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4361U - 側向反光杯系統 - Google Patents

側向反光杯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4361U
TWM624361U TW110211984U TW110211984U TWM624361U TW M624361 U TWM624361 U TW M624361U TW 110211984 U TW110211984 U TW 110211984U TW 110211984 U TW110211984 U TW 110211984U TW M624361 U TWM624361 U TW M6243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cave surface
reflecting
diffusing member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1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伊凱
Original Assignee
艾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艾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艾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1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4361U/zh
Publication of TWM624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436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側向反光杯系統包括燈板、反射件及光擴散件。燈板其上設有光源。反射件的一側位於燈板上,且反射件具有開口與反射部。此開口與光源位置對應。反射部配置以反射光源的光線。光擴散件位於反射件的另一側上。光擴散件朝向反射部的內表面具有複數個柱狀結構,這些柱狀結構配置以擴散經反射部反射之光源的光線。

Description

側向反光杯系統
本揭露是有關一種側向反光杯系統。
一般而言,汽機車在設計上會裝設不同功能的車燈,例如頭燈、霧燈、角燈與方向燈。以發光二極體(LED)作為光源的霧燈已廣泛用於汽車,根據霧燈的出光方向以及光源與反射杯的相對位置,大多為縱向、直下式出光,例如光源的出光面朝向霧燈的透光前蓋。此外,霧燈在反射杯與透光前蓋之間通常會設置內透鏡,使光源的光線先經內透鏡折射擴散後才從透光前蓋出光。然而,前述光源、內透鏡及透光前蓋為三獨立元件,這樣的配置會導致材料與組裝成本增加,整體所占的體積不易縮小,也不利於光學效率與新穎的外觀設計。
本揭露之一技術態樣為一種側向反光杯系統。
根據本揭露之一些實施方式,一種側向反光杯系統包括燈板、反射件及光擴散件。燈板其上設有光源。反射 件的一側位於燈板上,且反射件具有開口與反射部。此開口與光源位置對應。反射部配置以反射光源的光線。光擴散件位於反射件的另一側上。光擴散件朝向反射部的內表面具有複數個柱狀結構,這些柱狀結構配置以擴散經反射部反射之光源的光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開口具有相對的第一側與第二側,反射部從開口的第一側往遠離燈板的方向延伸且往開口的第二側彎折。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光擴散件具有背對內表面的外表面,且此外表面為平面或曲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反射部包括複數個反射凹面,且反射凹面朝向光擴散件且配置以反射光源的光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反射部的反射凹面與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往遠離燈板的方向逐漸減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每一柱狀結構的切線與水平線之間夾角在25度到42度的範圍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反射部包括第一反射凹面第二反射凹面與第三反射凹面,第二反射凹面的相對兩邊緣分別鄰接第一反射凹面與第三反射凹面,第二反射凹面與光源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反射凹面與光源之間的距離且小於第三反射凹面與光源之間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反射凹面與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反射凹面與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反射凹面與光擴散件 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三反射凹面與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光擴散件具有背對內表面的外表面,且此外表面為裸露的。
在本揭露上述實施方式中,由於反射件具有與光源位置對應的開口,且光擴散件的內表面具有柱狀結構,因此當光源發出光線時,光線可通過反射件的開口而傳遞至反射部,並經反射部反射而傳遞至光擴散件的柱狀結構。光擴散件的柱狀結構可擴散與折射光線,使側向反光杯系統可直接由光擴散件出光,並產生符合霧燈法規標準的光斑。光擴散件可取代傳統透光前蓋與內透鏡,單層設計可節省材料與組裝成本,有效縮小體積,還可進一步提升光學效率。此外,側向反光杯系統為側向出光的光學設計,有利於光的視覺感受(避免點光源),並可給予車燈(如霧燈)較新穎的外觀。
100:側向反光杯系統
110:燈板
112:光源
120:反射件
