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4809U - 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4809U
CN214254809U CN202022585359.3U CN202022585359U CN214254809U CN 214254809 U CN214254809 U CN 214254809U CN 202022585359 U CN202022585359 U CN 202022585359U CN 214254809 U CN214254809 U CN 214254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grounding
connector
right dire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53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昌
梁崇成
殷佳旭
张标
吴瑶
义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53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4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连接器,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的导电端子,本体包括基座及相对基座向前凸伸出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左右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插槽,导电端子具有显露于第一侧壁面向插槽的一侧的表面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对接连接器,其包括座体、设于座体的对接端子,座体包括基部及相对基部向后凸伸出的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对接部,对接端子具有显露于第一表面的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以及凸伸出第二表面的抵接部,对接部插设于插槽,第二侧壁在左右方向上抵接抵接部,促使第一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向第一接触部移动并与之接触,第二导接部接触第二接触部。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合,尤其是指一种改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电连接性能的连接器组合。
【技术背景】
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对接连接器设有对接端子,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时,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弹性接触部,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固定接触部,此种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对接端子之间形成的单接触设计,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相互插接形成电性连接时,会由振动或其他外力造成插接松动,而不能保证所述连接器组合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性能以及电连接性能,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信号丢失。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稳定形成双触点而改善电连接性能的连接器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
一电连接器,其包括:一本体,包括一基座及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插槽;至少一导电端子,设于所述本体,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的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均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的表面;
一对接连接器,其包括:一座体,包括一基部及相对所述基部向后凸伸出的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至少一对接端子,设于所述座体,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一导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导接部的前方的一第二导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均显露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抵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凸伸出所述第二表面,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弹臂,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抵接部均设于所述弹臂;
其中,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对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侧壁在左右方向上抵接所述抵接部,促使所述弹臂弹性变形,且所述第一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向所述第一接触部移动并与之接触,所述第二导接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对接连接器向后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的过程中,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侧壁之前,所述第一导接部无干涉地越过所述第二接触部,避免因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对接端子在对接的过程中,产生太大的干涉力。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所述插槽的方向偏移,保证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具有足够的抵接力,稳定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朝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偏移,提供所述第二接触部越过所述第一导接部的让位空间。
进一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可几乎同时接触所述对接端子,以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上齐平设置,保证所述第二侧壁对所述抵接部的抵接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前端面的前方,可允许所述对接部有一定倾斜角度插入所述插槽。
进一步,所述座体具有相对所述基部向后凸伸出的两个所述对接部,两个所述对接部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对接端子设有多个且设于两个所述对接部,一个所述插槽仅插设一个所述对接部。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抵接部凸伸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侧壁收容于所述凹槽。
进一步,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且多个导电端子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
进一步,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第一侧壁收容于所述凹槽。
进一步,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其中一个所述插槽的表面,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中的另一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另一个所述插槽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且在左右方向上呈两排设置;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每一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排所述导电端子,或者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每一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两排所述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壁,一个所述插槽仅插设一个所述对接部。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主体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延伸的一弹性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为弹性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且为固定接触点;所述对接端子包括自所述弹臂向前延伸形成的一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且为固定接触点,保证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对接端子的接触每一个接触部位均为弹性对固定,可实现稳定接触。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地片,所述对接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地片,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均设置多个,且分别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和至少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片和所述第二接地片均包括一平板部以及自所述平板部延伸形成的多个接地脚,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抵接,所述第二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与所述对接端子中的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抵接,所述第一接地片与所述第二接地片的设置,可降低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气长度,也对所述信号端子进行屏蔽,实现高频传输。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二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对齐,如此可使所述接地端子受到左右两侧的力均衡。
