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6628U -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76628U TWM576628U TW107217670U TW107217670U TWM576628U TW M576628 U TWM576628 U TW M576628U TW 107217670 U TW107217670 U TW 107217670U TW 107217670 U TW107217670 U TW 107217670U TW M576628 U TWM576628 U TW M576628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ivot structure
- joint portion
- joint
- connecting portion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種樞軸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含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樞軸結構包含連接部、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以及槽體。連接部具有相對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且相對的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第一結合部連接於第一端,用以設置於第一機體內。第二結合部樞設於第一側面且鄰近第二端,用以設置於第二機體內。槽體連接於第二側面,且部分外型對應連接部的外型。本案另揭示一種包含樞軸結構的電子裝置。
Description
本案係與樞軸結構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可適配於電子裝置的樞軸結構。
按,一般可開闔的電子裝置主要包含第一機體、第二機體與樞軸結構,樞軸結構樞接於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間,使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可相對轉動以開闔狀態的改變。而由於樞軸結構係樞接於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間,因此,樞軸結構的結構形態將會直接影響電子裝置整體的外觀尺寸或體積,甚至影響電子裝置的顯示模組之顯示範圍。而一般的樞軸結構較難以使電子裝置整體確實達到外觀或體積的小型化或滿足極大化的顯示範圍。
本案揭示一種樞軸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具有第一機體以及第二機體。樞軸結構包含連接部、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以及槽體。連接部具有相對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且相對的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第一結合部連接於第一端,用以設置於第一機體內。第二結合部樞設於第一側面且鄰近第二端,用以設置於第二機體內。槽體連接於第二側面,且部分外型對應連接部的外型。
本案另揭示一種電子裝置,包含第一機體、第二機體及樞軸結構。樞軸結構包含連接部、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以及槽體。連接部具有相對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且相對的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第一結合部連接於第一端並設置於第一機體內。第二結合部樞設於第一側面且鄰近第二端,並設置於第二機體內。槽體連接於第二側面,且部分外型對應連接部的外型。
請配合參閱圖1,圖1為本創作樞軸結構100適配於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電子裝置可以是顯示面板、揚聲器、播放媒體裝置,或其他輸出/輸入裝置,本案不以此為限。圖1繪示之電子裝置包含樞軸結構100、第一機體M1以及第二機體M2。樞軸結構100設置在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之間,以使第一機體M1及第二機體M2透過樞軸結構100而能相對開闔。
請參閱圖2至圖5,圖2為本創作樞軸結構100之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圖;圖3為本創作樞軸結構100之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組合圖;圖4為本創作樞軸結構100之一實施例的另一視角立體結構組合圖;圖5為本創作樞軸結構100之一實施例的側視平面圖。
圖2至圖5繪示之樞軸結構100包含第一結合部11、連接部12、槽體13以及第二結合部21。
進一步地,連接部12具有相對的第一端123、第二端124以及位於第一端123與第二端124之間且相對的第一側面125以及第二側面126。第一結合部11連接於第一端123以設置於第一機體M1內。第二結合部21樞設於第一側面125且鄰近第二端124,並設置於第二機體M2內。而槽體13連接於第二側面126,且槽體13的部分外型對應連接部12的外型。
具體地,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結合部11自連接部12的第一端123沿第一方向D1延伸。垂直第一方向D1定義為第二方向D2,在此實施例中,連接部12及槽體13的局部在第二方向D2上分別與第一結合部11重疊。
