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1065U -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1065U
TWM591065U TW108212670U TW108212670U TWM591065U TW M591065 U TWM591065 U TW M591065U TW 108212670 U TW108212670 U TW 108212670U TW 108212670 U TW108212670 U TW 108212670U TW M591065 U TWM591065 U TW M5910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lever
parking
elastic memb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2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朝宮
Original Assignee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2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1065U/zh
Publication of TWM591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1065U/zh
Priority to US16/934,335 priority patent/US11001336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6Means for locking the actuating mechanisms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包含煞車把手、駐車組件及定位組件。煞車把手包含把手座體及煞車拉桿,煞車拉桿樞設於把手座體。把手座體具有定位結構,且煞車拉桿具有一卡固部。駐車組件包含駐車撥桿。駐車撥桿樞設於把手座體,並可樞轉而卡固或分離於卡固部。定位組件包含定位撥桿。定位撥桿樞設於駐車撥桿並可於鎖定及解鎖位置之間樞轉。當定位撥桿位於鎖定位置時,定位撥桿定位於定位結構,而令駐車撥桿無法樞轉。當定位撥桿位於解鎖位置時,定位撥桿分離於定位結構,而令駐車撥桿可樞轉。

Description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本新型是有關一種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特別是一種具有駐車組件及用來定位駐車組件的定位組件的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目前社會上運動風氣越來越來普及,騎乘自行車不僅可以沿途欣賞風景之外,亦可達到健身運動的效果,因此逐漸發展為一項熱門的運動。其中,以騎乘自行車登山最受大眾的歡迎,常常可於山路上看到成群結隊的自行車隊一起攻略山路。
一般而言,騎乘自行車登山的途中難免會需要稍作休息以補充體力。由於自行車停駐之處位於山上,道路為具有坡度的路面,故自行車在停駐之後可能會因為坡度而順著路面自行移動。因此,自行車廠商研發出了一駐車煞車組件,以在自行車在停駐之後將煞車拉桿固定在被按壓的位置,使得自行車保持在煞車的狀態,以降低自行車自行滑動的機率。然而,在目前的駐車煞車組件中,將煞車拉桿固定於被按壓的狀態是透過撥桿帶動卡固件卡固於煞車拉桿,但撥桿容易因誤觸或非預期之外力的作用而帶動卡固件分離於煞車拉桿,使得煞車拉桿回到未被按壓的位置,而讓自行車自行滑動的機率又提升。有鑑於此,此領域的研發人員正致力於針對目前的駐車煞車組件進行改良。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撥桿容易因誤觸或非預期之外力的作用,而帶動卡固件分離於煞車拉桿的問題。
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包含一煞車把手、一駐車組件及一定位組件。煞車把手包含一把手座體及一煞車拉桿,煞車拉桿樞設於把手座體。把手座體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且煞車拉桿具有一卡固部。駐車組件包含一駐車撥桿。駐車撥桿樞設於把手座體,並可相對把手座體樞轉,而卡固或分離於卡固部。定位組件包含一定位撥桿。定位撥桿樞設於駐車撥桿,定位撥桿可於一鎖定位置及一解鎖位置之間樞轉。當定位撥桿位於鎖定位置時,定位撥桿定位於第一定位結構,而令駐車撥桿無法相對把手座體樞轉。當定位撥桿位於解鎖位置時,定位撥桿分離於第一定位結構,而令駐車撥桿可相對把手座體樞轉。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由於當定位撥桿位於鎖定位置時,定位撥桿定位於第一定位結構,而令駐車撥桿無法相對把手座體樞轉,故在駐車撥桿卡固於煞車拉桿之卡固部的狀態下,可將定位撥桿樞轉至鎖定位置,來定位駐車撥桿。因此,即使誤觸或非預期之外力作用於駐車撥桿,駐車撥桿仍不會樞轉,故可避免駐車撥桿非預期地分離於煞車拉桿之卡固部。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4。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的駐車撥桿位於釋放位置的俯視示意圖。圖4為圖3的剖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1。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1包含一煞車把手10、一駐車組件20及一定位組件30。
