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975U -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 Google Patents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975U
TWM625975U TW110214309U TW110214309U TWM625975U TW M625975 U TWM625975 U TW M625975U TW 110214309 U TW110214309 U TW 110214309U TW 110214309 U TW110214309 U TW 110214309U TW M625975 U TWM625975 U TW M6259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arc
base
piv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嘉輝
陳彥廷
王彥凱
Original Assignee
連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連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連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4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975U/zh
Publication of TWM625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97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包括一基座、兩個導引機構以及一樞轉機構。兩個導引機構相對地設置於基座的一中心線的兩側,且分別結合於一電子裝置的兩個機體。樞轉機構帶動兩個機體同步朝相反方向轉動。導引機構使兩個機體可在彼此夾角180度的第一位置與彼此夾角小於0度的一第二位置間轉動,在第二位置時,兩個機體及與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的連接處彼此相隔一間距的傾斜狀,藉此提供了較大的容置空間,以容置可撓性顯示面板彎折處,避免其過度彎折,而且在第一位置時使兩個機體間的間隙達到最小而強化支持效果。

Description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用於用於電子裝置的樞軸器,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具有可撓性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並且使可撓性顯示面板在收折時提供容置其彎折處的容置空間而避免可撓性面板過度彎折損壞而且在展開時使機體間的間隙達到最小而強化支持效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隨著成功地開發出可撓性顯示面板,目前已有多家廠商推出以可撓性顯示面板作為顯示器的智慧型手機。這種智慧型手機具有兩個樞接的機體,使可撓性顯示面板可以展開或收折使用,使得同樣尺寸的智慧型手機藉由翻轉展開並配合可撓性顯示面板可以得到較大的顯示面機,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視覺享受。然而可撓性顯示面板雖然可以彎折,但是如果彎折程度過大,仍然會產生斷裂等損壞的情況,因此如何開發出適用於可撓性顯示面板的樞軸器實為目前重要的課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樞接電子裝置承載可撓性顯示面板的兩個機體,而且兩個機體展開時使機體間形成密合而承載可撓性顯示面板,當兩個機體旋轉收合時,使兩個機體在靠近可撓性顯示面板彎折處產生適當間距而形成容置彎折處的容置空間,避免可撓性顯示面板因過度彎折而損壞。
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的一實施例包括一基座、兩個導引機構以及一樞轉機構。兩個導引機構相對地設置於基座的一中心線的兩側,且分別結合於一電子裝置的兩個機體。每個導引機構包括:一第一導引座、至少一第二導引座、一連桿件以及一結合件。第一導引座設置於基座且具有一第一弧形滑槽。至少一第二導引座設置於基座且具有一第二弧形滑槽及一導槽。連桿件具有一第一組接端以及一第二組接端,第一組接端可移動地結合於第二弧形滑槽,第二組接端可移動地結合於導槽。結合件結合於電子裝置的機體,且具有一第一結合部以及一第二結合部,第一結合部可移動地結合於第一弧形滑槽,第二結合部與第二組接端可轉動地結合。樞轉機構包括兩個軸體、兩個連動件以及一連動模組。兩個軸體設置於基座。兩個連動件分別連接於電子裝置的兩個機體且與軸體同步轉動。連動模組連接該等軸體且使該等軸體同步轉動。該等導引機構的該等結合件可在彼此夾角180度的第一位置與彼此夾角小於0度的一第二位置間轉動,當該等結合件從第一位置轉動至第二位置時,結合件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從中心線往基座的邊緣移動,且第一結合部移動的距離大於第二結合部移動的距離,使結合件相對於通過中心線的一垂直線呈傾斜狀。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弧形滑槽從靠近該第一導引座的中心處的第一端部往靠近第一導引座的邊緣處的第二端部延伸,第一弧形滑槽的圓心位於遠離基座的方向上,且第一端部比第二端部靠近基座。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弧形滑槽從靠近中心處的第三端部往靠近邊緣處的第四端部延伸,且該弧形滑槽的圓心位於靠近基座的方向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導槽形成於第二導引座遠離基座的邊緣,導槽從靠近中心處的第五端部往靠近邊緣處的第六端部延伸,第六端的位置比第五端的位置靠近基座。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弧形滑槽的長度大於導槽的長度。