进一步,每一所述平板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延伸形成多个所述接地脚,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的前后两个所述接地脚抵接同一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前后两端,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前后两个所述接地脚抵接同一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前后两端,保证有所述接地脚与所述接地端子接触。
进一步,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焊接部,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焊接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朝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所述平板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二焊接部,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焊接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朝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片的所述平板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利于所述第一接地片与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安装与空间合理利用。
进一步,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面向前抵接所述基部,避免所述对接连接器过度插入所述电连接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对接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对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防呆结构,使所述对接连接器单向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电连接器的过程中,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述抵接部受到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抵接,使得所述对接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移动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导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如此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之间形成稳定的双点接触,接触机械性能更稳定,便于信号传输,避免了信号传输过程中因连接不稳定的造成的信号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对接连接器倒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仅显示电连接器接地片与接地端子、信号端子的其中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后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1为图7中的对接连接器倒置的立体图。
连接器组合100 电连接器1 本体11
基座111 第一侧壁112 第二侧壁113
插槽114 收容槽115 端壁116
导电端子12 信号端子12S 接地端子12G
第一主体部121 第一接触部1211 弹性部122
第二接触部1221 第一焊接部123 第一接地片13
对接连接器2 座体21 基部211
对接部212 第一表面2121 第二表面2122
凹槽213 端子槽214 对接端子22
第二主体部221 第二导接部2211 弹臂222
第一导接部2221 抵接部2222 第二焊接部223
第二接地片23 平板部P 接地脚R
防呆结构M 第一电路板200 第二电路板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一电连接器1和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的一对接连接器2,其中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一实施例,图7至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一本体11及设于所述本体11的多个导电端子12与两个第一接地片13,所述本体11为绝缘塑胶材质制成,所述本体11具有一基座111及相对所述基座111向前凸伸出的两个第一侧壁112与一第二侧壁113,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2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12与所述第二侧壁113分别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纵长方向垂直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前端面齐平,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13的前端面的前方。每一所述第一侧壁112与所述第二侧壁113之间形成一插槽114。所述本体11设有多个收容槽115,多个所述收容槽115在左右方向上呈两排设置,每一所述第一侧壁112对应一排所述收容槽115,每一所述收容槽115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所述本体11,且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侧壁112面向所述插槽114一侧的表面。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本体11还包括相对所述基座111向前凸伸出的两个端壁116,每一所述端壁116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2的纵长末端,所述第二侧壁113的纵长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端壁1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1、所述第一侧壁112、所述第二侧壁113和所述端壁116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如图2和图6所示,多个所述导电端子12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115,故多个所述导电端子12对应呈两排设置,每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包括多个信号端子12S与多个接地端子12G,其中所述信号端子12S与所述接地端子12G为SSGGSSGG的交替排布。
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2由金属板材冲压弯折成型,每一所述导电端子12包括一第一主体部121、自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弹性部122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焊接部123。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115,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在靠近所述弹性部122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接触部1211,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1面向对应所述插槽114一侧的表面,且为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显露于对应所述插槽114。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部122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前方的一第二接触部1221,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靠近所述弹性部122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插槽1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至少部分凸伸入对应的所述插槽114,且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朝向对应的所述插槽114的方向偏移。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焊接部123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一电路板200,所述第一焊接部123自所述第一主体部121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朝所述第二侧壁113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如此两排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第一焊接部123朝向彼此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123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1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设置。
如图2和图6所示,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13设于两排所述导电端子12的左右两侧,即每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在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2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片13,所述第一接地片13与对应的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中的所有接地端子12G导接,从而形成接地路径。针对同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而言,所述第一焊接部123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片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121的相对两侧,利于所述第一接地片13的安装与空间合理利用。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对接连接器2包括一座体21及设于所述座体21的多个对接端子22与两个第二接地片23,所述座体21为绝缘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座体21包括一基部211及相对所述基部211向后凸伸出的两个对接部212,两个所述对接部212左右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21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对接部212的后端齐平,所述凹槽213的槽底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基部211的后方,即所述凹槽213并未向前延伸到所述基部211。每一所述对接部212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2121与一第二表面2122,所述第一表面2121在左右方向上背离所述凹槽213,所述第二表面2122在左右方向上面向所述凹槽213。所述座体21设有多个端子槽214,多个所述端子槽214在左右方向上呈两排设置,每一所述对接部212对应一排所述端子槽214,每一所述端子槽214自所述基部211的前端面向后凹设且未向后贯穿所述对接部212的后端面,每一所述端子槽214在左右方向上贯穿对应的所述对接部212。
