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5904U - 伺服器機箱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5904U
TWM575904U TW107216724U TW107216724U TWM575904U TW M575904 U TWM575904 U TW M575904U TW 107216724 U TW107216724 U TW 107216724U TW 107216724 U TW107216724 U TW 107216724U TW M575904 U TWM575904 U TW M5759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ortions
straight
bearing surface
hoo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光雲
楊政峰
侯智偉
Original Assignee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5904U/zh
Publication of TWM575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5904U/zh
Priority to CN201920513098.9U priority patent/CN210038631U/zh
Priority to US16/702,485 priority patent/US11116104B2/en
Priority to US17/446,833 priority patent/US11547013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8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 H05K7/1489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mounting of blades therein, e.g. brackets, rails, tra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00Details of 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47B43/00 - A47B95/00;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02Shelves
    • A47B96/021Structural features of shelf bases

Abstract

一種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及二支撐部。殼體之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這些支撐部分別位於殼體之側壁之背面。立體補強圖案一體成形地位於承載面上,用以補強底板之結構強度。立體補強圖案之涵蓋區域大於承載面之總面積的10%。立體補強圖案包含多個紋路圖樣,這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承載面上。紋路圖樣之最大高度為0.5~0.8毫米。

Description

伺服器機箱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伺服器機箱,尤指一種具有立體補強圖案之伺服器機箱。
隨著雲端需求的增加,企業急需增設大量伺服設備。在高密度使用伺服設備下,每個伺服器機櫃內層疊多個伺服器。一般來說,每個伺服器至少承載有主機板模組、記憶體模組、散熱風扇、複數個成排成列的硬碟聚集或功能介面卡等其他電子元件。此外,每個伺服器也會隨著雲端需求而增加伺服器內之電子組件,進而挑戰伺服器之負重極限。
然而,由於伺服器透過其托盤的兩側架設於機櫃上,使得托盤兩側之間的區域並未受到任何支撐而懸空於伺服器機櫃內,故,若伺服器之托盤承載上述負重時,則容易導致托盤之平整表面朝向下方產生凹陷或彎曲變形。如此,不僅降低托盤之負重能力、導致下方伺服器之零組件遭到損傷,更會影響人員抽拉伺服器的流暢度。
故,如何研發出一種解決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帶來的缺失及不便,實乃相關業者目前刻不容緩之一重要課題。
本創作提出一種伺服器機箱,用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依據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及二支撐部。殼體包含一底板與二側壁。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立體補強圖案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承載面上,用以補強底板之結構強度。這些側壁分別連接承載面之二相對側,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延伸。每個側壁與承載面之間具有一折彎痕。底板與側壁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支撐部分別位於這些側壁相對容置空間之一面,用以架設於一機架上。立體補強圖案之涵蓋區域大於承載面之總面積的10%。立體補強圖案是由多數個呈鍊狀之串列紋路組所並排而成。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這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承載面上,且每個紋路圖樣之最大高度為0.5~0.8毫米。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立體補強圖案為承載面上之浮凸圖案,且底板背對承載面之一面具有凹陷圖案。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伺服器機箱更包含至少一補強凸包。補強凸包突出地形成於承載面上。補強凸包位於浮凸圖案之涵蓋區域內,且浮凸圖案位於補強凸包表面。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之任二先後相鄰之紋路圖樣之一部分 彼此並列地接續。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線性軸向通過這些折彎痕。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通過這些折彎痕之線性軸向平行承載面之一側邊。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第一弧線部及多數個第二弧線部。這些第一弧線部沿上述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第一串列,且每個第一弧線部具有一第一凹部。這些第二弧線部沿上述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平行第一串列之第二串列。第二串列之這些第二弧線部與第一串列之這些第一弧線部彼此交錯對齊,且每個第二弧線部具有一第二凹部。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二弧線部之一端位於其中一第一凹部內,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一弧線部之一端位於其中一第二凹部內。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彎曲部及多數個斜線群。彎曲部分別呈波浪狀,沿上述線性軸向共同排列為一單列鍊狀結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彎曲部彼此交錯並排。每個彎曲部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凹弧部與第二凹弧部。