更進一步地,連接部12的第一端123及第二端124為連接部12在第二方向D2上的兩端部,而第一側面125及第二側面126為連接部12在垂直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的第三方向D3上的相對兩側。
配合圖6,圖6為圖1中沿6-6割面線的剖視圖。於此實施例中,第一機體M1連接於第一結合部11,且第一結合部11伸入第一機體M1;第二機體M2連接於第二結合部21,第二結合部21伸入第二機體M2,且連接部12及槽體13與第一結合部11於第二方向D2上重疊的部分也伸入第二機體M2。
藉此,由於樞軸結構100的第一結合部11與連接部12及槽體13的局部在第二方向D2上重疊,因此,在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透過樞軸結構100樞接時,連接部12及槽體13跨越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而在第二方向D2重疊的連接部12及槽體13的局部可以伸入第二機體M2的內部,進而縮短電子裝置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並更適於窄邊框顯示模組的配置。
詳而言之,由於第一結合部11與連接部12及槽體13的局部係在第二方向D2上重疊,第一結合部11、連接部12及槽體13整體構成類似ㄈ形的外觀。因此,第一結合部11與連接部12及槽體13在第二方向D2上未重疊的其餘部份為樞軸結構100整體在第一方向D1上長度最小之部位。當樞軸結構100樞接於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之間時,僅有第一結合部11與連接部12及槽體13在第二方向D2上未重疊的其餘部份跨越並外露於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外,代表樞軸結構100僅以在第一方向D1上長度最小之部位外露於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外。如此一來,樞軸結構100不會增加電子裝置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有效縮短電子裝置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
參閱圖4,更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三方向D3上來看,連接部12與槽體13係分別銜接於第一結合部11的其中一側邊。連接部12及槽體13在第三方向D3上的長度相當。於此實施例中,連接部12為實心結構,而槽體13為沿著連接部12的部份外輪廓設置的薄殼結構。
參閱圖2至圖6,第一結合部11為具有貼抵平面111的片體結構並以供貼合於第一機體M1,藉此,第一結合部11與第一機體M1之間不需透過螺鎖結合。如此一來,第一結合部11與第一機體M1皆不需要加工對應的鎖孔,也不需保留對應鎖孔深度的厚度,第一結合部11與第一機體M1的厚度均能盡可能地縮小,使電子裝置整體更為輕薄。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結合部11、連接部12及槽體13分別由表面具有毛細孔的鋅合金製成,且第一結合部11係透過於貼抵平面111設置黏膠以黏貼於第一機體M1。藉此,表面具有毛細孔的第一結合部11可以使黏膠填入貼抵平面111的毛細孔,增加黏膠的總表面積,提高第一結合部11與第一機體M1間的黏合力。值得說明的是,第一結合部11、連接部12及槽體13並不以具有表面毛細孔的鋅合金製成為限,以不同材質透過表面處理產生表面毛細孔也是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思及者。而由於第二結合部21係樞設於連接部12上,因此,第二結合部21與連接部12之間可相對轉動,為維持連接部12與第二結合部21之間的結構強度,以金屬材質製成的連接部12為能保有結構強度的較佳實施例。
參閱圖2至圖4,於一實施例中,第二結合部21具有軸部211,第二結合部21以軸部211樞設於連接部12的第一側面125。藉此,實心的連接部12可以滿足第一結合部11與第二結合部21之間相對樞轉時所需的結構強度。在此,由於與第一結合部11在第二方向D2上重疊的連接部12與槽體13的局部係伸入第二機體M2內部而隱藏於第二機體M2內,因此,槽體13的外觀體積不影響電子裝置整體的體積配置。如此一來,樞軸結構100不需縮減第二結合部21的軸部211尺寸或槽體13的尺寸,而可以依據所需結構強度配置槽體13的尺寸及體積,確保第一結合部11與第二結合部21之間的結構強度。
接著參閱圖6及圖7,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機體M1為顯示器,而第二機體M2為主機。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機體M1包含機殼M11及顯示模組M12。而第二機體M2包含上部件M21及下部件M22對合構成,且第二機體M2的一側具有凹口M23。於此,樞軸結構100的第一結合部11伸入機殼M11與顯示模組M12間並與機殼M11及顯示模組M12重疊貼合。
而第二結合部21伸入第二機體M2的上部件M21與下部件M22之間以貼合於上部件M21或下部件M22而與第二機體M2形成連接。此外,樞軸結構100的連接部12及槽體13與第一結合部11於第二方向D2上重疊的部份容置於第二機體M2的凹口M23內。如此一來,第一機體M1可以帶動第一結合部11相對第二結合部21樞轉,連接部12及槽體13與第一結合部11於第二方向D2上重疊的部份在凹口M23內轉動,而第一機體M1即能與第二機體M2產生相對啟閉的動作改變。
由此可知,樞軸結構100的大部分能伸入第一機體M1及第二機體M2的內部,如此一來,顯示模組M12與機殼M11間在第一方向D1上的邊框範圍得以極小化,而能更符合窄邊框的顯示模組M12配置。
參閱圖4,於一實施例中,槽體13具有凹槽132,凹槽132的深度係沿第三方向D3延伸至連接部12的第二側面126。另外,槽體13的凹槽132係具有槽口1321,槽口1321朝向第三方向D3及第二方向D2開放。