如图2和图6所示,多个所述对接端子22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端子槽214,故多个所述对接端子22对应呈两排设置,每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同样包括多个信号端子(未图示)与多个接地端子(未图示),且所述对接端子22的排布与所述导电端子12的相同。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对接端子22由金属板材冲压弯折成型,每一所述对接端子22包括一第二主体部221、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弹臂222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二焊接部223。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214,所述弹臂222设有一第一导接部2221与一抵接部2222,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靠近所述弹臂222的后端而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221设置,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为弹性接触点,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左右方向上显露于对应所述对接部212的所述第一表面2121,所述抵接部2222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之间,所述抵接部2222在左右方向上凸伸出对应所述对接部212的所述第二表面2122,即所述抵接部2222凸伸入所述凹槽213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在靠近所述弹臂22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导接部2211,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背离所述凹槽213一侧的表面,且为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位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的前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左右方向上显露于对应所述对接部212的所述第一表面2121,所述抵接部2222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抵接部2222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朝靠近所述第二表面2122的方向偏移。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焊接部223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二电路板300,所述第二焊接部223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朝背离所述第二表面2122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即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在左右方向上朝背离所述凹槽213的方向延伸形成,如此两排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第二焊接部223背离彼此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设置。
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片23设于两排所述导电端子12之间,即每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在面向所述凹槽213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片23,所述第二接地片23与对应的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中的所有接地端子导接,从而形成接地路径。针对同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而言,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片2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主体部221的相对两侧,利于所述第二接地片23的安装与空间合理利用。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接地片13与所述第二接地片23均包括一平板部P与自所述平板部P延伸的多个接地脚R,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部P的前端向前弯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接地脚R,其后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接地脚R,向前延伸的多个所述接地脚R与向后延伸形成的多个接地脚R在前后方向上一一对齐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片13的所述平板部P在左右方向上对应遮蔽对应排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前后对齐的两个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排所述导电端子12中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12G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21,所述第二接地片23的所述平板部P在左右方向上对应遮蔽对应排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前后对齐的两个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中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21。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2与所述对接部212之间设有两个防呆结构M,使所述对接连接器2单向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壁112与两个所述端壁116的连接处各形成一倒角结构,从附图4可以看出,所述倒角结构使其中一个所述插槽114由矩形切除两个角变成多边形,对应地在其中一个所述对接部212的纵长两端分别设置一倒角结构,所述本体11上的所述倒角结构与所述座体21上的倒角结构配合形成所述防呆结构M。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对接连接器2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过程中,两个所述对接部212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插槽114,即一个所述插槽114仅插设一个所述对接部212,所述第二侧壁113收容于所述凹槽213,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先无干涉的越过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然后所述抵接部2222抵接所述第二侧壁113,使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弹臂222弹性变形,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向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靠近。
如图2和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侧壁112顶持所述基部211时,所述对接连接器2与所述电连接器1完全对接,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接触,所述对接连接器2中的每一所述对接端子22与所述电连接器1中对应的一个所述导电端子12实现双点接触的电性连接。此时,所述第一接地片13的每一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2G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二接地片23的每一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2G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左右方向上对齐,从而在左右方向上抵持所述接地端子12G,如此可使所述接地端子12G受到左右两侧的力均衡。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只设置一个所述第一侧壁112,对应所述导电端子12只设置一排,所述座体21只设置一个所述对接部212,对应地所述对接端子22只设置一排,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另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2,对应所述导电端子12设置两排,即所述电连接器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而所述座体21只设置一个所述对接部212,对应地所述对接端子22只设置一排,所述本体11与所述座体21之间不设置防呆结构M,所述对接部212可以插入任一个所述插槽114,使得仅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与其中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对接。
在又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座体21设置两个所述对接部212,对应地所述对接端子22设置两排,即所述对接连接器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而所述本体11只设置一个所述第一侧壁112,对应所述导电端子12只设置一排,所述本体11与所述座体21之间不设置防呆结构M,任一个所述对接部212可以插入所述插槽114,使得其中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与仅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对接。
(第二实施例)