在另一實施例中,每個導引機構包括兩個第二導引座,且該導引座設置於該等第二導引座之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每個連動件具有一第一連動部以及一第二連動部,第一連動部連接於軸體,第二連動部連接於機體,第一連動部與第二連動部可相對移動地組接。
在另一實施例中,連動模組包括一齒輪組,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齒輪以及一第二齒輪,第一齒輸與第二齒輪分別設置於兩個連動件的第一連動部且直接嚙合或經由齒輪組的其他齒輪傳動嚙合,該等軸體分別穿設於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更包括一扭力產生機構,設置於該軸體且包括一彈性件、與該軸體同步轉動的可動凸輪件以及相對於該軸體轉動的固定凸輪件,該可動凸輪件抵接於該固定凸輪件且可沿該軸體的軸向移動,該彈性件抵接於該可動凸輪件。
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藉由第一導引座設置第一弧形滑槽、第二導引座設置第二弧形滑槽及導槽,連桿件的兩端分別滑動連接於第二弧形滑槽及導槽,同時使結合件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分別滑動結合於第一弧形滑槽及可轉動地結合於連趕件的一端。第二弧形滑槽限制連桿件的移動範圍,而第一弧形滑槽及導槽則分別限定出使結合件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的移動路徑,使兩個導引機構的結合件在摺疊收合時,第一結合部朝遠離基座的方向移動,第二結合部朝接近機座的方向移動,而且第一結合部比第二結合部移動了較大的距離,藉此使結合件相對於與中心線垂直的垂直線呈現傾斜狀,使得兩個結合件在靠近基座的部分產生較大的距離,以提供可撓性顯示面板在收折時容置其彎折處的容置空間,避免可撓性顯示面板發生過度彎折的情況,增加其使用壽命。另外,當兩個機體展開時,使結合件依據第一弧形滑槽及導槽所限定的路徑由邊緣往中心移動,使得兩個機體間的間隙達到最小,強化對可撓性顯示面板支持的效果。
10:基座
20:導引機構
21:第一導引座
22:第二導引座
23:連桿件
24:結合件
30:樞轉機構
31:軸體
32:連動件
33:連動模組
40:扭力產生機構
41:彈性件
42:可動凸輪件
43:固定凸輪件
100: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211:第一弧形滑槽
221:第二弧形滑槽
222:導槽
231:第一組接端
232:第二組接端
233:弧形滑塊
234:套筒
235、244、324:導銷
241:第一結合部
242:第二結合部
243:第三結合部
321:第一連動部
322:第二連動部
323:線形滑槽
331:齒輪組
332:第一齒輪
333:第二齒輪
334:第三齒輪
335:第四齒輪
2111:第一端部
2112:第二端部
2211:第三端部
2212:第四端部
2221:第五端部
2222:第六端部
C:中心線
E:電子裝置
E1、E2:機體
P:可撓性顯示面板
S:間隙
圖1為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安裝於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樞接電子裝置而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轉動的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4為圖3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的導引機構的立體圖。
圖5為圖4的導引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圖4的導引機構的部分放大圖。
圖7為圖3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的樞轉機構的立體圖。
圖8為圖7的樞轉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9至圖11表示兩個導引機構的結合件旋轉展開或收合的相當於圖4的A-A線的剖視圖。
圖12表示兩個導引機構的結合件旋轉展開時使兩個機體間達到最小間隙的示意圖。
圖13為圖7的B-B線的剖視圖。
