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8065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28065U CN214128065U CN202022518733.8U CN202022518733U CN214128065U CN 214128065 U CN214128065 U CN 214128065U CN 202022518733 U CN202022518733 U CN 202022518733U CN 214128065 U CN214128065 U CN 2141280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air inlet
- lid
- ai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体的锅体,以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面盖、衬盖和位于衬盖下方的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吹风进入烹饪腔体,所述面盖上对应消泡装置设有进风凸起部。进风凸起部凸出面盖表面设置,使得进风凸起部周围的外界冷风均可以及时快速的进入进风凸起部内,被消泡装置利用,使得冷却风的进风效果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器具,比如电饭煲的烹饪过程通常分为预热吸水阶段、加热阶段、沸腾阶段、焖饭阶段和保温阶段,电饭煲在煮饭和煮粥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泡沫和溢出,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现有电饭煲的烹饪程序大多选择间歇式加热方式,以避免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产生溢锅风险,但间歇式的加热方式又会产生烹饪时间过长的问题,使用户的等待时间较长,降低用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烹饪器具,通过在锅盖上设置能够使空气进出的风道,高功率烹饪时,打开风道,外界空气进入到烹饪腔中,能够使液体沸腾产生的气泡破裂,持续高功率加热食材,从而能够减短烹饪时间。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发现,冷却风的进风效果不佳,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体的锅体,以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面盖、衬盖和位于衬盖下方的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吹风进入烹饪腔体,所述面盖上对应消泡装置设有进风凸起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进风凸起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盖包括顶面盖和侧面盖,所述进风凸起部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夹持在顶面盖和侧面盖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凸起部包括凸起部顶壁和凸起部侧壁,所述凸起部侧壁上设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凸起部一体成型在所述面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消泡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锅盖上还设有围绕风机的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凸起部为透明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衬盖和内盖之间设有风道装置,所述风道装置一端连通消泡装置,另外一端连通烹饪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盖上设有用于排出烹饪腔体内蒸汽的面盖出气口,所述面盖出气口与所述进风凸起部的距离大于1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凸起部的高度不小于20毫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进风凸起部凸出面盖表面设置,使得进风凸起部周围的外界冷风均可以及时快速的进入进风凸起部内,被消泡装置利用,使得冷却风的进风效果大大提升。
2、所述进风凸起部包括凸起部顶壁和凸起部侧壁,所述凸起部侧壁上设有通孔。通过凸起部侧壁的通孔进冷却风到消泡装置内,使得凸起部四周的空间都可以被利用起来,提升进风效果。
3、所述面盖出气口与所述进风凸起部的距离大于10毫米。如此设计,可以避免面盖出气口排出的高温蒸汽被进风凸起部利用,又进入消泡装置内,造成部分高温蒸汽循环进入烹饪腔体内,影响消泡装置的破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内盖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内盖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锅盖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面盖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风道装置打开的锅盖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风道装置关闭的锅盖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风道装置打开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风道装置关闭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风道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局部放大图;
图13为一实施例中风道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中内盖和蒸汽阀分解示意图;
