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6780U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6780U
TWM616780U TW110203578U TW110203578U TWM616780U TW M616780 U TWM616780 U TW M616780U TW 110203578 U TW110203578 U TW 110203578U TW 110203578 U TW110203578 U TW 110203578U TW M616780 U TWM616780 U TW M6167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ection
block
connector accord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3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孫偉哲
彭聖文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3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678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678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包含一外殼、一鎖扣件、一連接環,及一拉帶。外殼界定出一通道。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外殼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一連接於該鎖扣段的致動段,及一由該致動段後端反折而成的鉤扣段。連接環被該鉤扣段所鉤扣。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環,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藉此,能防止該拉帶被拉動的過程中被割傷或割裂,從而能提升該拉帶的使用壽命。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鎖定及解鎖結構的連接器。
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8797273U案揭露一種拉帶解鎖式線纜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鎖扣件及一拉帶。該殼體一側開設有一拉帶孔。該鎖扣件的一延伸部上開設有一連接孔。該拉帶穿過該拉帶孔並與該連接孔固定連接。使用時用手拉該拉帶,以帶動該鎖扣件解鎖。由於該殼體界定出該拉帶孔的孔緣以及該鎖扣件界定出該連接孔的孔緣皆尖銳鋒利,因此,該拉帶被拉動時與前述孔緣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很容易割傷甚至是割裂該拉帶。
因此,本新型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克服先前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點的連接器。
於是,本新型連接器,包含一外殼、一鎖扣件、一連接環,及一拉帶。
外殼界定出一通道。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外殼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一連接於該鎖扣段的致動段,及一由該致動段後端反折而成的鉤扣段。連接環被該鉤扣段所鉤扣。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環,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環具有一與該拉帶連接的光滑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環是以一圓柱形的金屬桿彎折而成。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具有一對應該通道且位於該鉤扣段後方的桿體,該桿體的高度低於該鉤扣段的高度,該桿體為圓桿,該拉帶還具有一連接於該連接部與該拉動部之間且穿設於該通道並能抵接於該桿體底端的帶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塊體與一第二塊體,該第一塊體形成有一第一孔,該第二塊體形成有一第二孔,該第一孔為貫孔,該第二孔為貫孔或盲孔,該桿體設置成通過該第一塊體的該第一孔插置於該第二塊體的該第二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塊體與一第二塊體,該第一塊體與該第二塊體相向的一側各自形成有一盲孔,該桿體兩端分別穿設於該第一塊體的該盲孔及該第二塊體的該盲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還具有兩個相間隔的懸臂,該第一塊體及該第二塊體分別凸設於該等懸臂後側且分別鄰近該等懸臂自由端。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具有一前殼體,及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後殼體,該桿體設置於該後殼體並與該後殼體界定出該通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含一設置於該外殼的電路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含多條電性連接該電路板的線纜。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具有一與該電路板平行的對接板。
