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3833U - 供氣風門 - Google Patents

供氣風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3833U
TWM623833U TW110204732U TW110204732U TWM623833U TW M623833 U TWM623833 U TW M623833U TW 110204732 U TW110204732 U TW 110204732U TW 110204732 U TW110204732 U TW 110204732U TW M623833 U TWM623833 U TW M62383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ir
frame body
supply damper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4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尊宣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生態工廠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生態工廠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生態工廠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23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3833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24F7/013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using wall or window fans, displacing air through the wall or wind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27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 B01D46/0028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provided with antibacterial or antifung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2Sound-absorb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課題] 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氣風門,其容易進行施工及過濾器的更換,且能夠隨時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換氣對象空間內。 [解決手段] 供氣風門(1),係主要以本體部(10)、罩部(20)及側面部過濾器(30)構成。本體部(10)係以第1框體(11)及第2框體(12)構成,形成於第1框體(11)與第2框體(12)之間的間隙,係發揮作為用以將從供氣通路(45)導入的外氣引導至室內的空氣導入路(14)的功能。於本體部(10)的側面,係以覆蓋空氣導入路(14)的方式,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有側面部過濾器(30)。

Description

供氣風門
本新型,係關於供氣風門。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供氣風門,其容易進行施工及過濾器的更換,且能夠隨時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換氣對象空間內。
隨著住宅往高氣密化、高隔熱化發展,若不進行充分的換氣,則二氧化碳濃度會提高,特別是於新建住宅等會有甲醛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Vapor organic composition)的濃度變得過高之情事。並且,會有因換氣不充分而導致濕度增高致使黴菌或蟎產生而引起過敏之情事。並且,作為預防近年來之以新型冠狀病毒為首之傳染病的對策,係鼓勵定期地將外氣接收至室內,以盡可能避免形成換氣不良的密閉空間。