图15为一实施例中内盖和蒸汽阀安装剖视图。
附图标记:
锅体1,衬盖2,测温件21,密封圈22,安装部221,上唇边222,下唇边223,电机24,内盖3,测温孔31,进风口32,出风口33,栅格筋34,面盖4,进风凸起部41,固定部411,通孔412,安装孔42,顶面盖43,侧面盖44,面盖出气口45,消泡装置5,挡板51,风道装置6,闸门61,转轴62,检测装置63,蒸汽阀7,阀座71,喇叭口通道72,单向阀73,上密封面731,下密封面732,连接段733,阀盖74,进气口75,出气口76,挡筋77,连接筋7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如图1-3所示,包括具有烹饪腔体的锅体1,以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衬盖2和位于衬盖下方的内盖3,所述锅盖上设有消泡装置4,所述内盖3上设有连通烹饪腔体的通风区域,所述内盖3上还设有供测温件穿过的测温孔31,所述测温孔31位于所述通风区域之外的区域。锅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内用于放置待烹饪食材,内盖和内胆盖合形成烹饪腔体。由于测温孔31位于通风区域之外,所以可以避免通风区域的进出风对测温件的测温精度造成影响,从而可以精准的测出烹饪腔体内的温度,减少了外界气流的影响。测温件通过检测烹饪腔体温度,来控制加热功率,而测温件位于通风区域之外,可以确保精准测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孔31与所述通风区域的间距大于5毫米。从而可以减少通风区域对测温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区域包括进风口32和出风口33,所述消泡装置包括风机(图3中未示出),可参照图3中箭头方向,所述风机吹风从进风口32进入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产生的蒸汽从出风口33排出。在具体烹饪时,当烹饪腔体沸腾时,为了避免烹饪腔体中的食材溢出,通过风机吹风进入烹饪腔体内,可以避免食材溢出,所以可以持续大火力加热,从而可以缩短烹饪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进风口32位于内盖中心,所述出风口33环绕所述进风口32设置。分机吹风时,使得冷却风从内盖中心吹入烹饪腔体内,可以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烹饪腔体受热产生的蒸汽可以从出风口33排出烹饪腔体。冷却风在从内盖中心吹入烹饪腔体时,使得沸腾的气泡下降,从而使得周边的气泡上升,而出风口33环绕进风口32设置,使得上升的气泡刚好可以从出风口33排出烹饪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盖2上固定有测温件21,所述测温件21穿过所述测温孔31延伸到内盖3下表面。通过测温件21延伸到内盖下表面可以精准检测烹饪腔体内温度,达到精准控制烹饪的目的。测温件21用来与烹饪器具的主控单元电连接,主控单元依据测温件21的测温信号控制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件21的周向设有密封圈22,至少部分所述密封圈穿过所述测温孔31延伸到内盖3下表面。密封圈22对测温件21具有包裹作用,可以阻挡通风区域的气流吹到测温件21上,影响测温精度。本实施例中,因为在通风区域会有进风到烹饪腔体或者出风到烹饪腔体之外,使得通风区域的空气流速较快,导致通风区域下方的温度会变化比较大,而本实施例的测温件位于通风区域之外,可以减少进出风对测温的影响,进一步的,密封圈具有对测温件21的包裹作用,更加能够减少通风区域的进出风对测温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测温件21的最低点不高于所述密封圈的最低点。使得测温件21的最低点是能够充分接触到烹饪腔体内部空间的,以提高测温件21的测温精度和灵敏度。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密封圈22包括安装部221、上唇边222和下唇边223,所述安装部221安装在内盖3上,所述下唇边223延伸到内盖下表面。具体安装时,安装部221配合套在测温孔31上,使得密封圈22被固定。而下唇边223延伸到内盖下表面来,在水平方向上,可以部分覆盖测温件21,从而可以减少通风区域的气流吹到测温件21上。可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内盖上的测温孔31上具有折边,通过折边与安装部221配合固定,可以避免内盖划伤密封圈22。本实施例的安装部221形成为安装槽,内盖上测温孔31的边沿伸入安装槽内,使得密封圈被固定在内盖上,由于密封圈为柔性材料制成,比如硅胶或橡胶,自身具有一定的形变量,所以可以借助其自身形变拆卸或安装密封圈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唇边222与所述衬盖过盈配合,用于密封内盖3和衬盖之间的间隙。避免烹饪腔体内的蒸汽通过测温孔进入到内盖和衬盖之间的间隙中去。
本实施例的锅盖铰接在锅体1上,所述测温孔31位于远离铰接处的一侧。如此设计,方便减少测温孔31尺寸精度对内盖安装的影响。在安装内盖时,测温件21会穿过测温孔31,若发生偏差,会导致安装内盖受阻,尤其是测温孔31还存在尺寸误差,而由于测温孔31远离铰接处设置,内盖在安装时,其靠近铰接处的一端先固定到衬盖上,另外一端再通过活动卡扣与衬盖固定,所以测温孔31允许的误差可以偏大。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2和测温件21过盈配合,还可以起到辅助固定内盖3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体的锅体,以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参照图5和图6,所述锅盖包括面盖4、衬盖2和位于衬盖下方的内盖3,所述锅盖上设有消泡装置5,所述消泡装置5吹风进入烹饪腔体,所述面盖4上对应消泡装置设有进风凸起部41。通过进风凸起部41可以充分吸收外界冷风,再通过消泡装置5导入到烹饪腔体内,使得消泡装置5具有良好的消泡效果。进风凸起部41凸出面盖4表面设置,使得进风凸起部41周围的外界冷风均可以及时快速的进入进风凸起部41内,被消泡装置5利用。较佳的,所述进风凸起部41的高度不小于20毫米,以延伸凸起到面盖上,充分吸收外界冷风。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7,所述面盖4上设有安装孔42,所述进风凸起部41固定在所述安装孔42内。通过安装孔42固定进风凸起部41,可以方便面盖4的成型。