於是,本新型連接器,包含一外殼、一鎖扣件,及一拉帶。
外殼界定出一通道並具有一前殼體、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後殼體,及一由該後殼體朝上並朝前延伸而出的彈性臂,該彈性臂的自由端處具有一連接桿部。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及一連接於該鎖扣段且位於該連接桿部下方的致動段。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桿部,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桿部具有一光滑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桿部為方桿,該光滑外表面具有四個倒圓角面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前殼體與該後殼體界定出該通道,該後殼體具有一對應該通道的倒圓角面,該拉帶還具有一連接於該連接部與該拉動部之間且穿設於該通道並能抵接於該倒圓角面的帶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通道的高度低於該連接桿部的高度。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拉帶被拉動時透過該連接部拉動該連接桿部使其下壓該鎖扣件的該致動段,以連動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於是,本新型連接器,包含一外殼、一鎖扣件、一連接塊,及一拉帶。
外殼界定出一通道。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外殼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及一連接於該鎖扣段的致動段,該致動段具有一卡扣部。連接塊形成有一供該致動段插置的插槽,及一與該插槽連通供該卡扣部卡扣的凹槽,該連接塊具有一位於該插槽後方的連接桿部。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桿部,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桿部具有一光滑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桿部為方桿,該光滑外表面具有四個倒圓角面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殼具有一前殼體,及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後殼體,該前殼體與該後殼體界定出該通道,該後殼體具有一對應該通道的倒圓角面,該拉帶還具有一連接於該連接部與該拉動部之間且穿設於該通道並能抵接於該倒圓角面的帶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塊具有一面向該插槽的內表面,該內表面凹陷形成該凹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塊具有一面向該插槽的上板體,該凹槽為一上下貫穿該上板體的貫穿槽,該卡扣部為一朝前並朝上傾斜延伸的傾斜片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塊具有一下板體,及一與該下板體相間隔的上板體,該上板體及該下板體位於該插槽上下側,該上板體具有該內表面,及一相反於該內表面的外表面,該凹槽為一由該內表面凹陷至該外表面的貫穿槽,該致動段具有一插置於該插槽的插置部,該卡扣部為一由該插置部朝前並朝上傾斜延伸而出的傾斜片體。
本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功效:由於該連接環、該彈性臂的該連接桿部,以及該連接塊的該連接桿部皆不具有鋒利邊,且該桿體以及該後殼體皆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拉帶被拉動的過程中該連接部及該帶體不會被割傷或割裂,從而能提升該拉帶的使用壽命。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圖2及圖3,本新型連接器100的第一實施例,包含一外殼1、一電路板2、多條線纜3、一鎖扣件4、一連接環5,及一拉帶6。
該外殼1具有一前殼體11、一後殼體12,及一桿體13。該前殼體11由例如塑膠的絕緣材質所製成並具有一對接板111,及兩個側壁112。該等側壁112沿一左右方向Y相間隔,該等側壁112分別位於該對接板111相反側並與其相間隔。該前殼體11頂部形成有一用以供該鎖扣件4容置的容置槽114。該前殼體111的後端部形成有一收容槽115及多個與該收容槽115連通的卡孔113。