單列鍊狀結構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彎曲部中,其一彎曲部的第一凹弧部與另一彎曲部的第二凹弧部相互面對,且共同定義出一共同區。斜線群分別位於其中一共同區內。每個斜線群包含多數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個線狀部之長軸方向與上述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任二個相鄰之串列紋路組之紋路圖樣彼此交錯對齊,每個紋路圖樣包含一第一方括弧體、一第二方括弧體與一斜線群。第一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線性軸向之第一凸出方向。第二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線性軸向之第二凸出方向。第二凸出方向與第一凸出方向彼此相反。斜線群位於第一方括弧體與第二方括弧體之間,包含多數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個線狀部之一長軸方向與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之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紋路圖樣與多個第二紋路圖樣。第一紋路圖樣與第二紋路圖樣彼此前後交錯排列。任二個相鄰之串列紋路組的第一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以及第二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每個第一紋路圖樣包含二第一勾形肋及二第二勾形肋。每個第一勾形肋包含一第一勾部與一第一直線部。第一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第一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一自由端。第一勾形肋之第一自由端彼此面對,第一勾形肋之第一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個第一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每個第二勾形肋包含一第二勾部與一第二直線部。第二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第二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二自由端。第二勾形肋之第二自由端彼此面對,第二勾形肋之第二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個第二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每個第一勾形肋之第一自由端與每個第二勾形肋之第二自由端彼此相對配置,其中一第一勾形肋位於此二第二直線部之間,其中一第二勾形肋位於此二第一直線部之間。每個第二 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直線肋及三個第二直線肋,第一直線肋彼此平行並列,每個第一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第二直線肋位於這些第一直線肋之間,第二直線肋之長度小於每個第一直線肋之長度,且第二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立體補強圖案之涵蓋區域佔承載面之總面積的90%~100%。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方式,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殼體包含一底板與二側壁。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立體補強圖案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承載面上,用以補強底板之結構強度。這些側壁分別連接承載面之二相對側,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延伸。每個側壁與承載面之間具有一折彎痕。底板與側壁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立體補強圖案是由多數個串列紋路組所並排而成。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這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承載面上。
依據本創作之又一實施方式,此種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及二支撐部。殼體包含一底板與二側壁。這些側壁分別連接承載面之二相對側,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延伸。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承載面與每一側壁之間具有一折彎痕。底板與側壁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立體補強圖案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承載面上,用以補強底板之結構強度。支撐部分別位於這些側壁相對容置空間之一面, 用以架設於一機架上。立體補強圖案是由多數個呈鍊狀之串列紋路組所並排而成,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這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承載面上,且任二先後相鄰之紋路圖樣之一部分彼此並列地接續,且每個紋路圖樣之最大高度為0.5~0.8毫米。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立體補強圖案為承載面上之浮凸圖案,且底板背對承載面之一面具有凹陷圖案。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伺服器機箱更包含至少一補強凸包。補強凸包突出地形成於承載面上。補強凸包位於浮凸圖案之涵蓋區域內,且浮凸圖案位於補強凸包表面。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線性軸向通過這些折彎痕。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通過這些折彎痕之線性軸向平行承載面之一側邊。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第一弧線部及多數個第二弧線部。這些第一弧線部沿上述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第一串列,且每個第一弧線部具有一第一凹部。這些第二弧線部沿上述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平行第一串列之第二串列。第二串列之這些第二弧線部與第一串列之這些第一弧線部彼此交錯對齊,且每個第二弧線部具有一第二凹部。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二弧線部之一端位於其中一第一凹部內,任二個先 後相鄰之第一弧線部之一端位於其中一第二凹部內。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彎曲部及多數個斜線群。彎曲部分別呈波浪狀,沿上述線性軸向共同排列為一單列鍊狀結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彎曲部彼此交錯並排。每個彎曲部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凹弧部與第二凹弧部。