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0466U -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 Google Patents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0466U
TWM600466U TW109203382U TW109203382U TWM600466U TW M600466 U TWM600466 U TW M600466U TW 109203382 U TW109203382 U TW 109203382U TW 109203382 U TW109203382 U TW 109203382U TW M600466 U TWM600466 U TW M6004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structure
wafer boat
heating coil
insulation layer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3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蘇信瑀
Original Assignee
蘇信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蘇信瑀 filed Critical 蘇信瑀
Priority to TW109203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0466U/zh
Publication of TWM600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046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一種加熱器結構,在容置槽與加熱線圈間設有一隔熱層,有效避免加熱線圈的熱能散逸,達到良好的溫度控制。進而應用上述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透過加熱器結構之中心孔設計,使該晶舟裝置達到加熱旋轉,使加熱器結構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能夠均勻分布。

Description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加熱器,尤指一種用以加熱晶圓之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於矽晶圓上形成各種電路等之半導體製程中,半導體薄膜成膜處理、蝕刻處理、抗蝕膜焙燒處理等,都需使用供對矽晶圓等半導體晶圓(以下略稱為晶圓)進行加熱之晶圓加熱裝置。
習用晶圓加熱裝置,主要是由一上板體與一下板體所組成,並在該下板體上設置有溝槽,使加熱線可放置於其中,且在晶圓放置於加熱器上後對加熱線導通電流,使加熱器整體產生熱度以對晶圓進行加熱之動作。
眾所周知溫度控制對於晶圓量產而言非常重要,但由於用以處理晶圓之腔室或設備的配置,通常難以達到良好的溫度控制。習知晶圓加熱器結構因加熱後保溫不易,容易造成溫度的流失,存在難以控制溫度之技術課題。且加熱線所產生之熱能,易於由上板體與下板體間散逸至外界,導致晶圓無法均勻的受熱。
本創作之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加熱器結構,藉由隔熱層之配 置,有效避免加熱線圈的熱能散逸,達到良好的溫度控制。
本創作之次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應用上述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透過加熱器結構設於不同位置之配置設計,使該晶舟裝置運作時能夠達到良好的加熱保溫效果。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應用上述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透過加熱器結構之中心孔設計,使該晶舟裝置達到加熱旋轉,使加熱器結構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能夠均勻分布。
可達成上述新型目的之加熱器結構,至少包括有:一容置槽,其具有一頂端開口及一容置空間;一設於該容置槽上方並被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的隔熱層;一設於該隔熱層上方並被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的層板,該層板頂面設有一溝槽;以及一被容置於該溝槽內部的加熱線圈。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有一可蓋合於該頂端開口並封閉該容置空間的蓋體。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係被包覆於一石英管內,再將該石英管容置於該溝槽內部者。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蓋體係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者。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容置槽係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者。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層板係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者。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與該隔熱層的高度比例為1:1~1:3,較佳為1:3。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的面積大於等於該隔熱層的面積。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的面積小於該隔熱層的面積。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更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裝置。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之高度等於該層板之溝槽高度。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之高度大於該層板之溝槽高度。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該層板、該隔熱層以及該容置槽上分別開設有一相互對齊且直徑相同的中心孔者。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一圓形態樣。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一同心圓態樣。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八邊形或花瓣形態樣。
