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2308U - 消毒鍋之底座 - Google Patents
消毒鍋之底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92308U TWM592308U TW108216779U TW108216779U TWM592308U TW M592308 U TWM592308 U TW M592308U TW 108216779 U TW108216779 U TW 108216779U TW 108216779 U TW108216779 U TW 108216779U TW M592308 U TWM592308 U TW M592308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base
- shell
- hole
- surroun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消毒鍋之底座,包含座體。座體包括第一殼件、第二殼件及圍繞部件。第一殼件形成進風孔。第二殼件形成出風孔。圍繞部件具有第一導流件、第二導流件及擋板件,第一導流件界定出連通進風孔的前流道部,第二導流件界定出兩相反端分別連通前流道部與出風孔且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後流道部,擋板件樞設於第二導流件且可開啟地關閉前流道部,當擋板件受風壓驅動時,擋板件開啟前流道部,用以讓來自進風孔的風經由前流道部與後流道部流向出風孔,當擋板件未受風壓驅動時,擋板件關閉前流道部,用以阻擋來自出風孔的水進入前流道部。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底座,特別是指一種消毒鍋之底座。
消毒鍋除應用於工業製造與實驗外,現今還能用於對嬰兒用品進行加熱與消毒之用途,一般而言消毒鍋包括一用於加熱的底座、一置放於底座上的且呈網狀的鍋具,及一用於遮蓋住該鍋具的鍋蓋。例如食用完的奶瓶在清洗過後能放置於鍋具上,由底座產生熱風並吹向該奶瓶,藉此使奶瓶能達到滅菌與烘乾之功效。又例如將嬰兒食用的副食品置放於鍋具上,並在底座的容器填滿水,透過加熱讓水形成水蒸氣,進而使副食品達到升溫效果。然而,上述的水氣容易經由底座上的出風孔而滲入底座內部,進而造成安裝於底座內的電子零件損壞。因此,如何處理進入底座內的水氣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之消毒鍋之底座。
於是,本新型消毒鍋之底座,包含一座體。該座體包括一第一殼件、一第二殼件及一圍繞部件。該第一殼件形成一進風孔。該第二殼件設置於該第一殼件的頂側且與該第一殼件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第二殼件形成一出風孔。該圍繞部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並具有一第一導流件、一第二導流件及一擋板件,該第一導流件界定出一連通該進風孔的前流道部,該第二導流件界定出一個兩相反端分別連通該前流道部與該出風孔的後流道部,該擋板件樞設於該第二導流件且可開啟地關閉該前流道部,當該擋板件受風壓驅動時,該擋板件開啟該前流道部,用以讓來自該進風孔的風經由該前流道部與該後流道部流向該出風孔,當該擋板件未受風壓驅動時,該擋板件關閉該前流道部,用以阻擋來自該出風孔的水進入該前流道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殼件具有一第一基壁,該第一基壁形成該進風孔及一位置位於該擋板件的下方的洩流孔,該第一導流件連接該第二導流件的一端還形成一個兩相反端口分別連通該洩流孔與該前流道部且連通該前流道部的端口朝向該擋板件的洩流流道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殼件具有一位於該容置空間且環繞於該洩流孔周側的第一環繞壁,該第一環繞壁界定出一供該第一導流件形成該洩流流道部的部分穿伸的穿伸空間,且該第一環繞壁的內表面與該第一導流件穿伸於該穿伸空間之部分相互觸抵。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導流件具有一第一圍繞壁、一第一內擋止壁及一第一外擋止壁,該第一圍繞壁具有一連接該第二導流件的後段壁部,該後段壁部界定出一連通該前流道部與該後流道部的第一連接口,並具有一環繞該第一連接口且供該第二導流件的底側緣靠抵的撐靠面結構,該擋板件的底面周緣靠抵於該撐靠面結構,該第一內擋止壁與該第一外擋止壁位於該第二導流件的兩相反側且連接於該撐靠面結構,該第一內擋止壁的兩相反側面分別觸抵於該擋板件的部分側緣與該第二導流件的內側面,該第一外擋止壁的內側面觸抵於該第二導流件的外側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及一第二內圍壁,該第二基壁呈環型且該第二內圍壁自該第二基壁的內周緣朝向該第一殼件方向延伸;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容器及一第一密封件,該容器位於該第一殼件上方且頂緣間隔於該第二內圍壁,該第一密封件設置於該第二內圍壁與該容器的頂緣之間且兩相反側緣分別緊抵於該第二內圍壁與該容器的頂緣。