煞車把手10包含一把手座體11及樞設於把手座體11的一煞車拉桿12。煞車拉桿12用以沿方向D1樞轉,以對於自行車進行煞車。把手座體11包含一本體部111及一定位部112。本體部111具有相連通的一組裝槽1111及一滑槽1112,組裝槽1111的延伸方向異於滑槽1112的延伸方向。在本實施例中,組裝槽1111的延伸方向例如平行於煞車拉桿12的樞轉軸線P1並垂直於滑槽1112的延伸方向,且滑槽1112朝向煞車拉桿12。定位部112例如為墊片,其例如是透過螺鎖的方式固定於本體部111。定位部112具有一通孔1121、一外環面1122、一限位槽1123、一第一定位結構1124、一第二定位結構1125、一第一槽底面1126及一第二槽底面1127。通孔1121對應於本體部111的組裝槽1111,且限位槽1123自外環面1122凹陷形成。第一定位結構1124及第二定位結構1125例如為卡槽,第一定位結構1124及第二定位結構1125分別連接於限位槽1123之相對二端,並皆位於限位槽1123遠離外環面1122的一側。第一槽底面1126及第二槽底面1127分別位於第一定位結構1124及第二定位結構1125,且第一槽底面1126與組裝槽1111之中心線L1之間的最小距離T1小於第二槽底面1127與組裝槽1111之中心線L1之間的最小距離T2。也就是說,第一定位結構1124為較深的卡槽,而第二定位結構1125為較淺的卡槽。
駐車組件20包含一駐車撥桿21、一凸輪軸22、一卡固件23、一扣環24及一駐車彈性件25。駐車撥桿21固定於凸輪軸22的一端。卡固件23可滑動地位於把手座體11之本體部111的滑槽1112內。凸輪軸22具有一偏心結構221,且卡固件23具有一穿孔231。凸輪軸22可轉動地穿設於把手座體11之定位部112的通孔1121及本體部111的組裝槽1111,凸輪軸22的偏心結構221位於卡固件23的穿孔231。定位部112位於駐車撥桿21及本體部111之間,且凸輪軸22遠離駐車撥桿21的一端位於本體部111之外。扣環24扣設於凸輪軸22遠離駐車撥桿21的一端並抵靠於本體部111。在本實施例中,卡固件23之穿孔231的孔徑R1大於凸輪軸22之偏心結構221的最大寬度W2。駐車彈性件25設置本體部111的滑槽1112內並位於卡固件23遠離煞車拉桿12的一側,且駐車彈性件25抵靠於卡固件23。駐車彈性件25用以提供卡固件23朝煞車拉桿12移動的一作用力。
在本實施例中,煞車拉桿12具有一卡固部121,且卡固件23還具有一卡固結構232。卡固部121及卡固結構232例如皆為鋸齒狀的結構,且卡固結構232用以卡固於煞車拉桿12的卡固部121。
此外,駐車撥桿21的樞轉軸線P2與組裝槽1111的中心線L1重疊,故可得知第一槽底面1126與駐車撥桿21之樞轉軸線P2之間的最小距離T1亦小於第二槽底面1127與駐車撥桿21之樞轉軸線P2之間的最小距離T2。此外,凸輪軸22之偏心結構221例如為整體凸輪軸22寬度較小的部分,且偏心結構221是偏離於駐車撥桿21之樞轉軸線P2的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駐車撥桿21具有一外側面211、一內側面212及一容置槽213,且定位組件30包含一定位撥桿31、一樞接柱32、一定位件33及一定位彈性件34。駐車撥桿21的外側面211相對於其內側面212,且容置槽213自外側面211凹陷形成。定位撥桿31透過樞接柱32樞設於駐車撥桿21,且定位撥桿31至少部分位於駐車撥桿21的容置槽213內。定位撥桿31的樞轉軸線P3例如與駐車撥桿21的樞轉軸線P2平行。定位件33例如為桿體,且定位件33固定於定位撥桿31並凸出於定位撥桿31鄰近定位部112之一側。定位彈性件34位於駐車撥桿21的容置槽213內,且其相對二端分別抵靠駐車撥桿21及定位撥桿31。定位彈性件34與定位件33分別位於定位撥桿31之樞轉軸線P3的相對二側。
此外,把手座體11的定位部112鄰近駐車撥桿21之一側還具有一定位槽1128,駐車撥桿21還具有朝向定位部112的一凹槽214。定位組件還更包含另一定位彈性件35及一定位珠36。定位彈性件35位於駐車撥桿21的凹槽214內並抵靠定位珠36,且定位珠36較定位彈性件35靠近定位部112。定位彈性件35用以提供定位珠36朝定位部112移動的一作用力。
在本實施例中,駐車撥桿21可於一釋放位置及一駐車位置之間樞轉,且定位撥桿31可於一鎖定位置及一解鎖位置之間樞轉。
如圖3及圖4所示,當駐車撥桿21位於釋放位置時,定位珠36位於定位槽1128,凸輪軸22之偏心結構221令卡固件23抵壓駐車彈性件25,卡固件23之卡固結構232與煞車拉桿12之卡固部121保持距離而未相卡固,且定位件33位於第二定位結構1125並抵靠於第二槽底面1127,而令定位撥桿31壓縮定位彈性件34,使得整體的定位撥桿31位於容置槽213內。
請參閱圖5及圖6。圖5為圖1的駐車撥桿位於駐車位置的俯視示意圖。圖6為圖5的剖視示意圖。
當使用者停駐自行車後欲確保自行車不會自行移動時,可先沿方向D1樞轉煞車拉桿12來讓自行車處於煞車的狀態,然後再沿方向D1的反向樞轉駐車撥桿21,來讓駐車撥桿21從釋放位置朝駐車位置樞轉。在駐車撥桿21從釋放位置樞轉至駐車位置的過程中,定位珠36分離於定位槽1128,且凸輪軸22之偏心結構221會逐漸靠近煞車拉桿12而讓出卡固件23可移動的空間,使得駐車彈性件25推動卡固件23,而令卡固件23逐漸朝煞車拉桿12移動。當駐車撥桿21位於駐車位置時,駐車撥桿21的外側面211面向整體自行車的前方,且卡固件23之卡固結構232卡固於煞車拉桿12的卡固部121,而固定煞車拉桿12並維持自行車於煞車狀態。如此一來,可避免自行車於停駐之後仍自行移動的狀況產生。