單列鍊狀結構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彎曲部中,其一彎曲部的第一凹弧部與另一彎曲部的第二凹弧部相互面對,且共同定義出一共同區。斜線群分別位於其中一共同區內。每個斜線群包含多數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個線狀部之長軸方向與上述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任二個相鄰之串列紋路組之紋路圖樣彼此交錯對齊,每個紋路圖樣包含一第一方括弧體、一第二方括弧體與一斜線群。第一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線性軸向之第一凸出方向。第二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線性軸向之第二凸出方向。第二凸出方向與第一凸出方向彼此相反。斜線群位於第一方括弧體與第二方括弧體之間,包含多數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個線狀部之一長軸方向與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依據本創作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伺服器機箱中,每個串列紋路組之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紋路圖樣與多個第二紋路圖樣。第一紋路圖樣與第二紋路圖樣彼此前後交錯排列。任二個相鄰之串列紋路組的第一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以及第二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每個第一紋路圖樣包含二 第一勾形肋及二第二勾形肋。每個第一勾形肋包含一第一勾部與一第一直線部。第一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第一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一自由端。第一勾形肋之第一自由端彼此面對,第一勾形肋之第一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個第一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每個第二勾形肋包含一第二勾部與一第二直線部。第二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第二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二自由端。第二勾形肋之第二自由端彼此面對,第二勾形肋之第二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個第二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每個第一勾形肋之第一自由端與每個第二勾形肋之第二自由端彼此相對配置,其中一第一勾形肋位於此二第二直線部之間,其中一第二勾形肋位於此二第一直線部之間。每個第二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直線肋及三個第二直線肋,第一直線肋彼此平行並列,每個第一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第二直線肋位於這些第一直線肋之間,第二直線肋之長度小於每個第一直線肋之長度,且第二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
如此,透過以上各個實施例所述架構,平均分佈於底板的立體補強圖案得以強化底板之結構強度,使得承載相當負重之機箱避免,至少減緩朝向下方產生凹陷或彎曲變形的程度。如此,不僅強化伺服器機箱之負重能力,更可以降低下方伺服器之零組件遭到損傷的機會,進而確保人員抽拉伺服器的流暢度。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創作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創作之具體細 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10、11‧‧‧伺服器機箱
100‧‧‧殼體
110、110A、110B‧‧‧底板
111‧‧‧承載面
112‧‧‧背對面
120‧‧‧側壁
121‧‧‧折彎痕
122‧‧‧容置空間
130‧‧‧支撐部
200‧‧‧立體補強圖案
201‧‧‧空隙
210‧‧‧串列紋路組
220‧‧‧紋路圖樣
221、221A、221B‧‧‧浮凸圖案
222‧‧‧最大高度
223‧‧‧凹陷圖案
230‧‧‧彎曲部
231‧‧‧單列鍊狀結構
232‧‧‧第一凹弧部
233‧‧‧第二凹弧部
234‧‧‧共同區
240‧‧‧斜線群
241‧‧‧線狀部
241L、242L‧‧‧長軸方向
250‧‧‧第一彎折部
260‧‧‧第一斜線部
270‧‧‧第二彎折部
280‧‧‧第二斜線部
300‧‧‧立體補強圖案
301‧‧‧串列紋路組
310‧‧‧第一弧線部
311‧‧‧第一凹部
320‧‧‧第一串列
330‧‧‧第二弧線部
331‧‧‧第二凹部
340‧‧‧第二串列
400‧‧‧立體補強圖案
410‧‧‧串列紋路組
411‧‧‧紋路圖樣
412‧‧‧第一方括弧體
412D‧‧‧第一凸出方向
413‧‧‧第二方括弧體
413D‧‧‧第二凸出方向
414‧‧‧間隙
420‧‧‧斜線群
421‧‧‧線狀部
421L、422L‧‧‧長軸方向
500、501‧‧‧補強凸包
600‧‧‧機架
610‧‧‧外柱件
620‧‧‧支架
630‧‧‧內部空間
700‧‧‧立體補強圖案
710‧‧‧第一串列紋路組
711‧‧‧第一紋路圖樣
712‧‧‧第二紋路圖樣
720‧‧‧第二串列紋路組
730‧‧‧第一勾形肋
731‧‧‧第一勾部
732‧‧‧第一自由端
733‧‧‧第一直線部
740‧‧‧第二勾形肋
741‧‧‧第二勾部
742‧‧‧第二自由端
743‧‧‧第二直線部
750‧‧‧第一直線肋
760‧‧‧第二直線肋
800‧‧‧立體補強圖案
810‧‧‧串列紋路組
811、812‧‧‧圖案
AA‧‧‧線段
D‧‧‧方向
E‧‧‧線性軸向
L‧‧‧假想軸線
M‧‧‧局部
X、Y、Z‧‧‧軸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係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之伺服器機箱置放於一機架上的立體圖;第2圖係第1圖之伺服器機箱的俯視圖;第3A圖係第2圖沿線段AA所製的剖面圖;第3B圖係第3A圖之局部M的放大圖;第4A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伺服器機箱的底板的局部示意圖;第4B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伺服器機箱的底板的局部示意圖;第5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的示意圖;第6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的示意圖;第7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的示意圖;以及第8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的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創作之複數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瞭解到,在本創作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並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創 作。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另外,為了便於讀者觀看,圖式中各元件的尺寸並非依實際比例繪示。