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殼件上方的第二基壁,該第二基壁形成一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的第一通孔;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溫度感測器,該溫度感測器包括一固定件、一溫度感測件及一第二密封件,該固定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對應於該第一通孔固定於該第二基壁朝向該容置空間的側面,該溫度感測件具有一主體部及一靠抵部,該主體部的一端固定於該固定件,且另一端穿伸於該第一通孔且凸伸於該第二基壁背向於該第一殼件的側面之外,該靠抵部位於該第二基壁與該固定件之間且由該主體部沿徑向向外延伸,且其中一側面靠抵於該固定件,該第二密封件套設於該主體部且位於該靠抵部與該第二基壁之間,且該第二密封件的兩相反側面分別緊抵於該靠抵部與該第二基壁。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該第二基壁形成一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的第二通孔,該第二基壁具有一自朝向該第一殼件的一側面向下延伸且環繞該第二通孔的第二環壁部;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開關器,該開關器包括一環繞地設置於該第二環壁部的外圍且形成一安裝空間的連接座、一穿伸於該安裝空間與該第二通孔且凸伸於該第二通孔之外的開關部、一設置於該安裝空間且自該開關部沿徑向向外延伸的壓抵部、一套設於該開關部穿伸於該安裝空間且位於該壓抵部背向該第二通孔之一側的彈性件,及一卡制於該第二環壁部與該連接座之間且內側緣緊抵於該開關部的第三密封件,該彈性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靠抵於該連接座與該壓抵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一第二圍繞壁、一第二延伸壁及一第二支撐壁,該第二圍繞壁自該第二基壁的周緣向上延伸且部分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自該第二圍繞壁未連接該第一殼件的部分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形成一第一穿孔,該第二支撐壁由該第一穿孔孔壁沿徑向向內凸伸;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顯示器,該顯示器包括一螢幕、一透明遮蓋及一黏著層,該螢幕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對應於該第一穿孔,該透明遮蓋設置於該第二支撐壁的頂面且遮蔽住該第一穿孔,該黏著層設置於該透明遮蓋與該第二支撐壁之間,且兩相反端分別固設於該透明遮蓋與該第二支撐壁。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一第二圍繞壁、一第二延伸壁及一第二凸壁,該第二圍繞壁自該第二基壁的周緣向外延伸且部分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自該第二圍繞壁未連接該第一殼件的部分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形成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凸壁圍繞於該第二穿孔且自該第二延伸壁向上延伸,該第二凸壁具有一自該第二延伸壁向上延伸的第二下壁部、一自該第二下壁部的頂側緣沿一徑向向內延伸的第二中壁部,及一自該第二中壁部向上延伸的第二上壁部;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控制座及一殼體,該控制座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具有一穿伸於該第二穿孔與該第二凸壁的轉軸,及一連接於該轉軸凸伸於該第二凸壁之外的殼體,該殼體具有一連接該轉軸的頂殼部、一自該頂殼部的底面向下延伸且靠抵於該第二上壁部的外表面的內環繞部,及一自該頂殼部的周緣向下延伸的外環繞部。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擋板件設置在鄰近該出風孔處,且可關閉該前流道部,藉此能將水阻擋於該前流道部外,避免進一步滲透而造成零件毀損。即使水不慎流入該前流道部,亦會被該第一導流壁與該後段壁部導引流入該洩流流道部,並進一步經由該洩流孔排除於該第一殼件外,藉此防止水殘留於該前流道部。而該第一內擋止壁與該第一外擋止壁作為雙重阻擋肋條將水阻擋於該擋板件周緣。此外,還將其他隙縫處透過密封件密封,如透過該第一密封件將容器與第二內圍壁之間的隙縫封閉;如透過該第二密封件將該第一通孔與該溫度感測件之間的隙縫密封;如透過該第三密封件將該第二通孔與該開關部之間的隙縫密封;如透過該黏著層將該第二支撐壁與該透明遮蓋之間的隙縫密封。另外,藉由該第二凸壁呈階梯狀結構,配合該殼體的形狀來遮擋水滲入該第二穿孔。
參閱圖1與圖2,本新型消毒鍋之一實施例,包含一底座100、一鍋具91及一鍋蓋92。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座100用於提供水蒸氣或熱風。該鍋具91置放於該底座100頂側且形成多個細孔,並用於供副食品或奶瓶置放。該鍋蓋92覆蓋住該鍋具91,藉此使蒸氣或熱風循環流動。
