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3491U - 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 Google Patents
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93491U TWM593491U TW108216079U TW108216079U TWM593491U TW M593491 U TWM593491 U TW M593491U TW 108216079 U TW108216079 U TW 108216079U TW 108216079 U TW108216079 U TW 108216079U TW M593491 U TWM593491 U TW M59349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s
- length
- bearing
- roller
- bear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包含一曲軸、一滾子組及一限位組,該曲軸包括沿一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依序連接的一第一外側部、一第一承載部及一第一內側部,該第一外側部具有一相鄰該第一承載部的第一環槽,該第一承載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的第一承載環面,該第一內側部的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的外徑,該滾子組包括複數繞該第一承載環面呈角度間隔設置的第一滾子,及一供該等第一滾子可滾轉的設置以使該等第一滾子彼此不相接觸的第一保持架,每一第一滾子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該限位組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環槽且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的外徑的第一墊圈。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減速機,特別是指一種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參閱圖1,一種現有的減速機,如美國專利號碼US07901317B2所示,具有一曲軸111、複數繞該曲軸111呈角度間隔設置的第一滾子112、複數繞該曲軸111呈角度間隔設置的第二滾子113、一供該等第一滾子112設置的第一保持器114,及一供該等第二滾子113設置的第二保持器115。該曲軸111具有沿自身軸向間隔設置並分別供該等第一滾子112及該等第二滾子113滾動設置的一第一承載槽116及一第二承載槽117,該第一承載槽116沿軸向的長度是與該等第一滾子112相對應,該第二承載槽117沿軸向的長度是與該等第二滾子113相對應。
使用時,該曲軸111轉動時會連動該等第一滾子112及該等第二滾子113分別於該第一承載槽116及該第二承載槽117內轉動,進而透過該等第一滾子112及該等第二滾子113對外達到傳動的效果。
然而,由於該等第一滾子112及該等第二滾子113是受到該曲軸111於該第一承載槽116及該第二承載槽117兩側的部位的限制,而不會沿軸向產生偏移,因此在加工該第一承載槽116及該第二承載槽117時的精度要求很高,使製作成本無法下降,此外,該等第一滾子112及該等第二滾子113轉動時,也會因為尺寸干涉而摩擦該曲軸111位於該第一承載槽116及該第二承載槽117兩側的部位,導致產生溫升、摩耗或卡死的現象,而使該現有的減速機容易提早損壞。
參閱圖2,一現有的另一減速機,如日本專利號碼JP2006071017A所示,具有一曲軸121、一環設於該曲軸121的軸承122、一環設於該曲軸121並沿軸向抵於該軸承122的內環123、及複數繞該內環123呈角度間隔設置的第三滾子124,及一供該等第二滾子124設置的第三保持器125,該內環123具有一供該等第三滾子124滾動設置的第三承載槽126。該第三承載槽126沿軸向的長度是與該等第三滾子124相對應。
使用時,該曲軸121轉動時會連動該軸承122及該內環123轉動,以使該等第三滾子124於該第三承載槽126內轉動,進而透過該等第三滾子124對外達到傳動的效果。
然而,由於該等第三滾子124是受到該內環123於該第三承載槽126兩側的部位的限制,而不會沿軸向產生偏移,因此與該現有的減速機同樣有精度要求很高及會有尺寸干涉而摩耗的缺點,且該內環123需要組裝至該曲軸121也會增加組配的難度。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減少減速機內部滾動元件磨耗的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於是,本新型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該減速機包括一第一齒輪,該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包含一曲軸、一滾子組,及一限位組。
該曲軸包括沿一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依序連接的一第一外側部、一第一承載部及一第一內側部,該第一外側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的第一外環面,及一形成於該第一外環面且相鄰該第一承載部的第一環槽,該第一承載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並穿過該第一齒輪的第一承載環面,該第一內側部的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的外徑,該滾子組包括複數繞該第一承載環面呈角度間隔設置並可於該第一承載環面及該第一齒輪之間滾轉的第一滾子,及一繞該第一承載環面並供該等第一滾子可滾轉的設置以使該等第一滾子彼此不相接觸的第一保持架,每一第一滾子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定義每一第一滾子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為第一長度,該第一承載環面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每一第一長度的差為一第一間距,該第一間距大於0.005倍的該第一長度,並小於0.05倍的該第一長度,該限位組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環槽且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的外徑的第一墊圈,其中,該第一內側部及該第一墊圈限制該等第一滾子於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設置使每一第一滾子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因此能夠減少該等第一滾子所產生的摩耗。