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一本体11及设于所述本体11的多个导电端子12与两个第一接地片13,所述本体11为绝缘塑胶材质制成,所述本体11具有一基座111及相对所述基座111向前凸伸出的一个第一侧壁112和两第二侧壁113,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13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1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所述第二侧壁11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12与所述第二侧壁113分别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纵长方向垂直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前端面和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13的前端面齐平设置。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13与所述第一侧壁112之间形成一插槽114。所述本体11设有多个收容槽115,多个所述收容槽115在左右方向上呈两排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所述收容槽115,其中一排所述收容槽115在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侧壁112与其中一个所述插槽114连通,另一排所述收容槽115在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侧壁112与另一个所述插槽114连通。
如图7和图10所示,所述本体11还包括相对所述基座111向前凸伸出的两个端壁116,每一所述端壁116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13的纵长末端,所述第一侧壁112的纵长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端壁1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1、所述第一侧壁112、所述第二侧壁113和所述端壁116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所述导电端子12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115,故多个所述导电端子12对应呈两排设置,每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包括多个信号端子(未示出)与多个接地端子(未示出),其中所述信号端子(未示出)与所述接地端子(未示出)为SSGGSSGG的交替排布。
如图8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2由金属板材冲压弯折成型,每一所述导电端子12包括一第一主体部121、自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弹性部122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焊接部123。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115,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在靠近所述弹性部122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接触部1211,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1面向对应所述插槽114一侧的表面,且为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显露于对应所述插槽114。
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部122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前方的一第二接触部1221,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靠近所述弹性部122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插槽1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至少部分凸伸入对应的所述插槽114,且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朝向对应的所述插槽114的方向偏移。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焊接部123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一电路板200,所述第一焊接部123自所述第一主体部121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朝所述第二侧壁113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如此两排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第一焊接部123背离彼此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123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1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设置。
如图7和图8所示,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13设于两排所述导电端子12之间,即每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在背离对应所述插槽114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片13,所述第一接地片13与对应的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中的所有接地端子(未示出)导接,从而形成接地路径。针对同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而言,所述第一焊接部123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片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121的相对两侧,利于所述第一接地片13的安装与空间合理利用。
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所述对接连接器2包括一座体21及设于所述座体21的多个对接端子22与两个第二接地片23,所述座体21为绝缘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座体21包括一基部211及相对所述基部211向后凸伸出的两个对接部212,两个所述对接部212左右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21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对接部212的后端齐平,所述凹槽213的槽底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基部211的后端面的前方,即所述凹槽213向前延伸超过所述基部211的后端面。每一所述对接部212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2121与一第二表面2122,所述第一表面2121在左右方向上面向所述凹槽213,所述第二表面2122在左右方向上背离所述凹槽213。所述座体21设有多个端子槽214,多个所述端子槽214在左右方向上呈两排设置,每一所述对接部212对应一排所述端子槽214,每一所述端子槽214自所述基部211的前端面向后凹设且未向后贯穿所述对接部212的后端面,每一所述端子槽214在左右方向上贯穿对应的所述对接部212。
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所述对接端子22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端子槽214,故多个所述对接端子22对应呈两排设置,每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同样包括多个信号端子(未图示)与多个接地端子(未图示),且所述对接端子22的排布与所述导电端子12的相同。
如图8和图11所示,所述对接端子22由金属板材冲压弯折成型,每一所述对接端子22包括一第二主体部221、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弹臂222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二焊接部223。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214,所述弹臂222设有一第一导接部2221与一抵接部2222,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靠近所述弹臂222的后端而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221设置,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为弹性接触点,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左右方向上显露于对应所述对接部212的所述第一表面2121,所述抵接部2222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之间,所述抵接部2222在左右方向上凸伸出对应所述对接部212的所述第二表面2122,即所述抵接部2222凸伸出背离所述凹槽213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在靠近所述弹臂22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导接部2211,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面向所述凹槽213一侧的表面,且为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位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的前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左右方向上显露于对应所述对接部212的所述第一表面2121,所述抵接部2222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抵接部2222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朝靠近所述第二表面2122的方向偏移,即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背离所述凹槽213的方向偏移。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焊接部223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二电路板300,所述第二焊接部223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21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朝背离所述第二表面2122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即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在左右方向上朝面向所述凹槽213的方向延伸形成,如此两排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第二焊接部223朝向彼此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设置。