參閱圖3與圖4,該底座100包含一座體1、一容器2、一第一密封件3、一發熱器4、一溫度感測器5、一開關器6、一顯示器7及一旋鈕8。
該座體1包括一第一殼件11、一第二殼件12及一圍繞部件14,其中,該第二殼件12與該第一殼件11的頂側(即在一高度方向上連接)且與該第一殼件11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17,用於容置電子零件。該圍繞部件14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7。
參閱圖4至圖7,進一步來說,該第一殼件11具有一第一基壁111、一第一圍壁112及一第一環繞壁11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基壁111具有一朝向該第二殼件12的第一上表面114、一相反於該第一上表面114的第一下表面115、一位置靠近側緣處且貫穿該第一上表面114與該第一下表面115的進風孔116,及一位於該進風孔116附近且間隔於該進風孔116的洩流孔117,其中,該洩流孔117亦貫穿該第一上表面114與該第一下表面115,藉此與外部連通。該第一圍壁112自該第一基壁111的周緣向上延伸,供與第二殼件12連接。該第一環繞壁113連接於該第一上表面114鄰近該洩流孔117處且環繞於該洩流孔117的周側,並形成一連通該洩流孔117的穿伸空間118。
參閱圖4、圖8至圖10,該第二殼件12具有一第二基壁121、一第二外圍壁122、一第二延伸壁123、一第二內圍壁124、一第二限位壁125、一第二支撐壁126及一第二凸壁127。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基壁121呈環型並具有一朝向該第一殼件11的第二下表面128、一相反於該第二下表面128的第二上表面129及一第二環壁部131,其中,該第二基壁121形成一出風孔132、一第一通孔133及第二通孔134,該出風孔132、該第一通孔133與該第二通孔134皆貫穿該第二上表面129與該第二下表面128。更清楚地說,該第二基壁121靠近外側緣的一部份向上隆起,該出風孔132位於該洩流孔117(參閱圖7)的正上方且形成於該第二基壁121隆起部分的側邊且連通於該容置空間17。該第一通孔133靠近內側緣且連通該容置空間17與外部。該第二通孔134位於該第二基壁121隆起部分且連通該容置空間17與外部。該第二環壁部131則連接於該第二下表面128鄰近該第二通孔134的部分並朝向該第一殼件11方向延伸且環繞該第二通孔134的周側。
參閱圖9、圖11與圖12,該第二外圍壁122環繞該出風孔132、該第一通孔133與該第二通孔134,該第二外圍壁122是先自該第二基壁121的外周緣向上延伸後再向外延伸,進一步再向下延伸,且該第二外圍壁122的一部分與該第一殼件11的第一圍壁112接合。該第二延伸壁123自該第二外圍壁122未連接於該第一圍壁112的部分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圍壁112未與該第二外圍壁122接合的部分接合,藉此形成該容置空間17,且該第二延伸壁123呈傾斜平面。該第二延伸壁123形成一呈方形且連通於該容置空間17與外部的第一穿孔135,及一呈圓形且連通於該容置空間17與外部的第二穿孔136。此外,該第二內圍壁124自該第二基壁121的內周緣朝向該第一殼件11方向凸伸且間隔於該第一殼件11。該第二限位壁125自該第二下表面128靠近該第二內圍壁124處朝向該第一殼件11方向凸伸且環繞該第二內圍壁124且凸伸長度較該第二內圍壁124長。該第二支撐壁126自該第二延伸壁123的該第一穿孔135孔壁沿徑向向內凸伸。該第二凸壁127呈中空圓柱形,並自該第二延伸壁123靠近該第二穿孔136的部分向上延伸,該第二凸壁127具體具有一自該第二延伸壁12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二下壁部137、一自該第二下壁部137的頂緣沿徑向延伸的第二中壁部138,及一自該第二中壁部138的內周緣向上延伸的第二上壁部139。
參閱圖5、圖6與圖11,該圍繞部件14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7內,並具有一第一導流件141、一第二導流件142及一擋板件14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導流件141與該第二導流件142共同形成一連通該進風孔116與該出風孔132的通道,藉此將來自該進風孔116的風引導至該出風孔132,且該第一導流件141與該第二導流件142形成的通道與該容置空間17內的其他空間隔絕。而該擋板件143則是以水平狀態設置於該通道鄰近該出風孔132處,藉此初步阻擋水進一步滲入該通道的內部。
