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4727U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4727U
CN217524727U CN202123454585.9U CN202123454585U CN217524727U CN 217524727 U CN217524727 U CN 217524727U CN 202123454585 U CN202123454585 U CN 202123454585U CN 217524727 U CN217524727 U CN 217524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air
annular
disposed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45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洲
李建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45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4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4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4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下方,加热装置包括具有第一风道的环形外壳和设置于第一风道内的加热件,环形外壳的中部具有出风空间,环形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环形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道和出风空间的第一出风口。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进入烹饪腔内的热风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一般采用热风给食物加热。相关技术中的盖体内设置有吸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盖体的下方一般设置有出风口,加热装置能够对吸风装置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热风能够从出风口处流出,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烘烤烹饪。
但在相关技术中,出风口处流出的热风在烹饪腔内的落点较为单一,热风不能均匀地分布在烹饪腔内,导致烹饪腔内的食物受热不均匀,进而影响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进入烹饪腔内的热风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下方,加热装置包括具有第一风道的环形外壳和设置于第一风道内的加热件,环形外壳的中部具有出风空间,环形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环形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道和出风空间的第一出风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内具有第一风道,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风道内后能够被加热件加热,形成热风后从第一出风口处吹出,对食物进行烘烤烹饪。由于加热装置包括环形外壳,环形外壳的内壁能够在加热装置的中心处形成出风空间,气流从第一出风口吹出后进入到出风空间内,经过环形外壳的内壁的反射后从盖体的中部吹入烹饪腔内,并在烹饪腔内由中心处向四周扩散,从而提升了热风与食物接触的均匀性,提升了烘烤烹饪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扰流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空间内。上述结构中,扰流件能够对出风空间内的热风起紊流的作用,从而使得热风在烹饪腔内分布得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环形外壳的后侧,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环形外壳的内壁的前侧,盖体还包括:吸风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内,盖体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吸风装置的出风侧与第一进风口的过流口。上述结构中,吸风装置产生的气流能够直接经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内,从而能够提升进入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的流量,从而能够提升进入到烹饪腔内的热风的风量。
进一步地,环形外壳包括环形罩、设置在环形罩内的环形立板以及设置于环形罩和环形立板之间的环形底板,环形罩、环形立板以及环形底板围成第一风道,第一进风口设置于环形罩上,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环形立板上。上述结构中,环形外壳的中心处能够形成出风空间,气流进入到出风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从盖体的中部吹入烹饪腔内,并在烹饪腔内由中心处向四周扩散,从而提升了烘烤烹饪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扰流件包括扇叶,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筒,导风筒的出风口与扇叶相对设置。上述结构中,导风筒能够将从第一出风口处吹出的热风导向到扇叶上,使得热风能够吹动扇叶转动,扇叶能够对热风起到紊流的作用。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筒,导风筒的过流面积在由导风筒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上述结构能够提升从导风筒处流出的热风的流速,从而使得热风能够推动扇叶转动,使得风扇起到更好的紊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食物受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盖体本体包括面盖和设置于面盖下方的内衬,加热装置设置于内衬下方,面盖和内衬之间具有第二风道,盖体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二风道内,驱动装置具有驱动轴,驱动轴穿设于内衬,并与扰流件驱动连接。上述结构中,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扰流件转动,一方面对进入到出风空间内的热风起到紊流效果,提升食物受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烘烤烹饪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内衬包括衬盖以及设置于衬盖上方的安装板,面盖和安装板围成第二风道,安装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周向方向的围板,第二风道的第二进风口设置于围板的后端部,驱动装置设置于面盖与底板之间。上述结构中,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进入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能够对驱动装置起到降温的作用,从而延长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围板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面盖上设置有连通第二风道和盖体的外部的排气孔。上述结构能够使得进入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流通得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驱动装置的散热作用,进一步提升了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盖体本体包括面盖和设置于面盖下方的内衬,内衬包括衬盖以及设置于衬盖上方的安装板,安装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周向方向的围板,底板由可视材质制成,面盖的与底板相对的位置由可视材质制成。