為應付如此般之密閉空間內的空氣污染,近年來係多採用以住宅整體為對象將一定量的空氣24小時持續進行換氣之所謂24小時換氣系統。
藉由採用該24小時換氣系統,能夠在住宅內產生從居住空間(客廳、寢室等)往非居住空間(廁所、更衣室等)的空氣流動,而能夠促進室內的空氣替換以極力減少污染空氣對於人體的影響。並且,近年來,該等技術係與局部換氣有所區別而稱為「計畫換氣」或是「換氣系統」等,並開發有各種關連技術。
就該24小時換氣系統而言,形成於建築物的壁面並連通外氣與室內的連通用供氣孔係不可或缺,於該供氣孔的室內側係安裝有用以將外氣接收至室內並且調整室內溫度的供氣風門。作為該種供氣風門,例如於專利文獻1係揭示有一種供氣風門,其能夠使供氣孔的開口面積變化而調整供氣流量。
具體而言,係具備藉由操作部開閉自如的擋門板,並藉由對於操作部進行操作,使擋門板的開閉度變化,而將從供氣孔流入至室內的空氣的供氣流量可變地調整。因此,例如能夠調整為在使用供氣風門時(換氣時)使擋門板的開度為全開而增加供氣量以促進換氣,在颱風等天氣不佳時使擋門板的開度減小或全閉以限制對於室內的供氣量。
並且,專利文獻1之供氣風門,係為了防止室外的粉塵、花粉或是雨滴等之異物進入室內,而組裝有過濾器。該濾波器係以薄片狀者為一般,且係以覆蓋供氣流路的內部或供氣孔的室內側開口部的方式設置。並且,過濾器會因使用而經年劣化,或因髒污導致堵塞,故使用者藉由定期地洗淨過濾器或更換為全新的過濾器,能夠持續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室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6834號公報
[新型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就專利文獻1之供氣風門而言,過濾器的設置部位係擋門板的背面,故為了進行過濾器的清掃或更換,必須進行將擋門板從壁面卸除之作業,而導致過濾器的清掃及更換的作業繁瑣。並且,過濾器係被擋門板隨時封塞,故無法從外部目視確認過濾器的髒污程度,故使用者不會進行定期的清掃或更換,而亦成為引起過濾器堵塞的原因。
如此,若未進行過濾器的清掃或更換而引起堵塞,則即便將擋門板全開,亦無法確保原本的供氣量。因此,無法促進換氣,且因無法按照預期確保供氣量,故會有未促進室內換氣之問題。並且,專利文獻1之過濾器,係以覆蓋供氣孔的室內側開口部的方式設置,故有過濾器劣化時之供氣量的降低更為惡化之虞。
本新型係有鑑於以上問題而創作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氣風門,其容易進行施工及過濾器的更換,且能夠隨時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換氣對象空間內。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新型之供氣風門,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第1框體,係包含形成有具有大致對應於貫穿形成於建築物的壁面之供氣通路的大小之貫穿孔的凸緣部;第2框體,係以與包含框架部的前述第1框體之間形成有由預定間隙所成之空氣導入路的方式,透過連結構件以相向於前述第1框體的方式固定;罩部,係由板狀體所成,且具有於正視下覆蓋前述本體部的整體的大小;以及側面部過濾器,係以覆蓋前述空氣導入路的方式,設置為沿著前述本體部的側面裝卸自如。
在此,供氣風門係藉由具備由第1框體及第2框體所成之本體部,能夠藉由將本體部固定於室內側的壁面,將供氣風門對於貫穿壁面而形成的供氣通路進行設置。
並且,第1框體,係藉由包含形成有具有大致對應於貫穿形成於建築物的壁面之供氣通路的大小之貫穿孔的凸緣部,能夠將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通過貫穿孔導入至室內。
藉由將第2框體以與包含框架部的前述第1框體之間形成有由預定間隙所成之空氣導入路的方式,透過連結構件以相向於前述第1框體的方式固定,係在對於第1框體安裝有第2框體的狀態,於本體部的側面形成有空氣導入路。因此,能夠將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通過該空氣導入路以放射狀導入室內。
並且,藉由具備由板狀體所成,且具有於正視下覆蓋前述本體部的整體的大小的罩部,在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通過第2框體而衝撞於罩部之際,流動的方向被變更為包含上下及水平方向的放射狀而通過空氣導入路被導入室內,因此能夠提高流動的指向性,而將外氣導入至涵蓋室內各個角落的範圍。並且,罩部亦發揮掩飾本體部或供氣通路的功能,故能夠使室內空間內之設計性提升。