圖14為圖7的樞轉機構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轉動的示意圖。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其表示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的一實施例。本實施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是用於樞接支持可撓性顯示面板P的電子裝置E的兩個機體E1、E2。圖1所示的電子裝置E包含兩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分別設置在電子裝置E的左右兩邊。
每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包括一基座10、兩個導引機構20以及一樞轉機構30。導引機構20及樞轉機構30都是固定在基座10上,兩個導引機構20分別設置在基座10的中心線C的兩側。本實施例的基座10呈半圓筒形,其中容置導引機構20及樞轉機構30,同時導引機構20及樞轉機構30的部分可旋轉及移動的元件與支持可撓性顯示面板P的機體E1及E2,使得機體E1及E2從完全展開彼此夾角為180度的第一位置旋轉至彼此夾角小於0度 的第二位置間旋轉。此處所稱彼此夾角小於0度是指兩個機體E1及E2相對旋轉超過彼此平行的位置(夾角為0度)後仍繼續旋轉一角度,使得兩個機體E1及E2的自由端抵接,而且兩個機體E1及E2與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的連接處彼此相隔一間距的傾斜狀。這樣收合的結構在兩個機體E1及E2與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的連接處提供了較大的容置空間,以容置可撓性顯示面板P彎折處,避免其過度彎折。
請一併參閱圖4、圖5及圖6,每個導引機構20包括:一第一導引座21、兩個第二導引座22、一連桿件23以及一結合件24。第一導引座21具有一半圓形的本體。第一導引座21具有一第一弧形滑槽211。第一弧形滑槽211從靠近第一導引座21的中心處的第一端部2111往靠近第一導引座21的邊緣處的第二端部2112延伸,第一弧形滑槽211的圓心位於遠離基座10的方向上,即第一弧形滑槽211的凹側朝遠離基座10的方向。第一端部2111比第二端部2112靠近基座10。
兩個第二導引座22設置於基座10而且分別位於第一導引座21的兩側。每個第二導引座22具有一第二弧形滑槽221及一導槽222。第二弧形滑槽221從靠近中心處的第三端部2211往靠近邊緣處的第四端部2212延伸,且第二弧形滑槽221的圓心位於靠近基座10的方向上,即第二弧形滑槽221的凹側是朝向基座10。導槽222形成於第二導引座22遠離基座10的邊緣,導槽222從靠近中心處的第五端部2221往靠近邊緣處的第六端部2222延伸,第六端部2222的位置比第五端部2221的位置靠近基座10。
連桿件23具有一第一組接端231以及一第二組接端232,第一組接端231連接一弧形滑塊233,第二組接端232連接一套筒234。第一組接端 231的弧形滑塊233可移動地結合於第二弧形滑槽221,第二組接端232的套筒234套設在一導銷235,導銷235抵接於導槽222的槽壁而可移動地結合於導槽222。
結合件24結合於電子裝置E的機體E1或E2,且具有一第一結合部241、一第二結合部242以及一第三結合部243。第一結合部241藉由一導銷244可移動地結合於第一弧形滑槽211,導銷235穿設於第二結合部242,使得第二結合部242與第二組接端232可轉動地結合。第三結合部243固定於機體E1或E2。
請一併參閱圖7及圖8,樞轉機構30包括兩個軸體31、兩個連動件32以及一連動模組33。兩個軸體31設置於基座10。兩個連動件32分別連接於電子裝置E的兩個機體E1或E2且與軸體31同步轉動。每個連動件32具有一第一連動部321以及一第二連動部322,第一連動部321連接於軸體31且隨軸體31同步轉動,第二連動部322連接於機體E1或E2,請一併參閱圖14,第二連動部322設有一線形滑槽323,第一連動部321以一導銷324穿設於線形滑槽323,使得第一連動部321與第二連動部322可相對移動地組接。
請一併參閱圖13,連動模組33連接兩個軸體31且使兩個軸體31同步且朝相反方向轉動。連動模組33包括一齒輪組331,齒輪組331包括一第一齒輪332以及一第二齒輪333,第一齒輪332與第二齒輪333分別設置於兩個連動件32的第一連動部321,本實施例的第一齒輪332與第二齒輪333是與兩個連動件32的第一連動部321一體呈型。第一齒輪332與第二齒輪333可以是直接嚙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齒輪332與第二齒輪333是經由齒輪組331 的第三齒輪334及第四齒輪335傳動嚙合,兩個軸體31分別穿設於第一齒輪332與第二齒輪333。
本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更包括一扭力產生機構40,設置於兩個軸體31且包括一彈性件41、與軸體31同步轉動的可動凸輪件42以及相對於軸體31轉動的固定凸輪件43,可動凸輪件42抵接於固定凸輪件43且可沿軸體31的軸向移動,彈性件41抵接於可動凸輪件42。本實施例的彈性件為壓縮彈簧。當可動凸輪件42與固定凸輪件43藉由凸輪面的配合而沿軸體31的軸向移動時,可動凸輪件42推壓彈性件41使其產生彈性形變,彈性件41由於彈性形變而產生反作用力並施加於可動凸輪件42,而對軸體31產生扭力。