該後殼體12由例如塑膠的絕緣材質所製成並具有一底壁121、兩個側壁122、兩個懸臂123、一第一塊體124,及一第二塊體125。該等側壁122分別形成於該底壁121相反側且凸伸出該底壁121頂面並沿該左右方向Y相間隔,該等側壁122與該底壁121容置於該收容槽115內。各該側壁122外側具有兩個沿一上下方向Z相間隔的卡塊126,該等卡塊126分別卡扣於對應的該等卡孔113內,使得該後殼體12連接於該前殼體11並定位於該收容槽115內。該等懸臂123分別由該等側壁122後端沿該左右方向Y朝內延伸,該等懸臂123沿該左右方向Y相間隔且位於該前殼體11後端。該第一塊體124及該第二塊體125分別凸設於該等懸臂123後側且分別鄰近該等懸臂123自由端,該第一塊體124與該第二塊體125沿該左右方向Y相間隔。該第一塊體124形成有一第一孔127,該第二塊體125形成有一與該第一孔127位置對應的第二孔128。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孔127為一沿該左右方向Y延伸的貫孔,該第二孔128同樣為一沿該左右方向Y延伸的貫孔。
該桿體13設置成通過該第一塊體124的該第一孔127插置於該第二塊體125的該第二孔128,使得該桿體13能同時穿設於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該桿體13底端以及該第一塊體124與該第二塊體125之間共同界定出一用以供該拉帶6穿設的通道14。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皆為一圓形孔,該桿體13為一圓桿。該桿體13例如透過緊配合方式穿設於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以避免該桿體13脫離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
需說明的是,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二塊體125的該第二孔128也可為盲孔,不以貫孔為限。
該電路板2設置於該外殼1的該前殼體11且沿該上下方向Z與該對接板111相間隔並平行於該對接板111。該等線纜3設置於該前殼體11且電性連接於該電路板2。
本第一實施例的該鎖扣件4是以一如金屬材質所製成的獨立結構件為例,其具有一連接段41、一鎖扣段42、一致動段43,及一鉤扣段44。該連接段41設置於該容置槽114內且固定地連接該前殼體11。該鎖扣段42由該連接段41朝後延伸。該致動段43連接於該鎖扣段42後端且由該鎖扣段42後端朝後並朝上傾斜延伸而出。該鉤扣段44由該致動段43後端朝上並朝前反折而成。該鉤扣段44例如呈彎曲狀並界定出一容置槽441,及一連通於該容置槽441前端的開口442。該容置槽441為一圓形槽。該開口442沿該上下方向Z所取的寬度小於該容置槽441沿該上下方向Z所取的寬度。該鉤扣段44具有一對應於該開口442頂端的自由端443。
需說明的是,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鎖扣件4的該連接段41也可以是一體構造於該前殼體11而與其共同構成一體式構造,此時,該鎖扣件4的材質與該前殼體11的絕緣材質相同。該鎖扣件4不以獨立結構件為限。
本第一實施例的該連接環5是以一圓柱形的金屬桿彎折而成,該連接環5具有一後桿體51、兩個分別由該後桿體51左右端朝前並朝上延伸的側桿體52,及兩個分別由該等側桿體52前端沿該左右方向Y朝內延伸的前桿體53。該後桿體51、該等側桿體52及該等前桿體53共同界定出一穿孔54。該後桿體51具有一光滑外表面511,該光滑外表面511為一圓周面。該等前桿體53沿該左右方向Y相間隔,且各該前桿體53的直徑大於該鎖扣件4的該開口442沿該上下方向Z所取的寬度。該等前桿體53之間形成有一開縫55。
欲將該連接環5組裝於該鎖扣件4的該鉤扣段44時,先將該等前桿體53移至該鉤扣段44的該開口442前方。隨後,施力將該鉤扣段44的該自由端443往上扳動,使該鉤扣段44彎曲變形並蓄積復位彈力。接著,將該鉤扣段44穿設於該連接環5的該穿孔54,並且將該等前桿體53經由該開口442穿入該容置槽441內。最後,釋放該自由端443,使得該鉤扣段44藉由蓄積的彈力回彈復位並鉤扣於該等前桿體53。或者,將未捲曲成彎曲狀前的該鉤扣段44伸入該連接環5的該穿孔54後,隨後繞著該等前桿體53捲曲成彎曲狀以形成該鉤扣段44,而將該連接環5組裝於該鎖扣件4的該鉤扣段44。由於該鎖扣件4的該開口442沿該上下方向Z所取的寬度小於各該前桿體53的直徑,因此,能防止各該前桿體53經由該開口442脫離該容置槽441。其中,該外殼1的該桿體13位於該鉤扣段44及該連接環5後方,且該桿體13沿該上下方向Z的高度低於該鉤扣段44及該連接環5沿該上下方向Z的高度。
需說明的是,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連接環5的該開縫55也可以是形成於該後桿體51以將其區隔成兩個相間隔的桿部,或者是形成於該等側桿體52其中一者以將其區隔成兩個相間隔的桿部,不以形成於該等前桿體53之間為限。此外,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又一實施態樣中,該連接環5也可以是該等前桿體53連接在一起而不形成有該開縫55的封閉式結構,不以形成有該開縫55的方式為限。
該拉帶6具有一穿設於該通道14的帶體61,及分別連接於該帶體61前後端且位於該通道14外的一連接部62與一拉動部63。該連接部62呈環狀,其穿設於該連接環5的該穿孔54並套設連接於該後桿體51的該光滑外表面511。該拉動部63用以供使用者握持及拉動。
使用者施力將該拉動部63往後拉動時,該帶體61抵接於該桿體13底端並相對於該桿體13向後滑移,該連接部62則相對於該連接環5的該後桿體51樞轉並將其下拉。該連接環5被下拉時會透過該等前桿體53將該鉤扣段44下壓使該鉤扣段44帶動該致動段43下移,藉此,使得該致動段43能連動該鎖扣段42朝下移動至一解鎖位置。
