩设置的让位部401,所述外金属件3的第二板32设有向内弯折延伸的抵持片321,所述抵持片321在所述让位部401的位置抵压于所述第一壁11。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持片321向前抵靠于所述侧板部41,以进一步限制所述外金属件3往前的位移。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金属件3与绝缘本体1之间还设有加强彼此间的组装稳固性的结构。重点参阅图4,所述绝缘本体1在其第二壁12的纵长两端处设有向前贯穿的勾槽120,每一所述第二板32在临近第二壁12处设有第一勾部320,所述第一勾部320包括向内弯折而贴附在所述第二壁12表面的弯折部3201及自所述弯折部3201向所述第一壁11的方向弯折而固定在所述勾槽120内的竖直部3202。所述勾槽120对所述竖直部3202具有固持效果,上述第一勾部320与所述勾槽120的配合结构有利于避免所述第二板32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因受外力发生形变而产生位移,有利于提高电连接器100组装时的尺寸精度。
结合图5所示,所述第二壁12在勾槽120与其纵长两端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被部分切除,用以容纳所述弯折部3201。所述外金属件3自前向后地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上,所述竖直部3202自所述勾槽120的前端沿着所述勾槽120的延伸轨迹与所述勾槽120配合固定。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板32设有前后排列的两个第一勾部320,其中的一个第一勾部320向后抵靠所述绝缘本体1,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勾槽120未贯穿所述第二壁12的后端,上述一个第一勾部320向后抵靠所述勾槽120的后端,可限制所述外金属件3朝后的位移。
所述第一板31与第一壁11之间具有限制所述外金属件3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限制结构。如图3、图5至图7以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一板31包括设置于前端的间隔板311以及设置于后端的抵靠板312,所述间隔板311与所述第一壁11相隔一距离,所述抵靠板312包括连接于所述间隔板311并向所述第一壁11弯折延伸的倾斜部3121以及自所述倾斜部3121向后水平延伸的限位部3122,所述限位部3122贴靠于所述第一壁11的表面。所述第一壁11自其表面凹陷而形成朝前的第一台阶面111与朝后的第二台阶面112,所述限位部3122容纳在凹陷且向后抵靠所述第一台阶面111,所述限位部3122延伸出向前的凸片3123,所述凸片3123向前抵持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12。如此设置有利于限制所述外金属件3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确保其稳固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
参阅图9至图13,所述第一壁11设有自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槽孔110,所述导电端子2固定于一绝缘块14,所述绝缘块14设有凸伸入所述槽孔110内的固持凸起140,所述固持凸起140向后抵靠在所述槽孔110的内壁面。所述绝缘块14的前端则抵持于所述第一壁11与第二壁12。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台阶面112形成在所述槽孔110的内壁面。所述凸片3123收容于所述槽孔110且所述凸片3123的前端朝所述槽孔110的凹陷方向倾斜延伸,以使所述凸片3123更好地抵持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12。
图14至图1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此处便不再赘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之电连接器100是呈竖直方式安装至电路板(未图示)上的,同样定义电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为前后方向,导电端子2设有伸入对接槽10的接触部21以及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接脚22。外金属件3还包括贴覆在绝缘本体1之第二壁12外表面且与外金属件3之第一板31相对设置的第三板33,外金属件3的一对第二板32分别连接绝缘本体1之第一壁11及第二壁12的纵长两端,即所述外金属件3四面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参阅图15,所述绝缘本体1的侧壁13设有凹槽133,外金属件3的第二板32设有向前抵接在所述凹槽133的弹片322,以便将所述外金属件3固定至所述绝缘本体1上。同样的,第二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之内金属件4的侧板部41与外金属件3的第二板32中的一个设有凸起6,另一个则设有收容并卡持所述凸起6的凹口7,相互卡扣在一起的所述凸起6与凹口7,亦具有增加所述内金属件4与外金属件3之间的干涉力以及防止脱落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凸起6设置于外金属件3的第二板32,所述凹口7设置于内金属件4的侧板部41对应所述凸起6的位置处,只要能实现上述防止脱落有益效果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内金属件与外金属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槽且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一对侧壁,所述第一、第二壁相对设置并沿纵长方向延伸;所述内金属件包括贴覆在所述第一壁外表面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弯折而贴覆在所述侧壁外表面的侧板部,所述外金属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板部外侧的第一板及自第一板弯折而贴覆在所述侧板部与侧壁外表面的一对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主板部间隔一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件的侧板部与所述外金属件的第二板中的一个设有凸起,另一个则设有收容并卡持所述凸起的凹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自所述主板部的纵长两端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侧板部,所述第二板在对应所述凸起处设有所述凹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沿所述纵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包括自所述主板部的纵长两端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延伸并紧贴所述侧壁设置的延伸臂以及自所述延伸臂朝所述对接槽的方向弯折而插入所述侧壁的卡持勾,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延伸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贯穿其前表面与外表面的缺口,所述卡持勾设置于所述缺口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沿所述纵长方向贯穿所述侧壁并与所述对接槽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件的主板部包括沿所述纵长方向内缩设置的让位部,所述外金属件的第二板设有向内弯折的抵持片,所述抵持片在所述让位部的位置抵压于所述第一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凹口设置在临近对接槽的前端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板设有向前抵接在所述凹槽的弹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金属件还包括贴覆在所述第二壁外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板相对设置的第三板,所述一对第二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的纵长两端。
CN202120082826.2U 2021-01-13 2021-01-13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4013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2826.2U CN214013245U (zh) 2021-01-13 2021-01-13 电连接器
TW111200401U TWM631349U (zh) 2021-01-13 2022-01-12 電連接器
US17/574,741 US11894636B2 (en) 2021-01-13 2022-01-13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ructure to secure a shield to an insulating bod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2826.2U CN214013245U (zh) 2021-01-13 2021-01-1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3245U true CN214013245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2826.2U Active CN214013245U (zh) 2021-01-13 2021-01-1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3245U (zh)
TW (1) TWM63134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1349U (zh)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9124U (zh) 背板连接器
CN210350162U (zh) 电连接器
CN11534739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1834769B (zh) 连接器
CN112260010A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US8221138B2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oldering tail
CN116526192A (zh) 电连接器
TWI792271B (zh) 背板連接器組件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CN214013245U (zh) 电连接器
CN217387647U (zh) 电连接器
CN212784067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809U (zh) 连接器组合
CN214013246U (zh) 电连接器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220066158U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2185198B (zh) 功率接触件及其接触片
CN113708158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10718797A (zh) 电连接器
TW201635651A (zh) 導電端子及電連接器組合
CN210156593U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59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20873890U (zh) 电连接器
CN21534312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