而且,可以将进风凸起部41设置为与面盖不同的材料,比如可以将进风凸起部41设置为透明件,提高产品的档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进风凸起部一体成型在面盖上,如此可以简化安装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面盖4包括顶面盖43和侧面盖44,所述进风凸起部41上设有固定部411,所述固定部411被夹持在顶面盖43和侧面盖44之间。本实施例的固定部411为进风凸起部41底部形成的翻边构成,顶面盖43在和侧面盖44安装时,翻边被二者夹持,使得进风凸起部41被固定好。可以理解的是,翻边的面积大于安装孔42的面积,安装时,进风凸起部41从下往上穿过安装孔42,使得进风凸起部41在竖直方向上得到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进风凸起部包括凸起部顶壁和凸起部侧壁,所述凸起部侧壁上设有通孔412。在烹饪时,通孔412周围的冷却风可以通过通孔412进入锅盖中,被消泡装置利用导入烹饪腔体中,达到防溢和快速烹饪的目的。较佳的,凸起顶壁为封闭的顶壁,不设置通孔,可以避免灰尘或污渍从顶部进入面盖内。本实施例的通孔412为多个网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污渍进入面盖内。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消泡装置5包括风机,所述锅盖上还设有围绕风机的挡板51。通过挡板51围绕风机设置,可以提高冷风的利用效率,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避免风机受到锅盖内部气流的影响,使得风机可以高效率的吸收来自进风凸起部41的冷风。在其他实施例中,消泡装置5也可以为风扇,通过吸收外界冷却风导入锅盖内。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述衬盖2和内盖3之间设有风道装置6,所述风道装置一端连通消泡装置5,另外一端连通烹饪腔体。通过风道装置6可以提高消泡装置的利用效率,使得冷风能够沿着固定的路径运动。消泡装置5吸收进风凸起部41的冷风,通过风道装置6进入到烹饪腔体内,避免冷风无序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盖上设有用于排出烹饪腔体内蒸汽的面盖出气口45,所述面盖出气口45与所述进风凸起部41的距离大于10毫米。如此设置,可以减少面盖出气口45排出的蒸汽又通过进风凸起部41进入烹饪腔体中,而降低冷却效率。具体应用时,可以在进风凸起部41背离面盖出气口45的侧面设置通孔412,而在对应面盖出气口45的侧面则封闭设置,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排出的蒸汽又进入进风凸起部41内部的可能,确保进风凸起部41吸入的外界空气均为温度较低的冷却风。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在内盖上设有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和阀盖形成阀腔,所述阀座上设有连通烹饪腔体和阀腔的进气口,所述阀盖上设有连通阀腔和外界的出气口,出气口与面盖出气口45对应设置,使得蒸汽阀排出的蒸汽通过面盖出气口45排出到外界。
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烹饪过程中,尤其是煮饭或者煮粥的过程中,由于底部加热装置加热烹饪腔体,烹饪腔体在受热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米汤或泡沫,向上溢出,而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溢出,会降低加热功率,导致烹饪时间变长,而本实施例中在沸腾阶段,通过破泡装置5导入外界冷风,从进风凸起部41进入风道装置6内,再进入烹饪腔体内,使得向上溢出的米汤或泡沫会下沉,因此可以持续大火力加热,从而缩短烹饪时间。本实施例中,进风口32位于内盖中心区域,使得中心的米汤会下沉,出风口33环绕进风口设置,部分沸腾的米汤或者蒸汽会从出风口33进入蒸汽阀的阀腔内,在阀腔内被破泡,再从面盖出气口45排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体的锅体,以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衬盖和位于衬盖下方的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消泡装置5,所述衬盖和内盖之间设有风道装置6,所述风道装置6一端连通消泡装置,另外一端连通烹饪腔体,参照图9-11,所述风道装置6可拆卸设置在衬盖2上。风道装置6可拆卸设置,可以方便进行拆卸清洗。风道装置6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有少量米汤进入其中,造成风道装置6堵塞,影响出风效果,而通过设置成可拆卸结构,方便用户进行拆卸清洗,确保风道装置功能的持续正常使用,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述衬盖2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风道装置6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设置安装槽,可以降低锅盖的高度空间。安装槽也可以方便对风道装置6进行固定,避免风道装置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0、图11和图13,所述风道装置6上设有闸门61,所述衬盖上设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驱动所述闸门61开闭。所述闸门6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风道装置6上。图9为风道装置6打开状态,在此状态下,消泡装置5可以将外界冷风导入烹饪腔体内,图10为风道装置关闭状态,在此状态下,无外界冷风进入,当然,烹饪腔体产生的蒸汽无无法进入风道装置6内。所以在具体烹饪时,在开始阶段,闸门61是关闭的,烹饪腔体温度逐渐上升,在温度上升到100℃左右时,由于烹饪腔体内处于沸腾阶段后,温度很难再继续上升,此时由于烹饪腔体开始沸腾,大量气泡产生,测温件21在检测到温度在设定时间内并未持续上升时,判断进入了沸腾阶段,因此可以控制电机24转动将闸门61打开,并控制消泡装置工作,导入冷风进入烹饪腔体内,使得烹饪腔体内泡沫减少,从而可以继续大功率加热,也能够使得烹饪腔体内米汤可以充分翻滚。