該第一導流件141建立連通該進風孔116至該洩流孔117的通道,具體而言,該第一導流件141具有一第一圍繞壁144、一第一頂壁145、一第一外擋止壁146、一第一內擋止壁147及一第一底壁148。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圍繞壁144具有一中段壁部151,及分別位於該中段壁部151的兩相反側且連接該中段壁部151的兩相反端的一前段壁部152與一後段壁部153,其中,該中段壁部151具有二個位於該進風孔116與該洩流孔117之間且左右相間隔的中側壁結構154,每一中側壁結構154的底側緣連接於該第一基壁111的第一上表面114。該前段壁部152呈弧形環繞該進風孔116且兩末端分別連接該等中側壁結構154。該後段壁部153呈U型且兩末端分別連接該等中側壁結構154的另一端,其中,該後段壁部153的部分底端伸入該第一環繞壁113的該穿伸空間118且靠抵於該第一環繞壁113的內表面。另外,該後段壁部153具有一朝向該第二殼件12的撐靠面結構155,並形成一朝向上方的第一連接口156。該第一頂壁145的周緣連接該中段壁部151的頂緣與該前段壁部152的頂緣,藉此覆蓋住該中段壁部151與該前段壁部152,以形成密封的通道,進而將來自該進風孔116的風導向該後段壁部153。透過該第一圍繞壁144與該第一頂壁145共同形成一前流道部149,該前流道部149的一端口連通該進風孔116。
該第一外擋止壁146呈環形沿著該撐靠面結構155的外側緣與該第一頂壁145鄰近該後段壁部153處延伸以環繞該第一連接口156。該第一內擋止壁147呈U型一體連接於該撐靠面結構155且間隔該第一外擋止壁146的內側,具體而言,該第一內擋止壁147與該第一頂壁145分別位於該第一連接口156的相對側。此外,該第一底壁148沿一長度方向彎曲延伸,該第一底壁的左右側緣連接於該後段壁部153的底側緣,且位於前側的短側緣連接該第一基壁111位於該中段壁部151間的部分,位於後側的短側緣伸入該第一環繞壁113的穿伸空間118且間隔該後段壁部153伸入該穿伸空間118的部分,更清楚地說,該第一底壁148具有一自該第一基壁111對應的部分朝遠離該前段壁部152方向向上延伸至靠近該第一環繞壁113且呈弧形的第一弧壁部157、一自該第一弧壁部157的末端緣向下延伸伸入該穿伸空間118的第一導流壁部158,及一自該第一導流壁部158背向於該前流道部149的一側面向下延伸且靠抵於該的一環繞壁113的內表面的第一靠抵壁部。其中,該第一導流壁部158與該後段壁部153的伸入該穿伸空間118的部分共同界定出一連通該前流道部149與該洩流孔117的洩流流道部159。
經由上述結構可知,該第一導流件141形成的通道(即該前流道部149與該洩流流道部159)只與該進風孔116與該洩流孔117連通,而該第一連接口156則與該第二導流件142鄰接,藉此,達到讓通道與該容置空間17其他部分乾濕分離之功效。此外,位於該洩流流道部159的水將被導引至洩流孔117,由洩流孔117排出於外部。而且,藉由該第一導流壁部158是沿該高度方向延伸,亦即被導引至洩流流道部159的水並無法輕易克服重力而經由該第一導流壁部158朝向該進風孔116方向流動,只能往洩流孔117方向流動。再者,藉由該後段壁部153與該第一靠抵壁部靠抵於該第一環繞壁113的內表面,使位於洩流流道部159的水也無法經由該第一環繞壁113與該後段壁部153或該第一靠抵壁部間的隙縫滲出。藉此達到水不會滲入該容置空間17之功效。
續參閱圖5、圖6與圖11,該第二導流件142設置於該後段壁部153的頂側,並具有一第二圍繞壁161、一第二底壁162及一第二弧壁16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圍繞壁161沿著該第一外擋止壁146延伸且底側緣靠抵於該撐靠面結構155與該第一頂壁145,其中,該第二圍繞壁161的一部分嵌合於該第一外擋止壁146與該第一內擋止壁147之間且該第二圍繞壁161嵌合於該第一外擋止壁146與該第一內擋止壁147的部分的兩相反側面分別靠抵於該第一外擋止壁146的內表面與該第一內擋止壁147的外表面,藉此使該第二導流件142定位並封閉隙縫。而該第二圍繞壁161的頂側緣靠抵於該第二基壁121的第二下表面128,進一步而言,該第二圍繞壁161是位於該洩流孔117與該出風孔132之間,並形成一個兩相反端分別連通該出風孔132與該前流道部149的後流道部164,也就是說,該後流道部164亦與該容置空間17的其他部分隔絕,而且該前流道部149的風將被導引進入該後流道部164,再沿該出風孔132流出。該第二底壁162對應於該第一弧壁部157的位置連接於該第二圍繞壁161的底側緣,藉此遮蔽住該第一連接口156靠近該第一頂壁145的部分,進而讓來自該出風孔132的水不會直接進入該中段壁部151的通道。該第二弧壁163自該第二圍繞壁161遠離該第一頂壁145的一側面向上且呈弧型延伸並延伸至鄰近該出風孔132處,藉此將來自該前流道部149的風導引朝向該出風孔132方向流出。
該擋板件143樞設於該第二導流件142且可開啟地關閉該前流道部149。在本實施例中,該擋板件143具有一靠近該第二底壁162且兩相反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二圍繞壁161的樞軸165,及一樞設於該樞軸165且可遮蔽住該第一連接口156未被該第二底壁162遮住的部份的擋板166。該擋板166為水平狀態時,其底面鄰近周緣的部分靠在該撐靠面結構155,藉此與該第二底壁162共同封閉住該第一連接口156,並隔絕該前流道部149與該後流道部164。該擋板166在非水平狀態時,其底面鄰近周緣的部分遠離該撐靠面結構155,也就是開啟該第一連接口156的一部分,使該前流道部149與該後流道部164連通。
特別要說明的是,若有水經由該出風孔132進入該後流道部164能初步被該擋板166阻擋,若不慎通過該擋板166時,該後段壁部153與該第一底壁148的第一導流壁部158能將水導引朝向該洩流流道部159移動,最後經由該洩流孔117流出於該第一殼件11之外,藉此能避免水殘留於該前流道部149或該後流道部164。即使滲入該第一內擋止壁147與該第二圍繞壁161間的隙縫,仍可藉由該第一外擋止壁146的高度而阻擋水進一步滲入該容置空間17。