由於該連接環5為圓柱形的金屬桿且該後桿體51的該光滑外表面511為圓周面而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連接部62能夠順暢地相對於該後桿體51樞轉,並能避免該連接部62與該後桿體51摩擦接觸的過程中被該割傷或割裂。此外,由於該桿體13也是圓桿且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帶體61能夠順暢地相對於該桿體13滑動,並能避免該帶體61與該桿體13摩擦接觸的過程中被該割傷或割裂。
參閱圖4,本新型連接器200的第二實施例,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不同處在於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的結構。
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塊體124與該第二塊體125相向的一側,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皆為盲孔。此外,本第二實施例的該桿體13長度小於第一實施例的該桿體13長度。欲將該桿體13組裝於該第一塊體124與該第二塊體125時,例如先將其中一個該懸臂123往後扳動使其相對於連接的該側壁122彎折變形並帶動該第一塊體124後移,隨後將該桿體13其中一端插入該第一塊體124的該第一孔127內。接著,將另一個該懸臂123往後扳動使其相對於連接的該側壁122彎折變形並帶動該第二塊體125後移,隨後將該桿體13另一端插入該第二塊體125的該第二孔128內。之後,釋放該等懸臂123使其分別帶動該第一塊體124及該第二塊體125復位,該桿體13兩端便能分別穿設於該第一孔127及該第二孔128內。
參閱圖5,本新型連接器300的第三實施例,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不同處在於該外殼1的結構及該拉帶6的連接方式。
參閱圖6、圖7及圖8,該外殼1的該後殼體12具有一連接於該等側壁122之間的頂壁129。該頂壁129間隔位於該前殼體11頂部後方,該頂壁129與該前殼體11頂部共同界定出供該拉帶6的該帶體61穿設的該通道14。該頂壁129底部前端處具有一對應該通道14的倒圓角面130,該倒圓角面130用以供該帶體61抵接。
該外殼1還具有一由該後殼體12的該頂壁129朝上並朝前延伸而出的彈性臂15,該彈性臂15一體構造地連接於該頂壁129而與該後殼體12共同構成一體式構造。該彈性臂15倒L型並具有一由該頂壁129朝上延伸的第一臂體151,及一由該第一臂體151頂端朝前延伸且間隔位於該頂壁129上方的第二臂體152。該第二臂體152形成有一上下貫穿的穿孔153。該第二臂體152的自由端處具有一對應於該穿孔153前端的連接桿部154。該連接桿部154位於該鎖扣件4的該致動段43上方並與其相間隔一段適當距離。該連接桿部154的高度高於該通道14的高度並位於該通道14前斜上方。具體而言,該連接桿部154為一方桿並具有一光滑外表面155,該光滑外表面155具有四個倒圓角面部156,該等倒圓角面部156分別位於該連接桿部154的四個角隅處。
該拉帶6的該連接部62穿設於該彈性臂15的該穿孔153且套設連接於該連接桿部154的該光滑外表面155。使用者施力將該拉動部63往後拉動時,該帶體61抵接於該後殼體12的該倒圓角面130並相對於該倒圓角面130向後滑移,該連接部62則相對於該連接桿部154樞轉並將其下拉。該連接桿部154被下拉時會促使該第二臂體152相對於該第一臂體151向下彎折變形並蓄積復位彈力。當該連接桿部154及套設於其上的該連接部62接觸到該鎖扣件4的該致動段43時會下壓該致動段43,以使該致動段43連動該鎖扣段42朝下移動至該解鎖位置。
由於該連接桿部154的該光滑外表面155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連接部62能夠順暢地相對於該連接桿部154樞轉,並能避免該連接部62與該連接桿部154摩擦接觸的過程中被該割傷或割裂。此外,由於該後殼體12的該倒圓角面130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帶體61能夠順暢地相對於該後殼體12的該頂壁129滑動,並能避免該帶體61與該頂壁129摩擦接觸的過程中被該割傷或割裂。
需說明的是,在本第三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連接桿部154也可為一圓形桿,不以方桿為限。
參閱圖9,本新型連接器400的第四實施例,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三實施例相同,不同處在於該鎖扣件4的結構及該拉帶6的連接方式。
參閱圖9、圖10及圖11,本第四實施例的該外殼1的該後殼體12結構與該第三實施例的該後殼體12結構類似,該後殼體12同樣與該前殼體11頂部共同界定出該通道14,且該後殼體12的該頂壁129同樣具有該倒圓角面130。
該鎖扣件4的該致動段43例如透過沖壓彎折加工方式所製成並具有一插置部431,及一卡扣部432。該插置部431為一呈框形的片體並具有一後片部433。該卡扣部432為一由該後片部433前端朝前並朝上傾斜延伸而出且被該插置部431所圍繞的傾斜片體。
該連接器400還包含一連接塊7,該連接塊7具有一後塊體71、一下板體72,及一上板體73。該後塊體71形成有一上下貫穿的穿孔711。該後塊體71的後端處具有一對應於該穿孔711後端的連接桿部712。該連接桿部712的高度高於該通道14的高度並位於該通道14上方。具體而言,該連接桿部712為一方桿並具有一光滑外表面713,該光滑外表面713具有四個倒圓角面部714,該等倒圓角面部714分別位於該連接桿部712的四個角隅處。