此外,在駐車撥桿21從釋放位置樞轉至駐車位置的過程中,定位件33會分離於第二定位結構1125,並沿著限位槽1123朝第一定位結構1124移動。當駐車撥桿21位於駐車位置時,定位彈性件34之彈力會使定位撥桿31沿方向D1之反向樞轉,而令定位撥桿31位於鎖定位置且其部分位於容置槽213外,且定位件33卡入第一定位結構1124。如此一來,駐車撥桿21即無法沿方向D1樞轉回釋放位置,故即使誤觸或非預期之外力作用於駐車撥桿21,駐車撥桿21仍不會樞轉。因此,可避免駐車撥桿21非預期地帶動卡固件23之卡固結構232分離於煞車拉桿12之卡固部121。
接著,請參閱圖7,圖7為圖6的定位撥桿位於解鎖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當使用者欲騎乘自行車時,即沿方向D1按壓定位撥桿31,使得定位撥桿31從鎖定位置樞轉至解鎖位置。當定位撥桿31位於解鎖位置時,定位撥桿31位於駐車撥桿21的容置槽213並壓縮定位彈性件34,且定位件33分離於第一定位結構1124而位於限位槽1123。接著,如圖3及圖4所示,沿方向D1樞轉駐車撥桿21,使得駐車撥桿21從駐車位置樞轉至釋放位置。在駐車撥桿21從駐車位置樞轉至釋放位置的過程中,凸輪軸22之偏心結構221會逐漸遠離煞車拉桿12而推動卡固件23,而令卡固件23逐漸遠離煞車拉桿12並壓縮駐車彈性件25,且定位件33及定位珠36分別朝第二定位結構1125及定位槽1128移動。當駐車撥桿21位於釋放位置時,卡固件23之卡固結構232即分離於煞車拉桿12的卡固部121,使得煞車拉桿12恢復原位而解除自行車的煞車狀態,且定位件33及定位珠36分別位於第二定位結構1125及定位槽1128。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定位槽1128、定位珠36及定位彈性件35的設置,可在駐車撥桿21移動至釋放位置時,幫助駐車撥桿21定位於釋放位置。
此外,藉由第一定位結構1124為較深的卡槽,而第二定位結構1125為較淺的卡槽,可讓定位撥桿31在駐車撥桿21位於釋放位置時被隱藏於駐車撥桿21的容置槽213內,而在駐車撥桿21位於駐車位置時其部分位於容置槽213之外。
在上述實施例中,駐車撥桿21的容置槽213是自外側面211凹陷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之駐車撥桿位於釋放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類似於前一實施例的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二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駐車撥桿21a的容置槽213a是自內側面212a凹陷形成。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8及圖9。圖9為圖8的駐車撥桿位於駐車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在駐車撥桿21a沿方向D1之反向從釋放位置樞轉至駐車位置的過程中,定位件33a會分離於第二定位結構1125a,並沿著限位槽1123a朝第一定位結構1124a移動。當駐車撥桿21a位於駐車位置時,定位彈性件34a之彈力會使定位撥桿31a沿方向D1樞轉,而令定位撥桿31a位於鎖定位置且其部分位於容置槽213a外,且定位件33a卡入第一定位結構1124a。如此一來,駐車撥桿21即無法沿方向D1樞轉回釋放位置。
接著,請參閱圖10,圖10為圖9的定位撥桿位於解鎖位置的俯視示意圖。可沿方向D1之反向按壓定位撥桿31a,使得定位撥桿31a從鎖定位置樞轉至解鎖位置。當定位撥桿31a位於解鎖位置時,定位撥桿31a位於駐車撥桿21a的容置槽213a並壓縮定位彈性件34a,且定位件33a分離於第一定位結構1124a而位於限位槽1123a。接著,沿方向D1樞轉駐車撥桿21a,使得駐車撥桿21a從駐車位置樞轉至釋放位置(如圖8所示)。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由於當定位撥桿位於鎖定位置時,定位件定位於第一定位結構,而令駐車撥桿無法相對把手座體樞轉,故在卡固件卡固於煞車拉桿之卡固部的狀態下,可將定位撥桿樞轉至鎖定位置,來定位駐車撥桿。因此,即使誤觸或非預期之外力作用於駐車撥桿,駐車撥桿仍不會樞轉,故可避免駐車撥桿非預期地帶動卡固件分離於煞車拉桿之卡固部。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10‧‧‧煞車把手 11‧‧‧把手座體 111‧‧‧本體部 1111‧‧‧組裝槽 1112‧‧‧滑槽 112‧‧‧定位部 1121‧‧‧通孔 1122‧‧‧外環面 1123、1123a‧‧‧限位槽 1124、1124a‧‧‧第一定位結構 1125、1125a‧‧‧第二定位結構 1126‧‧‧第一槽底面 1127‧‧‧第二槽底面 1128‧‧‧定位槽 12‧‧‧煞車拉桿 121‧‧‧卡固部 20‧‧‧駐車組件 21、21a‧‧‧駐車撥桿 211‧‧‧外側面 212、212a‧‧‧內側面 213、213a‧‧‧容置槽 214‧‧‧凹槽 22‧‧‧凸輪軸 221‧‧‧偏心結構 23‧‧‧卡固件 231‧‧‧穿孔 232‧‧‧卡固結構 24‧‧‧扣環 25‧‧‧駐車彈性件 30‧‧‧定位組件 31、31a‧‧‧定位撥桿 32‧‧‧樞接柱 33、33a‧‧‧定位件 34、35、34a‧‧‧定位彈性件 36‧‧‧定位珠 D1‧‧‧方向 P1、P2、P3‧‧‧軸線 L1‧‧‧中心線 T1、T2‧‧‧距離 R1‧‧‧孔徑 W2‧‧‧寬度
