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4638U -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 Google Patents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4638U
TWM624638U TW110209687U TW110209687U TWM624638U TW M624638 U TWM624638 U TW M624638U TW 110209687 U TW110209687 U TW 110209687U TW 110209687 U TW110209687 U TW 110209687U TW M624638 U TWM624638 U TW M62463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rotruding
bottom plate
plat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9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榮池
Original Assignee
陳榮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榮池 filed Critical 陳榮池
Priority to TW110209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4638U/zh
Publication of TWM624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4638U/zh
Priority to JP2022002615U priority patent/JP3239366U/ja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紙材及其製成之紙製容器,該紙製容器具有由複數第一、二折疊單元相接而成之頂緣結構,第一折疊單元包含有相疊之第一頂、底板,且具有分別位於其二末端之二連接區塊,第一頂板之內長邊包含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之二銜接段,第二折疊單元包含有相疊之第二頂、底板,第二底板具有分別凸出於第二頂板之二短邊的二凸出區塊,第一折疊單元之連接區塊分別疊置於第二折疊單元之凸出區塊,第一頂板之內長邊的銜接段分別與第二頂板之短邊銜接;藉此,該頂緣結構之結構強度佳,且其接合處無段差而可與塑膠膜或真空收縮膜牢固地固定。

Description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本創作係與紙製容器(例如紙碗、紙盤、紙餐盒)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折邊的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請參閱我國專利編號M615003,習用之紙製容器的頂緣通常為折疊之結構,以藉由層疊的紙材來提高頂緣的結構強度,使其不易變形。如前述之專利案所揭露者,習用之紙製容器的頂緣結構係由複數折疊單元兩兩相互黏接而成,其相互黏接之處即形成該紙製容器之頂緣結構的彎折部。然而,不論各該彎折部係以相鄰折疊單元之凹部與凹部對接而成,或者是以相鄰折疊單元之凹部與平面對接而成,各接合處都會形成出至少一張紙材厚度的段差。
在前述之段差僅為一張紙材厚度的情況下,該紙製容器之頂緣結構仍可進行封膜,亦即藉由一設有加熱模具之機器將一塑膠膜黏貼固定於該頂緣結構,藉以封閉該紙製容器之容置空間。然而,即使僅為一張紙材厚度之段差,仍可能造成封膜失敗,或者使塑膠膜黏貼效果不牢固而容易脫離該紙製容器。
此外,紙製容器亦可能應用於真空包裝,亦即,在食物放置於紙製容器之容置空間後,先以一具有高伸縮率之真空收縮膜覆蓋食物以及紙 製容器之容置空間及頂緣結構,再藉由真空作用抽除該真空收縮膜覆蓋之處的空氣,使得真空收縮膜牢固且服貼地覆蓋食物並固定於紙製容器的內表面及頂緣結構。然而,前述紙製容器之頂緣結構的段差即使僅為一張紙材之厚度,仍容易破壞真空作用而造成漏氣,因此目前應用於前述真空包裝之紙製容器的頂緣大多不具有折疊結構,如此之頂緣不但不易接合且結構強度較差。
上述之紙製容器大多由表面淋設有塑膠膜(材質例如為PP、PE、PET等等)之紙材製成,該塑膠膜可產生防水效果並可藉由加熱或高週波而部分熔融以產生黏貼作用。然而,紙製容器之塑膠膜亦有另一種形成方式,係先由表面未淋設塑膠膜之紙材製成紙製容器後,再藉由類似上述之真空作用而將真空收縮膜服貼地固定於紙製容器的內表面及頂緣結構,以產生類同於事先淋設於紙材之塑膠膜的功能。然而,同樣地,紙製容器之頂緣結構的段差即使僅為一張紙材之厚度,仍容易破壞真空作用而漏氣,因此容易造成真空收縮膜脫離紙製容器。