第1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伺服器機箱10置放於一機架600上的立體圖。第2圖係第1圖之伺服器機箱10的俯視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機箱10可抽取地位於一機架600上,且伺服器機箱10包含一殼體100及二支撐部130。殼體100呈U字形,包含一底板110與二側壁120。底板110具有彼此相對之承載面111與背對面112。承載面111例如呈矩形,且這些側壁120分別連接承載面111之二相對側(例如長側邊),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如Z軸)延伸,使得每個側壁120與承載面111之間具有一折彎痕121。底板110與此二側壁120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122。殼體100可作為用以承載伺服器內之各種電子組件(圖中未示)之托盤,使得電子組件被容納於容置空間122內,且放置於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上,以便透過承載面111支撐並負擔電子組件之重量。支撐部130分別位於這些側壁120相對容置空間122之一面,用以架設於機架600上,使得底板110懸空於機架600上。
底板110更具有一立體補強圖案200。立體補強圖案200平均分佈於底板110之承載面111(如XY平面),且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以補強底板110之結構強度。
如此,透過以上所述架構,平均分佈的立體補強圖案200得以強化底板110之結構強度,使得負重中之伺服器 機箱10能夠減緩、甚至避免朝向下方產生凹陷或彎曲變形的程度。故,不僅強化伺服器機箱10之負重能力,更可以降低下方另個伺服器之零組件遭到損傷的機會,進而確保人員抽拉伺服器的流暢度。
具體來說,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立體補強圖案200盡可能地配置於承載面111之全部,亦即,立體補強圖案200之涵蓋區域實質上希望能夠接近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之總面積。例如,立體補強圖案200之涵蓋區域至少大於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之總面積的90%。更具體地,立體補強圖案200之涵蓋區域佔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之總面積的80%~100%,甚至為90%~100%。需定義的是,立體補強圖案200之涵蓋區域是以立體補強圖案200之最大輪廓所囊擴之全部面積,亦即立體補強圖案200之涵蓋區域有包含其圖案紋路之間的空隙201。
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立體補強圖案亦可以不需配置於承載面之全部,例如,立體補強圖案僅位於承載面之局部,或者不覆蓋承載面之形心位置。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本創作也不限這些側壁連接至承載面之二相對短側邊。
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立體補強圖案可以配置於承載面之全部,即立體補強圖案之涵蓋區域等於底板之承載面之總面積;或者,立體補強圖案之涵蓋區域也可以只有底板之承載面之總面積的10%。
更具體地,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立體補強圖案 200是由多個串列紋路組210所並排而成,且這些串列紋路組210彼此相互平行,然而,這些串列紋路組210在本創作中不限必須相互平行。每個串列紋路組210包含多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220。這些紋路圖樣220朝一線性軸向E規律性地依序重現於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上。舉例來說,上述線性軸向E通過此二折彎痕121,且平行承載面111之短側邊(如X軸),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變化中,上述線性軸向也可能通過折彎痕,卻不平行承載面之短側邊。
在上述立體補強圖案200中,每個串列紋路組210之任二先後相鄰之紋路圖樣220依據一前後部分並疊之方式接續延伸,意即,每個串列紋路組210之任二先後相鄰之紋路圖樣220之前/後部分彼此並列地接續。如此,立體補強圖案200能夠對於負重中之底板110起到更強化結構且增加負重能力之功效。
舉例來說,在上述立體補強圖案200中,每個串列紋路組210包含多個彎曲部230與多個斜線群240。每個彎曲部230分別波浪狀或呈S形,且這些彎曲部230沿線性軸向E共同排列為一單列鍊狀結構231,使得任二個先後相鄰之彎曲部230彼此交錯並排。更具體地,每個彎曲部230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凹弧部232與第二凹弧部233,且第一凹弧部232與第二凹弧部233之排列順序是沿著線性軸向E依序排列。每個單列鍊狀結構231中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一彎曲部230的第一凹弧部232與另個彎曲部230之第二凹弧部233相互面對,並共同定義出一共同區234。每個斜線群240位於其中一共同區234內。 斜線群240包含多個(例如三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241,且每個線狀部241之長軸方向241L與上述線性軸向E不平行,意即,每個線狀部241之長軸方向241L與上述線性軸向E彼此相交。任二相鄰之單列鍊狀結構231中的線狀部241之長軸方向241L、242L不同,且彼此相交。
需瞭解到,本實施例中所提到同列之彎曲部230彼此交錯並排,是指同列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彎曲部230中,其一彎曲部230的第一凹弧部232與另一彎曲部230之第二凹弧部233部分地彼此並列地接續在同一假想軸線L上,且假想軸線L與線性軸向E相互正交。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每個串列紋路組210還包含多數個第一彎折部250、多數個第一斜線部260、多數個第二彎折部270與多數個第二斜線部280。第一彎折部250與第一斜線部260共同位於單列鍊狀結構231之一側,且這些第一彎折部250依據上述線性軸向E依序間隔排列,每個第一斜線部260位於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一彎折部250之間。第二彎折部270與第二斜線部280共同位於單列鍊狀結構231之另側,且這些第二彎折部270依據上述線性軸向E依序間隔排列,每個第二斜線部280位於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二彎折部270之間。此外,第一彎折部250與第二彎折部270彼此鏡射地配置於單列鍊狀結構231之兩側。第一斜線部260與第二斜線部280彼此鏡射地配置於單列鍊狀結構231之兩側。
第3A圖係第2圖沿線段AA所製的剖面圖。第3B圖係第3A圖之局部M的放大圖。如第2圖與第3A圖所示,在形 成立體補強圖案200時,係從一鈑金件之背對面112對鈑金件進行花紋模具加工,再將鈑金件後續彎折出上述殼體100。立體補強圖案200為底板110之承載面111之浮凸圖案221(第3B圖),浮凸圖案221朝容置空間122之方向D隆起,亦即,底板110之背對面112具有對應浮凸圖案221之凹陷圖案223(第3B圖)。在本創作中,對鈑金件進行花紋模具加工之手段不限透過沖壓模具或是壓花輥輪等其他類似手段。
須瞭解到,浮凸圖案221之最大高度222為0.5~0.8毫米。換句話說,浮凸圖案221只是底板110之浮雕圖案,並非凸包或凸柱。如此,由於浮凸圖案221之高度有限,不僅能夠提高底板110硬度,還可以有效運用底板110之最大空間。