請參閱圖9至圖11,導引機構20的結合件24可在彼此夾角180度的第一位置(如圖10所示)與彼此夾角小於0度的一第二位置(如圖8所示)間轉動。當結合件24從第一位置轉動至第二位置時,結合件24的第一結合部241與第二結合部242從中心線C往基座10的邊緣移動,同時藉由連桿件23的弧形滑塊233在第二弧形滑槽221中移動,第二弧形滑槽221的第三端部2211與第四端部2212限制連桿件23的移動範圍。藉此第一結合部241朝遠離基座10的方向移動,第二結合部242朝靠近基座10的方向移動。第一結合部241移動的距離大於第二結合部242移動的距離,使結合件24相對於通過中心線C的一垂直線呈傾斜狀。
如圖12所示,當兩個機體E1及E2在第一位置時,兩個機體E1及E2間的間隙S達到最小,能夠強化對可撓性顯示面板P的支持。當兩個機體E1及E2在第二位置時,藉由兩個結合件24相對於通過中心線C的垂直線呈 傾斜狀,在機體E1及E2與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100的連接處形成較大的間距,而容置可撓性顯示面板P的彎折處,避免可撓性顯示面板P過度彎折而損壞。
本創作的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藉由第一導引座設置第一弧形滑槽、第二導引座設置第二弧形滑槽及導槽,連桿件的兩端分別滑動連接於第二弧形滑槽及導槽,同時使結合件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分別滑動結合於第一弧形滑槽及可轉動地結合於連趕件的一端。第二弧形滑槽限制連桿件的移動範圍,而第一弧形滑槽及導槽則分別限定出使結合件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的移動路徑,使兩個導引機構的結合件在摺疊收合時,第一結合部朝遠離基座的方向移動,第二結合部朝接近機座的方向移動,而且第一結合部比第二結合部移動了較大的距離,藉此使結合件相對於與中心線垂直的垂直線呈現傾斜狀,使得兩個結合件在靠近基座的部分產生較大的距離,以提供可撓性顯示面板在收折時容置其彎折處的容置空間,避免可撓性顯示面板發生過度彎折的情況,增加其使用壽命。另外,當兩個機體展開時,使結合件依據第一弧形滑槽及導槽所限定的路徑由邊緣往中心移動,使得兩個機體間的間隙達到最小,強化對可撓性顯示面板的支持。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創作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創作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 「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基座
20:導引機構
30:樞轉機構
100: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C:中心線
E1、E2:機體
P:可撓性顯示面板
S:間隙

Claims (10)

  1. 一種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包括:
    一基座;
    兩個導引機構,相對地設置於該基座的一中心線的兩側,且分別結合於一電子裝置的兩個機體,每個該導引機構包括:
    一第一導引座,設置於該基座且具有一第一弧形滑槽;
    至少一第二導引座,設置於該基座且具有一第二弧形滑槽及一導槽;
    一連桿件,具有一第一組接端以及一第二組接端,該第一組接端可移動地結合於該第二弧形滑槽,該第二組接端可移動地結合於該導槽;及
    一結合件,結合於該電子裝置的該機體,且具有一第一結合部以及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可移動地結合於該第一弧形滑槽,該第二結合部與該第二組接端可轉動地結合;以及
    一樞轉機構,樞接該等機體,該樞轉機構包括:
    兩個軸體,設置於該基座;
    兩個連動件,分別連接於該電子裝置的兩個該機體且與該軸體同步轉動;及
    一連動模組,連接該等軸體且使該等軸體同步轉動;
    其中該等導引機構的該等結合件可在彼此夾角180度的第一位置與彼此夾角小於0度的一第二位置間轉動,當該等結合件從該第一位置轉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結合件的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從該中心線往 該基座的邊緣移動,且該第一結合部移動的距離大於該第二結合部移動的距離,使該結合件相對於通過該中心線的一垂直線呈傾斜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該第一弧形滑槽從靠近該第一導引座的中心處的第一端部往靠近該第一導引座的邊緣處的第二端部延伸,該第一弧形滑槽的圓心位於遠離該基座的方向上,且該第一端部比該第二端部靠近該基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該第二弧形滑槽從靠近中心處的第三端部往靠近邊緣處的第四端部延伸,且該第二弧形滑槽的圓心位於靠近該基座的方向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該導槽形成於該第二導引座遠離該基座的邊緣,該導槽從靠近中心處的一第五端部往靠近邊緣處的一第六端部延伸,該第六端的位置比該第五端的位置靠近該基座。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該第一弧形滑槽的長度大於該導槽的長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該連桿件包括一弧形滑塊,該弧形滑塊可滑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弧形滑槽。