有鑑於上述缺失,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紙製容器,其頂緣結構具有良好之結構強度,且其接合處無段差而可與塑膠膜或真空收縮膜牢固地相互固定。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包含有一本體,以及一頂緣結構。該本體包含有一中央底板、與該中央底板連接的複數第一側板,以及與該中央底板及該等第一側板連接的複數第二側板,該中央底板與該等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共同圍出一容置空間。該頂緣結構係 自該本體之一周緣延伸而出,該頂緣結構包含有複數第一折疊單元,以及複數第二折疊單元。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包含有一第一頂板,以及一疊置於該第一頂板下方之第一底板,該第一頂板之一內長邊及一外長邊分別直接連接於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一底板,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具有分別位於其二末端之二連接區塊,該第一頂板之內長邊包含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之二銜接段。各該第二折疊單元包含有一第二頂板,以及一疊置於該第二頂板下方之第二底板,該第二頂板之一內長邊直接連接於該第二側板,該第二底板具有分別凸出於該第二頂板之二短邊的二凸出區塊。該等第一折疊單元之連接區塊係分別疊置於該等第二折疊單元之凸出區塊,該等第一頂板之內長邊的銜接段分別與該等第二頂板之短邊銜接。
藉此,第一折疊單元與第二折疊單元可穩固地相互黏固而使得該頂緣結構具有良好之結構強度,且第一頂板之頂面與第二頂板之頂面在其相接處係相互齊平而無段差,因此,該紙製容器不論是藉由封膜作業封閉該容置空間或者是應用於真空包裝,該頂緣結構都可與塑膠膜或真空收縮膜牢固地相互固定。
本創作更提供一種用於製成前述之紙製容器的紙材,包含有一本體部、複數第一折疊部,以及複數第二折疊部。該本體部包含有用於形成該本體之中央底板且具有複數相對設置的第一折邊以及複數相對設置的第二折邊之一底板區、用於形成該本體之該複數第一側板且分別鄰接於該等第一折邊之複數第一側板區、用於形成該本體之該複數第二側板且分別鄰接於該等第二折邊之複數第二側板區,以及鄰接於各該第一側板區與各該第二側板區之間的複數連接區。該複數第一折疊部係用於形成該頂緣結構之該複數第 一折疊單元,各該第一折疊部具有自該第一側板區之一連接邊依序連接之一第一頂板區及一第一底板區,以及一位於該第一頂板區與該第一底板區之間的第一折線,用以沿該第一折線對折而使該第一頂板區及該第一底板區形成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頂板及第一底板,該第一頂板區具有分別凸出於該第一側板區之連接邊二端的二凸出段,該第一底板區具有分別與該二凸出段鄰接之二連接段或二凹口,該第一頂板區之凸出段及該第一底板區之連接段或凹口係用以形成該第一折疊單元之連接區塊。該複數第二折疊部係用於形成該頂緣結構之該複數第二折疊單元,各該第二折疊部具有自該第二側板區之一連接邊依序連接之一第二頂板區及一第二底板區,以及一位於該第二頂板區與該第二底板區之間的第二折線,用以沿該第二折線對折而使該第二頂板區及該第二底板區形成該第二折疊單元之第二頂板及第二底板,該第二底板區具有分別凸出於該第二頂板區之二短邊的二凸出段,用以形成該第二折疊單元之該二凸出區塊。
有關本創作所提供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創作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創作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
11,12,13,14,15,16:紙材
20:本體部
21:底板區
211:第一折邊
212:第二折邊
22:第一側板區
221:連接邊
23:第二側板區
231:連接邊
24:連接區
30:第一折疊部
31:第一頂板區
311:凸出段
32:第一底板區
321:短邊
322:凹口
323:連接段
324:長邊
325:缺口
326:傾斜段
327:第一底板區折線
328:內區塊
328a:斜邊
329:外區塊
33:第一折線
40:第二折疊部
41:第二頂板區
411:短邊
412:凹口
42:第二底板區
421:凸出段
422:第二底板區折線
423:內區塊
424:外區塊
425:長邊
43:第二折線
44:墊高區
441:長邊
442:短邊
45:第二底板加強區
451:凸出段
50,50’:紙製容器
52:頂緣結構
521:彎折部
60:本體
61:中央底板
62:第一側板
63:第二側板
64:容置空間
65:周緣
70:第一折疊單元
71:連接區塊
72:第一頂板
721:內長邊
722:外長邊
723:凸出部
724:銜接段
73:第一底板
731:連接部
732:斜邊
80:第二折疊單元
81:第二頂板
811:內長邊
812:外長邊
813:短邊
82:第二底板
821:凸出區塊
θ:銳角
圖1為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用於製成一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的紙材之立體圖。