第4A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伺服器機箱的底板110A的局部示意圖。如第2圖與第4A圖所示,第4A圖的底板110A與第2圖的底板110大致相同,其差異之一為:底板110A更包含至少一補強凸包500。補強凸包500突出地形成於承載面111上。然而,浮凸圖案221A雖形成於底板110A上,但並未形成於補強凸包500上。如此,補強凸包500能夠在特定局部有效強化殼體結構。
第4B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伺服器機箱的底板110B的局部示意圖。如第4A圖與第4B圖所示,第4B圖的底板110B與第4A圖的底板110B大致相同,其差異之一為:浮凸圖案221B形成於底板110B之承載面111上,且第4B圖之補強凸包501位於浮凸圖案221B之涵蓋區域內,且浮凸圖案221B 位於補強凸包501表面。如此,除了上述之浮凸圖案221B所起到之補強作用,補強凸包501更能夠在特定局部更有效地提供結構補強功能。
須了解到,上述之浮凸圖案與補強凸包不同,補強凸包遠大於立體補強圖案,例如為2毫米,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一般來說,補強凸包500依業界慣例標準制定。此外,本創作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依據需求或限制決定是否於伺服器機箱內加入補強凸包。
第5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300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第5圖之立體補強圖案300與第1圖的立體補強圖案200不同。每個串列紋路組301包含多個第一弧線部310與多個第二弧線部330。這些第一弧線部310沿上述線性軸向E彼此間隔排列為一第一串列320。這些第二弧線部330沿上述線性軸向E彼此間隔排列為一第二串列340。每個串列紋路組301之第二串列340與第一串列320彼此平行。第二串列340之這些第二弧線部330與第一串列320之這些第一弧線部310彼此交錯對齊。更具體地,每個第一弧線部310呈單括弧狀,且每個第一弧線部310具有一第一凹部311。每個第二弧線部330呈單括弧狀,且每個第二弧線部330具有一第二凹部331。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二弧線部330之其中一端分別位於其中一第一凹部311內,任二個先後相鄰之第一弧線部310之其中一端分別位於其中一第二凹部331內。
第6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400的示意圖。如第2圖與第6圖所示,第6圖之立體補強圖案400與 第2圖的立體補強圖案200不同。任二個相鄰之串列紋路組410之紋路圖樣411彼此交錯對齊。每個紋路圖樣411包含一第一方括弧體412、一第二方括弧體413與一斜線群420。第一方括弧體412具有一第一凸出方向412D。第二方括弧體413具有一第二凸出方向413D。第二凸出方向413D與第一凸出方向412D彼此相反。斜線群420位於第一方括弧體412與第二方括弧體413之間,包含多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421,且每個線狀部421之長軸方向421L與線性軸向E不平行,意即,每個線狀部421之長軸方向421L與線性軸向E彼此相交。同列的任二相鄰之斜線群420中線狀部421之長軸方向421L、422L不同,且彼此相交。
需瞭解到,本實施例中提到相鄰之串列紋路組410之這些紋路圖樣411彼此交錯對齊是指某列之其中一紋路圖樣411對準與另列之其中二紋路圖樣411之間的間隙414。
第7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700的示意圖。如第2圖與第7圖所示,第7圖之立體補強圖案700與第2圖的立體補強圖案200不同。第7圖之立體補強圖案700包含多個第一串列紋路組710與第二串列紋路組720。第一串列紋路組710與第二串列紋路組720彼此平行地交錯排列。第一串列紋路組710包含多個第一紋路圖樣711與多個第二紋路圖樣712,且這些第一紋路圖樣711與這些第二紋路圖樣712彼此前後交錯排列。第二串列紋路組720同樣也包含多個第一紋路圖樣711與多個第二紋路圖樣712,且這些第一紋路圖樣711與這些第二紋路圖樣712彼此前後交錯排列。然而,任二個相鄰 之第一串列紋路組710的這些第一紋路圖樣711與第二串列紋路組720的這些第一紋路圖樣711彼此錯開並排,以及此些相鄰之第一串列紋路組710的這些第二紋路圖樣712與第二串列紋路組720的這些第二紋路圖樣712彼此錯開並排。
更具體地,每個第一紋路圖樣711包含二第一勾形肋730及二第二勾形肋740。每個第一勾形肋730包含一第一勾部731與一第一直線部733。第一勾部731之一端直接連接第一直線部733,另端為一第一自由端732。第一勾形肋730之第一自由端732彼此面對,第一勾形肋730之第一直線部733彼此平行並列,且每個第一直線部733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E。每個第二勾形肋740包含一第二勾部741與一第二直線部743。第二勾部741之一端直接連接第二直線部743,另端為一第二自由端742。第二勾形肋740之第二自由端742彼此面對,第二勾形肋740之第二直線部743彼此平行並列,且每個第二直線部743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E。每個第一勾形肋730之第一自由端732與每個第二勾形肋740之第二自由端742彼此相對配置,其中一第一勾形肋730位於此二第二直線部743之間,其中一第二勾形肋740位於此二第一直線部733之間。
每個第二紋路圖樣712包含二個第一直線肋750及多個第二直線肋760,第一直線肋750彼此平行並列,每個第一直線肋750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E。這些第二直線肋760共同位於這些第一直線肋750之間,每個第二直線肋760之長度小於每個第一直線肋750之長度,且每個第二直線肋760之長度方向平行線性軸向E。
第8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補強圖案的示意圖。如第2圖與第8圖所示,第8圖之立體補強圖案800與第2圖的立體補強圖案200不同。第8圖之立體補強圖案800包含多個串列紋路組810。每個串列紋路組810包含多個類似六角形的圖案811,每個類似六角形的圖案包含六個類似三角形的圖案812。
此外,如第1圖所示,機架600包含四個外柱件610與二支架620。這些外柱件610分別直立間隔排列,以共同圍繞出一內部空間630。這些支架620對稱地位於內部空間630內,每個支架620固接其中二外柱件610。透過每個支架620支持其中一支撐部130,支撐部130例如為滑軌。伺服器機箱10用以可滑動地位於支架620上,以進出內部空間630。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支撐部130也可以是與殼體100一體成形之凸肋或折邊。
最後,上述所揭露之各實施例中,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皆可被保護於本創作中。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1)