如图8所示,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片23设于两排所述导电端子12左右两侧,即每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在背离所述凹槽213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片23,所述第二接地片23与对应的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中的所有接地端子(未图示)导接,从而形成接地路径。针对同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而言,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片2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主体部221的相对两侧,利于所述第二接地片23的安装与空间合理利用。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接地片13与所述第二接地片23均包括一平板部P与自所述平板部P延伸的多个接地脚R,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部P的前端向前弯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接地脚R,其后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接地脚R,向前延伸的多个所述接地脚R与向后延伸形成的多个接地脚R在前后方向上一一对齐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片13的所述平板部P在左右方向上对应遮蔽对应排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21,前后对齐的两个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排所述导电端子12中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未图示)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21,所述第二接地片23的所述平板部P在左右方向上对应遮蔽对应排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前后对齐的两个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中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未图示)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21。
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二侧壁113与所述对接部212之间设有两个防呆结构M,使所述对接连接器2单向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壁113与两个所述端壁116的连接处各形成一倒角结构,从附图10可以看出,所述倒角结构使其中一个所述插槽114由矩形切除两个角变成多边形,对应地在其中一个所述对接部212的纵长两端分别设置一倒角结构,所述本体11上的所述倒角结构与所述座体21上的倒角结构配合形成所述防呆结构M。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所述对接连接器2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过程中,两个所述对接部212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插槽114,即一个所述插槽114仅插设一个所述对接部212,所述第一侧壁112收容于所述凹槽213,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先无干涉的越过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然后所述抵接部2222抵接所述第二侧壁113,使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弹臂222弹性变形,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向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靠近。
如图8和图9所示,当所述第二侧壁113顶持所述基部211时,所述对接连接器2与所述电连接器1完全对接,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同时,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接触,所述对接连接器2中的每一所述对接端子22与所述电连接器1中对应的一个所述导电端子12实现双点接触的电性连接。此时,所述第一接地片13的每一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未图示)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二接地片23的每一所述接地脚R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未图示)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左右方向上对齐,从而在左右方向上抵持所述接地端子(未图示),如此可使所述接地端子(未图示)受到左右两侧的力均衡。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只设置一个所述第二侧壁113,对应所述导电端子12只设置一排,所述座体21只设置一个所述对接部212,对应地所述对接端子22只设置一排,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另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13,对应所述导电端子12设置两排,即所述电连接器1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而所述座体21只设置一个所述对接部212,对应地所述对接端子22只设置一排,所述本体11与所述座体21之间不设置防呆结构M,所述对接部212可以插入任一个所述插槽114,使得仅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与其中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对接。
在又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座体21设置两个所述对接部212,对应地所述对接端子22设置两排,即所述对接连接器2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而所述本体11只设置一个所述第二侧壁113,对应所述导电端子12只设置一排,所述本体11与所述座体21之间不设置防呆结构M,任一个所述对接部212可以插入所述插槽114,使得其中一排所述对接端子22与仅一排所述导电端子12对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10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对接连接器2插入所述电连接器1的过程中,所述对接连接器2的所述抵接部2222受到所述电连接器1的所述第二侧壁113的抵接,使得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移动与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如此所述导电端子12和所述对接端子22之间形成稳定的双点接触,接触机械性能更稳定,便于信号传输,避免了信号传输过程中因连接不稳定的造成的信号丢失。
2、所述导电端子12的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为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为弹性接触点,所述对接端子22的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为弹性接触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为固定接触点,当所述导电端子12与所述对接端子22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接触第二导接部2211,保证了所述导电端子12与所述对接端子22的每一个接触部位均为弹性对固定,可实现稳定接触。
3、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朝向所述插槽114的方向偏移,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朝向所述凹槽213的方向偏移,对于所述导电端子12和所述对接端子22各自的两个接触点之间相对偏移设计,使得所述对接连接器2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时,能保证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具有足够的抵接力,稳定接触,还提供了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无干涉越过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的让位空间,避免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与第一导接部2221接通后又断开再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接触。
4、所述抵接部2222与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抵接部2222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使得所述对接连接器2在与所述电连接器1插接时,所述第一导接部22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的同时,所述第二导接部221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221接触,如此可以彼此传输信号时,短时间产生较大的末端效应,不利于高频传输。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连接器,其包括:
一本体,包括一基座及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插槽;
至少一导电端子,设于所述本体,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的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均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的表面;一对接连接器,其包括:
一座体,包括一基部及相对所述基部向后凸伸出的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