圖2概為圖1之局部放大圖,惟顯示該紙材呈現其第一折疊部及第二折疊部已折疊之狀態。
圖3為本創作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的立體圖。
圖4為該紙製容器之局部立體圖。
圖5為本創作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用於製成一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的紙材之立體圖。
圖6概為圖5之局部放大圖,惟顯示該紙材呈現其第一折疊部已折疊且第二折疊部部分折疊之狀態。
圖7係類同於圖6,惟顯示第二折疊部已完成折疊之狀態。
圖8為本創作該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的局部立體圖。
圖9為一類同於圖5之紙材的局部立體圖,惟該紙材具有不同態樣之第一折疊部。
圖10為一類同於圖5之紙材的立體圖,惟該紙材具有不同態樣之第一折疊部及第二折疊部。
圖11為一類同於圖10之紙材的立體圖,惟該紙材具有不同態樣之第二折疊部。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在以下將要介紹之實施例以及圖式中,相同之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類似之元件或其結構特徵。需注意的是,圖式中的各元件及構造為例示方便並非依據真實比例及數量繪製,且若實施上為可能,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係可以交互應用。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如圖1所示之紙材11,以及由該紙材11所製成之如圖3所示之紙製容器50。
如圖1所示,該紙材11包含有一本體部20、二第一折疊部30,以及二第二折疊部40。
該本體部20包含有一位於其中央之底板區21,以及位於該底板區21周圍之二第一側板區22、二第二側板區23及四連接區24。該底板區21係呈矩形而具有二相對設置之較短的第一折邊211,以及二相對設置之較長的第二折邊212。該二第一側板區22概呈梯形且分別鄰接於該二第一折邊211,該二第二側板區23亦概呈梯形且分別鄰接於該二第二折邊212。該四連接區24分別由兩個三角形所構成且分別連接於底板區21的四個角,各該連接區24鄰接於各該第一側板區22與第二側板區23之間。
該等第一、二側板區22、23分別具有一連接邊221、231,該二第一折疊部30分別鄰接於該二第一側板區22之連接邊221,該二第二折疊部40分別鄰接於該二第二側板區23之連接邊231。事實上,該紙材11係一體製成,其各區係由折線(亦即圖式中的假想線)劃分而成,所述折線包含前述之第一、二折邊211、212、連接邊221、231、下述之第一、二折線等等。
各該第一折疊部30具有自第一側板區22之連接邊221依序連接之一第一頂板區31及一第一底板區32,以及一位於第一頂板區31與第一底板 區32之間的第一折線33。第一頂板區31係略長於第一側板區22之連接邊221,第一底板區32則約略與該連接邊221等長,因此,第一頂板區31具有分別位於其二末端之二凸出段311,該二凸出段311分別凸出於該連接邊221二端且凸出於第一底板區32。更明確地說,第一底板區32具有垂直於第一折線33之二短邊321,第一頂板區31之凸出段311分別凸出於第一底板區32之短邊321,亦即,相較於第一頂板區31,第一底板區32具有二凹口322,該二凹口322分別與該二凸出段311鄰接。
各該第二折疊部40具有自第二側板區23之連接邊231依序連接之一第二頂板區41及一第二底板區42,以及一位於第二頂板區41與第二底板區42之間的第二折線43。第二頂板區41約略與第二側板區23之連接邊231等長,第二底板區42則略長於第二頂板區41,因此,第二底板區42具有分別凸出於第二頂板區41之二短邊411的二凸出段421,亦即,相較於第二底板區42,第二頂板區41具有二凹口412,該二凹口412分別與該二凸出段421鄰接。
當第一折疊部30及第二折疊部40分別沿第一折線33及第二折線43向下對折時,如圖2所示,第一折疊部30之凹口322位於凸出段311下方,第二折疊部40之凹口412位於凸出段421上方。當該紙材11再進一步地沿其他折線彎折且其相疊之處相互黏固,即可形成如圖3及圖4所示之紙製容器50,其中,圖3顯示該紙製容器50之整體外觀,圖4主要顯示第一折疊部30與第二折疊部40相接之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所提供之紙材可為上、下表面皆淋設有一塑膠膜(材質例如為PP、PE、PET等等)之紙材,藉由加熱或利用高週波使紙材表面之塑膠膜部份熔融,即可使相疊之處相互黏固而完成本創作之紙 製容器。然而,本創作之紙材不限為上、下表面淋設有塑膠膜之紙材,可利用其他方式完成前述之黏固作業。