  1. 一種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包含:一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該立體補強圖案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該承載面上,用以補強該底板之結構強度;以及二側壁,分別連接該承載面之二相對側,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延伸,每一該些側壁與該承載面之間分別具有一折彎痕,且該承載面與該些側壁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以及二支撐部,分別位於該些側壁相對該容置空間之一面,用以架設於一機架上,其中該立體補強圖案之涵蓋區域大於該承載面之總面積的10%,該立體補強圖案是由多數個呈鍊狀之串列紋路組所並排而成,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該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該承載面上,且每一該些紋路圖樣之最大高度為0.5~0.8毫米。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該立體補強圖案為該承載面上之一浮凸圖案,且該底板背對該承載面之一面具有一凹陷圖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伺服器機箱,更包含:至少一補強凸包,突出地形成於該承載面上, 其中該補強凸包位於該浮凸圖案之該涵蓋區域內,且該浮凸圖案位於該補強凸包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之任二先後相鄰之該些紋路圖樣之部分彼此並列地接續。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該線性軸向通過該些折彎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通過該些折彎痕之該線性軸向平行該承載面之一側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第一弧線部,沿該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第一串列,且每一該些第一弧線部具有一第一凹部;以及多數個第二弧線部,沿該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平行該第一串列之第二串列,該第二串列之該些第二弧線部與該第一串列之該些第一弧線部彼此交錯對齊,且每一該些第二弧線部具有一第二凹部,其中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第二弧線部之一端位於該些第一凹部其中之一內,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第一弧線部之一端位於該些第二凹部其中之一內。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彎曲部,分別呈波浪狀,沿該線性軸向共同排列為一單列鍊狀結構,且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彎曲部彼此交錯並排,其中每一該些彎曲部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一凹弧部與一第二凹弧部,該單列鍊狀結構中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彎曲部的該第一凹弧部與該第二凹弧部相互面對,且共同定義出一共同區;以及多數個斜線群,分別位於該些共同區其中之一內,每一該些斜線群包含多數個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一該些線狀部之一長軸方向與該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任二個相鄰之該些串列紋路組之該些紋路圖樣彼此交錯對齊,每一該些紋路圖樣包含一第一方括弧體、一第二方括弧體與一斜線群,該第一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該線性軸向之第一凸出方向,該第二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該線性軸向之第二凸出方向,該第二凸出方向與該第一凸出方向彼此相反,該斜線群位於該第一方括弧體與該第二方括弧體之間,包含多數個彼此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一該些線狀部之一長軸方向與該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之該些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紋路圖樣與多個第二紋路圖樣,該些第一紋路圖樣與該些第二紋路圖樣彼 此前後交錯排列,其中任二個相鄰之該些串列紋路組的該些第一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以及該些第二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每一該些第一紋路圖樣包含二第一勾形肋及二第二勾形肋,每一該些第一勾形肋包含一第一勾部與一第一直線部,該第一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該第一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一自由端,其中該些第一勾形肋之該些第一自由端彼此面對,該些第一勾形肋之該些第一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一該些第一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每一該些第二勾形肋包含一第二勾部與一第二直線部,該第二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該第二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二自由端,其中該些第二勾形肋之該些第二自由端彼此面對,該些第二勾形肋之該些第二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一該些第二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其中每一該些第一勾形肋之該第一自由端與每一該些第二勾形肋之該第二自由端彼此相對配置,該二第一勾形肋其中之一位於該二第二直線部之間,該二第二勾形肋其中之一位於該二第一直線部之間;以及每一該些第二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直線肋及至少一第二直線肋,該些第一直線肋彼此平行並列,每一該些第一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該第二直線肋位於該些第一直線肋之間,該第二直線肋之長度小於每一該些第一直線肋之長度,且該第二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該立體補強圖案之該涵蓋區域佔該承載面之總面積的90%~100%。
  12. 一種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包含:一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該立體補強圖案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該承載面上,用以補強該底板之結構強度;以及二側壁,分別連接該承載面之二相對側,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延伸,每一該些側壁與該承載面之間分別具有一折彎痕,且該承載面與該些側壁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其中該立體補強圖案是由多數個串列紋路組所並排而成,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該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該承載面上。