繼續參閱圖6及圖7,如此一來,當樞軸結構100樞接於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之間時,由於樞軸結構100的槽體13伸入第二機體M2的凹口M23內。如此一來,槽體13上的凹槽132可供第二機體M2內部的線路進行配置與走線,而由於凹槽132的槽口1321是同時朝向第三方向D3及第二方向D2開放,因此,更適於連接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之間的線路配置。
具體而言,由於槽體13的槽口1321是同時朝向第三方向D3及第二方向D2開放,由第二機體M2穿出的線路可由朝第三方向D3開放的槽口1321穿入凹槽132,經過凹槽132的轉折後由朝第二方向D2開放的槽口1321穿出,穿出槽口1321的線路得以轉折延伸至第一機體M1。藉此,連接於第一機體M1與第二機體M2之間的線路得以隱藏於樞軸結構100的凹槽132內,據此達到美觀及便於整線之效。
同樣參閱圖6及圖7,於一實施例中,由於電子裝置的外觀上仍可見部分樞軸結構100的局部外觀,因此,樞軸結構100可以具有弧面14,在此實施例中,弧面14在第三方向D3上延伸的範圍涵蓋連接部12與槽體13,連接部12的第二端124位於弧面14上。在此實施例中,樞軸結構100的弧面14外露於第一機體M1及第二機體M2外得以提高美觀效果。當然,樞軸結構100外露於第一機體M1及第二機體M2外的外觀部分也可以視電子裝置的整體造型而對應改變而不限於此實施態樣。此外,在此實施例中,當第一機體M1相對第二機體M2樞轉時,第一機體M1帶動第一結合部11相對第二結合部21樞轉。因此,樞軸結構100的連接部12及槽體13與第一結合部11於第二方向D2上重疊的部分隨第一機體M1的樞轉動作轉動,當樞軸結構100具有弧面14時,樞軸結構100伸入凹口M23內的部份所需之空間可以極小化,藉此降低第二機體M2提供給樞軸結構100設置的空間配置需求,同時也能更適於第二機體M2的體積小型化配置。
參閱圖4並配合圖6及圖7,更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槽體13的凹槽132的內表面也可以是圓弧表面。如此一來,當第一機體M1帶動第一結合部11轉動時,位於槽體13的凹槽132內的線路順應凹槽132轉動,而凹槽132的圓弧內表面可以降低對於凹槽132內線路表面的摩擦,進而延長線路的壽命,也同時提高電子裝置整體的壽命。
繼續參閱圖6及圖7,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顯示模組M12可以是包含面板M121及保護層M122,在此實施例中,面板M121與保護層M122重疊設置以構成顯示模組M12。一實施例中,保護層M122可以為玻璃層、面框或其他可透光材質層,本案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地,樞軸結構100具有內側面121及外側面122,內側面121為階狀面並包含第一抵接部1211以及第二抵接部1212。在此,第一結合部11位於面板M121及機殼M11之間,而面板M121同時靠抵於第一抵接部1211,保護層M122靠抵於第二抵接部1212。藉此,透過樞軸結構100的內側面121的配置而能使顯示模組M12在組裝後具有更為穩定的結構穩定性。
參閱圖6及圖7,在一實施例中,樞軸結構100的外側面122對應第一結合部11的部分為平面。值得說明的是,在此實施例中,外側面122對應第一結合部11的部分為對應機殼M11的內表面形狀之平面,如此一來,第一結合部11除了可以貼合於機殼M11之外,外側面122對應第一結合部11的部分也可以貼合於機殼M11的內表面,藉此增加樞軸結構100與機殼M11之間的貼合面積,進而提高樞軸結構100結合於機殼M11的穩定性。
雖然本揭露已以一些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圍內,當可作些許更動及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M1‧‧‧第一機體
M11‧‧‧機殼
M12‧‧‧顯示模組
M121‧‧‧面板
M122‧‧‧保護層
M2‧‧‧第二機體
M21‧‧‧上部件
M22‧‧‧下部件
M23‧‧‧凹口
100‧‧‧樞軸結構
11‧‧‧第一結合部
111‧‧‧貼抵平面
12‧‧‧連接部
121‧‧‧內側面
1211‧‧‧第一抵接部
1212‧‧‧第二抵接部
122‧‧‧外側面
123‧‧‧第一端
124‧‧‧第二端
125‧‧‧第一側面
126‧‧‧第二側面
13‧‧‧槽體
132‧‧‧凹槽
1321‧‧‧槽口
14‧‧‧弧面
21‧‧‧第二結合部
211‧‧‧軸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圖1為本創作樞軸結構裝配於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樞軸結構之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樞軸結構之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組合圖。 圖4為本創作樞軸結構之一實施例的另一視角立體結構組合圖。 圖5為本創作樞軸結構之一實施例的側視平面圖。 圖6為圖1中沿6-6割面線的剖視圖。 圖7為圖6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Claims (9)