請參閱圖1至圖3,該紙材11之本體部20係彎折黏固而形成一概呈矩形容器狀之本體60,其中,該紙材11之底板區21形成該本體60之一中央底板61,該紙材11之第一側板區22及第二側板區23形成該本體60之二第一側板62及二第二側板63,藉由各該連接區24之兩個三角形相互對折、黏固並且黏固於第一側板區22,使得第一、二側板62、63兩兩相接且概呈直立地連接於中央底板61之四邊緣而共同圍出一容置空間64。該紙材11之第一、二折疊部30、40如圖2所示地折疊後兩兩相互黏固而形成該紙製容器50之一頂緣結構52,該頂緣結構52係自該本體60之一周緣65(在本實施例中為矩形)延伸而出。該頂緣結構52包含有分別由該二第一折疊部30形成之二第一折疊單元70,以及分別由該二第二折疊部40形成之二第二折疊單元80,各該第一折疊單元70具有分別位於其二末端之二連接區塊71,該等連接區塊71係與第二折疊單元80連接而於其相接處形成該頂緣結構52之四彎折部521,詳述如下。
請參閱圖1、圖2及圖4,各該第一折疊單元70包含有分別由該紙材11之第一頂板區31及第一底板區32所形成之一第一頂板72及一第一底板73,該第一頂板72之一內長邊721及一外長邊722分別直接連接於第一側板62及第一底板73,第一底板73係疊置於第一頂板72下方。該第一頂板72具有分別由該紙材11之第一頂板區31的該二凸出段311所形成之二凸出部723,由於第一底板73的短邊(亦即第一底板區32的短邊321,如圖2所示)垂直於第一頂板72之外長邊722,且凸出部723凸出於第一底板73的短邊,因此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即形成前述之連接區塊71,換言之,本實施例之連接區塊71僅 包含有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此外,由於第一頂板72略長於第一側板62而形成出該二凸出部723,因此第一頂板72之內長邊721包含有分別位於該二凸出部723的二銜接段724,亦即該內長邊721未與第一側板62連接的區段(為了清楚地顯示出銜接段724,銜接段之標號724標示於圖2)。
各該第二折疊單元80包含有分別由該紙材11之第二頂板區41及第二底板區42所形成之一第二頂板81及一第二底板82,該第二頂板81之一內長邊811及一外長邊812分別直接連接於第二側板63及第二底板82,第二底板82係疊置於第二頂板81下方。該第二底板82具有分別由該紙材11之第二底板區42的該二凸出段421所形成之二凸出區塊821,該二凸出區塊821分別凸出於第二頂板81的二短邊813。
如圖4所示,在該頂緣結構52之各彎折部521,第一折疊單元70之連接區塊71(亦即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係貼接於第二折疊單元80之凸出區塊821,且第一頂板72之內長邊721的銜接段724(如圖2所示)係與第二頂板81之短邊813銜接。如此一來,第一頂板72之頂面與第二頂板81之頂面係相互齊平而無段差,且第一折疊單元70之連接區塊71與第二折疊單元80之凸出區塊821可穩固地相互黏固而使得該頂緣結構52具有良好之結構強度,因此,該紙製容器50不論是藉由封膜作業封閉該容置空間64或者是應用於真空包裝,該頂緣結構52都可與塑膠膜或真空收縮膜牢固地相互固定。
請參閱圖5至圖8,本創作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紙材12及紙製容器50’分別類同於前述之紙材11及紙製容器50,其主要差異在於紙材的第一、二折疊部30、40,以及由第一、二折疊部30、40所形成之紙製容器的第一、二折疊單元70、80,詳述如下。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之紙材12的第一底板區32約略與第一頂板區31等長,因此,該第一底板區32具有分別與第一頂板區31之該二凸出段311鄰接之二連接段323。此外,該第一底板區32具有一相對於該第一折線33之長邊324,各該連接段323具有一位於該長邊324的缺口325。在本實施例中,該長邊324二端分別具有一相對於該第一折線33傾斜一銳角θ之傾斜段326,該缺口325係由該傾斜段326形成。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之紙材12的第二底板區42之寬度(亦即短邊長度)將近為圖1之第二底板區42寬度的兩倍,本實施例之第二底板區42包含有一平行於該第二折線43之第二底板區折線422,以及由該第二底板區折線422所區分出之一內區塊423及一外區塊424,該內區塊423與該外區塊424形狀相互類同,惟外區塊424之寬度略小於內區塊423之寬度。
當第一折疊部30沿第一折線33向下對折時,如圖6所示,第一底板區32之連接段323及缺口325皆位於第一頂板區31之凸出段311下方,該凸出段311只有靠近連接區24的一小區塊(亦即缺口325上方的區塊)未與第一底板區32之連接段323相疊。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中第一底板區32之連接段323的缺口325不限於由傾斜段326形成,只要該缺口325可使第一頂板區31之凸出段311形成出如前述之未與第一底板區32之連接段323相疊的區塊即可。藉此,當該紙材12製成該紙製容器50’時,該第一頂板區31之凸出段311與該第一底板區32之連接段323共同形成該紙製容器50’之第一折疊單元70的連接區塊71,如圖8所示。更明確地說,該紙製容器50’之第一折疊單元70的第一底板73具有由該紙材12之第一底板區32的連接段323所形成之二連接部731,該二連接部731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71,各該連接部731具有一與第一頂板72之內 長邊721夾一銳角(亦即如圖5所示之銳角θ)之斜邊732,該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係凸出於該斜邊732。