  13. 一種伺服器機箱,包含:一殼體,包含:一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與一立體補強圖案,該立體補強圖案為經由花紋模具加工而一體成形地位於該承載面上,用以補強該底板之結構強度;以及二側壁,分別連接該承載面之二相對側,且共同朝一相同方向延伸,每一該些側壁與該承載面之間分別具有一折彎痕,且該承載面與該些側壁共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以及 二支撐部,分別位於該些側壁相對該容置空間之一面,用以架設於一機架上,其中該立體補強圖案是由多數個呈鍊狀之串列紋路組所並排而成,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間隔分布之紋路圖樣,該些紋路圖樣朝一線性軸向規律性重現於該承載面上,且任二先後相鄰之該些紋路圖樣之部分彼此並列地接續,且每一該些紋路圖樣之最大高度為0.5~0.8毫米。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該立體補強圖案為該承載面上之浮凸圖案,且該底板背對該承載面之一面具有一凹陷圖案。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伺服器機箱,更包含:至少一補強凸包,突出地形成於該承載面上,其中該補強凸包位於該浮凸圖案之該涵蓋區域內,且該浮凸圖案位於該補強凸包表面。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該線性軸向通過該些折彎痕。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通過該些折彎痕之該線性軸向平行該承載面之一側邊。
  18.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 多數個第一弧線部,沿該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第一串列,且每一該些第一弧線部具有一第一凹部;以及多數個第二弧線部,沿該線性軸向彼此間隔排列為一平行該第一串列之第二串列,該第二串列之該些第二弧線部與該第一串列之該些第一弧線部彼此交錯對齊,且每一該些第二弧線部具有一第二凹部,其中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第二弧線部之一端位於該些第一凹部其中之一內,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第一弧線部之一端位於該些第二凹部其中之一內。
  19.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包含:多數個彎曲部,分別呈波浪狀,沿該線性軸向共同排列為一單列鍊狀結構,且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彎曲部彼此交錯並排,其中每一該些彎曲部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一凹弧部與一第二凹弧部,該單列鍊狀結構中之任二個先後相鄰之該些彎曲部的該第一凹弧部與該第二凹弧部相互面對,且共同定義出一共同區;以及多數個斜線群,分別位於該些共同區其中之一內,每一該些斜線群包含多數個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一該些線狀部之一長軸方向與該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20.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任二個相鄰之該些串列紋路組之該些紋路圖樣彼此交錯對齊,每一該些紋路圖樣包含一第一方括弧體、一第二方括弧體與一 斜線群,該第一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該線性軸向之第一凸出方向,該第二方括弧體具有一平行該線性軸向之第二凸出方向,該第二凸出方向與該第一凸出方向彼此相反,該斜線群位於該第一方括弧體與該第二方括弧體之間,包含多數個平行地並排之線狀部,且每一該些線狀部之一長軸方向與該線性軸向彼此相交。
  21.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伺服器機箱,其中每一該些串列紋路組之該些紋路圖樣包含多個第一紋路圖樣與多個第二紋路圖樣,該些第一紋路圖樣與該些第二紋路圖樣彼此前後交錯排列,其中任二個相鄰之該些串列紋路組的該些第一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以及該些第二紋路圖樣彼此錯開並排,每一該些第一紋路圖樣包含二第一勾形肋及二第二勾形肋,每一該些第一勾形肋包含一第一勾部與一第一直線部,該第一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該第一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一自由端,其中該些第一勾形肋之該些第一自由端彼此面對,該些第一勾形肋之該些第一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一該些第一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每一該些第二勾形肋包含一第二勾部與一第二直線部,該第二勾部之一端直接連接該第二直線部,另端為一第二自由端,其中該些第二勾形肋之該些第二自由端彼此面對,該些第二勾形肋之該些第二直線部彼此平行並列,且每一該些第二直線部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其中每一該些第一勾形肋之該第一自由端與每一該些第二勾形肋之該第二自由端彼此相對配置,該二 第一勾形肋其中之一位於該二第二直線部之間,該二第二勾形肋其中之一位於該二第一直線部之間;以及每一該些第二紋路圖樣包含多數個第一直線肋及至少一第二直線肋,該些第一直線肋彼此平行並列,每一該些第一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該第二直線肋位於該些第一直線肋之間,該第二直線肋之長度小於每一該些第一直線肋之長度,且該第二直線肋之長度方向平行該線性軸向。
TW107216724U 2018-12-07 2018-12-07 伺服器機箱 TWM575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724U TWM575904U (zh) 2018-12-07 2018-12-07 伺服器機箱
CN201920513098.9U CN210038631U (zh) 2018-12-07 2019-04-16 服务器机箱
US16/702,485 US11116104B2 (en) 2018-12-07 2019-12-03 Server chassis
US17/446,833 US11547013B2 (en) 2018-12-07 2021-09-03 Server chassi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724U TWM575904U (zh) 2018-12-07 2018-12-07 伺服器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5904U true TWM575904U (zh) 2019-03-21

Family

ID=6659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724U TWM575904U (zh) 2018-12-07 2018-12-07 伺服器機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116104B2 (zh)
CN (1) CN210038631U (zh)
TW (1) TWM57590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75904U (zh) * 2018-12-07 2019-03-21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機箱
CN112987885B (zh) * 2021-03-02 2023-03-1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柜