該上板體73及該下板體72由該後塊體71朝前延伸而出且沿該上下方向Z相間隔,該上板體73、該下板體72及該後塊體71共同界定出一位於該連接桿部712前方的插槽74,該插槽74開口朝前用以供該致動段43插置。該上板體73具有一面向該插槽74的內表面731,及一相反於該內表面731的外表面732。該內表面731朝該外表面732方向凹陷形成一與該插槽74連通用以供該卡扣部432卡扣的凹槽733。在本第四實施例中,該凹槽733為一由該內表面731凹陷至該外表面732而上下貫穿該上板體73的貫穿槽。
欲將該連接塊7組裝於該鎖扣件4的該致動段43時,先將該插置部431的該後片部433對齊於該插槽74前方。隨後,將該插置部431向後移動並插置於該插槽74內。當該卡扣部432移動過程中接觸該上板體73前端且被其阻擋時,該上板體73施予該卡扣部432的分力會促使該卡扣部432相對於該後片部433向下彎折變形並蓄積復位彈力,使得該卡扣部432能順利地穿入該插槽74內並沿著該內表面731移動,一直到對齊於該凹槽733時,該卡扣部432藉由蓄積的彈力回彈復位並卡扣於該凹槽733內,使得該致動段43與該連接塊73組裝在一起。
藉由該凹槽733為貫穿該上板體73的貫穿槽,便於操作人員經由該凹槽733檢視該卡扣部432是否確實卡扣於該凹槽733內,從而能提升該連接塊7與該鎖扣件4組裝操作的便利性。此外,當操作人員欲將該連接塊7拆離該致動段43時,能利用一例如細長桿狀的工具由上而下穿入該凹槽733內並下壓該卡扣段432以解除其卡扣狀態,隨後便能將該致動段43移離該插槽74以將該連接塊7拆離該致動段43。藉此,能提升該連接塊7與該鎖扣件4拆卸操作的便利性。
該拉帶6的該連接部62穿設於該連接塊7的該穿孔711且套設連接於該連接桿部712的該光滑外表面713。使用者施力將該拉動部63往後拉動時,該帶體61抵接於該後殼體12的該倒圓角面130並相對於該倒圓角面130向後滑移,該連接部62則相對於該連接桿部712樞轉並將其下拉。該連接桿部712被下拉時會促使該連接塊7將該致動段43下壓,使得該致動段43能連動該鎖扣段42朝下移動至該解鎖位置。由於該連接桿部712的該光滑外表面713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連接部62能夠順暢地相對於該連接桿部712樞轉,並能避免該連接部62與該連接桿部712摩擦接觸的過程中被該割傷或割裂。
需說明的是,在本第四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凹槽733也可以是一未凹陷至該外表面732而未貫穿該上板體73的盲槽,不以貫穿槽為限。此外,在本第四實施例的又一實施態樣中,該凹槽733也可以是形成於該下板體72上的貫穿槽或盲槽,該卡扣段432也可以是由該後片部433前端朝前並朝下傾斜延伸而出,以卡扣於形成在該下板體72的該凹槽733,該凹槽733不以形成在該上板體73為限。
綜上所述,各實施例的該連接器100、200、300、400,由於該連接環5、該彈性臂15的該連接桿部154,以及該連接塊7的該連接桿部712皆不具有鋒利邊,且該桿體13,以及該後殼體12的該頂壁129皆不具有鋒利邊,因此,該拉帶6被拉動的過程中該連接部62及該帶體61不會被割傷或割裂,從而能提升該拉帶6的使用壽命,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連接器 200:連接器 300:連接器 400:連接器 1:外殼 11:前殼體 111:對接板 112:側壁 113:卡孔 114:容置槽 115:收容槽 12:後殼體 121:底壁 122:側壁 123:懸臂 124:第一塊體 125:第二塊體 126:卡塊 127:第一孔 128:第二孔 129:頂壁 130:倒圓角面 13:桿體 14:通道 15:彈性臂 151:第一臂體 152:第二臂體 153:穿孔 154:連接桿部 155:光滑外表面 156:倒圓角面部 2:電路板 3:線纜 4:鎖扣件 41:連接段 42:鎖扣段 43:致動段 431:插置部 432:卡扣部 433:後片部 44:鉤扣段 441:容置槽 442:開口 443:自由端 5:連接環 51:後桿體 511:光滑外表面 52:側桿體 53:前桿體 54:穿孔 55:開縫 6:拉帶 61:帶體 62:連接部 63:拉動部 7:連接塊 71:後塊體 711:穿孔 712:連接桿部 713:光滑外表面 714:倒圓角面部 72:下板體 73:上板體 731:內表面 732:外表面 733:凹槽 74:插槽 X:前後方向 Y:左右方向 Z:上下方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連接器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一外殼、多條線纜、一鎖扣件、一連接環,及一拉帶之間的組裝關係; 圖3是沿圖1中的III-III線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4是本新型連接器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5是本新型連接器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6是該第三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7是該第三實施例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8是沿圖5中的VIII-VIII線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9是本新型連接器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10是該第四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及 圖11是沿圖9中的XI-XI線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100:連接器
