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0753U - 種植介質結構 - Google Patents

種植介質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0753U
TWM630753U TW111203539U TW111203539U TWM630753U TW M630753 U TWM630753 U TW M630753U TW 111203539 U TW111203539 U TW 111203539U TW 111203539 U TW111203539 U TW 111203539U TW M630753 U TWM630753 U TW M6307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rrounding wall
bottom wall
medium structure
planting medium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3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蕭英哲
蕭雅方
蕭駿佑
Original Assignee
蕭英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蕭英哲 filed Critical 蕭英哲
Priority to TW111203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0753U/zh
Publication of TWM630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0753U/zh
Priority to NL2034467A priority patent/NL2034467B1/en
Priority to US18/193,45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09469A1/en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種種植介質結構,包含一主體,該主體包括一圍繞壁、一與該圍繞壁連接之底壁,及一由該圍繞壁與該底壁所圍繞界定之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可以種植植物,該圍繞壁及該底壁為多孔彈性結構,用以提供植物根部生長的延伸空間及茁壯空間。

Description

種植介質結構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介質結構,尤其是一種用於種植植物的種植介質結構。
蘭花的根部是一種氣生根,生長環境必須通風不可潮濕,需要栽培在透氣性佳的介質中,如果使用的介質透氣的效果不佳,蘭花的根部容易腐爛。
請參閱圖1,為中華民國專利M547964,說明一種育苗介質,該育苗介質包括一放置於一容器A的基質體11,該基質體11圍繞形成一種質一植苗B的育苗空間111,該基質體11的截面呈馬蹄鐵狀,該基質體11的徑向設有一缺口112,其中,該育苗空間111及該缺口112連通該基質體11的上下部,並且該基質體11的外緣頂部113的外徑大於外緣底部114,以使該容器A與該外緣底部114可以界定出一空間115。
雖然習知技術揭露了一種育苗介質,但是實際使用時仍具有下列缺點:
一、無法穩固植物的位置: 習知基質體11的截面呈馬蹄鐵狀,而育苗空間111貫穿底部,並無法支撐種植的植苗B,放置於育苗空間111的植苗B因沒有支撐而會往下掉落,以至於無法控制種植植苗B的深度,導致植物無法被穩穩固定於該基質體11上。
二、不具有彈性: 一般種植蘭花的基質體11是由木質纖維壓合而成,成形後的基質體11質地堅硬且不具彈性,不僅不利植苗B根部的生長,更具有碰撞後容易造成損傷的缺點。
三、透氣性不佳: 該基質體11放置於容器A中,該容器A與該外緣底部114界定出空間115,以使植苗B的根部可以生長,但是容器A會阻擋外界的空氣,造成植苗B根部透氣性不佳,植苗B根部長期處於潮濕環境容易影響生長狀態。
因此,如何設置具有底部支撐的種植介質結構,並且具有彈性而讓植苗B之根部可以順利生長,還有利種植者在不同植苗B的生長過程中進行換盆,是相關技術人員亟需努力的目標。
有鑑於此,本新型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種植介質結構。
該種植介質結構包括一主體,該主體包括一圍繞壁、一與該圍繞壁連接之底壁,及一由該圍繞壁與該底壁所圍繞界定之容置空間,該圍繞壁及該底壁為多孔彈性結構。
本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底壁設置於該圍繞壁的底端,該容置空間的開口位置設置於該圍繞壁的頂端。
本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主體之圍繞壁及底壁的材料選自於發泡煉石(baked expanded clay pellets)、煤渣(coal cinder)、椰纖(coir)、軟木皮(cork)、玻璃綿(glass wool)、有機纖維(organic fibers)、無機纖維(inorganic fibers)、泥炭(peat)、珍珠石(perlite)、甲醛酚(phenol formaldehyde)、塑膠粒(plastic particles)、聚乙烯(polyethylene)、聚合穩定澱粉(polymer stabilized starch)、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氨酯(polyurethane)、岩棉(rock wool)、水草(sphagnum moss)、甲醛(urea formaldehyde)、吸水劑(stockosorb super absorbent polymer)、蛭石(vermiculite)、火山岩(volcanic rock)、沸石(zeolite)、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人造纖維(PA+PET)、纖維素(cellulose)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