並且,藉由具備覆蓋空氣導入路的側面部過濾器,能夠防止外氣所包含之浮游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有害物質或雨滴流入室內。
並且,側面部過濾器,因設置於本體部的側面,故從外部亦能夠目視側面部過濾器的髒污狀態。因此,使用者能夠輕易掌握側面部過濾器的更換時機。並且,側面部過濾器,因設置為沿著本體部的側面裝卸自如,故不需卸除或分解供氣風門便能夠輕易地更換側面部過濾器。
並且,在第1框體係於貫穿孔的周圍形成有固定用構件能夠插通的固定用孔的情形,藉由將固定用構件(例如螺絲)插通於固定用孔,藉此能夠將第1框體對於室內側壁面牢固地安裝。
並且,在側面部過濾器係包含選擇氧化銅、氧化銀、氧化鐵及氧化錳之至少1種之抗病毒性金屬成分的情形,能夠使構成細菌、病毒等之污染物質的分子變性而進行殺菌及病毒的非活性化。因此,能夠將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中所含有的菌或病毒殺菌,而將清淨了的空氣導入室內。
並且,在本體部的表面係施加有隔熱處理的情形,例如即便本體部為金屬製素材所構成,亦不易受到外氣造成之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側面部過濾器的更換作業之際,即便使用者以手直接觸碰本體部,本體部的表面溫度亦保持為一定,故特別是能夠提高夏季或冬季之作業性。
並且,在本體部的表面塗布有功能性塗料的情形,例如將由抗過敏劑、抗菌劑、抗病毒劑、光觸媒、防黴劑、防污劑(撥水劑、撥油劑)、除臭劑、吸附材等所成之功能性塗料塗布於本體部的表面,藉此能夠抑制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所包含的漂浮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之有害物質附著於本體部所導致之本體部的劣化或黴菌的繁殖。
並且,在固定用孔係從第1框體的周緣的預定位置朝向貫穿孔形成的長孔的情形,能夠提高將本體部安裝於室內壁面之際的位置調整的自由度。
並且,在於第2框體具有於正視下覆蓋第2框體的正面部過濾器的情形,能夠防止外氣所包含之浮游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有害物質或雨滴流入室內。
並且,在於第2框體的框架部的預定位置形成有卡合孔,且於罩部的其中一側具有能夠卡合於卡合孔的卡合片的情形,能夠以使卡合片卡合於卡合孔之簡易的操作將罩部對於本體部進行裝卸。
並且,在於罩部從其中一側朝向另一側貫穿形成有用以將從供氣通路導入的空氣導入至室內的複數個空氣導入孔的情形,係能夠將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的一部分通過空氣導入孔導入至室內。因此,除了從本體部側面的空氣導入路導入外氣以外,亦能夠從空氣導入孔往室內導入外氣,故能夠提高外氣的導入量而促進室內的換氣。
並且,在於罩部的其中一側且大致對應於室內側開口部的位置設置有吸音材的情形,係例如能夠使外氣流入至空氣導入路之際所產生之風吹音藉由吸音材衰減。
並且,在吸音材於正視下比供氣通路的開口面積更大預定的量的情形,因能夠在大範圍對於外氣導入時之風吹音進行吸音,故能夠更加提高風吹音的衰減效果。 [新型之效果]
本新型之供氣風門,係容易進行施工及過濾器的更換,且能夠隨時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換氣對象空間內。
以下,針對本新型的實施形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進行說明,以利理解本新型。又,於各圖中為便於說明,係將在將供氣風門設置於室內的壁面的狀態下從正面觀察的狀態定義為正視,並分別將朝向上方的方向定義為上方向,將上方向的相反方向定義為下方向,將藉由上方向及下方向所表示的軸方向定義為垂直方向,將與垂直方向垂直的軸方向定義為水平方向。
[第1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本新型之第1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1的構成,根據圖1進行說明。供氣風門1,係主要以本體部10、罩部20及側面部過濾器30構成。
本體部10,係藉由將金屬素材的板材進行板金加工而成型,且係由正視下為大致正方形之第1框體11及第2框體12構成。為了防止本體部10的表面因暴露於外氣而變得過度高溫或低溫,係施加塗布隔熱塗料等之隔熱處理。
並且,本體部10的表面,取代隔熱處理或與隔熱處理一併塗布由抗菌劑、抗病毒劑、光觸媒、防黴菌劑、防汚劑(撥水劑、撥油劑)、除臭劑、吸附材等所成之功能性塗料亦可。藉由如此般塗布功能性塗料,能夠抑制從供氣通路導入的外氣所包含的漂浮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之有害物質附著於本體部所導致之本體部的劣化或黴菌的繁殖。