11:前殼體
111:對接板
12:後殼體
121:底壁
124:第一塊體
127:第一孔
13:桿體
14:通道
2:電路板
3:線纜
4:鎖扣件
41:連接段
42:鎖扣段
43:致動段
44:鉤扣段
441:容置槽
442:開口
443:自由端
5:連接環
51:後桿體
511:光滑外表面
52:側桿體
53:前桿體
54:穿孔
6:拉帶
61:帶體
62:連接部
63:拉動部
X:前後方向
Z:上下方向

Claims (30)

  1. 一種連接器,包含: 一外殼,界定出一通道; 一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外殼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一連接於該鎖扣段的致動段,及一由該致動段後端反折而成的鉤扣段; 一連接環,被該鉤扣段所鉤扣;及 一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環,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環具有一與該拉帶連接的光滑外表面。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環是以一圓柱形的金屬桿彎折而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一對應該通道且位於該鉤扣段後方的桿體,該桿體的高度低於該鉤扣段的高度,該桿體為圓桿,該拉帶還具有一連接於該連接部與該拉動部之間且穿設於該通道並能抵接於該桿體底端的帶體。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塊體與一第二塊體,該第一塊體形成有一第一孔,該第二塊體形成有一第二孔,該第一孔為貫孔,該第二孔為貫孔或盲孔,該桿體設置成通過該第一塊體的該第一孔插置於該第二塊體的該第二孔。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塊體與一第二塊體,該第一塊體與該第二塊體相向的一側各自形成有一盲孔,該桿體兩端分別穿設於該第一塊體的該盲孔及該第二塊體的該盲孔。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還具有兩個相間隔的懸臂,該第一塊體及該第二塊體分別凸設於該等懸臂後側且分別鄰近該等懸臂自由端。
  8. 如請求項4至7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一前殼體,及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後殼體,該桿體設置於該後殼體並與該後殼體界定出該通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一設置於該外殼的電路板。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多條電性連接該電路板的線纜。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一與該電路板平行的對接板。
  12. 一種連接器,包含: 一外殼,界定出一通道並具有一前殼體、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後殼體,及一由該後殼體朝上並朝前延伸而出的彈性臂,該彈性臂的自由端處具有一連接桿部; 一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及一連接於該鎖扣段且位於該連接桿部下方的致動段;及 一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桿部,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桿部具有一光滑外表面。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桿部為方桿,該光滑外表面具有四個倒圓角面部。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前殼體與該後殼體界定出該通道,該後殼體具有一對應該通道的倒圓角面,該拉帶還具有一連接於該連接部與該拉動部之間且穿設於該通道並能抵接於該倒圓角面的帶體。
  16. 如請求項12或15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通道的高度低於該連接桿部的高度。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拉帶被拉動時透過該連接部拉動該連接桿部使其下壓該鎖扣件的該致動段,以連動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一設置於該外殼的電路板。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多條電性連接該電路板的線纜。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前殼體具有一與該電路板平行的對接板。