当然,也可以是测温件21检测到温度在接近沸腾的设定温度(比如95℃)时,控制闸门61打开,消泡装置5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11,所述风道装置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衬盖上,另外一端通过转轴62与电机24的驱动轴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机24是固定在衬盖2上的,电机24需要接线通电,不方便拆卸,而转轴62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可以起到固定风道装置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装置6拆离所述衬盖时,所述转轴62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分离。这样,电机24不会跟着风道装置一起拆卸,方便电机的接线通电。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9和图10,电机24的驱动轴上具有安装孔,且在一个方向具有开口,方便转轴62从垂直于转轴的方向通过开口安装到驱动轴上,而方便风道装置6与电机24的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内盖3可拆卸设置在衬盖上。在具体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清洗时,可以先将内盖3拆卸,再将风道装置6从衬盖上拆卸出来,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装置6还可以包括风道座和风道盖,所述风道盖和所述风道座可拆卸设置。所以可以拆卸内盖、风道装置、风道盖和风道座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7,所述内盖3上设有蒸汽阀7,所述风道装置6位于所述蒸汽阀7上方。蒸汽阀7相对风道装置更加靠近内盖,可以方便对烹饪腔体蒸汽进行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7,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座71,所述内盖3上设有进风口32,所述阀座71上设有对应进风口的喇叭口通道72,所述喇叭口通道与所述风道装置6连通,用于将消泡装置的进风扩散到内盖3下方的烹饪腔体内。通过喇叭口通道,可以对进风进行扩散到烹饪腔体内。冷却风在通过喇叭口通道时,通道逐渐变宽,冷却风的风速得到减缓,但是冷却风的横截面积得到增加,可以较好的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风速减缓可以避免高速风吹向烹饪腔体时使得液面中间出现明显的漩涡,而其他区域形成飞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风道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可继续参照图7和图8,内盖上设有进风口32,消泡装置吹风通过所述风道装置6和进风口32进入烹饪腔体,所述风道装置上设有闸门61,闸门通过转轴62转动设置在风道装置内,所述进风口32位于转轴62和消泡装置5之间。消泡装置5吹风之后,冷却风在风道装置6内先经过进风口32可以进入烹饪腔体内,再经过转轴62,而转轴62上连接有闸门,闸门61可以改变风的流向,促进冷却风向进风口32内流入。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参照图9-图11,转轴62位于进风口32和消泡装置5之间。消泡装置吹风先经过打开的闸门,再通过进风口进入烹饪腔体内,通过闸门控制风道装置的开合,方便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在不需要烹饪时可以将闸门关闭,避免蒸汽回流到消泡装置内,影响消泡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2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出风口33所在平面。如此设计,使得烹饪腔体内蒸汽到进风口32的路径变长,因此可以减少烹饪腔体内的蒸汽从进风口32排出,促进蒸汽从出风口32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7的方式,所述消泡装置5吹风的风向与所述闸门61的打开方向相同。如此设计,可以避免闸门61因为自身重力而关闭,使得闸门61保持打开状态。冷却风在吹入烹饪腔体的过程中,可以对闸门施加作用力,促进闸门61的打开,同时也能省去电机所需的驱动力。也可以参照图9的方式,消泡装置5吹风的风向也是与所述闸门61的打开方向相同。闸门61打开状态下,消泡装置5能够将冷却风吹到风道装置内流动,在闸门61打开不充分时,消泡装置5吹风可以辅助将闸门完全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7和图12,所述内盖上设有蒸汽阀7,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对应进风口的喇叭口通道72,所述风道装置与所述喇叭口通道连接。冷却风在经过风道装置6之后,再从喇叭口通道进入到烹饪腔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7覆盖所述通风区域。具体来说,蒸汽阀7覆盖了内盖上的进风口32和出风口33,外界冷却风通过喇叭口通道72穿过了蒸汽阀主体而进入烹饪腔体内,烹饪腔体产生的蒸汽通过出风口33进入蒸汽阀的阀腔内,再排出到外界。由于内盖上设置有通风区域,导致内盖的强度变弱,而通过在该通风区域上设置蒸汽阀7,提高了内盖的强度,使得内盖不易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是,内盖为金属内盖,优选304不锈钢内盖,而蒸汽阀为塑料件,二者通过螺钉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7和图12,所述喇叭口通道上设有单向阀73,用于允许所述外界吹风进入烹饪腔体而阻止烹饪腔体内蒸汽流入喇叭口通道内。通过单向阀73结构,使得外界冷却风可以进入烹饪腔体内,而烹饪腔体内蒸汽难以流入通道内,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可继续参照图7和图12,所述单向阀73包括阀座上的穿孔和设在穿孔上可上下活动的密封件。