另提供一種可達成上述新型目的之加熱器結構,至少包括 有:一隔熱層;一設於該隔熱層一表面上的一層板以及一設於該層板另一表面並與該隔熱層相對應之加熱線圈,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桶狀之加熱器結構,其由內而外依序設有該加熱線圈、該層板以及該隔熱層所形成。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與該隔熱層的高度比例為1:1~1:3。
可達成上述新型目的之一種晶舟裝置,包括:一晶舟本體;至少一個設置於該晶舟本體上的檔片;數個被疊層放置於該晶舟本體內的晶圓;一如上所述之加熱器結構;一用以支持該晶舟本體的基座;以及一設置於該基座下方的底蓋,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底蓋上方。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各該檔片之間。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基座與該底蓋之間。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晶舟裝置更包含一保溫桶,該保溫桶係設於該晶舟本體下方。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檔片與該保溫桶之間。
可達成上述新型目的,在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另提供一種晶舟裝置,至少包括:一晶舟本體;至少一個設置於該晶舟本體上的檔片;數個被疊層放置於該晶舟本體內的晶圓;一如前所述之加熱器結構;一用以支持該晶舟本體的基座;以及一設置於該基座下方的底蓋;其中該 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底蓋上方。
在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加熱線圈與該隔熱層的高度比例為1:1~1:3。
10A:加熱器結構
10B:加熱器結構
10C:加熱器結構
11:容置槽
12:頂端開口
13:容置空間
14:隔熱層
15:層板
16:溝槽
17:加熱線圈
18:蓋體
19:供電裝置
20:中心孔
21:石英管
30:晶舟裝置
31:晶舟本體
32:檔片
33:晶圓
34:基座
35:底蓋
36:保溫桶
H1:溝槽高度
H2:加熱線圈高度
第1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視圖;第2圖近似於第1圖,顯示將包覆加熱線圈的石英管容置於一溝槽內部的實施樣態;第3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4圖為第3圖之立體分解視圖;第5圖為第3圖之剖面視圖;第6圖近似於第3圖,惟該加熱器結構更電性連接一供電裝置;第7圖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三實施例之剖面視圖;第8圖為第7圖之分解視圖;第9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四實施例之剖面視圖;第10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五實施例之剖面視圖;第11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六實施例之剖面視圖;第12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七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3圖為本創作加熱器結構第八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4圖為應用該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5圖為應用該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 第16圖為應用該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以及第17圖為應用該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第四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
請同時參閱第1及第2,本創作所提供之加熱器結構10A,主要包括有:一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之容置槽11,該容置槽11頂面設有一溝槽16;以及一被容置於該溝槽16內部的加熱線圈17。其中該加熱線圈17係被包覆於一石英管21內,再將該石英管21容置於該溝槽16內部者。
請同時參閱第3圖至第5圖,本創作所提供之加熱器結構10A,其包括有一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之容置槽11,其具有一頂端開口12及一容置空間13;一設於該容置槽11上方並被容置於該容置空間13內的隔熱層14;一設於該隔熱層14上方並被容置於該容置空間13內的層板15,該層板15頂面設有一溝槽16;一被容置於該溝槽16內部的加熱線圈17;以及一可蓋合於該頂端開口12並封閉該容置空間13的蓋體18。其中該蓋體18與該層板15均係使用玻璃、石英或陶瓷其中之一所構成,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係以石英所構成。
第5圖中,隔熱層14係配置在加熱線圈17的下側。此隔熱層14係為了防止從加熱線圈17所發出的熱向下方散逸而設置。在優選實施例中,該加熱線圈17與該隔熱層14的高度比例為1:1~1:3。且該加熱線圈17的面積大於等於該隔熱層14的面積。
該隔熱層14係使用高熱傳導率材料所製成,其形態可為固形物,為多孔質狀、纖維狀亦可。也可使用氧化鋁或碳化矽等陶瓷製之多孔 質體、陶瓷製之纖維(fiber)等之交織物或布狀物。纖維狀物可形成不發生對流之空間而也可發生良好之隔熱效果。又,如纖維狀物質與固形物之複合物質般,使用多數狀態之複合體也無妨。高熱傳導率隔熱層14之材質可為無機物,亦可為有機物,在材質上並無特別規定。作為無機物,可列舉氧化鋁、石英、耐熱玻璃、瓷器、水晶、不銹鋼、混凝土等,但不限定於此。
請參閱第6圖,該加熱線圈17更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裝置19,藉以連接外電,提供該加熱線圈17進行加熱時所需的工作電源者。
請同時參閱第7圖及第8圖,該加熱線圈17的面積小於該隔熱層14的面積。
請參閱第9圖,該加熱線圈17之加熱線圈高度H2等於該層板15之溝槽高度H1。蓋體18的底面可維持平整樣態,並與該層板15之溝槽16配合,恰好且完整地將該加熱線圈17收納容置於該溝槽16與該蓋體18之間。
請參閱第10圖,該加熱線圈17之加熱線圈高度H2大於該層板15之溝槽高度H1。蓋體18的底面必需配合二者的高度差H2-H1,形成部分內凹的樣態,並與該層板15之溝槽16配合,恰好且完整地將該加熱線圈17收納容置於該溝槽16與該蓋體18之間。