在此,本體部10的表面並非必需施加隔熱處理。然而,藉由施加隔熱處理,則不易受到因外氣導致之溫度變化的影響,而能夠提高進行卸除本體部10之際的更換作業或後述之側面部過濾器30的裝卸作業時之作業性。並且,特別是在外氣溫度低的冬季時,會有於本體部10的表面產生結露而成為室內之黴菌的發生源之情形,然而藉由施加隔熱處理係能夠抑制結露產生及黴菌產生。
在此,本體部10的表面並非必需塗布功能性塗料。然而,就抑制本體部的劣化或是黴菌繁殖的觀點而言,係以塗布有功能性塗料為佳。
並且,本體部10並非必需由金屬素材構成。例如能夠適當選擇樹脂素材、碳纖維素材等周知的素材。又,在採用樹脂素材或碳纖維素材的情形,因暴露於外氣而導致之表面溫度的變化較少,故施加前述之隔熱處理的必要性低。
並且,本體部10並非必需在正視下為大致正方形。本體部10的形狀雖能夠適當變更,然而為了方便說明,以下係以本體部10的形狀為正方形作為前提進行說明。
第1框體11係正視下為大致正方形,且係由安裝於室內側壁面41的凸緣面111所成,凸緣面111的外緣係具有垂直地折彎而構成的周壁部(未賦予符號)。於凸緣面11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開口面積大致對應於貫穿形成於壁面40的供氣通路45的室內側開口部43之貫穿孔112。
在此,貫穿孔112並非必需具有大致對應於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形成為比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更小或更大亦可。然而,若貫穿孔112形成為比一般的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更小,則會有產生供氣量減少而無法促進換氣,或者外氣通過貫穿孔112之際的風吹音增大的問題之虞。因此,從促進室內的換氣並且抑制風吹音的觀點而言,貫穿孔112的開口面積係形成為與一般的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大致相同或更大為佳。
於凸緣面111,在複數個部位形成有使用以將本體部10固定於室內側壁面41的固定用構件(未圖示)能夠插通的固定用孔113。固定用孔113,係如圖2所示,為從凸緣面111的四個角落朝向貫穿孔112的大致中心形成的長孔。
在此,固定用孔113並非必需為圖2所示般之長孔。例如,於貫穿孔112的周圍形成有複數個固定用構件能夠插通的圓孔亦可。然而,藉由使固定用孔113為長孔,能夠提高本體部10的安裝位置的自由度。亦即,即便為將既有的供氣風門更換為本新型之供氣風門1的情形,亦能夠流用安裝了既有的供氣風門的安裝孔以安裝本新型之供氣風門1。
並且,作為固定用孔113的位置,並非必需從凸緣面111的四個角落朝向貫穿孔112的大致中心形成,固定用孔113的位置或長度亦能夠適當變更。
又,固定用孔113,係在將供氣風門1固定於室內側壁面41之際,於作業現場由操作者進行開孔加工而形成亦可。
第2框體12,係在正視下與第1框體11為相同大小的大致正方形,且係以由具有周壁部(未賦予符號)的剖面大致L字型所成之4條框架部121所構成。於構成第2框體12的框架部121當中彼此對向的一對框架部121,係形成有共計4處之後述的罩部20的卡合片21能夠卡合之由長孔所成的卡合孔122。
在此,第2框體12並非必需以4條框架部121構成,將1條框架折彎成型而構成第2框體12亦可。
第1框體11與第2框體12,係在隔著預定的間隔對向的狀態透過連結構件13連結。連結構件13,係以將第1框體11的周壁部與第2框體12的周壁部的四個角落彼此連結的方式配置。連結構件13對於第1框體11及第2框體12的固定,係例如藉由螺栓螺絲或焊接等之周知的固定手段所固定。
形成於第1框體11與第2框體12之間的間隙,係發揮作為用以將從供氣通路45導入的外氣引導至室內的空氣導入路14的功能。亦即,供氣通路45導入的外氣,係通過該空氣導入路14,往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以放射狀排出,使外氣遍佈室內的各個角落。
在此,第1框體11、第2框體12及連結構件13並非必需各自構成為不同個體。例如,使第1框體11、第2框體12及連結構件13全部一體成型亦可。或者,第1框體11與連結構件13一體成型而僅第2框體12成型為不同個體亦可,第2框體12與連結構件13一體成型而僅第1框體11成型為不同個體亦可。
罩部20,係作為板狀體之裝飾材,且係在正視下比本體部10稍大的大致正方形。於罩部20的背面(在對於本體部10的設置狀態下朝向壁面40的方向),安裝有由具有能夠卡合於第2框體12的卡合孔122之卡合片21的方形框所成的基台22。