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的駐車撥桿位於釋放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1的駐車撥桿位於駐車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定位撥桿位於解鎖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之駐車撥桿位於釋放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9為圖8的駐車撥桿位於駐車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定位撥桿位於解鎖位置的俯視示意圖。
1‧‧‧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10‧‧‧煞車把手
11‧‧‧把手座體
12‧‧‧煞車拉桿
20‧‧‧駐車組件
30‧‧‧定位組件

Claims (14)

  1. 一種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包含: 一煞車把手,包含一把手座體及一煞車拉桿,該煞車拉桿樞設於該把手座體,該把手座體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且該煞車拉桿具有一卡固部;一駐車組件,包含一駐車撥桿,該駐車撥桿樞設於該把手座體,並可相對該把手座體樞轉,而卡固或分離於該卡固部;以及一定位組件,包含一定位撥桿,該定位撥桿樞設於該駐車撥桿,該定位撥桿可於一鎖定位置及一解鎖位置之間樞轉;其中,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鎖定位置時,該定位撥桿定位於該第一定位結構,而令該駐車撥桿無法相對該把手座體樞轉,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定位撥桿分離於該第一定位結構,而令該駐車撥桿可相對該把手座體樞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駐車組件更包含連接該駐車撥桿的一卡固件,該定位組件更包含連接該定位撥桿的一定位件,該駐車撥桿可相對該把手座體樞轉,而透過該卡固件卡固或分離於該卡固部,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鎖定位置時,該定位撥桿透過該定位件定位於該第一定位結構,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定位件分離於該第一定位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駐車撥桿可於一駐車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樞轉,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駐車位置時,該卡固件卡固於該卡固部,且該定位撥桿位於該鎖定位置,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駐車撥桿可從該駐車位置樞轉至該釋放位置,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卡固件分離於該卡固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把手座體更具有一外環面及一限位槽,該限位槽自該外環面凹陷形成,該第一定位結構連接於該限位槽之一端,並位於該限位槽遠離該外環面的一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把手座體更具有一第二定位結構,該第二定位結構連接於該限位槽之另一端,並位於該限位槽遠離該外環面的一側,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定位件定位於該第二定位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把手座體包含一本體部及一定位部,該定位部固定於該本體部,該外環面、該限位槽、該第一定位結構及該第二定位結構皆位於該定位部,該煞車拉桿樞設於該本體部,該駐車撥桿樞設於該本體部及該定位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定位組件更包含一定位彈性件,該定位彈性件的相對二端分別抵靠該駐車撥桿及該定位撥桿,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駐車位置時,該定位彈性件令該定位撥桿樞轉至該鎖定位置,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定位撥桿令該定位彈性件儲存彈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第一定位結構及該第二定位結構為卡槽,該把手座體更具有位於該第一定位結構的一第一槽底面及位於該第二定位結構的一第二槽底面,該第一槽底面與該駐車撥桿之樞轉軸線之間的最小距離小於該第二槽底面與該駐車撥桿之樞轉軸線之間的最小距離,該駐車撥桿具有一容置槽,該定位彈性件位於該容置槽,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駐車位置