参照图12,所述密封件包括上密封面731、下密封面732和连接上下密封面的连接段733,所述连接段穿过所述穿孔,且连接段733的截面小于所述穿孔,上下密封面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穿孔的面积。如此设置,使得密封件可以在穿孔中上下活动,当破泡装置5吹风进入烹饪腔体时,密封件位于下方,如图12所示的状态,上密封面贴合阀座,但是上密封面的面积小于阀座上进风口的区域,使得冷风可以进入喇叭口通道并进一步进入烹饪腔体内。所述烹饪腔体产生蒸汽时,所述下密封面密封所述穿孔,使所述蒸汽不能从穿孔溢出。此时,密封圈位于上方,此时下密封面732贴合阀座,使得进风口区域被完全遮蔽,蒸汽不能从进风口回流到风道装置6内。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闸门61开闭的检测装置63。本实施例在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闸门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会触碰到微动开关的触动,从而产生打开或关闭的信号,烹饪器具的主控单元可以依据该信号控制加热。检测装置63也可以是其他位移传感器或者是滚珠开关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盖上设有出风口33,所述消泡装置5吹风从进风口32进入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产生的蒸汽从出风口33排出。较佳的,本实施例的所述进风口32位于内盖中心,所述出风口33环绕所述进风口32设置。如此设置,可以具有更好的消泡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对内盖上的蒸汽阀进行描述。本实施例的蒸汽阀固定在内盖上,参照图14和图15,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座71和阀盖74,所述阀座71和阀盖74形成阀腔,所述阀座上设有连通烹饪腔体和阀腔的进气口75,所述阀盖上设有连通阀腔和外界的出气口76,所述阀座71上对应出气口设有挡筋77。通过挡筋77对应出气口76设置,可以增加蒸汽弯折路径,起到消泡的效果,避免泡沫冲出气口76溢出。蒸汽在从出气口76进入阀腔后,在阀腔内流动,从出气口76排出到外界,而出气口处设置有挡筋77,可以起到阻挡和破泡的作用,促进蒸汽顺着挡筋77向上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盖74上设有凸起部741,所述出气口76设在凸起部上,所述挡筋77延伸到所述凸起部内。通过凸起部741可以增大蒸汽的流动路径,而挡筋77延伸到凸起部内,阀腔内的蒸汽在遇到挡筋77后可以顺着挡筋向上走,通过凸起部上的出气口76排出。由于设置有凸起部741,使得挡筋77的高度可以不受阀腔主体高度的限制,而且凸起部741上的出气口76可以对应面盖出气口45设置,使得蒸汽通过面盖出气口排出到烹饪器具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盖3上设有进风口32,所述阀座上设有对应进风口的喇叭口通道72,所述喇叭口通道72用于将外界进风扩散到内盖下方的烹饪腔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15,所述喇叭口通道72下端密封连接阀座71,上端密封连接阀盖74,形成与阀腔隔离的通道。所述喇叭口通道72下端一体成型在阀座71上。所述喇叭口通道72位于阀腔的中间,所述阀腔环绕所述喇叭口通道。破泡装置导入的冷风通过喇叭口通道72扩散进入到烹饪腔体内,使得烹饪腔体沸腾的泡沫可以得到冷却和破裂,避免溢出。而烹饪腔体在受热产生蒸汽时,可以通过内盖上的出风口33排出到蒸汽阀的阀腔内,蒸汽在阀腔内流动并且遇到挡筋77后向出气口76的方向流动,最后从面盖出气口排出到外界。本实施例的喇叭口通道和阀腔是相互隔离的,且喇叭口通道设置在内盖上,可以节省内盖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座71和内盖3之间设有密封圈。阀座71和内盖3固定到一起时,密封圈被夹持在二者之间。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确保阀腔的密封性。阀座71和内盖3固定时,内盖上具有凹槽,阀座上具有凸起,装配时凸起伸入凹槽中,使得阀座71和内盖3预定位好,再通过打螺钉将二者固定,而密封圈被夹持在二者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内盖3上设有出风口33,出风口33为对应蒸汽阀设有的多个分割的出气栅格孔,所述出气栅格孔与所述进气口75对应设置。当阀座固定在内盖上时,出风口33与进气口75对应,使得阀腔能够和烹饪腔体连通,使得烹饪腔体内的蒸汽能够依次穿过内盖上的出风口33和阀座上的进气口而进入到阀腔内。
具体工作时,锅盖上设有向烹饪腔体吹风的风机,所述内盖上设有进风口32,所述阀座71上设有对应进风口32的喇叭口通道72,所述喇叭口通道用于将风机进风扩散到内盖下方的烹饪腔体内,所述出气栅格孔用于将烹饪腔体内产生的蒸汽排出到阀腔内,再从出气口排出到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图14和图15,所述内盖对应蒸汽阀设有多个分割的出气栅格孔,出气栅格孔之间设有栅格筋34,蒸汽阀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对应多个出气栅格孔设有连接筋78,连接筋78与栅格筋34对应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分割的出气栅格孔,可以具有破泡的效果,减少泡沫的溢出。出气栅格孔之间的栅格筋34可以起到阻挡泡沫的效果,而阀座上对应设置连接筋78,可以提高此处的强度,避免内盖的栅格筋34发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5,所述栅格筋34至少部分包围所述连接筋78。