參閱圖4、圖9與圖12,該容器2安裝於該第一基壁111的第一上表面114上方,其頂緣對應於該第二內圍壁124的底端緣且間隔於該第二內圍壁124。該容器2用於容置水。該第一密封件3具有撓性,並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二內圍壁124與該容器2之間且兩相反端分別緊迫地靠抵於該第二內圍壁124與該容器2的橫向密封部31,及一個一體連接該橫向密封部31的外周緣的縱向密封部32,其中,該縱向密封部32位於該第二內圍壁124與該第二限位壁125之間並沿該高度方向延伸,該縱向密封部32的兩相反端面還靠抵於該第二限位壁125與該第二內圍壁124,藉此防止位於該容器2內的水或水氣經由該容器2與該第二內圍壁124間的隙縫滲入至該容置空間17。
參閱圖1、圖11與圖12,該發熱器4具有二個安裝於該第一基壁111的第一下表面115的加熱座41,及一安裝於該前流道部149鄰近該進風孔116處的熱風機42。該加熱座41受驅動而提供熱能給該容器2內的水,使水轉換成水蒸氣,用以對置放於該鍋具91上的物品加熱或消毒。而該熱風機42能使空氣流動,當空氣經過該加熱座41時會吸收熱能而形成熱風,該熱風機42使熱風沿該進風孔116進入該前流道部149,經由該前流道部149的導引至該第一連接口156,透過熱風風壓將原本遮蔽住該第一連接口156的擋板166呈現開啟狀態,進而熱風持續進入該後流道部164並經由該出風孔132流出,藉此烘乾鍋具91或鍋蓋92或置放於鍋具91上的物品。而當熱風機42停止運轉時,該擋板166受彈力自動回到關閉狀態,關閉住該第一連接口156,以防止水滲入。
參閱圖9、圖13與圖14,該溫度感測器5具有一固定件51、一溫度感測件52、一第二密封件53。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件51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7且對應於該第一通孔133固定於該第二基壁121,該固定件51呈倒T型且間隔於該第二下表面128。該溫度感測件52具有一主體部521及一靠抵部522,該主體部521的一端固定於該固定件51的一縱向段,且另一端穿伸於該第一通孔133且凸伸於該第二基壁121的該第二上表面129之外,該靠抵部522位於該第二基壁121與該固定件51之間且由該主體部521沿徑向向外延伸,且底側面靠抵於該固定件51的該縱向段。該第二密封件53套設於該主體部521且位於該靠抵部522與該第二基壁121之間以環繞該第一通孔133,且該第二密封件53的兩相反端分別緊抵於該靠抵部522與該第二基壁121,藉此使來自該第一通孔133的水無法經由該靠抵部522與該第二密封件53間的隙縫進入該容置空間17,進而達到防水效果。
參閱圖9、圖13與圖15,該開關器6具有一連接座61、一開關部62、一壓抵部63、一彈性件64及一第三密封件65。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座61環繞於該第二環壁部131的外側且間隔於該第二環壁部131且固定於該第二下表面128。該連接座61形成一安裝空間611。該開關部62呈圓柱狀穿伸於該安裝空間611且一端凸伸於該第二通孔134,並能伸出於該第二通孔134之外。該壓抵部63自該開關部62的外表面沿徑向延伸且位於該安裝空間611。該彈性件64舉例為螺旋彈簧,該彈性件64套設於該開關部62且一端固定於該壓抵部63的底面,另一端固定於該連接座61遠離該第二通孔134的內壁,藉此提供該開關部62與該壓抵部63一彈力。該第三密封件65套設於開關部62靠近該第二通孔134的部分且卡制於該第二環壁部131與該連接座61之間。藉此使來自該第二通孔134的水不會進一步滲入該容置空間17。該開關器6舉例是一種啟動開關,當被壓抵時能通電使消毒鍋能開始運作,並在使用完畢且不被壓抵時,該彈性件64能使該開關部62與該壓抵部63自動回復原狀,藉此斷開電源,確保操作安全性。
參閱圖9與圖16,該顯示器7具有一螢幕71、一透明遮蓋72,及一黏著層73。在本實施例中,該螢幕71安裝於該第二延伸壁123的底面且顯露於該第一穿孔135。該透明遮蓋72遮蓋住該第一穿孔135且底面靠近周緣處靠抵於該第二支撐壁126。該黏著層73沿著該第二支撐壁126的上表面設置且兩相反面分別黏著該第二支撐壁126與該透明遮蓋72,透過上述結構,使水經由該透明遮蓋72與該第一穿孔135孔壁間的隙縫流入時會被該黏著層73阻擋而無法進一步流向該螢幕71,藉此達到防水功效。
參閱圖9與圖16,該旋鈕8具有一控制座81及一殼體82。在本實施例中,該控制座81固定於該第二延伸壁123的底面,並具有一穿伸於該第二穿孔136且凸伸於該第二穿孔136之外的轉軸811。該殼體82具有一頂殼部821、一內環繞部822及一外環繞部823。具體而言,該頂殼部821呈圓盤狀且其中心固定於該轉軸811凸出於該第二穿孔136的一端。該內環繞部822自該頂殼部821的底面朝向該第一殼件11方向延伸並伸入該第二穿孔136,進一步卡制於該第二延伸壁123的內壁,其中,該內環繞部822還觸抵於該第二上壁部139與該第二中壁部138。該外環繞部823自該頂殼部821的周緣朝向該第一殼件11方向延伸,並延伸至接近該第二下壁部137的頂緣,經由上述結構可知,水即使經由該外環繞部823與該第二下壁部137間的隙縫進入也會受到該第二上壁部139與該內環繞部822的阻擋,藉此達到防水效果。