時,該定位撥桿之部分位於該容置槽之外,當該定位撥桿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定位撥桿位於該容置槽,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第二槽底面抵靠該定位件,而令該定位撥桿壓縮該定位彈性件,且該定位撥桿位於該容置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駐車撥桿具有相對的一外側面及一內側面,該容置槽自該外側面凹陷形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駐車撥桿具有相對的一外側面及一內側面,該容置槽自該內側面凹陷形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駐車組件更包含一凸輪軸,該駐車撥桿固定於該凸輪軸的一端,該凸輪軸具有一偏心結構,該卡固件具有一穿孔,該凸輪軸可轉動地插設於該把手座體,該偏心結構穿設於該卡固件的該穿孔,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駐車位置時,該偏心結構令該卡固件卡固於該卡固部,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偏心結構令該卡固件分離於該卡固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穿孔的孔徑大於該偏心結構的最大寬度,該駐車組件更包含一駐車彈性件,該駐車彈性件設置該卡固件,且該駐車彈性件用以提供該卡固件朝該煞車拉桿移動的一作用力。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駐車組件更包含一扣環,該凸輪軸可轉動地穿設於該把手座體,該凸輪軸遠離該駐車撥桿的一端位於該把手座體之外,該扣環扣設於該凸輪軸遠離該駐車撥桿的一端並抵靠於該把手座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其中該把手座體具有一定位槽,該駐車撥桿具有朝向該把手座體的一凹槽,該定位組件更包含一定位彈性件及一定位珠,該定位彈性件位於該駐車撥桿的該凹槽內並抵靠該定位珠,該定位珠較該定位彈性件靠近該把手座體,該定位彈性件用以提供該定位珠朝該把手座體移動的一作用力,當該駐車撥桿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定位彈性件令該定位珠位於該定位槽。
TW108212670U 2019-09-25 2019-09-25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TWM591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2670U TWM591065U (zh) 2019-09-25 2019-09-25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US16/934,335 US11001336B2 (en) 2019-09-25 2020-07-21 Bicycle brak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2670U TWM591065U (zh) 2019-09-25 2019-09-25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1065U true TWM591065U (zh) 2020-02-21

Family

ID=7041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2670U TWM591065U (zh) 2019-09-25 2019-09-25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1336B2 (zh)
TW (1) TWM59106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1724B2 (ja) * 2017-11-30 2021-08-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動変速システム
CN113606333B (zh) * 2021-08-05 2022-09-27 重庆科朗机动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p挡驻车锁止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07030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良豪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压刹车器驻车机构
CN113928464A (zh) * 2021-11-05 2022-01-14 昆山唐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驻车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20208A (en) * 1914-09-25 1915-10-25 Dental Mfg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rtificial Teeth.