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每個該導引機構包括兩個該第二導引座,且該第一導引座設置於該等第二導引座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每個該連動件具有一第一連動部以及一第二連動部,該第一連動部連接於該軸體,該 第二連動部連接於該機體,該第一連動部與該第二連動部可相對移動地組接。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中該連動模組包括一齒輪組,該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齒輪以及一第二齒輪,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分別設置於兩個該連動件的該第一連動部且直接嚙合或經由該齒輪組的其他齒輪傳動嚙合,該等軸體分別穿設於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其更包括一扭力產生機構,設置於該軸體且包括一彈性件、與該軸體同步轉動的可動凸輪件以及相對於該軸體轉動的固定凸輪件,該可動凸輪件抵接於該固定凸輪件且可沿該軸體的軸向移動,該彈性件抵接於該可動凸輪件。
TW110214309U 2021-12-01 2021-12-01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TWM625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309U TWM625975U (zh) 2021-12-01 2021-12-01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309U TWM625975U (zh) 2021-12-01 2021-12-01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975U true TWM625975U (zh) 2022-04-21

Family

ID=82198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309U TWM625975U (zh) 2021-12-01 2021-12-01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5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3931B2 (en) Hinge device for a foldable device
CN109469680B (zh)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US119603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96095B (zh) 电子装置
TW202241243A (zh) 雙軸式鉸鏈
JP2017203524A (ja) 3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3軸ヒンジ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TW201915350A (zh)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CN211423150U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30231941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2178040B (zh) 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
CN112449036A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TWM625975U (zh) 可撓性顯示面板用樞軸器
TWM615946U (zh) 雙軸式鉸鏈
TWI724918B (zh) 雙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TWM634667U (zh) 鉸鏈
TWM632163U (zh) 可撓性顯示面板承架機構伸縮型樞軸裝置
TWM631463U (zh) 折疊式鉸鏈
CN114495698A (zh) 折叠机构及可弯折显示设备
CN115199636A (zh) 双轴式铰链
TWI74271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1131567A (zh) 均衡控制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TWM630167U (zh) 使可撓性顯示面板彎折後截面呈水滴狀的樞軸裝置
TWI715440B (zh)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810888B (zh) 可容置彎曲後可撓性顯示面板的樞軸裝置及其承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