卡合片21,係側視下大致L字型的鉤狀,因能夠將卡合片21的前端一邊插入至卡合孔122一邊往下方壓下而藉此卡合於卡合孔122,故不需使用另外的固定手段,便能夠將罩部20對於本體部10固定。並且,在將罩部20從本體部10卸除之際,將罩部20暫時往上方舉起並拔出,藉此能夠將罩部20從本體部10輕易地卸除。
在此,作為罩部20與本體部10的固定方法,係不限於將卡合片21卡合至卡合孔122的形態。例如使用螺絲或磁鐵等其他的固定手段將罩部20與本體部10固定亦可。然而,就裝卸作業的簡易化之觀點而言,作為罩部20與本體部10的固定方法,係將卡合片21卡合至卡合孔122的形態為佳。
與罩部20的背面為相反面的表面,係以在將供氣風門1安裝於室內側壁面41的狀態下不會與室內的設計性有違和感的方式,施加有例如與室內側壁面41調和的色彩或圖樣等之設計。
於本體部10的側面,係以覆蓋空氣導入路14的整體的方式,設置有用以防止外氣所包含之浮游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有害物質或雨滴流入室內的側面部過濾器30。側面部過濾器30,係例如為薄的薄片狀且以不織布構成,對於材質並未特別限定。
側面部過濾器30對於本體部10的安裝,係例如構成為能夠藉由魔鬼氈(未圖示)裝卸。具體而言,係分別於本體部10安裝魔鬼氈的鉤狀側,於側面部過濾器30安裝魔鬼氈的環狀側,而能夠將側面部過濾器30對於本體部10裝卸自如。
並且,於本體部10的框體12,以正視下覆蓋第2框體12的開口部的整體的方式設置有正面部過濾器60。正面部過濾器60,係藉由以與前述之側面部過濾器30相同的素材構成,夠防止外氣所包含之浮游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有害物質或雨滴流入室內。
正面部過濾器60對於本體部10的安裝,係例如構成為與前述側面部過濾器30同樣地能夠藉由魔鬼氈(未賦予符號)裝卸。具體而言,係分別於第2框體12的框架部121安裝魔鬼氈的鉤狀側,於正面部過濾器60安裝魔鬼氈的環狀側,而能夠將正面部過濾器60對於第2框體12的框架部121裝卸自如。
在此,作為側面部過濾器30及正面部過濾器60的安裝方法,並非必需使用前述之魔鬼氈。例如能夠從使用黏著膠帶等之周知的安裝方法適當選擇。
並且,並非必需設置正面部過濾器60。然而,藉由設置正面部過濾器60,能夠與側面部過濾器30一起以2階段捕捉外氣所包含之浮游於空氣中的粉塵、花粉、PM2.5等有害物質或雨滴,藉此能夠將更為清淨的空氣導入室內。
如此,因側面部過濾器30係沿著本體部10的側面設置,故使用者不需分解供氣風門1便能夠輕易地目視確認側面部過濾器30的髒污程度。因此,不會有忘記清掃或更換側面部過濾器30之虞而會定期實施清掃或更換,故能夠隨時將新鮮的外氣導入至室內以促進換氣。並且,於進行側面部過濾器30的更換作業時,不需分解供氣風門1,而僅需使魔鬼氈裝卸便能夠輕易更換,故能夠使側面部過濾器30的更換作業所需的時間大幅縮短。
又,於側面部過濾器30及正面部過濾器60,含有作為抗病毒性金屬成分的氧化銅亦可。如此,藉由使側面部過濾器30及正面部過濾器60含有抗病毒性金屬成分,能夠使從空氣導入路14導入的外氣中所含有的細菌或病毒非活性化。亦即,作為銅的氧化物之氧化銅,即便在未進行光的照射及加熱的常溫常壓下,亦會隨氧化數成為具有不成對電子的狀態(自由基)。
自由基的不成對電子係基本上不穩定,且已知會對於接觸該自由基的原子、分子等奪取或賦予電子。因此,自由基能夠使構成細菌、病毒等之污染物質的分子變性而進行殺菌及病毒的非活性化。
在此,並非必需使用氧化銅作為抗病毒性金屬成分。例如,能夠自氧化銀、氧化鐵、及氧化錳當中選擇其中一者。然而,根據創作者評估的結果,確認到氧化銅的抗病毒效果最高。
又,本新型之實施形態的供氣風門1,因空氣導入路14為隨時開放狀態,故係隨時從空氣導入路14導入有外氣的構成,然而亦可運用於例如藉由差壓使罩部20滑移移動而使空氣導入路14開閉的類型,或由使用者操作使罩部20滑移移動而使空氣導入路14開閉的類型。
圖3,係表示供氣風門1對於壁面40的安裝狀態的側視圖。於貫穿形成於壁面40的供氣通路45內嵌設有管50,供氣風門1係以使形成於本體部10的貫穿孔112與作為管50的其中一端側之開口相匹配的方式設置於室內側壁面41。又,於管50的另一端且室外側壁面42設置有風道70。
如此,從風道70導入並通過供氣通路45的外氣,係從貫穿孔112通過空氣導入路14往室內以放射狀被導入。此時,外氣所包含之粉塵、花粉、PM2.5等有害物質或雨滴會被側面部過濾器30及正面部過濾器60捕捉,故能夠對於室內隨時導入清淨了的外氣,而能夠促進密閉空間內的換氣。