122:反射部
123:開口
124:第一側
125:第二側
126:第一反射凹面
127:第二反射凹面
128:第三反射凹面
130:光擴散件
131:內表面
132:柱狀結構
133:外表面
L1,L2,L3,L4,Ld:光線
θ:夾角
當與隨附圖示一起閱讀時,可由後文實施方式最佳地理解本揭露內容的態樣。注意到根據此行業中之標準實務,各種特徵並未按比例繪製。實際上,為論述的清楚性,可任意增加或減少各種特徵的尺寸。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側向反光杯系統的立體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側向反光杯系統的分解圖。
第3圖繪示第2圖之燈板與反射件組裝後反射部的第一反 射凹面反射光源之光線的示意圖。
第4圖繪示第3圖經第一反射凹面反射之光線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
第5圖繪示第3圖之反射部的第二反射凹面反射光源之光線的示意圖。
第6圖繪示第5圖經第二反射凹面反射之光線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
第7圖繪示第3圖之反射部的第三反射凹面反射光源之光線的示意圖。
第8圖繪示第7圖經第三反射凹面反射之光線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
第9圖繪示第2圖之燈板、反射件及光擴散件組裝後光源之光線經反射部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反射凹面反射與經光擴散件擴散的示意圖。
第10圖繪示第9圖經光擴散件擴散之光線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
第11圖繪示當兩個第9圖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對稱設置時經光擴散件擴散之光線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
以下揭示之實施方式內容提供了用於實施所提供的標的之不同特徵的許多不同實施方式,或實例。下文描述了元件和佈置之特定實例以簡化本案。當然,該等實例僅為實例且並不意欲作為限制。此外,本案可在各個實例 中重複元件符號及/或字母。此重複係用於簡便和清晰的目的,且其本身不指定所論述的各個實施方式及/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諸如「在......下方」、「在......之下」、「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等空間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為了便於描述之目的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圖中所示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之關係。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除了附圖中所示的定向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裝置的不同定向。裝置可經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以其他定向)並且本文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詞可同樣相應地解釋。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側向反光杯系統100的立體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側向反光杯系統100的分解圖。同時參閱第1圖與第2圖,側向反光杯系統100包括燈板110、反射件120及光擴散件130。燈板110其上設有光源112。反射件120的一側位於燈板110上,且反射件120具有開口123與反射部122。開口123與光源112位置對應。因此,光源112的光線可通過反射件120的開口123。反射件120的反射部122配置以反射光源112的光線。光擴散件130位於反射件120的另一側上。光擴散件130朝向反射部122的內表面131具有複數個柱狀結構132,這些柱狀結構132配置以擴散經反射部122反射之光源112的光線。
在本實施方式中,光源112可以為發光二極體 (LED),但並不用以此為限。燈板110上的光源112數量與反射件120的開口123數量皆為四,但並不用以限制本揭露。光擴散件130的材料可以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厚度可約為2mm。光擴散件130的柱狀結構132具有如傳統內透鏡的光擴散功能。此外,光擴散件130因具有足夠的硬度亦可提供保護與防塵的功能,應用於車燈(例如霧燈)時可作為最外層透光前蓋。
具體而言,由於反射件120具有與光源112位置對應的開口123,且光擴散件130的內表面131具有柱狀結構132,因此當光源112發出光線時,光線可通過反射件120的開口123而傳遞至反射部122,並經反射部122反射而傳遞至光擴散件130的柱狀結構132。光擴散件130的柱狀結構132可擴散與折射光線,使側向反光杯系統100可直接由光擴散件130出光,並產生符合霧燈法規標準(例如ECE R19、SAE J583)的光斑。光擴散件130可取代傳統透光前蓋與內透鏡,單層設計可節省材料與組裝成本,有效縮小體積,還可進一步提升光學效率,使亮度提升15%以上。此外,側向反光杯系統100為側向出光的光學設計,有利於光的視覺感受(避免點光源),並可給予車燈(如霧燈)較新穎的外觀。
在本實施方式中,光擴散件130具有背對內表面131的外表面133,且外表面133為裸露的且可為平面。側向反光杯系統100應用於車燈(例如霧燈)時,光擴散件 130的外表面133直接朝向車外環境,使霧燈更容易與車殼外觀搭配。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光擴散件130的外表面133也可為曲面,並不以平面為限。