本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圍繞壁的外部形狀概呈圓柱體。
本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圍繞壁的外部形狀概呈截頭式錐狀體,並且該圍繞壁的外徑是由鄰近該底壁之一端往遠離該底壁之一端遞增。
本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容納一前期介質,該圍繞壁與該底壁的內部形狀是配合該前期介質的形狀。
本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放置一具有一容置槽的外部盆器,該圍繞壁的外部形狀及尺寸配合該外部盆器之容置槽的形狀及尺寸。
本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容納一種植物,該主體之容置空間的形狀及尺寸配合該植物根部的形狀及尺寸。
本新型之有益功效在於,由該圍繞壁與該底壁所圍繞界定之容置空間可以放置準備換盆的植栽,呈多孔彈性結構之圍繞壁及底壁可提供植栽根部的穿梭及成長。
有關本新型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三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在進行詳細說明前應注意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做表示。
參閱圖2,為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該種植介質結構包含一主體31,該主體31用於種植一植物51,較佳地,該植物51可以是蘭科植物,實際實施時,該主體31適合種植任何其他種類的植物,不應以此為限。
該主體31包括一圍繞壁311、一與該圍繞壁311連接之底壁312,及一由該圍繞壁311與該底壁312所圍繞界定之容置空間313,該圍繞壁311及該底壁312為多孔彈性結構。其中,所載多孔的結構適合植物51根部生長時的穿梭延伸,所載彈性的結構適合植物51生長時根部的橫向擴大,用於避免壓縮植物51根部的生長空間,不僅如此,具有彈性的主體31也可以避免外力碰撞時的損壞,舉例來說,當該主體31不小心掉落於地面時,具有彈性之主體31可以緩衝撞擊力,而避免結構上的損壞。
該底壁312設置於該圍繞壁311的底端,該容置空間313的開口位置設置於該圍繞壁311的頂端,該圍繞壁311的外部形狀概呈圓柱體。較佳地,該圍繞壁311的外部形狀是呈現截頭式錐狀體,並且該圍繞壁311的外徑是由鄰近該底壁312之一端往遠離該底壁312之一端遞增,該圍繞壁311的頂緣形狀為圓形,可以界定出圓形開口的容置空間313,實際實施時,該主體31的外觀可以是其他立體形狀或柱狀結構,不應以此為限。
該主體31之圍繞壁311及底壁312是由複數散狀材料所組成,所述散狀材料選自於發泡煉石(baked expanded clay pellets)、煤渣(coal cinder)、椰纖(coir)、軟木皮(cork)、玻璃綿(glass wool)、有機纖維(organic fibers)、無機纖維(inorganic fibers)、泥炭(peat)、珍珠石(perlite)、甲醛酚(phenol formaldehyde)、塑膠粒(plastic particles)、聚乙烯(polyethylene)、聚合穩定澱粉(polymer stabilized starch)、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氨酯(polyurethane)、岩棉(rock wool)、水草(sphagnum moss)、甲醛(urea formaldehyde)、吸水劑(stockosorb super absorbent polymer)、蛭石(vermiculite)、火山岩(volcanic rock)、沸石(zeolite)、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人造纖維(PA+PET)、纖維素(cellulose)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所述散狀材料為細絲狀的纖維結構,並且利用膠結材料將其膠結成立體結構,以進一步使該主體31成為多孔彈性結構,實際實施時,所述散狀材料可以為粉狀、碎片狀、樹枝狀、樹皮狀等各種形狀,不應以此為限,所述膠結材料選自於成型膠、膠水、聚氨酯、聚乙烯醇(PVA)、聚乙稀、聚苯乙稀、澱粉、甲酚、甲苯酚、人造纖䊹(PA、PET)、吸水劑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
參閱圖3,該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放置一外部盆器41,該外部盆器41具有一容置槽,該容置槽用於放置該種植介質結構,該外部盆器41可以是一般市售的塑膠種植花盆,或是其他可以種植植物51的容器,其中,該主體31之圍繞壁311的外部形狀及尺寸配合該外部盆器41之容置槽的形狀及尺寸,一般市售的塑膠盆器為圓柱狀,並且外徑向下縮小,但是也有許多的盆器為其他特殊的外觀形狀,因此本新型之種植介質結構可以依據預計要放置之外部盆器41的容置槽形狀,來製造對應的外觀形狀,以使該種植介質結構可以順利地放置於該外部盆器41的容置槽中,由於成型該主體31外觀的技術並非本新型的重點,於此不再詳加贅述。