另一方面,當第二折疊部40沿第二底板區折線422向下對折時,如圖6所示,第二底板區42之外區塊424係疊置於內區塊423下方,當第二折疊部40再沿第二折線43向下對折時,如圖7所示,第二底板區42之外區塊424及內區塊423依序疊置於第二頂板區41下方。藉此,當該紙材12製成該紙製容器50’時,如圖8所示,該紙製容器50’之第二折疊單元80具有分別由該第二底板區42之內、外區塊423、424所形成的二第二底板82,該二第二底板82凸出於第二頂板81的部分共同形成凸出區塊821。
如圖8所示,在該頂緣結構52之各彎折部521,第一折疊單元70係以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及第一底板73之連接部731貼接於第二折疊單元80之凸出區塊821。雖然在第一折疊單元70之連接區塊71疊置於第二折疊單元80之凸出區塊821上時,第一頂板72之頂面與第二頂板81之頂面有一張紙材厚度的段差,然而,由於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下方為缺口325,因此該凸出部723可受到下壓力而貼接於第二折疊單元80之凸出區塊821,並可穩固地黏固於該處。如此一來,第一頂板72之內長邊721的銜接段724(為了清楚地顯示出銜接段724,銜接段之標號724標示於圖7)仍可與第二頂板81之短邊813銜接,亦即,本實施例之第一頂板72與第二頂板81仍是以邊對邊的方式銜接,其頂面於相接處係相互齊平而無段差。
相較於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紙製容器50,本實施例之紙製容器50’的頂緣結構52上,第一頂板72之頂面與第二頂板81之頂面雖然非完全齊平,但其相接處係相互齊平而無段差,因此仍使得該頂緣結構52可與塑膠膜 或真空收縮膜牢固地相互固定。此外,相較於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折疊單元70的連接區塊71僅包含第一頂板72之凸出部723,本實施例中第一折疊單元70的連接區塊71更多了第一底板73之連接部731,此特徵可增加頂緣結構52之彎折部521的結構強度。
另一方面,相較於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第二折疊單元80僅包含單一第二底板82,本實施例中的第二折疊單元80多了一個第二底板82,此特徵亦可增加頂緣結構52之彎折部521的結構強度,並可增加第二折疊單元80的結構強度。事實上,第一折疊單元70亦能增加另一第一底板73來達到類似之功效,舉例如下。
本創作能以如圖9所示之紙材13製成類同於圖8所示之紙製容器,圖9中第一底板區32之寬度(亦即短邊長度)將近為圖5中第一底板區32之寬度的兩倍,且圖9中第一底板區32包含有一平行於該第一折線33之第一底板區折線327,以及由該第一底板區折線327所區分出之一內區塊328及一外區塊329,該內區塊328之形狀係與圖5中的第一底板區32相同,該外區塊329之形狀概與圖1中的第一底板區32相同,惟外區塊329之寬度略小於內區塊328之寬度,且外區塊329之長度短於內區塊328之長度,該內區塊328具有一自第一底板區折線327傾斜一銳角(如同圖5所示之銳角θ)地延伸至該第一底板區32末端的斜邊328a,該斜邊328a與外區塊329的短邊321形成出一缺口325,該缺口325係位於該第一底板區折線327一端且同時位於該內區塊328及該外區塊329。如此一來,該第一折疊部30能採用類同於圖6及圖7所示之第二折疊部40的折疊方式而使第一底板區32沿第一底板區折線327對折,使得內區塊328及 外區塊329形成紙製容器之第一折疊單元70的二第一底板73,進而增加彎折部521及第一折疊單元70之結構強度。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之包含有內、外區塊的第一底板區32或第二底板區42不限於採用如圖6及圖7所示之折疊方式,亦即,第一折疊部30或第二折疊部40亦可先沿第一底板區折線327或第二底板區折線422向上對折,再沿第一折線33或第二折線43向下對折,如此,使得第一底板區32之外區塊或第二底板區42之外區塊所形成之第一底板73或第二底板82疊置於最下方。
如圖10及圖11所示之紙材15、16,在第一折疊部30之第一底板區32具有連接段323而可加強彎折部521之結構強度的情況下,該連接段323亦可不具有缺口325(如圖5所示),在此情況下,該紙材之第二折疊部40可增設一墊高區44,藉以使紙製容器之第一頂板72頂面與第二頂板81頂面相互齊平而無段差,詳述如下。