參閱圖3、4、5,本新型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之一實施例,該減速機包括一第一齒輪91、一受該第一齒輪91連動轉動的第一歐丹件92、一受該第一歐丹件92連動轉動的第一法蘭件93、一第二齒輪94、一受該第二齒輪94連動的第二歐丹件95,及一受該第二歐丹件95連動轉動的第二法蘭件96。
參閱圖4、5、6,當該第一齒輪91及該第二齒輪94受驅動而偏擺轉動時,會分別連動使該第一歐丹件92及該第二歐丹件95減速轉動,進而連動該第一法蘭件93及該第二法蘭件96轉動輸出,而達到減速的效果,由於此種歐丹型減速機為本領域的通常技術,故本說明書不再進一步說明詳細技術。
參閱圖5、6、7,該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包含一曲軸2、一滾子組3,及一限位組4。
該曲軸2包括沿一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依序連接的一第一外側部21、一第一承載部22及一第一內側部23,及沿一平行該第一軸線L1的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朝向該第一內側部23依序連接的一第二外側部24、一第二承載部25及一第二內側部26。
該第一外側部21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L1的第一外環面211,及一形成於該第一外環面211且相鄰該第一承載部22的第一環槽212,該第一承載部22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L1並穿過該第一齒輪91的第一承載環面221,該第一內側部23的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的外徑。
該第二外側部24具有一環繞該第二軸線L2的第二外環面241,及一形成於該第二外環面241且相鄰該第二承載部25的第二環槽242,該第二承載部25具有一環繞該第二軸線L2並穿過該第二齒輪94的第二承載環面251,該第二內側部26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連接於該第一內側部23且外徑大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的外徑。
該滾子組3包括複數繞該第一承載環面221呈角度間隔設置並可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及該第一齒輪91之間滾轉的第一滾子31、一繞該第一承載環面221並供該等第一滾子31可滾轉的設置以使該等第一滾子31彼此不相接觸的第一保持架32、複數繞該第二承載環面251呈角度間隔設置並可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及該第二齒輪94之間滾轉的第二滾子33,及一繞該第二承載環面251並供該等第二滾子33可滾轉的設置以使該等第二滾子33彼此不相接觸的第二保持架34。於本實施例中,每一第一滾子31呈圓柱狀,並可繞平行該第一軸線L1的軸向轉動,每一第二滾子33呈圓柱狀,並可繞平行該第二軸線L2的軸向轉動。
每一第一滾子3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該第一保持架32具有一對應該第一外側部21的第一內環面321,每一第二滾子33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該第二保持架34具有一對應該第二外側部24的第二內環面341。定義每一第一滾子3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為第一長度X1,該第一承載環面22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每一第一長度X1的差為一第一間距G1,該第一間距G1大於0.005倍的該第一長度X1,並小於0.05倍的該第一長度X1,定義每一第二滾子33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為第二長度X2,該第二承載環面251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每一第二長度X2的差為一第二間距G2,該第二間距G2大於0.005倍的該第二長度X2,並小於0.05倍的該第二長度X2。
該限位組4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環槽212且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的外徑的第一墊圈41,及一設置於該第二環槽242且外徑大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的外徑的第二墊圈42。
藉此,該第一內側部23及該第一墊圈41可限制該等第一滾子31於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以及該第二內側部26及該第二墊圈42可限制該等第二滾子33於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換言之,透過每一第一滾子3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以及每一第二滾子33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的設計,可減少該等第一滾子31及該等第二滾子33兩端產生的磨耗,此外,該等第一間距G1及該等第二間距G2的長度是經過設計而能夠容許相對應的該等第一滾子31及該等第二滾子33於運轉產生熱膨脹時不會於軸向上產生干涉,且不會因為該等第一間距G1及該等第二間距G2過大而於軸向上滑移而產生磨耗影響使用壽命。