應瞭解到,已敘述過的元件連接關係、材料與功效將不再重複贅述,合先敘明。在以下敘述中,將說明第1圖之側向反光杯系統100運作時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第2圖之燈板110與反射件120組裝後反射部122的第一反射凹面126反射光源112之光線L1的示意圖。同時參閱第2圖與第3圖,反射件120的開口123具有相對的第一側124與第二側125。反射部122從開口123的第一側124往遠離燈板110的方向延伸且往開口123的第二側125彎折。在本實施方式中,反射部122包括第一反射凹面126、第二反射凹面127與第三反射凹面128,第二反射凹面127的相對兩邊緣分別鄰接第一反射凹面126與第三反射凹面128,第二反射凹面127與光源112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反射凹面126與光源112之間的距離,且第二反射凹面127與光源112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三反射凹面128與光源112之間的距離。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反射部122可具有其他數量的反射凹面,並不用以限制本揭露。
第4圖繪示第3圖經第一反射凹面126反射之光線L1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同時參閱第3圖與第4圖,光源112的光線L1經反射部122的第一反射凹面126反射而照射壁面時,可在右前方30度至40度的範圍 中產生光斑。
第5圖繪示第3圖之反射部122的第二反射凹面127反射光源112之光線L2的示意圖。第6圖繪示第5圖經第二反射凹面127反射之光線L2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同時參閱第5圖與第6圖,反射部122包括第一反射凹面126、第二反射凹面127與第三反射凹面128。光源112的光線L2經反射部122的第二反射凹面127反射而照射壁面時,可在左前方10度至右前方20度的範圍中產生光斑。
第7圖繪示第3圖之反射部122的第三反射凹面128反射光源112之光線L3的示意圖。第8圖繪示第7圖經第三反射凹面128反射之光線L3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同時參閱第7圖與第8圖,反射部122包括第一反射凹面126、第二反射凹面127與第三反射凹面128。光源112的光線L3經反射部122的第三反射凹面128反射而照射壁面時,可在左前方10度至右前方10度的範圍中產生光斑。
第9圖繪示第2圖之燈板110、反射件120及光擴散件130組裝後光源112之光線L1、L2、L3經反射部122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反射凹面126、127、128反射與經光擴散件130擴散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反射件120的反射部122包括第一反射凹面126、第二反射凹面127與第三反射凹面128,第一反射凹面126、第二反射凹面127與第三反射凹面128朝向光擴散件130且配置以分別 反射光源112的光線L1、L2、L3。光擴散件130的每一柱狀結構132的切線與水平線之間夾角θ在25度到42度的範圍中。當光線L1、L2、L3傳遞至光擴散件130時,可經柱狀結構132擴散並折射出光,形成光線Ld。此外,光源112可產生直接傳遞至光擴散件130的光線L4,光線L4可經柱狀結構132擴散並折射出光,形成光線Ld。
反射部122的反射凹面與光擴散件130之間的距離往遠離燈板110的方向逐漸減小,例如第一反射凹面126與光擴散件130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反射凹面127與光擴散件130之間的距離,且第二反射凹面127與光擴散件130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三反射凹面128與光擴散件130之間的距離。
第10圖繪示第9圖經光擴散件130擴散之光線Ld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同時參閱第9圖與第10圖,反射部122包括第一反射凹面126、第二反射凹面127與第三反射凹面128。光源112的光線L1、L2、L3、L4可經光擴散件130的柱狀結構132擴散並折射出光形成光線Ld。光線Ld照射壁面時,可在左前方30度至右前方70度的範圍中產生光斑。根據第10圖的光強度分布圖,第9圖的側向反光杯系統100可作為右霧燈。
第11圖繪示當兩個第9圖之側向反光杯系統100對稱設置時經光擴散件130擴散之光線照射壁面時的光強度分布圖。當兩個第9圖之側向反光杯系統100對稱設置 且相隔一水平距離時,可得到第11圖的光強度分布圖。如此一來,兩個對稱設置的側向反光杯系統100可分別作為左霧燈與右霧燈。
前述概述了幾個實施方式的特徵,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揭露的態樣。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他們可以容易地將本揭露用作設計或修改其他過程和結構的基礎,以實現與本文介紹的實施方式相同的目的和/或實現相同的優點。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該認識到,這樣的等效構造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並且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它們可以在這裡進行各種改變,替換和變更。
100:側向反光杯系統
110:燈板
112:光源
120:反射件
122:反射部
123:開口
124:第一側
125:第二側
126:第一反射凹面
130:光擴散件
131:內表面
132:柱狀結構
133:外表面