如圖10所示,該紙材15之第二折疊部40係類同於圖5中的第二折疊部40,惟圖10中第二折疊部40更包含有一墊高區44,該墊高區44係鄰接於第二底板區42之一相對於該第二折線43的長邊425,該墊高區44之形狀係類同於第二頂板區41,惟墊高區44之寬度(亦即短邊長度)略小於第二頂板區41之寬度,該第二底板區42之凸出段421凸出於該墊高區44之短邊442。如此之第二折疊部40可先沿第二底板區折線422向下對折而使得墊高區44疊置於第二頂板區41下方,再沿該第二折線43向下對折而使得第二底板區42之外區塊424及內區塊423依序疊置於墊高區44下方。藉此,第二底板區42之外區塊424及內區塊423可形成紙製容器之第二折疊單元80的二第二底板82,且紙製容器之第二頂板81與第二底板82之間疊置一由該墊高區44所形成之墊高板。 如此一來,紙製容器之第二折疊單元80的凸出區塊821上方的凹口深度係與第一折疊單元70之連接區塊71同樣為紙材厚度的兩倍,因此第一折疊單元70可僅以第一底板73之連接部731貼接於第二折疊單元80之凸出區塊821,並可使得第一頂板72之頂面與第二頂板81之頂面相互齊平而無段差。
圖11之紙材16係採用另一種設計之第二折疊部40,以達成與圖10相同之功效。該紙材16之第二折疊部40係較圖1中的第二折疊部40更多了一墊高區44,以及一第二底板加強區45。該墊高區44係鄰接於第二底板區42之一相對於該第二折線43的長邊425,該墊高區44之形狀係類同於第二頂板區41,惟墊高區44之寬度(亦即短邊長度)略小於第二頂板區41之寬度,該第二底板區42之凸出段421凸出於該墊高區44。該第二底板加強區45係鄰接於該墊高區44之一相對於第二底板區42的長邊441,該第二底板加強區45之形狀係類同於第二底板區42,該第二底板加強區45具有分別凸出於該墊高區44之二短邊442的二凸出段451。如此之第二折疊部40可依序沿長邊441、長邊425及第二折線43折疊,使得墊高區44疊置於第二頂板區41下方且第二底板加強區45及第二底板區42依序疊置於墊高區44下方,而達成與圖10之紙材相同之功效。值得一提的是,該紙材16之第二折疊部40亦可不具有第二底板加強區45,如此仍可藉由墊高區44而使得紙製容器之第一頂板72頂面與第二頂板81頂面相互齊平而無段差,惟圖11所示之第二折疊部40可使得紙製容器之第二折疊單元80具有由第二底板加強區45及第二底板區42所形成之二第二底板82,進而使得第二折疊單元80具有較佳之結構強度。
最後,必須再次說明,本創作於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案之範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50:紙製容器
52:頂緣結構
521:彎折部
60:本體
62:第一側板
63:第二側板
70:第一折疊單元
71:連接區塊
72:第一頂板
721:內長邊
722:外長邊
723:凸出部
73:第一底板
80:第二折疊單元
81:第二頂板
811:內長邊
812:外長邊
813:短邊
82:第二底板
821:凸出區塊

Claims (19)

  1. 一種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包含有: 一本體,包含有一中央底板、與該中央底板連接的複數第一側板,以及與該中央底板及該等第一側板連接的複數第二側板,該中央底板與該等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共同圍出一容置空間;以及 一頂緣結構,係自該本體之一周緣延伸而出,該頂緣結構包含有: 複數第一折疊單元,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包含有一第一頂板,以及一疊置於該第一頂板下方之第一底板,該第一頂板之一內長邊及一外長邊分別直接連接於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一底板,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具有分別位於其二末端之二連接區塊,該第一頂板之內長邊包含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之二銜接段;以及 複數第二折疊單元,各該第二折疊單元包含有一第二頂板,以及一疊置於該第二頂板下方之第二底板,該第二頂板之一內長邊直接連接於該第二側板,該第二底板具有分別凸出於該第二頂板之二短邊的二凸出區塊; 其中,該等第一折疊單元之連接區塊係分別疊置於該等第二折疊單元之凸出區塊,該等第一頂板之內長邊的銜接段分別與該等第二頂板之短邊銜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頂板具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且凸出於該第一底板之二凸出部,該第一頂板之內長邊的該二銜接段分別位於該二凸出部,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僅以該第一頂板之凸出部貼接於該第二折疊單元之凸出區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底板具有垂直於該第一頂板之外長邊的二短邊,該第一頂板之凸出部係凸出於該第一底板之短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底板具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之二連接部,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頂板具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且分別凸出於該二連接部之二凸出部,該第一頂板之內長邊的該二銜接段分別位於該二凸出部,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係以該第一頂板之凸出部及該第一底板之連接部貼接於該第二折疊單元之凸出區塊。