請參閱第11圖,該加熱線圈17之加熱線圈高度H2小於該層板15之溝槽高度H1。蓋體18的底面必需配合二者的高度差H1-H2,形成部分外凸的樣態,並與該層板15之溝槽16配合,恰好且完整地將該加熱線圈17收納容置於該溝槽16與該蓋體18之間。
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蓋體18、該加熱線圈17、 該層板15、該隔熱層14以及該容置槽11上分別開設有一相互對齊且直徑相同的中心孔20者。透過加熱器結構10A之中心孔20設計,使應用該加熱器結構10A之晶舟裝置達到加熱旋轉,使加熱器結構10A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能夠均勻分布。
如第3圖至第11圖所示者,該加熱器結構10A係為一圓形態樣。如第10圖所示者,該加熱器結構10B亦可為一同心圓態樣。或者如第11圖所示者,該加熱器結構10C亦可為八邊形或花瓣形態樣。
此外,在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另提供一種加熱器結構,至少包括:一隔熱層14;一設於該隔熱層14一表面上的一層板15以及一設於該層板15另一表面並與該隔熱層14相對應之加熱線圈17,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桶狀型之加熱器結構,其由內而外依序設有該加熱線圈17、該層板15以及該隔熱層14所形成。其中該加熱線圈17與該隔熱層14的高度比例為1:1~1:3;據此,得以將桶狀型之加熱器結構圍繞於晶舟裝置或保溫桶之外圍,並藉由隔熱層之配置,有效避免加熱線圈的熱能散逸,達到良好的溫度控制,並使保溫桶或晶舟裝置運作時能夠達到良好的加熱保溫效果。
請參閱第14圖,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晶舟裝置30,包括:一晶舟本體31;至少一個設置於該晶舟本體31上的檔片32;數個被疊層放置於該晶舟本體31內的晶圓33;一如上所述之加熱器結構10A;一用以支持該晶舟本體31的基座34;以及一設置於該基座34下方的底蓋35,該加熱器結構10A係設於該底蓋35上方。
請參閱第14圖,該加熱器結構10A係設於各該檔片32之間。 請參閱第15圖,該加熱器結構10A係設於該基座34與該底蓋35之間。
請參閱第16圖,該晶舟裝置30更包含一保溫桶36,該保溫桶36係設於該晶舟本體31下方;該加熱器結構10B亦可為一同心圓態樣,且該加熱器結構10B係設於該檔片32與該保溫桶36之間。請參閱第17圖,其中該加熱器結構10B亦可為一同心圓態樣,且該加熱器結構10B係設於該基座34與該底蓋35之間;據此,透過加熱器結構設於不同位置之配置設計,使該晶舟裝置運作時能夠達到不同良好的加熱保溫效果。
此外,在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另提供一種晶舟裝置,至少包括:一晶舟本體;至少一個設置於該晶舟本體上的檔片;數個被疊層放置於該晶舟本體內的晶圓;一如上所述之加熱器結構;一用以支持該晶舟本體的基座;以及一設置於該基座下方的底蓋。其中該晶舟裝置更包括有一保溫桶,該保溫桶係設於該晶舟本體下方,且該加熱器結構包覆設於該保溫桶之外圍;據此,得以將桶狀型之加熱器結構圍繞於晶舟裝置或保溫桶之外圍,並藉由隔熱層之配置,有效避免加熱線圈的熱能散逸,達到良好的溫度控制,並使保溫桶或晶舟裝置運作時能夠達到良好的加熱保溫效果。
本創作所提供之加熱器結構,藉由隔熱層之配置,有效避免加熱線圈的熱能散逸,達到良好的溫度控制。應用上述加熱器結構之晶舟裝置,透過加熱器結構設於不同位置之配置設計,使該晶舟裝置運作時能夠達到不同良好的加熱保溫效果;並再透過加熱器結構之中心孔設計,使該晶舟裝置達到加熱旋轉,使加熱器結構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能夠均勻分布。
上列詳細說明係針對本創作之一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創作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10A:加熱器結構
11:容置槽
12:頂端開口
13:容置空間
14:隔熱層
15:層板
16:溝槽
17:加熱線圈
18:蓋體

Claims (26)

  1. 一種加熱器結構,至少包括:一容置槽(11),其具有一頂端開口(12)及一容置空間(13);一設於該容置槽(11)上方並被容置於該容置空間(13)內的隔熱層(14);一設於該隔熱層(14)上方並被容置於該容置空間(13)內的層板(15),該層板(15)頂面設有一溝槽(16);以及一被容置於該溝槽(16)內部的加熱線圈(17)。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更包括有一可蓋合於該頂端開口(12)並封閉該容置空間(13)的蓋體(18)。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係被包覆於一石英管(21)內,再將該石英管(21)容置於該溝槽(16)內部者。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蓋體(18)係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者。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容置槽(11)係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者。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層板(15)係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者。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與該隔熱層(14)的高度比例為1:1~1:3。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的面積大於等於該隔熱層(14)的面積。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的面積小於該隔熱層(14)的面積。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更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裝置(19)。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之加熱線圈高度(H2)等於該層板(15)之溝槽高度(H1)。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之加熱線圈高度(H2)大於該層板(15)之溝槽高度(H1)。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該層板(15)、該隔熱層(14)以及該容置槽(11)上分別開設有一相互對齊且直徑相同的中心孔(20)者。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一圓形態樣。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一同心圓態樣。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八邊形或花瓣形態樣。