US3546960A (en) * 1968-03-19 1970-12-15 Saburo Masuda Bicycle brake
US4066154A (en) * 1976-11-22 1978-01-03 Amf Incorporated Self-adjusting bike brake operating mechanism
GB8903117D0 (en) * 1989-02-11 1989-03-30 Collins Nicholas J Bicycle gear change
DE19510782C2 (de) * 1995-03-24 1998-01-29 Woelfl Karl Heinz Brem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rad
DE19522259A1 (de) * 1995-06-20 1997-01-02 Erhard Dipl Ing Meyer Feststellbremse für das Fahrrad
US6453764B1 (en) * 2000-03-03 2002-09-24 Shimano, Inc. Switch style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8752853B2 (en) * 2010-01-14 2014-06-17 David A. Fulghum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
US20110192251A1 (en) * 2010-02-08 2011-08-11 Lockett Jr Raymond Harold Self adjusting device for cable-operated controls
US10450034B2 (en) * 2013-10-10 2019-10-22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946934B2 (en) * 2015-06-04 2021-03-16 Campagnolo S.R.L. Actuation device for a control cable for a bicycle gearshift
WO2017125106A1 (de) * 2016-01-22 2017-07-27 Jan Schnüttgen Feststelleinrichtung zum stufenlosen einstellen eines bremshebels sowie verwendung wenigstens einer wälzpanrung mit sperrfunktion dafür
CN208915343U (zh) * 2018-09-21 2019-05-31 苏州好派母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刹车手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01336B2 (en) 2021-05-11
US20210086866A1 (en) 2021-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1065U (zh) 自行車駐車煞車機構
US8696000B1 (en) Scooter
US5325738A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clipless bicycle pedal
US20130320641A1 (en) Brake device and child carri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TWM293881U (en) Easily assembled bicycle pedal
KR20160033582A (ko) 접이식 킥보드
US6523836B1 (en) Wheel assembly for roller skate
US9637194B1 (en) Scooter for kids
US6899402B2 (en) Combination of crank and axle in bottom bracket
TW201800027A (zh) 賽車安全帶扣具組
US6644676B2 (en) Safety device for a front wheel of a vehicle for children
TWI269825B (en) Depression lock
TWM545741U (zh) 自行車踏板結構
TWM564550U (zh) Adjustable pedal and shoe cover structure
US10787226B1 (en) Modularized clipless pedal for mountain bike
TWM561042U (zh) 自行車之煞車駐車結構
TWM612529U (zh) 安全收折機構
TW201026539A (en) Foot-operated parking rack
TW202005853A (zh) 鏈條鎖
TWI766508B (zh) 腳踏車踏板的彈性組合結構
TWM591951U (zh) 公路車單面卡踏用踏板結構
US11667015B2 (en) Clipless bicycle pedal auxiliary tool
TWI815293B (zh) 童車輪組制動裝置
JP3220118U (ja) 競技型自転車専用靴の靴底クリートブロック
TWM589675U (zh) 多功能之踏板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