[第2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本新型之第2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1a的構成,根據圖4及圖5進行說明。又,於以下之說明中,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的構成部分,係於圖式中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於第2實施形態中,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係於罩部20貫穿形成有用以將從供氣通路45導入的空氣導入至室內的由複數個小孔所成的空氣導入孔23。藉由該構成,除了形成於本體部10的側面的空氣導入路14以外,亦能夠從空氣導入孔23往室內導入外氣,故能夠使供氣量增大而促進室內的換氣。
空氣導入孔23,係形成在大致對應於室內側開口部43的位置,藉此能夠將從供氣通路45導入的外氣更有效率地引導至室內。又,使空氣導入孔23形成於罩部20的整面亦可。
如以上般,運用了本新型之供氣風門,係容易進行施工及過濾器的更換,且能夠隨時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換氣對象空間內。
[第3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本新型之第3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1b的構成,使用圖6進行說明。又,於以下之說明中,對於與其他實施形態共通的構成部分,係於圖式中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於第3實施形態中,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係於罩部20的背面側且大致對應於室內側開口部43的位置設置有吸音材80。吸音材80係多孔質型吸音材,例如能夠自玻璃棉、聚胺海綿材或是毛氈等之素材適當選擇。並且,吸音材80係具有在正視下例如比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更大預定程度的面積。
一般而言,在外氣通過供氣通路45流入至室內之際,於通過供氣通路45之際會產生風吹音,然而藉由將吸音材80設置於罩部20的背面側,能夠藉由吸音材80使外氣導入時之風吹音衰減。
並且,在於吸音材80的前方(本體部10側)設置有正面部過濾器60的情形,於導入外氣之際所產生的風吹音,會首先藉由正面部過濾器60衰減。接著,穿透正面 部過濾器60的風吹音會藉由吸音材80衰減,並進一步藉由側面部過濾器30衰減。
特別是,罩部20,係面積在正視下比正面部過濾器60(本體部10)更大,故通過正面部過濾器60的風吹音,係於室內側壁面41與罩部20之間沿著室內側壁面41以放射狀釋出。因此,能夠防止藉由吸音材80等衰減了的風吹音直接傳達至室內,故能夠更加提高風吹音的衰減效果。並且,從室內通過供氣風門1b洩漏至室外的室內聲響,亦能夠獲得相同的衰減效果,故以防止室內聲響洩漏至外部之保護隱私的觀點而言亦屬有效。
在此,吸音材80於正視下的面積並非必需比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更大預定的量,然而藉由比室內側開口部43的開口面積更大預定的量,係能夠在大範圍對於外氣導入時之風吹音進行吸音,故能夠更加提高風吹音的衰減效果。
在此,並非必需具有正面部過濾器60,然而該正面部過濾器60不僅能夠如前述般使風吹音有效地衰減,並且藉由將正面部過濾器60設置於吸音材80的正面側(外氣的上游側),能夠避免吸音材80直接暴露於外氣所含有的粉塵、花粉、PM2.5等之有害物質或雨滴,故能夠防止吸音材80劣化。
以上之本新型之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的構成,於各實施形態中,雖以將供氣風門設於分隔外部空間與內部空間的壁面為前提進行說明,然而藉由於分隔內部空間之壁面設置供氣風門,將空氣從換氣完畢之其中一方的起居空間接收至需要換氣之另一方的起居空間亦可。
如以上所述,本新型之供氣風門,係容易進行施工及過濾器的更換,且能夠隨時將新鮮的空氣接收至換氣對象空間內。
1,1a,1b:供氣風門 10:本體部 11:第1框體 111:凸緣面 112:貫穿孔 113:固定用孔 12:第2框體 121:框架部 122:卡合孔 13:連結構件 14:空氣導入路 20:罩部 21:卡合片 22:基台 23:空氣導入孔 30:側面部過濾器 40:壁面 41:室內側壁面 42:室外側壁面 43:室內側開口部 44:室外側開口部 45:供氣通路 50:管 60:正面部過濾器 70:風道 80:吸音材