上述结构中,用户可透过面盖和底板观察到烹饪腔内的食物。从而便于用户及时获知食物的烹饪状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盖设于煲体上,盖体为上述的盖体。由于盖体具提升食物的受热均匀性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备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内衬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风道;2、出风空间;3、第一进风口;4、第一出风口;5、第二风道;6、过流口;7、第二出风口;8、第二进风口;10、盖体本体;11、面盖;111、可视板;12、内衬; 121、衬盖;122、安装板;1221、底板;1222、围板;20、加热装置;21、环形外壳;211、环形罩;212、环形立板;213、环形底板;22、加热件;23、导风筒;30、扰流件;40、吸风装置;50、驱动装置;51、驱动轴;6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盖体包括:盖体本体10和加热装置20。其中,加热装置20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下方,加热装置20包括具有第一风道1的环形外壳21和设置于第一风道1内的加热件22,环形外壳21的中部具有出风空间2,环形外壳21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3,环形外壳21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道1和出风空间2的第一出风口 4。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20内具有第一风道1,气流从第一进风口3进入第一风道1内后能够被加热件22加热,形成热风后从第一出风口4处吹出,对食物进行烘烤烹饪(气流的流动路径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由于加热装置20包括环形外壳21,环形外壳21 的内壁能够能够在加热装置20的中心处形成出风空间2,气流从第一出风口4吹出后进入到出风空间2内,经过环形外壳21的内壁的导送后从盖体的中部吹入烹饪腔内,并在烹饪腔内由中心处向四周扩散,从而提升了热风与食物接触的均匀性,提升了烘烤烹饪的烹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环形外壳”指的是环形外壳21的横截面为环形且第一风道1为环形通道。环形外壳21包括内壁和外壁,环形外壳21的内壁围成出风空间2。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扰流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空间2内。上述结构中,扰流件30能够对出风空间2内的热风起紊流的作用,从而使得热风在烹饪腔内分布得更加均匀。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3设置于环形外壳21的后侧,第一出风口4设置于环形外壳21的内壁的前侧,盖体还包括吸风装置40,吸风装置40设置于盖体本体10内,盖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通吸风装置40的出风侧与第一进风口3的过流口6。上述结构中,吸风装置40产生的气流能够直接经过第一进风口3进入到第一风道1内,从而能够提升进入到第一风道1内的气流的流量,从而能够提升进入到烹饪腔内的热风的风量。另外,第一进风口3设置于环形外壳21的后侧,第一出风口4设置于环形外壳21的内壁的前侧,使得第一进风口3和第一出风口4的距离较远,延长了气流在第一风道1的流通时间,使得气流与加热件22能够充分接触换热,提高了热风的加热温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外壳21包括环形罩211、设置在环形罩211内的环形立板212以及设置于环形罩211和环形立板212之间的环形底板213,环形罩211、环形立板212以及环形底板213围成第一风道1,第一进风口3设置于环形罩211上,第一出风口4设置于环形立板212上。上述结构中,环形外壳21一方面能够增加风道的长度,使气流与加热件22具有充足的换热时间,从而增加了热风的出风温度。另一方面,环形外壳21的中心处能够形成出风空间2,气流进入到出风空间2内的气流能够从盖体的中部吹入烹饪腔内,并在烹饪腔内由中心处向四周扩散,从而提升了烘烤烹饪的烹饪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扰流件30包括扇叶,加热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处的导风筒23,导风筒23的出风口与扇叶相对设置。上述结构中,导风筒23能够将从第一出风口4处吹出的热风导向到扇叶上,使得热风能够吹动扇叶转动,扇叶能够对热风起到紊流的作用,从而使得热风均匀地吹向烹饪腔内,提升了食物受热的均匀性。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处的导风筒 23,导风筒23的过流面积在由导风筒23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气流从过流面积较大的区域流向过流面积较小的区域时流速能够增加,因此上述导风筒23的结构能够提升从导风筒23处流出的热风的流速,从而使得热风能够推动扰流件30转动,使得扰流件30起到更好的紊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食物受热的均匀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本体10包括面盖11和设置于面盖11下方的内衬12,加热装置20设置于内衬12下方,面盖11和内衬12之间具有第二风道5,盖体还包括驱动装置50,设置于第二风道5内,驱动装置50具有驱动轴51,驱动轴51穿设于内衬12,并与扰流件30驱动连接。上述结构中,驱动装置50能够驱动扰流件30转动,一方面对进入到出风空间2内的热风起到紊流效果,提升食物受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烘烤烹饪的烹饪效果。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衬12包括衬盖121以及设置于衬盖121上方的安装板122,面盖11和安装板122围成第二风道5,安装板122包括底板1221和设置于底板1221周向方向的围板1222,第二风道5的第二进风口8设置于围板1222的后端部,驱动装置50设置于面盖11与底板1221之间。上述结构中,驱动装置50为驱动电机,进入到第二风道5内的气流能够对驱动装置50起到降温的作用,从而延长驱动装置5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22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50的限位结构,驱动装置 50能够固定在底板1221上。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围板1222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二风道5连通的第二出风口7,面盖11上设置有连通第二风道5和盖体的外部的排气孔。上述结构中,驱动装置50设置在第二风道5内,气流进入第二风道5后能够从面盖11上的排气孔排出到外界,上述结构能够使得进入到第二风道5内的气流流通得更加顺畅,进一步提升了对驱动装置50的散热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驱动装置5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本体10包括包括面盖11和设置于面盖11下方的内衬12,内衬12包括衬盖121以及设置于衬盖121上方的安装板122,安装板122包括底板1221和设置于底板1221周向方向的围板1222,底板1221由可视材质制成,面盖11的与底板1221相对的位置由可视材质制成。上述结构中,可视材质指的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质,例如塑胶材质或者玻璃材质等。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22的底板1221和围板1222分离设置,底板1221由可视材质制成。面盖11上与底板122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视板111,用户可透过可视板111和底板1221观察到烹饪腔内的食物。从而便于用户及时获知食物的烹饪状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包括煲体和盖体60。其中,盖体60盖设于煲体上,盖体60为上述的盖体。由于盖体具提升食物的受热均匀性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备上述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为多工功能锅、电压力锅、炒菜机等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本体(10);