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連接部具有一與該第一頂板之內長邊夾一銳角之斜邊,該第一頂板之凸出部係凸出於該斜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底板具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之二連接部,各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頂板具有分別位於該二連接區塊且分別與該二連接部相疊之二凸出部,該第一頂板之內長邊的該二銜接段分別位於該二凸出部,各該第二折疊單元更包含有一疊置於該第二頂板與該第二底板之間的墊高板,該第二底板之凸出區塊係凸出於該墊高板,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僅以該第一底板之連接部貼接於該第二折疊單元之凸出區塊。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二折疊單元包含有疊置於該第二頂板下方之二該第二底板。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一折疊單元包含有疊置於該第一頂板下方之二該第一底板。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其中各該第二折疊單元包含有疊置於該第二頂板下方之二該第二底板。
  10. 一種用於製成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的紙材,包含有: 一本體部,包含有: 一底板區,用於形成該本體之中央底板且具有複數相對設置的第一折邊以及複數相對設置的第二折邊; 複數第一側板區,用於形成該本體之該複數第一側板,該等第一側板區分別鄰接於該等第一折邊; 複數第二側板區,用於形成該本體之該複數第二側板,該等第二側板區分別鄰接於該等第二折邊;以及 複數連接區,各該連接區鄰接於各該第一側板區與各該第二側板區之間; 複數第一折疊部,用於形成該頂緣結構之該複數第一折疊單元,各該第一折疊部具有自該第一側板區之一連接邊依序連接之一第一頂板區及一第一底板區,以及一位於該第一頂板區與該第一底板區之間的第一折線,用以沿該第一折線對折而使該第一頂板區及該第一底板區形成該第一折疊單元之第一頂板及第一底板,該第一頂板區具有分別凸出於該第一側板區之連接邊二端的二凸出段,該第一底板區具有分別與該二凸出段鄰接之二連接段或二凹口,該第一頂板區之凸出段及該第一底板區之連接段或凹口係用以形成該第一折疊單元之連接區塊;以及 複數第二折疊部,用於形成該頂緣結構之該複數第二折疊單元,各該第二折疊部具有自該第二側板區之一連接邊依序連接之一第二頂板區及一第二底板區,以及一位於該第二頂板區與該第二底板區之間的第二折線,用以沿該第二折線對折而使該第二頂板區及該第二底板區形成該第二折疊單元之第二頂板及第二底板,該第二底板區具有分別凸出於該第二頂板區之二短邊的二凸出段,用以形成該第二折疊單元之該二凸出區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一折疊部之第一底板區具有垂直於該第一折線之二短邊,以及分別位於該二短邊之所述二凹口,該第一頂板區之凸出段係凸出於該第一底板區之短邊。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一折疊部之第一底板區具有所述二連接段,以及一相對於該第一折線之長邊,各該連接段具有一位於該長邊之缺口。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紙材,其中該長邊二端分別具有一相對於該第一折線傾斜一銳角之傾斜段,該缺口係由該傾斜段形成。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一折疊部之第一底板區包含有一平行於該第一折線之第一底板區折線,以及由該第一底板區折線所區分出之一內區塊及一外區塊,用以沿該第一底板區折線對折而使該內區塊及該外區塊形成該第一折疊單元之二該第一底板,各該第一折疊部之第一底板區具有所述二連接段,各該連接段具有一位於該第一底板區折線一端且同時位於該內區塊及該外區塊之缺口。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紙材,其中該內區塊具有一自該第一底板區折線傾斜一銳角地延伸至該第一底板區末端的斜邊,且該外區塊具有一短邊,該缺口係由該內區塊之斜邊及該外區塊之短邊形成。