參閱圖4,該種植介質結構更適用於容納一前期介質42,該前期介質42是略小於該主體31的種植介質,其植物51已經在該前期介質42中成長一段時間,該植物51的根部已經由該前期介質42的中央延伸至該前期介質42的外緣,當該前期介質42已經無法再提供植物51根部更多的成長空間時需要進行換盆的作業,這也是蘭花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換盆作業,因此本新型所提供之種植介質結構是提供蘭花中期或後期的換盆介質,以使該前期介質42可以順利地置入該容置空間313中,並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讓該植物51的根部可以順利生長,一般來說,雖然該圍繞壁311與該底壁312的內部形狀為圓柱形狀,實際實施時,該圍繞壁311與該底壁312可以界定出任何形狀的容置空間313,用於配合該前期介質42的外觀形狀,不應以此為限。
參閱圖5,及圖6,為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主體31更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圍繞壁311及該底壁312之導根穿孔314,該導根穿孔314是穿透該圍繞壁311或該底壁312。
設置於該圍繞壁311及該底壁312上的導根穿孔314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植物51根部的生長空間,以使植物51的根部可由該容置空間313中向外延伸及茁壯,該導根穿孔314可以是刀具形成的切痕,也可是模具或鑿具所形成的穿孔,值得說明的是,由於該圍繞壁311及該底壁312已為多孔彈性結構,可以提供植物51根部延伸及茁壯的空間,因此實際實施時,該圍繞壁311及該底壁312上可以不設置該導根穿孔314,不應以本較佳實施例的舉例為限。
參閱圖7,為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該主體31之圍繞壁311及底壁312是包覆住該植物51的根部,換句話說,該主體31之容置空間313的形狀及尺寸配合該植物51根部的形狀及尺寸,以使該主體31可以穩固該植物51的位置,實際製作該種植介質結構時,是將形成該主體31的散狀材料與膠結材料混合在一起並於該膠結材料還未形成膠結狀態時,快速將該植物51的根部置入散狀材料及膠狀材料中,當膠結材料將散狀材料彼此膠結而使該主體31的形狀固定時,該主體31就形成包覆著該植物51根部的立體結構。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確實具有下列功效:
一、穩固植物的位置: 該主體31的底壁312可以支撐該植物51或該前期介質的重量,可以避免植物51從種植介質結構上掉落,並且多孔結構可以提供植物51根部的延伸及茁壯,而且當植物51的根部穩度攀附在主體31的多孔結構中時,可穩固該植物51的位置。
二、結構具有彈性: 具有多孔彈性結構的種植介質不僅有利植物51根部的延伸,更會配合植物51成長的茁壯,不會對植物51的根部產生太多的壓力,除此之外,多孔彈性結構的主體31可以緩衝外界衝撞的力量,不易發生碰撞碎裂的狀況。
三、具有較佳的透氣性: 所述膠結材料可以將散狀材料膠結,以使該主體31成為穩固的立體結構,該主體31並不需要外盆的支撐,並且該主體31之多孔彈性結構可排出容置空間313中的濕氣,避免該容置空間313中的環境過於潮濕,具有較佳的透氣性。
綜上所述,由該圍繞壁311及該底壁312所界定的容置空間313可以放置具有植物51生長的前期介質42,甚至可以直接將植物51根部紮入於該主體31中而穩固該植物51的位置,並且呈多孔彈性結構之圍繞壁311及底壁312可提供植物51根部的延伸及茁壯,故確實可以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三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A:容器 B:植苗 11:基質體 111:育苗空間 112:缺口 113:外緣頂部 114:外緣底部 115:空間 31:主體 311:圍繞壁 312:底壁 313:容置空間 314:導根穿孔 41:外部盆器 42:前期介質 51:植物
圖1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中華民國專利M547964,一種育苗介質; 圖2是一立體示意圖,為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說明該種植介質結構的外觀; 圖3是一剖面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種植介質結構設置於一外部盆器的狀態; 圖4是一剖面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一植物生長於一前期介質,且該前期介質設置於該種植介質的態樣; 圖5是一立體示意圖,為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說明該種植介質結構的外觀; 圖6是一剖面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種植介質結構的剖面狀態;及 圖7是一剖面示意圖,為本新型一種種植介質結構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說明一植物生長於該種植介質結構的狀態。
31:主體
311:圍繞壁
312:底壁
313:容置空間