加热装置(2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下方,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具有第一风道(1)的环形外壳(2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内的加热件(22),所述环形外壳(21)的中部具有出风空间(2),所述环形外壳(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道(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3),所述环形外壳(21)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和所述出风空间(2)的第一出风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扰流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空间(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3)设置于所述环形外壳(21)的后侧,所述第一出风口(4)设置于所述环形外壳(21)的内壁的前侧,所述盖体还包括:
吸风装置(4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内,所述盖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风装置(40)的出风侧与所述第一进风口(3)的过流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壳(21)包括环形罩(211)、设置在所述环形罩(211)内的环形立板(212)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罩(211)和所述环形立板(212)之间的环形底板(213),所述环形罩(211)、所述环形立板(212)以及所述环形底板(213)围成所述第一风道(1),所述第一进风口(3)设置于所述环形罩(211)上,所述第一出风口(4)设置于所述环形立板(2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30)包括扇叶,所述加热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4)处的导风筒(23),所述导风筒(23)的出风口与所述扇叶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4)处的导风筒(23),所述导风筒(23)的过流面积在由所述导风筒(23)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10)包括面盖(11)和设置于所述面盖(11)下方的内衬(12),所述加热装置(20)设置于所述内衬(12)下方,所述面盖(11)和所述内衬(12)之间具有第二风道(5),所述盖体还包括:
驱动装置(5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5)内,所述驱动装置(50)具有驱动轴(51),所述驱动轴(51)穿设于所述内衬(12),并与所述扰流件(30)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内衬(12)包括衬盖(121)以及设置于所述衬盖(121)上方的安装板(122),所述面盖(11)和所述安装板(122)围成所述第二风道(5),所述安装板(122)包括底板(1221)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221)周向方向的围板(1222),所述第二风道(5)的第二进风口(8)设置于所述围板(1222)的后端部,所述驱动装置(50)设置于所述面盖(11)与所述底板(12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222)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5)连通的第二出风口(7),所述面盖(11)上设置有连通第二风道(5)和所述盖体的外部的排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10)包括面盖(11)和设置于所述面盖(11)下方的内衬(12),所述内衬(12)包括衬盖(121)以及设置于所述衬盖(121)上方的安装板(122),所述安装板(122)包括底板(1221)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221)周向方向的围板(1222),所述底板(1221)由可视材质制成,所述面盖(11)的与所述底板(1221)相对的位置由可视材质制成。
1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
盖体(60),盖设于所述煲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0)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CN202123454585.9U 2021-12-30 2021-12-30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524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585.9U CN217524727U (zh) 2021-12-30 2021-12-30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585.9U CN217524727U (zh) 2021-12-30 2021-12-30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4727U true CN217524727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4585.9U Active CN217524727U (zh) 2021-12-30 2021-12-30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4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2472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213909741U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879U (zh) 烹饪器具
CN215899454U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KR20070059394A (ko) 전기 오븐
CN215899396U (zh) 烹饪器具
CN210930820U (zh) 双风扇散热锅体
CN21404852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A3228492A1 (en) Cooking utensil
CN209789628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炸锅
CN113331701A (zh) 一种隐藏式空气炸机
CN213909742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310070U (zh) 电磁炉
CN217987342U (zh) 烹饪器具
CN213551343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248563U (zh) 烹饪器具
CN216854474U (zh) 一种隐藏式空气炸机
CN215899456U (zh) 烹饪器具
CN217013656U (zh) 一种烘烤设备
CN2176960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12750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68700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712117U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220735182U (zh) 一种新型可视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