  17. 一種加熱器結構,至少包括:一隔熱層(14);一設於該隔熱層(14)一表面上的一層板(15)以及一設於該層板(15)另一表面並與該隔熱層(14)相對應之加熱線圈(17),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為桶狀之加熱器結構,其由內而外依序設有該加熱線圈(17)、該層板(15)以及該隔熱層(14) 所形成。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加熱器結構,其中該加熱線圈(17)與該隔熱層(14)的高度比例為1:1~1:3。
  19. 一種晶舟裝置,至少包括:一晶舟本體(31);至少一個設置於該晶舟本體(31)上的檔片(32);數個被疊層放置於該晶舟本體(31)內的晶圓(33);一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器結構;一用以支持該晶舟本體(31)的基座(34);以及一設置於該基座(34)下方的底蓋(35);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底蓋(35)上方。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晶舟裝置,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各該檔片(32)之間。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晶舟裝置,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基座(34)與該底蓋(35)之間。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晶舟裝置,更包括有一保溫桶(36),該保溫桶(36)係設於該晶舟本體(31)下方。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晶舟裝置,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檔片(32)與該保溫桶(36)之間。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晶舟裝置,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基座(34)與該底蓋(35)之間。
  25. 一種晶舟裝置,至少包括:一晶舟本體(31);至少一個設置於該晶舟本體(31)上的檔片(32);數個被疊層放置於該晶舟本體(31)內的晶圓(33);一如請求項17或18所述之加熱器結構;一用以支持該晶舟本體(31)的基座(34);以及一設置於該基座(34)下方的底蓋(35);其中該加熱器結構係設於該底蓋(35)上方。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晶舟裝置,更包括有一保溫桶(36),該保溫桶(36)係設於該晶舟本體(31)下方,且該加熱器結構包覆設於該保溫桶(36)之外圍。
TW109203382U 2020-03-24 2020-03-24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TWM600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382U TWM600466U (zh) 2020-03-24 2020-03-24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382U TWM600466U (zh) 2020-03-24 2020-03-24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0466U true TWM600466U (zh) 2020-08-21

Family

ID=7300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3382U TWM600466U (zh) 2020-03-24 2020-03-24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0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3441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TWI655312B (zh) 基板處理設備
JP4452028B2 (ja) ペデスタル、半導体プロセス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6207648B2 (ja) チャンバー蓋ヒーターリングアセンブリ
CN104247001B (zh) 具有馈通结构的基板支撑件
KR100883285B1 (ko) 열 분산 플레이트 및 에지 지지대를 구비하는 어셈블리
JP4759572B2 (ja) Rf−加熱されるプロセス室を備えたcvd反応装置
TWI527129B (zh)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program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device
TW201906069A (zh) 基板支撐裝置
JP5243465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CN110050334A (zh) 具有背部气源的可旋转静电吸盘
KR20210144333A (ko) 정전 척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TWM600466U (zh) 加熱器結構及其晶舟裝置
JP2022511063A (ja) 温度の影響を受けやすいプロセス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熱的結合を有する静電チャック
CN212412008U (zh) 加热器结构及其晶舟装置
JP2019169636A (ja) 基板加熱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基板処理装置
US11574838B2 (en) Ceramic pedestal having atomic protective layer
JP4747404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10177653A (ja) 縦型炉装置
CN110265323A (zh) 具有接点阵列的晶圆加热座
JP3131205B1 (ja) 縦型加熱装置
JP5284213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用トレイ
CN210219887U (zh) 电焗炉装置
KR102416565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용 관형 히터 구조체
KR20190039167A (ko) 가스 제거 챔버 및 반도체 처리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