此外,不管是該第一殼件11、該第二殼件12、該圍繞部件14上所形成的孔洞,都能增加一環型凸肋環繞該孔洞的周側以形成階梯狀結構,藉此若有水流向孔洞時能被環形凸肋所阻擋。另一方面,底座100亦可增設一導流板於該第二基壁121的該第二上表面129,用以使來自出風孔132的熱風能均勻流動於鍋具91。
綜上所述,本新型藉由該擋板件143設置在鄰近該出風孔132處,且可關閉該前流道部149,藉此能將水阻擋於該前流道部149外,避免進一步滲透。即使水不慎流入該前流道部149,亦會被該第一導流壁部158與該後段壁部153導引流入該洩流流道部159,並進一步經由該洩流孔117排除於該第一殼件11外,藉此防止水殘留於該前流道部149。而該第一內擋止壁147與該第一外擋止壁146作為雙重阻擋肋條將水阻擋於該擋板件143周緣。此外,還將其他隙縫處透過密封件密封,如透過該第一密封件3將容器2與第二內圍壁124之間的隙縫封閉;如透過該第二密封件53將該第一通孔134與該溫度感測件52之間的隙縫密封;如透過該第三密封件65將該第二通孔134與該開關部62之間的隙縫密封;如透過該黏著層73將該第二支撐壁126與該透明遮蓋72之間的隙縫密封。另外,藉由該第二凸壁127呈階梯狀結構,配合該殼體82的形狀來阻擋水滲入該第二穿孔136。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底座
1:座體
11:第一殼件
111:第一基壁
112:第一圍壁
113:第一環繞壁
114:第一上表面
115:第一下表面
116:進風孔
117:洩流孔
118:穿伸空間
12:第二殼件
121:第二基壁
122:第二外圍壁
123:第二延伸壁
124:第二內圍壁
125:第二限位壁
126:第二支撐壁
127:第二凸壁
128:第二下表面
129:第二上表面
131:第二環壁部
132:出風孔
133:第一通孔
134:第二通孔
135:第一穿孔
136:第二穿孔
137:第二下壁部
138:第二中壁部
139:第二上壁部
14:圍繞部件
141:第一導流件
142:第二導流件
143:擋板件
144:第一圍繞壁
145:第一頂壁
146:第一外擋止壁
147:第一內擋止壁
148:第一底壁
149:前流道部
151:中段壁部
152:前段壁部
153:後段壁部
154:中側壁結構
155:撐靠面結構
156:第一連接口
157:第一弧壁部
158:第一導流壁部
159:洩流流道部
161:第二圍繞壁
162:第二底壁
163:第二弧壁
164:後流道部
165:樞軸
166:擋板
17:容置空間
2:容器
3:第一密封件
31:橫向密封部
32:縱向密封部
4:發熱器
41:加熱座
42:熱風機
5:溫度感測器
51:固定件
52:溫度感測件
521:主體部
522:靠抵部
53:第二密封件
6:開關器
61:連接座
611:安裝空間
62:開關部
63:壓抵部
64:彈性件
65:第三密封件
7:顯示器
71:螢幕
72:透明遮蓋
73:黏著層
8:旋鈕
81:控制座
811:轉軸
82:殼體
821:頂殼部
822:內環繞部
823:外環繞部
91:鍋具
92:鍋蓋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消毒鍋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消毒鍋的結構;
圖2是圖1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3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底座的結構;
圖4是圖3之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第一殼件與一圍繞部件的結構;
圖6是圖5之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該第一殼件與該圍繞部件的細部結構;
圖7是沿圖5線VII-VII所截取的剖視示意圖;
圖8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第二殼件、一溫度感測器、一開關器、一顯示器及一旋鈕的相對位置;
圖9是圖8之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該第二殼件及該顯示器的結構;
圖10是沿圖8線X-X所截取的一剖視示意圖;
圖11是沿圖3線XI-XI所截取的一剖視示意圖;
圖12是沿圖3線XII-XII所截取的一不完整的剖視示意圖;
圖13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該溫度感測器及該開關器的結構;
圖14是沿圖3線XIV-XIV所截取的一不完整的剖視示意圖;
圖15是沿圖8線XV-XV所截取的一不完整的剖視示意圖;及
圖16是沿圖3線XVI-XVI所截取的一不完整的剖視示意圖。
100:底座
3:第一密封件
1:座體
4:發熱器
11:第一殼件
5:溫度感測器
12:第二殼件
6:開關器
14:圍繞部件
7:顯示器
17:容置空間
8:旋鈕
2:容器
Claims (9)