US11864652B1 (en) * 2022-06-29 2024-01-09 Martas Precision Slide Co., Ltd. Geometric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slide rail
US20240074102A1 (en) * 2022-08-31 2024-02-29 Green Revolution Cooling, Inc. Immersion Cooling Cabin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4558B1 (en) * 2002-03-14 2006-11-14 Innovation First, Inc. Universal rack mountable shelf
US7201279B1 (en) * 2002-07-18 2007-04-10 Innovation First, Inc. Sliding rack-mountable shelf for rack-mountable components
TWM257604U (en) 2004-03-16 2005-02-21 Quanta Comp Inc Chassis frame
TWM268627U (en) 2004-12-06 2005-06-21 Micro Star Int Co Ltd Power supply switching module structure for server
USD586583S1 (en) * 2007-11-26 2009-02-17 Middle Atlantic Products, Inc. Vented electronics rack
TW201102280A (en) 2009-07-10 2011-0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etal shell
TW201117701A (en) * 2009-11-03 2011-05-16 Inventec Corp Rail device and server
TWM425144U (en) 2011-10-21 2012-03-21 Ye Wang Assembly structure of roofing board
TWI456377B (zh) 2011-12-23 2014-10-11 Inventec Corp 殼體結構與應用其之伺服器
USD702826S1 (en) * 2012-02-22 2014-04-15 Middle Atlantic Products, Inc. Electronics mounting plate with a universal hole pattern
TW201419983A (zh) 2012-11-13 2014-05-16 Inventec Corp 機殼及金屬板材
TWI531295B (zh) 2013-10-29 2016-04-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底座
US10280516B2 (en) * 2013-11-07 2019-05-07 Apple Inc. Encapsulation of a stiffener layer in aluminum
US9648771B1 (en) * 2016-03-31 2017-05-09 Middle Atlantic Products, Inc. Multi-piece rack shelf
TWM527413U (zh) 2016-06-06 2016-08-21 Zhong-Kun Wu 使用於置物籃的補強片結構
CN109387888B (zh) * 2017-08-11 2021-07-30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纹理结构、光学薄膜、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JP7026785B2 (ja) * 2017-10-13 2022-02-2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高強度指紋防止ガラス、その製造方法、高強度指紋防止ガラスの外装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315567A1 (en) * 2018-04-17 2019-10-17 Poly-America, L.P. Polymeric bags and method to make same
TWM575904U (zh) * 2018-12-07 2019-03-21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機箱
TWI679930B (zh) * 2019-02-01 2019-12-11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裝置及其卡榫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400834A1 (en) 2021-12-23
CN210038631U (zh) 2020-02-07
US20200187378A1 (en) 2020-06-11
US11116104B2 (en) 2021-09-07
US11547013B2 (en)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5904U (zh) 伺服器機箱
JP5868858B2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CN113924028B (zh) 搁架支承梁以及利用该搁架支承梁的搁架单元
CN205540468U (zh) 电子装置及其应用的辅助装置
JP2011101893A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積層構造体
JP2011230174A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JPWO2012081269A1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JP5002691B2 (ja) フロア型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フロア型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設置用フロア構造
US8724329B2 (en) Casing structure and server using the same
CN103632698A (zh) 金属避震元件及其与媒体记录单元的组合、媒体记录装置
JP5700767B2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JPWO2012098787A1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TW201918438A (zh) 倉儲系統
CN210235849U (zh) 锁具包装盒的隔板结构
TWI380764B (en) Casing structure and preforming method thereof
JPH08213778A (ja) 電子回路基板用ラックとその支持体
CN108001868B (zh) 包装泡沫结构
CN205355021U (zh) 可容置周边型接脚的芯片承盘
CN220694773U (zh) 一种中型货储货架
JP3203604U (ja) 商品陳列具セット
CN212405923U (zh) 地板面板以及双层地板
JP434535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210694657U (zh) 一种强度提升服务器机柜
JP2011025354A (ja) 生産システム
CN212710781U (zh) 一种减少磕碰的农产品物流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