至少一对接端子,设于所述座体,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一导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导接部的前方的一第二导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均显露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抵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凸伸出所述第二表面,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弹臂,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抵接部均设于所述弹臂;
其中,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对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侧壁在左右方向上抵接所述抵接部,促使所述弹臂弹性变形,且所述第一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向所述第一接触部移动并与之接触,所述第二导接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向后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的过程中,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侧壁之前,所述第一导接部无干涉地越过所述第二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所述插槽的方向偏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朝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偏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上齐平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前端面的前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具有相对所述基部向后凸伸出的两个所述对接部,两个所述对接部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对接端子设有多个且设于两个所述对接部,一个所述插槽仅插设一个所述对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抵接部凸伸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侧壁收容于所述凹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且多个导电端子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第一侧壁收容于所述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一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其中一个所述插槽的表面,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中的另一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另一个所述插槽的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且在左右方向上呈两排设置;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每一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一排所述导电端子,或者所述本体具有相对所述基座向前凸伸出的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每一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插槽,两排所述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壁,一个所述插槽仅插设一个所述对接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主体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延伸的一弹性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为弹性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且为固定接触点;所述对接端子包括自所述弹臂向前延伸形成的一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且为固定接触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地片,所述对接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地片,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均设置多个,且分别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和至少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片和所述第二接地片均包括一平板部以及自所述平板部延伸形成的多个接地脚,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抵接,所述第二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与多个所述对接端子中的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抵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二接地片的每一所述接地脚抵接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接部在左右方向上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平板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延伸形成多个所述接地脚,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的前后两个所述接地脚抵接同一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前后两端,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前后两个所述接地脚抵接同一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前后两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焊接部,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焊接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朝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所述平板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二焊接部,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焊接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朝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片的所述平板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面向前抵接所述基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对接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对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防呆结构,使所述对接连接器单向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
CN202022585359.3U 2020-11-10 2020-11-10 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14254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5359.3U CN214254809U (zh) 2020-11-10 2020-11-10 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5359.3U CN214254809U (zh) 2020-11-10 2020-11-10 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4809U true CN214254809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1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5359.3U Active CN214254809U (zh) 2020-11-10 2020-11-10 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4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9057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Molex, Llc 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9057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Molex, Llc 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0010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109301546B (zh) 电连接器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1534739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2886340A (zh) 电连接器
CN212412347U (zh) 电连接器
CN217691950U (zh) 电连接器
CN113036538B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809U (zh) 连接器组合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CN107994404B (zh) 电连接器
CN215266767U (zh) 电连接器
CN214754451U (zh) 电连接器
CN211376973U (zh) 电连接器
CN212517600U (zh) 线对板插座及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109301544B (zh) 电连接器
CN110416829B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59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3484116U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217306788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2725673U (zh) 电连接器
CN218525755U (zh) 电连接器
CN219498410U (zh) 电连接器
CN216120882U (zh) 电连接器
CN109149179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