- 一種消毒鍋之底座,包含: 一座體,包括 一第一殼件,形成一進風孔, 一第二殼件,設置於該第一殼件的頂側且與該第一殼件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第二殼件形成一出風孔, 一圍繞部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並具有一第一導流件、一第二導流件及一擋板件,該第一導流件界定出一連通該進風孔的前流道部,該第二導流件界定出一個兩相反端分別連通該前流道部與該出風孔的後流道部,該擋板件樞設於該第二導流件且可開啟地關閉該前流道部,當該擋板件受風壓驅動時,該擋板件開啟該前流道部,用以讓來自該進風孔的風經由該前流道部與該後流道部流向該出風孔,當該擋板件未受風壓驅動時,該擋板件關閉該前流道部,用以阻擋來自該出風孔的水進入該前流道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一殼件具有一第一基壁,該第一基壁形成該進風孔及一位置位於該擋板件的下方的洩流孔,該第一導流件連接該第二導流件的一端還形成一個兩相反端口分別連通該洩流孔與該前流道部且連通該前流道部的端口朝向該擋板件的洩流流道部。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一殼件具有一位於該容置空間且環繞於該洩流孔周側的第一環繞壁,該第一環繞壁界定出一供該第一導流件形成該洩流流道部的部分穿伸的穿伸空間,且該第一環繞壁的內表面與該第一導流件穿伸於該穿伸空間之部分相互觸抵。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一導流件具有一第一圍繞壁、一第一內擋止壁及一第一外擋止壁,該第一圍繞壁具有一連接該第二導流件的後段壁部,該後段壁部界定出一連通該前流道部與該後流道部的第一連接口,並具有一環繞該第一連接口且供該第二導流件的底側緣靠抵的撐靠面結構,該擋板件的底面周緣靠抵於該撐靠面結構,該第一內擋止壁與該第一外擋止壁位於該第二導流件的兩相反側且連接於該撐靠面結構,該第一內擋止壁的兩相反側面分別觸抵於該擋板件的部分側緣與該第二導流件的內側面,該第一外擋止壁的內側面觸抵於該第二導流件的外側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及一第二內圍壁,該第二基壁呈環型且該第二內圍壁自該第二基壁的內周緣朝向該第一殼件方向延伸;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容器及一第一密封件,該容器位於該第一殼件上方且頂緣間隔於該第二內圍壁,該第一密封件設置於該第二內圍壁與該容器的頂緣之間且兩相反側緣分別緊抵於該第二內圍壁與該容器的頂緣。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殼件上方的第二基壁,該第二基壁形成一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的第一通孔;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溫度感測器,該溫度感測器包括一固定件、一溫度感測件及一第二密封件,該固定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對應於該第一通孔固定於該第二基壁朝向該容置空間的側面,該溫度感測件具有一主體部及一靠抵部,該主體部的一端固定於該固定件,且另一端穿伸於該第一通孔且凸伸於該第二基壁背向於該第一殼件的側面之外,該靠抵部位於該第二基壁與該固定件之間且由該主體部沿徑向向外延伸,且其中一側面靠抵於該固定件,該第二密封件套設於該主體部且位於該靠抵部與該第二基壁之間,且該第二密封件的兩相反側面分別緊抵於該靠抵部與該第二基壁。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該第二基壁形成一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的第二通孔,該第二基壁具有一自朝向該第一殼件的一側面向下延伸且環繞該第二通孔的第二環壁部;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開關器,該開關器包括一環繞地設置於該第二環壁部的外圍且形成一安裝空間的連接座、一穿伸於該安裝空間與該第二通孔且凸伸於該第二通孔之外的開關部、一設置於該安裝空間且自該開關部沿徑向向外延伸的壓抵部、一套設於該開關部穿伸於該安裝空間且位於該壓抵部背向該第二通孔之一側的彈性件,及一卡制於該第二環壁部與該連接座之間且內側緣緊抵於該開關部的第三密封件,該彈性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靠抵於該連接座與該壓抵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一第二圍繞壁、一第二延伸壁及一第二支撐壁,該第二圍繞壁自該第二基壁的周緣向上延伸且部分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自該第二圍繞壁未連接該第一殼件的部分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形成一第一穿孔,該第二支撐壁由該第一穿孔孔壁沿徑向向內凸伸;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顯示器,該顯示器包括一螢幕、一透明遮蓋及一黏著層,該螢幕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對應於該第一穿孔,該透明遮蓋設置於該第二支撐壁的頂面且遮蔽住該第一穿孔,該黏著層設置於該透明遮蓋與該第二支撐壁之間,且兩相反端分別固設於該透明遮蓋與該第二支撐壁。