- 一樞軸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機體以及一第二機體,包含: 一連接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位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且相對的一第一側面以及一第二側面; 一第一結合部,連接於該第一端,用以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內; 一第二結合部,樞設於該第一側面且鄰近該第二端,用以設置於該第二機體內;以及 一槽體,連接於該第二側面,且部分外型對應該連接部的外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樞軸結構,其中該第一機體包含一機殼及一顯示模組,該第一結合部位於該機殼及該顯示模組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樞軸結構,更包含一弧面,該弧面延伸的範圍涵蓋該連接部與該槽體,且該第二端位於該弧面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樞軸結構,其中該槽體連接該第一結合部。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樞軸結構,更包含相對的一內側面以及一外側面。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樞軸結構,其中該內側面為一階狀面。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樞軸結構,其中該顯示模組包含一面板及一保護層,該內側面包含一第一抵接部及一第二抵接部,該面板靠抵於該第一抵接部,該保護層靠抵於該第二抵接部。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樞軸結構,其中該外側面用以貼靠於該機殼。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一第一機體; 一第二機體;以及 一樞軸結構,包含: 一連接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位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且相對的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 一第一結合部,連接於該第一端並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內; 一第二結合部,樞設於該第一側面且鄰近該第二端,並設置於該第二機體內;以及 一槽體,連接於該第二側面,且部分外型對應該連接部的外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17670U TWM576628U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17670U TWM576628U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76628U true TWM576628U (zh) | 2019-04-11 |
Family
ID=6699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217670U TWM576628U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76628U (zh) |
-
2018
- 2018-12-26 TW TW107217670U patent/TWM576628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141163A1 (zh) | 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和铰链装置 | |
EP2199877A1 (fr) | Montre comprenant un microphone intégré dans le boîtier de la montre | |
US20210263557A1 (en) | Housing,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10137348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TWI695251B (zh) | 電子裝置 | |
WO2022037375A1 (zh) | 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13037894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TWM576628U (zh) |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5141518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JP2021107990A (ja) | 情報機器、ベゼル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19019528A1 (zh) | 一种具有扬声器的镜柜门及包括该镜柜门的镜柜 | |
US7110249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150060505A1 (en) | Case | |
CN109649813A (zh) | 枢轴组件及容器 | |
CN106101961A (zh) | 超薄音腔模组 | |
CN210399165U (zh) | 一种柜式空调门体和柜式空调 | |
JP3175921U (ja) | メガネフレーム構造 | |
JP2007194853A5 (zh) | ||
JP2010271389A (ja) | 蝶番 | |
CN205864497U (zh) | 一种手机壳 | |
TWI386175B (zh) | Small container | |
TWI357521B (en) | Backlight module | |
TW201426253A (zh) | 電子裝置 | |
CN214413030U (zh)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
EP2395186B1 (fr) | Articulation étanche entre un ouvrant et le dormant d'un dispositif d'affich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