如此设计,因为栅格筋34为内盖上的金属件,包围连接筋78设置,可以方便清洗,避免水渍进入栅格筋34和连接筋78之间的缝隙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比如实施例一种的测温结构可以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实施例二中的进风凸起部可以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实施例三中的风道装置可以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实施例四中的闸门结构可以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实施例五中的蒸汽阀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实施例均可以相互叠加或组合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体的锅体,以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面盖、衬盖和位于衬盖下方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吹风进入烹饪腔体,所述面盖上对应消泡装置设有进风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进风凸起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包括顶面盖和侧面盖,所述进风凸起部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夹持在顶面盖和侧面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凸起部包括凸起部顶壁和凸起部侧壁,所述凸起部侧壁上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凸起部一体成型在所述面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锅盖上还设有围绕风机的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凸起部为透明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盖和内盖之间设有风道装置,所述风道装置一端连通消泡装置,另外一端连通烹饪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设有用于排出烹饪腔体内蒸汽的面盖出气口,所述面盖出气口与所述进风凸起部的距离大于1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凸起部的高度不小于20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18733.8U CN214128065U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一种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18733.8U CN214128065U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一种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28065U true CN214128065U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6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18733.8U Active CN214128065U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一种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28065U (zh) |
-
2020
- 2020-11-04 CN CN202022518733.8U patent/CN2141280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7208218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厨房家具 | |
CN21412806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JP5495769B2 (ja) | 電気炊飯器 | |
CN214128063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341655U (zh) | 一种固定于内盖上的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 |
CN21412806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128066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128062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128210U (zh) | 一种固定于内盖上的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 |
JP5388870B2 (ja) | 炊飯器 | |
CN108451338B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 |
CN210055712U (zh) |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JP6427343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CN209877015U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21511642U (zh) | 厨房用箱式器具和集成灶 | |
CN217524727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141380U (zh) | 具有防溢功能的烹饪器具 | |
CN220852239U (zh) | 一种灶具底板、灶具及集成灶 | |
CN218246908U (zh) | 一种嵌入式烤箱 | |
CN221229221U (zh) | 散热结构、炸篮装置以及空气炸锅 | |
CN112856502B (zh)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盖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集成灶 | |
KR100829622B1 (ko) |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 |
CN212996099U (zh) | 一种易清洗空气炸锅 | |
CN21565050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686967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