Claims (8)

  1. 一種種植介質結構,包含: 一主體,包括一圍繞壁、一與該圍繞壁連接之底壁,及一由該圍繞壁與該底壁所圍繞界定之容置空間,該圍繞壁及該底壁為多孔彈性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其中,該底壁設置於該圍繞壁的底端,該容置空間的開口位置設置於該圍繞壁的頂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其中,該主體之圍繞壁及底壁的材料選自於發泡煉石(baked expanded clay pellets)、煤渣(coal cinder)、椰纖(coir)、軟木皮(cork)、玻璃綿(glass wool)、有機纖維(organic fibers)、無機纖維(inorganic fibers)、泥炭(peat)、珍珠石(perlite)、甲醛酚(phenol formaldehyde)、塑膠粒(plastic particles)、聚乙烯(polyethylene)、聚合穩定澱粉(polymer stabilized starch)、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氨酯(polyurethane)、岩棉(rock wool)、水草(sphagnum moss)、甲醛(urea formaldehyde)、吸水劑(stockosorb super absorbent polymer)、蛭石(vermiculite)、火山岩(volcanic rock)、沸石(zeolite)、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人造纖維(PA+PET)、纖維素(cellulose)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其中,該圍繞壁的外部形狀概呈圓柱體。
  5.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其中,該圍繞壁的外部形狀概呈截頭式錐狀體,並且該圍繞壁的外徑是由鄰近該底壁之一端往遠離該底壁之一端遞增。
  6.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容納一前期介質,其中,該圍繞壁與該底壁的內部形狀是配合該前期介質的形狀。
  7.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放置一具有一容置槽的外部盆器,其中,該圍繞壁的外部形狀及尺寸配合該外部盆器之容置槽的形狀及尺寸。
  8. 如請求項1所述種植介質結構,適用於容納一種植物,其中,該主體之容置空間的形狀及尺寸配合該植物根部的形狀及尺寸。
TW111203539U 2022-04-01 2022-04-08 種植介質結構 TWM630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539U TWM630753U (zh) 2022-04-08 2022-04-08 種植介質結構
NL2034467A NL2034467B1 (en) 2022-04-01 2023-03-30 Plant growth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8/193,452 US20230309469A1 (en) 2022-04-01 2023-03-30 Plant growth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539U TWM630753U (zh) 2022-04-08 2022-04-08 種植介質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0753U true TWM630753U (zh) 2022-08-11

Family

ID=83783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3539U TWM630753U (zh) 2022-04-01 2022-04-08 種植介質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0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8783A (en) Agroblock, such as agroplug, agroplug system and a plug strip therefor
US20080155894A1 (en) Soil-less seed support medium and method for germinating a seed
CA2802523C (en) Growth substrate product, methods of growing plants and processes of making growth substrate
KR100277836B1 (ko) 식물의 육성방법 및 식물육성용 지지체
JP2013529923A (ja) 育苗培地製品、植物の成長方法、育苗培地製品を製造するプロセス
TWM630753U (zh) 種植介質結構
US20210037724A1 (en) Plant growth propagation system
JP5470539B1 (ja) 岩盤緑化用筒状容器
NL2012270C2 (en) A plant growing device.
JP7208450B2 (ja) 植物苗の育成用容器
TWI809804B (zh) 種植介質的製造方法
TW202320619A (zh) 植物栽培介質
KR102507785B1 (ko) 생분해 화분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에 따른 생분해 화분
GB2426907A (en) Plant pot insert
KR20200000036U (ko) 고흡수성 폴리머가 내장된 화분
JP7412943B2 (ja) コンテナホルダー、育苗キット及び山林苗の生産方法
JPH11289861A (ja) 培 地
JP2003102264A (ja) 植物栽培方法および植物栽培具
JP2017079700A (ja) 軟質の育苗ポットを用いた培地充填を効率的に行う方法
JP4670129B2 (ja) 培地
JPH11113408A (ja) 育苗トレイと育苗方法
JP2000004668A (ja) 圧縮成形培地
JP3932622B2 (ja) 育苗方法
JP2016136853A (ja) 植物を移植して育成する方法
JPH11137093A (ja) 育苗ポットの培地装填補助具と育苗ポットの培地装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