[圖1]係本新型之第1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a)係整體外觀圖,(b)係分解圖。 [圖2]係本新型之第1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的正視圖。 [圖3]係本新型之第1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的側視圖。 [圖4]係本新型之第2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a)係整體外觀圖,(b)係分解圖。 [圖5]係本新型之第2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的側視剖面圖。 [圖6]係本新型之第3實施形態之供氣風門的側視剖面圖。
1:供氣風門
10:本體部
11:第1框體
12:第2框體
13:連結構件
14:空氣導入路
20:罩部
21:卡合片
22:基台
30:側面部過濾器
60:正面部過濾器
111:凸緣面
112:貫穿孔
121:框架部
122:卡合孔

Claims (11)

  1. 一種供氣風門,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第1框體,係包含形成有具有大致對應於貫穿形成於建築物的壁面之供氣通路的大小之貫穿孔的凸緣部;第2框體,係以與包含框架部的前述第1框體之間形成有由預定間隙所成之空氣導入路的方式,透過連結構件以相向於前述第1框體的方式固定;罩部,係由板狀體所成,且具有於正視下覆蓋前述本體部的整體的大小;以及側面部過濾器,係以覆蓋前述空氣導入路的方式,設置為沿著前述本體部的側面裝卸自如。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於前述第1框體,係在前述貫穿孔的周圍形成有固定用構件能夠插通的固定用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前述側面部過濾器,係包含選擇氧化銅、氧化銀、氧化鐵及氧化錳之至少1種之抗病毒性金屬成分。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前述本體部的表面施加有隔熱處理。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於前述本體部的表面塗布有功能性塗料。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前述固定用孔,係從前述第1框體的周緣的預定位置朝向前述貫穿孔形成的長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於前述第2框體,係具有於正視下覆蓋該第2框體的正面部過濾器。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於前述第2框體的前述框架部的預定位置形成有卡合孔,於前述罩部的其中一側,係具有能夠卡合於前述卡合孔的卡合片。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於前述罩部,從其中一側朝向另一側貫穿形成有用以將從前述供氣通路導入的空氣導入至室內的複數個空氣導入孔。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於前述罩部的其中一側且大致對應於前述供氣通路的室內側開口部的位置,係設置有吸音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供氣風門,其中,前述吸音材,係在正視下比前述供氣通路的開口面積更大預定程度。
TW110204732U 2020-10-06 2021-04-28 供氣風門 TWM6238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37898 WO2022074741A1 (ja) 2020-10-06 2020-10-06 給気レジスタ
WOPCT/JP2020/037898 2020-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3833U true TWM623833U (zh) 2022-03-01

Family

ID=77176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4732U TWM623833U (zh) 2020-10-06 2021-04-28 供氣風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KR (1) KR20220000836U (zh)
CN (1) CN219934189U (zh)