  16. 如請求項10至15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二折疊部之第二底板區包含有一平行於該第二折線之第二底板區折線,以及由該第二底板區折線所區分出之一內區塊及一外區塊,用以沿該第二底板區折線對折而使該第二底板區之內區塊及外區塊形成該第二折疊單元之二該第二底板。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一折疊部之第一底板區具有所述二連接段,各該第二折疊部之第二底板區具有一相對於該第二折線之長邊,各該第二折疊部更包含有一鄰接於該長邊之墊高區,該第二底板區之凸出段係凸出於該墊高區。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二折疊部之第二底板區包含有一平行於該第二折線之第二底板區折線,以及由該第二底板區折線所區分出之一鄰接於該第二頂板區的內區塊及一鄰接於該墊高區的外區塊,用以沿該第二底板區折線對折而使該第二底板區之內區塊及外區塊形成該第二折疊單元之二該第二底板。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紙材,其中各該第二折疊部更包含有一鄰接於該墊高區之一長邊的第二底板加強區,該第二底板加強區具有分別凸出於該墊高區之二短邊的二凸出段。
TW110209687U 2021-08-17 2021-08-17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TWM624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9687U TWM624638U (zh) 2021-08-17 2021-08-17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JP2022002615U JP3239366U (ja) 2021-08-17 2022-08-08 平坦に接合された紙容器およびそれに使う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9687U TWM624638U (zh) 2021-08-17 2021-08-17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4638U true TWM624638U (zh) 2022-03-21

Family

ID=8174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9687U TWM624638U (zh) 2021-08-17 2021-08-17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39366U (zh)
TW (1) TWM62463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9366U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2108B1 (ko) 중심잡기용 탭을 갖는 패킹 케이스, 절결부 세트 및 그러한 케이스를 구현하는 방법
JPH0413217B2 (zh)
TWM552014U (zh) 折疊容置盒
US20060006215A1 (en) Paper meal box
TWM624638U (zh) 無段差接合之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JP7119306B2 (ja) 包装容器への内容物の充填方法
CN101475068A (zh) 纸盒及其制作方法
NZ208724A (en) Container for liquids; bottom structure
JP7282505B2 (ja) フランジ付き紙容器
JP7175811B2 (ja) フランジ付き紙容器
JP3052411U (ja) 厚紙製ワンタッチケース
TWM615003U (zh) 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TWM651797U (zh) 轉角防漏的紙製容器以及用於製成該紙製容器的紙材
JP7455082B2 (ja) フランジ付紙容器
JP2005007634A (ja) プラスチック段ボールの接合構造
JP3247336B2 (ja) トレー状紙製容器
TWM651798U (zh) 用於紙製容器的紙製蓋子及其與紙製容器之總成
CN220786450U (zh) 一种纸盖结构
CN218228086U (zh) 一种可折叠包装纸盒
JPS6340742B2 (zh)
CN201245263Y (zh) 纸盒
JP2591606Y2 (ja) 板紙製折畳密閉容器
TWM654682U (zh) 紙容器及紙胚板材
JPS607294Y2 (ja) 水密性箱
TWM603699U (zh) 具有分格結構之紙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