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消毒鍋之底座,其中,該第二殼件具有一第二基壁、一第二圍繞壁、一第二延伸壁及一第二凸壁,該第二圍繞壁自該第二基壁的周緣向外延伸且部分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自該第二圍繞壁未連接該第一殼件的部分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殼件連接,該第二延伸壁形成一第二穿孔,該第二凸壁圍繞於該第二穿孔且自該第二延伸壁向上延伸,該第二凸壁具有一自該第二延伸壁向上延伸的第二下壁部、一自該第二下壁部的頂側緣沿一徑向向內延伸的第二中壁部,及一自該第二中壁部向上延伸的第二上壁部;該消毒鍋之底座還包含一控制座及一殼體,該控制座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具有一穿伸於該第二穿孔與該第二凸壁的轉軸,及一連接於該轉軸凸伸於該第二凸壁之外的殼體,該殼體具有一連接該轉軸的頂殼部、一自該頂殼部的底面向下延伸且靠抵於該第二上壁部的外表面的內環繞部,及一自該頂殼部的周緣向下延伸的外環繞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16779U TWM592308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消毒鍋之底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16779U TWM592308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消毒鍋之底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92308U true TWM592308U (zh) | 2020-03-21 |
Family
ID=7076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16779U TWM592308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消毒鍋之底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92308U (zh) |
-
2019
- 2019-12-17 TW TW108216779U patent/TWM592308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33666B2 (en) | Built-in type heating cooking device | |
KR102231033B1 (ko) | 전기압력조리기용 내솥 뚜껑 | |
KR101360463B1 (ko) | 밥솥 | |
CN211795796U (zh) | 烹饪器具 | |
TWM592308U (zh) | 消毒鍋之底座 | |
JP2010099417A (ja) | 炊飯器 | |
JP2010022857A (ja) | 電気ポット | |
JP5111289B2 (ja) | 炊飯器 | |
JP6129778B2 (ja) | 調理器 | |
CN107912987B (zh) |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2253422U (zh) | 烘干消毒柜 | |
JP2001309851A (ja) | 炊飯器 | |
CN221129646U (zh) | 厨房用箱式器具和集成灶 | |
CN215838437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微压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4128066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12806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7218790U (zh) | 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 | |
CN214341655U (zh) | 一种固定于内盖上的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 |
CN214017217U (zh) | 杯体组件及料理机 | |
CN212015341U (zh) | 一种通气电热杯 | |
CN21412806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7959661U (zh) | 烹饪器具 | |
JP3469082B2 (ja) | 食器洗浄機 | |
CN214128062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KR20180026167A (ko) | 전기압력밥솥의 보온 커버 어셈블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