DE (1) DE212020000491U1 (zh)
FR (1) FR3114869B3 (zh)
TW (1) TWM623833U (zh)
WO (1) WO20220747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33330Y1 (zh) * 1969-06-18 1971-11-17
JPS5534510Y2 (zh) * 1977-10-19 1980-08-15
JPS6431941U (zh) * 1987-08-21 1989-02-28
JPH0723791B2 (ja) * 1987-09-30 1995-03-15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付き換気扇
JPH0429737U (zh) * 1990-07-05 1992-03-10
JP4421794B2 (ja) * 2001-07-13 2010-0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用の室内カバー
JP2005161023A (ja) * 2003-03-04 2005-06-23 Daikin Ind Ltd 空気清浄部材および空気清浄ユニット
JP2005016834A (ja) 2003-06-26 2005-01-20 Daiken Plastics Kk 換気用レジスタ
KR101398037B1 (ko) * 2012-08-02 2014-05-27 동 규 김 환기 시스템
JP6480700B2 (ja) * 2014-10-07 2019-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12020000491U1 (de) 2021-07-21
WO2022074741A1 (ja) 2022-04-14
CN219934189U (zh) 2023-10-31
FR3114869A3 (fr) 2022-04-08
KR20220000836U (ko) 2022-04-19
FR3114869B3 (fr)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7018B1 (ko) 청정 공기 공급기를 지지하기 위한 지지 플레이트, 청정 공기 공급기가 설치되는 창틀, 및 창틀에 형성된 천공홀을 막는 마개
KR101864160B1 (ko) 창문 실내외 겸용 공기청정기
CN103298494B (zh) 空气净化系统
CN108194987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KR101598756B1 (ko) 미세먼지 차단용 필터
WO2005040540A1 (en) Automatic air purifying windows
JP3229686U (ja) クリーン工場のための空気清浄調和用小型ヒュームフード
CN205532049U (zh) 防雾霾建筑窗户
JP2006280906A (ja) 空調器具吸排気口用脱臭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23833U (zh) 供氣風門
JP2019023520A (ja) 消臭ウェザーカバー
KR100980199B1 (ko) 창호용 환기장치의 장착연결구조
JP3242963U (ja) 給気レジスタ
CN106247519A (zh) 一种过滤式通风系统
KR20200134051A (ko) 창문 설치형 공기정화 겸용 환기장치
WO2019194333A1 (ko) 청정 공기 공급기, 청정 공기 공급기를 지지하기 위한 지지 플레이트, 청정 공기 공급기가 설치되는 창틀, 및 창틀에 형성된 천공홀을 막는 마개
CN206131296U (zh) 一种除甲醛过滤动力通风器
CN205481389U (zh) 一种窗式除霾新风空气净化器
KR100598130B1 (ko) 여과환기시스템
KR101360504B1 (ko) 필터링 기능이 구비된 창호용 환기장치
KR20190109040A (ko) 창문형 공기 청정기
CN211177287U (zh) 一种内窗式高效新风净化换气机
RU182606U1 (ru) Воздухозаборник приточной вентиляции
CN20829603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JP5920963B2 (ja) 給排水管と防虫ネットとを備えた冷却用パッ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