該第一墊圈41的外徑小於該第一內環面321的內徑,該第二墊圈42的外徑小於該第二內環面341的內徑。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墊圈41及該第二墊圈42為彈性材料製成。
當該曲軸2受驅動而轉動時,該第一承載部22及該第二承載部25會偏心轉動而分別連動該等第一滾子31及該等第二滾子33滾動,進而分別帶動使該第一齒輪91及該第二齒輪94偏擺轉動。
由於每一第一滾子3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以及每一第二滾子33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因此在該等第一滾子31滾動時,能夠在該第一內側部23及該第一墊圈41內的該第一承載環面221的範圍內滾動,而在該等第二滾子33滾動時,能夠在該第二內側部26及該第二墊圈42內的該第二承載環面251的範圍內滾動,進而避免滾動時與兩側的元件產生干涉,而能避免因干涉而導致溫升、摩耗或卡死的現象。
此外,在製作該曲軸2時,由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及該第二承載環面251分別沿該第一軸線L1及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只需大於對應的該等第一滾子31及該等第二滾子33的軸向長度即可,因此不需要非常精密的加工,且對用來研磨表面的砂輪尺寸限制也較低,因此可降低加工成本,且組裝上也相較該現有的另一減速機更為簡單。
要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是應用於歐丹型減速機,但並不限於此,也可以是應用於其它需要連動齒輪的減速機,亦可視需求僅使用對應該等第一滾子31及該等第二滾子33的其中一者的配合元件,而可達到相同的效果。
綜上所述,藉由設置使每一第一滾子3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221沿該第一軸線L1的延伸方向的長度,以及使每一第二滾子33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二承載環面251沿該第二軸線L2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因此能夠減少該等第一滾子31及該等第二滾子33所產生的摩耗,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曲軸
21:第一外側部
211:第一外環面
212:第一環槽
22:第一承載部
221:第一承載環面
23:第一內側部
24:第二外側部
241:第二外環面
242:第二環槽
25:第二承載部
251:第二承載環面
26:第二內側部
3:滾子組
31:第一滾子
32:第一保持架
321:第一內環面
33:第二滾子
34:第二保持架
341:第二內環面
4:限位組
41:第一墊圈
42:第二墊圈
91:第一齒輪
92:第一歐丹件
93:第一法蘭件
94:第二齒輪
95:第二歐丹件
96:第二法蘭件
G1:第一間距
G2:第二間距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X1:第一長度
X2:第二長度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現有的減速機的示意圖;
圖2是一現有的另一減速機的示意圖;
圖3是本新型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的一實施例及一減速機的一立體組合圖;
圖4是該實施例及該減速機於另一視角的一立體組合圖;
圖5是該實施例及該減速機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6是該實施例及該減速機於另一視角的一立體分解圖;及
圖7是該實施例的一剖視示意圖。
2:曲軸
21:第一外側部
211:第一外環面
212:第一環槽
22:第一承載部
221:第一承載環面
23:第一內側部
32:第一保持架
321:第一內環面
33:第二滾子
34:第二保持架
341:第二內環面
4:限位組
41:第一墊圈
24:第二外側部
241:第二外環面
242:第二環槽
25:第二承載部
251:第二承載環面
26:第二內側部
3:滾子組
31:第一滾子
42:第二墊圈
G1:第一間距
G2:第二間距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X1:第一長度
X2:第二長度
Claims (6)
- 一種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該減速機包括一第一齒輪,該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包含: 一曲軸,包括沿一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依序連接的一第一外側部、一第一承載部及一第一內側部,該第一外側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的第一外環面,及一形成於該第一外環面且相鄰該第一承載部的第一環槽,該第一承載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一軸線並穿過該第一齒輪的第一承載環面,該第一內側部的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的外徑; 一滾子組,包括複數繞該第一承載環面呈角度間隔設置並可於該第一承載環面及該第一齒輪之間滾轉的第一滾子,及一繞該第一承載環面並供該等第一滾子可滾轉的設置以使該等第一滾子彼此不相接觸的第一保持架,每一第一滾子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承載環面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定義每一第一滾子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為第一長度,該第一承載環面沿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每一第一長度的差為一第一間距,該第一間距大於0.005倍的該第一長度,並小於0.05倍的該第一長度;及 一限位組,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環槽且外徑大於該第一承載環面的外徑的第一墊圈; 其中,該第一內側部及該第一墊圈限制該等第一滾子於該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保持架具有一對應該第一外側部的第一內環面,該第一墊圈的外徑小於該第一內環面的內徑。