Claims (10)

  1. 一種側向反光杯系統,包括:一燈板,其上設有一光源;一反射件,其一側位於該燈板上,且該反射件具有一開口與一反射部,該開口與該光源位置對應,該反射部配置以反射該光源的一光線;以及一光擴散件,位於該反射件的另一側上,該光擴散件朝向該反射部的一內表面具有複數個柱狀結構,該些柱狀結構配置以擴散經該反射部反射之該光源的該光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開口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該反射部從該開口的該第一側往遠離該燈板的方向延伸且往該開口的該第二側彎折。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光擴散件具有背對該內表面的一外表面,且該外表面為平面或曲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反射部包括複數個反射凹面,且該些反射凹面朝向該光擴散件且配置以反射該光源的該光線。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 反射部的該些反射凹面與該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往遠離該燈板的方向逐漸減小。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每一該些柱狀結構的切線與水平線之間夾角在25度到42度的範圍中。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反射部包括一第一反射凹面、一第二反射凹面與一第三反射凹面,該第二反射凹面的相對兩邊緣分別鄰接該第一反射凹面與該第三反射凹面,該第二反射凹面與該光源之間的距離大於該第一反射凹面與該光源之間的距離且小於該第三反射凹面與該光源之間的距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第一反射凹面與該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大於該第二反射凹面與該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第二反射凹面與該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大於該第三反射凹面與該光擴散件之間的距離。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向反光杯系統,其中該光擴散件具有背對該內表面的一外表面,且該外表面為裸 露的。
TW110211984U 2021-10-13 2021-10-13 側向反光杯系統 TWM624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1984U TWM624361U (zh) 2021-10-13 2021-10-13 側向反光杯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1984U TWM624361U (zh) 2021-10-13 2021-10-13 側向反光杯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4361U true TWM624361U (zh) 2022-03-11

Family

ID=8174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1984U TWM624361U (zh) 2021-10-13 2021-10-13 側向反光杯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4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5206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device having a lens connected to a hood
JP4311371B2 (ja) 車両用灯具
JP5567435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6236588A (ja) 光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灯具
US20030169600A1 (en) Led-type vehicular lamp having uniform brightness
US9851066B2 (en) Reflector signal lamp having a hidden light source
JP4437707B2 (ja) ライセンスプレートの照明装置
EP3176500B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KR20010049945A (ko) 소형광원모듈
US20180272921A1 (en) Light-projecting device and light cut-off structure thereof
JP5401273B2 (ja) 車両用灯具
US20170211773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JP6390396B2 (ja) Led灯具
JP2017168335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4022223A (ja) 照明装置
JP2020205147A (ja) 導光体及び車両用灯具
TWM624361U (zh) 側向反光杯系統
JP7265437B2 (ja) 車両用灯具
JP6320110B2 (ja) ライセンスランプを備えた車両用灯具
CN216383992U (zh) 侧向反光杯系统
JP2003257219A (ja) Ledを光源とする車両用灯具
JP2017228463A (ja) 車両用導光部材、車両用灯具
JPS63901A (ja) 照明装置
CN112303583A (zh) 车灯
CN215636782U (zh) 一种阅读灯具及其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