  21. 一種連接器,包含: 一外殼,界定出一通道; 一鎖扣件,具有一連接於該外殼的連接段、一由該連接段朝後延伸的鎖扣段,及一連接於該鎖扣段的致動段,該致動段具有一卡扣部; 一連接塊,形成有一供該致動段插置的插槽,及一與該插槽連通供該卡扣部卡扣的凹槽,該連接塊具有一位於該插槽後方的連接桿部;及 一拉帶,穿設於該通道並具有位於該通道外的一連接部,及一相反於該連接部的拉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連接桿部,該拉動部能被拉動以連動該鎖扣件的該鎖扣段朝下移動。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桿部具有一光滑外表面。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桿部為方桿,該光滑外表面具有四個倒圓角面部。
  24.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一前殼體,及一連接於該前殼體的後殼體,該前殼體與該後殼體界定出該通道,該後殼體具有一對應該通道的倒圓角面,該拉帶還具有一連接於該連接部與該拉動部之間且穿設於該通道並能抵接於該倒圓角面的帶體。
  25.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塊具有一面向該插槽的內表面,該內表面凹陷形成該凹槽。
  26.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塊具有一面向該插槽的上板體,該凹槽為一上下貫穿該上板體的貫穿槽,該卡扣部為一朝前並朝上傾斜延伸的傾斜片體。
  27. 如請求項25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塊具有一下板體,及一與該下板體相間隔的上板體,該上板體及該下板體位於該插槽上下側,該上板體具有該內表面,及一相反於該內表面的外表面,該凹槽為一由該內表面凹陷至該外表面的貫穿槽,該致動段具有一插置於該插槽的插置部,該卡扣部為一由該插置部朝前並朝上傾斜延伸而出的傾斜片體。
  28.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一設置於該外殼的電路板。
  29. 如請求項28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多條電性連接該電路板的線纜。
  30. 如請求項28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一與該電路板平行的對接板。
TW110203578U 2021-04-01 2021-04-01 連接器 TWM61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3578U TWM616780U (zh) 2021-04-01 2021-04-01 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3578U TWM616780U (zh) 2021-04-01 2021-04-01 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6780U true TWM616780U (zh) 2021-09-11

Family

ID=7877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3578U TWM616780U (zh) 2021-04-01 2021-04-01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6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8498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608373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product
EP192618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59505B2 (ja) 掛け止め金具付き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掛け止め金具付き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TWM605564U (zh) 連接器及電連接裝置
US9755363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20087817A (ko) 플렉서블 케이블 커넥터
JPH07282883A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4575423B2 (ja) コネクタ
JP5005498B2 (ja) 掛け止め金具、掛け止め金具付き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掛け止め金具付きコネクタ
CN210779276U (zh) 连接器
TWM616780U (zh) 連接器
JP7251398B2 (ja) コネクタ
CN113285305A (zh) 拉带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4379112U (zh) 连接器
CN212230715U (zh) 连接器
CN210779297U (zh) 连接器
CN210016048U (zh) 电连接器
CN214378987U (zh) 连接器
JP3997483B2 (ja) コネクタ
TWM616779U (zh) 連接器
JP2010123554A (ja) コネクタ
CN213304495U (zh) 连接器
CN218070438U (zh) 插头连接器
JP7476825B2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