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墊圈為彈性材料製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其中,該減速機還包括一第二齒輪,該曲軸還包括沿一平行該第一軸線的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朝向該第一內側部依序連接的一第二外側部、一第二承載部及一第二內側部,該第二外側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二軸線的第二外環面,及一形成於該第二外環面且相鄰該第二承載部的第二環槽,該第二承載部具有一環繞該第二軸線並穿過該第二齒輪的第二承載環面,該第二內側部連接於該第一內側部且外徑大於該第二承載環面的外徑,該滾子組還包括複數繞該第二承載環面呈角度間隔設置並可於該第二承載環面及該第二齒輪之間滾轉的第二滾子,及一繞該第二承載環面並供該等第二滾子可滾轉的設置以使該等第二滾子彼此不相接觸的第二保持架,每一第二滾子沿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小於該第二承載環面沿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定義每一第二滾子沿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為第二長度,該第二承載環面沿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的長度與每一第二長度的差為一第二間距,該第二間距大於0.005倍的該第二長度,並小於0.05倍的該第二長度,該限位組還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環槽且外徑大於該第二承載環面的外徑的第二墊圈,其中,該第二內側部及該第二墊圈限制該等第二滾子於該第二軸線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
- 如請求項4所述的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保持架具有一對應該第一外側部的第一內環面,該第一墊圈的外徑小於該第一內環面的內徑,該第二保持架具有一對應該第二外側部的第二內環面,該第二墊圈的外徑小於該第二內環面的內徑。
- 如請求項4所述的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墊圈及該第二墊圈為彈性材料製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16079U TWM593491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16079U TWM593491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93491U true TWM593491U (zh) | 2020-04-11 |
Family
ID=7113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16079U TWM593491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93491U (zh) |
-
2019
- 2019-12-03 TW TW108216079U patent/TWM593491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4306B (zh) | 滾輪齒輪凸輪機構 | |
JP6039568B2 (ja) | 歯車伝動装置 | |
KR101953941B1 (ko) | 크로스 롤러 베어링 | |
JP6039478B2 (ja) | 歯車伝動装置 | |
JP5417481B2 (ja) | 歯車伝動装置 | |
WO2014188900A1 (ja) | 複列ローラ軸受 | |
TWM593491U (zh) | 減速機偏心傳動機構 | |
JP2005036982A (ja) | 等速継手 | |
EP1489323A2 (en) |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 |
US20060293105A1 (en) | Tripod constant-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 |
KR101027482B1 (ko) | 신축식 축 동력전달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설계 방법 | |
JP2011085153A (ja) | 転がり軸受 | |
CN211231515U (zh) | 减速机偏心传动机构 | |
CN113007313B (zh) | 一种高效啮合蜗轮 | |
JP5970990B2 (ja) | 遊星ロ−ラ型動力伝達装置 | |
WO2005012746A1 (ja) |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 |
KR200494613Y1 (ko) | 기어 감속기의 편심 구동 메커니즘 | |
JP2009216112A (ja) | ラジアル針状ころ軸受 | |
WO2020116661A1 (ja) | 摺動式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 |
CN110792691A (zh) | 径向滚子轴承保持架 | |
JP2021181823A (ja) | 摺動式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 |
JP2024083997A (ja) | 転がり軸受及び転がり軸受の製造方法 | |
JP5902342B2 (ja) | 複列ローラ軸受 | |
JP2022150800A (ja) | 自動調心ころ軸受 | |
JP2022190916A (ja) | 動力伝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